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橋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含表)(56頁).doc
-
資源ID:297010
資源大小:1.45MB
全文頁數:5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亭子橋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含表)(56頁).doc
1、*市亭子橋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市亭子橋水土保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市水利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2008 年 11 月前言前言石臼漾水廠供水規模 25 萬 t/d,其主要供水水源為新塍塘。亭子橋區域處于新塍塘一級保護區范圍內,原有住戶 57 戶,約有 3000 多人外地人口居住,受生活污水的影響,導致入河水質較差,影響了水源水質。 區內以農業為主, 耕地較多, 沿河缺乏污水處理設施, 排水、道路、防護系統不夠完善,生產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新塍塘,導致水體污染,現狀水質為 IV劣 V 類水,主要超標因此為色度、濁度、嗅味等感官指標和 DO、COD、BOD5、NH4、TP、TN、Fe 等指
2、標,水源水質體現為有機污染的特征。因此,為保障石臼漾水廠長期供水水質安全,必須加強水源保護區的生態保護,采取污染控制和治理并重的策略,建設生態清潔型水源。亭子橋區域面積 274000m2(約 411 畝) ,為保護水源,*市政府已下令區內進行拆遷,目前改區域內部已經拆遷完畢,但隨之帶了了區域內的水土流失。區內水土流失的發生和發展,使項目區的土地生產力下降,河道淤積嚴重,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制約著生態環境質量的提高,加劇了水源水質。為了治理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保護飲用水水源水質,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 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良好人居環境和清潔水源的迫切要求,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飲用
3、水安全保障、水源地保護、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本工程的主要任務是以控制區域內面源污染為目標,建設生態清潔型水源,通過實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使亭子橋區域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得到治理,確保新塍塘水源水質,改善區域的生態環境,促進周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工程以水源保護為中心,對整個區域進行水土流失治理、濕地建設、河道整治等綜合措施,重點解決區內水環境、河道治理問題。工程實施后,對裸露面治理及植被恢復 102025m2,道路路面硬化7575m2,同時建立濕地系統 164400m2,凈化了石臼漾水廠水源水質。區域內農業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整治河道長 1200m,使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本項目總工期 4 個月,計劃從 2008 年 12 月開始實施,2009 年 3月底基本完成。項目總投資 1104.02 萬元。目錄目錄1 綜合說明. 11.1 項目由來.11.2 編制依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