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發區大道工程XXXX大橋拱箱吊裝施工技術方案(文字說明)編制: 復核: 審核: XXXXX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XXXX大橋項目經理部20010年3月開發區大道工程XXXX大橋拱箱吊裝施工技術方案1、工程概況大道為開發區城市級主干道,分為東西、南北兩段,二者交于碾子灣轉盤,XXXX大橋位于南北段,跨越XXXX,主橋結構為凈跨100米的鋼筋混凝土箱板拱橋,引橋為13米簡支空心板,橋跨組合為413m(兩路)100m313m(碾子灣),橋總長217.08米。橋梁寬度:單幅橋:4.0m人行道+14.0m車行道+1.0m綠化帶=19m;兩幅橋間距3m,全橋寬41m。大橋下部結構主拱基礎為C25混凝土
2、實體基礎,C40鋼筋混凝土拱座;引橋臺為U型重力式橋臺,擴大基礎,基礎和臺身皆為C25片石混凝土,C30鋼筋混凝土臺帽;半幅橋引橋墩為四柱式C40鋼筋混凝土圓柱墩,墩柱直徑1.2m,C25混凝土擴大基礎;半幅橋交界墩仍為四柱式C40鋼筋混凝土圓柱墩,墩柱直徑1.5m,基礎座落在主拱臺頂面。主橋上部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等截面懸鏈線箱形板拱,主孔凈跨100米,凈失高18.18m,凈矢跨比1/5.5,拱軸系數m=1.756。每幅橋由兩個獨立的拱圈(拱座連在一起)組成,每個拱圈由5個拱箱組成,全橋4個拱圈共20片拱箱,位于拱圈外側的兩片拱箱為邊箱,中間的3片為中箱。每個拱圈拱背總寬度為8.14m,拱腹總
3、寬度為8.06m,拱圈總高度1.9m;其中預制拱箱邊箱拱背寬1.55m,拱腹寬1.58m,中箱拱背寬1.44m,拱腹寬1.58m,預制拱箱高1.8m,另有10cm頂板現澆層。設計每片箱肋分五段預制吊裝合攏,節段最大吊裝凈重量51噸。全橋共需預制安裝拱箱100段。每個拱圈拱箱節段全部吊裝完成,接頭焊接完畢后,澆筑縱橫接縫及頂板現澆層混凝土,整體化拱圈。拱上采用墊梁、矩形排架柱和懸臂蓋梁來支承橋面結構,主拱上橋面板為7.2米跨徑鋼筋混凝土簡支空心板。拱箱預制場設置在兩路岸引橋臺尾,預制完成的拱箱通過軌道平車進行縱橫移,在兩路岸引橋上起吊安裝(后吊點位置距塔架應大于20m)。XXXX兩岸為第四系全新
4、統崩坡積土(Q4col),局部地段基巖裸露,下伏基巖為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粉砂質泥巖及砂巖。橋位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具有夏熱多雨、冬暖多霧、空氣濕度大、日照偏少等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7.8,冬天最低溫度-3.1,夏天最高溫度42.2,區內降雨豐富,降雨多集中在59月。橋位處XXXX勘察時水位262.19m,最高洪水位272.00m。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2、懸索吊裝系統的布置2.1、總體布置(附圖01)根據XXXX大橋實際地形特點,確定吊裝索跨為80m(兩路岸后拉索)+226m(主索跨)+75m(碾子灣岸后拉索)。兩路岸塔架設于A0號橋臺內,索塔中心樁號為K4+845.363m;
5、碾子灣岸塔架設于A8號橋臺臺后13.33m處,索塔中心樁號為K4+071.363m。在兩路岸A0號橋臺后設置預制場,預制好的拱箱節段通過軌道平車縱橫移至兩路岸引橋上的主索下方待吊。在兩路岸塔后80m處(預制場后)的左右半幅橋軸線上(與橋軸線橫向距離11m)各設置4根容許抗拉力約為100t的鋼筋砼錨樁來進行兩路岸主索、二扣扣索、工作索及塔架后風纜等的錨固;在碾子灣岸塔后75m處的左右半幅橋軸線上仍各設置4根容許抗拉力約為100t的鋼筋砼錨樁來進行碾子灣岸主索、二扣扣索、工作索及塔架后風纜等的錨固。兩岸一扣扣索利用埋置于塔架基礎內的I32B工字鋼進行錨固,每根工字鋼錨固一根一扣扣索。兩路岸后拉索與
6、水平面夾角為20.3718;碾子灣岸后拉索與水平面夾角為22.6570。拱箱安裝系統采用2組主索(左右幅各1組,橫距22m)并根據所吊箱肋位置在塔頂進行橫移,兩組主索可同時進行安裝作業??紤]橋梁較寬,主索橫移后其后拉索對塔架產生的橫向水平力通過塔架自身剛度和設置塔架橫向風纜來克服。纜索系統總體布置見附圖01。2.2、吊重的確定經計算,拱箱節段最大凈重量為51噸,在吊裝計算中,按拱箱G=51噸控制設計,計算重量為Pmax(G+4+1)1.267.2t,4噸為吊具(含跑車、起吊滑車、起吊牽引鋼繩),1噸為配重,1.2為沖擊系數。2.3、主索主索按靜力平衡原理進行計算,先假定主索初始垂度,計算重索垂
7、度。初始(空索)垂度(f0)自定以后,空索長度(S0)為定值,在荷載作用下必然引起彈性伸長,受載后的總長度S應等于空索長度S0加上由于荷載引起的彈性伸長值S,即S=S0+S。重索長度有兩個途徑計算:一是按假設重索垂度,以圖形幾何關系算得S;二是按假設重索垂度,以計算主索內張力得到彈性伸長S算得重索長度S=S0+S。當SS(在要求的精度內),則假設重索垂度為所求解,重索垂度求出后,其它需要值即可解出。在塔頂布置2組456.5mm(637+FC)的麻芯鋼索作為主索,公稱抗拉強度170kg/mm2。單根鋼繩破斷拉力為164t。懸索跨度L226m,空索垂度f09m,矢跨比為L25.1,按單組鋼索吊運1
8、段拱箱計算,當吊運至索跨跨中時,主索垂度為fmax18.118m,矢跨比L/12.47,主索最大張力Tmax2157.14KN,拉力安全系數K3.043。張力安全系數滿足要求。主索用量24450=3600米。為使懸索受力均勻,主索通過120噸大噸位滑輪串聯,使張力自動調整均勻,見附圖(22)(24)。主索按兩路岸塔前20m起吊(后吊點位置)、碾子灣岸拱腳段就位、拱箱運輸至索跨跨中共計算三種工況。計算初始數據及計算結果如下:初 始 數 據 吊裝跨徑 226 米 前后兩吊點間水平距離(單吊點取零值) 14.5 米 起吊岸主錨距塔架水平距離 80 米 非起吊岸主錨距塔架水平距離 75 米 兩岸塔頂高
9、差(起吊岸低取正值,等高取零值)-3 米 起吊岸主索后拉索與水平面夾角 20.3718 度 非起吊岸主索后拉索與水平面夾角 22.657 度 主索彈性模量 75.6 千牛/平方毫米 安裝期與吊運期最大溫差(溫度升高取正值)0攝氏度(不考慮溫度影響) 起吊結構重量(包括吊具及動力系數) 672 千牛 主索單位重量 .444 千牛/米 主索破斷拉力 6560 千牛 主索截面面積 4712.4 平方毫米 擬定的主索跨中安裝垂度 9 米 主 索 計 算 結 果 空索情況: 空索跨中垂度F0= 9 米 空索初始長度S0= 393.682 米(不含后拉索回頭長度) 空索后拉索張力(較大岸)T0= 319.
10、6522 千牛 起吊岸塔架空索水平力差H10= 15.33738 千牛 起吊岸塔架空索豎直力V10= 165.6321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空索水平力差H20= 21.22653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空索豎直力V20= 168.6227 千牛 結構后吊點距起吊岸塔架 20 米時的情況:(兩路岸引橋上起吊) 1、不計溫度影響 后吊點垂度F1= 8.562419 米 前吊點垂度F2= 11.41958 米 跨間主索水平張力H= 1487.219 千牛 主索最大張力T= 1627.451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1=-38.44096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1= 1227.425 千牛 非起
11、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2= 110.9234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2= 685.9646 千牛 結構后吊點距起吊岸塔架 147.6 米時的情況:(碾子灣岸拱腳段就位) 1、不計溫度影響 后吊點垂度F1= 16.90356 米 前吊點垂度F2= 15.8663 米 跨間主索水平張力H= 1999.318 千牛 主索最大張力T= 2057.085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1= 105.6675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1= 991.4585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2= 100.9827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2= 1276.493 千牛 結構吊運至跨中時的情況
12、: 1、不計溫度影響 跨中主索最大垂度F= 18.11788 米 跨間主索水平張力H= 2116.986 千牛 跨中主索最大張力T= 2157.14 千牛 主索安全系數K= 3.041063 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1= 94.76692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1= 1165.202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2= 135.6241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2= 1185.15 千牛 (1)、考慮主索彎曲作用應力構件運輸至跨中時主索張力最大,按此階段控制計算。Tmax/AnV其中:主索最大張力:Tmax2157.14KN。塔頂座滑輪位置主索受到的垂直作用力最大:V=1185.
13、157KN。鋼索截面積: An4712.4 mm2。鋼索彈性模量:E75.6 KN/mm2。 塔頂主索滑輪數量:n24=8。代入上式得到:Tmax/AnV0.85752103MPa。主索鋼絲公稱抗拉強度:max1.7103MPa。則、考慮主索彎曲作用應力安全系數K1.2(不計沖擊系數)max/1.21.7103/0.857521032.382。可見,考慮主索彎曲作用應力安全系數基本滿足要求。(2)、考慮主索接觸作用應力Tmax/AnCeE/D其中:鋼絲直徑:2.6 mm?;喼睆剑篋=450 mm。鋼索彈性模量折減系數:Ce=0.104+0.042d/D。鋼索直徑d56.5mm。代入上式得到:
14、Tmax/An(0.104+0.042d/D)E/D0.5033103MPa。則、考慮主索接觸作用應力安全系數Kmax/1.7103/0.50331033.382考慮主索接觸作用應力安全系數滿足要求。2.4、工作索考慮到吊運扣索、檢修滑車及運送小型機具的需要,在左右幅橋塔頂主索側各布置1根47.5mm(637+FC)工作索,公稱抗拉強度170kg/mm2,破斷拉力為 1175KN,工作索安裝垂度f06.5m,按最大吊重80KN(含配重及沖擊系數)進行控制,吊重索跨跨中垂度fmax15.423m,最大張力Tmax330.285KN,拉力安全系數K3.563。工作索用量2450=900米。工作索按
15、吊籃位于兩路岸塔前15m、碾子灣岸塔前11m及索跨跨中共計算三種受力工況,計算初始數據及計算結果如下:初 始 數 據 吊裝跨徑 226 米 前后兩吊點間水平距離(單吊點取零值) 0 米 起吊岸主錨距塔架水平距離 80 米 非起吊岸主錨距塔架水平距離 75 米 兩岸塔頂高差(起吊岸低取正值,等高取零值)-3 米 起吊岸主索后拉索與水平面夾角 20.3718 度 非起吊岸主索后拉索與水平面夾角 22.657 度 主索彈性模量 75.6 千牛/平方毫米 安裝期與吊運期最大溫差(溫度升高取正值) 0 攝氏度 起吊結構重量(包括吊具及動力系數) 80 千牛 主索單位重量 .07943 千牛/米 主索破斷
16、拉力 1175 千牛 主索截面面積 843.47 平方毫米 擬定的主索跨中安裝垂度 6.5 米 工 作 索 計 算 結 果 空索情況: 空索跨中垂度F0= 6.5 米 空索初始長度S0= 393.18 米(不含后拉索回頭長度) 空索后拉索張力(較大岸)T0= 78.66521 千牛 起吊岸塔架空索水平力差H10= 4.28049 千牛 起吊岸塔架空索豎直力V10= 37.39632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空索水平力差H20= 5.64951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空索豎直力V20= 38.15236 千牛 結構吊點距起吊岸塔架 15 米時的情況: 1、不計溫度影響 吊點垂度F= 6.125391 米
17、跨間主索水平張力H= 203.4259 千牛 主索最大張力T= 221.0008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1=-3.752067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1= 163.2997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2= 15.39468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2= 90.07516 千牛 結構吊點距起吊岸塔架 215 米時的情況: 1、不計溫度影響 吊點垂度F= 5.018365 米 跨間主索水平張力H= 185.539 千牛 主索最大張力T= 203.1027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1= 11.01189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1= 80.14137 千牛 非起吊
18、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2=-1.889795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2= 160.8576 千牛 結構吊運至跨中時的情況: 1、不計溫度影響 跨中主索最大垂度F= 15.42288 米 跨間主索水平張力H= 325.9551 千牛 跨中主索最大張力T= 330.2847 千牛 主索安全系數K= 3.557537 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1= 16.32861 千牛 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1= 168.2788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水平力差H2= 22.34583 千牛 非起吊岸塔架主索豎直力V2= 171.3844 千牛 工作索應力安全系數亦滿足規范要求,計算過程略。2.5、索塔(見附
19、圖0208)塔架采用常備M型萬能桿件組拼成四柱門式鋼桁架結構,塔腳與基礎固接,通過風纜來約束塔頂位移。塔頂設工字鋼上、下分配梁來支承主、扣索及工作索座滑輪,并將懸索系統傳遞來的荷載分配到塔頂各節點上。塔頂標高由拱頂標高310.331+fmax+工作高度來決定,即為310.331+18.118+10.0338.449m,實際兩路岸塔頂標高343.207m,塔架基礎頂面標高314.0m,塔高29.207m;碾子灣岸塔頂標高340.207m,塔架基礎頂面標高311.0m,塔高29.207m。塔架頂部橫向寬48m,塔腳橫向寬度44m,塔架縱向寬度2m。除塔頭外,在塔架中部設置一道橫向連接系以增強塔架的
20、整體性。索塔采用M型萬能桿件組拼,需桿件鋼材總重324.033t,材質為Q235。為克服塔架縱橫向水平力,兩岸塔架設置519.5mm后風纜四組、519.5mm前風纜兩組和兩側各一組519.5mm橫風纜。后風纜拉于每籠立柱頂部中間位置,前風纜拉于外側立柱頂部中間位置,側風纜拉于上分配梁端頭位置;后風纜進入兩岸主錨碇錨固,前風纜錨固于預埋于拱座側面的抗拉力不小于20噸的預埋錨環上(若沒提前預埋,可采用鉆孔植筋方式植入),橫風纜設置抗拉力不小于30噸的風纜錨碇(或錨環)錨固;橫風纜與水平面夾角按塔架構造圖(圖04)中的說明進行布置。兩岸塔架19.5mm風纜索用量約6160m。為減小風纜垂度的影響,塔
21、架前風纜及橫風纜每道安裝張力按5t控制;后風纜每道安裝張力按3t控制;所有風纜千斤繩考慮8倍的安全系數后布置。因兩岸塔架結構相同,兩路岸塔架受力較大,僅取兩路岸塔架做控制計算。塔架按塔前20m起吊、運輸拱箱至索跨跨中、碾子灣岸拱腳段就位3個運輸狀態分別進行了計算,對每個運輸狀態又按吊運中箱至邊箱的5個不同的索力作用位置對塔架分別進行了計算(由于對稱性,5個位置已包括了全部橫移狀態) ,因而共計算了35=15個工況。計算時考慮左右半幅橋同時安裝共同對塔架產生作用,并綜合考慮了主索、扣索、工作索、起吊牽引索及風纜索的共同作用。兩路岸塔架在拱頂段邊箱塔前20m起吊時由主索、工作索、二扣扣索及起吊牽引
22、索(不含風纜初張力)產生的塔頂最大豎直壓力為22128.756KN,縱向水平力為2-96.444KN(向岸方向),橫向水平力為2269.084KN,見圖;在拱頂段邊箱運輸至索跨跨中時由主索、工作索、二扣扣索及起吊牽引索(不含風纜初張力)產生的塔頂最大豎直壓力為21989.502KN,縱向水平力為278.522KN(向河方向),橫向水平力為2323.089KN。圖、同時吊左幅外側邊箱及右幅內側邊箱塔頂力作用圖其余14個狀態塔頂力作用圖略。塔架作為空間桿系結構利用微機結構分析通用程序SAP2000進行電算,萬能桿件各節點看成空間鉸結點,同時將風纜作為鉸結拉桿進入計算模型(利用Ernst公式考慮風纜
23、垂度的影響,利用等效彈性模量代替風纜彈性模量),計算模型見圖示。按各個計算狀態各單元的最大受力值進行單肢桿件、桿端連接螺栓及節點板孔壁擠壓的強度復核,另對不能滿足受力要求的2N5斜桿皆用2N3、4N3代替,2N4水平桿皆用4N4代替,使所有的桿件及連接皆在規范容許受力范圍之內。塔架內力計算結果見圖。圖、塔架計算模型圖、塔架內力圖(同時吊左幅外側邊箱及右幅內側邊箱塔架軸力填充圖,其余工況未示)該工況立桿(4N1)有最大軸力。綜合塔架在各工況的最大內力計算結果如下:塔腳豎直桿4N1最大壓力N-117.539t133t,最大拉力N23.713t135t聯結控制;水平桿(4N4)最大壓力N-31.67
24、4t42.6t聯結控制,最大拉力N32.752t42.6t聯結控制;斜腹桿(4N3)最大壓力N-50.889t75.6t聯結控制,(4N3)最大拉力N39.589t75.6t聯結控制。索塔位移計算結果:左幅外側邊箱及右幅內側邊箱合攏段同時在塔前20m起吊時塔架縱向位移-6.06cm(向后),橫向位移2.26cm;至索跨跨中時塔架縱向位移4.91cm(向前),橫向位移2.78cm。2.6、塔頂分配梁(附圖0912)塔頂設上、下分配梁。兩岸上下分配梁結構相同,上分配梁為356b工字鋼,下分配梁為256b工字鋼。下分配梁簡支于萬能桿件柱頭上,上分配梁連續彈性支承于下分配梁上。兩岸塔頂分配梁共65.9
25、13t。上下分配梁內力計算結果見圖。圖、上下分配梁內力圖 (同時吊靠左、右幅軸線拱箱上分配梁豎向彎炬圖,其余工況未示)該工況上分配梁有最大豎向彎矩。(同時吊左幅外側次邊箱及右幅內側次邊箱上分配梁豎向剪力圖,其余工況未示)該工況上分配梁有最大豎向剪力。(同時吊左幅外側中箱及右幅內側中箱下分配梁豎向彎矩圖,其余工況未示) 該工況下分配梁有最大豎向彎矩。(同時吊左幅外側中箱及右幅內側中箱下分配梁豎向剪力圖,其余工況未示)該工況下分配梁有最大豎向剪力。綜合各工況分配梁內力計算結果如下:(1)、上分配梁最大彎矩Mmax8172528.66kg.cm,相應平面外彎矩M2-845247.81kg.cm;最大
26、剪力Qmax119925.65kg。最大彎曲應力max135.8MPa145MPa,最大剪應力max50.6MPa85MPa。材質為Q235。(2)、下分配梁最大彎矩Mmax6033069.56kg.cm,相應平面外彎矩M2-27051.23kg.cm;最大剪力Qmax60456.47kg。最大彎曲應力max125.4MPa=145MPa,最大剪應力max38.2MPa5,采用5t中速卷揚機做起吊動力。起吊卷揚機容繩量應不小于700m。牽引索采用24mm(637+FC)的麻芯鋼索,公稱抗拉強度170kg/mm2,鋼繩破斷拉力為29.356噸。碾子灣岸拱腳段就位時有最大牽引力W=14.009t,
27、牽引按來回線布置,滑車組走4線(不含通線),跑頭拉力F=3.835t,安全系數K=7.665,采用8t中快速卷揚機牽引。工作起吊采用19.5mm麻芯鋼索,滑車組走23線布置,采用5t卷揚機做起吊動力。工作牽引采用19.5mm麻芯鋼索,滑車組走12線布置(來回線),采用5t卷揚機牽引。起吊、牽引千斤繩不能在塔頂轉向而增加塔架的水平力,轉向滑輪的千斤繩必須卡在主索后拉索上,使索力傳入錨碇。起吊、牽引對塔架的外作用力已進入前面的塔架受力計算,其計算資料整理略。全橋起吊、牽引索用量(左右半幅同時安裝):19.5mm鋼索5100米(主起吊、工作索起吊和工作索牽引),24mm鋼索2480米(主牽引)。2.
28、10、拱箱風纜索每道拱肋風纜繩采用219.5mm(637+FC)的麻芯鋼索,公稱抗拉強度170kg/mm2,鋼繩破斷拉力為39.3噸(雙線)。風纜與地面夾角不大于30,風纜水平投影與橋軸夾角不小于50,為減小風纜垂度的非彈性影響,風纜初張力按5噸控制。全橋4(4個拱圈)2個肋需64道風纜繩。拱箱風纜繩用量約8000m。拱肋風纜位置根據設計的風纜角度要求放樣后確定,錨碇根據具體地質情況可采用錨環(錨環必須采用韌性較好的鋼材)或埋置式地壟等形式,工地自行設計布置,要求每道風纜錨碇容許抗拉力不小于15噸。2.12、主要鋼索組成參數表主要鋼索組成參數表鋼索規格單位主扣索工作索、扣索扣 索牽引索起吊索鋼
29、索直徑dmm56.547.536.52419.5鋼絲直徑mm2.62.21.71.10.9鋼索型號637+FC637+1637+FC637+FC637+FC重量Kg/m11.0997.9434.7341.9821.326金屬截面積FKmm21178.1843.47503.64210.87141.16彈性模量EKMPa7560075600756007560075600線膨脹系數1/1.2E-51.2E-51.2E-51.2E-51.2E-5破斷拉力TPt164117.570.19829.3519.65鋼絲公稱強度MPa17001700170017001700拉力安全系數應大于33355應力安全系
30、數應大于222333、拱箱的吊裝吊裝系統安裝完成,正式吊裝前,應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復核跨徑、起拱線標高,放樣拱腳對位大樣并畫線。(2)、對拱腳預埋件進行檢查和校正。(3)、檢測吊裝段拱箱的幾何尺寸及預制施工質量。(4)、對吊裝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并進行試吊,以檢驗吊重能力及系統工作狀態。纜索系統的試吊包括吊重的確定及重物的選擇、系統觀測、試驗數據收集整理。3.1、試吊裝前的準備工作對整套纜索系統的全面檢查驗收,各關鍵設備材料檢查主要項目如下:(1)、卷揚機安裝布置合理、排繩順暢、錨固牢靠、電線接駁符合安全要求、機械電器運行良好(特別是剎車系統)。(2)、鋼絲繩(牽
31、引、起重)鋼絲繩質量、磨損、斷絲情況、轉向的布置、摩擦等,穿索是否正確。(3)、轉向滑車、索鞍、跑車、滑車組轉動順暢,與鋼絲索聯接平順、固定牢靠。(4)、塔架螺栓的緊固、桿件安裝是否正確、線形順直、初始位移達到設計要求。(5)、纜風索初張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錨固牢固、鋼絲繩質量、磨損、斷絲情況。(6)、主索主索養護、鋼絲繩質量、磨損、斷絲情況、錨固、聯接可靠(繩卡數量、擰緊情況),橫向位置、垂度與設計相符。(7)、各類地錨牢固,砼、鋼筋、結構尺寸、錨固深度等符合設計要求。(8)、對試吊的物件及工具進行檢查,檢查起重、牽引、跑車、吊點連接、塔架、塔頂、索鞍、卷揚機、轉向滑車等各部位運行情況,發現
32、問題及時調整解決。(9)、指揮系統(通訊)、準備工作檢查。(10)、纜索系統空載運行試驗。3.2、試吊方案(1)、根據有關技術規范的規定并結合本橋的實際情況,以本橋最大設計吊重G=51噸為100試吊重量,按60%G(30.6t)100%G(56t)120%G(61.2t)確定。吊重物分別選用:引橋13m空心板中板2塊(約30.6t)邊箱拱腳段(51t)邊箱拱腳段+10.2噸鋼材(61.2t)。左右半橋試吊同時進行。(2)、試吊的目的是為了檢查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檢查加載起吊后至跨中主索的垂度情況與設計是否相符。、觀測主塔受力變形情況、塔架基礎、地錨的變形數據和穩定安全情況。、牽引索、起重索的
33、動作情況,跑車、倒拐滑車、滑車輪組的運轉情況,卷揚機組的運行情況等。 、測試指揮系統的調度配合能力。(3)、試吊需要檢查項目和檢查方法、主索的吊重最大垂度:試吊最大重量節段,跑車運行至跨中,使用全站儀進行懸高測量,參照標高為兩岸塔架頂連線標高。、塔架頂位移情況:分兩個測量階段,一是塔架在風纜初張力作用下的最大位移情況;二是每次加載后塔架位移情況。檢查有兩種方法:一是從塔架頂兩側邊沿橫向中軸線放下吊陀,丈量吊陀中心與塔架中心的縱、橫方向軸線的距離,計算出塔架兩側的縱、橫方向位移量;另一種方法是在塔頂兩側沿橋縱軸方向及上分配梁上沿橋橫軸線方向捆綁標尺,用設置于塔架縱橫軸線上的經緯儀直接測讀塔架位移
34、情況。并將數據匯報指揮小組并制訂出調整措施。、塔架基礎沉降量:檢查塔架基礎的沉降量,在基礎施工完成后測量基礎頂面標高,記錄原始數據備案,塔架及纜索安裝完成后測量一次,再與試吊過程中測量基礎標高進行比較,計算出沉降量。、地錨位移量:使用經過計量部門標定好的千分表測量,試吊前在地錨的錨樁后側安裝并固定好千分表,千分表頂桿接觸地錨后,記錄每個千分表初讀數,試吊過程中觀測并記錄吊運過程中千分表讀數。并及時將變化量反饋到指揮小組。、塔頂結構、塔架桿件、緊固件的局部變形情況:通過目測、敲擊、辨別異常聲音等手段檢查。、檢查塔架頂座滑輪、橫移系統、牽引索、起重索、滑車輪的動作情況,跑車、卷揚機組的行走和運轉速
35、度。通過目測和計時試運行等手段檢查。、檢查纜索吊裝系統設備滿負荷運行時,供電系統和用電設備線路能否滿足施工要求。通過電表讀數和各電路的電壓數據檢查。、檢查通訊設備是否足夠,并能保持清晰的對話。3.3、拱肋安裝方法每片肋分五段吊裝,半幅橋共50個吊裝段,全橋共100個吊裝段。預制好的拱箱通過軌道平車縱橫移至塔前主索垂直下方的起吊位置(后吊點距塔架不小于20m),經檢驗節段幾何參數和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后,準備吊裝。拱肋吊裝利用千斤繩配合吊架捆綁吊裝,吊點位置設置在端頭第二塊橫隔板處??埸c采用捆綁連接,扣點設置于端頭第二塊橫隔板處;兩岸一扣通過45噸H板及轉向輪與扣索連接,碾子灣岸二扣通過80噸H板及
36、轉向輪與扣索連接(見附圖19);兩路岸為起吊岸,二扣設置80噸扣架將兩根扣索分開(見附圖17),以利在單組主索吊運的情況下后續拱箱從兩根扣索之間通過,以免與扣索發生干擾。捆綁千斤繩安全系數應大于8;拱箱吊點采用443mm捆綁千斤繩,按附圖21進行布置;一扣扣點采用247.5mm捆綁千斤繩,二扣扣點采用447.5mm捆綁千斤繩,按附圖17、附圖19進行布置。同時注意吊、扣點捆綁位置應預留槽口和埋設粗鋼筋或型鋼,防止捆綁繩滑移。(1)、拱肋合攏施工工藝:、先吊裝兩個拱腳段,設置不小于10cm的施工預抬高值;、再安裝兩個第二段,設置不小于20cm的施工預抬高值;、最后吊運拱頂段至跨中并下放至約高于設
37、計標高,同時兩岸對稱循環逐漸下放拱腳段扣索、第二段扣索和拱頂段滑車組,使接頭慢慢抵緊,盡量避免拱頂段簡支擱置沖擊第二段。 、合攏松索控制:當下放至第二段前接頭與拱頂段端頭標高基本一致時,拱頂段先上好一端接頭螺栓,然后觀測拱頂及接頭標高,若低于設計標高并超過規范容許值,在另一接頭處加墊鋼板進行調節至設計標高后上好螺栓完成合攏,將加墊鋼板點焊于連接角鋼上。扣索及起吊滑車組松索過程中,除應注意同時兩岸對稱循環逐漸下放拱腳段扣索、第二段扣索和拱頂段滑車組外,拱頂段起吊滑車組及各扣索一次松索長度應盡量小,通過增加循環次數來達到扣索基本放松的目的,以保證施工安全。松索采取定長松索方法進行,扣索一次松索量可
38、采用23cm,起吊滑車組跑頭可采用2535cm,并用粉筆在張拉端鋼索及起吊跑頭上做好標記;每松一次索(對稱),應進行一次各接頭及拱頂的標高觀測,并根據反饋的標高數據隨時進行松索量調整。扣索的調整利用滑車組和卷揚機進行。經過多次松索循環,各扣索及起吊滑車組皆基本放松(保持1020左右索力),拱肋標高亦符合設計要求后,再進行一次拱肋軸線的精確調整。、拱肋軸線控制:拱肋軸線橫向偏位、標高是吊裝拱肋的控制指標,是一個復雜的控制過程。在整個吊裝過程中,測量技術人員進行跟蹤觀測,使用拱肋側風纜對軸線偏位進行調節。風纜的錨固設置在兩岸陸地上。拱肋軸線標高調節依靠調整扣索長度來實現,扣索調節是為了使拱肋軸線符
39、合設計要求,但是在安裝過程中頻繁調索也會影響施工的進度和結構的內力不斷變化,因此需要減少調索的次數,為此,拱肋在安裝階段需要設一定的預抬高量。拱肋軸線橫向偏位調節依靠調整拱肋側風纜長度來調節,扣索收緊、放松(合攏)的同時,測量小組對整個過程進行跟蹤觀測,同時將所有已安裝拱肋的標高和軸線橫向偏位觀測數據反饋到指揮臺,由技術組分析數據后制訂出扣索和拱肋側風纜調整措施,確保吊裝節段準確、快速完成對接就位并轉換到完全扣掛狀態。拱肋完成合攏扣掛體系基本放松以及標高調整完成后,應再一次通過側風纜對拱肋橫向偏位進行一次精確調整,最后再進行拱肋接頭的焊接。、拱肋接頭焊接:各接頭焊接利用在拱肋上設置吊架,吊架可
40、采用鋼筋焊接結構,也可采用腳手架管,吊架必須經過受力驗算并保證足夠的安全度,并有安全防護措施。在吊架上鋪設腳手板作為操作平臺。、單肋合攏的穩定性措施在單肋合攏接頭焊接完成前,拱肋的橫向穩定主要依靠每吊裝段上下河各設一道纜風索來保證,纜風索對拱肋的作用,相當于拱肋在橫向的多點彈性支承,減小了拱肋的自由長度, 因而我們在設計風纜時,不僅考慮了它的強度,而且考慮了它的剛度(風纜截面積),以保證在最大設計風力作用下拱肋的橫向位移盡量小。風纜的初始張力按在最大設計風力作用下拱肋橫向位移較小為計算原則,通過其較大的初張力減小垂度等非線性影響,同時對拱肋產生約束作用。根據設計說明:單肋合攏時計算得到的拱肋橫
41、向穩定系數為10.3,大于規范規定的45的要求。同時,在風纜布置時,盡量滿足上下河對稱的原則,并盡量滿足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所要求的風纜角度。(2)、拱箱總體吊裝順序:加快施工進度,設計采用兩組主索左右半橋同時安裝。因主拱座置于中風化完整基巖上,能承受較大的推力,為施工方便(減少來回移索次數),不考慮半幅橋拱圈完全對稱安裝。安裝按圖中節段編號由小到大的順序進行,左右半幅橋編號相同節段可同時安裝,也可先后進行,但左右半幅橋的安裝進度應不超過一片單肋,以使索塔受力與設計計算基本一致,確保施工安全。圖、拱箱吊裝順序示意圖全橋共4個拱圈,每個拱圈共5片拱肋,每個拱圈的第1片單肋合攏調整好拱肋軸線和標高
42、后,擰緊接頭螺栓,吊、扣索松而不解 (保持1020左右索力),收緊拱肋浪風,并進行拱肋縱向接頭焊接;接頭焊接完成后,解除起吊索,暫時保留扣索。再進行第二片肋的吊裝,解除第一片肋的扣索并利用其進行扣掛,合攏調整好拱肋軸線和標高后,擰緊接頭螺栓,吊、扣索松而不解 (保持1020左右索力),收緊拱肋浪風,并進行已安裝完成的第二片肋縱向接頭及與第一片肋的橫向連接接頭的焊接;焊接完成后,才能解除吊、扣索。但每個拱圈雙肋合攏,縱橫向接頭焊接完成后,可解除吊、扣索用于后續拱肋的安裝,但必須保留兩肋風纜索。然后安裝第三片拱肋,第三片拱肋和該拱圈的第4、5片拱肋的安裝皆可不設置風纜,利用倒鏈葫蘆和木契塊連接于已
43、安裝拱肋上來保證橫向穩定和調整橫軸線。每個拱圈的5片拱肋安裝完畢,縱橫向焊接全部完成后,解除扣索和該拱圈的全部風纜索,該拱圈拱肋安裝完畢。最后澆注縱橫接頭及頂板現澆層混凝土,整體化拱圈。(3)、拱肋安裝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在拱肋安裝的幾個主要受力階段,對塔架、主索、扣索、錨碇進行張力、應力、垂度和位移觀測,并作好記錄,以指導確保施工安全。、各扣段安裝應設置一定的施工預抬高值(拱腳段10cm,第二段20cm),此預抬高值為合攏前各段預抬高值,在各段安裝過程中,應注意扣索及起吊滑車的調整,確保施工預抬高值始終不小于上述數值,以便拱頂段的順利安裝;在拱頂合攏段安裝并松索完成后,此施工預抬高值消
44、失。、拱頂段就位合攏時,兩岸逐漸對稱循環下放拱腳段、第二段扣索,同時緩慢下降拱頂段滑車組,使接頭縫慢慢抵緊,盡量避免拱頂段的簡支擱置和沖擊作用。、接頭焊接應在軸線標高調整完成,松扣(保持10-20扣索力)和接頭充分抵緊后進行。、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千斤繩的配套使用,千斤繩的安全系數應大于8倍;同時各鋼繩的索卡數量應滿足規范及起重操作手冊的要求,索卡間距應滿足規范及起重操作手冊的要求;索塔的連接螺栓及鋼索的索卡等必須擰緊。、吊環、倒拐滑車錨環、風纜錨環等應采用韌性較好的鋼材,不能使用脆性大的鋼材。、拱肋合攏時的溫度按設計要求控制在152。、大風(風力六級以上)及雷雨天氣禁止吊裝作業。3.4、塔架風纜
45、張力及塔頂位移控制塔架設計為塔腳固接式。塔頂水平荷載將對塔腳產生較大的彎矩。因而控制好塔頂的水平荷載和位移是保證塔架受力安全的關鍵。為控制塔架的水平位移,除要保持較大的風纜索截面外,還應控制好風纜的初張力。經過計算,考慮風纜作為單元參與共同受力,在塔頂吊重索外力(含主索、工作索、扣索、起吊牽引索等)、風纜初張力及索塔自重作用下,計算各工況塔架桿件受力皆滿足規范要求;左幅外側邊箱及右幅內側邊箱合攏段同時在塔前20m起吊時塔架縱向位移-6.06cm(向后),橫向位移2.26cm;至索跨跨中時塔架縱向位移4.91cm(向前),橫向位移2.78cm。在拱肋安裝過程中,兩岸塔頂縱向位移應控制在8cm范圍
46、內,橫向位移應控制在3cm范圍內,并隨時根據塔頂位移情況對風纜張力進行調整,確保塔架位移不超過此控制范圍。4、施工觀測控制拱肋安裝施工觀測主要分為六個方面:拱肋軸線控制;塔架在拱肋安裝過程中的偏移控制;拱肋各扣點在各階段的標高控制;扣索各階段索力觀測;纜索吊裝系統主纜垂度及索力觀測;錨碇的位移觀測。4.1、塔架位移觀測控制塔頂位移過大將使豎直力V產生較大的偏心彎矩,對塔架的整體穩定不利。塔架位移通過風纜進行控制和調整;本橋塔架縱向位移應控制在8cm內,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塔架位移情況對塔架風纜張力進行調整。塔架位移通過經緯儀進行觀測,觀測方法和儀器如下: 、在塔架垂直于橋軸線方向設一個測站和一個后
47、視點,在塔架頂面上下游兩側設一個固定標尺。 、吊裝中用經緯儀架在測站,對好后視,直接讀取固定標尺讀數,再與初始讀數比較,即可得偏移值。 、測站和后視點的設置要求牢固可靠,標尺編號清楚,便于查找。、需用J2經緯儀2臺,測量人員4人。4.2、主索垂度和張力觀測主索垂度直接影響主索張力,同時影響牽引升角、牽引力及塔架、錨碇受力。必須控制好安裝初始垂度,同時監測吊重最大垂度及主索張力,并與理論計算值進行比較。其測量方法及儀器如下:、起吊前測量空載時的垂度,起吊后拱肋運至1/2跨時,再測重載最大垂度。觀測方法是在岸坡上適當地方確定一控制點,測出控制點標高和距跨中距離,在控制點上置經緯儀,觀測主索跑車位置
48、,讀出豎直角,即可計算得垂度值。、主纜索力用頻譜分析儀測出。4.3、錨碇位移觀測錨碇通過錨樁抗剪、托板前緣被動土壓力及后錨桿來克服鋼索拉力。錨碇前緣土體將產生微小壓縮,引起錨碇位移,錨碇位移利用千分表進行觀測。4.4、扣索索力觀測各階段的扣索索力見前面的各階段扣索力計算成果表??鬯髁Σ捎妙l譜分析儀觀測;扣索力觀測需在每段拱肋安裝時進行。4.5、拱肋軸線的控制、在兩岸的拱肋軸線上適當高程位置(利用兩岸地形條件)各設一個拱肋軸線觀測站,觀測本岸吊裝節段上弦頂面拱肋軸線。 、拱肋吊裝前,在每節段拱肋軸線上頂面貼上用白漆打底劃紅漆的三角標志。、需配置J2經緯儀2臺,測量人員4人。拱肋軸線觀測需在每段拱
49、肋安裝及合攏調整階段進行。4.6、拱肋各扣點在各階段的標高控制利用紅外儀進行拱肋各扣點在各階段的高程控制測量,具體方法如下:、拱肋各扣點在各階段的標高由設計單位和施工監控單位提供,并換算至實際觀測點上進行控制。、全橋需兩臺電子全站儀,單棱鏡2個,多棱鏡及鏡桿2套,觀測人員2 人,記錄計算2人,前視2人(每岸各1人),后視1人。、在合適位置設置一個高級后視水準點,兩套經紅外儀都用這個水準儀點作后視高程。后視點到儀器距離大于儀器到后視點的距離。、在拱肋起吊前,在扣點位置拱箱頂面用紅油漆標明扣點的編號,以便查找。、觀測中需盤左盤右各觀測一次組成一個測回,取換算高程的平均值。、記錄表上應注明觀測時的溫
50、度、時間、編號。、測量方法:紅外儀架在任意位置,用水準點高程為后視高程,測前視測點高程。后視水準儀點A高程Ha,鏡高a,紅外儀與鏡高a的高差ha;前視鏡高b,紅外儀與鏡高b的高差hb,求高程Hb。從后視計算儀站高程:H=Ha+a-ha;從前視計算儀站高程:H=Hb+b-hb;則:測點高程:Hb=Ha+a-ha+hb-b。拱肋標高觀測需在每段拱肋安裝、調索及合攏索松索過程中進行觀測。5、機械設備、勞動力及吊裝工期安排(1)、主要機械設備計劃懸索吊裝主要設備表名 稱規 格長 度數量合 計備 注鋼 索 1主 索56.5450m83600m2扣 索36.54740m47.561600m3工作索47.5
51、450m2900m4起吊、牽引索19.585100m起吊、工作牽引24124022480m主牽引5拱箱風纜索19.5648000m按8條肋浪風計算6塔架風纜索19.5166160m塔前、后及側風纜7扣索滑車組19.5150m101500m8安全網391204480m卷 揚 機: 22臺。1起 吊5t42牽 引8t23扣 索58t84工作索5t45預制場5t4縱橫移拱箱吊 具一滑 車1四線跑車40t4套跑車輪8個2起吊滑車35t8個6門12線3扣索滑車40t16個6門12線4牽引滑車25t8個3門5工作索起吊10t4個單門或2門6工作索牽引10t4個2門7風纜滑車15t64個單門(8肋風纜)8倒
52、拐滑車16t16個主牽引10t48個單門、開口二索 卡1主 索Y55240個56.5 按15道卡2扣 索Y45144個Y35144個3工作索Y4548個4安全網Y3880個5主牽引Y2260個6主起吊Y1880個7其 它Y18360個用于19.5鋼索三卸 扣1起 吊35t8個含預制場2扣 索4045t16個3其 它545t12個連接鋼索1t240個安全網四轉向滑車1120t12個主索轉向280t2個扣索轉向(C6)345t8個扣索轉向(C5)五手拉葫蘆1倒鏈葫蘆5t4個2倒鏈葫蘆3t8個3手搬葫蘆1t12個六座滑輪1主 索4門4個2扣 索1門8個2門4個3工作索1門4個萬能桿件及分配梁、吊扣具
53、1塔 架324.04t3分配梁65.913t4吊、扣點連接及主索平衡5.066t不包含轉向輪預 制 場 1鋼 索19.5600m2鋼 軌38Kg/m400m3千斤頂50t4臺脫 梁4平 車40t2臺縱、橫移拱箱(2)、勞動力計劃(左右半幅同時吊裝所需勞動力)拱肋吊裝期間由項目經理部成立大橋吊裝指揮組,對吊裝期間的各種工作進行較為明確的分工。組織機構如下:指揮組組長(總指揮):1人(項目經理)副總指揮:1人(項目總工程師)現場指揮:4人(兩岸起重工長)起吊落位組:20人扣索作業組:16人卷揚機組:18人抗風作業組:16人測量觀測組:16人(含各部位移觀測及索力、應力觀測)安全治安組:2人后勤保障
54、組:4人拱肋吊裝工作人員共計98人。(3)、吊裝工期安排2010年3月20日至4月10日完成塔架基礎及錨碇施工,2010年4月1日至5月30日完成吊裝系統布置,拱肋吊裝施工工期計劃于2010年6月1日至7月30日。其中、拱箱預制應在2010年7月20日前完成。施 工 進 度 計 劃 表年度、月份工程項目201023456789錨碇及塔架基礎塔架拼裝吊裝系統布置拱箱預制拱箱吊裝備 注主要工作內容為:1、塔基、錨碇基礎開挖及混凝土澆筑;2、塔架約400噸萬能桿件及分配梁拼裝及風纜安裝;3、吊裝系統8根主索、2根工作索及相應起吊、牽引安裝;4、100段拱箱預制;5、扣索系統布置及100段拱箱安裝。6
55、、施工保證措施6.1、質量保證措施纜索吊裝系統所有受力結構要求認真進行計算、復核,在技術上確保結構的安全。進場地鋼絲繩和機械設備均要求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項目包括:生產合格證、型號規格和數量、保養情況、有無磨損等等。對于鋼絲繩必要時進行破斷拉力試驗。塔架基礎和地錨使用的砼要抽取砼試件進行試驗,保證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根據本橋纜索吊裝施工特點,應建立無支架纜索吊裝系統施工監測系統,在塔架基礎施工、塔架安裝、地錨施工、纜索架設、風纜索設置、臨時錨固設施、扣索張拉等,要進行必要的監控和檢測,如:對塔架穩定、變形、內力等情況進行檢測和控制;對地錨在受力狀態下的位移;主索的垂度、磨損情況;扣索的錨固情況
56、等等。充分保證整個纜索吊裝系統在后期運行期間的安全性。使整個纜索吊裝系統施工過程處于全控狀態。測量系統負責測量地錨在試吊階段的位移,扣索調整時拱肋軸線、標高、變形觀測,以及塔架的變形觀測,并掌握氣候情況(主要是風力、溫度、晴雨變化情況等)。纜索吊裝系統安裝完成后,要按照試吊程序進行試吊,以檢驗纜索吊裝系統的運行情況和安全性,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改正。6.2、工期保證措施(1)、為了加快纜索吊裝系統的施工進度,保證拱肋吊裝和其它安裝工作的順利進行。纜索吊裝系統施工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精心編制施工計劃,進行動態計劃管理。(2)、成立纜索系統施工指揮機構,由指揮機構統一調度安排施工管理。形成一個反應迅
57、速,工作效率高的決策層。(3)、實施方案確定后,盡早開工,并充分利用有利季節,掀起施工高潮。(4)、投入足夠的機械設備和勞動力,優化人、機組合,同時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提高利用率,力爭按期完工。(5)、積極開展勞動競賽,采用合適的激勵措施鼓舞每一個建橋員工,以最佳的工作狀態投入到工作中。(6)、建立合理化意見獎勵基金,積極采用廣大建橋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6.3、安全保證措施、組織措施 (1)、成立XXXX大橋吊裝領導小組,由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監控單位人員組成。(2)、項目經理部成立XXXX大橋吊裝指揮組。指揮組設組長(總指揮)一人,副指揮1人,成員若干人。(3)、吊裝指揮組下設
58、吊裝作業班、測量觀測組、安全治安組。吊裝作業組下設4個作業小組:起吊落位組;扣索作業組;卷揚機組;抗風作業組。(4)、制定作業組“工作范圍”及“操作注意事項”,使全體施工操作人員明確職責。(5)、建立安全規章、措施。(6)、吊裝作業工班設專職巡視檢查員1人,負責施工過程中吊裝全系統各部的檢查。(7)、在吊裝現場設置專職警衛人員,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吊裝設施安全。(8)、吊裝作業前,技術負責人向參加吊裝的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細致的技術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數。、各作業班組工作范圍及操作注意事項(1)、吊裝作業工班吊裝作業工班主要負責拱肋從預制場地起吊,拱肋吊運、安裝、調整拱肋軸線、高程,連
59、接節段螺栓等,對吊裝全過程的安全及質量負責,作業小組工作范圍及操作注意事項如下: 、起吊落位組工作范圍:a、負責吊運系統的全面檢查處理。b、拱肋起吊、運輸。 c、與扣索組、抗風組互相配合,負責拱肋軸線、標高的調整。 d、負責拱肋節段間螺栓連接。 e、執行指揮及工班長臨時交辦的任務。操作注意事項 a、必須嚴格遵守高空作業規程。 b、拱肋起吊運輸過程中,提升、下落、運行要求平穩,防止突然停動增大荷載對天線的沖擊。 c、單肋節段安裝就位后,用抗風索保證橫向穩定。 d、拱肋吊運到安裝位置,通過前后吊點的緩慢收放、牽引,使拱肋待安裝節段后端靠近對位已就位拱肋的前端拼裝接頭,拼裝時,先用螺栓拼裝,螺栓不完
60、全擰緊,以便于拱肋高程,軸線調整。拱肋高程通過扣索調整,拱肋軸線通過抗風索調整。拱肋吊點在力完全交予扣索且抗風調整好之后松下。、扣索作業組工作范圍a、負責扣索系統的檢查處理。b、負責各段拱肋的扣索安裝及調整,按指令“定長松索”,對拱肋進行調整。c、配合起吊落位組,測量觀測組進行拱肋高程調整工作。d、執行指揮及工班長臨時交辦的任務。操作注意事項a、堅守工作崗位,不得擅自離開。b、與測量觀測組、起吊落位組、抗風作業組密切配合,進行扣索張拉及調索工作。c、兩岸拱肋扣索張拉及調整對稱進行,同步作業。、卷揚機組負責全橋卷揚機的操作、檢修、保養;操作過程中精力集中,一切行動服從現場指揮的指令,接到可靠指令
61、后才能進行操作。、抗風作業組負責抗風系統的檢查、處理,配合起吊落位組對拱肋橫向偏移進行調整。經常性檢查抗風地錨及抗風索的牢固情況。在拱肋安裝完畢、縱橫向接頭焊接完成后方可拆除抗風索。收緊浪風索時,拱肋上、下游同步進行,且拉力應相等。(2)、測量觀測小組工作范圍、負責拱肋軸線觀測;、負責塔架在拱肋安裝中的偏移觀測;、負責拱肋各扣點在各階段的標高控制;、負責扣索各階段索力觀測;、負責纜索吊裝主纜索垂度、索力觀測;、負責吊裝錨碇位移觀測;、匯總和整理測量數據。注意事項測量觀測結果要求準確、迅速、及時地報告指揮臺。(3)、安全治安組、負責吊裝期間的施工安全布置、督促、檢查工作。、負責在施工區域布置安全
62、哨。、負責全橋吊裝期間的治安保衛工作,對于吊裝系統各部必須嚴加防范,以保證吊裝安全.、安全規章及措施(1)、按時進入工作崗位,未經同意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2)、施工操作人員上班前不得飲酒。(3)、一切行動聽指揮,嚴格遵守操作規程。(4)、指揮人員站位要適當,發生的信號要明確、及時、無誤。(5)、施工人員上班必須戴安全帽,不準穿硬底鞋,高空作業必須拴安全帶、安全繩。(6)、施工工具(如撬棍等)、螺栓及螺帽應妥善放置,作業區下方布置鋼絲網,防止滑落傷人。嚴禁向下拋擲物件,嚴禁墜物傷人。(7)、停止作業時,所有吊裝機具、設備應加防護,起重繩、牽引繩、扣索等都應卡死固定,并去掉電源保險。次日上班應
63、進行全面檢查。(8)、由于自然條件(如大雨、大風、大霧)的影響及夜間停止作業。(9)、指揮聯絡設施失靈或缺乏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發現吊裝設備工作不正常等原因影響吊裝作業時,現場指揮應及時采取措施或暫停吊裝作業,不得冒險施工。(10)、起重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員停留或通過;無論何種情況,嚴禁用起重設備吊運人員。嚴禁斜拉、斜吊,吊掛時應平穩,鋼絲繩與被吊物的夾角應大于60。(11)、卷筒上的鋼絲繩應連接牢固,排整齊,放出鋼絲繩時,卷筒上必須保留三圈以上。鋼絲繩不得打環、打結、彎折和有接頭。(12)、與氣象部門加強聯系,及時取得有關氣象資料,根據氣象預報結合本合同段現場具體情況,確定施工部位,工
64、作內容,并及時編制和調整施工計劃,提交工程師審查批準后實施。(13)、塔架設避雷裝置:由于塔架較高,必須設置避雷設施。按照級結構物避雷要求設置,通路電阻小于4。塔架防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等三部分組成。采用22圓鋼制作接閃器,其長度為1.5m,塔的兩根立柱上分別設置一根;同時用12圓鋼外套PVC防護管作為引下線,接至地面與相應的接地裝置相連接,接地裝置采用型鋼75758打入地中設置,打入深度不小于1.5m。6.4、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環境保護體系:以項目經理為核心,建立環保領導小組,設立專職環保工程師,全面負責環保工作。為保護施工范圍內的環境衛生,施工垃圾,用汽車運到指定的地方棄倒,嚴禁直接倒入河谷中。拱上施工垃圾及油污必須做統一處理,嚴禁直接投入河谷中。施工現場保持干凈整潔,每天用完用剩的材料及時處理或堆放整齊。施工現場設置必要的臨時圍護,使施工現場盡可能自成一體,以減少和外界相互干擾。教育職工與周邊居民關系融洽,友好相處,行為舉止文明,主動與村委會加強聯系,爭取給予支持。附件:拱箱懸索吊裝方案設計圖(圖01圖26) XXXXX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XXXX大橋項目經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