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編制依據本工程鐵塔施工和本作業指導書的編制,遵守以下文件:1) 本工程設計文件、項目管理實施規劃 2)220kV官灘變-安瀾變輸電線路工程鐵塔施工說明書3)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達標投產考核辦法(2011年版);4)國家電網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規定;5)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電力線路部分)DL500922013;6)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2011版);7)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33-20058)110500kV架空電力線路工程施工質量及評定規程DL/T 5168-2002;9)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優質工程評選辦法(2013版)10)電力建設
2、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導則(國家電網工2003153號)11)其它相關有效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上級有關文件2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官灘變-安瀾變220kV線路工程,采用架空線架設,設計風速27.0m/s,覆冰導線5mm,地線10mm。本工程新建線路全長17.564km,其中雙回路角鋼塔架設段約0.544km,220/110kV混壓四回路角鋼塔架設段約17.019km。本工程220kV導線采用2JL1/LHA1-210/220型鋁合金芯高導電率鋁絞線,地線兩根采用OPGW-150。110kV導線采用2JL/G1A-300/25兼1JL/G1A-400/35,本期110kV部分不架線。角鋼塔共計57基,雙
3、回路終端塔2基,混壓四回路直線塔40基,混壓四回路轉角塔9基,混壓四回路分支塔6基。 表2.1 鐵塔數量及型號統計表序號塔型呼高數量單基重量(T)備注12/1I2-SSZ1272121.13301122.86133323.10422/1I2A-SSZ239127.68732E5-SDJ21229.6942/1I2-SSJ124341.6552/1I2A-SSJ127136.70562/1I2-SSJ221144.76272/1I2A-SSJ227246.23282/1I2-SSJ321247.6992/1I2-SSJ421258.47224161.694102/1I2A-SSJ427165,4
4、43112/1I2-SSFJ121155.86224259.46830266.361122/1I2-SSFJ221165.347合計18543 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見圖3.1)圖3.1 工藝流程圖4 施工準備4.1基礎工程通過驗收,所準備組塔基礎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0%以上;4.2工程技術負責人應組織有經驗的施工人員進行現場調查,熟悉鐵塔圖紙,根據現場特點確定合理的組立方法。4.3 對施工場地進行整理,以滿足施工用材料及工器具的運輸、堆放及組塔施工操作。4.4施工前必須熟悉施工圖紙,作業指導書及施工工藝的特殊要求,明確線路前進方向,轉角方向及腳釘腿安裝位置等。4.5 組立鐵塔前應復查基礎根開、對
5、角線及基礎頂面高差確認無誤后方可立塔。4.6施工前必須對所用機具進行認真檢查或試驗,嚴禁不合格機具流入現場。所有使用的工器具嚴禁以小代大或超負荷使用。4.7參加鐵塔組立的施工人員必須具備上崗條件,施工前對全部施工人員進行專門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4.8施工前必須對全體人員進行認真的技術交底、特別要對鐵塔組立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詳細交底。4.9根據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鐵塔結構,應配置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和用具。包括安全帶、腰繩、安全帽、等,每次使用前必須由使用人員進行外觀檢查,有缺陷的嚴禁使用。4.10參加組塔施工人員應明確分工,密切配合。4.11 鐵塔組立時的人員配置(一個立塔組)見表4.11
6、。表4.11 鐵塔組立人員配置表序號工作崗位技工普工合計備注1現場指揮11重要崗位2安全監護11重要崗位3機動絞磨123重要崗位4塔上作業66升抱桿時兼控制浪風5地面組裝21214升抱桿時兼控制浪風6拖 根134升抱桿時兼控制浪風合計121729 注:重要崗位技工均專人專崗,不得兼任,不得擅離崗位。5 塔材運輸5.1塔材小運以一次一基為宜。不同塔基同時小運,不得混搭,應做好標記,且必須有專人送料。5.2 本工程塔材小運時,應遵守交通規則,嚴禁超載,并有專人監護,需要經過橋梁時,嚴格按照要求限重、限高、限寬。5.3 塔材運至堆放點時,材料站應按有關程序文件及監理要求進行驗貨。塔材運至現場前,材料
7、站依照修訂最新的桿塔明細表的塔型對構件、螺栓、腳釘和墊片等按基配套,必須作好發貨記錄。5.4構件下方應襯墊方木,且做好防變形、防鍍鋅層磕碰等措施,凡用鋼絲繩或鐵絲綁扎構件時,其綁扎部位應用麻袋纏繞以防磨。6 現場組裝6.1 根據規定的吊裝方式與吊裝順序表進行地面組裝。DA安瀾(大號)側BC圖6.3腳釘安裝示意圖6.2 本工程所使用螺栓強度要求:M16、 M20螺栓、腳釘采用6.8級; M24螺栓、腳釘采用8.8級。不同等級的螺栓應分別堆放,在組裝時須注意螺帽不得裝反。6.3 腳釘安裝:面向安瀾變方向(即大號側)直線塔腳釘安裝在D腿上。轉角(耐張)塔腳釘安裝在轉角內側(左轉安裝在B腿,右轉安裝在
8、D腿),見圖6.3。6.4 本工程基礎頂面向上15米的螺栓加裝防盜裝置,塔頂至平口(或下橫擔下平面)以下2米范圍內螺栓安裝六角防松圈防松裝置。6.5 螺栓穿向及墊片使用見圖6.5。 1) 對立體結構:水平方向由內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2) 對平面結構:順線路方向,由送電側穿入;橫線路方向,兩側由內向外,中間由左向右(面向受電側);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3) 塔腿內側“V”形面上的螺栓由中心樁向塔腿主材方向穿。 4) 螺桿應與構件面垂直,螺栓頭平面與構件間不應有空隙。 5) 螺母擰緊后,螺桿露出螺母長度:對單螺母不應小于兩個螺距,對雙螺母可與螺母相平。 6) 必須加墊者,每端不超過兩個墊片。
9、7) 個別螺栓難以滿足上述規定的可以變更。 8) 圖紙中未標清和能不喝水的斜鐵,應調換成不喝水后進行安裝。 9) 螺桿應與構件面垂直,螺栓頭平面與構件間不應有空隙。6.6 所有塔有長、短橫擔,組裝時注意長短橫擔與塔身連接處的聯板不要裝錯。6.7 根據附件二確定的吊重和分片,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吊裝構件的分片及應帶輔鐵的數量,現場吊重不得超過附表中計算重量;如需要調整吊重,必須經項目部核算符合要求方可施工。6.8組立鐵塔前必須對運到現場的塔材清點數量和檢驗質量。質量不合格者不得使用。缺少主材及連接包角鋼者嚴禁組立鐵塔。6.9 做好缺料、余料的填表登記,并及時報告隊長(或班長)。清點構件的同時,應
10、逐段按編號順序排好;清點構件時應了解設計變更及材料代用引起的構件規格及數量的變化;6.10檢查構件的彎曲度。角鋼的彎曲不應超過相應長度的2,且最大彎曲變形量不應超過5mm。6.11 分解組塔地面組裝前,應進行構件布置。構件布置應遵循下述原則:1)根據抱桿可能提升的高度、抱桿的允許承載能力等,合理確定吊裝構件的分段、分片及應帶輔材的數量;2)根據現場地形、塔段本身有無方向限制、地面組裝與構件吊裝是否同時作業等,確定構件的布置方位;3)構件的分段,原則上按鐵塔主材的分段進行組裝。當抱桿提升高度及承載能力允許時,也可將兩段塔材組成一片進行吊裝,以減少吊裝次數;4)組裝構件的場地應平整或墊平,以免構件
11、受力變形。吊裝的構件應盡可能組裝于塔基周圍,不得距塔基過遠。5)地面組裝的塔片,由于地形限制有時要重疊放置,此時必須注意先吊的塔片后組裝,后吊的塔片先組裝。如果發現塔片的部分構件容易變形時,應用圓木或鋼管等進行補強。6)塔片或塔段除連接包角鋼的螺栓,其余螺栓應在組裝好后擰緊,一端未連接的小交叉材應用鐵絲綁扎在主材上,避免吊裝中被掛住。7)組裝時必須核算起吊重量不超過措施規定的最大控制起重量,嚴禁超載。塔片吊裝前,應按設計圖紙作一次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在地面處理,切忌留待高空作業處理。8)在塔片組裝中應根據起吊高度、重量分片組裝鐵塔,帶鐵應能自由活動,螺帽必須出扣,自由端朝上時應用鐵絲綁扎牢固。
12、612 單、雙掛點的安裝 本工程按照要求統一加工三掛點,便于后期施工運行檢修方便。7 鐵塔組立7.1抱桿選用本工程采用55055028m內懸浮格構式鐵抱桿系統。該抱桿組合長度為28m,共分為8節,頂節及底節圴為2m,其余每長節4m。兩端截面250250mm,中部24m截面550550mm,頂部采用可旋轉結構。抱桿自重為10kN,允許最大軸向壓力為92kN。見圖5.1.6.1(a)。圖(b) 550mm550mm28m抱桿總圖圖(b) 抱桿中部截面圖7.2 抱桿系統的使用要求如下:1) 抱桿在起吊時可以向吊件側傾斜,傾斜角應小于10,抱桿座地吊時可不大于15。2) 拖根對地夾角不大于30度,不能
13、滿足要求時重新進行受力分析。3) 吊件離地前距塔身的距離不大于1m,吊件與已立塔段間水平距不大于50cm,以此確定起吊滑車組垂偏角。 抱桿上起吊滑車組尾繩引下時垂偏角不大于10度。7.3施工布置7.3.1 55055028m抱桿內懸浮外拉線分解組塔的現場平面布置如圖7.3.1 所示:圖7.3.1 現場平面布置圖7.3.2 55055028m抱桿內懸浮外拉線分解組塔的吊裝布置如圖7.3.2 所示:1抱桿 2外拉線 3墊木 4起重滑車 5承托繩 6起重繩7塔片 8補強構件 9控制繩 10攀根繩 11轉向滑車 12機動絞磨圖7.3.2吊裝布置圖7.3.3 抱桿的長度1) 根據吊裝鐵塔的分段長度及根開
14、尺寸,選擇適宜的抱桿長度,但最長不超過28米。2)抱桿在塔上位置示意如圖7.3.3所示。抱桿露出已組塔段的長度L1及插入已組塔段的長度L2應保持一定比例。一般經驗為:L1:L27:3。抱桿上部長度應滿足吊裝構件就位的需要,抱桿下部長度應滿足承托繩與相對承托繩間夾角小于90的要求。圖7.3.3抱桿位置示意圖7.3.4 抱桿承托系統的布置1)抱桿未提升前,對其根部要進行鎖根。主抱桿鎖根可采用基礎立柱鎖根或塔腳鎖根兩種方式,如圖7.3.4-1所示:(鋼絲繩選用15;工具卸扣選用50kN級、雙鉤選用30kN級)。(a) 立柱鎖根方式(b) 塔腳鎖根方式圖7.3.4-1主抱桿鎖根布置圖2) 鋼絲繩在基礎
15、立柱上纏繞需注意保護立柱,立柱的四個角(正方形立柱)均用包角鋼內襯,中間用木方襯,鋼絲繩與鐵質及混凝土接觸處均需襯墊麻袋布。3)抱桿提升后,其承托系統布置如圖7.3.4-2所示:圖7.3.4-2抱桿承托系統布置圖4)承托鋼絲繩的一端通過卸扣與抱桿根部連接,另一端在已組立鐵塔的承托繩部位每根主材上纏繞,承托繩端頭部分通過卸扣與鋼絲繩本繩銷接。5)鐵塔的承托繩部位每根主材均需在角鋼內襯木方,外裹麻袋布。6)承托繩制作后應保證每根長度基本一致。7.3.5 控制繩系統布置控制繩起著穩定和平衡吊件的作用,一般由二根鋼繩及V型套、相應卡具組成。控制繩與地面的水平夾角應控制在45以內。控制繩,一端用V型套及
16、卸扣與吊件連接,另一端通過松繩器固定在地錨上。7.3.6 起吊系統布置1)起吊系統由起吊鋼繩、起吊滑車組、轉向滑車等組成。2)抱桿的主吊滑車組采用60kN22,副吊滑車組采用30kN11。滑車組懸掛與抱桿頂部的專用掛孔內,要求滑車轉動靈活,掛鉤封口。3)牽引系統應放置在主要吊裝面的側面,牽引設備及地錨與鐵塔中心的距離應不小于塔全高的0.5倍,并不小于40米。4)牽引設備采用50kN絞磨,絞磨應放置在起吊部位的反側,牽引絞磨應和底滑車盡量相平,不得放置在塔內。5)牽引絞磨方向應盡量選擇與起吊面垂直并利于底滑車轉向的位置,塔下至牽引位置及控制繩位置應通視。7.4 55055028m抱桿倒落式整體組
17、立7.4.1 55055028m抱桿倒落式整體組立現場布置如圖7.4.1所示。(a) 倒落式起抱桿整體布置圖 (b)倒落式起抱桿布置尺寸圖7.4.1: 55055028m抱桿倒落式整體組立現場布置圖1 總牽引地鉆群(地錨)距離至主抱桿根部水平距離不小于34m,2 人字抱桿距主抱桿根部水平距離為4m,3 人字抱桿單根長度6.2m,人字抱桿根開3m。4 主抱桿吊點距主抱桿根部長度為16m5 吊點鋼絲繩有效長度為10.4m7.4.2 根據現場地形條件決定55055028m抱桿(以下簡稱“主抱桿”)在橫線路起立或順線路起立;7.4.3 布置原則:總牽引地鉆中心、輔助抱桿頂、主抱桿中心線、鎖根中心點四者
18、必須在同一鉛垂面上。7.4.4 總牽引部分1)總牽引部分布置如圖7.4.4所示:(總牽引采用“單走一”滑車組,動滑車選用50kN單輪環閉型,轉向滑車選用30kN單輪鉤式,工具卸扣選用50kN級、手扶絞磨選用30kN級)2)總牽引動滑車通過1只50kN卸扣與輔助抱桿頭部連接,動滑車內的鋼絲繩固定端連接在總牽引地鉆群上,動滑車出繩在總牽引地鉆處用1只30kN鉤式滑車轉向上手扶絞磨,鋼絲繩尾繩由3人進行拉繩。圖7.4.4總牽引部分布置圖7.4.5 主抱桿的臨時拉線按照“八”字形布置,距塔中心的水平距離不小于鐵塔全高加18m;也可采用“十”字形布置。7.4.6 主抱桿臨時拉線布置如圖7.4.6所示:圖
19、7.4.6主抱桿臨時拉線布置圖7.4.6.1 主抱桿臨時拉線鋼絲繩頭部通過卸扣與抱桿頭部拉線孔相連,鋼絲繩在筒式松繩器上纏繞不得少于4圈,尾繩由1人拉緊。7.4.6.2 筒式松繩通過卸扣與地鉆相連。在地質條件較好時,可用2只地鉆,地質條件較差時可用3只地鉆。第一個地鉆只能承受上拔力,拉線用繩卡固定時磨筒尾繩必須在地鉆上繞一圈。7.4.6.3 主抱桿臨時拉線“八”字形布置時,在起立主抱桿過程中,臨時拉線的長短根據指揮的命令松出或收緊;主抱桿臨時拉線采用“十”字形布置時,在起立主抱桿過程中,臨時拉線的長短基本不需要調整。7.4.6.4 主抱桿站立正直后,向起吊側進行預傾,預傾做好后,將臨時拉線尾繩
20、用繩卡夾牢。用3只繩卡,繩卡間距大于90mm。7.4.7 主抱桿組裝要求:1)主抱桿應在地面墊木上組裝,地面墊木的上平面高度應基本一致,組裝好的抱桿應正直。2)組裝抱桿所用螺栓應符合要求,并反復緊固,所有的連接螺栓應達到規定的扭矩值。抱桿豎立正直后,所有連接螺栓應進行復緊。7.4.8輔助人字抱桿封根如圖7.4.8所示:人字抱桿根開3m(封根鋼絲繩選用13;工具卸扣選用50kN級、雙鉤選用30kN級)圖5.4.1.8 輔助人字抱桿封根圖7.5 提升抱桿7.5.1抱桿提升總體布置如圖7.5.1所示:圖7.5.1 抱桿提升總體布置圖7.5.2抱桿的提升通過抱桿尾部的滑車,穿成“單走一”滑車組,滑車組
21、磨繩的固定端栓在一根主材上,另主材對角線側的主材上,磨繩通過單輪轉向滑車至地面轉向,然后上絞磨。7.5.3提升抱桿時,抱桿臨時拉線通過筒式松繩器平緩松出。7.5.4提升滑車組磨繩的固定端拴在主角鋼的鋼絲繩套上,然后通過抱桿根部的兩只滑輪進入拴在另一主角鋼上的轉向滑車,磨繩由塔上轉向滑車轉至地面轉向框上的轉向滑車,地面轉向滑車將磨繩轉至手扶絞磨,在磨筒上纏繞不少于5道。7.5.5 手扶絞磨地鉆在地質好時可只用2只,在地質條件較差時用地鉆群。7.5.6提升抱桿必須有統一指揮,信號暢通,四側臨時拉線應由技工操作并均勻放出。7.5.7抱桿提升至承托繩不受力且可以拆除時,停止提升,將4根承托繩在主材處的
22、連接拆除。7.5.8 拆除后的承托繩隨抱桿的提升而上升,不得鉤搭在鐵塔上,承托繩的尾繩用白棕繩松松地系在塔上,保證在整個提升過程中白棕繩不受力。當抱桿提升到指定位置后,用白棕繩將承托繩尾繩拉至鐵塔的承托部位。7.5.9抱桿的垂直下方不得有人;塔上人員應站在塔身內側的安全位置上。7.5.10抱桿提升到指定位置后,首先將承托繩作好,然后按照抱桿需預傾的位置固定好四側臨時拉線。7.6 降落抱桿7.6.1降落抱桿分以下三步驟進行:7.6.1.1提升滑車組及降抱桿,布置如圖7.6.1.1所示:用提升滑車組降抱桿時,將抱桿頭部降至低于鐵塔上口時停止;7.6.1.2用塔頂轉向滑車降抱桿:1)將抱桿頭部用鋼絲
23、繩套保在鐵塔頭部,(鋼絲繩用13,工具卸扣選用30kN級)然后用提升滑車組降抱桿至鋼絲繩套受力;拆除抱桿臨時拉線,將臨時拉線端頭用白棕繩降至地面;2)降抱桿可采用滑車組鋼絲繩經轉向滑車至地面,在地面經轉向框轉向滑車后上手扶絞磨(所有鋼絲繩均用13,工具卸扣選用30kN級,轉向滑車選用單輪滑車30kN級)7.6.1.3拆除抱桿:當抱桿根部降至地面時,逐級拆除抱桿,并運至塔身外,繼續降抱桿拆抱桿,直至全部抱桿運出塔外。圖7.6.1.1提升滑車組及降抱桿布置圖7.7 構件的綁扎7.7.1 吊裝塔身段時雙點綁扎,起吊繩的綁點應選擇在塔片或構件的節點處,綁扎位置、繩套長度應相同,對于根開較大的塔型(列出
24、具體塔型),吊裝底段吊片時須補強。吊裝曲臂、橫擔、地線支架時可采用雙點或多點綁扎。7.7.2 選擇吊點時可根據實際塔片、構件的重量、重心來選擇最佳的綁點位置。吊點繩在構件上綁扎位置,必須高于構件重心12m處;綁扎后的吊點繩中點或合力線,應位于構件的中心線上。7.7.3 吊點繩應呈等腰三角形,兩吊點繩之間的夾角不得大于120。吊點綁扎處應墊方木并包纏麻帶,或使用尼龍吊帶代替鋼絲繩綁扎,以防止塔材變形或將塔材鍍鋅磨損。綁扎套子應隨時檢查,發現損壞立即更換。7.7.4 單件主材吊裝一般在重心以上拴一吊點鋼絲繩,在單件主材吊點附件和根部附近系拖根鋼絲繩7.7.5 當遇到特別長的塔腿部主材獨立吊裝時,吊
25、裝之前準備好臨時固定拉線,超過10m者采用雙層拉線,以防止主材發生傾覆。7.7.6 塔片吊裝一般在重心以上拴“V”形鋼絲繩套,在塔片的吊點附件和根部附近系拖根鋼絲繩,當塔片寬度超過6m時應用補強材料進行補強,如圖7.7.9所示。5.7.7 塔段若起吊至就位點附近,水平移動便可以就位,一般布置4個吊點,如圖5.7.7所示;圖塔段吊裝綁扎示意圖(一)7.7.8 若塔段需先就位上端,然后旋轉就位下端,就采用2個吊點布置。拖根布置在吊點附件和吊段的下端。如圖5.7.8所示;圖塔段吊裝綁扎示意圖(二)7.7.9 構件的補強7.7.9.1 吊點處構件薄弱時,在吊點間應加補強鋼管。7.7.9.2 補強材料可
26、采用補強木或鋼管,補強圓木梢徑及鋼管直徑不小于100mm及60mm,長度視構件長度而定。控制留繩9090鋼管圖a 腿部大片吊裝補強圖b 塔身大片吊裝補強9鋼絲繩9鋼絲繩7.7.9.3 補強木與構件間的綁扎可利用吊點繩纏繞后再用卸扣連接,也可單獨用9鋼繩纏繞固定。圖5.7.9構件的補強7.7.9.4 構件吊點的補強要求:1) 直線塔的塔身、橫擔以及下端根開大于6m的塔片必須補強2)補強間距大于3m以上者,至少加兩道補強。3)吊點鋼繩的兩端應綁扎在被吊件的兩根主材的對稱節點,對于承托繩綁扎點之間無水平材段,必須設置補強,防止主材彎曲。如圖所示。1起吊繩 2吊點繩 3補強構件 4塔片 5攀根繩圖7.
27、7.9.4 吊點補強位置示意圖7.8 塔腿吊裝7.8.1 分件組立塔腿7.8.1.1 抱桿立起并打好四根外拉線后進行塔腿或塔腳吊裝。7.8.1.2 對于雙拼主材的鐵塔塔腿與較寬的塔身利用抱桿先散吊主材,然后利用主材吊裝側向“米”字材,塔腿“肚皮撐”處的塔材搭鐵安裝。7.8.1.3 利用抱桿散吊塔腿主材時,如圖7.8.1.3所示:抱桿根部承托在塔中心,頭部向吊點側傾斜,抱桿最大傾斜角不應大于20度。7.8.1.4 對鐵塔根開較大的塔腿,在吊裝前應將抱桿向吊料側水平移動一定距離,然后抱桿向吊料側傾斜進行吊裝。7.8.1.5 單根主材或塔片組立完成后,應隨即安裝并緊固好地腳螺栓并打好臨時拉線。在鐵塔
28、四個面輔材未安裝完畢之前,不得拆除臨時拉線。圖5.8.1.3抱桿散吊塔腿主材示意圖7.8.2 整體組立半邊塔腿7.8.2.1 根據現場地形條件,在橫線路方向分片組裝塔腿,利用橫線路方向的兩主滑車組吊裝。側向“米”字材在順線路方向組裝成小片后,利用順線路方向的滑車組吊裝。塔腿及塔身部位的“肚皮撐”和里側的“”面材均為搭鐵安裝,以減小起吊重量。7.8.2.2 組裝在基礎兩側的同一段塔片離基礎邊的距離應盡量一致。塔腿根部應綁扎2條制動繩,塔腿兩主材頂端應綁扎4條11mm鋼絲繩作為臨時拉線。7.8.2.3 起吊時,構件上端控制繩應隨塔材提升而緩緩松出,收緊塔腿根部2條制動繩。7.8.2.4 塔腿立至設
29、計位置時,絞磨停止牽引,使塔座孔對準地腳螺栓就位。套上墊板,安裝地腳螺栓并擰緊后,固定塔腿臨時拉線,拆除吊點繩。同樣的步驟組立另一側塔腿。7.9 塔身吊裝7.9.1 塔片按附表要求進行分片。7.9.2 當塔片即將離地和離地后應密切觀察抱桿,檢查抱桿垂偏是否滿足要求,并密切注意抱桿主拉線(上風拉線)和地錨的受力情況,檢查是否有移位等情況,確定無異常時方可繼續起吊。7.9.3 塔片在吊裝過程中,離塔身距離宜控制在500mm左右,塔片拖根繩應隨起吊件上升位置,適當放出。7.9.4 塔片就位時應先低側后高側;主材和側面大斜材未全部連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業。8 質量管理8.1本工程均為雙回路鐵塔,由
30、于塔型及數量多,材料堆放點比較多、運輸時間應仔細核對塔型,防止運輸錯誤。組立前也應應仔細核對,防止組裝錯誤。8.2 一般的質量管理要求8.2.1塔材裝卸時應使用吊車,運輸過程中應防止磨損鍍鋅層。8.2.2塔材小運采用機械和人力牽引炮車進行運輸,與炮車接觸部位需襯墊膠皮,塔材與硬物接觸處應采用軟物包裹襯墊,以防磨損鋅層;8.2.3裝卸時,嚴禁直接從炮車或拖拉機上扔擲塔材。小運時,應避免與地面磨擦。8.2.4做好鐵塔基礎成品保護措施,并留有數碼照片。檢查鐵塔焊接件質量,確保焊接處無裂縫、銹蝕。8.2.6轉角塔長橫擔安裝在轉角外側。組裝時注意長短橫擔與塔身連接處的聯板編號。直線轉角塔需注意掛架的安裝
31、方向。8.2.7所有鐵塔導地線掛點角鋼的端頭螺栓及導地線掛點連接板螺栓均采用雙帽,注意鐵塔交叉材交叉處各種墊板的規格區別。8.2.8不同強度等級、規格的螺栓涂黃油,按標識分別堆放。塔材堆放整齊、有序,主材與輔材分別堆放。堆放處下方鋪材料布,避免塔材與地面直接接觸。8.2.9桿塔部件組裝有困難時應查明原因,嚴禁強行組裝。個別螺孔需擴孔時,擴孔部分不應超過3mm。當擴孔需超過3mm時,應先堵焊再重新打孔,并應進行防銹處理。嚴禁用氣割進行擴孔或燒蝕。8.2.10若變形超過上述允許范圍但未超過表8.2.10的變形限度時,容許采用冷矯法進行矯正,矯正后嚴禁出現裂紋。 采用冷矯法的角鋼變形限度角鋼寬度(m
32、m)變形限度()角鋼寬度(mm)變形限度()40359015453110014502811012.75625125116322140107020160975191808801720078.2.11本工程螺栓緊固扭矩值按110500kV架空送電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3-2005中第6.1.6條執行。即連接螺栓扭緊力矩不應小于表8.2.11中規定數值。表8.2.11 螺栓緊固扭矩值螺栓規格扭矩值(Ncm)M124000M168000M2010000M24250008.2.12 地腳螺帽與螺栓規格應匹配,組立鐵塔時,應及時加上墊片,擰緊螺帽,并應及時連上鐵塔接地線,接地必須牢固。8.2.
33、13組裝斷面寬大的塔身時,在豎立的構件未連接牢固前,應采取臨時固定措施。用抱桿組立塔腿時,豎起的塔片一定要打好臨時穩固拉線。地錨和拉線要按施工措施要求執行。8.2.14鋼絲繩(如承托繩)與塔材接觸處用麻布等進行包裹,并采用加固措施防止塔件變形或鋅層脫落。8.2.15桿塔連接螺栓在組立結束時必須全部緊固一次,須特別關注包鐵及掛線處螺栓緊固。復緊并檢查扭矩合格后,應根據要求安裝防盜、防松裝置。8.3工程質量檢查與驗收標準8.1 螺母擰緊后,螺桿露出螺母的長度:對單螺母不應小于兩個螺距,對雙螺母可與螺母相平;必須加墊者,每端不宜超過兩個墊片,并留有數碼照片。8.2 螺栓與構件面接觸緊密一致;螺栓防松
34、、螺栓防盜無遺漏,腳釘齊全緊固。8.3鐵塔組立結束時螺栓的緊固率應達到100。螺栓的穿入方向應符合規范規定或相關要求,同處同規格的螺栓出芽平齊,并留有數碼照片。8.4 防盜、防松裝置安裝質量符合要求,腳釘根部安裝不露絲、出芽及彎鉤朝向整齊。8.5 鐵塔節點間主材彎曲度、結構傾斜不超標。鐵塔傾斜:一般直線塔2.4,高塔1.2,耐張轉角塔架線后2.4且不內傾;兩節點間主材彎曲1/800。8.6 鐵塔組立后,塔腳板應與基礎面接觸良好,有空隙時應墊鐵片,并灌筑水泥砂漿。9 安全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9.1特殊的安全施工注意事項本工程部分樁位地形條件特殊,對其危險點進行了特殊辨識,并提出相應的預控措施,具體
35、情況如下: 1)T2 右旁邊有一條10kV雙回線路,及兩條通信光纜,距離約20米,鐵塔組立時,注意浪風及拖根繩不得超過10kV電力線的靠近施工面邊線的正下方。 2)T3 T4 T5右旁邊臨近一條10kV電力線,組立前,必須先進行搭設跨越架。組立過程中,塔腿部分進行散掉,吊裝過程中,吊件不得在10kV正上方行走。 3)T8前后臨近兩條35kV電力線,抱桿浪風繩及拖根地鉆不得超過35kV電力線的靠近施工面邊線的正下方。 4)T13右邊臨近10kV 380V電力線,抱桿浪風繩及拖根地鉆不得超過110kV 380V電力線的靠近施工面邊線的正下方。 5)位于水田中的樁號,安全負責人在組立時要增加地鉆檢查
36、的班次,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向項目部匯報。 6)T47 塔基小號側附近,鐵塔組立前需注意地錨坑布置分坑及開挖時需避開煤氣管道走向,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向項目部匯報。9.2 一般的安全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1)全體施工人員經安規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對從事電工、金屬焊接與切割、高處作業、起重、機械操作、企業內機動車駕駛等特種作業施工人員,必須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施工必須有安全技術措施,并在施工前進行交底和做好現場監護工作。已交底的措施,未經審批人同意,不得擅自變更。3)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對違章作業的指令有權拒絕;有權制止他人違章行為。4)對無安全措施或未經安全技術
37、交底的施工項目,施工人員有權拒絕施工。5)進入施工區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正確配用個人勞動保護用品。電焊工應穿電焊工作服、絕緣鞋,戴電焊手套、防護面罩等安全防護用品。6)現場的材料、機具、塔材、螺栓擺放應整齊、安置有序;現場的機械、設備完好、整潔,安全操作規程齊全,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施工現場應有應急設施或措施。7)施工場所應保持整潔、有序,作業點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剩余材料應堆放整齊、可靠。8)施工現場發現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隱患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排除隱患后方可恢復施工。9)危險區域、易燃易爆場所、施工道路周圍應設置圍欄和安全警示牌,占用施工道路的夜間設紅燈示警。施工現場各種
38、防護設施、警示標志未經施工負責人批準,不得移動和拆除。10)安全防護用品、用具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11)因作業必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12)遇有雷雨、暴雨、濃霧、沙塵暴、六級及以上大風時,不得進行高處作業、水上運輸、露天吊裝、桿塔組立等作業。13)吊裝過程中,吊裝作業人員應堅守崗位,并根據指揮者的命令進行作業,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或離開崗位。14)施工前應熟悉周圍環境、地形地貌,查明作業周邊影響范圍內供水、電纜、燃氣及熱力等地下管線情況,并采用明顯記號表示,嚴禁用沖擊工具或機械挖掘;當發現古墓、古物
39、等地下文物或其它不能辨認的液體、氣體及異物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做好現場保護,并報有關部門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9.3 高處作業安全要求1)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嚴重關節炎、手腳殘疾、飲酒或服用嗜睡、興奮等藥物的人員及其他禁忌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2)高處作業人員應衣著靈便,穿軟底鞋,并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具。3)高處作業人員必須使用全方位防沖擊安全帶。安全帶必須拴在牢固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安全帶是否拴牢。4)高處作業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內或用繩索綁牢;上下傳遞物件應用繩索吊送,嚴禁拋擲。5)高處作業人員在轉移作業位置時不得失去保護,手扶的構件
40、必須牢固。在大間隔部位或桿塔頭部水平轉移時,應使用水平繩或增設臨時扶手;垂直轉移時應使用速差自控器或安全自鎖器。上下鐵塔應沿腳釘或爬梯攀登,不得沿單根構件上爬或下滑。嚴禁利用繩索或拉線上下桿塔或順桿下滑。9.4 施工機具使用安全要求1)機械上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報警等自動報警、信號裝置應完好齊全,有缺損時應及時修復。有牙口、刃口及轉動部分的機具,應裝設保護罩或遮欄,安全防護裝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機械不得使用。2)機具、工器具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嚴禁使用變形、破損、有故障等不合格的機具,嚴禁以小代大或使用有缺陷的工器具,轉動部分應保持潤滑;立塔前應先檢查抱桿正直、焊接、鉚固等
41、情況。鋼絲繩(套)的插接長度應滿足規范要求(大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且總長度不小于300mm)。3)機電設備使用前應進行全面檢查,確認機電裝置完整、絕緣良好、接地可靠。機械不得帶病運轉,運轉中發現不正常時應先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4)電動機具在運行中不得進行檢修或調整。檢修、調整或工作中斷時,應將其電源斷開。嚴禁在運行中或機械未完全停止的情況下清掃、擦拭、潤滑和冷卻機械的轉動部分。電氣設備與電動工器具的轉動部分和冷卻風扇必須裝有保護罩。5)受力工器具應符合技術檢驗標準,并附有許用荷載標志;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不合格者嚴禁使用,嚴禁以小代大,嚴禁超載使用。6)各種錨樁、地鉆應按技術要求布
42、設,其規格和埋深應根據土質經受力計算而確定。不得以樹樁、巖石或已組立好、已運行的桿塔作錨樁。7)拉磨尾繩不應少于2人,且應位于錨樁后面、繩圈外側,不得站在繩圈內。 絞磨受力時,不得采用松尾繩的方法卸荷。8)牽引繩應從卷筒的下方卷入,并排列整齊,纏繞不得少于5圈。9)使用繩卡固定鋼絲繩端部時,固定用繩卡的數量符合下表:鋼絲繩直徑(mm)71819272837注: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主要受力一側,不得正反交叉設置;繩卡間距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繩卡數量(個)34510)合成纖維吊裝帶應按出廠數據使用,無數據時禁止使用。使用中應避免與尖銳棱角接觸,如無法避免應加裝必要的護套,發現外部護套破損顯露出
43、內芯時,應立即停止使用。9.5 鐵塔吊裝安全要求1)吊裝時應使用起吊滑車組,嚴禁使用“單抽”方法起吊。起吊前,現場負責人、安全監護人應對吊件綁扎、抱桿拉線、控制繩、抱桿承托等部位,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起吊;在起吊過程中,抱桿拉線地錨(鉆)處有專人負責監護。2)塔腿部單根主材或塔片組立完成后,應隨即安裝并緊固好地腳螺栓或接頭包角鋼螺栓(插入式基礎),并打好臨時拉線。在鐵塔四個面輔材未安裝完畢之前,不得拆除臨時拉線。3)地面組塔,要將塔材擺正墊平,墊高物應穩固,且有防止塔片滑動的措施。山地組塔時,塔材不得順斜坡堆放。4)組裝斷面寬大的塔身時,在豎立的構件未連接牢固前,應采取臨時固定措
44、施。5)分片組裝鐵塔時,帶鐵應能自由活動,螺帽應出扣;自由端朝上時,應綁扎牢固。6)組裝和起吊工作在同一處進行時,起吊件的下方不得有人。如因地形限制,應待起吊構件就位后再進行組裝。7)構件棱角鋼絲繩綁扎處,應進行襯墊或采用專用工具,防止損傷鋼絲繩;凡與構件相連接的各種吊裝用繩,必須使用鋼絲繩或專用吊帶,嚴禁使用麻繩、尼龍繩等易損繩。8)組立鐵塔過程中,吊件垂直下方嚴禁有人。在受力鋼絲繩的內角側嚴禁有人。9)使用臥式地錨時,地錨套引出方向應開挖馬道,馬道與受力方向應一致。10)不得利用樹木或外露巖石作牽引或制動等主要受力錨樁。11)拆除受力構件必須事先采取補強措施。12)塔材、工具嚴禁浮擱在桿塔
45、及抱桿上。13)塔片就位時應先低側后高側;主材和側面大斜材未全部連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業。14)鐵塔臨時拉線的綁扎工作應由技工擔任。一根錨樁上的臨時拉線不得超過2根。15)內拉線抱桿的拉線應綁扎在塔身節點下方,承托繩應綁扎在節點上方,且緊靠節點處。16)起吊過程中腰環不得受力,塔片控制繩應隨起吊件上升位置,適當放出。17)拆除抱桿應事先采取防止拆除段自由傾倒措施,然后逐段拆除,嚴禁提前擰松或拆除部分連接螺栓。18)抱桿垂直下方不得有人;塔上人員應站在塔身內側的安全位置上。9.6鄰近電施工安全要求1)在帶電體附近進行高處作業時,與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必須符合下表的規定,且有防止鐵塔組立過程中
46、拉線跳動和抱桿傾斜接近帶電導線的措施。遇特殊情況達不到該要求時,應編寫特殊施工方案。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帶電體的電壓等級,kV1035110220500工器具、安裝構件、導線、地線與帶電體的距離,m2.03.54.05.07.0作業人員的活動范圍與帶電體的距離,m1.72.02.54.06.0整體組立桿塔與帶電體的距離,m應大于倒桿距離(自桿塔邊緣到帶電體的最近側為最小安全距離)2)鄰近帶電線路進行桿塔組立過程時,鐵塔、機械設備必須有可靠的接地裝置;并采取措施防止麻繩、尼龍繩、鋼絲繩等由于擺跳動或其他原因而與帶電線路接近至危險距離以內。3)鄰近不停電電力線,施工前,應向運行單位書面申請
47、該帶電線路“退出重合閘”,待落實后方可進行施工。4)鄰近帶電體作業時,上下傳遞物件必須用絕緣繩索,作業全過程應設專人監護。在作業區域帶電線路下方,設置“上方有電,高壓危險”安全標志牌。9.7現場防火安全要求1)電氣設備附近應配備適用于撲滅電氣火災的消防器材;發生電器火災時應首先切斷電源。2)裝過揮發性油劑及其他易燃物質的容器,未經處理,嚴禁焊接與切割。3)在林區、牧區進行施工,必須遵守當地的防火規定,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動用明火或進行焊接前,必須經林業、牧業部門批準,劃定工作范圍,清除易燃雜物,并設專人監護。附件一 浮抱桿主要工器具配置表(55055028m抱桿系統,一個立塔組)部位序號名稱
48、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浮抱桿55055028m付1承托部分2承托繩184/6/8根各4長度根據吊裝情況組合連接3卸扣100kN高強度只8腰箍4腰箍550550付35腰箍繩136m根126雙鉤30kN把127鋼絲繩套133m根128卸扣30kN只24整立浮抱桿部分9鋼管人字抱桿29010m(壁厚3mm)付1可用作輔助抱桿吊裝橫擔。10鋼絲繩套135m根1人字抱桿鎖根、拖根用11雙鉤30kN把512鋼絲繩套1320m根413鋼絲繩1330根1吊點繩14鋼絲繩133m根4吊點綁扎繩15滑車50kN單輪只1吊環、閉口式,吊點平衡滑車16卸扣30只6綁扎吊點17鋼絲繩1620m根1兩端插套,作總牽引繩用18
49、卸扣60kN只3高強度19滑車30kN單輪只1吊鉤、開口式,作轉向滑車用20鋼絲繩13200m根1一端插套,作磨繩用21起重滑車50kN單輪、二輪只各1閉口吊環式,50kN走一走二滑車組22鋼絲繩套168根2浮抱桿拖根用23雙鉤30kN把24卸扣30kN只225鋼絲繩1360m根3側、后浪風繩,一端插套26卸扣30kN只3027鏈條葫蘆30kN付2側浪風用28棕繩滑車組20kN走二走二組116100m白棕繩,后浪風用浪風部分29鋼絲繩16180m根4浮抱桿拉線30鏈條葫蘆50kN付431卸扣50kN只832卸扣30kN只16起吊部分33起吊滑車60kN二輪只4閉口吊環式,60kN走二走二34起
50、吊滑車30kN單輪只4閉口吊環式35轉向滑車30kN單輪只4閉口吊環式,用于塔上36轉向滑車30kN單輪只8開口吊環式,用地面轉向37鋼絲繩13500m根260kN滑車組用,一端插套38鋼絲繩13300m根230kN滑車組用,一端插套39卸扣60kN只1240卸扣30kN只2041吊點鋼絲繩208,12,14m186,8m164,6,10,12m根各4根據吊裝各塔型選用42鋼絲繩13130m根6控制繩43鋼絲繩13130m根4倒滑車組用44補強木25015m根4鋼管,可分段提升抱桿部分45平衡滑車50kN只2閉口吊環式46起重滑車30kN單輪只6閉口吊環式,3套30kN走一走一滑車組47轉向滑
51、車30kN單輪只2開口吊鉤式48鋼絲繩13300m根330kN走一走一滑車組繩49卸扣30kN只12拆除抱桿部分50千斤套163m根251卸扣30kN只252起重滑車30kN單輪只2閉口吊環式,松抱桿滑車組(30kN走一走一)53鋼絲繩13300m根1滑車組繩54鋼絲繩套113m根2輔助抱桿部分55輔助抱桿29010m根2取自鋼管人字抱桿底部2段,配抱桿帽56滑車組60kN二輪只2閉口吊環式60kN走二走二)57鋼絲繩13400m根1滑車組繩58卸扣60kN只659轉向滑車30kN單輪只3閉口吊環式60卸扣30kN只261鋼絲繩185根2吊點繩62鋼絲繩9150m根1控制繩63迪尼瑪繩5150
52、m根2控制繩64鋼絲繩1315m根2抱桿控制繩其它65機動絞磨50kN臺266松繩器20kN臺867地錨100kN只268地錨50kN只469地鉆3001810根30配相應數量的30kN卸扣、30kN雙鉤、鐵道木等70道木2002002m根20組裝用注:(1) 鋼絲繩選用公稱抗拉力強度1770MPa的637+FC鋼絲繩。 (2) 根據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500922004)中規定的安全系數進行鋼絲繩的選擇,根據不同用途的鋼絲繩選擇不同的安全系數。 (3) 其它工器具按其許用荷載進行選擇。 (4) 電力建設施工工器具的設計按DL/T875 輸電線路施工機具設計、試驗基本要求進行。附件二 各
53、塔型吊裝方案SSZ1鐵塔組立受力計算表段別段重(kg)吊裝方式吊重(kg)承托繩位置承托繩規格吊點繩規格吊點繩受力(kg)拖根受力(kg)滑車組受力(kg)滑車組尾繩受力(kg)浪風合力(kg)單根浪風受力(kg)抱桿軸壓力(kg)第1段1717.0 整吊858.5 5段頂部21.554根153898.0 311.9 1270.0429.8 511.4 361.6 3086.7 第2段660.7 整吊330.4 5段頂部21.554根153345.6 120.0 488.7165.4 196.8 139.1 1803.0 第3段527.1 整吊263.6 5段頂部21.554根153275.7
54、 95.7 389.9131.9 157.0 111.0 1640.6 第4段1188.0 整吊594.0 6段中部21.554根153621.4 215.8 878.7297.4 353.8 250.2 2443.8 第5段406.9 整吊203.5 6段中部21.554根153212.8 73.9 301.0101.9 121.2 85.7 1494.5 第6段1742.9 片吊871.5 8段中部21.582根156911.6 316.6 1289.2436.3 519.1 367.1 3118.2 第7段1841.4 片吊920.7 8段中部21.582根156963.1 334.5
55、1362.1460.9 548.4 387.8 3237.9 第8段2320.9 片吊1160.5 10段中部21.5102根1561213.9 421.6 1716.7581.0 691.2 488.8 3820.7 第9段1938.4 片吊969.2 12段中部21.5122根1561013.8 352.1 1433.8485.2 577.3 408.2 3355.8 第10段2826.7 片吊1413.4 12段中部21.5122根1561478.5 513.5 2090.9707.6 841.9 595.3 4435.4 第11段1972.5 片吊986.3 座地吊2根1581031.
56、7 358.3 1459.0493.8 587.5 415.4 3397.3 第12段3467.9 片吊1734.0 座地吊2根1581813.8 629.9 2565.1868.1 1032.9 730.3 5214.7 第14段3492.5 片吊964.2 座地吊2根1581008.6 350.3 1426.4482.7 574.3 406.1 3343.6 第15段4717.5 片吊669.2 座地吊2根158700.0 243.1 989.9335.0 398.6 281.9 2626.5 第16段3986.6 片吊1328.9 座地吊2根1581390.1 482.8 1965.96
57、65.3 791.6 559.7 4230.0 第17段4835.2 片吊2017.6 座地吊2根1582110.5 733.0 2984.81010.1 1201.8 849.8 5904.1 (1)拖根對地夾角不超過30;(2)受力計算按照1.2的動荷載計算;(3)吊點繩夾角不超過90;SDJ鐵塔組立受力計算表段別段重(kg)吊裝方式吊重(kg)承托繩位置承托繩規格吊點繩規格吊點繩受力(kg)拖根受力(kg)滑車組受力(kg)滑車組尾繩受力(kg)浪風合力(kg)單根浪風受力(kg)抱桿軸壓力(kg)第1段902.2 整吊451.1 5段頂21.552根153471.9 163.9 667
58、.3225.8 268.7 190.0 2096.5 第2段2252.5 整吊1126.3 5段頂21.554根1531178.1 409.2 1666.1563.8 670.9 474.4 3737.6 第3段2090.2 整吊1045.1 5段頂21.554根1531093.2 379.7 1546.1523.2 622.5 440.2 3540.3 第4段1965.2 片吊982.6 6段中部21.582根1531027.9 357.0 1453.6491.9 585.3 413.9 3388.4 第5段1197.1 片吊598.6 7段中部21.582根153626.1 217.5 8
59、85.5299.7 356.5 252.1 2454.9 第6段2740.7 片吊1370.4 7段中部21.582根1561433.5 497.8 2027.2686.0 816.3 577.2 4330.9 第7段4053.5 散吊1013.4 10段中部21.5102根1561060.1 368.2 1499.2507.3 603.6 426.8 3463.2 第8段4040.9 散吊1010.2 10段中部21.5102根1561056.8 367.0 1494.5505.8 601.8 425.5 3455.5 第10段4318.0 散吊1079.5 座地吊2根15101129.2
60、392.2 1597.0540.4 643.0 454.7 3623.9 第15段6129.4 散吊1532.4 座地吊2根15101602.9 556.7 2266.9767.2 912.8 645.4 4724.7 (1)拖根對地夾角不超過30;(2)受力計算按照1.2的動荷載計算;(3)吊點繩夾角不超過90;SSFJ1J2鐵塔組立受力計算表段別段重(kg)吊裝方式吊重(kg)承托繩位置承托繩規格吊點繩規格吊點繩受力(kg)拖根受力(kg)滑車組受力(kg)滑車組尾繩受力(kg)浪風合力(kg)單根浪風受力(kg)抱桿軸壓力(kg)第1段1055.8 整吊1055.8 10段頂21.552
61、根1531104.4 383.6 1561.9528.6 628.9 444.7 3566.3 第2段1250.0 整吊1250.0 10段頂21.554根1531307.6 454.1 1849.2625.8 744.6 526.5 4038.3 第3段1656.8 整吊1656.8 10段頂21.552根1531733.1 601.9 2451.0829.5 986.9 697.8 5027.1 第4段1369.3 整吊1369.3 10段頂21.554根1531432.4 497.5 2025.7685.5 815.6 576.7 4328.3 第5段2813.6 整吊2813.6 10
62、段頂21.552根1532943.2 1022.2 4162.31408.6 1676.0 1185.1 7839.0 第6段1184.5 整吊1184.5 10段頂21.552根1541239.1 430.3 1752.3593.0 705.6 498.9 3879.1 第7段2988.1 片吊747.0 10段頂21.552根154781.4 271.4 1105.1374.0 445.0 314.6 2815.8 第8段3737.4 片吊934.4 10段頂21.552根154977.4 339.4 1382.2467.8 556.6 393.5 3271.1 第9段5660.2 片吊1
63、415.1 10段頂21.552根1541480.2 514.1 2093.4708.4 842.9 596.0 4439.5 第10段11151.1 散吊1858.5 12段中部21.582根1541944.1 675.2 2749.4930.4 1107.1 782.8 5517.5 第11段8981.9 散吊1497.0 12段中部21.582根1541565.9 543.8 2214.6749.4 891.7 630.5 4638.7 第12段6329.6 散吊242.4 座地吊2根154253.6 88.1 358.6121.4 144.4 102.1 1589.2 第14段1158
64、9.6 散吊1931.6 座地吊2根1542020.6 701.7 2857.5967.0 1150.6 813.6 5695.1 第15段8866.2 散吊1477.7 座地吊2根1541545.8 536.8 2186.1739.8 880.2 622.4 4591.8 第17段4751.4 散吊1187.9 座地吊2根1541242.6 431.5 1757.3594.7 707.6 500.3 3887.3 第18段11007.9 散吊1472.0 座地吊2根1541539.8 534.8 2177.6736.9 876.8 620.0 4577.9 第22段2423.5 散吊605.
65、9 座地吊2根154633.8 220.1 896.3303.3 360.9 255.2 2472.7 (1)拖根對地夾角不超過30;(2)受力計算按照1.2的動荷載計算;(3)吊點繩夾角不超過90;SSJ4鐵塔組立受力計算表段別段重(kg)吊裝方式吊重(kg)承托繩位置承托繩規格吊點繩規格吊點繩受力(kg)拖根受力(kg)滑車組受力(kg)滑車組尾繩受力(kg)浪風合力(kg)單根浪風受力(kg)抱桿軸壓力(kg)第1段476.0 整吊476.0 7段底部21.552根153497.9 172.9 704.2238.3 283.5 200.5 2157.0 第2段348.2 整吊348.2
66、7段底部21.554根153364.2 126.5 515.1174.3 207.4 146.7 1846.4 第3段649.8 整吊649.8 7段底部21.554根153679.7 236.1 961.3325.3 387.1 273.7 2579.5 第4段362.7 整吊362.7 7段底部21.554根153379.4 131.8 536.6181.6 216.0 152.8 1881.6 第5段939.3 整吊939.3 9段底部21.554根153982.6 341.2 1389.6470.2 559.5 395.6 3283.1 第6段521.5 整吊521.5 9段底部21.
67、554根153545.5 189.5 771.5261.1 310.6 219.7 2267.6 第7段799.1 整吊799.1 9段底部21.554根153835.9 290.3 1182.2400.1 476.0 336.6 2942.4 第8段389.5 整吊389.5 9段底部21.554根153407.4 141.5 576.2195.0 232.0 164.1 1946.7 第9段1368.0 整吊1368.0 11段頂21.582根1551431.0 497.0 2023.8684.9 814.9 576.2 4325.2 第10段823.0 整吊823.0 11段頂21.58
68、2根155860.9 299.0 1217.5412.0 490.2 346.6 3000.4 第11段545.5 整吊545.5 14段頂21.5102根155570.6 198.2 807.0273.1 324.9 229.8 2325.9 第12段302.7 整吊302.7 14段頂21.5102根155316.6 110.0 447.8151.5 180.3 127.5 1735.8 第13段3452.2 片吊1726.1 15段低部2根1551805.6 627.1 2553.5864.2 1028.2 727.0 5195.6 第14段4866.4 片吊1216.6 15段低部2根
69、1551272.6 442.0 1799.8609.1 724.7 512.4 3957.2 第15段5636.7 散吊704.6 座地吊2根155737.0 256.0 1042.3352.7 419.7 296.8 2712.6 第18段9252.6 散吊1156.6 座地吊2根1551209.9 420.2 1711.0579.0 688.9 487.1 3811.3 第21段16718.4 散吊2089.8 座地吊2根1552186.1 759.2 3091.61046.2 1244.8 880.2 6079.6 (1)拖根對地夾角不超過30;(2)受力計算按照1.2的動荷載計算;(3
70、)吊點繩夾角不超過90;SSJ3鐵塔組立受力計算表段別段重(kg)吊裝方式吊重(kg)承托繩位置承托繩規格吊點繩規格吊點繩受力(kg)拖根受力(kg)滑車組受力(kg)滑車組尾繩受力(kg)浪風合力(kg)單根浪風受力(kg)抱桿軸壓力(kg)第1段432.1 整吊432.1 10段頂21.552根153452.0 157.0 639.2216.3 257.4 182.0 2050.3 第2段406.4 整吊406.4 10段頂21.554根153425.1 147.6 601.2203.5 242.1 171.2 1987.8 第3段573.9 整吊573.9 10段頂21.554根1536
71、00.3 208.5 849.0287.3 341.9 241.7 2395.0 第4段422.7 整吊422.7 10段頂21.554根153442.2 153.6 625.3211.6 251.8 178.0 2027.4 第5段765.4 整吊765.4 10段頂21.554根153800.7 278.1 1132.3383.2 455.9 322.4 2860.4 第6段614.1 整吊614.1 10段頂21.554根153642.4 223.1 908.5307.4 365.8 258.7 2492.7 第7段658.3 整吊658.3 10段頂21.554根153688.6 23
72、9.2 973.9329.6 392.1 277.3 2600.1 第8段483.1 整吊483.1 10段頂21.554根153505.4 175.5 714.7241.9 287.8 203.5 2174.3 第9段1068.3 整吊534.2 10段頂21.552根155558.8 194.1 790.2267.4 318.2 225.0 2298.3 第10段851.5 整吊425.8 11段中部21.552根155445.4 154.7 629.8213.1 253.6 179.3 2034.9 第11段403.4 整吊403.4 13段中部21.552根155422.0 146.6
73、 596.8202.0 240.3 169.9 1980.5 第12段313.9 整吊313.9 13段中部21.552根155328.4 114.0 464.4157.2 187.0 132.2 1763.0 第13段2229.5 片吊1114.8 15段頂21.5102根1551166.1 405.0 1649.1558.1 664.0 469.5 3709.6 第14段3406.8 片吊1703.4 15段頂21.5102根1551781.9 618.8 2519.9852.8 1014.7 717.5 5140.4 第15段3640.2 片吊1820.1 17段頂21.5102根155
74、1903.9 661.2 2692.6911.2 1084.2 766.6 5424.1 第16段5582.0 散吊1395.5 17段頂21.5102根1551459.8 507.0 2064.5698.6 831.3 587.8 4392.0 第17段5101.5 散吊1275.4 座地吊2根1551334.1 463.3 1886.7638.5 759.7 537.2 4100.0 第18段10229.3 散吊2557.3 座地吊2根1552675.1 929.1 3783.21280.3 1523.3 1077.1 7216.0 第22段10507.1 散吊2626.8 座地吊2根15
75、52747.8 954.3 3886.01315.1 1564.7 1106.4 7384.8 SSJ2鐵塔組立受力計算表段別段重(kg)吊裝方式吊重(kg)承托繩位置承托繩規格吊點繩規格吊點繩受力(kg)拖根受力(kg)滑車組受力(kg)滑車組尾繩受力(kg)浪風合力(kg)單根浪風受力(kg)抱桿軸壓力(kg)第1段846.8 整吊846.8 7段頂21.552根153885.8 307.6 1252.7423.9 504.4 356.7 3058.3 第2段1084.6 整吊1084.6 7段頂21.554根1531134.6 394.0 1604.5543.0 646.1 456.8
76、3636.3 第3段1480.5 整吊1480.5 7段頂21.554根1531548.7 537.9 2190.2741.2 881.9 623.6 4598.6 第4段1105.5 整吊1105.5 7段頂21.554根1531156.4 401.6 1635.4553.5 658.5 465.6 3687.1 第5段1903.0 整吊1903.0 7段頂21.554根1531990.7 691.4 2815.2952.7 1133.6 801.5 5625.6 第6段669.0 整吊669.0 7段頂21.554根153699.8 243.0 989.7334.9 398.5 281.8
77、 2626.1 第7段2575.5 片吊1287.8 9段頂21.554根1531347.1 467.8 1905.1644.7 767.1 542.4 4130.1 第8段3242.3 片吊1621.2 10段頂21.554根1531695.8 589.0 2398.3811.6 965.7 682.8 4940.5 第9段3452.7 片吊1726.4 10段頂21.552根1551805.9 627.2 2553.9864.3 1028.3 727.1 5196.2 第10段5323.2 片吊2661.6 12段中部21.582根1552784.2 966.9 3937.51332.5
78、1585.4 1121.1 7469.5 第11段4674.2 片吊1637.1 12段低部21.5102根1551712.5 594.8 2421.9819.6 975.2 689.5 4979.3 第12段9036.8 散吊2259.2 座地吊2根1552363.3 820.8 3342.21131.0 1345.7 951.6 6491.4 第16段9368.4 散吊2342.1 座地吊2根1552450.0 850.9 3464.81172.5 1395.1 986.5 6692.9 (1)拖根對地夾角不超過30;(2)受力計算按照1.2的動荷載計算;(3)吊點繩夾角不超過90;SSJ
79、1鐵塔組立受力計算表段別段重(kg)吊裝方式吊重(kg)承托繩位置承托繩規格吊點繩規格滑車組受力(kg)滑車組尾繩受力(kg)浪風合力(kg)單根浪風受力(kg)抱桿軸壓力(kg)第1段800.6 整吊400.3 7段底21.552根153592.2200.4 238.4 168.6 1973.0 第2段947.7 整吊947.7 7段底21.554根1531402.0474.5 564.5 399.2 3303.6 第3段1341.8 整吊1341.8 7段底21.554根1531985.0671.8 799.3 565.2 4261.5 第4段1033.1 整吊1033.1 7段底21.5
80、54根1531528.3517.2 615.4 435.1 3511.1 第5段1749.2 整吊1749.2 7段底21.554根1532587.7875.7 1041.9 736.8 5251.7 第6段557.7 整吊557.7 7段底21.554根153825.0279.2 332.2 234.9 2355.6 第7段2415.1 片吊1207.6 9段頂21.582根1531786.4604.5 719.3 508.6 3935.2 第8段2920.2 片吊1460.1 9段頂21.582根1532160.0731.0 869.7 615.0 4549.0 第9段3282.8 片吊1
81、041.4 11段頂21.5102根1551540.6521.4 620.3 438.6 3531.3 第10段4671.2 片吊1412.6 11段頂21.5102根1552089.7707.2 841.4 595.0 4433.6 第11段4486.1 散吊127.5 座地吊2根155188.763.8 76.0 53.7 1310.0 第12段6416.5 散吊970.1 座地吊2根1551435.2485.7 577.9 408.6 3358.1 第15段11027.3 散吊2052.8 座地吊2根1553036.91027.7 1222.8 864.7 5989.8 (1)拖根對地夾角不超過30;(2)受力計算按照1.2的動荷載計算;(3)吊點繩夾角不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