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編制依據 1.1、施工圖紙 鍋爐酸洗廢水池工程的所有設計施工圖。1.2、現行國家或地方規范、標準、圖集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5、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2、工程概況2.1、建設概況 本工程位于東方希望熱電廠園區內。本工程建設概況見下表2.1。表2.1 工程建設概況一覽表工程名稱鍋爐酸洗廢水池工程工程地址東方希望熱電廠園區內建設單位新疆東方希望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勘察單位陜西天地地質有限責任
2、公司設計單位吉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監理單位河南省中天監理有限公司質量監督部門 總包單位江蘇天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合同工期天總投資額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輸煤。2.2、工程結構設計概況工程結構設計概況一覽表: 表2.2.結構形式混凝土框剪結構層高最高5200mm地基基礎埋深最深5.7m左右基礎形式筏板基礎主體主要結構尺寸頂板厚度為200mm,梁最大截面:250*450,柱截面:400*400,墻厚:500mm說明事項:立桿作用在基礎底板上,最大間距為1000*1000;水平桿步距為1500,掃地桿距地200;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58m,應由底至頂設置連續豎向剪刀撐,剪刀撐寬度為58m;中間設置一
3、道水平剪刀撐。3、施工部署3.1、施工目標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中的總體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原則,并結合本工程模板分項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如下表3.1:模板分項工程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表3.1序號類別總體目標模板分項工程的目標備注1質量目標工程一次交驗合格率100%。模板分項工程檢驗批一次交驗合格率100%。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目標嚴格控制死亡、重傷、火災、設備等重大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事故負傷頻率控制在千分之一點五以內;無業主、社會相關方和員工的重大投訴;施工現場安全檢查必須全部達到JGJ59-2011合格以上標準。杜絕模板分項工程中死亡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
4、;模板分項工程中的輕傷事故頻率控制在1以內。3.2、施工組織機構本工程的模板分項工程施工組織機構框圖如下圖3.2:項目經理:冷鎖俊項目技術負責人:周祖俊項目副經理:徐輝機管:徐建周材料:樊黃全安全:陳建國預算:金衛峰技術:吳蔡新質檢:童和新試驗:黃 彬資料:黃 彬施工:陳善平木 工 工 長:邵紅飛砼 工 長:管小兵鋼 筋 工 長:張 凱安 裝 工 長:陳 彬圖3.2 模板分項工程管理機構示意圖3.3、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根據本工程的模板分項工程實際情況(無法按照施工總進度計劃那樣編制總的進度計劃網絡,對于單獨的分項工程只能單獨制定其相應的主要進度目標),制定下列施工進度目標如下表3.3:模板分項工
5、程施工進度目標 表3.3序號棟號部 位進度計劃目標備注1鍋爐酸洗廢水池地下室柱、墻模板6天完成2地下室頂梁板模板10天完成說明上述進度計劃目標只是施工的進度目標,具體總體結構施工的進度計劃目標仍然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要求執行;、上述進度計劃目標雖然是僅僅針對模板分項工程來制定的,但還有可能需要與鋼筋、砼等分項工程之間穿插進行組織施工(其穿插關系應如下圖3.3示意)。作業層放線基礎底板支模搭設主體支架綁扎基礎鋼筋安裝梁板模板(但梁僅先安裝一側模板)綁扎柱子或墻鋼筋安裝外墻水平施工縫以下部分模板安裝柱子或墻模板綁扎梁鋼筋澆灌基礎砼安裝梁另一側模板穿插關系參照右邊內容綁扎板鋼筋澆灌主體砼圖3.3 模
6、板工程與其它結構工序之間的穿插關系示意圖3.4、資源配置計劃3.4.1、主要勞動力配置計劃項目部成立以項目技術負責人為領導核心的模板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小組,技術、質量、生產和材料部門人員參加。因此,各個單棟工程主要勞動力安排如下:序號工 種人 數備 注基礎施工主體施工收尾1木工152502電工2223電焊工3304汽車吊指揮1105汽車吊司機1106機修工2223.4.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備計劃 施工機具及設備需用量計劃表 序號施工機具名稱規格型號功率需用量使用時間備注1手提圓盤鋸214年5月14年7月2手提電鉆214年5月14年7月3木工圓盤鋸 3KW214年5月14年7月4汽車吊25t1臺
7、3.4.3、主要周轉材料需用計劃根據施工圖預算,分項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進度安排,對模板工程需要的主要周轉材料進場需要量計劃如表3.4.3:主要周轉材料需用量計劃表 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型號需用總量單位進場時間及數量備注名稱總量5月 1鋼管483.0(壁厚最小不低于3.0)鍋爐酸洗廢水池100t100 2扣件直角7000顆7000 3扣件對接2500顆2500 4扣件旋轉1500顆1500 5木枋5090100m3100 6膠合板9151830152000張2000 7木跳板50250250020m320 說明上述周轉材料中僅僅計算了模板工程所需要的周轉材料用量,未計算外腳手架、安全防護欄桿等部位需
8、要的周轉材料用量。3.4.4、主要原材料需用計劃由于模板工程中沒有直接使用于工程部件中的原材料,主要是要使用上述周轉材料,而唯一需要使用(但不直接用于工程部件中)的材料就是脫模劑、用于加工模板對拉螺桿的級圓鋼、用于穿對拉螺桿的UPVC管,下面制定脫模劑的需用計劃如下表3.4.4: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型號需用總量單位進場時間及數量備注名稱總量2月3月4月5月1脫模劑鍋爐酸洗廢水池0.5t0.52對拉止水螺桿145000根 5000說明除地下室抗滲結構使用的對拉螺桿不能拔出重復利用以外,其余部位使用的對拉螺桿在施工過程中利用UPVC套管穿過而拔出重復利用,上述計算的用于非抗滲結構中的鋼筋用量,僅僅是按
9、照第一次全部加工完并在后期適量補充一部分的方式來計算的。 4、施工準備工作4.1、現場作業條件準備主要現場作業條件準備工作見下表4.1。模板分項工程的主要現場作業條件準備工作 表4.1工作內容基本要求完成時間負責部門/人員備注木工房建設在模板工程施工以前,先在現場建設木工房統一集中加工模板施工前施工/陳善平堆場設置在模板工程施工以前,先在現場設置好模板、周轉材料堆場,以便于能夠及時讓材料進場施工前施工/陳善平組織材料進場在模板工程施工以前,組織模板、周轉材料等進場,以便于作好制作、安裝模板的準備施工前材料/樊黃全測量放線在每個施工作業層面提前先對主要軸線、構件位置線以及標高控制點進行測量放樣,
10、為模板安裝提供施工依據施工前技術/吳蔡新模板提前加工針對部分構件的模板,預先統一集中在現場木工房內按照模板加工圖要求加工好,為現場安裝提供方便施工前施工/陳善平柱子或墻鋼筋綁扎在柱子或墻模板安裝以前,現場柱子或墻的鋼筋要先綁扎好并及時進行隱蔽驗收和質量驗收施工前施工/陳善平模板材料的轉運在現場安裝模板以前,提前將周轉材料、模板材料轉運到其它作業層面上施工前施工/陳善平模板拆除轉運在主體施工過程中,周轉材料、模板材料周轉使用時,要先提前將前期滿足拆模條件的模板拆除并分類堆放好,同時,及時轉出材料并運輸到需要的作業層面上施工前施工/陳善平加工或補充對拉螺桿在現場模板安裝以前,先根據需要提前加工或補
11、充對拉螺桿施工前材料/樊黃全調制砂漿在安裝柱子或墻側面模板以前,提前調制好座漿砂漿施工前施工/陳善平準備封縫材料在現場模板安裝以前,提前準備好相關的模板縫隙密封材料(如膠帶等)施工前材料/樊黃全臨時用水管線和高壓泵準備為了在模板安裝完成以后及時清理模板內的雜物,提前將臨時用水管線引接到作業層面上,同時,還準備好高壓水泵和噴槍(可以采用洗車的類似設施)施工前水電工涂刷脫模劑對接觸砼面的模板面提前涂刷好脫模劑施工前施工/陳善平4.2、技術措施準備模板分項工程的主要技術措施準備工作詳見下表4.2 模板分項工程的主要技術措施準備 表4.2工作內容基本要求完成時間負責部門/人員備注施工方案編制在模板工程
12、正式施工以前,先安排專人編制模板施工方案,并對主要模板進行設計計算施工前技術部/吳蔡新技術交底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將模板施工方案向主要管理人員交底施工前技術部/吳蔡新針對特殊部位(如裝飾線條、截面相對比較大的構件、地下室外墻水平施工縫以下部位的模板、廚衛間或屋面的防水反梁等),在其正式施工以前進行專門的技術交底施工前技術部/吳蔡新新技術交底,即:針對早拆模板支撐體系等技術措施進行專門的交底施工前技術部/吳蔡新現場工長向作業班組進行交底施工前質量/童和新現場測量復核和驗收現場測量放樣以后,組織專人進行復核,經復核無誤以后及時填寫相關驗收資料報請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技術部/吳蔡新5、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5
13、.1、模板材料的選用考慮到本工程各單體結構形狀變化多樣性的問題,決定在本工程中主要模板選材如下表5.1.1:模板構件選材原則備注模板面以18309151.5膠合板為主模板背枋5090木枋模板支撐483.0鋼管扣件支撐體系側面模板拉結構件14的對拉螺桿,其中非防水砼構件中的對拉螺桿用UPVC套管安裝在拆模后拔出重復利用,防水砼結構中的對拉螺桿不加套管模板隔離劑盡量選用非油質等不影響裝飾效果的隔離劑(被回填隱蔽的基礎可不受嚴格的限制)5.2、基礎模板、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測量定位放線基礎支模檢查驗收進入下道工序圖 基礎模施工工藝流程示意圖、主要施工方法要點A、對于地下外墻水平施工縫部位的模板按照吊
14、模方式來安裝,同時還要結合設計要求在模板安裝時一并處理好其相應的防水構造(如鋼板止水帶等),現繪制地下室外墻水平施工縫模板安裝示意圖,請參見下圖5.2A。B、地下外墻因為要求抗滲,因此,除了按照普通墻模板安裝要點進行施工以外,還要在對拉螺桿中增加止水片(-35050),如下圖5.2B示意。其中對拉螺桿的間距按照計算結果確定,其計算書請參見后面的附件的有關內容。C、圖5.2A 地下室外墻水平施工縫模板安裝示意圖圖5.2B 地下室外墻模板安裝示意圖C、模板的主要技術參數復核確認無誤以后,做好相關記錄并報請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模板質量。5.3、墻柱模板、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5.3A。測量定位放線安裝墻柱
15、模板綁扎墻柱鋼筋安裝支撐體系穿插安裝對拉螺桿校正模板垂直度并復核模板標高檢查驗收進入下道工序圖5.3A 墻柱模板施工工藝流程示意圖、主要施工方法要點A、測量定位放線時將墻柱的邊線彈在基層上,再沿墻柱的邊線安裝模板,并采取臨時穩固措施(如采用釘子將模板之間和模板與木枋之間連接起來等)。B、在制作模板以前繪制出詳細的模板拼裝圖和制作大樣圖用來指導模板的制作和安裝工作,現初步繪制方柱、墻模板的安裝示意圖見圖5.3B和5.3C。C、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方柱或墻模板上用電鉆開對拉螺桿的穿孔,并安裝對拉螺桿及其套管。對拉螺桿的布置間距等技術指標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的尺寸、砼澆灌時拌和物單位時間供應數量等現場實際
16、情況來計算確定。其中最大截面的柱子(400*400)的模板計算書請參見后面的附件的有關內容,澆灌高度最高的墻(層高5.200mm、厚500mm)的模板計算書請參見后面的附件的有關內容。圖5.3B 方柱子模板安裝示意圖圖5.3C 墻模板安裝示意圖D、安裝模板支撐體系并同步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陰陽角角度、復核模板標高特征值(柱頂、墻頂、梁柱節點部位等處的標高)。E、模板的主要技術參數復核確認無誤以后,做好相關記錄并報請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模板質量。5.4、頂梁板模板、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5.4A。測量定位放線搭設滿堂支模架安裝梁板模板復核模梁板技術參數檢查驗收模板質量進入下道工序圖5.4A 頂梁模
17、板施工工藝流程示意圖、主要施工方法要點A、測量定位放線時將梁邊線彈在基層上控制樓板平面位置控制線,再采用吊線錘將軸線控制線引測到支模腳手架上并沿軸線控制線位置安裝頂板模板。B、在制作模板以前繪制出詳細的模板拼裝圖和制作大樣圖用來指導模板的制作和安裝工作,現初步繪制板結構模板的安裝示意圖。 頂梁板模板安裝示意圖C、在基層上采用48鋼管和鑄鐵扣件根據彈線位置搭設滿堂支模架,支架的立桿間距、大小橫桿間距、支架橫桿步高、斜撐桿間距等技術參數在以后編制模板施工方案時再根據板結構設計尺寸和現場實際情況來計算確定。其中最大板按照一般情況的最大厚度(200mm)計算,最大梁一般情況按照250*450的計算,計
18、算書請參見后面的附件中的有關內容。D、在支架根部要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第4.2.1條的要求鋪設通長的墊板,采用木墊板時至少要保證寬度在250mm及其以上、厚度50mm及其以上、長度3000mm及其以上。同時,支架是支承在基礎底板上(立桿基礎不另行計算)。G、對頂板結構中跨度大于4m的要按照規范GB50204-2011第4.2.5條要求起拱,起拱的預拱度根據跨度大小等實際情況在13之間選擇。一般情況下,模板的預拱度按照下面的表5.4G中的推薦值來選擇。跨度大于4m的板結構模板預拱度推薦值 表5.4G序跨度模板預拱度推薦值備注14m不起拱24m、6m136
19、m、8m248m3說明、上述跨度是指凈跨尺寸;、上述推薦值是指普通截面的板其拱參數,如果有厚度180的樓板應根據計算結果來確定預拱度(按照設計配筋和砼強度等級計算在板結構自重作用下的下彎撓度來作為模板預拱度)。E、模板的主要技術參數(如模板平面位置、幾何尺寸、標高等)復核確認無誤以后,做好相關記錄并報請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模板質量。5.5、模板拆除在砼結構澆灌完畢并達到拆模條件以后才允許開始拆除模板,其主要施工要點如下:、 拆模條件:見下表5.5。拆模條件 表5.5構件部位拆模條件備注墻、柱子側模板在砼澆筑后保證砼表面和棱角不受損傷時才允許拆除(一般情況下澆灌24h左右即可拆除,但冬期施工期間適
20、當延長)根據經驗結合實際確定梁、板、樓梯等底模拆除條件如下規定構件跨度構件跨度(m)要求砼強度必須滿足設計等級的立方體抗壓強度的下列百分率方可拆除板250%通過留置的早期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判定2875%8100%梁875%8100%懸臂構件/100%、拆除順序原則:一般情況下,模板拆除順序是逆安裝順序來組織拆除的。、模板拆除以后先全面清理模板面的雜物,分類堆放在基礎底板上,再通過塔吊轉運到其它工作面或者地面模板堆場。5.6、模板分項工程夏季主要施工技術措施、夏季盡量少讓膠合板在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堆放,以免使板面脫層起皮影響砼構件外觀質量。、夏季尤其要注意樓層作業面的防火措施,必須要在每個模板作
21、業樓層擺放適量的滅火器材。、夏季盡量減少正午高溫天氣狀況下安排工人安裝模板,避免工人中暑。6、職業健康安全施工管理及技術措施職業健康安全施工管理除了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執行外,在本模板分項工程施工管理中還應采取下列措施:6.1、安全施工管理本工程的模板分項工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框圖如下圖6.1:項目經理:冷鎖俊項目技術負責人:周祖俊項目副經理:徐輝施工:陳善平資料:黃 彬試驗:黃 彬質檢:童和新機管:徐建周材料:樊黃全安全:陳建國預算:金衛峰技術:吳蔡新鋼 筋 工 長:張 凱安 裝 工 長:陳 彬砼 工 長:管小兵木 工 工 長:邵紅飛圖6.1 模板分項工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機構示意圖6.
22、2、施工過程中的主要職業健康安全控制措施、在模板安裝工作進行以前,要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將現場安全防護設施設置好,尤其是主體結構施工時所在樓層的外腳手架等安全防護設施。、模板構件吊運時,一次性吊運重量要控制在相應塔吊的限重范圍內,同時,吊運到其它工作面或堆場。、所有現場模板機械臨時用電線路都要按照規范要求敷設。、在模板制作、安裝、拆除施工的場所附近要放置滅火器材,尤其是施工的樓層。、在拆除模板以后留下的臨邊、洞口等危險地點的安全防護措施要在拆除模板以后立即恢復。、拆除模板后的釘子也是經常引起安全隱患的因素,因此,要求班組將拆除后的模板及時清理釘子,或者將模板以釘子向下的方式堆放。、模板安裝時,必
23、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計算書有關要求進行施工,不得隨意更改模板技術參數。、模板及支撐在支設過程中,先設置臨時支撐,防止傾覆,待模板支撐全部安裝穩固以后才允許拆除臨時支撐。、模板拆除時,應劃出警戒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工作區。、梁板底模板拆除時,操作人員要站在遠離準備拆除的模板下面的地方使用撬棍,嚴禁站在正方拆除模板。、已拆除的模板、拉桿、支撐桿應及時運走或分類妥善堆放,防止操作人員因扶空或踏空而墜落。、遇六級或六級以上大風時,暫停室外模板安裝或拆除作業。、交叉作業時嚴禁在同一垂直面上下同時作業。、拆除模板時應逐塊拆除,嚴禁成片松動或拉倒。、嚴禁站在懸臂構件上撬拆模板。在木工圓鋸機的鋸片外露部分要
24、設置好防護罩,并在送木材的一邊設置好擋板,現場使用的手提圓鋸機要有可靠的而且會自動回縮的防護罩。、在向圓鋸機或刨木機送料并接近完結時,不得用手直接送料而改用木棍送料。6.3、施工過程中主要文明施工控制措施、在模板安裝工作進行以前,要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將現場安全防護設施設置好,尤其是主體結構施工時所在樓層的外腳手架等安全防護設施。、結構層中拆除的模板構件,及時用塔吊轉運到模板堆場。、拆除模板過程中,嚴禁直接向地面直接拋擲模板構件的野蠻行徑。、現場堆放模板構件要整齊劃一。、嚴格控制模板清洗用水,不得出現現場污水橫流的現象。7、環境保護管理及技術措施環境保護管理除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執行外,在本模板
25、分項工程施工管理中還應采取下列措施:7.1、環境保護管理本工程的模板分項工程環境保護管理組織機構框圖如下圖7.1:項目經理:冷鎖俊項目技術負責人:周祖俊項目副經理:徐輝施工:陳善平資料:黃 彬機管:徐建周材料:樊黃全安全:陳建國預算:金衛峰技術:吳蔡新質檢:童和新試驗:黃 彬鋼 筋 工 長:張 凱安 裝 工 長:陳 彬砼 工 長:管小兵木 工 工 長:邵紅飛圖7.1 模板分項工程環境保護管理機構示意圖7.2、環境保護技術措施、模板施工機具是制造現場施工噪音的重要噪音源之一,因此,現場加工模板的機具要切合現場實際情況采取措施盡量降低噪音,如將木工房采取封閉措施以阻隔噪音傳播途徑、經常及時檢修木工
26、機具并適當潤滑傳動機構降低噪音等措施。、模板隔離劑要保管好,防止泄露或揮發引起環境污染。、模板工程造成的現場施工垃圾要分類收集處理。、盡量讓澆水濕潤模板的過程與清掃模板內雜物結合在一起進行,以節約水資源而間接保護環境。、經常檢修木工機械,一方面除了按照前面要求防止傳動機構缺少潤滑油而造成噪音過大,另一方面還要防止機械漏油而污染環境。、采取有效的獎罰措施,保證木工房內人走燈滅,節約能源而間接保護環境。、采取有效的獎罰措施,保證清洗模板的水龍頭或閥門隨手關閉,避免長流水,節約水資源而間接保護環境。、盡量將切割后的小模板用來安裝零星構件的局部模板,節約木材保護森林資源而間接保護環境。8、其他應注意事
27、項及措施、對梁板模板配置要嚴格控制,盡量做到頂棚砼面光潔不抹灰,從而節約資源、降低成本,也達到間接保護環境的目的。、盡量按照前面要求的措施,嚴格控制對拉螺桿筋、水電管線鉆孔位置,并將模板編號管理盡量利用在同類位置或類似位置,以提高模板周轉使用率,從而節約模板材料、節約成本,也達到間接保護環境的目的。、現場沖洗模板盡量利用回收、沉淀的水,同時,采用清洗汽車的高壓泵和高壓水槍來沖洗,既提高效率,又節約水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間接保護環境的目的。9、附件1、鍋爐酸洗廢水池200厚頂板模板計算書P19;2、鍋爐酸洗廢水池250*450梁模板計算書P31;3、鍋爐酸洗廢水池500厚墻模板計算書P52;
28、4、鍋爐酸洗廢水池400*400的柱模板計算書P62;板模板(扣件鋼管架支撐)計算書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一、參數信息1.模板構造及支撐參數(一) 構造參數樓層高度(m)5.2結構表面要求隱藏樓板厚度(mm)200立桿步距(m)1.549立桿縱向間距(m)1立桿橫向間距(m)1(二) 支撐參數板底支撐鋼管(mm)483鋼管鋼材品種鋼材Q235鋼(16-40)鋼管
29、彈性模量(N/mm2)206000鋼管屈服強度(N/mm2)235鋼管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205鋼管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0鋼管端面承壓強度設計值(N/mm2)3252.荷載參數新澆筑砼自重標準值(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kN/m3)1.1板底模板自重標準值(kN/m2)0.253.板底模板參數搭設形式為:2層梁扣件承重;(一) 面板參數面板材料板質材(垂直方向)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抗彎設計值(N/mm2)26彈性模量(N/mm2)9000(二) 第一層支撐梁參數板底材料1根5090木方(寬度高度mm)間距(mm)200木材品種柏木彈
30、性模量(N/mm2)10000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16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7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板段:B1。 模板支撐體系剖面圖 鋼管排列平面示意圖二、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這里取面板的計算寬度為1.000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I = 1000153/12= 2.813105mm4; W = 1000152/6 = 3.750104mm3;1.荷載計算及組合永久荷載標準值Gk= 0.251.000 + 241.0000.2 + 1.11.0000.2=5.270 kN/m;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2
31、.51.000=2.500 kN/m;計算模板面板時用集中活荷載進行驗算P=2.5 kN;(1) 計算撓度采用標準組合: q=5.270kN/m;(2) 計算彎矩采用基本組合:A 永久荷載和均布活荷載組合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25.270) =5.692kN/m; q2=0.91.42.500) =3.150kN/m;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355.270=6.403kN/m; q2=0.91.40.72.500=2.205kN/m;B 永久荷載和集中活荷載組合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25.270 =5.692kN/m; P1
32、=0.91.42.5 =3.150kN;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2=0.91.355.270 =6.403kN/m; P2=0.91.40.72.5 =2.205kN;2.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M/W f其中:W -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3.750104mm3; M - 面板的最大彎矩(Nmm), M=max(Ma,Mb)=0.205kNm; Ma=0.100q1l2+0.117q2l2=0.1005.6920.22 +0.1173.1500.22=0.038kNm; Mb=0.100ql2+0.175Pl=0.1006.4030.22 +0.1752.2050.2=0.205kNm;
33、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0.205106/3.750104=5.473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5.473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f =26N/mm2,滿足要求!2.面板撓度驗算 =0.677ql4/(100EI)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q = 5.270kN/m; l-面板計算跨度: l =200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9000N/mm2; I-截面慣性矩: I =2.813105mm4; -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0.800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5.2702004/(10090002.81310
34、5)=0.023mm;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 =0.023mm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 =0.800mm,滿足要求!三、板底支撐梁的計算1.第一層支撐梁的計算支撐梁采用1根5090木方(寬度高度mm),間距200mm。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 I=150903/12 = 3.038106 mm4; W=150902/6 = 6.750104 mm3; E=10000 N/mm2;(一) 荷載計算及組合:永久荷載標準值Gk= 0.250.2 + 240.20.2 + 1.10.20.2=1.054 kN/m;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2.50.2=0.500 kN/
35、m;計算第一層支撐梁時用集中活荷載進行驗算P=2.5 kN;(1) 計算撓度采用標準組合(考慮支撐梁自重): q=1.054+0.027=1.081kN/m;(2) 計算彎矩和剪力采用基本組合(考慮支撐梁自重):A 永久荷載和均布活荷載組合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2(1.054+0.027) =1.167kN/m; q2=0.91.40.500 =0.630kN/m;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35(1.054+0.027) =1.313kN/m; q2=0.91.40.70.500 =0.441 kN/m;B 永久荷載和集中活荷載組合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
36、制的組合: q=0.91.2(1.054+0.027) =1.167kN/m; P=0.91.42.5 =3.150kN;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0.91.35(1.054+0.027) =1.313kN/m; P=0.91.40.72.5 =2.205kN;(二) 荷載效應計算支撐梁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作用荷載分為“永久荷載和均布活荷載組合”和“永久荷載和集中活荷載組合”兩種情況,為了精確計算受力,把永久荷載和活荷載分開計算效應值,查模板規范(JGJ162-2008)附錄C表C.1-2確定內力系數。(1) 最大彎矩M計算最大彎矩M=max(Ma,Mb)=0.
37、764kNm;A 永久荷載和均布活荷載組合經過系統電算,采用以下荷載組合的彎矩效應值最大Ma=0.100q1l2+0.117q2l2 =0.1001.16712+0.1170.6312 =0.190kNm;B 永久荷載和集中活荷載組合經過系統電算,采用以下荷載組合的彎矩效應值最大Mb=0.080ql2+0.213Pl =0.0801.16712+0.2133.1501=0.764kNm;(2) 最大剪力V計算最大剪力V=max(Va,Vb)=2.827 kN;A 永久荷載和均布活荷載組合經過系統電算,采用以下荷載組合的剪力效應值最大Va=0.600q1l+0.617q2l =0.6001.16
38、71+0.6170.6301=1.089kN;B 永久荷載和集中活荷載組合經過系統電算,采用以下荷載組合的剪力效應值最大Vb=0.600ql+0.675P =0.6001.1671+0.6753.150=2.827kN;(3) 最大變形計算 = 0.677ql4/(100EI)=0.6771.08110004/(10010000.0003.038106)=0.241mm (三) 支撐梁驗算(1) 支撐梁抗彎強度計算=M/W=0.764106/6.750104 =11.324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11.324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f =17N/mm2,滿足要求!(2) 支撐梁抗
39、剪計算 =VS0/Ib=2.827100050625/(3.03810650)=0.942N/mm2;實際剪應力計算值 0.942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700 N/mm2,滿足要求!(3) 支撐梁撓度計算最大撓度: =0.241mm; -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4.000mm;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 =0.241mm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 =4.000mm,滿足要求!2.第二層支撐梁的計算支撐梁采用1根483鋼管為一組,間距1000mm。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 I=10.78104= 1.078105 mm4; W=4.49103
40、= 4.490103 mm3; E=206000 N/mm2;(一) 荷載計算及組合第二層支撐梁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第一層支撐梁所施加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布荷載作用于第二層支撐梁上。永久荷載標準值Gk= 0.251 + 2410.2 + 1.110.2 + 1/0.210.027=5.405 kN/m;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2.51=1.500 kN/m;(1) 計算撓度采用標準組合(考慮支撐梁自重): q=5.405+0.0333=5.4383kN/m;(2) 計算彎矩和剪力采用基本組合(考慮支撐梁自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2(5.405+0.0333) =
41、5.873kN/m; q2=0.91.41.500 =1.890kN/m;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35(5.405+0.0333) =6.608kN/m; q2=0.91.40.71.500 =1.323 kN/m;(二) 荷載效應計算(1) 最大彎矩M計算最大彎矩M=max(Ma,Mb)=0.816kNm;Ma=0.100q1l2+0.117q2l2 =0.1005.87312+0.1171.8912 =0.808kNm;Mb=0.100q1l2+0.117q2l2 =0.1006.60812+0.1171.32312=0.816kNm;(2) 最大剪力V計算最大剪力V=
42、max(Va,Vb)=4.781 kN;Va=0.600q1l+0.617q2l =0.6005.8731+0.6171.8901=4.690kN;Vb=0.600q1l+0.617q2l =0.6006.6081+0.6171.3231=4.781kN;(3) 最大變形計算 = 0.677ql4/(100EI)=0.6775.43810004/(1002060001.078105)=1.658mm;(4) 最大支座反力Q計算最大支座反力Q=max(Qa,Qb)=8.856 kN;Qa=1.1q1l+1.2q2l =1.15.8731+1.21.8901=8.729kN;Qb=1.1q1l+1
43、.2q2l =1.16.6081+1.21.3231=8.856kN;(三) 支撐梁驗算(1) 支撐梁抗彎強度計算 =M/W=0.816106/4.490103 =181.636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181.636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支撐梁抗剪計算 =VS0/Itw=4.78110003042/(1.0781053)=44.970N/mm2;實際剪應力計算值 44.970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20.000 N/mm2,滿足要求!(3) 支撐梁撓度計算最大撓度: =1.658mm; -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
44、250=4.000mm;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 =1.658mm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 =4.000mm,滿足要求!3.扣件抗滑力的計算n=R/Rc=2個其中 n - 立桿上設置用于承擔水平橫桿傳遞給立桿支座反力的扣件數; R - 水平桿傳遞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取8.856 kN; Rc - 1個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設計值,Rc=80.75=6 kN;立桿上必須安裝2個扣件用于承擔水平橫桿傳遞給立桿的支座反力,請檢查實際搭設情況,如果扣件數不足,必須增加。四、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基礎數據計算(一) 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 (1) 上部結構傳遞到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1 永久荷載標準值Gk= 0.25
45、11 + 2411 0.2 + 1.1110.2 + 1/0.210.027 + 10.0333=5.438 kN;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111=1.000 kN/m; 上部結構傳遞到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1=max(Na,Nb)=7.490kN;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Na=0.9(1.25.438+1.41.000) =7.133kN;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Nb=0.9(1.355.438+1.40.71.000) =7.490kN; (2)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N2=1.20.156(5.2-0.2)=0.938 kN; (3) 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 計算頂部立桿時
46、:N=N1=7.490kN ; 計算底部立桿時:N=N1+N2=7.490+0.938=8.428kN;(二) 驗算立桿長細比,確定穩定系數 依據JGJ130-2011規范第條: 頂部立桿段:= k1(h+2a)/i 非頂部立桿段:= k2 h/i 其中: - 立桿長細比; k - 立桿計算長度附加系數,驗算長細比時,取k=1; i - 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010-2 m; (1) 頂部立桿段計算 驗算長細比時取k=1計算: 注:由于采用扣件承重搭設模式,頂部立桿段按照非頂部立桿段的計算公式計算。 =11.7551.549/(1.59010-2)=170.975; 計算穩定系數時,
47、查JGJ130-2011規范表,k=1.155 =1.155170.975=197.476,查JGJ130-2011規范表得到= 0.185; (2) 底部立桿段計算 驗算長細比時取k=1計算: =11.7551.549/(1.59010-2)=170.975; 計算穩定系數時,查JGJ130-2011規范表,k=1.155 =1.155170.975=197.476,查JGJ130-2011規范表得到= 0.185; (3) 驗算立桿長細比鋼管立桿長細比= 170.975 小于鋼管立桿允許長細比210.000,滿足要求!(三)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Mw 計算風荷載標準值Wk=zs0
48、其中 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荷載規范的規定采用: 腳手架頂部z=0.650,腳手架底部z=0.650; s - 風荷載體型系數:s=1.3=1.30.114=0.148;為擋風系數。 0 - 基本風壓(kN/m2),按照荷載規范規定采用:0=0.3 kN/m2;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為: 腳手架頂部Wk=0.6500.1480.3=0.029 kN/m2; 腳手架底部Wk=0.6500.1480.3=0.029 kN/m2;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 Mw=0.91.4WkLh2/10 腳手架頂部Mw=0.91.40.02911.5492/10=0.009 kNm;
49、腳手架底部Mw=0.91.40.02911.5492/10=0.009 kN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 + Mw/W + Me/W f其中: - 鋼管立桿應力計算值(N/mm2);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A = 4.24102 mm2; Mw -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 W - 立桿截面模量:W = 4.49103 mm3; Me - 豎向力有偏心距時產生的彎矩; Me = N1e=7.4906010-3=0.449 kNm;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頂部立桿應力計算值: 1=7.490103/(0.1854.24102
50、)+0.009106/(4.49103)+0.449106/(4.49103)=197.476 N/mm2;底部立桿應力計算值: =8.428103/(0.1854.24102)+0.009106/(4.49103)=109.353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197.476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梁模板(扣件鋼管架支撐)計算書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51、2010)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一、參數信息梁段:WKL2。1.模板構造及支撐參數(一) 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m)0.25梁截面高度(m)0.45樓層高度(m)5.2結構表面要求隱藏立桿沿梁跨度方向間距(m)1立桿步距(m)1.55混凝土樓板厚度(mm)200板底承重立桿縱向間距(m)1橫向間距(m)1(二) 支撐參數梁底支撐鋼管(mm)483鋼管鋼材品種鋼材Q235鋼(16-40)鋼管彈性模量(N/mm2)206000鋼管屈服強度(N/mm2)235鋼管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205鋼管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0鋼管端面承壓強度設計值(N/mm2
52、)3252.荷載參數新澆筑砼自重標準值(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kN/m3)1.5砼對模板側壓力標準值(kN/m2)10.8梁側模板自重標準值(kN/m2)0.3梁底模板自重標準值(kN/m2)0.253.梁側模板參數加固楞搭設形式:主楞豎向次楞橫向設置;(一) 面板參數面板材料板質材(垂直方向)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抗彎設計值(N/mm2)26彈性模量(N/mm2)9000(二) 主楞參數主楞材料1根483.0鋼管主楞間距(mm)1000鋼材品種鋼材Q235鋼(16-40)彈性模量(N/mm2)206000屈服強度(N/mm2)235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N
53、/mm2)205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0端面承壓強度設計值(N/mm2)325(三) 次楞參數次楞材料1根5090木方(寬度高度mm)次楞間距(mm)100*2木材品種柏木彈性模量(N/mm2)10000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16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7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四) 加固楞支拉參數支拉方式采用固定支頂點支拉固定支頂點水平間距(mm)1000支頂點豎向間距(mm)0,1504.梁底模板參數搭設形式為:2層梁上順下橫扣件承重;(一) 面板參數面板材料板質材(垂直方向)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厚度(mm)15抗彎設計值(N/mm2)26彈性模量(N/
54、mm2)9000(二) 第一層支撐梁參數材料1根9050木方(寬度高度mm)根數3木材品種柏木彈性模量(N/mm2)10000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16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7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 模板支撐體系剖面圖 模板支撐體系平面圖 梁側剖面圖二、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這里取面板的計算寬度為1.000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I = 1000153/12= 2.813105mm4; W = 1000152/6 = 3.750104mm3;1.荷載計算及組合(一) 新澆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G4k按下列公
55、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F1=0.22t12V1/2 F2=H其中 - 砼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取2.000h; T - 砼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砼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砼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砼頂面總高度,取0.45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 2- 砼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得到: F1=12.933 kN/m2 F2=10.800 kN/m2新澆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G4k=min(F1,F2)=10.800 kN/m2;砼側壓力的有效壓頭高度:h=
56、F/=10.800/24.000=0.450m;(二) 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2kQ2k=4kN/m2;(三) 確定采用的荷載組合計算撓度采用標準組合: q=10.8001=10.800kN/m;計算彎矩和剪力采用基本組合:底部荷載:q=max(q1,q2)=16.704kN/m;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210.800+1.44)1=16.704kN/m;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q2=0.9(1.3510.800+1.40.74)1=16.650kN/m;頂部荷載:q=0.91.441=5.040kN/m;2.內力計算面板承受均布荷載作用,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電
57、算,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變形圖如下: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計算簡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N1=2.646kNN2=0.072kN 最大彎矩 M= 0.076kNm 最大剪力:V= 1.437kN 最大變形:= 0.103mm 最大支座反力:F= 2.646kN3.面板計算(一) 面板抗彎強度計算 =M/W=0.076106/3.750104 =2.020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2.020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6N/mm2,滿足要求!(二) 面板撓度計算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第1跨最大撓
58、度為0.103mm,容許撓度為0.400mm,滿足要求!第2跨最大撓度為0.010mm,容許撓度為0.400mm,滿足要求!第3跨最大撓度為0.013mm,容許撓度為0.200mm,滿足要求!各跨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滿足要求!三、梁側模板支撐的計算1.次楞計算次楞采用1根5090木方(寬度高度mm)為一組,共2組。次楞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 I=150903/12 = 3.038106 mm4; W=150902/6 = 6.750104 mm3; E=10000 N/mm2;次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次楞均布荷
59、載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計算寬度得到:(a) 計算彎矩和剪力采用:q = 2.646/1=2.646 kN/m;(b) 計算撓度采用:q = 1.575/1=1.575 kN/m;最大彎矩 M = 0.1ql2=0.12.64612最大剪力 V=0.6ql=0.62.6461=1.588kN最大支座力 N=1.1ql =1.12.6461=2.911kN最大變形 = 0.677ql4/100EI=0.6771.57510004/(10010000.0003.038106)=0.351mm(1) 次楞抗彎強度計算 =M/W=0.265106/6.750104 =3.920N/mm2實際彎曲應
60、力計算值 =3.920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N/mm2,滿足要求!(2) 次楞抗剪強度計算 =VS0/Ib=1.588100050625/(3.03810650)=0.529N/mm2;實際剪應力計算值 0.529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700 N/mm2,滿足要求!(3) 次楞撓度計算最大撓度: =0.351mm;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4.000mm;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 =0.351mm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 =4.000mm,滿足要求!2.主楞計算主楞采用1根483.0鋼管為一組,間距1000mm。主楞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
61、模量E分別為: I=110.78104= 1.078105 mm4; W=14.49103= 4.490103 mm3; E=206000 N/mm2;主楞承受次楞傳遞的集中力,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電算,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變形圖如下: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計算簡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 0.094kNm 最大剪力:V= 1.967 kN 最大變形:= 0.015mm 最大支座反力:F= 2.046kN(1) 主楞抗彎強度計算 =M/W=0.094106/4.490103 =21.020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21.020N
62、/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主楞抗剪強度計算 =VS0/Itw=1.96710003042/(1.0781053)=18.500N/mm2;實際剪應力計算值 18.500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20.000 N/mm2,滿足要求!(3) 主楞撓度計算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第1跨最大撓度為0.006mm,容許撓度為0.600mm,滿足要求!第2跨最大撓度為0.015mm,容許撓度為0.400mm,滿足要求!各跨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滿足要求!四、梁底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取
63、面板的計算寬度為1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I = 1000153/12= 2.813105mm4; W = 1000152/6 = 3.750104mm3;1.荷載計算及組合模板自重標準值G1k=0.251=0.250 kN/m;新澆筑砼自重標準值G2k=2410.45=10.800 kN/m;鋼筋自重標準值G3k=1.510.45=0.675 kN/m;永久荷載標準值Gk= G1k+ G2k+ G3k=11.725 kN/m;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2k=21=2.000 kN/m;(1) 計算撓度采用標準組合: q=11.725kN/m;(2) 計算彎矩采用基本組合
64、: q=max(q1,q2)=16.010kN/m;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211.725+1.42.000) =15.183kN/m;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2=0.9(1.3511.725+1.40.72.000) =16.010kN/m;2.內力計算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電算,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變形圖如下: (1)基本組合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N1=0.750kNN2=2.502kNN3=0.750kN(2)標準組合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剪力圖(kN
65、)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N1=0.550kNN2=1.832kNN3=0.550kN(3)面板計算采用的計算結果 最大彎矩 M= 0.031kNm 最大變形 = 0.006mm3.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M/W =0.031106/3.750104 =0.834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0.834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6N/mm2,滿足要求!4.面板撓度驗算最大撓度: = 0.006mm; -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0.500mm;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 =0.006mm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 =0.500mm,滿足要求!五、梁底支撐梁
66、的計算1.第一層支撐梁的計算支撐梁采用1根9050木方(寬度高度mm),共3組,均勻布置在梁底。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 I=190503/12 = 9.375105 mm4; W=190502/6 = 3.750104 mm3; E=10000 N/mm2;支撐梁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支撐梁均布荷載計算:(1) 計算彎矩和剪力采用(考慮支撐梁自重):q = 2.502+0.036=2.538 kN/m;(2) 計算撓度采用(考慮支撐梁自重):q = 1.832+0.027=1.859 kN/m;最大彎矩 M = 0.1ql2
67、=0.12.53812最大剪力 V=0.6ql=0.62.5381=1.523kN最大支座力 N=1.1ql =1.12.5381=2.792kN最大變形 = 0.677ql4/100EI=0.6771.85910004/(10010000.0009.375105)=1.342mm(一) 支撐梁抗彎強度計算 =M/W=0.254106/3.750104 =6.768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6.768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N/mm2,滿足要求!(二) 支撐梁抗剪計算 =VS0/Ib=1.523100028125/(9.37510590)=0.508N/mm2;實際剪應力
68、計算值 0.508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700 N/mm2,滿足要求!(三) 支撐梁撓度計算最大撓度: =1.342mm; -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4.000mm;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 =1.342mm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 =4.000mm,滿足要求!2.第二層支撐梁的計算梁底支撐梁采用1根483鋼管,間距1000mm。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I=10.78104= 1.078105 mm4;W=4.49103= 4.490103 mm3;E=206000 N/mm2;(一) 荷載計算及組合:(1) 第二層支撐梁承受第一層支撐
69、梁傳遞的集中力按照第一層支撐梁的計算方法計算,這里給出計算結果。計算彎矩和剪力時從左至右各集中力依次為:N1=0.866kNN2=2.792kNN3=0.866kN計算撓度時從左至右各集中力依次為:N1=0.634kNN2=2.045kNN3=0.634kN(2) 梁側模板傳遞的自重荷載:計算彎矩和剪力時N=1.350.30.251=0.101 kN;計算撓度時N=0.30.251=0.075 kN。(3) 第二層支撐梁自重均布荷載:計算彎矩和剪力時取0.045kN/m;計算撓度時取0.033 kN/m。(二) 支撐梁驗算根據前面計算的荷載組合,取結構最不利狀態進行電算,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變
70、形圖如下: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計算簡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N1=2.381kNN2=2.381kN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最大剪力:V= 2.381kN 最大變形:= 1.582mm 最大支座反力:F= 2.381kN(1) 支撐梁抗彎強度計算 =M/W=0.828106/4.490103 =184.374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184.374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支撐梁抗剪計算 =VS0/Itw=2.38110003042/(1.0781053)=22.394N/
71、mm2;實際剪應力計算值 22.394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20.000 N/mm2,滿足要求!(3) 支撐梁撓度計算最大撓度: =1.582mm; -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第1跨最大撓度為1.582mm,容許撓度為3.200mm,滿足要求!各跨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滿足要求!3.扣件抗滑力的計算n=R/Rc=1個其中 n - 立桿上設置用于承擔水平橫桿傳遞給立桿支座反力的扣件數; R - 水平桿傳遞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取2.381 kN; Rc - 1個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設計值,Rc=80.75=6 kN;梁側立桿上必須安裝1個扣件用于
72、承擔水平橫桿傳遞給立桿的支座反力,請檢查實際搭設情況,如果扣件數不足,必須增加。六、梁側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基礎數據計算(一) 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 (1) 樓板傳遞給梁側立桿的軸力設計值N1 N1 =F =max(F1,F2)=5.674 kN; 可變荷載效應控制F1=0.9(1.24.108+1.40.775)=5.413 kN; 永久荷載效應控制F2=0.9(1.354.108+1.40.70.775)=5.674 kN; 永久荷載標準值Gkb=(250.2+0.3)(0.275+1/2)1=4.108 kN; 活荷載標準值Qkb=1.0(0.275+1/2)1=0.775 kN; (2
73、) 縱向鋼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2 =2.381 kN; (3)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3 = 1.20.156()=0.938 kN; (4) 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 N=N1+N2+N3=5.674+2.381+0.938=8.993 kN;(二) 驗算立桿長細比,確定穩定系數 依據JGJ130-2011規范第條: 頂部立桿段:= k1(h+2a)/i 非頂部立桿段:= k2 h/i 其中: - 立桿長細比; k - 立桿計算長度附加系數,驗算長細比時,取k=1; i - 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9010-2 m; (1) 底部立桿段計算 驗算長細比時取k=1計算: =11.95251.
74、55/(1.59010-2)=190.338; 計算穩定系數時,查JGJ130-2011規范表,k=1.155 =1.155190.338=219.840,查JGJ130-2011規范表得到= 0.150; (2) 驗算立桿長細比 立桿長細比驗算:實際長細比計算值= 190.338 小于容許長細比210,滿足要求!(三)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Mw 計算風荷載標準值Wk=zs0 其中 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荷載規范的規定采用:腳手架底部z=0.650; s - 風荷載體型系數:s=1.3=1.30.113=0.148;為擋風系數。 0 - 基本風壓(kN/m2),按照荷載規范規
75、定采用:0=0.2 kN/m2;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為: 腳手架底部Wk=0.6500.1480.2=0.019 kN/m2;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 Mw=0.91.4WkLh2/10 腳手架底部Mw=0.91.40.01911.552/10=0.006 kN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 N/(A) + Mw/W f其中: - 鋼管立桿應力計算值(N/mm2);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A = 4.24102 mm2; Mw -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 W - 立桿截面模量:W = 4.49103 mm3;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
76、05 N/mm2;底部立桿應力計算值: =8.993103/(0.1504.24102)+0.006106/(4.49103)=142.392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142.392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墻模板計算書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一、參數信息墻段:Q1。1.模板構造墻模板高度(m)5.2混凝土樓板厚度(mm)500結構表面要求隱藏2.荷載參數砼
77、對模板側壓力標準值(kN/m2)44.343傾倒砼產生的荷載標準值(kN/m2)23.模板參數加固楞搭設形式:主楞橫向次楞豎向設置;(一) 面板參數面板材料板質材(垂直方向)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抗彎設計值(N/mm2)26彈性模量(N/mm2)9000(二) 主楞參數主楞材料2根483.0鋼管間距(mm)200,550*8鋼材品種鋼材Q235鋼(16-40)彈性模量(N/mm2)206000屈服強度(N/mm2)235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205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0端面承壓強度設計值(N/mm2)325(三) 次楞參數次楞材料1根483鋼管
78、(直徑厚度mm)間距(mm)200鋼材品種鋼材Q235鋼(16-40)彈性模量(N/mm2)206000屈服強度(N/mm2)235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205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0端面承壓強度設計值(N/mm2)325(四) 加固楞支拉參數支拉方式穿墻螺栓螺栓直徑M14螺栓水平間距(mm)500螺栓豎向間距(mm)200,550*8 模板剖面示意圖 模板立面示意圖二、墻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根據模板規范(JGJ162-2008)第條規定,面板按照簡支跨計算。這里取面板的計算寬度為5.200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
79、為: I = 5200153/12= 1.463106mm4; W = 5200152/6 = 1.950105mm3;1.荷載計算及組合(一) 新澆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G4k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F1=0.22t12V1/2 F2=H其中 - 砼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砼的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輸入0時系統按200/(T+15)計算,得5.714h; T - 砼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砼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砼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砼頂面總高度,取5.2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80、- 砼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得到: F1=44.343 kN/m2 F2=124.800 kN/m2新澆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G4k=min(F1,F2)=44.343 kN/m2;砼側壓力的有效壓頭高度:h=F/=44.343/24.000=1.848m;(二) 傾倒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3k Q3k=2kN/m2;(三) 確定采用的荷載組合計算撓度采用標準組合: q=44.3435.2=230.584kN/m;計算彎矩采用基本組合: q=max(q1,q2)=289.332kN/m;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244.343+1.42)
81、5.2=262.134kN/m;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2=0.9(1.3544.343+1.40.72)5.2=289.332kN/m;2.面板抗彎強度計算 M/W f其中:W -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1.950105mm3; M - 面板的最大彎矩(Nmm) M=0.125ql2=1.447106Nmm; 計算彎矩采用基本組合: q=289.332kN/m;面板計算跨度: l = 200.000mm;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1.447106 / 1.950105=7.419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7.419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6N/m
82、m2,滿足要求!3.面板撓度計算 =5ql4/(384EI)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q = 230.584 kN/m; l-面板計算跨度: l =200.000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9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1.463106mm4; 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0.800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5230.584200.0004/(38490001.463106) = 0.365 mm;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 =0.365mm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 =0.800mm,滿足要求!三、墻模板支撐的計算1.次楞計算次楞采用1根
83、483鋼管(直徑厚度mm)為一組,間距200mm。次楞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 I=110.78104= 1.078105 mm4; W=14.49103= 4.490103 mm3; E=206000 N/mm2;(一) 荷載計算及組合計算撓度采用標準組合: q=44.3430.200=8.869kN/m;計算彎矩和剪力采用基本組合:有效壓頭高度位置荷載:q=max(q1,q2)=11.128kN/m;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q1=0.9(1.244.343+1.42)0.200=10.082kN/m;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q2=0.9(1.3544.343
84、+1.40.72)0.200=11.128kN/m;有效壓頭高度位置以下荷載: q=0.91.3544.3430.200=10.775kN/m;頂部荷載: q=0.91.40.720.200=0.353kN/m;(二) 內力計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電算,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變形圖如下: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計算簡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 0.287kNm 最大剪力:V= 3.093kN 最大變形:= 0.924mm 最大支座反力:F= 6.091kN(三) 次楞計算(1) 次楞抗彎強度計算 =M/W=0.
85、287106/4.490103 =63.847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63.847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次楞抗剪強度計算 =VS0/Itw=3.09310003042/(1.0781053)=29.090N/mm2;實際剪應力計算值 29.090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20.000 N/mm2,滿足要求!(3) 次楞撓度計算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第1跨最大撓度為0.014mm,容許撓度為0.800mm,滿足要求!第2跨最大撓度為0.118mm,容許撓度為2.200mm,滿足要求!第3跨最大撓度為0.08
86、5mm,容許撓度為2.200mm,滿足要求!第4跨最大撓度為0.094mm,容許撓度為2.200mm,滿足要求!第5跨最大撓度為0.092mm,容許撓度為2.200mm,滿足要求!第6跨最大撓度為0.090mm,容許撓度為2.200mm,滿足要求!第7跨最大撓度為0.097mm,容許撓度為2.200mm,滿足要求!第8跨最大撓度為0.090mm,容許撓度為2.200mm,滿足要求!第9跨最大撓度為0.030mm,容許撓度為2.200mm,滿足要求!第10跨最大撓度為0.924mm,容許撓度為2.400mm,滿足要求!各跨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滿足要求!2.主楞計算主楞采用2根4
87、83.0鋼管為一組,共9組。主楞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 I=210.78104= 2.156105 mm4; W=24.49103= 8.980103 mm3; E=206000 N/mm2;主楞承受次楞傳遞的集中力,計算彎矩和剪力時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6.091kN,計算撓度時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5.013kN。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電算,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變形圖如下: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計算簡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 0.777kNm 最大剪力:V= 10.689 kN 最大變形:= 0.247mm 最大
88、支座反力:F= 16.779kN(1) 主楞抗彎強度計算 =M/W=0.777106/8.980103 =86.475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86.475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主楞抗剪強度計算 =VS0/Itw=5.34410006084/(2.1561053)=50.272N/mm2;實際剪應力計算值 50.272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20.000 N/mm2,滿足要求!(3) 主楞撓度計算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第1跨最大撓度為0.247mm,容許撓度為2.000mm,滿足要求!第2跨最大撓度為0.
89、016mm,容許撓度為2.000mm,滿足要求!第3跨最大撓度為0.247mm,容許撓度為2.000mm,滿足要求!各跨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滿足要求!3.穿墻螺栓計算驗算公式如下:NN= fA其中 N - 穿墻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墻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穿墻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 穿墻螺栓型號: M14;查表得: 穿墻螺栓有效直徑: 11.55 mm; 穿墻螺栓有效面積: A = 105 mm2;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05/1000 = 17.850 kN;穿墻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6.779 kN。穿墻
90、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16.779kN 小于 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7.850kN,滿足要求!柱模板計算書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一、參數信息1.基本參數柱模板高度(m)4.55結構表面要求隱藏柱截面寬(mm)400柱截面高(mm)400搭設形式組合式柱箍有豎楞2.面板參數面板材料板質材(垂直方向)15mm厚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抗彎設計值(N/mm2)26彈性模量(N/mm2)90003.柱箍柱箍材料2
91、根483.0鋼管柱箍間距(mm)200,700*6鋼材品種鋼材Q235鋼(16-40)彈性模量(N/mm2)206000屈服強度(N/mm2)235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205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0端面承壓強度設計值(N/mm2)3254.豎楞豎楞材料1根5090木方(寬度高度mm)最外兩根豎楞間距(mm)400豎楞根數4豎楞間距(mm)150,100,150木材品種柏木彈性模量(N/mm2)10000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15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7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65.對拉螺栓參數B邊最外兩根對拉螺栓間距(mm)610B邊對拉螺栓
92、根數2B邊對拉螺栓直徑M14B邊對拉螺栓間距(mm)610*1H邊最外兩根對拉螺栓間距(mm)610H邊對拉螺栓根數2H邊對拉螺栓直徑M14H邊對拉螺栓間距(mm)610*16.荷載參數砼對模板側壓力標準值(kN/m2)36.952傾倒砼產生的荷載標準值(kN/m2)2柱段:KZ1。 模板剖面示意圖 模板立面示意圖二、柱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這里取面板的計算寬度為1.000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I = 1000153/12= 2.813105mm4; W = 1000152/6 = 3.750104mm3;1.荷載計算及組合(1) 新澆
93、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G4k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F1=0.22t12V1/2 F2=H其中 - 砼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砼的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輸入0時系統按200/(T+15)計算,得5.714h; T - 砼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砼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砼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砼頂面總高度,取4.55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 2- 砼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得到: F1=36.952 kN/m2 F2=109.200 kN/m2 新澆砼作用于模板
94、的最大側壓力G4k=min(F1,F2)=36.952 kN/m2;砼側壓力的有效壓頭高度:h=F/=36.952/24.000=1.540m;(2) 傾倒砼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3k Q3k=2kN/m2;(3) 確定采用的荷載組合計算撓度采用標準組合: q=36.9521=36.952kN/m;計算彎矩采用基本組合: q=max(q1,q2)=46.661kN/m;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1=0.9(1.236.952+1.42)1=42.428kN/m;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q2=0.9(1.3536.952+1.40.72)1=46.661kN/m;2.B邊模板面板計算根
95、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電算,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變形圖如下: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計算簡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 0.092kNm 最大剪力:V= 4.067kN 最大變形:= 0.059mm 最大支座反力:F= 6.400kN(1) 面板抗彎強度計算 =M/W=0.092106/3.750104 =2.457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2.457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6N/mm2,滿足要求!(2) 面板撓度計算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第1跨最大撓度為0.059mm,容許撓度為0.600mm,滿足要求!
96、第2跨最大撓度為0.014mm,容許撓度為0.400mm,滿足要求!第3跨最大撓度為0.059mm,容許撓度為0.600mm,滿足要求!各跨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滿足要求!3.H邊模板面板計算柱子為正方形,且B和H邊加固楞參數完全相同,H邊計算數據同B邊。三、柱模板豎楞的計算1.B邊豎楞計算B邊豎楞采用1根5090木方(寬度高度mm)為一組。豎楞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 I=150903/12 = 3.038106 mm4; W=150902/6 = 6.750104 mm3; E=10000 N/mm2;(一) 荷載計算及組合計算撓度采用標準組合: q
97、=36.9520.125=4.619kN/m;計算彎矩和剪力采用基本組合:有效壓頭高度位置荷載:q=max(q1,q2)=5.833kN/m; 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q1=0.9(1.236.952+1.42)0.125=5.304kN/m; 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q2=0.9(1.3536.952+1.40.72)0.125=5.833kN/m;有效壓頭高度位置以下荷載: q=0.91.3536.9520.125=5.612kN/m;柱子頂部荷載: q=0.91.40.720.125=0.221kN/m;(二) 內力計算豎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電算,得到計算簡
98、圖及內力、變形圖如下: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計算簡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 0.261kNm 最大剪力:V= 2.176kN 最大變形:= 0.164mm 最大支座反力:F= 4.198kN(三) 豎楞計算(1) 豎楞抗彎強度計算 =M/W=0.261106/6.750104 =3.861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3.861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N/mm2,滿足要求!(2) 豎楞抗剪強度計算 =VS0/Ib=2.176100050625/(3.03810650)=0.725N/mm2;實際剪應力計算值 0.7
99、25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600 N/mm2,滿足要求!(3) 豎楞撓度計算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第1跨最大撓度為0.097mm,容許撓度為0.800mm,滿足要求!第2跨最大撓度為0.164mm,容許撓度為2.800mm,滿足要求!第3跨最大撓度為0.077mm,容許撓度為2.800mm,滿足要求!第4跨最大撓度為0.098mm,容許撓度為2.800mm,滿足要求!第5跨最大撓度為0.101mm,容許撓度為2.800mm,滿足要求!第6跨最大撓度為0.079mm,容許撓度為2.800mm,滿足要求!第7跨最大撓度為0.042mm,容許撓度為2.800mm
100、,滿足要求!第8跨最大撓度為0.035mm,容許撓度為0.600mm,滿足要求!各跨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滿足要求!2.H邊豎楞計算柱子為正方形,且B和H邊加固楞參數完全相同,H邊計算數據同B邊。四、柱模板柱箍的計算1.B邊柱箍計算B邊柱箍采用2根483.0鋼管為一組。柱箍的截面慣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彈性模量E分別為: I=210.78104= 2.156105 mm4; W=24.49103= 8.980103 mm3; E=206000 N/mm2;柱箍承受豎楞傳遞的集中力,根據實際受力情況進行電算,得到計算簡圖及內力、變形圖如下(在前面的“豎楞計算”中,我們僅僅計算了豎
101、楞傳遞的最大集中力,計算簡圖中其他集中力的計算過程與最大集中力的計算過程完全相同,這里直接給出計算結果): 彎矩和剪力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計算簡圖 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 1.335kNm 最大剪力:V= 6.717kN 最大變形:= 0.927mm 最大支座反力:F= 6.717kN(一) 柱箍抗彎強度計算 =M/W=1.335106/8.980103 =148.670N/mm2實際彎曲應力計算值 =148.670N/mm2 小于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二) 柱箍抗剪強度計算 =VS0/Itw=3.359100060
102、84/(2.1561053)=31.592N/mm2;實際剪應力計算值 31.592 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20.000 N/mm2,滿足要求!(三) 柱箍撓度計算容許撓度: 結構表面隱藏=l/250;第1跨最大撓度為0.927mm,容許撓度為2.440mm,滿足要求!各跨實際最大撓度計算值小于最大允許撓度值,滿足要求!2.H邊柱箍計算柱子為正方形,且B和H邊加固楞參數完全相同,H邊計算數據同B邊。五、柱箍對拉螺栓的計算1.B邊對拉螺栓計算驗算公式如下:NN= fA其中 N -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 對拉螺栓型號: M14;查表得: 對拉螺栓有效直徑: 11.55 mm;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A = 105 mm2;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05/1000 = 17.850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6.717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6.717kN 小于 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7.850kN,滿足要求!2.H邊對拉螺栓計算柱子為正方形,且B和H邊加固楞參數完全相同,H邊計算數據同B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