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爾濱某工程井點降水施工方案哈爾濱某建筑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4年 8 月 8 日一、工程概況哈爾濱圣亞極地海游館位于哈市松花江北岸的月亮灣,像一只栩栩如生的巨型“貝殼 ” 靜臥在太陽島景觀大道邊。該建筑外邊線最長達 115 m,最寬 40m,地上三層,建筑高度約20m,地下一層,基槽底標高 -6.700m,占地面積約 3500m2。二、場地地質概況依據 2004 年 6 月省林業設計研究院提供的該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場地地質概況如下:1、場地地貌單元為松花江岸河流沖積形成的高漫灘,地勢相對較平坦,南高北低,最大高差1.77m。2、地層大致分為:第一層雜填土(層厚1.3-3.5m) ,第二
2、層粉質粘土(層厚 0.4-3.1m), 可塑,含少量水,第三層為粉砂 (層厚 2.3-7.5m),第四層為細砂 (層厚 1.8-8.9m),埋深 5.5-10.3m,第五層為粗砂。三 -五層多呈飽和狀態,松散,稍密。3、擬施工場地為第四季沖積形成的粉質粘土、砂土組成,根據地層巖性及物理力學特征地層分10 層,并有透晶體夾層。4、擬施工場地有地下水,水位在3.8-5.7m之間,為砂類地層中的潛水,主要來源為大氣降水及江水,無壓。地下水穩定水位在113.32-115.21m左右。據水文站報導松花江目前水位為111.91m,基槽底標高為 -113.1m。因此必須進行降水處理,方可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
3、三、降水設計1、井型選擇與井點結構該場地地下水為松散層中孔隙潛水,含水層多為細-中粗砂結構,降水深度 6m 以上,采用管井井點降水, 沿基槽周邊每隔 25m設置一個降水井點, 運用管井動力集水原理, 用潛水泵不斷抽取管井內的積水來降底地下水位。井管用材采用直徑300mm 的喬式鋼管濾水管,管長24m,為保證濾水速度快,降水效果好,井管全部采用濾水花管,為防止粉細砂滲入井內,鉆孔直徑比井管外徑大250mm,周邊用 3-15mm 的礫石填充作為過濾層,離地面0.5m 范圍內用粘土回填并夯實。成井后下入 50T/h40m揚程的深井潛水泵及抽水管,用 75 排水管排入排水管道或江邊低洼地帶。2、滲透系數 K 值的確定滲透系數 K 值依據周邊工程和近年來降水作業的經驗值確定K值為 20。四、降水計算1、涌水量:假想半徑: x0= (F/ )= (6701/3.14)= 46.2m 降水深度?。?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