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設備進、退場驗收與保養維修制度施工設備進、退場驗收與保養維修制度為確保機操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保證機具正常運轉,延長使用壽命,防止不應有的損失,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99)等有關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制訂本制度。一、租憑或新購施工機具要做好設備進場驗收記錄、查看設備的出廠合格證,了解設備的主要性能參數,制定保養維修計劃。租賃設備必須簽訂履約租賃合同。二、機械設備使用前應向操作人員或機(組)長交底,應進行試運轉,應建立履歷書,連同隨機工具向操作人員辦理交接手續。三、設備操作人要認真做好每班例行保養的各項工作,使設備處于清潔、潤滑良好,調整適當,緊固件無一松動狀態;及時準確填寫各項運
2、行、保養、維修記錄,并保證記錄完整。四、各級定期保養周期、作業項目、技術規范必須根據設備、零部件的磨損規律,結合使用條件使用(可參照原件生產廠說明書要求制定) 。五、為了切實貫徹定期保養制度,應采取下列各項技術組織措施。1、建立機具管理責任制和機具操作責任制2、制定不同類型的保養規程。3、配齊隨機工具。4、正確及時提供機械統計資料,認真填報機械運轉履歷日報和各級保養執行情況表。5、設置相應的保養機械機構,配備一定的保養力量,并對機操、保養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以提高作業保養人員的技術能力。6、處理好保養與生產之間的關系,在進行保養作業時,要盡量利用非生產時間,以減少對施工的影響。六、定期保養的分級
3、和內容:1、定期保養包括每班保養和按規定的周期分級保養,大型機械應實行多級保養制,小型機械實行一級或二級保養制,無論多級或單級保養,其作業范圍都以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為主要內容。2、單級保養以稱例行保養,指操作人員或設備使用人在上下班和交接班時間進行的保養工作,重點是檢查、清潔、潤滑、每班一保養,分工作前、中、后進行。3、一級保養以潤滑、緊固為中心,二級保養以緊固調整為中心,三、四級保養以消除隱患為目的,要進行解體檢查。4、各級保養均有其系統性和完整性,必須按保養規程、規定的周期和作業項目,作業深度按期執行。七、公司所有施工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進場或安裝驗收,實行分級管理。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施工電梯)等由公司級負責驗收,物料提升機(卷揚機) ,鋼筋機械、木工機械、焊接機械化、攪拌機械、泵類機械以及金屬切削加工機械等由二級單位負責驗收。八、施工機具使用完畢,要清潔機身、搞好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