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1、燃料電池在建筑冷熱電聯供中的工程應用同濟大學樓宇設備工程與管理系 孟華, 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 龍惟定摘 要:燃料電池的研究應用既包括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也包括其作為分布式能源和建筑冷熱電聯供系統的研建,而且據研究發現,后者實現商業化需克服的困難較前者要小,因此,事實上燃料電池的發展趨勢是建筑冷熱電聯供,它極可能發展成為供熱供冷系統主要的能源方式之一。本文通過對發達國家利用燃料電池實現建筑冷熱電聯供工程應用的回顧,表明我國應該積極研發燃料電池用于建筑的技術,這對緩解國家能源供需矛盾、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能源安全性都大有裨益。關鍵詞:燃料電池,建筑,冷熱電聯供41 引言燃料電池具有高效、環保、安靜
2、無噪聲、實際使用方便、啟停靈活、負荷響應速度快、負荷調節能力強、燃料來源廣等優點,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吸引力的新能源之一。當前,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在投入巨資研究開發燃料電池技術,我國也不例外,并已建成了相應的燃料電池示范交通工具。但是,總結目前國內外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究成果都還限于概念車和樣車的階段,其發展尚面臨很多瓶頸1,2。而事實上,燃料電池的應用,除了用于移動式作為汽車動力和便攜式作為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便攜式設備的電源外,還可以用于固定式也稱為“站式”,即用于樓宇和區域的冷熱電聯供上。表13是美國能源部在2003年提交美國國會的燃料電池報告中關于各種燃料電池實現商業化的障礙分析,從該
3、分析可以看出,相對燃料電池汽車而言,燃料電池用于固定式(站式、分布式)能源實現商業化需克服的困難要小一些。目前在國外,燃料電池的研究既包括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也包括燃料電池作為分布式能源和建筑冷熱電聯供系統應用的研究及示范,相對汽車而言,燃料電池在建筑冷熱電聯供中的應用已到了實用階段,日本、美國和歐洲都有一些有相當規模的區域的或樓宇的供冷供熱示范項目使用了燃料電池技術。2 燃料電池用于建筑冷熱電聯供的工程實例由燃料電池本體及輔助裝置構成燃料電池系統。燃料品種不同,燃料電池種類不同,應用場合不同,則燃料電池系統也大相徑庭。燃料電池系統通常包括燃料預處理、空氣(氧)供給、燃料電池堆、熱量管理裝置、
4、水量管理裝置、電壓變換調整裝置和自動控制裝置等各種子系統。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投入巨資研究開發燃料電池技術并研建示范工程項目。美國、日本、加拿大、德國等國處于領先地位。美國已有數萬臺燃料電池發電站用于賓館、醫院及居民小區進行熱電聯供。燃料電池的一大優點就是其發電效率不隨規模的變化而變化,從幾千瓦級到幾兆瓦級的燃料電池其效率完全一樣。早期開發的燃料電池熱電站發電出力在幾百kW到1、2MW,適合放置于建筑物現場或附近進行冷熱電聯供;而較大的分散型熱電站(1到10MW)則適于分布式供能。由美國UTC公司研發、日本Toshiba和意大利Ansaldo SpA公司合作參與的200kW級PAFC熱電站(PC
5、-25)是世界上第一臺進入商業市場的燃料電池4,已被作為示范產品用于醫院、賓館、大型辦公樓、工廠及廢水處理廠等各種場合。其主要運行參數為:燃料為天然氣(-3045);發電出力0200kW;輸出電壓480/277v(60Hz),輸出電壓400/230v(50Hz);熱電聯產熱能輸出為369,000 kJ/h(120)和369,000 kJ/h(60);發電并網并可獲得返稅;功率因數0.851.0,運行中無負荷超載;外形尺寸3m3m5.5m;重量17,230kg。表1 燃料電池商業化的障礙3應用發展障礙解決的困難程度交通用成本高耐久性高燃料基礎設施高氫的儲存高站式,分布式能源成本高耐久性中高燃料基
6、礎設施低燃料儲存(可再生氫)中便攜式成本中耐久性中系統的小型化高燃料和燃料包裝中圖1 PAFC示范項目中污染物排放量與L.A.盆地標準的對比5截止到2002年8月,所有PC-25累計共運行了530萬小時,運行可靠率超過95,其基于低位熱值的發電效率達40%,熱電聯產總效率近80%15。項目運行證實PAFC排熱可用于生活熱水、低壓蒸汽和采暖。其中連續運行時間最長的是東京煤氣公司出資興建用于日本一家辦公樓的PAFC項目,總運行時間達9500小時,到停機大修時燃料電池本體的壽命已有57年。這些PC-25可以天然氣、丙烷、丁烷、垃圾廢氣、氫氣、沼氣等作為燃料供給,空氣污染率極低(見圖1)。位于美國康湟
7、狄格南溫莎的PC-25總占地面積80000平方英尺,模塊化安裝,低成本高自動化控制。另外,1997年在美國能源部支助下,卡內基梅隆大學完成了對匹茲堡市CNG大廈的能源系統改造方案6。該大廈為市第7大建筑,總占地面積623,000平方英尺,是一幢32層高的現代化辦公樓,大廈采用從電網購電用于大樓的照明、通風、空調、辦公設備、生活熱水及電梯等,而使用天然氣采暖,大廈內設有一臺700kW的燃油內燃機作為備用電源,空調冷源是兩臺YORK750RT的蒸汽壓縮冷水機組,熱源為兩臺2450kW的燃氣鍋爐。圖2 采用燃料電池冷熱電聯供對CNG大廈進行節能改造的方案示意圖圖3 愛知世博會50MW級MCFC燃料電
8、池熱電裝置模型圖10現用燃料電池冷熱電聯供對原有系統進行改造,見圖2,選用ONSI PC25C磷酸型燃料電池作為大廈的供電設備,其發電出力為200 kW,整個系統選用相應的設備,共設計了3種改造方案:方案一:FC用于滿足大廈用電基本負荷,連續運行,不足電量由電網補充,事故時由備用電源供給;其排熱用于采暖,多余熱量經冷卻塔散出;采用原電制冷機;方案二:FC用于滿足大廈用電平均負荷,平日上班時連續運行,周末據負荷情況而定,不足電量由電網補充,多余電量給蓄電池充電,事故時由備用電源供給;其排熱一部分用于采暖,多余熱量經冷卻塔散出;另一部分用于吸收式制冷機,冷量不足的由電制冷機補充;方案三:FC用于滿
9、足大廈用電尖峰負荷,運行狀況視大廈負荷情況而定,多余電量給蓄電池充電,事故時由備用電源供給,無需連接市政電網;其排熱一部分用于采暖,多余熱量經冷卻塔散出;另一部分用于吸收式制冷機,冷量不足的由電制冷機補充。經過詳細對比分析計算,發現方案三費用最高、系統運行效率最低,尤其當它在不滿1/2尖峰負荷狀況下運行時,其排熱溫度根本無法用于建筑采暖和制冷;而方案二則具有一定優勢,燃料電池可以連續工作,白天為建筑供電,夜晚為蓄電池充電,后者可在白天電力負荷較高時補充FC的供電不足,其連續排熱可為建筑同時供冷和供熱;相比之下,方案一費用最低,系統效率最高。分析報告最后認為,采用燃料電池熱電冷聯供可以在大型辦公
本文(燃料電池在建筑冷熱電聯供中工程應用(4頁).doc)為本站會員(正***)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