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二標段2#樓、3#樓、4#樓轉換層)高支模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編制單位:編制日期:2010年1月25日一、工程概況工程是為商業用房與居住兩用樓,地下室為停車場,裙樓部分商鋪,塔樓為商住樓,位于*交匯處。本工程0.000m,相當于絕對標高30.600m。本工程為一類高層建筑,耐久年限為( 50年 )。該項目由五棟主樓及2-3層商鋪組成,其中1#樓23層(含底層商業5層),2#樓為連體主樓,分別為34層(含底層商業2層)及34層(含底層架空層),3#樓為31層(含底層商業3層),4#樓為33層(含底層商業2層),2#商鋪4#商鋪連接,1#與3#樓由3層商鋪相連接。五棟主樓均為框
2、剪結構,2層商鋪為框架結構。本工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本工程2#樓A戶23.220-25.52米為型箱型轉換層,板厚為300,梁最大跨度為8300米,梁面尺寸為600*2600;梁跨度為6700梁面尺寸為800*2600其它梁面尺寸為400*2600,轉換成底下一層為五層,層高為5100、3#樓14.22-16.52米為型箱型轉換層, 板厚為300梁最大跨度為7900米,梁面尺寸為800*2600; 其它梁面尺寸為400*2600、600*2600轉換層下一層為三層,層高為6100、4#樓局部轉換層梁面尺寸為1000*2500跨度為6400、80
3、0*2500跨度為4200、700*2650跨度為5100;其它為800*2200、700*2500板厚為180其下一層為二層、層高為3900。根據建質200987號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及武城建201011號文武漢市超過一定地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專家論證實施細則的通知規定高大模板支撐方案需進行專家評審。評審后滿足各項要求才能用于工程施工。根據實際情況僅對3#樓800*2600層高為6100梁及4#樓梁1000*2500層高為3900梁進行設計計算。其中2#樓A戶截面800*2600、600*2600、4002600mm梁按8002600mm梁進行施工;3#樓
4、梁截面800*2600、600*2600、4002600mm梁按8002600mm梁進行施工;4#樓梁截面1000*2500、800*2500、7002650mm梁按10002500mm梁進行施工;高支撐架的縱橫水平桿、剪刀撐設置認真按本方案進行設置。高支模施工,重點考慮支架的整體強度和穩定性。二、編制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年版)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2003建筑施工手冊(第三版)*出版社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二標段工程施工圖武漢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高支模的管理規定三、材料的要求和配置1、模板、木枋的強度、剛度
5、應符合有關規定,模板表面應光潔,不起毛;木枋尺寸應滿足要求。2、禁止材質和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進場。3、鋼管、扣件材質應滿足要求,鋼管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應檢查校直,扣件應定時上油清洗,對拉螺桿每次使用前應檢查其螺紋是否損壞等。4、模板外豎楞采用50100木枋,木枋根據需要進行刨邊,保證木枋與模板接觸面平整,嚴禁使用彎曲、腐朽的木枋。5、模板使用之前必須刷脫模劑,當模板出現破損及時修補、截邊,不能修補的要更新模板。模板加工不能在現場加工,必須在木工加工車間,彈線切割,鉆孔在同一部位、同一尺寸的情況下作好標示編號。6、穿墻螺桿采用12的高強螺桿,加套膠杯和隱形塑料套管對拉螺栓在模板拆除后抽出重復
6、使用。模板拼縫位置用平頭螺桿將兩根50100的木枋固定在模板上,再用兩根對拉螺桿將木枋固定在一起,以加強木枋的整體穩定性和兩模板之間縫緊密。7、由于進場的木枋存在加工尺寸不準及彎曲的質量問題,從而大大影響砼成型的質量,因此要對進場的木枋和層板進行挑選。8、本工程模板采用拼板形式,墻、柱和梁模板一次性支模滿足層高和截面尺寸變化的需要,梁凈高超過0.5M時,除安裝斜撐支撐固定梁側模外,在梁高中部偏下設穿梁對拉螺栓以拉結側模,墻、柱、梁的對拉螺栓采用12的高強螺栓,在墻、柱模板受力較大部位使用雙螺帽。9、水平模板按躍式、復式各一整層配置,豎向模板按一整層躍式配備,另配備少量模板以滿足復式層的需要。1
7、0、為了增強柱、墻陽角處的穩固,在陽角位置的鋼管上焊接內徑12鋼套管,用對拉螺桿穿過鋼套管進行加固。見附圖。四、鋼管立桿基礎強度驗算及卸荷措施截面800*2600、10002500 mm梁位置的鋼管柱腳最大荷載需要采取卸荷措施才能滿足承載要求,具體措施如下:(1)2#樓五層在四層樓面結構完成后28天才施工五層樓面,樓面砼設計強度C40強度達到100%;故四層樓面結構承載力基本達到設計容許承載力。而三層樓面砼已達到設計強度。3#樓三層在二層樓面結構完成后28天才施工三層樓面,樓面砼設計強度C40強度達到100%;故二層樓面結構承載力基本達到設計容許承載力。而一層樓面砼已達到設計強度。4#樓二層在
8、一層樓面結構完成后28天才施工二層樓面,樓面砼設計強度C40強度達到100%;故一層樓面結構承載力基本達到設計容許承載力。而負一層樓面砼已達到設計強度。(2)按結構設計說明,樓板的活荷載設計值為3.5kN/m2,下一層樓板活荷載設計值為3.5kN/m2,考慮設計的荷載分項系數1.4后,兩層樓面砼在達到設計強度時,共同承擔的設計容許承載力為4.9kN/m2。(3.53.5)/21.4=4.9(3)為保證結構安全,除轉換層的下兩層樓面結構承受大梁荷載外,另需由轉換層的下第三層樓面承擔部分荷載。(4) 因此轉換層結構澆筑砼時,下一層樓面結構的模板支頂及所有與轉層梁位置的下二層結構模板支頂不得拆除,另
9、在下三層對應梁位置加設鋼管立桿回頂卸載,鋼管立桿回頂的縱距為1000,橫距為800。支頂底座應墊木枋,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鋼管支撐與組合墊腳板之間不發生滑移,同時確保鋼管支撐立桿豎直。(5) 轉換層結構強度達到設計的100時,才允許拆除轉換層模板支頂及所有轉換層梁位置的下一層結構模板支頂和下二層結構鋼管立桿回頂。(6)2#樓、3#樓為型箱型轉換層,轉換層模板工程考慮兩種施工方案:方案一:在轉換層頂板板底設置水平施工縫,即轉換層底板及2.1m 高的箱梁同時澆筑,該方案的優點是結構的整體性能比較好,整個箱梁不會產生混凝土的接槎處理問題,缺點是轉換層箱梁荷載大,模板支撐用量大,另外箱底板與箱梁混凝土同
10、時澆注,還須保證箱梁側模穩定性;方案二:在距箱梁底部以上1.1m 處設置水平施工縫一道,將箱型轉換層混凝土分兩次施工,砼澆灌按疊合梁原理施工,方案是第一次澆筑支承柱及轉換層的部分后,進行剩余部分箱梁及轉換層頂板的施工,此時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已達70%-80%的設計強度,其優點是減小施工中支撐所受的荷載,減少支撐材料、節省工時的目的,設計單位沒有對箱梁混凝土不得分兩次澆筑。故本轉換層施工采用第二種方案。五、施工工藝(一)、構造做法1、10002500 mm 梁側模板豎枋間距250mm,沿豎向設對拉螺栓7道,由梁底起每隔300設一道,螺栓直徑12mm,對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離(即計算跨度)6
11、00mm,對拉螺栓用蝴蝶扣與鋼管連接。梁側水平向龍骨采用14根3.5厚48鋼管。水平向鋼管間距同對拉螺栓。梁底楞木間距250mm,楞木下部為48鋼管,梁底立桿縱向間距為600mm,橫向間距為300,梁底部加設4根立桿頂撐,縱橫水平桿間距1000mm。梁底立桿與縱橫水平拉桿、剪刀撐相互鎖緊牢固。2、8002600 mm 及其它箱梁根據疊合梁原理,分兩次施工,梁側模板豎枋間距250mm,沿豎向設對拉螺栓4道,由梁底起每隔300設一道,螺栓直徑12mm,對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離(即計算跨度)600mm,對拉螺栓用蝴蝶扣與鋼管連接。梁側水平向龍骨采用8根3.5厚48鋼管。水平向鋼管間距同對拉螺栓
12、。梁底楞木間距250mm,楞木下部為48鋼管,梁底立桿縱向間距為600mm,橫向間距為300,梁底部加設4根立桿頂撐,縱橫水平桿間距1000mm。梁底立桿與縱橫水平拉桿、剪刀撐相互鎖緊牢固。 3、其它梁側模板豎枋間距300mm,梁底橫枋間距250mm,梁底立桿橫向間距為600mm,梁底加設2根立桿頂撐,縱向間距900mm,縱橫水平桿間距1200mm,梁底立桿與縱橫水平拉桿、剪刀撐相互鎖緊牢固。4、樓板模板底橫枋間距250mm,板底立桿縱橫向間距為700mm,縱橫水平桿間距1000mm,板底立桿與縱橫水平拉桿、剪刀撐相互鎖緊牢固。5、鋼管立桿底部用平頭底座。立桿頂部的可調節螺桿伸出長度原則上不超
13、過300mm,如確須超過300mm時,應采用48鋼管與相鄰的鋼管立桿連通扣緊。6、為加強腳手架的整體剛度,采用3.5厚48鋼管設置縱橫水平拉桿及剪刀撐。在支架腳以上0.20米設一道縱橫水平拉桿,以后按不大于每1.5m設置一道縱橫水平拉桿,水平拉桿在柱位位置與框架柱扣緊,無柱的位置則用扣件扣緊其他部位的梁板支頂或采用剪刀撐加固。除水平拉桿外,每間距6米水平距離另設一道剪刀撐,且剪刀撐的寬度不小于四跨立桿,剪刀撐(斜拉桿)與地面傾角宜為4560,用48鋼管及卡子拉結。7、高支模支頂兩端及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8、鋼管立桿支承在樓(地)板上,鋼管立桿底均座墊木枋。 9、
14、操作平臺四周設置不少于1.0m寬施工人員操作通道,通道頂面鋪18mm厚夾板,板底橫枋間距450mm,鋼管立桿縱橫向間距為1000mm。10、剪刀撐的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11、本方案中對鋼管支頂未有提及的地方,必須嚴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01(2002年版)認真執行。(二)、施工工藝1、模板安裝(1) 在柱子上彈出軸線、梁位置和水平線,釘柱頭模板。(2)根據模板的施工圖架設支撐和木楞。支架排列要考慮設置施工通道。(3) 支承鋼管立柱腳鋪墊木枋。支柱應垂直,垂直度容許偏差為2m高5mm,上下層支柱應在同一豎向中心線上。各層支柱間的水平拉桿
15、和剪刀撐要有效連接。 (4)通線調節支柱的高度,將大龍骨找平,架設小龍骨。 (5)鋪模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若為壓旁時,角位模板應通線釘固。 (6)梁底模板:按設計標高調整支柱的標高,然后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當粱底板跨度大于及等于4m時,跨中梁底處應按設計要求起拱。起拱高度為梁跨度的2。主次粱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粱起拱。 (7)梁側模板:根據墨線安裝梁側模板、壓腳板(枋)、斜撐等。梁側模板制作高度應根據粱高及樓板模板碰旁或壓旁來確定。 (8)樓面模板鋪完后,應認真檢查支撐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應清掃干凈。 (9)安裝底座及鋼管、兩側剪刀撐,在混凝土面直接安裝底座時,要在根部
16、設置兩個方向的水平拉結桿,以防止立桿根部移動??烧{底座的調節螺桿伸出長度不宜超過200。當安裝完第一層鋼管后應要校正垂直度,然后逐層向上安裝。(10)剪刀撐應在滿堂紅腳手架外側周邊和內部每隔6m間距設置,寬度不小于4個跨距或間距,斜桿與地面傾角為450600 。 2、模板拆除(1)拆除前,宜在距架頂下一人高處設工作平臺。(2)拆除時,先松可調托座,逐層向下拆除,拆除過程不得高空拋擲。(3)模板拆裝區域周圍,應設置圍欄,并掛明顯的標志牌,禁止非作業人員入內。拆除板,梁、柱模板,在4m高以上的作業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并設防護欄桿1.2米高,嚴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4)拆除模板、配件應用運
17、輸工具或繩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亂拋,配件應隨裝拆隨運送,嚴禁從高處擲下,拆模時應有專人指揮,并在下面標出工作區,用繩子和紅白旗加以圍欄,暫停人員過往,模板上有預留洞者,應在安裝后將洞口蓋好,混凝土板上的預留洞,應在模板拆除后即將洞口蓋好。(三)質量標準主控項目:1. 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撐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撐:上、下層支撐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對照設計觀察檢查。2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觀察檢查。3.鋼管、配件應有產品說明書及出廠合格證。4.有彎曲、凹腔、裂縫、銹蝕嚴重和焊口斷裂的鋼管不得使用。一般項目: 1模板安裝的一般要求,觀
18、察檢查。 (1)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模板內無積水; (2)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但不得采用影響結構性能或妨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 (3)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2本工程現澆鋼筋混凝土粱、板,起拱高度為跨度的2。采用水準儀、拉線和尺量檢查。3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符合規定。尺量檢查。4.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偏差符合規定。經緯儀、水準儀、2m靠尺和塞尺、拉線和尺量檢查。5.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中規定。一般項目預埋件、預留孔偏差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mm)3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
19、最(mm)3插筋中心線位置(mm)5外露長度(mm)10,0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mm)2外露長度(mm)10,0預留洞中心線位置(mm)10尺寸(mm)10,0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軸線位置(mm)5底模上表面標高(mm)5截面內部尺(mm)基礎10柱、墻、粱4,5層高垂直度(mm)不大于5m6大于5m8相鄰兩扳表面高低差(mm)2表面干整度(mm)5 模 板 安 裝 允 許 偏 差 表(四)模板拆除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主控項目底模及其支撐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或符合下表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表 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混凝土
20、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一般項目 1、側模拆除時的混疑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 2、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撐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按拆模方案觀察檢查。(五)施工注意事項1避免工程質量通病(1)模板安裝前,先檢查模板(包括鋼管、構配件等)的質量,不符質量標準的不得投入使用。 (2)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粱底不平及下撓、粱側模爆模、局部模扳嵌入柱粱間,拆除困難的現象。措施:a.支模時應遵守邊模包底模原則,粱模與柱模連接處,下料尺寸一般應略為縮短。 b梁側模必須有壓腳板、斜撐等、拉線通直
21、后將梁側釘固。梁底模板按規定起拱。 c.混凝土澆筑前,模板應充分用水澆透。 (3)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撓,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現象 措施;a.摟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木楞材料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木楞面要平整。 b支頂要符合規定的主控項目要求,不同型號的鋼管不能混用。嚴格按上表要求控制鋼管安裝的垂直度。 c.板模按規定起拱。 (4)鋼管支撐局部沉降:在鋼管支撐下部位加設木枋,滿足承載力要求,做好卸荷措施。 (5)鋼管立桿底座整體不穩定:可調托座螺栓伸出自由長度不能超過30cm,縱橫水平拉桿要與鄰近堅固物(如柱等)連結,使鋼管立桿不產生位移。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支模過程中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如遇
22、途中停歇,應將就位的支撐、模板聯結穩固,不得空架浮擱。拆模間歇時應將松開的部件和模板運走,防止墜下傷人。(2) 拆模時應搭設腳手板。(3)拆樓層外邊模板時,應有防高空墜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塌的措施。 (4)避免使用質量不合格的鋼管及其配件,確保滿堂紅支架結構穩定和具有足夠的承載力。 (5)按方案認真做好卸荷措施。 (6)剪刀撐、縱橫水平拉桿不能任意拆除。 3成品保護 (1)堅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脫模劑。 (2)材料應按編號分類堆放。(3)使用后拆卸下來的鋼管、配件,將有損傷的鋼管、配件挑出,重新維修,嚴重損壞的要剔除更換。 (5)鋼管支撐可調托座螺紋上的銹斑及混凝土漿等要清除干凈,用后上油
23、保養。(6)搬運時,鋼管等不能隨意投擲。六、混凝土澆筑方法及有關注意事項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原則:為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本工程擬采用由中部電梯井處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2、墻柱混凝土標號C45,梁板混凝土標號C40,由于標號不同且混凝土方量較大,墻柱與梁板分二次澆灌,墻柱混凝土澆灌至梁底下100mm處留設施工縫。3、本工程采用地泵泵送混凝土,現場采用二臺地泵同時澆灌?;炷恋奶涠纫话阍?50mm,混凝土的泵送速度約為15m3/h。施工時要注意控制樓面堆積厚度不超過20cm,大梁澆筑時要進行分層施工,不能一次過泵到梁面。其他澆筑施工技術及注意事項參照該工程的施工組織
24、設計。4、混凝土澆筑過程應嚴格按方案程序進行,在支架下面要安裝照明燈,在安全員的監督下,派木工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立即進行加固。如果支架沉降、位移達到報警值時,安全員應即報告現場施工負責人,現場施工負責人查明情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加固措施。發現險情,安全員、現場施工負責人要及時通知現場作業人員撤出危險范圍。七、高支模監測項目部準備在現場進行施工過程監測。1、監測項目:支架沉降和位移。2、測點布設:梁800*2600、10002500均設一個監測剖面(梁中位置),每個監測剖面布設一個支架水平位移監測點、兩個支架沉降觀測點。3、監測頻率: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實施監測,監測頻率不超過30分鐘一次。4、
25、變形控制值:8002600梁(8.3米跨)、板底(鋼管立桿)沉降為15mm,梁水平位移為8mm。10002500梁(6.4米跨)、板底(鋼管立桿)沉降為20mm,梁水平位移為10mm。5、變形監測報警值:8.3米跨大梁、板底(鋼管立桿)沉降為15mm,梁水平位移為8mm。6.4米跨大梁、板底沉降為10mm,梁水平位移為6mm。八、質量保證措施1、 施工前由施工員對工人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對鋼管搭設、模板、支頂的加固等按規范要求安裝。2、 必須按方案做好卸荷措施。3、 鋼管安裝前應檢查是否有破損、立桿是否變形、焊口是否有裂縫。4、 模板安裝中,嚴禁使用有裂縫的松雜枋木,對梁底所使用支模松雜枋木,
26、應事前檢查,挑選完好的枋木。梁、板底模板按規范起拱確保模板和支頂系統不變形。5、 模板安裝中或完成后,由質安員、施工員在現場指導監督,確保模板支頂方案得到落實和按規范施工。6、 砼澆筑過程中,派專人監察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有較大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并向有關部門匯報。7、施工過程中必須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年版)的要求。8、水平拉桿、剪刀撐必須與鋼管立桿同步搭設。9、扣件螺栓擰緊力矩為4060 kNm。10、用于施工的鋼管、扣件要按規定進行質量檢測,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鋼管、扣件。九、安全技術措施1 加強對現場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人進
27、場施工前,質安員必須進行有針對性、有重點的生產安全交底。2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配戴安全帽,工地現場任何人不能穿拖鞋或高跟鞋。使用電動機械必須接零接地,并實行一機一閘一防漏電開關。3 工地現場嚴禁吸煙,嚴禁酒后上班。4 縱橫水平桿、剪刀撐與鋼管支頂間確保有足夠的連接剛度。5 同一行(列)的鋼管支頂各立柱點應在同一直線上,立柱垂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嚴禁使用有質量毛病的鋼管做支頂。6 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位置中設置,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7 梁頭鋼管支頂離柱邊不大于200mm,施工過程中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禁止利
28、用拉桿、支撐攀爬上下,必須設置專用施工樓梯上下。8 水平拉桿、剪刀撐應與鋼管支頂同步拆除,不得提前拆除。9 采用泵送澆筑混凝土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處。10 在澆筑混凝土和拆除模板期間,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員在現場 監管。11 在砼澆筑過程中,若發現模板及支撐有異常情況須立即停止澆筑作業,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固。12、拆下的模板、枋木、鋼管、扣件、等材料,應向下傳遞或用繩吊下,禁止往下投扔。13、拆除工作當日完工后,應仔細檢查崗位周圍情況,如發現留有隱患的部位,應及時進行修復或繼續完成至一個程序,一個部位的結束,方可撤離崗位。十、安全應急救援預案1、 安
29、全事故應急救援架構組員:林高來、徐能都、李紅衛、林美福、鄧明雄、林立新、陳勇、林圣觀應急救援聯絡電話急救中心:120 公司應急辦公室:2、當事故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及事故應急救援組組長,由應急救援組長指揮對傷員立即組織搶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現場。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和本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及請求救援。3、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0、,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
31、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4)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剌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
32、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6)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4、發生支模坍塌應急救援(1)施工項目在班組作業前必須要結合工作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保持出入口暢通。(2)在施工危險區域懸掛對口警示標志,設專人監護。按規定設防護措施。保持出入口暢通,有計劃清理拆除下來的材料,嚴禁阻塞通道。
33、(3)當支模在拆除過程中發生大面積倒塌、坍塌,不要慌張,保持鎮靜,注意事態的發展情況、方向及受影響的位置,有序指揮員工疏散。(4)在坍塌過程中不要盲目搶險,有危及用電安全的,應立刻切斷電源,確認未有繼續坍塌危險的情況下,組織搶救人員,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搶救工作,首先搶救受傷人員,再搶救集體財產。(5)現場急救處理: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擠壓綜合癥的發生。傷肢制動,可用夾板等簡單托持傷肢。傷肢降溫(避免凍傷),盡量避免局部熱缺血。傷肢不應抬高、按摩或熱敷。如果擠壓部位有開放創傷及活動出血者,應止血,但避免加壓,除有大血管斷裂外不用止血帶。迅速轉往醫院。(6)立刻設危險區域,并設警示標志,設專人監護
34、,保護事故現場。(7)按規定上報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救援。5、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措施A、當事故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1) 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2)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3)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4)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5)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或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盡快采取其
35、它辦法把電源切斷。(6)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B、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1)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2)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3)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4)當觸電者位于高
36、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5)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C、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及事故應急救援組組長,由救援組長指揮對傷員立即組織搶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現場。D、按照有關規定,立即報告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和本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及請求救援。E、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F、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
37、來或送往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G、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定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就地搶救。方法如下:通暢氣道。第一,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現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痰血塊等異物,立即把病人的頭側向一邊,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頦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
38、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趯冢ū牵┤斯ず粑J共∪搜雠P,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以能使胸骨向下移動三四厘米即可,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公鐘擠壓6
39、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高 支 模 計 算 1.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0.70;縱距(m):0.70;步距(m):1.0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m):4.80;采用的鋼管(mm):483.5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的保養情況,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板底支撐連接方式:鋼管支撐;板底鋼管的間隔距離(mm):300.00;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
40、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00;4.材料參數面板采用膠合面板,厚度為18mm。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板底支撐采用鋼管;5.樓板參數鋼筋級別:三級鋼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樓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40;樓板的計算寬度(m):4.00;樓板的計算厚度(mm):300.00;樓板的計算長度(m):8.10;施工平均溫度():15.000; 圖1 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二、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構件,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取單
41、位寬度1m的面板作為計算單元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1001.82/6 = 54 cm3;I = 1001.83/12 = 48.6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荷載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31+0.351 = 7.85 kN/m;(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q2 = 2.51= 2.5 kN/m;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7.85+1.42.5= 12.92kN/m最大彎矩M=0.112.920.
42、32= 0.116 kNm;面板最大應力計算值 = 116280/54000 = 2.153 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2.153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撓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q = 7.85kN/m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7.853004/(1009500121900)=0.372 mm;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 V=300/ 250=1.2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372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 1.2 mm,滿足要求!三、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縱向鋼管按照均布
43、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截面抵抗矩 w=5.08cm3截面慣性矩 I=12.19cm4 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250.250.3 = 1.875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12= 0.350.25 = 0.088 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q2 = (2.5 + 2)0.25 = 1.125 kN/m;2.鋼管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q1 = 1
44、.2 (q1 + q2) = 1.21.875+1.20.088 = 2.355 kN/m;活荷載:q2 = 1.41.125 = 1.575 kN/m;最大彎距 Mmax = (0.12.355+0.1171.575 ) 0.72 = 0.206 kN.M;最大支座力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 N = ( 1.1 2.355 + 1.21.575)0.7 = 3.136 kN ;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0.206106/5080 = 40.49 N/mm2;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 N/mm2;縱向鋼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40.49 N/mm2 小于 縱向鋼管的抗壓強度設
45、計值 205.0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 q1 = q11 + q12 = 1.875+0.088=1.962 kN/m;活荷載 q2 = 1.125 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 (0.6771.962+0.9901.125)7004/( 10020.6105121900 ) =0.234 mm;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7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四、橫向支撐鋼管計算:支撐鋼管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
46、傳遞力,P取最大支座反力3.136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mm)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0.522 kN.m ;最大變形 Vmax = 0.61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7.916 kN ;支撐鋼管最大應力 = 0.522106/5080=102.831 N/mm2 ;支撐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 ;支撐鋼管的計算最大應力計算值 102.831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為 0.61 mm 小于700/150與10 mm
47、,滿足要求!五、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7.916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六、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584.8 = 0.759 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2)模板的自重
48、(kN):NG2 = 0.350.70.7 = 0.171 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 = 250.30.70.7 = 3.675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4.605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5+2 ) 0.70.7 = 2.205 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N = 1.2NG + 1.4NQ = 8.613 kN;七、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8.613 kN
49、;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8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89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L0-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按下式計算 l0 = h+2a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
50、的長度;a = 0.1 m;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 = h+2a = 1+0.12 = 1.2 m;L0/i = 1200 / 15.8 = 76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744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8613.456/(0.744489) = 23.675 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23.675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下式計算l0 = k1k2(h+2a)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243;k2 - 計
51、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2 按照表2取值1.006 ;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2431.006(1+0.12) = 1.501 m;Lo/i = 1500.55 / 15.8 = 95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626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8613.456/(0.626489) = 28.138 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28.138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
52、安全隱患。 以上表參照 杜榮軍: 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二、8002600梁模板驗算 梁:800*2600按800*1400計算 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 B(m):0.80;梁截面高度 D(m):1.40混凝土板厚度(mm):300.00;立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0.6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10;立桿步距h(m):1.00;梁支撐架搭設高度H(m):5.80;梁兩側立柱間距(m):1.00;承重架支設:多根承重立桿,鋼管支撐垂直梁截面;梁底增加承重立桿根數:4;板底承重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0.90;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
53、83.5;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質量及保養情況,取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0.80;2.荷載參數模板自重(kN/m2):0.35;鋼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2):18.0;傾倒混凝土側壓力(kN/m2):2.0;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2.03.材料參數木材品種:柏木;木材彈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7;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
54、N/mm2):13.0;4.梁底模板參數梁底縱向支撐根數:4;面板厚度(mm):18.0;5.梁側模板參數主楞間距(mm):250;次楞根數:4;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250;穿梁螺栓豎向根數:4;穿梁螺栓豎向距板底的距離為:200mm,200mm,200mm, 穿梁螺栓直徑(mm):M12;主楞龍骨材料:鋼楞;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5;主楞合并根數:2;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50mm,高度100mm;次楞合并根數:2;二、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1.梁側模板荷載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
55、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輸入0時系統按200/(T+15)計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75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的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F;分別為 50.994 kN/m2、18.000 kN/m2,取較小值18.000 kN
56、/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三、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次楞(內龍骨)的根數為4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單位:mm)1.強度計算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面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251.81.8/6=13.5cm3; f -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面板跨中彎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包括: 新澆
57、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0.25180.9=4.86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2= 1.40.2520.9=0.63kN/m;q = q1+q2 = 4.860+0.630 = 5.490 kN/m;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366.67mm;面板的最大彎距 M= 0.15.49366.6672 = 7.38104N.mm;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7.38104 / 1.35104=5.467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5.467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
58、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 180.25 = 4.5N/mm; l-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366.67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251.81.81.8/12=12.15cm4;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4.5366.674/(10095001.22105) = 0.477 mm;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l/250 =366.667/250 = 1.467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477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467mm,滿足要求!四
59、、梁側模板內外楞的計算1.內楞計算內楞(木或鋼)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龍骨采用2根木楞,截面寬度50mm,截面高度10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5010022/6 = 166.67cm3;I = 5010032/12 = 833.33cm4; 內楞計算簡圖(1).內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內楞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內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內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 內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內楞跨中彎矩: 其中,作用在內楞的荷載,q = (1.21
60、80.9+1.420.9)0.367=8.05kN/m;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距): l = 250mm; 內楞的最大彎距: M=0.18.05250.002= 5.03104N.mm; 最大支座力:R=1.18.0520.25=2.214 kN;經計算得到,內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5.03104/1.67105 = 0.302 N/mm2;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7N/mm2;內楞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0.302 N/mm2 小于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N/mm2,滿足要求!(2).內楞的撓度驗算 其中 E - 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10000N/mm2; q-作
61、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18.000.37= 6.60 N/mm; l-計算跨度(外楞間距):l = 250mm;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 = 8.33106mm4;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6.62504/(100100008.33106) = 0.002 mm;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250/250=1mm;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02mm 小于 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mm,滿足要求!2.外楞計算外楞(木或鋼)承受內楞傳遞的集中力,取內楞的最大支座力2.214kN,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外龍骨采用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
62、W分別為: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5;外鋼楞截面抵抗矩 W = 10.16cm3;外鋼楞截面慣性矩 I = 24.38cm4; 外楞計算簡圖 外楞彎矩圖(kN.m) 外楞變形圖(mm)(1).外楞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外楞受彎應力計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外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根據連續梁程序求得最大的彎矩為M= 4.06 kN.m 外楞最大計算跨度: l = 1100mm;經計算得到,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4.06106/1.02104 = 199.562 N/mm2;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
63、5N/mm2;外楞的強度計算值 =199.562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外楞的撓度驗算根據連續梁計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撓度為15.048 mm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1100/400=2.75mm;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1.5048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2.75mm,滿足要求!五、穿梁螺栓的計算 驗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徑: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 9.85 mm; 穿
64、梁螺栓有效面積: A=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80.250.8 =3.6 kN。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76/1000 = 12.92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3.6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2.92kN,滿足要求!六、梁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
65、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6001818/6 = 3.24104mm3; I = 600181818/12 = 2.92105mm4; 1.抗彎強度驗算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梁底模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266.67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載設計值(kN/m);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荷載設計值:q1: 1.2(24.00+1.50)0.601.400.90=23.13kN/m;模板結構自重荷載:q2:1.20.350.600.90=0.23kN/m;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
66、載設計值:q3: 1.42.000.600.90=1.51kN/m;q = q1 + q2 + q3=23.13+0.23+1.51=24.87kN/m;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max = 0.1024.8720.2672; =0.177106/3.24104=5.459N/mm2;梁底模面板計算應力 =5.459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 q =((24.0+1.50)1.400+0.35)0.60=
67、21.63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266.67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 95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266.67/250 = 1.067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21.63266.74/(10095002.92105)=0.267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267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 266.7 / 250 = 1.067mm,滿足要求!七、梁底支撐的計算本工程梁底支撐采用鋼管。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
68、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4+1.5)1.40.267=9.52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 0.350.267(21.4+0.8)/ 0.8=0.42 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2.5+2)0.267=1.2 kN/m;2.鋼管的支撐力驗算靜荷載設計值 q = 1.29.52+1.20.42=11.928 kN/m;活荷載設計值 P = 1.41.2=1.68 kN/m; 鋼管計算簡圖鋼管按照三跨連續
69、梁計算。 本算例中,鋼管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5.08cm3 I=12.19cm4鋼管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線荷載設計值 q = 11.928+1.68=13.608 kN/m;最大彎距 M =0.1ql2= 0.113.6080.60.6= 0.49 kN.m;最大應力 = M / W = 0.49106/5080 = 96.435 N/mm2;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96.435 N/mm2 小于 鋼管抗彎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鋼管抗剪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
70、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1.9280.6 = 4.294 kN;鋼管的截面面積矩查表得 A = 489.000 mm2;鋼管受剪應力計算值 =24294.080/489.000 = 17.563 N/mm2;鋼管抗剪強度設計值 = 120 N/mm2;鋼管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17.563 N/mm2 小于 鋼管抗剪強度設計值 120 N/mm2,滿足要求!鋼管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q = 9.520 + 0.420 = 9.940 kN/m;鋼管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9.946004
71、/(10020600012.19104)=0.347mm;鋼管的最大允許撓度 =0.6001000/250=2.400 mm;鋼管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347 mm 小于 鋼管的最大允許撓度 =2.4 mm,滿足要求!3.支撐鋼管的強度驗算支撐鋼管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如下荷載計算公式如下:(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q1 = (24.000+1.500)1.400= 35.700 kN/m2;(2)模板的自重(kN/m2):q2 = 0.350 kN/m2;(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2):q3= (2.500+2.000)=4.500 kN/m2;
72、q = 1.2(35.700 + 0.350 )+ 1.44.500 = 49.560 kN/m2;梁底支撐根數為 n,立桿梁跨度方向間距為a, 梁寬為b,梁高為h,梁底支撐傳遞給鋼管的集中力為P,梁側模板傳給鋼管的集中力為N 。當n=2時: 當n2時: 計算簡圖(kN)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RB=1.987 kN,中間支座最大反力Rmax=5.693;最大彎矩 Mmax=0.199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Vmax=0.031 mm;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 =0.199106/5080=39.113 N/mm2;支撐鋼管的
73、抗壓設計強度 f=205.0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9.113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壓設計強度 205.0 N/mm2,滿足要求!八、梁底縱向鋼管計算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九、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
74、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據前面計算結果得到 R=5.693 kN;R 12.8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十、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1.梁兩側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1.987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495.8=1.036 kN; 樓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2(0.90/2+(1.00-0.80)/2)0.600.35=0.139 kN; 樓板鋼筋混凝土自重荷載: N4=1.2(0.90/2+(1.00-0.80)
75、/2)0.600.300(1.50+24.00)=3.029 kN; N =1.987+1.036+0.139+3.029=6.191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1) k
76、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1.7;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551.71 = 1.964 m;Lo/i = 1963.5 / 15.8 = 124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428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6191.288/(0.428489) = 29.582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29.582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下式計算lo =
77、k1k2(h+2a) (2)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185;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2 按照表2取值1.013 ;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1851.013(1+0.12) = 1.44 m;Lo/i = 1440.486 / 15.8 = 91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654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6191.288/(0.654489) = 19.36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19.36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78、N/mm2,滿足要求!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撐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梁底支撐最大支座反力: N1 =5.693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49(5.8-1.4)=1.036 kN; N =5.693+1.036=6.479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
79、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1)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85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1.7;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851.71 = 2.014 m;Lo/i = 2014.5 / 15.8 = 128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406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6479.248/(0.406489) = 32.635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80、 32.635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下式計算lo = k1k2(h+2a) (2)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185;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2 按照表2取值1.013 ;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1851.013(1+0.12) = 1.44 m;Lo/i = 1440.486 / 15.8 = 91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654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6479.2
81、48/(0.654489) = 20.26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20.26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以上表參照 杜榮軍: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三、10002500梁模板驗算 高支撐架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規范編制。梁1000*2500 一、參數信息1.模板
82、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 B(m):1.00;梁截面高度 D(m):2.50混凝土板厚度(mm):200.00;立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0.6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10;立桿步距h(m):0.90;梁支撐架搭設高度H(m):2.50;梁兩側立柱間距(m):1.20;承重架支設:多根承重立桿,方木支撐垂直梁截面;梁底增加承重立桿根數:6;板底承重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2.00;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質量及保養情況,取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0.80;2.荷載參數模板自重(kN/m2):0.35;鋼筋自重(kN/m3):1.
83、5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2):18.0;傾倒混凝土側壓力(kN/m2):2.0;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2.03.材料參數木材品種:柏木;木材彈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7;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參數梁底方木截面寬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梁底縱向支撐根數:6;面板厚度(mm):18.0
84、;5.梁側模板參數主楞間距(mm):250;次楞根數:8;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300;穿梁螺栓豎向根數:7;穿梁螺栓豎向距板底的距離為:200mm,200mm,200mm, 穿梁螺栓直徑(mm):M12;主楞龍骨材料:鋼楞;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5;主楞合并根數:2;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50mm,高度100mm;次楞合并根數:2;二、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1.梁側模板荷載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
85、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輸入0時系統按200/(T+15)計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75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的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F;分別為 50.994 kN/m2、18.000 kN/m2,取較小值18.000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三、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
86、度。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次楞(內龍骨)的根數為8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單位:mm)1.強度計算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面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301.81.8/6=16.2cm3; f -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面板跨中彎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0.3180.9=5.83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
87、力設計值: q2= 1.40.320.9=0.76kN/m;q = q1+q2 = 5.832+0.756 = 6.588 kN/m;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328.57mm;面板的最大彎距 M= 0.16.588328.5712 = 7.11104N.mm;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7.11104 / 1.62104=4.39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4.39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 180.3 = 5.4
88、N/mm; l-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328.57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301.81.81.8/12=14.58cm4;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5.4328.574/(10095001.46105) = 0.308 mm;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l/250 =328.571/250 = 1.314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308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314mm,滿足要求!四、梁側模板內外楞的計算1.內楞計算內楞(木或鋼)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
89、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龍骨采用2根木楞,截面寬度50mm,截面高度10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5010022/6 = 166.67cm3;I = 5010032/12 = 833.33cm4; 內楞計算簡圖(1).內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內楞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內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內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 內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內楞跨中彎矩: 其中,作用在內楞的荷載,q = (1.2180.9+1.420.9)0.329=7.22kN/m;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距): l = 3
90、00mm; 內楞的最大彎距: M=0.17.22300.002= 6.49104N.mm; 最大支座力:R=1.17.2150.3=2.381 kN;經計算得到,內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6.49104/1.67105 = 0.39 N/mm2;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7N/mm2;內楞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0.39 N/mm2 小于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N/mm2,滿足要求!(2).內楞的撓度驗算 其中 E - 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10000N/mm2;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18.000.33= 5.91 N/mm; l-計算跨度(外楞
91、間距):l = 300mm;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 = 8.33106mm4;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5.913004/(100100008.33106) = 0.004 mm;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300/250=1.2mm;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04mm 小于 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2mm,滿足要求!2.外楞計算外楞(木或鋼)承受內楞傳遞的集中力,取內楞的最大支座力2.381kN,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外龍骨采用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5;外鋼楞截面抵抗矩 W = 10.16cm3;外鋼楞截面
92、慣性矩 I = 24.38cm4; 外楞計算簡圖 外楞彎矩圖(kN.m) 外楞變形圖(mm)(1).外楞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外楞受彎應力計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外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根據連續梁程序求得最大的彎矩為M= 12.5 kN.m 外楞最大計算跨度: l = 2300mm;經計算得到,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1.25107/1.02104 = 123.0N/mm2;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5N/mm2;外楞的強度計算值 =123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
93、2,滿足要求?。?).外楞的撓度驗算根據連續梁計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撓度為3.89 mm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2300/400=5.75mm;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3. 89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5.75mm,滿足要求!五、穿梁螺栓的計算 驗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徑: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 11.5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A= 114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80.32.3 =12.42 kN。
94、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14/1000 = 24.48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12.42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24.48kN,滿足要求!六、梁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6001818/6 = 3.24104mm3; I = 6001818
95、18/12 = 2.92105mm4; 1.抗彎強度驗算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梁底模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20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載設計值(kN/m);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荷載設計值:q1: 1.2(24.00+1.50)0.602.500.90=41.31kN/m;模板結構自重荷載:q2:1.20.350.600.90=0.23kN/m;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q3: 1.42.000.600.90=1.51kN/m;q = q1 + q2 + q3
96、=41.31+0.23+1.51=43.05kN/m;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max = 0.1043.0490.22; =0.172106/3.24104=5.315N/mm2;梁底模面板計算應力 =5.315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 q =((24.0+1.50)2.500+0.35)0.60= 38.46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200.00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97、 = 95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200.00/250 = 0.800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38.462004/(10095002.92105)=0.15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15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 200 / 250 = 0.8mm,滿足要求!七、梁底支撐的計算本工程梁底支撐采用方木。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4+1.5)2
98、.50.2=12.75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 0.350.2(22.5+1)/ 1=0.42 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2.5+2)0.2=0.9 kN/m;2.方木的支撐力驗算靜荷載設計值 q = 1.212.75+1.20.42=15.804 kN/m;活荷載設計值 P = 1.40.9=1.26 kN/m; 方木計算簡圖方木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51010/6 = 83.33 cm3; I=5101010/12 =
99、 416.67 cm4;方木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線荷載設計值 q = 15.804+1.26=17.064 kN/m;最大彎距 M =0.1ql2= 0.117.0640.60.6= 0.614 kN.m;最大應力 = M / W = 0.614106/83333.3 = 7.372 N/mm2;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7.372 N/mm2 小于 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方木抗剪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7.06
100、40.6 = 6.143 kN; 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 36143.04/(250100) = 1.43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 1.7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1.43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1.7 N/mm2,滿足要求!方木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q = 12.750 + 0.420 = 13.170 kN/m;方木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13.176004 /(10010000416.667104)=0.277mm;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0.6001000/250=2.400 mm;方
101、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277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2.4 mm,滿足要求!3.支撐鋼管的強度驗算支撐鋼管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如下荷載計算公式如下:(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q1 = (24.000+1.500)2.500= 63.750 kN/m2;(2)模板的自重(kN/m2):q2 = 0.350 kN/m2;(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2):q3= (2.500+2.000)=4.500 kN/m2;q = 1.2(63.750 + 0.350 )+ 1.44.500 = 83.220 kN/m2;梁底支撐根數為 n,立桿梁跨
102、度方向間距為a, 梁寬為b,梁高為h,梁底支撐傳遞給鋼管的集中力為P,梁側模板傳給鋼管的集中力為N 。當n=2時: 當n2時: 計算簡圖(kN)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RB=2.374 kN,中間支座最大反力Rmax=10.01;最大彎矩 Mmax=0.237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Vmax=0.032 mm;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 =0.237106/5080=46.729 N/mm2;支撐鋼管的抗壓設計強度 f=205.0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46.729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壓設計強度 20
103、5.0 N/mm2,滿足要求!八、梁底縱向鋼管計算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九、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v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據前面計算結果得到 R=10.01 kN;R 12.80 kN,所以雙扣
104、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十、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1.梁兩側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2.374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492.5=0.447 kN; 樓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2(2.00/2+(1.20-1.00)/2)0.600.35=0.277 kN; 樓板鋼筋混凝土自重荷載: N4=1.2(2.00/2+(1.20-1.00)/2)0.600.200(1.50+24.00)=4.039 kN; N =2.374+0.447+0.277+4.039=7.
105、137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1)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1.7;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
106、長度 Lo = k1uh = 1.1551.70.9 = 1.767 m;Lo/i = 1767.15 / 15.8 = 112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502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7136.941/(0.502489) = 29.074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29.074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撐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梁底支撐最大支座反力: N1 =10.01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
107、.149(2.5-2.5)=0.447 kN; N =10.01+0.447=10.01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1)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108、;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1.7;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551.70.9 = 1.767 m;Lo/i = 1767.15 / 15.8 = 112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502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10010.466/(0.502489) = 40.779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40.779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附圖:杭州嘉意德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業內資深人士新興組建而成。主營項目:為建筑行業信息化應用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業務方向為兩大塊:1,行業性站點(http:/w),為建筑從業人士提供交流娛樂、資源下載、軟件使用、資料查詢、供求信息發布等網絡服務;2,建筑軟件開發( “好創意,好品德”一直是公司倡導的人文文化。我們注重人品,即:好品德;注重員工品味,尊重員工創意,即:好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