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設計成本控制 結構成本控制的意義 結構成本到底有多少? 地面以上的結構: 鋼筋:(3590)kg/m26.5元/kg230590元/m2 砼:(0.30.5)m3/m2(386460)元/ m3120230元/m2 總價:350820元/m2,平均:580元/m2 地面以下的結構: 鋼筋:(130300)kg/m26.5元/kg8401950元/m2 砼:(0.91.4)m3/m2(400460)元/ m3360650元/m2 總價:12002600元/m2,平均:1900元/m2 基礎: 總價:25120元/m2,平均60元/m2 按地下室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22計算,單位面積的綜合結構成
2、本為:5601330元/m2,平均950元/m2。 結構相關成本:模板、基坑支護、土方、砌體等。結構成本一般占建安成本的50左右。 結構成本會有很大離散性的原因: 客觀:地域、結構形式、建筑功能、建筑高度、建筑規模等; 主觀:產品定位、建筑標準、設計、開發商的設計管理等; 房地產商的客戶最不關注的成本是什么?結構成本! 結構成本管理是地產商設計管理的核心! 結構成本是房地產商最應關注的成本! 三種認識: “建筑方案一經確定,結構成本就基本確定了”。 “結構成本的降低必然會導致結構安全儲備的下降”。 “對于建筑這樣的百年大計,一定要保證安全,一定要增加結構的安全儲備”。 建筑方案的確定,結構成本
3、確定了6070,另外的結構方案優化和結構精細化設計占3040。 結構方案的優化會降低無效成本,精細化、系統化設計,會確保結構合理。國家規范保證了結構應有的安全儲備。 結構的使用年限一般為50年,必須在合理使用年限內保證結構安全可靠,但沒有必要人為再提高結構設計標準,國家規范沒這樣的要求。若增加結構成本,進而提高結構安全儲備,要看是否提升建筑的價值。 當前結構成本控制的市場狀況: 僅從經濟指標上對結構成本進行控制。(在審圖和合同方面下功夫較多,將大量的設計精力放在了降低經濟指標上,忽略了其他工作,有些工作確實降低了建設階段的經濟指標,但造成了使用、運行等方面的限制或增加了使用成本。) 當前開發商的思路: 極端強調結構成本的控制,含鋼量、含混凝土量越低,結構設計越優秀。(應該走綜合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管理理論的發展 傳統成本管理理論是:著重工程建設階段成本管理;對項目操作成本進行約束。 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