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室剪力墻及頂板主要施工方案地下室剪力墻及頂板主要施工方案一、鋼筋工程:1、鋼筋進場時,要取樣檢驗,質量必須符合有關規定。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鋼筋綁扎前要按圖紙放出剪力墻、暗柱、洞口尺寸線以及軸線,按原控制線復核無誤后才能施工。綁扎時按尺寸線確定鋼筋位置,綁扎前應備好塑料保護層,導墻鋼筋及各種定位鋼筋。2、將偏位鋼筋調整,按 1:6,即水平距離偏差 10mm,必須在 60mm 高度距離拿彎。綁扎時,應先綁扎墻、暗柱豎向筋。先外墻后內墻,再由下而上按序綁扎水平筋及柱筋。(即首先將豎向筋調整到位才能綁扎水平及箍筋)。3、豎向鋼筋搭接前,應將下部鋼筋上的砼漿
2、清理干凈。墻、柱鋼筋的相交點應每點綁扎牢,綁扎時應注意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成“八”字型,以免網片歪斜變形,箍筋彎曲直徑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的直徑,其彎鉤的平直長度為 10d,必須作135。彎鉤。柱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筋上,墻的鋼筋彎鉤應朝向砼內。水平筋之間設支撐鐵,撐鐵用10 鋼筋制成,每米一個以避免上層板砼澆完后,網片合在一起。4、本工程暗柱豎向接頭全部采用電渣壓力焊接頭,墻筋12 以下全部采用綁扎接頭。根據規范要求應錯開 50%。5、墻鋼筋綁扎完后,采用塑料保護層定位件,剪力墻、板主筋保護層厚度15mm,柱 30 mm,梁 25 mm,外墻迎水面為 50mm。塑料保護層定位件間距每米
3、一個,呈梅花形布置。6、剪力墻暗柱、端柱縱筋采用搭接,搭接范圍內箍筋間距加密為 100 mm。7、剪力墻與填充墻相交處設 26500 拉結筋伸入填充墻內,應予埋鋼筋出模板 801000 mm,要求同柱。8、在綁扎骨架中非焊接的搭接長度范圍內,當搭接鋼筋受拉時其箍筋間距不應大于 5d,且不應大于 100 mm。9、剪力墻與其平面外方向的樓面梁連接時,在墻與梁相交處設置暗柱,暗柱如圖:10、梁第一根箍筋位置距梁支座邊緣 50 mm,梁第一排彎起鋼筋的終點位置距支座邊緣 50 mm。11、剪力墻的水平分布鋼筋作為連梁的腰筋在連梁范圍內拉通連續配置,連接腰筋的拉筋8,間距為兩倍箍筋間距。拉筋與外皮分布筋鉤牢。12、門窗洞上面沒有設置梁時,均須設置砼過梁(詳見結構設計總說明圖 9)。門窗過梁端部如緊靠柱或剪力墻,使擱置長度不足時,則在柱或剪力墻處予留過梁鋼筋。13、梁的縱筋受力鋼筋雙層排列時,兩排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