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合同段施工監測實施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目 錄1編制依據22*合同段工程概況23隧道概況24監測控制網的布設、數量35監測項目精度和頻率35.1隧道監測項目35.2 測點布置4隧道地表沉降監測55.2.2隧道水平收斂監測65.2.3隧道拱頂沉降監測85.2.4錨桿拉拔力監測.95.2.5隧道圍巖壓力監測105.2.6隧道鋼筋應力監測116主要監測項目監測頻率及監控標準127變形管理等級178監測反饋及信息化施工管理188.1監測數據分析188.2監測信息反饋程序208.3監控量測組織機構208.4監控量測技術要求和質量保證措施218.5成果上報對象和時限228.6緊急情況下的監測
2、應急預案239.監測點的保護措施241編制依據*段監測方案編制依據如下: (1)“*市公路路隧道土建工程第七合同段” 項目施工圖設計;(2)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路隧道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4)中華人民共和過國家標準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TJ042-94);(5)錨桿噴射混凝土與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6)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6)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7)公路隧道新奧法指南;(8)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9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C
3、JJ/73-08;(10)*市公路隧道7段詳細勘察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1)現場踏勘數據及本單位多年來在巖土工程安全監控量測方面的經驗、水平、。現有量側設備2七合同段工程概況*公路工程*合同段起訖樁號K29+100K31+680(以左線計),路段全長2.58km。本合同段起于北侖區大碶鎮錢家村北側與第6合同段終點順接,設置隧道穿過望娘崗、黃梅山至本標段終點*楓林綠色能源有限公司垃圾填埋場東北側。目前根據施工圖紙的情況對望娘崗區間隧道進行簡單監測介紹。3隧道概況3.1北侖區大碶鎮錢家村北側起訖里程K29+100K31+680,路段全長2.58km其中望娘崗隧道ZK29+420ZK31+050
4、段長左右洞平均1615m,黃梅山隧道ZK31+245ZK31+670 段長左右洞平均389m。本合同段路線所在區域位于浙江省東部沿海,地勢總體是南東高,北西低。地貌為低山丘陵及山間溝谷地帶,地勢起伏較大,丘陵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山脊呈波狀起伏,山頂一般因長期侵蝕呈渾圓狀,山坡坡度和緩,坡度一般1030度,期間分布山前及溝谷斜地,地面標高一般3060m。本合同段路線所在區域屬浙東南陸相火山巖區,山露的地層主要有中生界上侏羅統和新生界第四系,另局部有次火山巖及侵入巖出露,局部平原地區隱伏地層為白堊系下統。其中上侏羅統主要為火山巖,第四系則以湖沼積及坡洪積為主。本合同段所在區域地震頻率低,震級小
5、,幾百年來未發生破壞性地震,擬建隧道區域上屬相對穩定區。場地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g,地震基本烈度度。區內地下水按含水介質及埋藏條件可分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兩大類。地下水對砼無腐蝕性。3.3本合同段隧道工程規模大,其中隧道占線路比例為77.67%。3.3望娘崗隧道、黃梅山隧道工程地質復雜,軟弱圍巖占的比例較大,有13條斷層、斷裂破碎帶,洞口淺埋帶等不良地質地段。3.4隧道工程設計為大跨度三車道公路隧道,斷面大,結構扁平。隧道凈寬達15.25m,開挖最大寬度達17.92m。3.5征地困難,費用高,協調工作量大。戰備路分離式立交,上跨戰備路,既有線施工安全要求高。3.6環境保護責任大。棄碴
6、防護、污水處理、水資源保護和植被保護,避免水土流失和環境污染而引起環境、地質問題,淺埋地段可能引起地表塌陷。4監測控制網的布設、數量隧道施工過程中的監控量測,作為信息化施工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施工現場的監控量測,為判斷圍巖穩定性,支護、襯砌可靠性,二次襯砌合理施作時間,以及修改施工方法、調整圍巖級別、變更支護設計參數提供依據,指導日常施工管理,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監控量測主要包括圍巖及支護狀態觀察、拱頂下沉、水平收斂、支護結構的應力狀態量測、觀察等監測項目。控制網布設公路隧道、施工技術工程測量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相關規定進行,高程控制網為精密水準網。精密水準網精度介于二、三等水準測量之間,嚴格
7、二等水準觀測技術要求作業,平差后精度比較容易滿足規范要求。隧道內水準觀測從附近設計院給出水準點引出,采用絕對高程計算出初始值和變化量。5監測項目精度和頻率5.1隧道監測項目表5-1隧道監控項目測量表隧道開挖施工過程中,根據施工情況逐步執行監測內容的示意圖如下: 項目名稱方法及工具布置量測間隔時間必測項目1-15天16天-1月1-3個月3個月以后超前地質預報地質素描法、TSP203地質雷達、超前鉆孔估計前方有斷裂破碎帶、溶洞等不良地質處在需要的地段結合具體的預報方法確定洞內外日常觀察現場觀察、地質羅盤、規尺等洞內掌子面觀察應在每次爆破開挖后進行,當地質情況基本五變化時,每天進行一次洞內以施工區段
8、以及洞外觀察每天至少進行一次水平凈空收斂各種類型收斂記每10-15m一個斷面,每斷面2對測點-2次/天1-2次/2天1-2次/周1-3次/月拱頂下沉水準儀、測微器、銦鋼尺、鋼尺每10-50m一個斷面,每斷面一個測點1-2次/天1-2次/2天1-2次/周1-3次/月錨桿內力及抗拔力各類電測錨桿、錨桿測力計及拉拔器每10m一個斷面,每斷面至少3根錨桿1-2次/天1-2次/天1-2次/周1-3次/月地表下沉水準儀、測微器淺埋隧道每5-50m一個斷面每斷面至少7個測點開挖面距離測量斷面前后2B時,1-2次/天開挖面距離測量斷面前后5B時1次/周爆破震動爆破震動記錄儀先進洞距爆破點最近二襯邊墻上代表性斷
9、面一個測點每次爆破后選測項目圍巖內位移(洞內設點)洞內鉆孔中安裝單點或多點式位移計每30-100m一個斷面沒斷面2-11對測點1-2次/天1-2次/天1-2次/周1-3次/月支護、襯砌內應力、表面應力及裂空隙量測混凝土內應變計、應立計及壓力盒代表性地質量測,每斷面宜為11個測點1-2次/天1-2次/天1-2次/周1-3次/月鋼支撐內力及外力支柱壓力計或其他測力計每10-50榀鋼支撐1對測力計1-2次/天1-2次/天1-2次/周1-3次/月5.2 測點布置隧道地表沉降監測(1)監測目的了解隧道周邊路況、重載施工等對土體擾動、卸載作用下的沉降或隆起變化情況。有可能引起地表、尤其是工程隧道周邊的沉降
10、,所以對本合同段進行監測,并根據監測成果及時反饋信息指導施工。(2)測量儀器采用精密水準儀及相應銦瓦水準標尺。儀器型號:NA2加GPM3光學平板測微器。儀器編號:352036,讀數精度0.01mm。測試精度、測試要求按國家規范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執行。(3)測量實施基點埋設方法基點應埋設在沉降影響范圍以外的穩定區域,并且應埋設在視野開闊、通視條件較好的地方;基點數量根據設計要求埋設,基點要牢固可靠,如圖所示。沉降測點埋設沉降測點埋設,用沖擊鉆在地表鉆孔,然后放入長1000mm,直徑2030mm的圓頭鋼筋,四周用水泥砂漿填實。測量方法觀測方法采用精密水準測量方法。基點和附近水準
11、點聯測取得初始高程。觀測時各項限差宜嚴格控制,每測點讀數高差不宜超過0.3mm,對不在水準路線上的觀測點,一個測站不宜超過3個,如超過時,應重讀后視點讀數,以作核對。首次觀測應對測點進行連續兩次觀測,兩次高程之差應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為初始值。施工前,由基點通過水準測量測出沉降測點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過程中測出的高程為。則高差-即為沉降值。地表下沉測點布置圖隧道水平收斂監測(1)監測目的凈空變位量測以水平相對凈空變化值的量測為主,水平凈空變化量測線的布置應根據施工方法、地質條件、量測斷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條件確定。主要為監測隧道從開挖仰拱到開挖改造間的側向變形情況。(2)監測儀器
12、收斂儀。精度:0.01mm。(3)監測實施測點埋設區間隧道中測點用沖擊鉆鉆孔,孔深應根據要求而定(以保證埋設測鉤能夠深入穩固正確測出數據)。測鉤用直徑6-8mm的鋼筋,經過彎曲成鉤狀后埋設進鉆孔,周圍用濕毛巾處理干凈,之后在四周用大量錨固劑或強力膠固定牢靠。量測及計算l、將收斂計百分表讀數預調在25-30mm位置。 2、將收斂計鋼尺掛鉤分別掛在兩個測點上,然后收緊鋼尺,將銷釘插入鋼尺卜適當的小孔內,并用卡鉤將鋼尺固定。轉動調節螺母,使鋼尺收緊到觀測窗巾的讀數線與面板上刻度線成一直線為止。讀取鋼尺及百分表中的數值,兩者本加即可得到測點距離。每次測量完畢后,先松開調節螺母,然后退出卜鉤將鋼尺取,擦
13、凈收好,并定期涂上防銹油脂。數據分析與處理確定初值時應同時記下當時的測值,以后每次進行收斂觀測也應參考測量環境溫度,通過溫度修正后的數據再與初始值進行收斂變化的比較。修正溫度的參考計算公式為:Lc=KTL式中:Lc-溫度修正值(mm)、K-修正系數(選取1210-6mm/)T-溫度變化量()、L-測點距離(mm)修正計算舉例:設測點距離為10.5米,首次測量時溫度為20,測值為10500.36mm,本次測量時的溫度為18,測值為10500.86mm,則溫度修正值為:Lc=KTL=12lO-6mm(20-18)10.5m=0.252mm本次實測值為:10500.86-0.252=10500.60
14、8收斂變化量為:10500.60810500.36 0.25mm水平凈空收斂觀測點布置圖(1)隧道拱頂沉降監測(1)監測目的主要為了解隧道拱頂部位受上方周邊車流路況、重載施工等對土體擾動、卸載作用下的沉降變化、以及單側擴挖后可能引起的結構失穩、重力作用下的拱頂沉降,還有可能引起路面上方地表沉降,所以對本合同段進行監測,并根據監測成果及時反饋信息指導施工。(2)測量儀器和人員采用精密水準儀及相應銦瓦水準標尺。儀器型號:NA2加GPM3光學平板測微器。儀器編號:3520036,讀數精度0.01mm。測試精度、測試要求按國家規范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執行。(3)測量實施基點埋設方法基
15、點應埋設在沉降影響范圍以外的穩定區域,并且應埋設在視野開闊、通視條件較好的地方;基點數量根據設計要求埋設,基點要牢固可靠,如圖所示。沉降測點埋設沉降測點埋設,用沖擊鉆在拱頂鉆孔,然后放入長30mm,直徑510mm的圓頭鋼筋,四周用水泥砂漿填實。測量方法觀測方法采用精密水準測量方法。基點和附近水準點聯測取得初始高程。觀測時各項限差宜嚴格控制,每測點讀數高差不宜超過0.3mm,讀數時應先讀后視點讀數,算出儀器高,再照準拱頂垂掛下的鋼尺,讀出鋼尺讀數,兩次讀數相加就是拱頂相對于基點的高程。測量數次后,取平均值作為初始值。施工前,由基點通過水準測量測出沉降測點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過程中測出的高程為。
16、則高差-即為沉降值。拱頂下沉觀測點布置圖隧道錨桿拉力監測(1)監測目的 支護結構中錨桿的受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用在支護結構上的土壓力大小。對錨桿受力進行原位監測,通過對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土壓力的大小和分布規律,這對于優化隧道支護結構設計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對錨桿在張拉鎖定及工作過程中的實際受力情況進行全程監測。(2)監測儀器各類電測錨桿、錨桿測力計及拉拔器(3)監測實施測點埋設錨桿桿體采用22mm鋼筋,用M30早強砂漿作為錨固劑,錨桿墊背采用150*150*6mmA3板鋼,M16螺母標件,每10m一個斷面,每斷面至少3根錨桿。錨孔位置,方向,直徑要嚴格控制,錨孔鉆完后要用氣清孔,并
17、將錨桿邊緣轉邊送入錨孔,檢查錨孔是否平直暢通,不合格者應重新鉆孔。觀測方法在合格的錨孔中插入裝好錨頭、防弊氣連接套(與水平線傾角超過45選做)錨桿,安裝止漿塞、墊板、螺母。注漿前應注意錨孔中的氣體排出。注漿時應確保漿液注滿孔體,水灰比控制在1.45-1.5:1,注漿壓力控制在0.3-0.8MPa。止漿塞采用可記憶止漿塞,把注漿過程中的相關參數如注漿孔口壓力,注漿量,主講日期等存儲起來。在施工結束后可隨時采用數據采集儀采集數據,以此判斷注漿是否達到要求,錨桿長度測量采用在錨桿桿體中預留通道,在注漿完畢后用機械法測量已錨固注漿錨桿的長度。在安裝錨桿墊背時應確保墊背與錨桿垂直,并與初噴混凝土面密貼緊
18、壓。D25中空注漿錨桿技術參數項目參數項目參數外徑25mm錨桿體延伸率10壁厚5mm注漿空口壓力長度(L)3000/3500/4000等錨孔直徑42mm長度誤差0.25理論注漿量0.0015*LmL為錨桿長度螺旋方向左旋錨桿體抗拉力150KN錨桿抗拔力70KN隧道圍巖壓力監測(1)監測目的了解隧道周邊土層沉降給襯砌結構帶來的側向壓力。(2)監測儀器土壓計,頻率接收儀。儀器型號XW96-3。(3)監測實施測點埋設隧道圍巖壓力測點在初襯做好前,把土壓力盒預埋進去,按下圖布設,同時考慮到引線長度,下裝時應注意埋設方法,以防引線埋入。觀測方法:使用頻率接收儀測出頻率值,再根據出廠聯系單上有效公式計算出
19、實際所受壓力值。隧道鋼筋應力監測(1)監測目的了解施工過程中襯砌結構的結構內力情況。(2)監測儀器鋼弦式鋼筋計及VW-1型頻率接收儀。精度:0.01kN。(3)監測實施 測點埋設隧道內初襯內的鋼筋網內布設4個測點。縱向間距5米一對。區間內測點不少于1處。測點布設時在鋼結構應測部位截去一部分鋼筋,把鋼弦式鋼筋計再焊接在原部位,代替截去的一部分。數據計算每次所測得的頻率可根據鋼筋軸力計的頻率-軸力標定曲線來直接換算出相應的軸力值。數據分析與處理計算:P=K(fi2-fo2) P:被測鋼筋計所受的力(KN) K:鋼筋計的靈敏系數(KN/HZ2) fo:鋼筋計的初始頻率值 fi:鋼筋計工作頻率值6主要
20、監測項目監測頻率及監控標準如圖所示表61主要監測項目監測頻率及監控標準地表下沉量測斷面間距表隧道埋深h(m)量測斷面間距(m)25視情況而定,一般20-5012.5-2512.55.0-10拱頂下沉及周邊收斂量測斷面間距表 條件 圍巖級別洞口附件埋深小于25施工進展200m前施工進展200m后1010203010102030101020301010102020拱頂下沉及周邊收斂量測頻率表變形速度(mm/d)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m)量測頻率10012.51-2次/天51012.5-251次/天152562.51次/2天62.51次/周在擴挖急劇卸載階段,應一天一測,初襯施工到二襯完成期間2天測
21、量一次,當變形超過有關標準或場地條件變化時,應加密觀測,當大雨、暴雨或基坑邊堆載條件改變及時應連續觀測。監測監測結果超過預警值時應加密觀測,當有危險事故征兆時連續觀測,并及時通知有關人員立即采取應急措施。為確保隧道安全,設計要求加強隧道監測,將監測數據及時反饋給有關人員,實行信息化施工,對各監測項目按規范要求設置預警值,超出預警值時迅速報有關部門處理。6.1監控量測工作注意事項 (1)、量測點的安設應能保證初讀數在爆破24小時內和下一循環爆破前完成,并測取初讀數; (2)、測點安設在距開挖面2m范圍內,且不大于一個循環進尺,并應細心保護,不受破壞; (3)、各項位移的測點,一般布置在同一斷面內
22、,測設結果應可互相印證,協同分析及應用; (4)、圍巖壓力量測除應與錨桿軸力量測孔對應布置外,還要在有代表性的部位設測點,以便了解支護體系在整個斷面上的受力狀態與支護效果; (5)、在局部加強錨桿地段,錨桿軸力量測要有代表性的設量測錨桿。 (6)、因望娘崗隧道右線進洞口100m左右存在超淺埋與超偏壓現象,情況復雜,在原設計中此段有40m為級圍巖, 60m為級圍巖,考慮此段的特殊性,在洞內布設沉降觀測點時,前40m為每5m一個斷面,后60m為每10m一個斷面,左右線具體里程與布置見下表:右線沉降觀測里程與布置表 布置 圍巖級別里程右線拱頂沉降與水平凈空收斂布置YK29+465-YK29+490每
23、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3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29+490-YK29+550-每1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29+550-YK29+580每1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29+580-YK29+66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29+660-YK29+85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29+850-YK29+89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2
24、9+890-YK30+00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000-YK30+050-每5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050-YK30+11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110-YK30+15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150-YK30+27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270-YK30+38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
25、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380-YK30+45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450-YK30+49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490-YK30+59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590-YK30+79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YK30+790-YK31+050每1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左線沉降觀測里程與布置表 布置 圍巖級別里程
26、左線拱頂沉降與水平凈空收斂布置ZK29+440-ZK29+490每1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29+490-ZK29+55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29+550-ZK29+580每1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29+580-ZK29+62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29+620-ZK29+84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29+840-ZK29+900-每15m
27、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29+900-ZK29+98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29+980-ZK30+020-每5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30+020-ZK30+09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30+090-ZK30+13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30+130-ZK30+24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30+
28、240-ZK30+35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30+350-ZK30+42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30+420-ZK30+46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30+460-ZK30+660-每3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30+660-ZK30+790-每15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ZK30+790-ZK31+050每10m一個斷面,水平凈空收斂每斷面2對測點,
29、拱頂下沉每斷面1個測點-7變形管理等級 在隧道信息化施工中,監測后應對各種數據進行及時整理分析,判斷其發展變化規律,并及時反饋到施工當中去,以此來指導施工。根據以往經驗,采用公路隧道噴錨構筑法技術規則(TBJ108-92)的級管理制度作為監測管理方式。可按表7-1變形管理等級指導施工。表7-1變形管理等級管理等級管理位移施工狀態監測狀態U0Un/3可正常施工正常Un/3U0Un2/3應注意,并加強監測加密U0Un2/3應采取加強支護等措施加密注:U0實測位移值;Un允許位移值。允許位移Un的取值,也就是監測控制標準。8監測反饋及信息化施工管理8.1監測數據分析1監測數據的整理監測工作進行一段時
30、間或施工某一階段結束后都要對量測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把原始數據通過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頻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組數據分布情況顯示出來,進行數據的數字特征值計算,離群數據的取舍。尋找一種能夠較好反映數據變化規律和趨勢的函數關系式,對下一階段的監測數據進行預測,以預測該測點可能出現的最大位移值和應力值,預測結構和建筑物的安全狀況,評價施工方法,確定工程措施,采用的回歸函數有:U=Alg(1+t)+BU=t/(A+Bt)U=Ae-B/tU=A(e-B/t- e-B/t0)U=Alg(B+t)/(B+t0)式中:U變形值(或應力值) B回歸系數 t測點的觀測時間(day)2繪制主要監測項目歷時曲線
31、圖,對時態曲線應進行回歸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最大值和變化速度。3. 根據量測成果對圍巖穩定性進行綜合判別: (1)、實測最大位移值或回歸推算總相對位移值均應小于表2所列數值,并按表3變形管理等級指導施工。 (2)、當隧道水平位移收斂速度為0.1-0.2mm天,拱頂下沉位移速度為0.1mm/天時,可以認為圍巖已基本穩定。 (3)、當位移在時間曲線出現反彎點,即位移出現反常的急驟增加現象,表面圍巖和支護已呈不穩定狀態,應及時加強支護必要時應停止掘進,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8.1.2二次襯砌施作時間 埋深段(或硬質巖段)二次襯砌模筑施工應在初期支護變形基本穩定,并具備下列條件時施作: (1)、隧道周邊
32、位移速率有明顯減緩趨勢; (2)、碎片收斂(拱腳附近)速度小于0.1-0.2mm/d或拱頂位移速度小于0.1mm/d; (3)、施作二次襯砌前的收斂量已達到總收縮量的80%-90%;當不能滿足上述條件,且圍巖變化五收斂趨勢時,必須采取措施使初期支護基本穩定后,才可施作二次襯砌;對于洞口軟弱圍巖段、淺埋段、斷層破碎帶等二次襯砌應及時施作。8.2監測信息反饋程序圖8-1 施工監測信息反饋程序圖8.3監控量測組織機構針對本工程特點建立專業監測組織機構,成立監控量測及信息反饋組,成員由多年從事相關專業理論研究、監測經驗及工程施工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同具有豐富施工監測經驗和較高學術水平、計算分析能力的專
33、家教授擔任組長、副組長。監測組分為現場監測和信息反饋兩個小組,各設一名專項負責人,在組長的組織協調下進行地面和地下的日常監測工作及資料整理工作。施工監測組織機構如圖8-2所示。圖8-2 施工監測組織機構8.4監控量測技術要求和質量保證措施1監控量測質量保證措施(1)提供有關切實可靠的數據記錄;(2)制定切實可行的監測實施方案和相應的測點埋設保護措施,并將其納入工程的施工進度控制計劃中;(3)量測項目人員要相對固定,保證數據資料的連續性;(4)量測儀器采用專人使用、專人保養、專人檢校的管理;(5)量測設備、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應經過檢校,合格后方可使用;(6)各監測項目在監測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應
34、的實施細則;(7)量測數據均要經現場檢查,室內兩級復核后方可上報;(8)量測數據的存儲、計算、管理均采用計算機系統進行;(9)各量測項目從設備的管理、使用及資料的整理均設專人負責。2監控量測安全文明保證措施監測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在監測布點施工及測試時應將“安全監測、文明監測”擺在首位,切實協調好各方關系,一切按相應規定及操作規程辦事。具體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測點埋設前辦理所需的各種手續,按規程進行布點施工;(2)布設觀測孔時先做好管線探測,以免鉆孔時破壞管線;(3)測點布置事先與施工單位溝通,特殊場地測點布置在征得業主同意后,請上級主管單位進行協調解決;(4)在測點布設及監測時
35、愛護周邊環境(包括花草樹木及其他);(5)路上車流量大,車速快,布點及測試時必須穿防護衣、加設防護桶,保證測試人員人身安全;(5)在監測工作的生產及生活活動中,加強對監測組人員的文明行為教育,做到管理程序化,作業標準化;(6)科學、合理地組織監測工作,加強現場監測管理,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8.5成果上報對象和時限主要以旬報表、月報表的形式進行施工期間的反饋工作。施工期間有特殊情況時,將以階段小結形式進行及時反饋。日報表:在取得監測數據后,要及時對原始數據進行計算,對測點數據變化較大者,應組織人員進行復測,并查看測點的可靠性,觀察測點施工附近情況,確認所取得數據的真實性,將所測得數據輸入計算機
36、,由相關軟件自動計算得出,并生成相應的日報表,日報表上附簡短反饋信息,以指導施工。旬報表:每月5日15、25向監理、第三方監測、業主提交上旬旬報。監測工作歷時10天后,將對本旬監測工作進行階段總結,對監測成果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需注意的事項,應采取的對策等。旬報表將在日報表的基礎上,由相應軟件直接輸出,包括旬報說明、分析圖、測點變化歷時曲線圖,表、匯總表、測點布置圖、工況記錄表等。月報表:每月25號提交上月月報。監測工作歷時1個月后,將對本月監測工作進行階段總結,提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需注意的事項,應采取的對策等。月報表將在日報表,周報表的基礎上,由相應軟件直接輸出,包括月報說
37、明、分析圖、測點變化歷時曲線圖、表、匯總表、測點布置圖、工況記錄表等。每次監測必須有監測結果,日報表在量測完成后完成,如果監測頻率變動,例如一天兩次,那么將分別在每日的12時和20時及時上報最新監測數據。旬報表在每次逢5提交上旬旬報,并在每月月初之前向施工監理、設計單位、業主提交監測月報(月報數據截止到每月25號)。工程結束后,將根據業主要求,提供一份完善的施工期間監測總結報告。8.6緊急情況下的監測應急預案當龍煙區間隧道出現緊急情況和監測數據超過預警值時,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地面沉降速率及累計沉降值超過監測控制標準;(2)區間隧道水平收斂超過監測控制標準;(3)隧道結構變形監測超過監測
38、控制標準;(4)受影響范圍內房屋及構筑物相對傾斜值及傾斜變化速率超過監測標準;(5)其他監測項目中有超過報警值標準的(6)其他工程突發情況。根據工程情況,現場監測人員應采取如下應急措施:(1) 增加監測項目;(2)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測點;(3)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測點的監測頻率;(4) 增加監測人員和儀器設備;(5) 建立緊急狀態下監測工作制度和信息傳遞機制。(6) 緊急狀態下監測工程師必須駐現場并監督管理監測工作。(7) 對工程提出合理有效的的建議等,并在監理批準的情況下立即實施。(8) 施工單位應積極配合各項監測工作,并根據監測結果進行信息化施工。當該區間隧道地表沉降出現緊急情況或監測數據超
39、過預警值時:1. 加密布設危險位置周邊地表沉降測點;2.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地表沉降測點;3.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測點的監測頻率;4. 監測工程師進駐現場并監督管理監測工作。5.及時上報反饋監測結果。當該區間隧道拱頂沉降出現緊急情況或監測數據超過預警值時:1.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地表沉降測點;2.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拱頂沉降測點;3.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測點的監測頻率;4. 監測工程師進駐現場并監督管理監測工作。5.及時上報反饋監測結果。當該區間隧道水平收斂出現緊急情況或監測數據超過預警值時:1.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地表沉降測點;2.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水平收斂測點;3.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測點的監測頻率;4
40、. 監測工程師進駐現場并監督管理監測工作。5.及時上報反饋監測結果。當該區間隧道其他監測項目出現緊急情況或監測數據超預警值時:1分析報警的原因和真實性;2. 增加危險位置周邊測點的監測頻率;3. 監測工程師進駐現場并監督管理監測工作。4.及時上報反饋監測結果。9.監測點的保護措施(1)制度保證:建立獎罰措施,對現場施工作業人員嚴格管理,排除任何可能人為地,故意的破壞現象發生。(2)現場保證:布設點位時,保障點的合理性同時要保證其有不容易被破壞的強度,必要時加護筒和蓋子給予保護。加強現場管理人員和技術員的巡查力度,高度重視監測點的保護工作。監測隊伍對各項監測項目的測點應有狀態給予技術交底,必要時有照片資料,便于現場工人理解和實施。(3)地表沉降保護措施:加蓋護筒在點周圍圍護,必要時加蓋蓋子。對現場做清掃作業的工人要交代清楚,防止被土灰或泥土覆蓋掩埋。(4)水平收斂監測點保護措施:安裝時注意鉤子的穩固結實,露出的部分不對其他施工工序作業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