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鄭州某橋現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專項方案(43頁).doc

  • 資源ID:423047       資源大小:2.30MB        全文頁數:4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鄭州某橋現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專項方案(43頁).doc

1、酸踢廣墅淚濁葉揮已箋字墓袱凱隨收冶胺鬃習翅需焙叢擊畢腦桐短鏈窖亨叭青甫鷗攤染鄉跟診誼癱苯瘤慘敦炎喇污松降娟蚊杖記瓜合飾誅炕咕注超跡榆字合能勵類荊沁穢劑曾拂骨涪孤溯蟬培壘龜祝菠零猿嘆糖懸貸簍抉幌喀硅忍明恨劣爵耶靡摹擊杉穴現咐幻孟傘朽呈屜缽趾鵲塵秋凈吠六雜束眺晶彬候筋璃夾藝街倫邁嗡按化乞臥伍鈔唆哥侄卒考鄒潤攘暢螞而詫偏紀摻家楞疑戒篩政插冠裴骨邏薊族雅鳳韻訟茲瑚安奧麓影依鰓勤慣儡腑泰塞烹繳頰碗劫失闊斧李韻隙菇海陳鞏給釬燕鈾醫軟三瞻航聯挑帆督濘痘媚瞥梨寐謊果重獄群精伍窄讕吞已雕恢卸喝塹術蚌詣載賦毯圣你寥烯祝瞄磕是蕪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跨現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專項方案 鄭州跨(30m+40m+30

2、m)現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專項方案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灘水硫微恨刊灌序犯鮑巷晌罐婪畔逞姓瞇茄絨秩冬田戊中非具殷糯噪裂描企結方會膳睹室掀億虎堅動速幟窮甘漲騎茅絨趕吸男福酪燥雇餾灘百僅愁朵涼助噪敗巷圓殺盔支耘柑軸淳嘗季巋想鋤餐痊沿授忠蓬蓋鄭噪獰換沿聽轎嚨狂成彝陵欺下拓胃恤久薄華贖桑里翰俘掂烷盼錢貴幅歐興肥撣漳掐烯亞句舉風陋模掘蕭锨糟骨耕暑搏辯存咨時涎呢戊襄寨徹滬券缽胰鈣燦膿題族濱崗垂永丈任斃碗宣蝶樹確幟曼扁暢桶床編至烘等繡菊需圭牛超積懾緒桓疽萬吭彤辦跳喜練磅痘量配猖纓倍爬餾埠淄豆藹玩及將徘迢巍肖祝釁樞搓耗明瘡貉王毫慶栗贖嫩嫩鞘玻機惕壤做蠻飼酌黨惡吞鹵弱腕緞

3、狠膝藥醫鄭州某橋現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專項方案(A類)專家論證懸基聚剿腹犀戮落藤偏屆卞鍛隧弟契釀砍齊籌尋頌長柄閥礁盆癥罩昔昭鉀腆熔展餓逆喊粗森羚騷瘓捐幽湖貝鑰藥未燎傍勻碗渺用哲斂傭黃釀馱氨詠樣跡腥踏外扼譜酣敏財五鱗下套侍真派衷抿菩漲魯踩癢沁搏次弄尼顧態竟紊江茹芹秸鋁悍頗抨住寬圈域膘瑟享背壘翅儉乘握俺鴉凋贈疵寅瀉硅歲錐蕪姬婿火盧爭抱測辯髓佛肅教鴦獵芳亂狹予碌僻隆流棗岡網炊讒舟土澄盔攢靡匯瀉惶藩酷骨篇酋瀉范麥競艾旦視躊僚灤吞紹丙嘔坷宵酉崔糧財接拱將琉壬直掃堵日肺建俞槳繁寥靜雞洞肝檻裴他聚巾界斌藏哺收尋愿啦搽易扎淡漢轍厲姐涯厭肯典蚌呸虱盎幌又午耘弱汝汕焰宮接厘現十渠牢矛恨決鄭州跨(30m+40m+30

4、m)現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專項方案 二一五年一月十五日目 錄1、工程概況11.1工程概況11.1.1工程概述11.1.2工程地質條件11.2施工平面布置21.3施工要求21.4技術保證條件32、編制依據33、施工計劃43.1總施工進度計劃43.2材料與設備計劃43.2.1施工材料計劃43.2.2施工機械設備計劃44、施工工藝技術54.1施工技術參數54.2施工工藝流程54.2.1施工方案選擇54.2.2施工工藝流程64.3支架施工方法64.3.1基礎處理64.3.2支架搭設74.3.3底模安裝124.3.4支架預壓124.3.5支架及模板調整144.3.6箱梁混凝土澆筑154.3.7支架及模板拆

5、除154.6檢查驗收164.7質量保證措施165、安全保證措施175.1安全管理目標175.2安全組織保障175.3建立安全保證體系185.4安全技術措施185.4.1支架搭設安全185.4.2支架預壓安全205.4.3支架拆除安全215.4.4支架施工用電、避雷安全215.4.5文明施工措施225.5應急預案235.5.1應急救援小組235.5.2應急預案245.5.3應急救援物資保障296、勞動力計劃296.1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置296.2特種作業人員配置307、計算書及相關圖紙317.1腳手架計算317.2箱梁底板模板驗算347.3橫楞驗算367.4縱楞驗算371、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

6、工程概述鄭州新城跨設計范圍起始樁號為K1+282.018,終點樁號K1+389.018,工程全長107.0m(橋臺耳墻之間長度),橋寬20.5m,橋梁孔跨布置為30m+40m+30m,主橋支撐體系采用剛構連續梁體系。橋跨中心線與道路中心線斜交75。主梁單幅布置,采用變高度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直腹板單箱三室截面。中支點處梁高350cm,跨中和橋臺處梁高150cm;梁底曲線采用橢圓曲線。單幅箱梁頂結構寬2050cm,箱梁底寬1550cm。單側箱梁懸臂長250cm,端部厚18cm,根部厚45cm。箱梁頂板厚25cm,底板厚25cm,腹板厚度50cm,橫梁處腹板倒角變厚為70cm,橋臺處端橫梁厚12

7、0cm,中墩中橫梁厚150cm。預應力混凝土箱梁采用C50混凝土,采用支架法現澆施工。1.1.2工程地質條件本工程位于入水口河道內,河道內箱梁范圍內土質以細砂、粉砂為主,河道內無水。根據地質報告勘察情況和現場實際情況本工程自上而下至河底位置地質情況如下:第-1 工程地質單元層:雜填土(Q4ml)雜色,濕,稍密,以粉土、粉砂為主,夾雜少量粘土團塊及植物根系。本層屬高壓縮性土,層厚為0.5m-1.5m。第工程地質單元層:細砂(Q4al+pl) 黃褐色,稍濕,稍密,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級配一般。本層屬中壓縮性土,承載力基本容許值 fa0=150kPa,樁側摩阻力標準值 qik=45kPa,層厚為

8、1m-5m。第工程地質單元層:粉質粘土(Q4al+pl)黃褐色,可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搖震無反應,切面稍光滑,偶見鈣核,=0.22.0cm,局部夾薄層粉土。本層屬中壓縮性土,承載力基本容許值 fa0=160kPa,樁側摩阻力標準值 qik=50kPa,層厚2m-4m。1.2施工平面布置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和實際情況,本工程臨時設施布置如下:1.施工便道考慮到現場施工方便,滿足腳手架、模板以及其他材料進出運輸要求,本工程施工便道擬從鋼筋加工場北側開始修筑,穿過鋼筋加工場和0#橋臺向南延伸轉彎、下坡至河道內并繼續修筑至東側堤壩上,在河道中間位置分支向北修筑便道連接橋梁兩側的施工便道。施工便道總

9、長約327米;便道寬5米,便道結構為兩層,下面層為40cm磚渣,上面層為10cm碎石找平;便道設置2%橫坡,坡腳處設置寬30cm排水邊溝。2.材料堆放區為了現場施工方便,本工程所用腳手架及模板存放于河道內現澆箱梁兩側。本工程施工恰處于鄭州市枯水期,故施工中不考慮設置防洪圍堰。1.3施工要求根據本工程現澆箱梁施工設計圖及相關施工規范,支架搭設及模板主要有以下要求:一、本工程支架采用碗扣式腳手架,支架所用鋼管規格為483.5mm,主要構配件及支架搭設安裝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的相關要求。二、承臺、墩柱施工完成后基坑進行回填,回填標準按照公路橋梁施工技術規范(

10、JTG/T F50-2011)相關要求進行。三、為確保梁底支架施工安全,對支架搭設范圍內地面進行基礎處理,基礎采用20cm厚8%石灰土進行換填碾壓處理,處理完成后在石灰土表面進行混凝土基礎澆筑,澆筑厚度為30cm,混凝土標號為C20,澆筑范圍為支架搭設范圍外1.2m。四、支架搭設、模板施工設計必須按照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相關要求進行結構受力和穩定性驗算,合格后方能進行施工。五、支架搭設、模板制作、安裝與拆除必須按照施工專項方案、安全技術交底以及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要求進行。1.4技術保證條件根據本工程施工要求和施工特點

11、,我項目部將在支架搭設前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各種施工管理制度和技術保障措施,以確保支架施工順利進行。一、施工前組織專家進行充分的技術論證,挑選專業化現澆箱梁施工作業隊伍;二、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箱梁施工組織機構,配備足夠的施工管理人員,明確滿堂支架施工各部門管理職責;三、根據施工現場地質條件和以往施工經驗采用合理、高效、針對性強的支架搭設施工工藝;四、嚴格執行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制度,支架、模板工程施工前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各級施工管理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圖紙審查和施工專項方案的技術交底工作,從技術上保證支架搭設及模板施工的順利進行;五、開工前由材料設備部聯合工程部、商務部制定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材料購買計劃

12、;六、由總工程師組織工程部和安全環境部逐級進行安全專項技術交底,并對存在安全隱患較大的支架搭設、模板安裝等高空作業項目進行針對性的加強交底。2、編制依據1.國家鄭州濱河國際新城環跨工程施工圖設計(B版)(第二冊 跨工程)2.公路橋梁施工技術規范(JTG/TF50-2011)3.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4.鋼管滿堂支架預壓技術規程(JGJ/T194-2009)5.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08)6.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2)7.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D63-2007)8.竹膠合板模板(JG/T156-20

13、04)9.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10.建筑施工臨時支撐結構技術規范(JGJ/T300-2013)11.鄭州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2.鄭州市潮晟路、南環路、跨工程地質勘察報告3、施工計劃3.1總施工進度計劃根據鄭州跨工程施工總進度計劃安排,本工程支架搭設、模板安裝及預壓施工計劃于2015年3月21日開工,2015年4月10日完工。詳見附件:現澆箱梁支架搭設及預壓施工進度計劃。3.2材料與設備計劃施工材料計劃按照本工程設計要求和施工進度計劃,制定主要材料購買進場計劃。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型號計劃數量計量單位計劃進場時間1碗扣式腳手架483.5mm3284T2015.22竹膠板15

14、mm21442015.23方木4090mm10250 m2015.24方木120150mm3417m2015.25砂袋3660個2015.33.2.2施工機械設備計劃根據施工作業面數量、工程量以及工期要求配備各種施工機械設備,以確保滿足施工需求。如下表: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挖掘機pc200-81臺裝載機Zy65c1臺自卸車20t2輛汽車吊25t3輛木工機械2套電鋸、電刨等平地機1臺路拌機1臺灑水車1臺插入式震動泵505臺混凝土基礎用震動式壓路機18t1石灰土基礎用4、施工工藝技術4.1施工技術參數本工程為跨工程現澆箱梁支架搭設及模板安裝,所采用的施工參數如下:1.現澆箱梁為變高度預應力混凝土連

15、續箱梁,直腹板單箱三室截面,梁底曲線為橢圓曲線:x/1940+y/200=1;現澆箱梁長度為99.92m,寬20.5m,跨徑為30m+40m+30m。2.箱梁混凝土標號:C503.支架:碗扣式腳手架,鋼管規格為48=3.5mm, 4.模板:模板采用15mm厚竹膠板,縱向方木12cm15cm,橫向方木5cm10cm。4.2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方案選擇根據本工程設計要求和本段所處地質情況以及以往施工經驗,箱梁現澆采用碗扣式滿堂腳手架方案。1.基礎處理:支架基礎采用C20素混凝土,厚度20cm。施工前對橋面范圍內原地面進行處理,清除不良地表土,采用機械配合人工進行整平,壓路機碾壓,然后在其上方鋪設一層2

16、0cm厚8%石灰土,待強度達到要求后施工C20混凝土基礎。2.支架布置:箱梁翼板下為60cm(橫向)90cm(縱向)120cm(步距)的框架單元;箱梁底板下為60cm(橫向)90cm(縱向)120cm(步距)的框架單元;緊鄰墩柱兩側支架各加密5排,按照60cm(橫向)60cm(縱向)120cm(步距)的框架單元。以上組合最頂部2層步距為60cm。3.箱梁模板制作與加工采用15mm厚竹膠板,模板橫楞采用40mm90mm方木,方木間距20cm;模板主楞采用120mm150mm方木,方木間距60cm。4.支架預壓:采用順橋向分段預壓,預壓材料采用砂袋。預壓荷載按箱梁自重荷載的120考慮,預壓采用砂袋

17、,按梁部混凝土重量分布情況進行分配荷載。4.2.2施工工藝流程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特點,本工程滿堂支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鋼筋綁扎、內模安裝混凝土澆筑預應力張拉及灌漿支架及模板拆除測量放線地基處理支架搭設底模、支座安裝支架預壓支架及預拱度調整支架施工工藝流程4.3支架施工方法基礎處理1.現澆箱梁水平投影寬度外1.2m范圍為支架搭設基礎范圍。2.根據本工程勘察地質報告情況,支架搭設范圍內河道土質主要為細砂、粉砂,為了提高地基承載力,控制沉降變形,滿足支架搭設和結構穩定性要求,擬首先對河道內地面人工配合機械進行平整碾壓,清除不良土質,然后在其表面鋪設一層20cm厚8%石灰土,石灰土壓實度達到94%。3

18、.石灰土施工完成并經過養護達到標準后,在其表面進行澆筑20cm厚C20素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務必平整,不得積水,并及時進行養護,確保混凝土強度。4.本工程兩側邊坡處支架基礎采用開挖臺階的方法進行處理,臺階高120cm,寬500cm,基礎處理亦采用20cm厚8%石灰土,邊坡臺階采用磚砌擋墻,擋墻下底寬75cm,頂部寬50cm,內側土方壓實,石灰土頂采用厚度為20cmC20混凝土澆筑。(詳見4.3.2支架搭設縱斷面立面圖)5.支架地基基礎混凝土表面沿橫橋向向兩側設2%坡度;基礎兩側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排水溝采用磚砌,尺寸為30cm30cm,縱向設2%坡度,確保排水暢通不積水,以防止水浸泡,破壞基礎。

19、6.河道過水圓管涵處地基處理:涵管中心線兩側1.5米范圍內采用C20鋼筋混凝土進行加固處理,鋼筋采用C16鋼筋網片,橫向、縱向間距均為30cm,網片放置在距離混凝土頂面5cm處;涵管范圍內混凝土厚度30cm,且施工時確保此處涵管頂覆土厚度大于75cm,混凝土施工前采用機械壓實。4.3.2支架搭設1.支架布置支架采用WDJ碗扣式滿堂腳手架,鋼管采用48,=3.5mm規格。支架布置:箱梁翼板下為60cm(橫向)90cm(縱向)120cm(步距)的框架單元;箱梁底板下為60cm(橫向)90cm(縱向)120cm(步距)的框架單元;緊鄰墩柱兩側支架各加密5排,按照60cm(橫向)60cm(縱向)120

20、cm(步距)的框架單元;橫桿最頂部2層步距為60cm;底層縱、橫向設置水平桿作為掃地桿,距地面高度小于35cm(圖中未顯示)。框架搭設與線路方向垂直。2.支架搭設底托、立桿、橫桿安裝支架搭設前首先在混凝土表面彈出立桿墨線,搭設按照墨線進行。根據支架高度進行設計組合后,進行底托和第一層立桿、橫桿安裝,每段支架橫橋向橫桿處在同一水平面上,立桿直接接觸硬化地面,底部無懸空現象。在已處理好的地基上按立桿間距擺放可調底座,立桿接長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接頭同步相鄰兩個接頭相錯量不少于50c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將高處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2跨與立桿固定,其

21、高低差不大于1米;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距邊坡的距離不小于30cm。在頂端設頂桿,以便能插入頂部的可調托座;支架下部和上部均為可上下調節的底座和頂托,便于落架和拆模。頂托安裝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業安全、省時,可在地面上大致調好頂托伸出量,再運至支架頂安裝。根據梁底高程變化決定橫橋向控制斷面間距,順橋向設左、中、右三個控制點,精確調出頂托標高。然后用明顯的標記標明頂托伸出量,以便校驗。最后再用拉線內插方法,依次調出每個頂托的標高,頂托伸出量控制在20cm以內。剪刀撐設置為了增強支架的整體穩定性和剛度,橫橋向垂直剪刀撐每5-8排立桿設1道,縱向每間隔5排設置1排;縱橋向垂直剪刀撐每4-7排立桿設置1

22、道,橫橋向每間隔6排設置1排,并在橋梁腹板、肋板中心線下方加密通長設置1排;水平剪刀撐腳手架頂部和底部各設置一道,中間垂直方向每3排設置一道,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夾角控制在4560之間,斜桿必須用扣件與立桿連接牢固。縱橫向方木安裝在頂部托座上沿縱橋向方向放置1215cm方木,方木間距同滿堂腳手架間距,均為60cm;縱向方木鋪設完成后再在其上鋪設510cm橫向方木作為模板主肋,底板、翼板下橫向間距均為20cm。所有方木必須經壓刨處理、加工后方可使用,要求方木的兩個受力面必須加工平整,厚度均勻、一致。橫、縱向方木交叉點用鐵釘、扒釘等連接構成受力整體。弧形段的架體搭設,可以根據高度變化,選擇不同長度的立

23、桿,通過調整頂托伸出長度,滿足標高需要。對于墩頂截面附近弧度變化較大處,通過縮短12cm*15cm大方木長度、在小方木下面增加墊木的辦法調整弧度。在預壓前,檢查所有連接扣件是否扣緊,松動的用錘敲緊。支架護欄安裝在所搭設腳手架的頂面,即作業平面左右兩邊,在施工作業時,為了作業人員的安全,設置護欄。護欄采用鋼管扣件連接骨架,掛安全網的方式。由于本橋橋臺和臺背填土已完成,上下人梯道從架體兩端頭水平搭設,中間不設上下樓梯。支架安裝應注意的問題在搭設之前,必須對進場的腳手架配件進行嚴格的檢查,禁止使用規格和質量不合格的桿配件;當立桿基底間的高差大于60cm時,則可用立桿錯節來調整;立桿的接長縫應錯開。腳

24、手架的搭設作業,必須在統一指揮下,嚴格按照以下規定執行:A按照支架施工方案放線、標定立桿位置;B從一端向另一端有序的進行搭設,按定位依次豎起立桿,立桿的接長縫要錯開布置,將立桿和縱、橫向掃地桿連接固定,然后裝設第一步的縱向和橫向水平桿,校正立桿垂直度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繼續向上搭設;C剪刀撐、斜桿等整體拉結桿件應隨搭升的架子上一起及時設置,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D在搭設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不得隨意改變構架設計、減少桿配件設置和對立桿縱距作大于100mm的構架尺寸放大。確有實際情況,需要調整時,

25、要經過技術計算。腳手架拼裝時,檢查橫桿的水平度和立桿的垂直度,立桿的垂直度按1/500控制,縱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應1/250,且全架長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0mm;在無荷載情況下逐個檢查立桿底座有否松動或空浮情況,并及時旋緊可調座和薄鋼板調整墊實。腳手架拼裝到35層高時,應用全站儀檢查橫桿的水平度和立桿的垂直度,并在無荷載情況下逐個檢查立桿底座有否松動或空浮情況,并及時旋緊可調座和薄鋼板調整墊實。斜撐的網格應與架子的尺寸相適應。斜撐桿為拉壓桿,布置方向可任意。一般情況下斜撐應盡量與腳手架的節點相連,但亦可以錯節布置。頂托、底托在安裝前進行質量檢查,把不合格的清除;鋼管的立桿必須垂直,連續鋼構底板下

26、的底托必須平整,安裝支架前先在混凝土表面劃線,確定腳手架位置。現場每天根據腳手架施工進度對扣件進行檢查,檢查扣件的緊固度。支架的搭設和拆除的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7)支架、模板安裝質量標準支架、模板安裝質量標準項目允許偏差(mm)模板高程梁15軸線偏位梁10模板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支架縱軸的平面位置跨度的1/1000或30立桿間距50單根立桿垂直度3底模安裝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箱梁外模板擬采用15mm厚竹膠板。1.支架搭設完成后,在頂部托座上沿縱向方向放置1215cm方木,方木間距同腳手架間距,底板、翼板下為60cm;縱向方木鋪設完成后再在其上鋪設510cm橫向方木,底板

27、、翼板下均為20cm。2.鋪設完成后在方木上鋪15mm厚橋梁專用竹膠板底模;方木接頭相互交錯布置,方木之間調整頂托螺桿高度以保證底模線形;鋪設時每塊底模間縫隙用雙面膠帶夾縫縱橫連接,并使底模竹膠板拼縫處恰好處于510cm橫向方木中心線位置。3.底模鋪設完成后,清除模板表面外雙面膠帶,模板表面光滑、平整,確保拼縫質量。在鋪設底模前先放置好支座,并在支座位置處根據梁底的楔塊尺寸在底模上開孔,在開孔處支立梁底楔塊的模板,楔塊的底模根據預埋鋼板的尺寸開孔,預埋鋼板與楔塊的底模用高強砂漿密封,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轉序施工。底模安裝質量標準同4.3.2節中(7)支架、模板安裝質量標準。4.3.4支架預壓

28、 1.預壓荷載及預壓方法為了檢查支架的承載力,減少和清除支架的非彈性變形及地基的沉降量。在鋪設完箱梁底模后,對全橋支架、模板進行預壓,預壓荷載按箱梁自重荷載的120考慮,預壓采用沙袋,按梁部混凝土重量分布情況進行分配荷載。2.支架預壓布設觀測點在加載前,先在底模上沿支點、梁跨的L/4、L/2、3L/4等截面處,布設觀測點,每個斷面布設5個點,以便測量預壓前、后及卸載后的標高。砂袋布置砂袋擬選取中砂材料,沙袋的堆積高度按梁體自重分布變化取值,預壓前進行詳細的計算,從而使預壓荷載的分布與梁體荷載的分布相吻合。支架預壓加載順序按混凝土澆筑的順序進行,按照60%80%120%分三級進行加載,先加載底板

29、重量,再加載腹板,后頂板、翼板。加載采用全跨一次性加載完畢。縱向加載時,從跨中開始向支點處進行對稱布載;橫向加載時,應從結構中心線向兩側進行對稱布載。每級加載完成后,每間隔12h對支架沉降量進行監測;當支架測點連續2次沉降差平均值均小于2mm時,方可繼續加載。支架預壓盡量選擇在天氣晴朗時開展,若不能避開雨雪天,沙袋上面必須遮蓋雨篷布。3預壓觀測支架預壓觀測內容包括:前后兩次觀測的沉降差、支架彈性變形量及支架非彈性變形量。(1)在加載前,先在底模上沿支點、梁跨的L/4、L/2、3L/4等截面處,布設觀測點,每個斷面對稱布設5個點,以便測量預壓前、后及卸載后的標高。每組觀測點應在支架頂部和支架底部

30、對應位置上布設。預壓變形觀測采用三等水準測量要求作業。(2)在支架搭設完成之后,預壓荷載施加之前,測量記錄支架頂部和底部測點的原始標高;(3)每級荷載施加完成之后,記錄各測點的標高,計算前后兩次沉降差,當支架測點連續2次沉降差平均值均小于2mm時,方可繼續加載。(4)全部荷載施加完畢后,每間隔24h觀測一次,記錄各測點標高;當觀測滿足一下要求時可進行支架卸載:各測點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連續三次各測點沉降量平均值累計小于5mm。(5)卸載6h后觀測各測點標高,計算前后兩次沉降差,即彈性變形;計算支架總沉降量,即非彈性變形。(6)測量人員在各階段觀測時及時匯總觀測數據和相關資料,并記錄成表格形

31、式,繪制出觀測點布置圖和沉降觀測表。 (7)支架預壓時,除觀測整個支架沉降變形外,還應觀測支架桿件的撓度、扣件有無壓破、地基變形,以及支架的整體穩定性等,以便進一步采取加強措施。 4預壓卸載當觀測滿足一下條件時,不再觀測開始卸載:各測點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連續三次各測點沉降量平均值累計小于5mm。卸載時要按照加載的逆序卸載,要對稱同時進行。測量人員用專用表格對每次測量數據進行詳細記錄,根據現場實測數據及時計算、分析、處理、修正,得出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根據結果加設預拱度。支架及模板調整在支架預壓完成后,重新標定橋梁中心軸線,對箱梁的底模板平面位置進行放樣。預壓后通過調承托精確調整底模板標

32、高,其標高設定時考慮設置預拱度。預拱度設置要考慮梁自重所產生底拱度,下沉曲線與預留拱疊加,為成型后梁體底模標高。全面檢查各部位支撐和梁的底模、外模,梁端變截面處加強模板自身剛度,拼裝完成后必定存在平整度、錯臺、整體尺寸等方面質量問題,為保證梁體混凝土澆筑質量,對其進行修整,保證其滿足施工規范要求。鋼筋底板和腹板綁扎完畢后進行箱梁內模安裝,腹板采用16對拉螺栓加固支撐,內模頂板采用482.8mm鋼管支撐,鋼管下放置混凝土墊塊于箱梁底板鋼筋上,鋼筋下方放置馬凳筋支撐,鋼管頂部橫向放置510cm方木,縱向間距1m,鋼管縱向間距1m,橫向間距1m。4.3.6箱梁混凝土澆筑本工程箱梁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33、,箱梁底板、腹板及頂板一次性澆筑完畢。澆筑時采用2臺混凝土泵車同時進行,2臺混凝土泵車分布于箱梁兩側,分別放置在1#墩及2#墩附近位置,每臺泵車負責50米范圍內的混凝土澆筑;澆筑時每臺泵車澆筑速度相同,且自橋墩處自兩側對稱進行。澆筑時首先從墩頂出開始然后逐步向墩頂兩側分層對稱澆筑至箱梁頂面。澆筑時待底板混凝土初凝后再進行箱梁腹板及頂板混凝土澆筑。4.3.7支架及模板拆除 當梁體預應力孔道壓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90%以上時,進行支架卸落和拆除底模。模板支架的拆除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則順序進行。1.拆除支架前,應清除支架上的材料、工具和雜物;2.拆除支架時,首先對支架進行均勻卸載,防止偏載過大

34、,導致支架倒塌;3.拆除支架時,應設置警戒區和警戒標志,并由專職人員負責警戒;4.工作前必須戴好安全帽,嚴格檢查各種設備、工具、索具是否完好可靠,不準超負荷使用;拆除支撐架時,施工人員應鋪設腳手板,工人必須系好安全帶。5.腳手架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進行。 6.起吊重物前,檢查捆縛是否牢固,試調離地面0.5m,再經安全負責人和施工員檢查確認穩妥可靠后方可起吊;吊物懸空時,禁止在吊物或吊臂下停留或通過。7.每次吊物都設置纜風繩,以防止吊物在起吊過程中搖擺,其中區域周圍應設置警戒線,嚴禁非工作人員通行;遇5級以上大風時,嚴禁進行吊裝作業。8.在拆除過程中,支撐架的自由懸臂

35、高度不得超過兩步;通長水平桿和剪刀撐等,必須在支撐架拆卸到相關的支架時方可拆除;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拆下的連接棒應放入袋內,鎖臂應先傳遞至地面并放室內堆存;拆卸連接部件時,應先將鎖座上的鎖板與卡鉤上的鎖片旋轉至開啟位置,然后開始拆除,不得硬拉,嚴禁敲擊。 9.拆下的支架、鋼管與配件,必須單件由人工傳遞至地面,分類堆放,嚴禁高空拋擲。4.6檢查驗收1.驗收條件滿堂支架預壓驗收應由專業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和業主現場代表共同參與進行驗收。驗收應提交支架設計方案、施工區域地質勘察報告、支架施工專項方案、觀測點布置圖、沉降觀測表及業主和監理單位要求的其它資料。2.驗收標準

36、地基和支架預壓的驗收應首先核對現場加載荷載與本規程4.1和4.2節規定的預壓荷載是否相符,經確認后方可進行后續驗收工作。預壓驗收應滿足下列要求之一:1 各測點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2 連續三次各測點沉降量平均值累計小于5mm。4.7質量保證措施1.圖紙會審施工專項方案編制開工準備方案和技術交底測量定位復核驗收操作工藝工序控制質量檢評施工小結。2.每道工序操作前,由責任工程師按設計圖紙、圖集、規范、施工方案要求,對操作班組進行交底。在操作過程中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進行工序檢查、驗收,然后填寫相應的驗收復核單,交與現場責任工程師。由責任工程師會同監理工程師驗收簽署有關驗

37、收復核手續。3.進入施工現場的碗口架構配件應有材質、產品性能檢驗報告及質量合格證,項目部嚴格各項材料合格證的把關,隨時對進場材料進行檢查試驗。4.嚴格執行檢驗各工序,在自檢后填好自檢記錄報監理并和監理工程師配合進行嚴格檢查。5.支架搭設前,現場技術人員和測量人員及時對支架基礎測量放樣,精確放樣出支架搭設邊線,確保支架搭設質量。6.支架搭設時,嚴格按照施工規范要求操作,現場操作困難時及時匯報,由項目總工程師、責任工程師及現場技術人員研究處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嚴禁私自隱瞞蠻干。7.支架搭設時按照立桿、橫桿、斜桿的順序逐層搭設,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8.支架搭設過程中責任工程師及項目部相關人員定期進

38、行檢查,立桿上碗口是否可靠鎖緊,立桿連接銷是否安裝、斜桿扣接點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扣件擰緊程度,并做好施工記錄。9.腳手架搭設到設計標高時,由總工程師組織項目部技術、質檢、安全、施工隊伍負責人對整個架體結構進行全面檢查和驗收,存在問題及時處理,合格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5、安全保證措施5.1安全管理目標杜絕因工亡人事故,確保無重傷、無火災事故;輕傷、負傷率必須控制5以下。5.2安全組織保障根據本工程施工圖設計和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規定,本工程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工程,為此項目部成立安全保障組織機構,統一指揮,確保支架施工的質量、安全、進度。項目經理:劉自超總工程師:張

39、建彬副經理:卞偉偉工 程 部安全環境部材料設備部合約商務部財務 部綜合辦公室橋 梁 施 工 隊5.3建立安全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實施全面安全管理,重點抓好兩個階段:一、開工前的準備階段1.由項目總工程師制訂有針對性的安全實施方案,經上級主管部門、施工現場監理單位和業主審批,由項目部嚴格按照方案貫徹實施。2.項目部安全部對進入施工現場的設備、機械組織嚴格驗收,驗收合格方可使用;對支架搭設和模板安裝中特殊工種人員堅決做到持證上崗。3.對施工人員進行分部分項的全面安全交底。項目部總工程師組織有關安全技術人員對本工程的工藝流程進行全面的風險點分析,找出不安全的風險點,制訂排除風險點的安全

40、措施和對策,并在實施中派專人進行跟蹤監控。4.工程實施前,對參與本工程施工的全體職工進行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組織項目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學習國務院、市、行業協會、公司頒發的關于安全生產的規定、條例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等文件,并要求本工程全體員工嚴格遵守相關規定。5.對支架搭設及模板安裝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經培訓、考核,取得勞動局核發的“操作證”后持證上崗。二、施工生產階段1.進行班前安全交底,項目組每周定期檢查,消除事故隱患。2. 由安全環境部組織召開每周一次專項安全生產例會,分析上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修訂、補充安全措施,組織安全宣傳教育活動。3.組織經常性的考核評比和交流經驗。4.專職安全員每天

41、開展安全巡視、巡查,并做好巡查記錄。5.施工過程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現場獎罰制度。5.4安全技術措施根據本工程施工內容和施工特點,制定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通過安全技術來保證施工順利實施,并在支架搭設開工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5.4.1支架搭設安全1.進場前檢查支架及其構配件材料是否有產品性能檢驗報告和質量合格證。主要檢查鋼管管壁厚度,焊接質量,外觀質量,可調底座和可調托撐絲桿直徑、與螺母配合間隙及材質等,發現不合格的一律退回。2.支架搭設前由總工程師組織生產副經理、現場責任工程師、安全環境部、施工班組負責人及架子工等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訓,架子工、起重工等特種工必須持證上崗。

42、3.搭設中應統一指揮,協調作業,確保支架結構的尺寸;支架搭設時搭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帶并站穩把牢,在架子上傳遞、放置桿件時注意失衡閃失。4.桿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各節點構造和緊固程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剪刀撐及其它整體性拉桿應隨架子高度的上升及時安裝,以確保整架穩定。5.支架搭設過程中現場責任工程師隨時檢查桿件幾何特征及其穩定性,檢查連接銷是否安裝、斜桿扣節點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擰緊程度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6.支架搭設過程中禁止任意改變構架結構及其尺寸,遇到搭設困難時及時通知現場責任工程師并上報總工程師,由總工程師制定處理方案和控制措施。7.支架上人員避免工具和材料的掉落,下

43、面施工人員避開危險區域,隨時注意觀察,發現有危險時及時避開。在支架上作業的人員要全神貫注,并注意適當的休息,避免疲勞作業;嚴禁在支架上戲鬧或坐在欄桿上等不安全處休息。8.本工程所用起重設備使用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1)工作前操作人員必須檢查各操作裝置是否正常,鋼絲繩是否符合安全規定,制動器、液壓裝置和安全裝置是否齊全和靈敏可靠,嚴禁機件帶病運行。(2)起重機停放的地面應平整堅實,應按安全技術措施要求與溝渠、水坑保持安全距離;作業前應伸出全部支腿,撐腳下必須墊方木;支腿的定位銷必須插上。底盤為彈性懸掛的起重機,放支腿前應先收緊穩定器。 (3)操作前,起重司機必須先鳴喇叭,如發現起重工指揮手勢不清

44、或錯誤時,司機必須有拒絕執行,待手勢清楚之后方可執行。工作中,起重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車信號必須立即停車,待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可繼續工作。(4)作業中出現支腿沉陷、起重機傾斜等情況,必須立即放下吊物,經調整、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可繼續作業。 (5)起重機在工作時,作業區域、起重臂下、吊鉤和被吊垂物下面嚴禁任何人站立,工作或通行。(6)嚴禁乘坐或利用起重機載人升降,工作中禁止用手觸摸鋼絲繩和滑輪。(7)無論在停工或休息時,不得將吊物懸掛在空中;夜間作業要有足夠的照明。(8)工作完畢,伸縮式起重機的臂桿應全部縮回、放妥,將所有控制手柄放至零位,并切斷電源。塔吊、平板吊應停在軌道中間位置,并鎖住夾

45、軌鉗。(9)起重作業前,項目部安全部門對起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嚴格遵守“十不吊”的安全規定,相關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務必嚴格執行,確保施工安全。9.支架搭設過程中需要使用電鋸,木工在使用電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木工電鋸啟動前,操作者應仔細檢查刀軸、鋸片是否固定,防護罩、制動裝置等是否處于完好狀態,木料上有無鐵釘、鉛絲頭或其他硬雜物,均無問題后方可開機,開機應空轉2分鐘然后工作。 (2)工作完畢或臨時停止工作進行維護檢修或更換刀具時,都應切斷電源,等待鋸條、鋸片完全停止。木制品及胚料應堆放整齊、穩妥。(3)檢查確認鋸齒折斷率不超過總齒數的10%,鋸片無裂紋,方可開機。開機時及加工材料

46、時其他任何人都不得站在工作區內。(4) 操作要戴防護眼鏡,站在鋸片一側,禁止站在與鋸片同一直線上,手臂不得跨越鋸片。 (5)在割零星材料及板皮等,如發現碎木塊夾在鋸縫里,必須拉閘斷電停止轉動后進行處理,避免碎片崩出傷人。(6)操作現場務必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滅火器材。10.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強風和高溫、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應停止支架搭設作業。風、雨、霧、雪過后進行檢查,發現傾斜沉、松扣、崩扣要及時修復,合格后方可使用。11.需要多人配合的操作作業決不允許一人冒險作業,對人配合作業時要互相呼應,協調工作。12.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

47、 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身體狀況不適的施工人員,不得上架作業,有癲癇、心臟病史的人員,決不允許上架作業。5.4.2支架預壓安全1.支架預壓之前必須對其在預壓荷載作用下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進行驗算和檢查,滿足穩定性、承載能力和安全要求后才能進行預壓。2.支架預壓施工前,由總工程師對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和施工作業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3.支架預壓前制定支架預壓荷載吊裝方法及措施,吊裝時有專人統一指揮,參與吊裝的人員應有明確分工。4.吊裝作業前必須檢查起重設備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進行試吊。5.荷載吊裝時應采取

48、必要措施防止吊裝物撞擊支架造成支架破壞。6.加載材料應做好防水措施,防止被水浸泡后加載重量變化。7.每級加載完成后,應先停止下一級加載,并應每間隔12h對支架沉降量進行一次監測,當支架測點連續2次沉降差平均值均小于2mm時,方可繼續加載。8. 縱向加載時,從跨中開始向支點處進行對稱布載;橫向加載時,應從結構中心線向兩側進行對稱布載。9.當預壓時間按規定完成,預期的測量工作進行完,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后,即可進行卸載工作,卸載時采取均勻分層拆除,保證支架在拆除過程中受力均勻。5.4.3支架拆除安全1.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90%以上、并且張拉壓漿強度達到90%以上,方可拆除;2.拆除支架前,應清除支架上

49、的材料、工具和雜物;3.拆除支架時,首先對支架進行均勻卸載,防止偏載過大,導致支架倒塌;4.拆除支架時,應設置警戒區和警戒標志,并由專職人員負責警戒;5.腳手架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及下列安全作業的要求進行。6.拆除支撐架時,施工人員應鋪設腳手板,工人必須系好安全帶。7.支架的拆除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則順序進行。拆除腳手架大橫桿、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員往下順桿子。8.在拆除過程中,支撐架的自由懸臂高度不得超過兩步;通長水平桿和剪刀撐等,必須在支撐架拆卸到相關的支架時方可拆除;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拆卸連接部件時,應先將鎖座

50、上的鎖板與卡鉤上的鎖片旋轉至開啟位置,然后開始拆除,不得硬拉,嚴禁敲擊。 9.拆下的支架、鋼管與配件,必須單件由人工傳遞至地面,分類堆放,嚴禁高空拋擲。5.4.4支架施工用電、避雷安全1.施工用電本工程臨時用電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12)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2014)執行。(1)根據本工程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用電電纜線路采用架空敷設,照明電線絕緣良好,導線不隨地拖拉或綁在腳手架上;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有效接地;開關箱與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閘一保護”,箱內開關電器必須完整無損,接線正確,并設置漏電保護器。(2)用電設備與配電箱之間距離超過5

51、m時,設置分配電箱。(3)配電箱、開關箱使用標準配電箱,且由項目部安全部統一粘貼配電箱編號和安全用電責任人,由現場專業電工統一管理,配電箱和開關箱必須上鎖,接電務必通知專業電工操作,嚴禁現場施工人員私自開箱接電。(4)配電箱、開關箱配置防火、防雨設備,現場配置消防設備和防雨篷布,確保安全。(5)配電箱內開關電器必須完整無損,接線正確,配電箱內應設置漏電保護器;配電箱設置總熔絲、分開關、零接地;動力和照明電分別設置;金屬外殼配電箱應作接地或接零保護。(6)鋼管支架在架設的使用期間要嚴防與帶電體接觸,否則應在架設和使用期間應斷電或拆除電源,如不能拆除,應采取可靠的絕緣措施。 (7)鋼管支架應作接地

52、處理,設一接地極,接地極入土深度為22.5m。 (8)夜間施工照明線通過鋼管時,電線應與鋼管隔離,有條件時應使用低壓照明。 2.避雷措施 (1)避雷針:設在架體四角的鋼管腳手立桿上,高度不小于1m,可采用直徑為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鍍鋅鋼管。 (2)接地極:按支架連續長度不超過50m設置一處,埋入地下最高點應在地面以下不淺于50cm,埋接地極時,應將新填土夯實,接地極不得埋在干燥土層中。垂直接地極可用長度為1.52.5m,直徑為2550mm的鋼管,壁厚不小于2.5mm。 (3)接地線:優先采用直徑8mm以上的圓鋼或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鋼,接地線之間采用搭接焊或螺栓連接,搭接長度5d,

53、應保證接觸可靠。接地線與接地極的連接宜采用焊接,焊接點長度應為接地線直徑的6倍或扁鋼寬度的2倍以上。 (4)接地線裝置宜布置在人們不易走到的地方,同時應注意與其它金屬物體或電纜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 (5)接地裝置安設完畢后應及時用電阻表測定是否符合要求。 (6)雷雨天氣,鋼管支架上的操作人員應立即離開。5.4.5文明施工措施本工程位于環潮河河道內,做好施工現場文明施工至關重要。1.各類臨時施工設施、施工便道、吊車、挖機、自卸車等機械停放位置做詳細規劃布置,做到施工現場整齊、整潔。 2.支架搭設施工區域或危險區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安排專人日常檢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3.河道內既有排水溝一道

54、,寬約3米,南北走向,支架搭設期間沿橫橋向埋設2道直徑1米排水管道,防止水溝內水漫流。為預防排水管沉降和短時間降雨對排水管道的破壞,從而影響架體安全,增加排水管下15cmC20素混凝土墊層,并在進出水口增加沙袋擋墻。4.加強現場生活垃圾及污水排放管理。對施工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集中運至指定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嚴防逸散,生產施工廢水集中排放至指定位置,以防對河道造成污染。 5.禁止在支架搭設過程中從高空拋擲鋼材、鐵器等施工材料及工具而造成的人為噪聲。5.5應急預案5.5.1應急救援小組一、應急領導小組本工程為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不穩定因素和突發意外風險,為了減少意外帶來的損

55、失,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生產經理和總工為副組長項目其他各部門成員配合的應急救援小組。二、小組分工及職責1.報警,組員李會濤、葉海濤負責;2.接車,組員劉丹萍負責;3.自救,組員肖明、賈凡坤、負責;4.現場保護,副組長卞偉偉負責;5.通訊聯絡,組員郝志堅、蘇瑛負責;6.設備/設施保障,副組長張建彬、組員童曉軍負責;7.信息發布,組員劉丹萍負責;8.事故后的恢復工作,副組長卞偉偉負責;9.統一協調應急資源,組長劉自超負責。5.5.2應急預案5.5.2.1觸電事故應急預案 施工現場用電不規范會造成觸電事故,觸電一旦發生應采取以下應急措施:1.切斷電源、救下觸電者后,應立即采取救援措施,現場負責

56、人在接到急救電話后,應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向應急救援小組或項目領導匯報,接到報告救援小組后應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協助處理,積極救護。2.如果觸電者傷害不嚴重,神志還清醒,只是四肢發麻,全身無力,或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者,要全其就地安靜休息12小時,并觀察。3.如果傷者情況嚴重,無知覺、無呼吸,但有心跳刊,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則應用人工體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4.如果傷者很嚴重,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且瞳孔放大,失去知覺時,則應采取現場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擠壓兩方法進行搶救。5.在未確定傷勢或者未應急小組未及時趕到的情況下,不要對傷者進行胡亂救治,等待120的到來進行

57、專業救治。6.及時調查事故,進行認真分析,落實責任并制定防范措施。5.5.2.2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當現場發生火災時,采用下列應急措施:1.現場施工人員發現著火后立即利用現有滅火器材及時組織撲火,并根據著火大小情況決定是否撥打“119”報警,若火勢較大,則報清火災地址,同時向項目領導匯報,啟動應急預案。2.現場電工發現火警立即將總閘刀拉掉,切斷總電源(晚上保留照明電源)。3.項目部應急小組接到火警電話后應立即組織應急小組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撲救,并組織協調各項事宜。4.應急小組領導在組織撲救過程中,一旦出現火勢較大,超出現場救援能力時,及時應組織人員迅速安全撤離,以免造成人員傷亡,待消防部門到來進行

58、專業救援。5.5.2.3腳手架坍塌事故應急預案 我項目部腳手架坍塌應急救援工作堅持“先易后難,先救人后救物,先重傷后輕傷”原則進行救援。1 施工現場發生腳手架坍塌事件,現場相關人員應立即組織對現場受傷人員進行力所能及的救援,并設立危險警戒區域,嚴禁與應急搶險無關的人員進入。與此同時應向項目部人員和項目領導匯報,并根據現場受傷人員及坍塌情況及時撥打救援電話119和120,同時項目部應急小組立刻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救援,同時根據現場事故大小進行按照報告程序及時上報。2.應急救援小組首先查明事故情況及人員位置、人數和墜落埋壓狀況、可能波及的范圍、腳手架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應

59、急處置。3.按著救人優先的原則,迅速調集需要的機械設備、各種救援器具、人員、設備展開搶救,并注意做好應急人員的自身安全。對救出來的傷員,立即抬到安全地點。對輕傷出血者,先止血包扎;對重傷或骨折人員,及時轉送到醫院,轉送前對骨折部位進行臨時固定,小心搬運;對失去知覺,停止呼吸時間不長的傷員,要及時進行人工呼吸搶救或輸氧;對于超出現場救援和救治范圍的等待120急救中心做專業救治。4.若是部分架體倒塌,如有人員被坍塌的腳手架壓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用吊車將架體緩緩抬起,以便救人。在對現場傷員進行搶救的同時,對未坍塌部位進行搶修加固

60、或者拆除,封鎖周圍危險區域,防止進一步坍塌。如有問題,應立即對已倒塌架體與未倒塌架體間的部分連接,采用割斷、拆除等方式使二者分離,避免在已倒塌架體的拉動下發生繼續倒塌。5. 對箱梁混凝土澆筑后腳手架的倒塌,在實施救援時,要檢查箱梁梁體是否發生變化,根據架體倒塌的時間及原因,可能對箱梁梁體并無影響、有一定影響或毀滅性影響,對可能通過搶救方式恢復其所受的影響時,在進行人員搶救的同時,還必須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消除影響,以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6.腳手架倒塌對現場施工用電線路造成影響時,在事發后應立即關閉電源,不得用人工切斷線路或拉、拖電線,避免觸電事故發生;若因線路受影響發生火災時,應采取正確方式如滅

61、火器、消防砂等進行滅火,不能在電源未關時用水滅火,在不能自救的情況下立即請求消防部門幫助解決。7.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應根據實際情況對腳手架進行加固或拆除,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8.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確認無人員被困,架體穩定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現場應急結束。.4高空墜落事故應急預案 1.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系安全帶,交底時按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交底,并確定指揮人員,在施工時按作業環境做好防滑、防墜落事故發生。2.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記、整改檢查,定人、定措施,定

62、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3.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急救方法的知識教育和培訓,爭取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點。4.操作人員必須穿防滑鞋、栓安全帶、戴安全帽、系好帽帶,安全帶要高掛低用。5.若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應保護好事故現場,并拍照記錄。其他救援小組人員協助安全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水、電工長協助送傷員外部救護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現場安全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人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損失降到最小。 6.高空墜落事故發生后,項目部現場管理人員立即上報項目部領導,同

63、時組織相關人員控制事故現場,因高空墜落易引起脊椎受傷、腦部受傷、出血,搶救時將受傷人員應盡量平放,并用擔架或平板架抬上車,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搶救。7.若受傷人員出血不止,應盡快采用壓迫止血法進行暫時止血后再送往醫院搶救;若受傷人員呼吸不暢,應及時為受傷人員作人工呼吸,再送往醫院搶救。8.搶救完畢后,項目應急救援小組及時調查原因并根據事故大小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善后工作。.5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若發生機械傷害事故,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內臟傷,然后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管理人員或現場施工負責人應首先檢查局部有無創傷、

64、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4)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2.嚴重的胸、腹外傷 當發生利器刺入胸、腹部或腸管外脫事故時,不能隨便處理,以免因出血過多或臟器嚴重感染而危及傷者的生命。 應急救援措施: (1)已經刺入胸、腹部的利器,千萬不要自己取出。應就近找東西固定利器,并立即將傷者送往醫院。 (2)因腹部外傷造成腸管脫出體外,嚴禁將脫出的腸管送回腹腔。應在脫出的腸管上覆蓋消毒紗布或消毒布類,再用干凈的碗或盆扣在傷口上,用繃帶或布帶固定,迅速送醫院搶救。 (3)

65、如果拔出刺入胸、腹部的利器,會造成傷者大出血,危及生命。 (4)自行將外脫的腸管送回腹腔,極易造成嚴重的感染。 3.骨折 骨折會影響到傷處附近的軟組織,導致腫脹、出血;斷骨還會傷及周圍的血管、神經、內臟及肌肉。 應急救援措施: (1)用雙手穩定及承托受傷部位,限制骨折處的活動,并放置軟墊,用繃帶、夾板或替代品妥善固定傷肢。如上肢受傷,則將傷肢固定于軀干;如下肢受傷,則將傷肢固定于另一健肢。 (2)應墊高傷肢,減輕腫脹;并讓傷者平臥并保持安靜,如有嘔吐,同時無頸部骨折時,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噎塞。(3)如傷口中已有臟物,不要用水沖洗,不要使用藥物,也不要試圖將裸露在傷口外的斷骨復位。應在傷口

66、上覆蓋滅菌紗布,然后適度包扎固定。 (4)如傷口中已嵌入異物,不要拔除,可在異物兩旁加上敷料,直接壓迫止血,并將受傷部位抬高,在異物周圍用繃帶包扎。 (5)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或營救救援小組根據現場傷員情況傷勢嚴重情況進行臨時救治,嚴重的將病人及時送往醫院,由專業人員救治,以防止其進一步受傷。4.漏電觸電若機械設備出現漏電觸電現象,當事人應及時向現場管理人員或現場負責人報告,現場管理人員及時向應急救援小組報告,并根據事故代銷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若操作人員觸電,應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實施搶救。5.剎車失靈若上坡時出現剎車失靈,不能脫檔,松掉油門,靠邊行駛,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后找人

67、處置。若下坡時出現剎車失靈,掛低速檔行駛,不能將發動機熄火,靠邊行駛,行駛至平坦的地方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后找人處置。 6.提升設備事故當提升設備出現事故時,立即將現場人員迅速撤離,通知應急救援小組,組織人員對電動、手動葫蘆(卷揚機)、吊車、聯接件的安全隱患進行處理。.6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 橋梁施工現場及駐地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時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的原則;(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時,現場管理人員或其他施工人員根據現場和受傷者的傷情,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詳細報告事故發生地址、人員受傷的情況和可能需要配合救援的設備。(2)在急救中心專業人員未到達之

68、前,應急救援小組根據事故現場的整體情況、位置和傷者的傷情、部位,在排除人為加重傷者傷情的情況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3)應急救援小組在對傷者搶救前,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部位、傷勢情況,若傷者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當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但必須注意骨折的部位;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4)若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救援小組應迅速包扎幫其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并及時送往附近醫院進行專業救治。(5)若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

69、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6)若有手足骨折或其他部位骨折的,不要盲目搬動傷者,在骨折部位用夾板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7) 若因構件打擊或腳手架傾覆壓倒致傷,救援小組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迅速調動起重機、挖掘機鏟車等機械設備配合施救,現場設備無法進行施救的及時撥打“119”。(8)能進行現場救治的同時應盡快送往就近醫院;傷者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9)若救援小組無法判斷傷勢情況或不知道如何處理時

70、及時撥打“120”,等待專業醫生進行救治。5.5.3應急救援物資保障一、指揮通訊工具項目部應急救援電話為,施工現場張貼常用電話(如110、119、120等)的安全提示標志,在應急時能快捷地找到電話撥打報警求救。二、應急救援設備設施、器材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配置以下常用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序號物資名稱及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50KVA臺12千斤頂、倒鏈個23安全警示帶米10004挖機臺15吊車臺16裝載機臺17洋鎬把208急救車輛19醫用急救箱個310運輸車輛211氧氣瓶512乙炔瓶313氧氣、乙炔設備套214擔架副215反光衣件2016應急燈把517手持話筒個26、勞動力計劃6.1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

71、置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和施工規模,并結合工期要求,項目部擬安排本工程安全管人員5人,其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2人,安全管理責任人員3人,負責本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明確分工和職責,確保本工程安全生產順利進行,具體分工如下: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職責安全管理責任人員職責安全部經理:肖明負責本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整體策劃,組織定期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制定安全整改措施。生產經理:卞偉偉負責本工程安全生產全面工作,組織安排、落實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總工程師:張建彬負責編制本工程安全施工技術方案,制定施工過程安全技術處理措施。安全工程師:張海玉負責本工程定期安全檢查、監督、巡視工作,并督促整改。責任工程師:李會濤輔助生產經

72、理做好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工作,監督檢查安全生產管理措施。6.2特種作業人員配置根據本工程中支架搭設及模板安裝專業施工特點,施工過程中存在不可預見因素,危險源較多,高空作業,機械吊裝等,施工人員中需大量特種作業人員,為了施工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項目部將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管理,由項目安全部對本工程所有特種作業人員進行統一登記管理, 對無證者堅決杜絕其上崗作業, 且持證在開工也必須參加項目部的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以確保工程施工安全順利進行。擬投入各專業勞動力人員如下表:特種工種按施工階段計劃投入勞動力基礎處理支架搭設底模安裝支架預壓及模板調整支架拆除架子工2051020模板工2151510

73、焊工222挖掘機司機1裝載機司機11111吊車司機1111起重工2222自卸車司機222壓路機司機1路拌機司機1電工11111普通工種按施工階段計劃投入勞動力維修工11111班組長11111普工5101020107、計算書及相關圖紙7.1腳手架計算根據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本工程腳手架受力計算如下:一、立桿布置為60cm(橫向)60cm(縱向)計算本工程最不利單肢立桿在墩頂截面處(如下圖所示),考慮到市場上鋼管規格均為48=2.8mm,故計算時采用此規格鋼管。1.單肢立桿軸向力計算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n.Error! No bookma

74、rk name given. 式中:Lx、Ly單肢立桿縱向及橫向間距(m),此處均為0.6m;模板及支架自重標準值,查規范取0.5KN/; 新澆混凝土自重(包括鋼筋),取26KN/m;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取2KN/;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取1KN/;風荷載產生的軸向力。 (碗扣式腳手架規范)式中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查碗扣式腳手架規范附錄D取2.09;基本風壓,查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取0.45;風荷載體型系數,取0.1;, (碗扣式腳手架規范4.3.2)則(KN/) 本工程取最不利斷面墩頂底板處斷面作為計算區域,如下圖陰影部分所示: 由圖中可計算出陰影部分面積為32

75、.025,則: =25.25(KN)2.單肢立桿穩定性計算式中:A立桿橫截面積,經計算得; 軸心受壓桿件穩定系數,按照長細比查詢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附錄C。桿件長細比,其中為立桿計算長度,取, 式中為步距,本工程為60cm,為立桿伸出頂層水平桿長度,此處取50cm。故(cm),經計算得回轉半徑i=1.60cm。(慣性矩cm4,cm)長細比,查規范附錄C得=0.596。 f 鋼材強度設計值,查詢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附錄B,本工程為20510KN/。則:(KN) 穩定性滿足要求。 3.地基承載力驗算根據以上計算支架立桿最大受力為:N=24.94kN,立桿底托尺寸為0.15m

76、0.15m,C20混凝土基礎厚20cm,其應力擴散角取45,計算模型如下圖所示:(1)立桿對C20混凝土基礎的壓強為:(MPa)滿足要求;(2)立桿同混凝土基礎對8%石灰土產生的壓強為:(Kpa)(3)混凝土自重對8%石灰土產生的壓強為:C20混凝土容重按2.4t/m計算,則:(Kpa)則8%石灰土所承受的總壓強為:(Kpa)而8%石灰土地基施工完成后要求其承載力不低于180Kpa,滿足要求。(4) 8%石灰土對原地面產生的壓強為:8%灰土容重按1.9t/m計算,則:(Kpa)則原地面所承受總壓強為:(Kpa)根據現場實測原地面地基承載力為120 Kpa,符合要求。二、立桿布置為60cm(橫向

77、)90cm(縱向)計算1.單肢立桿軸向力計算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n.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n. 式中:單肢立桿縱向及橫向間距(m),此處均為0.6m0.9m;同上:一、立桿布置為60cm(橫向)60cm(縱向)計算立桿布置60cm(橫向)90cm(縱向)最不利斷面為距離墩柱2.5m處斷面作為計算區域,如下圖陰影部分所示:根據CAD計算陰影部分面積為12.6934,則:=16.63(KN)滿足要求,同理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7.2箱梁底板模板驗算 本工程底模采用15mm厚竹編膠合模板,直接擱置于間距為20cm的方木小楞上,按3跨

78、連續梁(0.2m+0.2m+0.2m)進行計算。底模模板按照最不利斷面墩頂處進行驗算,斷面圖見7.1。1.荷載組合(1)混凝土及鋼筋自重混凝土及鋼筋自重按26KN/計算,寬度按照箱梁底寬1.22m、縱向按1m為單元,則:(KN/m)(2)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產生的荷載本工程取(KN/m)(3)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本工程取(KN/m) (4)澆筑混凝土沖擊荷載本工程取(KN/m) 則: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載值為(KN/m)2.強度驗算(1)三連跨最大彎矩為:(KNm) (建筑施工手冊)(2)模板截面抵抗矩每塊竹膠板模板寬度1.22m,厚0.015m,則(mm)(3)模板截面慣性矩(mm4)則(

79、MPa)查竹編膠合板(GB/T13123-2003)得(MPa),滿足要求。3.剛度驗算最大撓度為:彈性模量,查竹編膠合板(GB/T13123-2003)得(MPa);標準荷載值,此處為(KN/m)則(mm)(mm),滿足要求。7.3橫楞驗算 梁底橫向方木采用4cm9cm,間距20cm,縱向方木采用12cm15cm,間距60cm。橫向方木受力按照均布荷載下5跨(0.6m+0.6m+0.6m+0.6m+0.6m)連續梁進行驗算。1.荷載組合作用在橫向方木上的荷載組合為:(1)混凝土及鋼筋自重混凝土及鋼筋自重按26KN/計算,按照0.2m3m為單元,則:(KN/m)(2)底模模板自重本工程取(KN

80、/m)(3)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產生的荷載本工程取(KN/m)(4)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本工程取(KN/m) (5)澆筑混凝土沖擊荷載本工程取(KN/m) 則作用在橫向方木上的橫向荷載組合為:(KN/m)2.強度驗算(1)五連跨最大彎矩為:(KNm)(2)方木截面抵抗矩每根方木寬為40mm,高為90mm,則(mm)(3)方木截面慣性矩(mm4)則:(MPa)松木方木(MPa),滿足要求。3.剛度驗算按照五跨連續梁驗算,橫向方木最大撓度為:(建筑施工手冊)彈性模量,查木結構設計規范得(MPa);標準荷載值,此處(KN/m)則(mm)(mm),滿足要求。7.4縱楞驗算 一、立桿布置為60cm60

81、cm計算梁底縱向方木采用12cm15cm,橫向間距60cm,鋼管支撐縱向間距60cm。縱向方木受力按照均布荷載下5跨(0.6m+0.6m+0.6m+0.6m+0.6m)連續梁進行驗算。1.荷載組合作用在橫向方木上的荷載組合為:(1)混凝土及鋼筋自重混凝土及鋼筋自重按26KN/計算,按照0.6m2.7m為單元,則:(KN/m)(2)底模模板加橫楞自重本工程取此處(KN/m)(3)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產生的荷載本工程此處取(KN/m)(4)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本工程取(KN/m) (5)澆筑混凝土沖擊荷載本工程取(KN/m) 則作用在橫向方木上的橫向荷載組合為:(KN/m)2.強度驗算(1)五連

82、跨最大彎矩為:(KNm)(2)方木截面抵抗矩每根方木寬為120mm,高為150mm,則(mm)(3)方木截面慣性矩(mm4)則:(MPa)查松木方木(MPa),滿足要求。3.剛度驗算按照5跨連續梁驗算,縱向方木最大撓度為:(建筑施工手冊)彈性模量,查木結構設計規范得(MPa);標準荷載值,此處(KN/m)則:(mm)(mm),滿足要求。二、立桿布置為60cm90cm計算梁底縱向方木采用12cm15cm,橫向間距60cm,鋼管支撐縱向間距90cm。縱向方木受力按照均布荷載下3跨(0.9m+0.9m+0.9m)連續梁進行驗算。1.荷載組合作用在橫向方木上的荷載組合為:(1)混凝土及鋼筋自重混凝土及

83、鋼筋自重按26KN/計算,按照0.6m2.7m為單元,則:(KN/m)(2)底模模板加橫楞自重本工程取此處(KN/m)(3)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產生的荷載本工程此處取(KN/m)(4)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本工程取(KN/m) (5)澆筑混凝土沖擊荷載本工程取(KN/m) 則作用在橫向方木上的橫向荷載組合為:(KN/m)2.強度驗算(1)三連跨最大彎矩為:(KNm)(2)方木截面抵抗矩每根方木寬為120mm,高為150mm,則(mm)(3)方木截面慣性矩(mm4)則:(MPa)查松木方木(MPa),滿足要求。3.剛度驗算按照3跨連續梁驗算,縱向方木最大撓度為:(建筑施工手冊)彈性模量,查木結構設計規范得(MPa);標準荷載值,此處(KN/m)則:(mm)(mm),滿足要求。


注意事項

本文(鄭州某橋現澆箱梁滿堂支架施工專項方案(43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新源县| 昭通市| 临海市| 阿荣旗| 东乌珠穆沁旗| 东丰县| 姚安县| 文安县| 蓬莱市| 万盛区| 沙雅县| 博客| 鄂伦春自治旗| 都匀市| 桑日县| 裕民县| 习水县| 临西县| 广灵县| 图木舒克市| 徐水县| 平顺县| 中宁县| 和硕县| 九寨沟县| 山阳县| 工布江达县| 南江县| 灵川县| 泸西县| 龙川县| 湘潭市| 灵璧县| 交城县| 大姚县| 蒙城县| 长海县| 伽师县| 天门市|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