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建筑工程材料檢驗檢測有限公司辦公樓實體檢測方案工程名稱:xx建筑工程材料檢驗檢測有限公司工程地點:中山市三角鎮施工單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xx建筑工程材料檢驗檢測有限公司辦公樓質量檢驗方案為了進一步落實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條例,使質量檢查工作明確職責,嚴格制度,群專結合,預防為主,充分發揮質量檢查人員的積極作用,特制本方案。 認真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為本項目工程把關,根據國家規定的技術標準,驗收規范,操作規程和設計要求,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前面的檢查和監督,及時掌握質量信息,分析質量動態,為上級及有關部門提供質量數據,質檢人員要堅持原則,作風正派,具有一定技術水平和
2、施工經驗的人員擔任。 質量檢查工作范圍,根據國家法令,規范和各項技術管理制度,對技術準備,技術交底,材料檢驗,施工操作和隱蔽工程等重要環節,進行監督檢查。熟識圖紙,審查圖紙和設計交底,掌握技術要點,督促按圖施工。經常深入現場,檢查施工操作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質量證明和設計要求,發現問題及時反映及時糾正。對隱檢、預檢、樣板鑒定、結構驗收、驗收并簽證記錄,提供質量資料,負責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核定、積累資料、并對分項工程的任務書簽證質量等。進行檢查,設立定期、不定期質量檢查。堅持預防為主,對關鍵部位薄弱環節,精心檢查,防止質量事故發生。如發現質量問題,追究責任,吸取教訓,堅持“三不放過”,經常群檢和
3、專檢相結合,搞好自檢互檢和交檢對進入現場的材料,預制品和設備的質量證明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材料拒絕簽證,未經質量檢驗的材料一律不準使用,經檢驗檢測合格的材料報告腰復印一份給質量檢查部門留底,任何人員不得妨佐質檢部門人員行使職權。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主要方面:一是用于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構配件、器具和設備的進場驗收和重要建筑材料的復檢;二是控制每道工序的質量,在每道工序的質量控制中之所以強調按企業標準進行控制,是考慮企業標準的控制指標應嚴于行業和國家標準指標的因素;三是施工單位每道工序完成后除了自檢、專職質量檢查員檢查外,還強調了工序交接檢查,上道工序還應滿足下道工序
4、的施工條件和要求;同樣相關專業工序之間形成一個有楊的整體。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應按設計要求和本規范的規定選用,并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進場材料應有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對重要材料應有復驗報告。1、 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中,在制定檢驗批抽樣方案時,對生產方和使用方風險概率提出了明確的規定。本規范結合砌體工程的實際情況,對主控項目即對建筑工程的質量起決定性作用的檢驗項目,應全部符合合格標準的規定,嚴于上述標準;而對一般項目即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特別是涉及安全性方面的施工質量不起決定性作用的檢驗項目,允許有20以內的抽查處超出驗收條文合格標
5、準的規定,較之原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GBJ300-88中合格質量標準應有70及其以上的實測值在允許偏差范圍內的規定嚴,比優良質量標準90的規定寬,這是比較合適的,體現了對一般項目既從嚴要求又不苛求的原則。1.01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1.02砂漿用砂不得含有有害雜物。砂漿用砂的含泥量應滿足下列要求: 1 對水泥砂漿和強度等級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漿,不應超過5%; 2 對強度等級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漿,不應超過10%; 3 人工砂、山砂及特細砂,應經試配能滿足砌筑砂漿技術條件要求。1.03砌筑砂漿試塊強度驗收時其強度合格標準必
6、須符合以下規定: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過的最小一組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的0.75倍。注:(1)砌筑砂漿的驗收批,同一類型、強度等級的砂漿試塊應不少于3組。當同一驗收批只有一組試塊時,該組試塊抗壓強度的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2)砂漿強度應以標準養護,齡期為28d的試塊抗壓試驗結果為準。1.04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小高度的2/3。2
7、、磚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軸線位置偏移10用經緯儀和尺檢查或用其他測量儀器檢查2垂直度每層5用2m托線板檢查全高10m10用經緯儀、吊線和尺檢查,或用其他測量儀器檢查。10m20磚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抽檢數量1基礎頂面和樓面標高15用水平儀和尺檢查不應少于5處2表面平整度清水墻、柱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有代表性自然間10%,但不應少于3間,每間不應少于2處混水墻、柱83門窗洞口高、寬(后塞口)5用尺檢查檢驗批洞口的10%,且不應少于5處4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以底層窗口為準,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檢驗批的10%,且不應少于5
8、處5水平灰縫平直度清水墻7拉10m線和尺檢查有代表性自然間10%,但不應少于3間,每間不應少于2處混水墻106清水墻游丁走縫20吊線和尺檢查,以每層第一皮磚為準有代表性自然間10%,但不應少于3間,每間不應少于2處3、 鋼結構結構施工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221-95 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5-95鋼材的表面外觀質量除應符合國家現有關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1 當鋼材的表面有銹蝕、麻點或劃痕等缺陷時,其深度不得大于該鋼材厚度負允許偏差值的1/2;2 鋼材表面的銹蝕等級應符合現有國家標準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8923規定的C級及C級以上;3 鋼材端邊或斷口處
9、不應有分層、夾渣等缺陷。說明:由于許多鋼材基本上是露天堆放,受風吹雨淋和污染空氣的侵蝕,鋼材表面出現麻點和片狀銹蝕,嚴重者不得使用,因此對鋼材表面缺陷作了本條的規定。3.01焊接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3.02焊釘及焊接瓷環的規格、尺寸及偏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圓柱頭焊釘GB10433中的規定。3.03焊條外觀不應有藥皮脫落、焊芯生銹等缺陷;焊劑不應受潮結塊。3.04封板、錐頭和套筒及制造封板、錐頭和套筒所采用的原材料,其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3.05封板、錐頭、套筒外觀不得有裂紋、過燒及氧化皮。3.06焊條、焊絲、焊劑、電渣焊熔嘴
10、等焊接材料與母材的匹配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行業標準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的規定。焊條、焊劑、藥芯焊絲、熔嘴等在使用前,應按其產品說明書及焊接工藝文件的規定進行烘焙和存放。一、二級焊縫質量等級及缺陷分級焊 縫 質 量 等 級一級二級內部缺陷超聲波探傷評定等級檢驗等級B級B級探傷比例100%20%內部缺陷射線探傷評定等級檢驗等級AB級AB級探傷比例100%20%注:探傷比例的計數方法應按以下原則確定:(1)對工廠制作焊縫,應按每條焊縫計算百分比,且探傷長度應不小于200mm,當焊縫長度不足200 mm時,應對整條焊縫進行探傷;(2)對現場安裝焊縫,應按同一類型、同一施焊條件的焊縫條數
11、計算百分比,探傷長度應不小于200 mm,并應不少于1條焊縫。4、 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驗收綜合性強、牽涉面廣,不僅有原材料方面的內容(如水泥、鋼筋等),尚有半成品、成品方面的內容(如構配件、預應力錨具等),也與其他施工技術和質量評定方面的標準密切相關。因此,凡本規范有規定者,應遵照執行;凡本規范無規定者,尚應按照有關現行標準的規定執行。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
12、工荷載。4.01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1 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2 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但不得采用影響結構性能或妨礙裝工程施工的隔離劑; 3 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4 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裝飾混凝土工程,應使用能達到設計效果的模板。4.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的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1 基層(各構造層)和各類面層的分項工程的施工質量驗收應按每一層次或每層施工段(或變形縫)作為檢驗批,高層建筑的標準層可按每三層(不足三層按三層計)作為檢驗批;2 每檢驗批應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層(各構造層)和各類面層所
13、劃分的分項工程按自然間(或標準間)檢驗,抽查數量應隨機檢驗不應少于3間;不足3間,應全數檢查;其中走廊(過道)應以10延長米為1間,工業廠房(按單跨計)、禮堂、門廳應以兩個軸線為1間計算;4.03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4.04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打針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表4.04 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 項 目 允許偏差(mm)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 3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 3插 筋 中心線位置 5 外
14、露長度 +10,0預埋螺栓 中心線位置 2 外露長度 +10,0預留洞 中心線位置 10 尺 寸+10,0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表的規定。表 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項 目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軸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底模上表面標高 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截面內部尺寸基 礎 10 鋼尺檢查柱、墻、梁 +4, -5 鋼尺檢查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m 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大于5m 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2 鋼尺檢查 表面平整度 32m靠尺和塞尺檢查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表的規定。 表 底
15、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構件類型 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 板2 50 2,8 75 8 100梁、拱、殼 8 75 8 100懸臂構件 - 100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拆模時重量較大的模板傾砸樓面或模板及支架集中堆放可能造成樓板或其他構件的裂縫等損傷,故應避免。5、鋼筋分項工程鋼筋分項工程是普通鋼筋進場檢驗、鋼筋加工、鋼筋連接、鋼筋安裝等一系列技術工作和完成實體的總稱。鋼筋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可根據施工工序和驗收的需要確定。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進行
16、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1 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2 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3 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4 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1 HPB235級鋼筋未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2 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
17、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 鋼筋作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除焊接封閉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 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本規范第條的規定外,尚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直 徑;2 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于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 135;3 箍筋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4 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
18、偏差應符合表的規定。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項 目 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 10 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 20 箍筋內凈尺寸 55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抽取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6 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 箍筋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
19、.25倍:2 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mm;3 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4 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7 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 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
20、一個月)時,應進行復驗,并按復驗結果使用。 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F澆結構的外觀質量缺陷,應由監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各方根據其對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影響的嚴重程度,按表8.1的規定?,F澆結構外觀質量缺陷名稱 現 象 嚴重缺陷一般缺陷露筋構件內鋼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縱向受力鋼筋有露筋其他鋼筋有少量露筋蜂窩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漿而形成石子外露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窩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窩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長度均超過保護層厚度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夾渣混凝土中夾有雜物且深度超過保護層厚度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夾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夾渣疏松混凝土中局
21、部不密實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縫縫隙從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內部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連接部位缺陷構件連接處混凝土缺陷及連接鋼筋連接件松動連接部位有影響結構傳力性能的缺陷連接部位有基本不影響結構傳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翹曲不平、民邊凸肋等清水混凝土構件有影響使用功能或裝飾效果的外形缺陷其他混凝土構件有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構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裝飾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構件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構件有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附錄E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E.0.1
22、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和構件數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共同選定; 2 對梁類、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梁類、板類構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E.0.2 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于6根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每要鋼筋,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1點。說明:E.0.1E.0.2 對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其檢驗范圍主要是鋼筋位置可能顯著影響結構構件承載力和耐久性的構件和部位
23、,如梁、板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由懸臂構件上部受力鋼筋移位可能嚴重削弱結構構件的承載力,故更應重視對懸臂構件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坝写硇缘牟课弧笔侵冈撎庝摻畋Wo層厚度可能對構件承載或耐久性有顯著影響的部位。對梁柱節點等鋼筋密集產部位,檢驗存在困難,在抽取鋼筋進行檢測時可避開這種部位。對板類構件,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對大空間結構的板,可先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然后抽查。E.0.3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可采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損方法度用局部破損方法進行校準。當采用非破損方法檢驗時,所使用的檢測儀器應經過計量檢驗,檢測操作應符合相應規程的規定。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
24、檢測誤差不應大于1mm。說明:E.0.3 保護層厚度的檢測,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保護層厚度沒定儀器量測,或局部開槽鉆孔測定,但應及時修補。E.0.4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10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說明:E.0.4 考慮施工擾動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其允許偏差在鋼筋安裝允許偏差的基礎作了適當調整。E.0.5 對梁類、板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分別進行驗收。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1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全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
25、格; 2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驗;當按兩次抽樣總數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 3 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于本附錄條允許偏差的1.5倍。說明:E.0.5 本條明確規定了結構實體檢驗中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考慮到實際工程中鋼筋保護層厚度可能在某些部位出現較大偏差,以及抽樣檢驗的偶然性,當一次檢測結果的合格點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時,可再次抽樣,并按兩次抽樣總和的檢驗結果進行判定。本條還對抽樣檢驗不合格點最大偏差值作出了限制??v向受力鋼筋的
26、最小搭接長度B.0.1 當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面各百分率不大于25%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表的規定。表B.0.1 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 鋼筋類型 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20C25C30C35C40光圓鋼筋HPB235級45d35d30d25d帶肋鋼筋HRB335級55d45d35d30dHRB400級、RRB400級-55d40d35d注:兩根直徑不同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當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在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時,其最小搭接接長度應按本附錄表中的數值乘以系數1.2取用;當接頭面積百分率大于50%時,應按本附錄表中的數值乘以1.35取用。B.0.
27、3 當符合下列條件時,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應根據本附錄條至條確定后按下列規定進行修正。 1 當帶肋鋼筋的直徑大于25mm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 2 對環氧樹脂涂層的帶肋鋼筋,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25取用; 3 當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受力鋼筋易受擾動時(如滑模施工),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取用; 4 對末端采用機械錨固措施的帶肋鋼筋,其最小搭接長度可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0.7取用; 5 當帶肋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度大于搭接鋼筋直徑的3倍用配有箍筋時,其最小搭接長度可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0.8取用; 6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其受
28、力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5采用;對三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05采用。 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說明:B.0.1B.0.3 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綁扎搭接受力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應根據鋼筋強度、外形、直徑及混凝土強度等指標經計算確定,并根據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等進行修正。為了方便施工及驗收,給出了確定縱向受拉鋼筋最小搭接長度的方法以及受拉鋼筋搭接長度的最低限值。B.0.4 縱向受壓鋼筋搭接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根據本附錄條至條的規定確定相應數值后,乘以系數0.7取用。在任何情況下,受壓鋼
29、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說明:B.0.4 本條給出了確定縱向受壓鋼筋最小搭接長度的方法以及受壓鋼筋搭接長度的最低限值。附錄D 結構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檢驗D.0.1 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樣數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同條件養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共同選定;2 對混凝土結構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應留置同條件養護試件;3 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護試件,其留置的數量應根據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確定,不宜少于10組,且不應少于3組;4 同條件養護試件拆模后,應放置在靠近相應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的適當位置,并應采取相同的養護方法。說明:D
30、.0.1 本附錄規定的結構實體檢驗,可采用對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進行檢驗的方法進行。這是根據試驗研究和工程調查確定的。 本條根據對結構性能的影響及檢驗結果的代表性,規定了結構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樣數量。同條件養護試件應由各方在混凝土澆筑入模處見證取樣。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數量不宜少于10組,以構成按統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的基本條件;留置數量不應少于3組,是為了按非統計方法評定混凝土強度時,有足夠的代表性。D.0.2 同條件養護試件應在達到等效養護齡期時進行強度試驗。等效養護齡期應根據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與在標準養護條件下28d齡期試件強度相等的原則確定。說明:D.0
31、.2 本條規定在達到等效養護齡期時,方可對同條件養護試件進行強度試驗,并給出了結構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件齡期的確定原則:同條件養護試件達到等效養護齡期時,其強度與標準養護條件下28d齡期的試件強度相等 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與結構混凝土的組成成分、養護條件等相同,可較好地反映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由于同條件養護的溫度、濕度與標準養護條件存在差異,故等效養護齡期并不等到于28d,具體齡期可由試驗研究確定。D.0.3 同條件自然養護試件的等效養護齡期及相應的試件強度代表值,宜根據當地的氣溫和養護條件,按下列規定確定: 1 等效養護齡期可取按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C.d時所對應的齡期,0C及以下的
32、齡期不計入;等效養護齡期不應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2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強度代表值應根據強度試驗結果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的規定確定后,乘折算系數取用;折算系數宜取為1.10也可根據當地的試驗統計結果作適當調整。說明:D.0.3 試驗研究表明,通常條件下,當逐日累計養護溫度達到600Cd時,由于基本反映了養護溫度對混凝土強度增長的影響,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與標準養護條件下28d齡期的試件強度之間有較好的對應關系。當氣溫為0C及以下時,不考慮混凝土強度的增長,與此對應的養護時間不計入等效養護齡期。當養護齡期小于14d時,混凝土強度尚處于增長期;當養護齡期超過60d時,
33、混凝土強度增長緩慢,故等到效養護齡期的范圍宜取為14d60d 結構實體混凝土強度通常低于標準養護條件下的混凝土強度,這主要是由于同條件養護試件養護條件與標準養護條件的差異,包括溫度、濕度等條件的差異。同條件養護試件檢驗時,可將同組試件的強度代表值乘以折算系數1.10衙,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評定。折算系數1.10主要是考慮到實際混凝土結構及同條件養護試件可能失水等不利于強度增長的因素,經試驗研究及工程調查而確定的。各地區也可根據當地的試驗統計結果對折算系數作適當的調整,但需增大折算系數時應持謹慎態度。D.0.4 冬期施工、人式加熱養護的結構構件,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等效
34、養護齡期可按結構構件的實際養護條件,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本附錄第條的規定共同確定。說明:D.0.4 在冬期施工條件下,或出于縮短養護期的需要,可對結構構件采取人工加熱養護。此時,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樣數量仍應按本附錄第條的規定確定,其等效養護齡期可根據結構構件的實際養護條件和當地實踐經驗(包括試驗研究結果),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第條的規定共同確定。木結構工程應按下列規定控制施工質量: 1、木結構工程采用的木材(含規格材、木基結構板材)、鋼構件和連接件、膠合劑及層板膠合木構件、器具及設備應進行現場驗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材料或產品應按本規范或相應的專業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35、的規定復驗,并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 2、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準控制質量,每道工序完成后,應進行檢查。 3、相關各專業工種之間,應進行交接檢驗, 并形成記錄。未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本條具體規定木結構工程控制施工質量的內容: 1、木結構工程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含層膠合木、木基結構板材等)、膠合劑和鋼連接件。木材的材質等級和含水率直接影響其強度。層板膠合木增大截面要依靠膠縫的耐久性和強度,增加長度要依靠膠合指形接頭的強度。各種形式的木結構皆需借助鋼連接件形成整體結構,這些材料和部件都涉及木結構的安全和功能,因此必須復驗。 2、控制
36、每道工序的質量,關鍵在于按照控制指標高于村規范的木結構工程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自檢。5、 控制工序之間和專業工種之間的閃接栓的質量,關鍵在于建立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全局觀念,將檢驗批、分項工程到子分部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應根據木構件的受力情況,按表規定的等級檢查方木、的木材缺陷限值。表4.2.1 1-1 承重木結構方木材質標準項次缺陷名稱木材等級aaa受拉構件或拉彎構件受拉構件或壓彎構件受壓構件1腐朽不允許不允許不允許2木節:在構件任一面任何150mm長度上所有木節尺寸的總和,不得大于所在面寬的1/3(連接部位為1/4)2/51/23斜紋:斜率不大于(%)58124裂縫:1)在連接的受剪面上2
37、)在連接部位的受剪面附近,其裂縫深度(有對面裂縫時用兩者之和不得大于材寬的不允許1/4不允許1/3不允許不限5髓心應避開受剪面不限不限注:1.a等材不允許有死節,a 、a等材允許有死節(不包括發展中的腐朽節),對于a等材直徑不應大于20mm,且每延米中不得多于1個,對于a等材直徑不應大于50mm,每延米中不得多于2個。 2.a等材不允許有蟲眼,a 、a等材允許有表層的蟲眼。 3.木節尺寸按垂直于構件長度方向測量。木節表現為條狀時,在條狀的一面不量(參見圖);直徑小于10mm的木節不計。150 d=d1+d2+d3 在此面表現為條狀,不量屋面工程應根據建筑物的性質、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
38、層合理使用年限,按不同等級進行設防,并應符合表的要求。表 屋面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項目屋面防水等級建筑物類型特別重要或對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一般的建筑非永久性的建筑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25年15年10年5年防水層選用材料宜選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金屬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細石混凝土等材料宜選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屬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細石混凝土、平瓦、油氈瓦等材料宜選用三氈四油瀝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屬板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細石混凝土、平瓦、油氈瓦等材料可
39、選用二氈三油瀝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涂料等材料設防要求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設防二道防水設防一道防水設防一道防水設防說明: 屋面工程應根據建筑物的性質、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將建筑屋面防水等級分為、級,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分別規定為25年、15年、10年、5年,并根據不同的防水等級規定防水層的材料選用及設防要求。 根據不同的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分別選 用高、中、低檔 防水材料,進行一道或多道設防,作為設計人員進行屋面工程設計時的依據。屋面防水層多道設防時,可采用同種卷材或涂膜復合等。所謂一道防水設防,是具有單獨防水能力的一個防水層次。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溫隔熱材料應有產品
40、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防水、保溫隔熱材料除有產品合格證和性能檢測報告等出廠質量證明文件外,還應有經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所指定的該產品抽樣檢驗認證的試驗報告,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為了控制防水、保溫材料的質量,對進入現場的材料應按本規范附錄A和附錄B的規定進行抽樣復試。如發現不合格的材料已進入現,應責令其清退出場,決不允許使用到工程上。當下道工序或相鄰工程施工時,對屋面已完成的部分應采取保護措施。說明: 對屋面工程的成品保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很多工程在屋面施工完后,又上人去進行其他作業,如安裝天線、安裝廣告支架、堆放
41、腳手架工具等,造成防水層的局部破壞而出現滲漏。所以,對于防水層施工完成后的成品保護應引起重視。 伸出屋面的管道、設備或預埋件等,應在防水層施工前安設完畢。屋面防水層完工后,不得在其上鑿孔打洞或重物沖擊。說明: 本條文強調在防水層施工前,應將伸出屋面的管道、設備及預埋件安裝完畢。如在防水層施工完畢后再上人去安裝,鑿孔打洞或重物沖擊都會破壞防水層的整體性,從而易于導致屋面滲漏。 屋面工程完工后,應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對細部構造、接縫、保護層等進行外觀檢驗,并應進行淋水或蓄水檢驗。說明: 屋面工程必須做到無滲漏,才能保證使用的要求。無論是防水層的本身還是屋面細部構造,通過外觀檢驗只能看到表面的特征是否
42、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肉眼是否會滲漏。只有經過雨后或持續淋水2h后,使屋面處于工作狀態下經受實際考驗,才能觀察出屋面工程是否有滲漏。有可能作蓄水檢驗的屋面,還規定其蓄水時間不應小于24h。附錄A 屋面工程防水和保溫材料的質量指標 防水卷材的質量指標 1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外觀質量和物理性能應符合表-1.1和表A.0.1-1.2的要求。表-1.1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外觀質量項目質量要求孔洞、缺邊、裂口不允許邊緣不整齊不超過10mm胎體露白、未浸透不允許撒布材料粒度、顏色均勻每卷卷材的接頭不超過1處,較短的一段不應小于1000mm,接頭處應加長150mm。表-1.2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
43、材物理性能項目性能要求聚酯氈胎體玻纖胎體聚乙烯胎體拉力(N/50mm)450縱向350,橫向250100延伸率()最大拉力時,30-耐熱度(,h)SBS卷材90,APP卷材110,無滑動、流淌、滴落PEE卷材90,無流淌、起泡低溫柔度()SBS卷材-18,APP卷材,PEE卷材-10。3mm厚r=25mm;3s彎1800,無裂紋不透水性壓力(MPa)0.30.20.3保持時間(min)30注:SBS-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APP-塑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PEE-改性瀝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外觀質量和物理性能應符合表-2.1和表A.0.1-2.2的要求。表-2.1 合成
44、高分子防水卷材外觀質量項目質量要求折痕每卷不超過2處,總長度不超過20mm雜質大于0.5mm顆粒不允許,每1m2不超過9mm2膠塊每卷不超過6處,每處面積不大于4mm2凹痕每卷不超過6處,深度不超過本身厚度的30;樹脂類深度不超過15每卷卷材的接頭橡膠類每20m不超過1處,較短的一段不應小于3000mm,接頭處應加長150mm,樹脂類20m長度內不允許有接頭表-2.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物理性能項目性能要求硫化橡膠類非硫化橡膠類樹脂類纖維增強類斷裂拉伸強度(MPa)63109扯斷伸長率()40020020010低溫彎折()-30-20-20-20不透水性壓力(MPa)0.30.20.30.3保
45、持時間(min)30加熱收縮率()1.22.02.01.0熱老化保持率(80,168h)斷裂拉伸強度80%扯斷伸長率70%3 瀝青防水卷材的外觀質量和物理性能應符合表-3.1和表A.0.1-3.2的要求。表-3.1瀝青防水卷材外觀質量項目質量要求孔洞、硌傷不允許露胎、涂蓋不勻不允許折紋、皺紋距卷芯1000mm以外,長度不大于100mm裂紋距卷芯1000mm以外,長度不大于10mm裂口、缺邊邊緣裂口小于20mm;缺邊長度小于50mm,深度小于20mm每卷卷材的接頭不超過1處,較短的一段不應小于2500mm,接頭處應加長150mm。表-3.2 瀝青防水卷材物理性能項目 性能要求350號500號縱向
46、拉力(25+2)(N)340440耐熱度(85+2,2h)不流淌,無集中性氣泡柔度(18+2)繞20mm圓棒無裂紋繞25mm圓棒無裂紋不透水性壓力(MPa)0.100.15保持時間(min)303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抹灰前基層表面的塵土、污垢、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應灑水潤濕。一般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種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復驗應合格。砂漿的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抹灰工程應分層進行。當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 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采用加強網時,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 mm。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
47、層與基體之間必須粘接牢固,抹灰層應無脫層、空鼓和裂縫。 裝飾抹灰工程的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 水刷石表面應石粒清晰、分布均勻、緊密平整、色澤一致,應無掉粒和接槎痕跡。 2 斬假石表面剁紋應均勻順直、深淺一致,應無漏剁處;陽角處應橫剁并留出寬窄一致的不剁邊條,棱角應無損壞。3干粘石表面應色澤一致、不露漿、不漏粘,石粒應粘結牢固、分布均勻,陽角處應無明顯黑邊。4 假面磚表面應平整、溝紋清晰、留縫整齊、色澤一致,應無掉角、脫皮、起砂等缺陷。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應做滴水線(槽)。滴水線(槽)應政治課順直,滴水線應內高外低,滴水槽的寬度和深度均不應小于10應采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
48、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采用加強網時,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 mm。 門窗安裝前,應對門窗洞口尺寸進行檢驗。本條規定了安裝門窗前應對門窗洞口尺寸進行檢查,除檢查單個門窗洞口尺寸外,還應對能夠通視的成排或成列的門窗洞口進行目測或拉通線檢查。如果發現明顯偏差,應向有關管理人員反映,采取處理措施后再安裝門窗。金屬門窗和塑料門窗安裝應采用預留洞口的方法施工,不得采用邊安裝邊砌口或先安裝后砌口的方法施工。安裝金屬門窗和塑料門窗,我國規范歷來規定應采用預留洞口的方法施工,不得采用邊安裝邊砌口或先安裝后砌口的方法施工,其原因主要是防止門窗框受擠壓變形和表面保護層受損。木門窗安裝也宜采用預留洞口的廣泛施工。如果采用先安裝后砌口的方法施工時,則應注意避免門窗框在施工中受損、受擠壓變形或受到污染。木門窗與磚石砌體、混凝土或抹灰層接觸處應進行防腐處理并應設置防潮層;埋入砌體或混凝土中的木磚應進行防腐處理。木門窗應采用烘干的木材,含水率應符合建筑木門、木窗(JG/T122)的規定。 門窗框和厚度大于50mm的門窗扇應用雙榫連接。榫槽應采用膠料嚴密嵌合,并應用膠楔加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