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責任成本責任成本作業指引作業指引 編制 日期 審核 日期 批準 日期 修訂記錄 日日 期期 修訂狀態修訂狀態 修訂修訂內容內容 修訂修訂人人 審核人審核人 批準人批準人 一、一、流程概況流程概況 流程目的流程目的 為加強公司開發項目的成本管理力度,形成分工負責、有機協調的成本 管理控制體系,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成本控制責任,保證公司經營目 標的實現,特制定本作業指引。 流程范圍流程范圍 適用于開發項目責任成本的編制及其管理。 定義定義 1、目標成本:是公司基于市場狀況、項目定位及規劃,結合公司經營 計劃,根據預期售價和目標利潤進行預先確定的,經過努力所要實現的 成本指標。應體現公司“以經濟合理
2、性最大的成本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并形成行業成本優勢”的成本管理宗旨。 2、責任成本:是以項目目標成本為依據,按專業部門及崗位職責所建 立的分工負責控制成本的管理方式,是成本管理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 分,涵蓋二、三級管控目標,即二級目標(部門) 、三級目標(個人) 。 2.1 責任成本體系旨在明確專業職能部門及其內部崗位分工的成本管理 職責,并借助技術經濟指標反饋、考核評價其職責履行情況。 2.2 責任成本體系旨在加強不同專業、不同流程之間的合作和溝通,形 成分工負責、有機協調的責任成本體系。 3、責任成本體系組成要素 3.1 責任主體:以工程管理部、規劃設計部、營銷策劃部、成本管理部、 財務管
3、理部、項目部、項目發展部等各職能部門為責任主體,在各業務 環節區分主導部門和配合部門。 3.2 責任范圍:建造成本按發生程序劃分責任部門,建造成本以外按成 本項目劃分責任范圍。 3.3 責任目標:按公司成本管理宗旨:以經濟合理性最大的成本提升產 品的競爭力,并形成行業成本優勢。各個責任范圍內成本管理目標應以 經濟合理性、產品競爭力、行業成本優勢為追求目標。 3.4 反饋指標:以定量指標為主。反饋指標的系列數值反映項目成本特 性,單一反饋指標高低并不能如實反映成本理性。 3.5 評價部門:就各責任成本管理結果是否經濟合理,是否符合成本管 理宗旨,發表評價意見,并形成系統的項目責任成本分析報告。
4、4、成本目標:包括作業成本與牽頭控制成本兩個部分。 4.1 作業成本是指各部門為完成項目有關的作業活動,而獨自花費的成 本支出,這部分成本不構成產品的實體性成本,如設計費等。 4.2 牽頭控制成本是指各責任部門組織其他部門共同控制的產品實體性 成本,如主體建安費等。 5、各相關部門:指除成本管理部門以外,與責任成本實施相關的工程 管理部、規劃設計部、項目部、營銷策劃部、財務管理部等。 6、成本管理控制體系:由一級目標(公司) 、二級目標(部門) 、三級 目標(個人)等三級控制目標構成,旨在通過自上而下、系統的成本管 理控制方法,保障公司經營目標的正常實現。 7、保證措施:各相關責任部門為確保部
5、門和崗位責任成本目標得以實 現,而制訂的控制指標、手段、節點等必要的、可行的具體方法。 流程流程主導主導 及及參與部門參與部門 成本管理部(主導) 、公司各部門 部門部門 流程中承擔職責流程中承擔職責 成本管理部 1.負責執行工程成本責任范圍內的成本控制; 2.負責及時反饋工程成本的預計變化情況; 3.負責工程成本的數據收集和成本動態分析評估。 各責任部門 1.按要求完成與成本相關的工作目標; 2.負責根據已簽發的部門責任目標成本表 ,分解責任成本到負責崗位 及個人,并簽訂崗位“目標成本控制責任書” ,督促各相關崗位編制具 體的預控、保證措施,并檢查反饋執行情況; 3.負責執行本部門“作業成本
6、”責任范圍內的控制; 4.負責組織“牽頭控制成本”責任范圍內的成本控制; 5.負責及時反饋責任成本的預計變化情況,并對超出責任成本的情況進 行報批。 2. 工作程序工作程序 2.1 責任成本目標分解 2.1.1 公司責任成本目標 成本管理部根據項目開發計劃,在設計節點計劃確定后,5 個工作日內完成公司總體責 任目標成本表 。 2.1.2 部門責任成本目標 1)目標成本(體系一級目標)編制完成后(參見目標成本管理作業指引 ) ,成本 管理部組織編制部門責任目標成本表 (體系二級目標) 。 2)責任成本劃分的原則:作業成本由所屬業務部門直接負責,成本牽頭控制部門可 根據各部門在業務過程中對成本的控
7、制性影響力進行劃分。 3) 責任目標成本表經審批通過后,責任成本指標簽入到責任部門負責人的績效合 同中,納入公司考核體系進行績效考核。 2.1.3 崗位責任成本目標 各責任部門根據簽發的部門責任目標成本表 ,分解責任成本到崗位(參見責任成本 分解列表 ) 。同時需制定成本控制保證措施,簽訂崗位責任目標成本表 ,成本管理部 進行協助。崗位的責任成本簽入該崗位的績效合同,納入公司考核體系進行績效考核。 2.2 責任成本考核指標 為保證責任成本按既定目標執行,過程控制采取動態檢查與定期考核結合的方式。 1)崗位責任成本(體系三級目標)采取單項動態成本檢查的方式,在成本周報 中反饋。 2)部門責任成本
8、(體系二級目標)作為成本管理控制體系考核的重點,在責任成 本月報中反饋。 3)考核按以下三個指標進行: 指標一:作業目標完成率 本指標主要考核各責任部門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業程度, 以及本月動態與上一月動態 相比的改進程度,根據各部門作業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具體評估內容及評分標準見 成本作業目標完成率考核表 。成本管理部組織此項指標的評價工作。 指標二:目標成本相對變動率 目標成本相對變動率(動態成本目標成本)/目標成本 100 評估標準: 序號 項目成本相對變動率 考核評分(滿分 100 分) 1 10 100 2 5 85 3 0 70 4 5 50 5 10 0 注:差異率在-1010
9、之間但不為整數時,評分按插值法計算。 成本管理部組織此項指標的評價工作。 指標三:單項目標成本異常差異率 在各部門的責任成本明細中,|(動態成本目標成本)/目標成本|10%的明細項目標 成本之和占各部門責任成本目標總和的比例,簡稱單項目標成本異常差異率。 評估標準: 序號 單項目標成本異常差異率 考核評分(滿分 100 分) 1 15 100 2 20 90 3 25 80 4 30 70 5 40 0 注:差異率在 5%30%之間但不為整數時,評分按插值法計算。 各相關部門負責檢查保證措施的執行情況,成本管理部負責此項指標的評價工作。 2.3 評估方法 1) 責任成本評估工作由成本管理部組織
10、, 在每月結束后 10 日內完成上一月的責任成本評 估工作,以責任成本月報形式報成本分管領導,同時反饋給各責任部門。 2) 評估對象:按項目分各期的成本進行評估,對于業務范圍內包含多個項目的部門,按 當季度項目在建面積的比例進行評估。 3) 評分計算:三項指標分別占總體得分的比例為 40、40、20。 4) 對于后期實際可售面積有較大差異時,按平米單價折算成本進行評估。 5) 對于非方案變化原因,成本管理部工程量計算差異導致的成本變化不計入各相關責任 部門的評分。 2.4 具體考核措施 2.4.1 在財務管理部、工程管理部、項目部、營銷策劃部、綜合管理部等部門協助下,成 本管理部匯總執行專業評
11、價及考核工作。 2.4.2 考核完成的初稿由成本管理部提交各責任部門,就考核項目和結果進行解釋和討論, 最終形成正式考核結果,提交各分管領導及總經理審核。 2.4.3 審核通過后,以責任成本月報形式發布,同時作為各部門績效考核的依據之一, 由綜合管理部執行。 2.4.4 各部門的責任成本考核結果占季度績效考核的權重由公司領導層根據各部門成本控 制的重要性程度等因素確定。 2.4.5 各階段的責任成本編制文件及考核的相關資料在定稿后,由綜合管理部進行統一備 案。 3. 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 3.1.CH-WI-CB01-1目標成本管理作業指引 4. 相關記錄相關記錄 4.1. 模板-責任目標成本表 4.2. 模板-責任成本分解列表 4.3. 模板-成本作業目標完成率考核表 4.4. 模板-責任成本月報 4.5. 模板-成本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