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一 、旅游業發展條件分析、旅游業發展條件分析.3(一)有利條件.3(二)不利條件.3(三)發展現狀.4(四)歷史沿革.4二、旅游發展目標及依據二、旅游發展目標及依據.4(一)旅游總體發展目標.4(二)旅游發展目標依據.4(三)旅游產品總體目標.5一、總體目標一、總體目標.5二、打響七大旅游品牌二、打響七大旅游品牌.51、兩漢文化品牌.52、狗肉文化品牌.53、軍事文化品牌.54、民俗文化品牌.65、紅色旅游品牌.66、微山湖品牌.67、農業觀光品牌.6三、旅游資源與客源市場三、旅游資源與客源市場.6一、旅游資源.6二、客源市場.8四、旅游形象概念策劃四、旅游形象概念策劃.10(一)理念定
2、位. 10(二)針對不同市場的旅游形象宣傳口號設計.10(三)主題形象和發展戰略. 11五、旅游五、旅游發展戰略發展戰略.121、沛縣旅游開發戰略.122、城市、文化、旅游一體化戰略. 123、旅游產品個性化戰略. 124、品牌化營銷戰略. 125、漢文化旅游一體化戰略. 136、區域化合作戰略. 137、市場導向戰略. 13六、旅游功能區劃分及重點項目六、旅游功能區劃分及重點項目. 15(一)功能區劃分的基本原則與總體思路. 15(二)功能區的劃分. 15七旅游產品開發與布局七旅游產品開發與布局.18(一)旅游產品系列. 18(二)旅游節事活動. 19(三)目標市場與主要對口產品.19(四)
3、旅游產品空間布局.19(五)旅游產品營銷思路.21八、旅游服務體系八、旅游服務體系.22(一) 旅游交通. 22(二) 旅游住宿. 22(三) 旅行社.22(四) 旅游餐飲. 23(五) 旅游購物. 23(六)旅游游覽. 24九、旅游業發展保障措施九、旅游業發展保障措施.24(一)旅游管理體制. 24(二)旅游業政策與法規體系. 24(三)旅游從業人員教育與培訓.25(四)旅游環境保護. 26一一 、旅游業發展條件分析、旅游業發展條件分析(一)有利條件(1)自然條件:沛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為典型沖積平原地形。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四季分明。(2)地質:沛縣地處黃淮平原的中部,境內無山,地形單一,全部為沖積平原,地表坦蕩。(3)礦產資源:沛縣礦產資源儲藏非常豐富,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礦種有:煤、鐵礦、礦泉水、粘土、石膏礦等,已開發利用的是煤和粘土。(4)旅游資源:沛縣的名勝古跡,被列入省、市、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