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家具在園林建筑中的陳設角色摘要:明清家具作為園林建筑室內中的家具陳設,其陳設方式與分格形成是與園林建筑室內環境密切相關,相互影響的,以整體性理念和方法去重新審視明清家具的風格成因,能夠為更深層次地理解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提供積極的借鑒意義。關鍵詞:明清家具;園林;建設;陳設中國傳統造物文化一直就有求全的空間意識,即以大觀小,把事物放在整體環境中表現,作整體觀察,以正確把握對象的設計觀念鑒于以往人們只停留在明清家具主體研究上,而鮮見整體性研究,本文把明清家具作為園林建筑室內陳設進行研究,并對其在室內環境中的應用性加以探討這種整體性研究方法能夠更全面地分析事物的本質將明清家具從其所適存的環境背景
2、中剝離出來單獨欣賞,終究會令人感到一種不健全的、單調的美,好比從一篇文章中摘了一個句子,美固然是美,但意境相去甚遠,有時甚至會忽視、曲解真正的要義,遠遠不如將其放置于所處的環境中觀賞來得生動把明清家具作為園林建筑的部分、要素和組成來認識和研究,意旨在于能夠更深層次地從造物觀念層面理解和體會中國傳統造物文化,而不是單單停留在對造型表象的認識中任何淺層次的外在形式,都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被取舍或加以調整,而最需要繼承和發揚光大的,其實是整體性的理念層面的造物觀念將明清家具還原到園林這個語境中進行研究,更能抓住其溯源的要領,在其演變、發展的現象中看到它的本質,對于整體把握和創新性的傳承明清家具文化,提供
3、一種積極的借鑒意義1明清家具與園林建筑的淵源在古人的意識中,家具與建筑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正像民間俗語所說,家具是“屋肚腸”,建筑在表,家具在內,它們共同為滿足人們日常居室生活的要求和實現人們追求的特定環境服務因此,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家具與中國古代建筑總是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家具的發展史和建筑的發展史有著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系,有什么樣式風格的建筑,就有什么樣式風格的家具家具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家具的類型和樣式及布局除滿足生活起居的需要以外,與建筑發生了更緊密的聯系,形成為后人所認可的中國傳統風格中的精華之作作為中國傳統造物文化巔峰之作的明清家具,其風格的形成與發展,是與當時的造園
4、運動息息相關的園林建筑的興盛不衰,對明清家具的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直接推動作用,不少種類和風格的形成,都直接產生于當時特定的文化環境,與當時高度發達的文化藝術有著緊密的聯系明清時期集中在蘇州城內外的私家園林,是中國歷史上反映出來的一種獨特的生活和文化現象,是當時文人直接或間接創造的一種生活、一種居室環境和一種文化藝術形態基于他們在社會上所處的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他們刻意追求的是“簡遠”、“疏朗”、“雅致”、“天然”、2“高逸”的審美情趣和生活理想,所以學術界把它稱之為“文人園林”與此同時,對于園林建筑以及室內使用和陳設的家具,他們也都賦予同樣的觀念和主張,對宅院中的各種家具按照不同的功能空
5、間一一進行要求,講究的廳堂、樓閣、齋館,皆配以相得益彰的陳設和家具,以求在滿足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同時,又能滿足他們更重要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正是這種刻意的追求,導致了明清家具豐富多變的藝術風格的形成.2園林建筑的室內環境特征園林建筑一般都有文化主題,多為追求道家所崇尚的自然、淡泊與自由之精神境界,其中尤以蘇州園林為代表,其建筑空間格局的疏朗、曲徑通幽的玄妙、清淡雅麗的色彩、山水相依的意境無不為居住其中的人帶來超脫、寧遠的心理感受蘇州園林建筑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蘇州園林中的建筑種類十分豐富,樓、堂、館、軒、亭、臺、閣、榭、廊、舫都是常見的形式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聯
6、、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也反映了園主的思想與愿望,其蘊含的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就其空間組織特點而言,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21對稱均齊中國古代建筑和室內環境,為了強調“尊者居中”及等級嚴格的儒家之“禮”,平面設計常遵循完全對稱均齊的布置方式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說:“以多座建筑合組而成之宮殿、官署、廟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齊之絕對整齊對稱之布局庭院四周,繞以建筑物,庭院數目無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線之成立一切組織均根據中線以發展,其部署秩序均為左右分立,適于禮儀之莊嚴場合”22陰陽之理“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關于宇宙生成的理論,后來
7、發展成指導人們行為的基本準則,對建筑、室內、家具設計藝術也都產了深遠的影響陰陽的對比正如天與地,追求的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陰陽體現在園林建筑室內布局上,為前陽后陰一般情況下,前院為“正堂”和客廳,強調高大威嚴、富麗華貴的陽剛之氣;后院多為閨房、繡樓,強調婉媚秀麗、幽深雅靜的陰柔之美23隔而不斷中國古代建筑的室內空間從總體上看都比較規整,室內一般都是簡單的長方形空間,但是為了適應各種實用的需要,往往又用格門、罩、屏風等將室內分割成若下個小的空間傳統室內空問分隔,多采用虛擬分隔的手段,形成的空問往往“隔而不斷”,以取得似分非分、似斷非斷、隔而不斷的效果傳統室內空間的靈活的處理方式使得室內屏風、博古架等
8、家具陳設,以及格門、罩、隔斷等設施的使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綜合發揮到極致這種虛擬的空間限定在國外的室內環境中極為少見,采用這種分隔手法不僅裝飾性強而且極為實用,創造出的室內氛圍也別具特色33明清家具的陳設特點及其風格適宜性與上述室內環境特點相應的,明清家具的陳設特點也體現在這幾方面:31家具成套對稱布置明清時期,同主往往把家具也作為室內設計的一部分,在建造房屋時就根據建筑物的進深、丌問和使用要求,考慮家具的種類、式樣、尺度等進行成套配置般廳常、臥室、書齋等都相應地有幾利常用的家具配置,而且出現,成套家具的概念此類住宅中,家具布置大都采用成組成套的對稱方式,以臨床迎門的桌案和前后檐炕為布局的中心,配
9、以成組的幾,椅,或一幾四椅柜、櫥、書架等也多是成對的對稱擺列,力求嚴劃一32家具陳設陰陽對比傳統室內作為陳設主體的家具,陳列在重要的廳堂中,多依明間的條案或方桌為軸對稱布置,椅子、茶幾均成艤成套,布局巾規巾矩、嚴謹考究;而居室和書齋的家具陳設則不拘?格,有固定的家具種類,擺放的位置依情況而定,布局相塒隨意許多這其實也是形成了一剛一柔的陰陽對比又如清式太師椅與明式文椅,從其體與形式之間的區別來看,也是陰陽之理很好的體現太師椅一般陳設于廳堂,而義椅則是齋與軒榭里較為多見,這和建筑布局的前陽后陰不謀合舊樣還可見于網墩類坐具,按照等級觀念,它是女性坐具,因此多放置于庭院等后陰居室3家具隔斷虛實相問中同
10、同林的室內文化博大精深古人在單一的建筑空白中,創造了大量的內檐裝修構件和裝飾于法,取得了十富多彩的空間效果的隔扇、風、罩以及博古架、書架等家具陳設,創造山的變化隔而不斷的流動卒問,更足達到了實用功能裝飾美化的和諧統一首先,以臍風的分隔形式最為接如果說屏風本身的別致精美是物質方面的,那么精神領域帶來的功效更奇特其主要的小是要覽尢余,而是于半遮半顯的分隔中蘊蓄室內意味同時,又從心理造就了一個連續而相對獨立的丈實存存的窄問文體其次,罩的裝飾形式最為巧妙以其多變而豐富的裝飾形態對空間的流動與分隔起了不町忽視的作罩對空問的分隔,事實上幾乎無阻狀態,儀儀從心理上達到對空問劃分的目的,頗具東辦禪意,無“隔”
11、勝有“隔”,非常含蓄再次,博古架是隔斷與家具結合的產物,造型多樣,構成有序,斷而相連,4通透空靈,“藏”而有“露”,或實或虛,從而為空問的分割和連續創造了一種神奇的魅力這些園林室內設計中的或隔斷或家具的空間處理于法形成了連續而有變化的整體營造理念,使分隔的空間氛圍體現了和諧統一從上述明清家具的陳設特征與園林建筑室內環境特的同一性可以看,明清家具的陳設角色決定了明清家具的風格是以室內整體環境風格為依據,去尋求相適宜的格調和個性,正所謂“宜設而設”,“宜”字主要體現在不同家具對于不同使用場合的適用性蘇州園林建筑種類非常繁多,從而也產生了多樣的功能性每一個不同的功能場所,不是通過一個匾、一副聯就能體
12、現其功能與風格的室內陳設計的家具與用品,對室內風格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同種類的家具與不同的陳設方式,使不同的室內空間各具不同的意境,園林建筑室內環境所展現的遠非單純的生活功能,其家具的選擇及陳設方式都圍繞著這個意境,以表現居主的生活狀態及精神追求明清家具的陳設角色正是對園林建筑室內環境這種表達功能的呼應、補充與強化同樣的,也正是由于這種角色,園林建筑室內環境也對其產生了相應的約定作用與風格要求.明清家具由此而產出豐富的風格變化,它們具有各不相的造型美,適應和體現著不同場所的性格要求4.結語以當時造物者對明清家具和蘇州園林的各個環節的協調性、相關性的重視程度和把握程度來看,明清時期就已十分
13、重視家具與環境的關系,制作出了適合園林里的書齋、廳堂或臥室等不同環境的成套家具,這表明當時已經突破狹隘的家具概念,具備了從單件到組合、從局部到整體乃至整個空間環境的總體設計意識,顯示明清家具已開始成為室內裝飾和環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整體思維方式使我們無論是從深度到廣度、微觀到宏觀、時間到空問都對明清家具的認識更深了一層現代之所以鮮見對明清家具富有新意的創造性應用和發展,原因正是在于沒有將室內環境的時代特征變化和明清家具的演變綜合起來思考,缺少這種整體思維方式只有理解了家具與室內空間、家具與家具、家具與陳設之間的關系,才能使明清家具在現代室內環境中與其它非同源文化有機融合,能夠各得其所、各有所用,而不是僅僅去復制它現成的造型元素,從而對明清家具能夠整體性把握和創新性傳承,創造出具有獨特個性風格的環境氛圍參考文獻【1】濮安國明清家具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021【2】方配和園林經典.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114【3】莊榮家具與陳設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75【4】徐雯古典家具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103、【5】許平造物之門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