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紹興報業大樓建筑方案設計說明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錢樟明 “水調歌頭詠竹”竹是一首無字的詩,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是中華民族品格和情操的象征。修竹千竿,牽掛歷代詩人,丹管一枝,寫盡人間春色。古今名家和有志之人,詠竹詩詞多得不可勝數。其高尚的品格令人贊嘆,亦應成為新時代主流媒體的精神縮影。本方案以竹為主題展開構思工程概況紹興,歷史悠久,地靈人杰,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其境內湖泊星布,河道縱橫,石橋橫跨其上,烏篷船穿梭其間, 構成了特有的江南水鄉風光。歷代名人薈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絲綢之府”、“文化之邦
2、”、“名士之鄉”之美譽。作為紹興市的主流媒體,紹興報業大樓的建設應該對紹興的歷史文化做出弘揚與尊重。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報社決定在現社址東側新建辦公大樓,以解決目前辦公硬件設施嚴重滯后的問題。新大樓的建成必將成為紹興市政建設的重要一步,同時將成具有城市地標性質的公共建筑。用地評價選址 本項目的地址處在紹興主城區東部,該地段為政府城市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位置優越。交通 用地東西長356米,南北寬100米。北面緊貼40米寬的延安東路,適合作主要出入口,西面緊貼16米寬的五泄路,適合布置次要出入口。形象 用地北面的延安東路為城市主干道,用地南面為住宅小區,因此必須把北面作為新建大樓的主要形象面
3、。景觀 用地中間有小河斜穿而過,用地的東面為大面積的自然山水,景觀資源得天獨厚。設計原則城市形象 用樸實而又富于內涵的建筑語言締造強烈的建筑意向,以令人難忘的建筑形象體現紹興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燦爛的現代文明。經濟合理 綜合考慮場地的現狀以及建筑的功能、空間、結構、設備等因素,作出最為經濟合理的布局。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為主旨,以一種具有人類人文因素的構成方式與尺度設計建筑內部空間。文化傳承 場所和建筑空間的設計繼承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思想,隱含地方文化特色,體現紹興人立足本土、走向世界的自信。設計目標通過本工程項目設計,使建筑主體形體沉穩、端莊、優雅,并與內部功能與空間緊密結合的目的;達到各使用
4、功能合理、經濟適用、安全舒適、尺度宜人、具有良好辦公環境的目的。(1)體現先進性:選取先進成熟的設備工藝及技術,并在設計中斟酌考慮、綜合利弊,而后吸收最有效的技術流程組合。通過門廳和電梯系統組織簡潔高效的空間流線,內部管理采用智能化弱電系統,方便內部管理。(2)體現靈活性:板式建筑常見的單廊形式不僅空間單調,更會對空間的靈活使用帶來限制。我們在報業大樓的設計中采用雙廊的平面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對室內空間進行靈活劃分,不僅實現了大小空間結合的現代辦公需求,更可以創造出層次豐富、收放自如的室內空間效果。(3)體現適用性:符合國家和本地區規范的前提下,使本方案布局緊湊、流線合理,并在各個專業環節加強節
5、能措施。(4)體現經濟性:在保證建筑美觀、各功能有效使用和綜合利用現有條件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建設投資。(5)與周圍環境和諧:灰色是紹興城的主色調,它厚重、沉穩,飽含了紹興幾千年的文化積淀。本方案的建筑立面以灰色調為基準,表現了紹興日報作為紹興市的主流媒體,在新大樓的建設中對紹興歷史文化的弘揚與尊重。(6)注重運行成本:報業大樓嚴格按國家規定的節能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并重視日后運行成本的控制,如水、電、暖應分區域進行計量和控制,設置不同的計量裝置。功能布局也應體現低成本運行效果,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設計構思景觀與空間紹興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境內水道縱橫,有水鄉水城之譽。“垂虹玉帶門前來,萬古名橋
6、出越州”。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景。本方案通過橋的概念來激活小河的景觀資源,在大座大樓之間架設了一個景觀平臺,平臺下面為下沉式親水廣場,形成一處富于內涵且層次豐富的休閑環境。沿此周邊的房間內布置茶座,員工們可以在休息時間在此品茶觀景,舒展身心,迅速恢復活力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工作。健康、效率和舒適是現代辦公空間的發展方向。辦公樓里面的員工需要交流、需要放松,需要各種醞釀靈感、激發活力的場所。我們在大樓的內部精心設置了幾處貫通空間,配以少許綠化,實現了景觀辦公的健康理念。 建筑造型設計“鑒湖越臺名士鄉”,不管是陸游、魯迅、還是秋瑾,紹興名人的錚錚風骨令人景仰?!坝泄澒悄藞?,無心品自端。幾經狂風驟雨,寧
7、折不易彎。”紹興人的君子之風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方案建筑體量方整,虛實對比得當,立面以簡潔內斂的豎線條形成韻律。豎向線條的靈感來源于竹子的肌理。力求大樓既有鮮明、大方的遠眺形象,又有耐人尋味的細節處理,使其具有氣宇軒昂的氣勢。立面層次豐富,格調統一,光影尤妙,既具備現代辦公建筑的一般特點,同時體現紹興的人文風貌。同時,簡潔的建筑頂部設計使建筑在本區建筑群內凸顯莊重與精巧相容的個性。在兩幢大樓相聚的立面上,我們用一種抽象的方式對報業大樓的文化特性進行了含蓄的表達。類似淺浮雕的立面構圖大膽奔放,不拘一格,好似幾縷蘭花,又似一幅寫意山水。它們靜靜地立在小河兩側,與流淌了千年的河水竊竊私語,相益
8、得彰。建筑功能安排本方案兩幢大樓均為地上十二層,地下一層。地下一層為汽車庫和設備間,安排汽車泊位99個。傳媒公司大樓底層可安排入口大堂、商務中心以及廚房;二層擬作為餐廳,三到十一層為商務辦公;頂層可作為會議中心。采編中心大樓的功能基本按照設計任務書的要求布置,從下自上分別為入口大堂,餐廳,紹興晚報編輯部,天天商報編輯部,夜編、出版中心,紹興日報編輯部,紹興網,行政區,會議中心。頂層設置大小演播室各一間,其余部分將作為休閑健身中心使用。流線設計本方案在延安東路分別設置一個主要出入口,在五泄路設置一個次要出入口。地面停車場和地下車庫入口位于建筑物側邊,地塊以車行道連通。大樓主入口靠東西兩側布置,以
9、避開延安東路在小河部分的隆起與場地形成的高差。次要出入口位于親水廣場附近,既保證了一百多米長建筑的有效疏散,又可以使進出大樓的人們能夠充分享受到宜人的景觀環境。后勤出入口位于建筑物南面,保證大樓主要形象面的整潔大方。原有樁基處理方案基地小河以西地塊進行過樁基和維護工程施工。經過綜合分析,我們建議不利用原有樁基。為了盡量避開原有樁基,我們在保證建筑本身合理的基礎上對原有樁基進行了有意識的避讓。對于需要處理的這部分樁基與維護工程,本方案擬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解決:一、如果原樁不與新樁重合,將原樁截至新建筑的基底以下一到一點五米,并用碎石或填砂褥墊層過渡至新建基礎底部。二,如果原樁與新樁在平面上重合,則先進行以上處理,然后在原有樁兩側沉入新樁,用地梁或地拱過渡。本方案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用地面積 3582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6198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 5373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 8250平方米建筑高度 47.45米建筑基底面積 5236平方米綠地面積 12860平方米容積率 1.50建筑密度 14.62%綠地率 35.90%停車數量地上102輛地下198輛總計300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