1、xx 建安成本控制要點一、按照成本科目,逐一分析各項成本。一、按照成本科目,逐一分析各項成本。1.前期工程:一般水平,按建筑面積計算,單方造價在 20-50元m2。這項費用,與設計環節無關。它與項目占地面積大小有關,與總建筑面積的關聯不大。場地的現狀,直接決定它的成本水平。(1)比如,如果存在“場地土方工程”這一項的話,比如坡地項目,或未能進行三通一平交地的項目,其造價水平就高。(2)越是邊遠地區,因其配套設施不齊全,需要施工的項目多,數量大,造價也相應地高于市區項目。前期工程中需注意兩項,一是場地土方工程,目前很多項目自然高低于市政標高,都需要大量回填土方,造價不低。能不能有什么巧辦法來降低
2、這一部分的造價?因后面講到地下室還會涉及到土方工程,這個問題留到后面一并解決與回答。另一個注意點就是圍墻, 我們曾經有某個項目的臨時圍墻分判花掉三個月的時間,現在聽上去大家可能覺得比較難以理解,問其原因就是設計對于圍墻的方案遲遲未定,反復修改,當然不排除這個地塊的地理位置、地面以下的地質有問題,所以方案會不斷修正,但對于大多數項目,至少是同一個地區公司的項目來講,臨時圍墻的標準化肯定不是難事,這樣可以節省我們很多無謂的時間損耗,想想三個月的工期就因為臨時圍墻工程而消耗掉是多么痛心的事情。 其次在圍墻設計上要注意經濟性, 對于圍墻來講其主要功用還是圍護且是臨時性質,當然局部需要營銷包裝,有些地區
3、的圍墻全是方管支撐+鍍鋅鐵皮,平均 2.5 米高,每延長米單價高達 1300 元/m,部分營銷宣傳路段是 6 米高,想想是比較奢侈的事情。還有一種情況,對于地塊較大的項目,需要分期建設,但是首期安排在地塊中間,遠離市政交通道路,為了展示和銷售需要,在沒有整個地塊的道路交通系統設計的情況下,必然要興建一定數量的臨時道路、臨時圍墻、臨時綠化等等設施,花費相當大。這是不可取的。2.基礎工程:對于樁基工程,以總建筑面積為單位計算,目前的造價水平是 80120 元m2。對于非樁工程,暫時錄不到規律數字,原因一方面是非樁基礎的形式多樣化,差異很大;另一方面是原來的科目沒有這一項,所有非樁基礎全部并入主體工程中去,在設置工程量清單時,混在一起,剝離不開,這是不科學的。基礎工程的造價水平,從嚴格意義上講,與建筑物的基底面積直接相關, 而與建筑物的層數 (具體地體現在建筑面積上) 關聯性較小。以建筑物基底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