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龍廣場施工組織方案編 制 人 :審 核 人:批 準 人:有限公司年 3月 1日電梯安裝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編制說明以及編制依據第二章、質量目標第三章、工程概況及施工準備情況第四章、工程管理目標及質量管理措施第五章、安全生產保證措施第六章、施工部署第七章、文明施工管理與環境保護第八章、工程竣工后的回訪與保修第九章、項目擬定負責人簡歷第十章、主要工作人員聯系表第一章、編制說明以及編制依據一、編制說明由于建筑工程的結構復雜多變,各施工工程所處地理位置、環境條件不盡相同,無統一的安全技術措施,所以編制時應結合本企業的經驗教訓,工程所處位置和結構特點,以及既定的安全目標。一般工程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主要
2、考慮以下內容:1)、平面布置應考慮施工區與生活區分隔、施工排水,安全通道,以及高處作業對下部和地面人員的影響;臨時用電線路的整體布置、架設方法;安裝工程中的設備、構配件吊運,起重設備的選擇和確定,起重半徑以外安全防護范圍等。復雜的吊裝工程還應考慮視角、信號、步驟等細節。2)、30m 以上腳手架或設置的挑架,應該安全評估,以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同時這也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3)、安全護欄,如一般民用建筑工程的首層、固定層、隨層(操作層)安全網的安裝要求。事故的發生往往出在隨層,所以做好嚴密的隨層安全防護至關重要。4)、施工過程中的“四口”防護措施,即樓梯口,電梯口,通道口,預留洞口應有防護措施
3、。如樓梯、通道口應設置 12m 高的防護欄桿并加裝安全立網;預留孔洞應加蓋;大面積孔洞,如吊裝孔、設備安裝孔、天井孔等應加周邊欄桿并安裝立網。5)、交叉作業應采取隔離防護。如上部作業應滿鋪腳手板,外側邊沿應加擋板和網等防物體下落措施。6)、施工過程中與外電線路發生人員觸電事故屢見不鮮。當外電線路與在建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的邊線之間達到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時,必須采取屏障、保護網等措施。如果小于最小安全距離時,還應設置絕緣屏障,并懸掛醒目的警示標志。根據施工總平面的布置和現場臨時用電需要量,制定相應的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如果臨時用電設備在 5 臺及 5 臺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 50kw 及 50kw 以上者,應編制臨時用電組織設計。7)、對易燃易爆作業場所必須采取防火防爆措施。8)、季節性施工的安全措施。如夏季防止中暑措施,包括降溫,調整作息時間等措施;防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