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公司改制工作交流材料*公司改制前為*公司,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 從當初社辦企業到集體企業、從到如今的有限責任公司經歷 了三個階段,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二級房屋建筑總承包 企業。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企業就已經榮獲中國集體建 筑業協會的“全面質量管理金屋獎”和江蘇省建筑業“最佳 企業”等稱號。但是,由于受體制等內外部環境的影響,一 段時間內企業的生產經營一直得不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市場 競爭中頗有壓力。大潮涌動,智者領風騷,公司領導審時度 勢,果斷決策,深化企業改革就提上了工作日程。20XX年 12月31日記載著無限艱辛、無限榮耀的“*公司”正式載 入公司史冊,“*公司”這個響亮的稱
2、號將承載著公司的輝 煌,也承載著公司全體干部職工面向未來的希望。體制改革 后迅速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20XX年完成總產值億元, 20XX年完成總產值億元,同比增長%;20XX年全員勞動生產 率為萬元/人,20XX年上升到萬元/人,增長;截止7月底, 公司20XX年上半年已有建筑面積(包括上年接轉)351509 m2,與20XX年同期相比,增加;竣工面積達115733 m2, 與20XX年同期相比,增加;竣工產值10045萬元,與20XX 年同期相比,增加。作為一個老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 爭中站立潮頭,并取得較好業績,我們認為一切都得益于企 業的體制改革,得益于不斷創新。這里談一談公司在體制
3、改 革過程中的一些嘗試和思考,請大家指正。一、企業改制的背景:1、市場競爭的需要。九十年代以后新興的建筑企業都 以私營、個體、股份合作制、有限責任公司等形式出現,市 場運作相對靈活。而政企不分、產權不清的集體企業辦任何 事情都要先請示或先開會討論,在市場競爭中,機遇往往因 時機未把握好而失之交臂、擦肩而過。2、自身發展的需要。一段時間內我公司經營生產上步 不前,提高不明顯,企業資產不斷流失,成本控制不力,人 心渙散,原有的體制已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二、企業改制的具體做法:1、統一思想,堅定改制的信心和決心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 現代企業制度是企業改革的方向,但是,如
4、果沒有全體干部 職工的統一認識和積極參與,再好的機制也難以產生應有的 效果。將全部干部職工的的思想認識統一到“改制轉機,再 創輝煌”上來,就成為了改制工作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公司通過召開領導層、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全體行政管理人 員等不同層次的會議,分析國家政策走向、建筑市場形勢、 公司經營管理現狀、現有管理機制的弊端和公司發展方向等 方面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對職工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思 想發動,提高他們對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重要性的認識。同時, 公司改制工作領導小組因勢利導,利用會議、簡報、公司宣 傳欄等向廣大干部職工宣傳改制政策,幫助大家消除思想顧 慮,讓職工對改制工作心中有“底”,認真對
5、待,積極參與, 真正從思想上、行動上理解和支持。2、清產核資,向職工亮家底。作為“一把瓦刀,一雙手”白手起家的集體企業,廣大 干部職工為企業發展、興旺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 要凝聚企業的人心,使大家都提高積極性來參與改制,清產 核資是十分重要的,它關系到改制前企業和職工的利益,也 關系到改制后企業股東的利益,并直接響到職工對改制企業 運行的信心。針對施工企業點多線長,清產核資工作量大面 廣的實際情況,公司專門抽調了財務、審核等部門的骨干人 員全程配合資產評估,保證了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評估工 作結束后公司及時給予了公布,使廣大職工對評估了如指掌。3、政策剝離,合理配股端走大鍋飯,打破鐵飯
6、碗,建立責、權、利高度統一的 經營機制,是企業改制的一項重要內容。改制工作領導小組 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首先,穩妥處理好與鄉鎮政府(開 發區)的關系。因為公司前身是社辦企業,一直受鄉鎮政府 的管理,每年上交一定數額的管理費,改制成有限公司必然 要與鎮政府脫離,利益關系處理是關鍵問題,公司通過與政 府多次協商,在取得職工代表在會的同意后,與政府達成了 一致。再次,針對企業凝聚力較強的實際情況,確定原企業 整體改制,并對股權結構進行精心設置,規定每5萬元為一 股,骨干層必須持大股,由于宣傳到位,方案具體,在規定 時間內公司就募集股金20XX年對行政管理人員進行考核、 鑒定,堅持“能者上,平都讓,庸者下”的原則,并注重提 拔年輕、有文化、勇于進取的同志,不求全責備。公司與廣 大職工均簽訂了勞動合同,并給在公司工作達到一定年限的 職工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保證了 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分配制度上,公司的行管人員實行年薪制,根據其崗位職務、業務技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