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 工程概況- 1 -二. 編制依據- 1 -三. 施工部署- 1 -3.1施工順序安排- 1 -3.2施工進度計劃- 2 -四、施工準備- 2 -4.1 技術準備- 2 -4.2 機械設備準備- 2 -4.3 回填料選擇- 3 -4.4 勞務準備- 3 -五、土方回填施工方法- 3 -5.1 施工工序- 3 -5.2 施工方法- 3 -5.3 檢驗密實度- 5 -六、質量驗收標準及保證措施- 5 -6.1 質量檢驗標準及方法- 5 -6.2 密實度驗收標準- 5 -6.3 質量保證措施- 6 -七、安全保證措施- 7 -八、環境和職業安全健康措施- 7 - 汪河路車站頂板土方回填施工
2、方案一. 工程概況汪河路站為沈陽地鐵九號線一個中間地下站,車站位于汪河路與大通湖街交口東側綠地內,沿大通湖街設置(車站中心里程右CK12+017.930)。汪河路站為二層島式站臺車站,有效站臺寬度14米,有效站臺長度118米,車站主體結構總長213米。車站為兩層三跨箱型框架結構,結構頂板覆土厚度約2.5米,標準段底板埋深約16米;盾構段埋深約17.6米。車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支護結構采用鉆孔灌注樁+鋼支撐基坑圍護,坑外降水。車站頂板達到設計強度并頂板防水保護層施作完成后即可開始進行頂板回填,為防止防水保護層長期暴曬引發結構溫差裂縫,防水保護層施工完畢后及時進行土方回填,頂板以上0.5米采用粘性土
3、,其余部位的回填材料可使用基坑開挖土方(砂土)。根據設計要求,頂板回填后不得改變用地原始用途,汪河路車站位于大通湖街東側綠地范圍內。二. 編制依據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程JGJ79-2003;2、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3、汪河路車站主體圍護結構設計圖紙;4、沈陽九號線七標實施性施組;5、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6、遼寧省、沈陽市其他相關規定。三. 施工部署3.1施工順序安排汪河路車站沿大通湖街南北走向,從中間向兩端開始回填,從靠近施工便道向基坑內側回填,即由東向西回填。3.2施工進度計劃2014年6月15日開始,2014年8月1日完成。四、施工準備4.1 技
4、術準備1、結構頂板達到設計強度且頂板防水層、防水保護層、防根刺板及預留孔洞周邊圍墻施工完成,并由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對基坑進行回填施工。回填前應選好回填料,并對回填料做好取樣試驗,排除坑內積水,并清除淤泥等建筑廢料,測量回填斷面,制定回填施工方案及施工進度計劃。2、組織專業施工隊人員學習有關技術規程,熟悉施工圖紙。3、逐層做好技術交底工作,讓參與施工的所有人員明白施工意圖,做到心中有數。4、現場技術員應認真熟悉施工方案后對施工作業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嚴格按照方案要求施工。5、質檢員應做好各道工序的驗收工作,如:回填料的進場驗收、回填前的基槽驗收等工作。6、實驗員應做好回填土粒徑、含水率
5、、壓實度等各項指標的檢驗,并將驗收結論記錄成文,認真填寫各種實驗檢驗表格,務必保證各項檢驗指標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4.2 機械設備準備施工準備階段應按施工進度安排及現場實際情況,備足施工所需的施工機械、設備及人員。基坑回填投入的主要設備見表4.1。表4.1 機械設備統計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Cat320c臺2攤鋪回填料2蛙式打夯機VT2050臺4夯實回填料3振動碾YZ20B-VI臺2碾壓回填料4推土機SD16臺2推平回填料5機動三輪車輛4回填土運輸6環刀套6檢查密實度注:以上基坑回填設備數量隨著現場工作面的展開而循序增加。4.3 回填料選擇1、基坑回填料施工前對頂板防水進行
6、驗收,驗收通過后并將雜物、積水清理后按施工圖紙要求結構的頂板回填施工。頂板上0.5米以上必須采用黏土回填,其余部分可采用基坑挖出的土方進行回填,回填前應對土樣分別取樣測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優含水率,確定填料含水率控制范圍及檢驗回填土料的種類、粒徑;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因汪河路車站開挖出來的原土無粘性土,粘性土需從場地外購置。2、材料要求:回填土使用前采用重型擊實試驗測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并做好壓實實驗,確定回填料含水量可控范圍、虛鋪厚度、壓實密度及碾壓遍數等確切參數。4.4 勞務準備選擇有豐富施工經驗的施工隊及操
7、作人員,人員配備:挖掘機司機2人、振動碾司機2人、蛙式打夯機操作工4人、推土機司機2人、機動三輪車司機4人、電工2人、實驗員2人、測量員2人、技術員2人。五、土方回填施工方法5.1 施工工序頂板清理選擇卸料點檢驗土質分層攤鋪分層夯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5.2 施工方法土方回填應于主體頂板結構、防水層及防水保護層施工完成且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回填施工前應對回填范圍內可回收材料進行回收,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1、回填面清理回填前要清除回填面積水及垃圾等雜物,待基坑臨時道路修筑完成后進行基坑回填。2、選擇卸料點汪河路車站臨時填土通道設置在車站結構中段,距南端墻106米處(頂縱梁為下翻梁),自卸
8、車退至基坑邊卸料,推土機配合攤平。3、檢驗土質檢驗回填土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以及各種涂料含水率等是否符合規定。加強取土場土質含水量測定工作,以確保基坑土方回填按期完成。4、分層攤鋪采用水平分層平鋪,分層厚度250300mm,人工夯實的地方攤鋪為250mm,夯實34遍,機械碾壓區域攤鋪厚度為300mm,碾壓4遍。施工時由自卸車將土運至基坑內,由推土機把回填料運到指定位置并粗略平整。不宜采用機械攤鋪的位置(圍護樁邊角、上翻梁邊角等)采用人工攤鋪。施工時派專人指揮機械施工,并有明顯的攤鋪厚度標識,確保攤鋪層厚度。5、分層壓實大面積回填碾壓前應做試驗段,用實驗方法取得最佳壓實遍數及人工夯實遍數。用壓
9、路機分層壓實操作時宜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緣后中間。壓實時,相鄰輪跡應重疊輪寬的1/3,保證壓實均勻,不漏壓。對于機械壓實不到的邊角,應配合人力或小型機具夯實。人工填土,蛙式打夯機夯實,夯與夯之間重疊不小于夯底寬度的1/3。用壓路機壓實,兩機平行時,其間距不得小于3m,同一碾壓路線上,前后間距不應小于10m。回填土每層壓實后,應按照規定用環刀取樣,測出土的最大干密度,達到要求后再施工下一層土。填方全部完成后,應拉線找平,高出設計標高處應及時修整,低于設計標高處應用齒耙翻松后補土夯實。每層回填土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當天填土應在當天壓實。施工時應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應盡量選在無雨天進行施工。若
10、已填好的土遭到水浸,應把稀泥鏟除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5.3 檢驗密實度1、設計壓實度設計密實度要求:頂板以上0.5m范圍內回填土碾壓密實度為93%,頂板以上0.5m范圍外回填土碾壓密實度為95%。2、檢驗取樣每層夯填結束后,取樣檢查回填土密實度。機械碾壓時,每次填土按基坑長度50m或者填土面積1000時取一組,每組取3點;人工夯實時,每層填土按基坑長度25m或者基坑面積500時取一組,每組取樣點不少于6個,其中中部和兩邊各取兩個;遇到有塑料類別和特征明顯變化或壓實質量可疑處適當增加點位,取樣部位在每層壓實后的后半部。六、質量驗收標準及保證措施6.1 質量檢驗標準及方法質量檢驗標準及方法詳見表
11、6.1 土方回填檢驗標準表6.1 土方回填檢驗標準 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頂面標高-50用水準儀或拉線尺量檢查2表面平整度20用2米靠尺和鍥形塞尺尺量檢查3分層厚度50水準儀4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5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6密實度詳見6.2密實度驗收標準6.2 密實度驗收標準基坑回填最大干密度采用標準擊實試驗法測定,現場每層壓實度采用灌沙法測得,按每1000時取一組,每組取樣點不少于6個,其中部和兩邊各取兩個,每層最低密實度值見表6.2基坑回填碾壓密實度值(%)表6.2 基坑回填碾壓密實度值(%)基坑回填碾壓密實度值(%)最低壓實度支路地下管線綠地06090
12、/9295/9887/906015090/9287/9087/9015087/9087/9087/90注:表中分子為重錘擊標準,分母為輕錘擊實標準6.3 質量保證措施1、對外運進場的土質進行進場驗收,保證回填土其最大容重和最優含水率在標準范圍內;2、配置技術人員及質檢員,確保分層碾壓厚度符合規范要求;3、配置現場施工人員指導機械設備施工,防止破壞頂板防水層;4、及時對已經碾壓完畢的成品進行擊實試驗,加快施工進度,防止破壞。5、對工人進場進行全員質量培訓及技術交底,保證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6、加強對天氣的監測,了解當天的天氣預報。做到雨天停止回填土施工并采取如下措施:基坑地表四周做排水溝
13、,阻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在雨水來臨之前,及時壓完基坑已填土層,并將表面壓光,做一定的(約3%)坡勢,在基槽的兩端挖臨時集水坑,雨水來臨時能將基坑內的雨水導入集水坑,并用水泵將集水坑中的積水抽排至城市雨水道;土方在雨前用塑料薄膜覆蓋。7、雨季施工質量保證措施: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工作面不宜過大,應分層分段逐片進行。七、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人員配置安全帽等安全防護用去,嚴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腳等。2、土方回填時,基坑頂部做好防護;基坑四周的防護欄,在回填土未完前,不得拆除。因回填土施工局部拆除的基坑防護欄,在當天完工前仍須恢復。3、要求上部作業人員文明施工,不得隨意亂扔施工材料
14、及建筑垃圾。4、回填時不得上下交叉作業;上方卸土,下方嚴禁站人;卸土時派專人指揮。5、在基坑邊附近作業人員,不得離基坑過近,防止意外傷人。 6、每臺打夯機須由2人協同操作,一人持打夯機,一人拉電纜線。嚴禁電纜纏繞。扭結和被平碾機跨越。操作人員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好絕緣鞋,并嚴禁用夯頭打擊電纜。 7、夜間施工設置足夠的照明設施,場照明燈具的架設高度按安全規程的要求設置,不低于2.5m。 八、環境和職業安全健康措施1、由于本工程施工場地狹小,施工現場內車輛較多,回填土工作必須與其它工作統一協調安排,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應設專人指揮車輛,并嚴格按照指定的堆土位置堆放土方。 2、隨時派專人清掃馬路,適量撒水壓塵,防止揚塵,達到環衛及鄭州市相關規定要求。 3、現場內運土過程中造成的遺撒,應及時清掃清理。 4、各項施工任務,做到工完場清。5、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后禁止鳴笛,以減少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