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基坑鄰近建筑物的防護措施1、工程概況本項目為xxxxxxxxxxx工程,總建筑面積約7.5萬平米,地下室聯為整體共為2層,地上分為2個34層和1個4層的單位工程,結構形式為框剪結構。基坑呈南北向布置,基坑長110.5m、寬84m、深8.5m,采用鋼筋網骨架砼噴漿錨桿固定的護壁形式。周邊環境較復雜,東側距基坑邊9m位置,為垂直于基坑方向分布的6層原曙光職工宿舍;南、北側距基坑邊18m位置,為平行于基坑方向分布的6層xxxxxx宿舍;西側為寬5米的社區道路一條,路的西側為工地項目部辦公、住宿用房。2、建筑物的保護措施在基坑使用過程中,如果地表發生沉降會引起地面建筑物沉降、傾斜、開裂。因此對施工影
2、響范圍內的建筑物應采取防護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加強監測。施工前,對建筑物進行摸底調查,準確評估安全等級,并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型式與地下結構的關系,確定最大沉降和沉降差的警界值。按照監測標準,在樓體上設置沉降、測斜監測點;在行車路面上埋設沉降點,監測沉降幅度。施工期間,加強監測頻率,嚴密監測建筑物的變形、沉降情況,根據監測數據不斷調整、優化施工,直至回填后沉降、變形基本穩定為止。(2)在雨季做好基坑上的排水,避免基坑四周集水,如發現有集水及時組織排水,以減少降水時對建筑的影響。基坑周圍不堆碼余土等重物,如需堆放材料時,要設置已基坑底為支持的,可靠支持平臺作為卸料臺。(3)最大沉降和沉降差臨近
3、警界值時的保護措施。當最大沉降和沉降差臨近警界值時,分析原因,如因基坑變形所至,立即對基坑壁進行打錨桿、堆土反壓加固和對建筑物進行跟蹤注漿加固,控制下沉和變形。跟蹤注漿的具體做法:a在建筑物基礎外側開挖立坑,立坑周邊采用臨時鋼樁支護;b在立坑中施作水平式注漿管,采用水平鉆機鉆孔,鉆孔深度可達30m以上;插入管徑略大于注漿孔的注漿管,采用可調壓力、流量、配比的高壓注漿泵注入水泥液漿。3、基坑施工突發性事件應對措施在施工過程中,除了在現實的工程環境和條件下滿足規定的技術、經濟指標外,還必須預測施工中出現風險的突發事件,并將消除風險放在工程管理的第一位,制定各項應急預案來防范風險,使風險減小到最低程
4、度。a、壁面不穩定本工程基坑壁穩定的威脅主要來自3方面:(1)基坑上壁受到擠壓變形可能導致坍方;(2)粉性土夾層以及砂質粉土可能造成局部坍方現象;(3)鄰近的雨污水管滲漏造成基坑壁脫落,開裂。一旦發生此類情況處理方法如下:值班員應嚴密巡視基坑壁,發現異常情況,應暫停基坑內一切施工,報告監理、建設、設計單位,組織相關人員實地了解,分析原因,一旦分析有隱患,拿出解決方案及實施的措施,直至隱患解決才能繼續施工。b、如果施工過程中發生滲漏,應視滲流部位、流量、滲漏點大小分別采用下列方法:(1)滲漏點局限于基坑底面以上,且滲漏量不大,宜采用水泥壓注的方法封堵;(2)如果滲漏點局限于基坑底面以上且滲漏量較大,宜在滲漏點打入泄水管,用鋼板和水泥封堵泄水管周圍,留置泄水。基坑變形是有征兆的,只要早發現問題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項目部安排專人24小時節假日不間斷值班,并制定嚴密的值班制度,且在各個崗位放置簽到記錄本,每個時間節點必須有責任人的記錄,以確保安全。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