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州市軌道交通六號線【文化公園站】土建工程 施工測量方案施工測量方案1、編制依據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1999)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2)城市測量規范(CJJ8-99)鐵路測量技術規范(TBJ101-99)公路隧道勘測規程(JTJ063-85)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2003)廣州地鐵工程施工測量管理細則2、工程概況及控制點簡述2.1工程概述 文化公園站是廣州地鐵六號線與八號線的換乘站,車站位于鎮安路與西堤二馬路交叉路的廣州市文化公園內,文化公園站六號線呈東西走向,文化公園站八號線呈南北走向。文化公園站六號線起訖里程為YCK8+975.9
2、16YCK9+062.416,車站總長86.5m;文化公園站八號線起訖里程為YCK14+412.270YCK14+565.770,車站總長153.5m;以及折返線暗挖隧道,起止里程ZCK14+566.270ZCK14+966.787,總長400.517m。車站附屬工程有:5個出入口通道(其中2個為遠期預留出入口)、4個風道、4組風亭。文化公園站六號線車站采用明挖的形式;文化公園站八號線車站采用明暗結合的形式,負一三層的站廳層和設備層采用明挖形式,負四層的站臺層一側暗挖一側明挖;站后折返線穿文化公園水蛇村及杉木欄路等多棟房屋,其中左線隧道要穿過交通繁忙的康王南路,隧道施工采用礦山法施工,施工豎井
3、采用明挖法施工。2.2文化公園站地面控制點文化公園站施工中可用的平面導線控制點有5個,其中四等精密導線點4個,點號為LJ035、LJ036、LJ037、LJ038;一個GPS點,點號為南方大廈(GPS)。 二等水準點有3個,均為基巖點,點號為地II6-6、地II6-7、地II6-8。3、施工測量任務3.1施工控制測量3.1.1.地面控制測量:維護施工期間地面的平面、高程主控制網完整,維持其可靠、可用;為施工方便加密地面控制點并維持其可靠、可用。3.1.2.聯系測量:明挖工程投點、定向,暗挖工程豎井投點、定向,向地下傳遞高程。3.1.3.地下控制測量:明挖地下中樁體系控制測量。暗挖地下主導線控制
4、測量,明、暗挖工程地下水準網控制測量,進行分段貫通測量,平差地下平面、高程主控制網,照顧各段工程間的銜接,貫通后平差確定地下主控制網的坐標、高程。3.2獨立復測測量監理交給的導線點和局部地面主控制點,并在此基礎上安排自己的施工控制或施工放樣測量作業,按規范埋設測量樁點并定期復測;3.3保證工程順利進展,適當加密或改善地面控制點,務求有較多的“多余觀測條件”以保證施工測量精度;3.4工作特別關注保證與兩端車站與區間接點處的中心位置,確保不修改路線設計,確保線路中心線位置;3.5對每個工序的測量作業按照監理工程師的要求提交測量報告,經駐地監理核準后,方允許后面工序的操作;3.6接受和配合駐地監理檢
5、查工作,接受和配合測量監理對施工控制測量項目進行的階段性復核和抽檢工作;3.7按照測量管理細則要求對測量監理交樁及施工場地內已復測樁點重點保護。3.8測量工作3.8.1.礦山法暗挖隧道:地下導線及水準在隧道掘進至50m處、100150m處和距離貫通面150m200m處分別進行一次包括聯系測量在內的檢測;3.8.2.地下車站:地下導線及水準在施工完第一塊底板后、至整個車站長度的1/2處及車站底板結構完工時進行檢測;3.8.3.地面測量:檢測導線網及水準點并加密所有必要的水準點以完成導線網及水準網,并使之符合要求,其計算結果上報監理工程師審批。3.8.4.地下測量:車站主體與附屬工程施工時的定位與
6、結構尺寸測量。3.8.5.測量標志:測量標志用不銹鋼或鑄鐵件制作,并保持永久固定,銘文持久且清楚。3.8.6.測量與施工放樣的數據報監理工程師核對,并積極配合監理工程師的核對工作;定期或在監理工程師提出要求時提交測量報告。4、施工測量組織機構及主要測量儀器4.1 施工測量組織機構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部設專職測量工程師兩名,負責現場施工測量放樣及內業資料的整理;專職測量工或技術員三名,實行“測量工對測量工程師負責、測量工程師對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的層層負責制。同時,對測量監理所交地面控制樁的復測、地面控制樁向施工場地所投導線控制樁的復測、主體結構施工放樣的定期檢測、竣工測量及相鄰工程的貫通測量實行
7、工程處精測隊、經理部測量隊的雙檢復核制。4.2測量組織機構人員名單如下:姓 名職 務職 責劉建忠項目副總工程師全面負責測量工作安排陳立偉測量工程師現場施工測量、內業資料的計算和整理王 軍測量工程師現場施工測量、內業資料的計算和整理楊小龍測量工現場施工測量和檢查王建義測量工現場施工測量和交底4.3主要施工測量儀器:文化公園站施工測量所用的測量儀器均經鑒定合格,且在有效期之內。測量所用儀器狀況見下表:儀器名稱數量規格型號制造廠測量精度有效日期全站儀臺索佳SET210日本SOKKIA2級2006.08.04水準儀臺DSZ2+FS1蘇一光0.2mm2006.05.13鋼 尺兩把30m、5mKALATa
8、jima1mm2006.09.225、施工測量精度要求5.1 導線控制點復測采用日本SOKKIA產索佳SET210型全站儀(該儀器經華南國家計量測試中心鑒定合格,有效期至2006年8月4日)對文化公園站施工中可利用的5個平面導線控制點進行復測,復測過程中按附合導線測量進行。各角度測回數: 六個測回測角中誤差: 2.5導線坐標閉合差: 12mm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1/35000測距中誤差: 6mm測距相對中誤差: 1/600005.2 高程控制點復測文化公園站高程控制點共三個,均為二等水準點。采用蘇一光產DSZ2+FS1型水準儀(該儀器經廣州徠特儀器有限公司鑒定合格,有效期至2006年5月13
9、日)對其三個水準點進行附合水準測量。觀測次數: 往返測各一次 往返測閉合差: 8L1/2mm 相鄰高程點高差的互差: 3mm5.3 地面引測施工控制點測量(與導線控制點構成閉合多邊形) 高樓上向下引測點位: 俯角20測角中誤差: 2.5 導線坐標閉合差: 12mm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1/35000測距中誤差: 6mm測距相對中誤差: 1/600005.4地面引測施工高程控制點 從精密水準點引測高程閉合差: 8 L mm 5.5 基坑圍護結構施工測量5.5.1.地下連續墻的地面中心線依據地面控制點進行施工放樣,從不同點位置鏡放樣點位誤差:5mm;5.5.2.內外導墻平行于地下連續墻中線,其放樣
10、誤差為: 5mm;5.5.3.連續墻竣工后,測定其實際中心位置和與設計中心線的偏差30mm;5.6 車站結構側墻、立柱施工點位從不同點位置鏡測量點位誤差:6mm;5.7 站臺結構邊線模板測設(線路中線為準)間距: 不大于+5mm ;高程: 不大于-5mm5.8 竣工測量按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執行。6、車站施工測量總體方案6.1導線、高程控制點的檢測工程正式開工后,采用日本SOKKIA產索佳SET210型全站儀對五個導線控制點(LJ035、LJ036、LJ037、LJ038、南方大廈GPS)定期進行檢測,并及時向監理工程師提交復測報告;采用蘇一光產DSZ2+FS1型水準儀對三個高程控制點(
11、地II6-6、地II6-7、地II6-8)定期進行檢測,并及時向監理工程師提交復測報告。6.2 車站及暗挖隧道施工控制點測量6.2.1 施工導線控制點引測從車站的測量條件出發,待場地移交后,根據施工需要在車站附近布設若干個導線加密控制點(X1、X2、X3),每個加密控制點與南方大廈GPS、LJ035兩個導線控制點構成閉合三角形按四等測量要求進行測量,并及時向監理工程師提交加密控制點(X1、X2、X3)測量報告。測設結果滿足精度要求后在測量允許誤差內經平差作為地面引測控制點。X1、X2、X3將作為整個車站施工地面控制點,每次使用進行施工放樣時,須首先檢查其點位的相對位置,確定未發生移動后使用。在
12、施工過程中為了提高測量速度和減少計算量,可以利用六號線車站中心線方向建立局部坐標系統,將X1、X2、X3納入局部坐標系統內計算出新坐標進行施工放樣。在實地各細部放樣過程中,轉點測量堅持測量雙檢制,利用X1、X2、X3從不同點置鏡、后視確保轉點精度后進行放樣。導墻、連續墻、主體結構及隧道施工時,因施工需要所定測量點位,在進行立模、綁扎鋼筋、砼灌注前必須進行復核準確無誤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依次確保永久工程的凈空及結構尺寸。基坑開挖后,向底板及中板上測定中線點時,以規定要求,俯角不大于200,利用地面控制點用全站儀向開挖端頭地面轉點向下投點時,必須保證置鏡點與投點平面距離至少為50米,并利用另
13、一點進行復核。對X1、X2、X3若干個加密點每月從首級導線控制點南方大廈GPS、LJ035、LJ036出發復測一次,如出現點移動及時調整并向監理工程師提交復測報告,當復測審批通過后方可進行使用。6.2.2 施工高程控制點引測待場地移交后,通過對“地II6-6、地II6-7、地II6-8”三點復測確定無誤后,根據施工需要利用距離車站較近的“地II6-7”點向車站附近進行高程點引測,在車站內適當位置布設加密高程控制點A1、A2,引測過程采用與地II6-7、地II6-8同等精度測量,滿足施工精度后方可使用。利用加密高程控制點A1、A2等點進行施工放樣時在各細部投點必須有檢測手段,確保標高無誤后方可使
14、用。平面測量采用往返測;基坑開挖過程中及主體結構施工時向下傳遞高程采用鋼尺懸吊的的方法進行,地上、地下安置兩臺水準儀同時讀數,在鋼尺上懸吊與鋼尺檢定時相同質量的重錘。傳遞過程中每次獨立觀測三測回,每測回變動儀器高度。利用地II6-7、地II6-8高程控制點復測加密高程控制點A1、A2等點的測量工作每月進行一次,如出現點位下沉及時調整并及時報告監理單位,當復測審批通過后方可進行使用。6.3 文化公園車站各細部結構尺寸在施工放樣過程中,嚴格按設計要求及測量細則執行,保證測量精度,滿足設計要求。7、測量注意事項7.1測量人員和儀器有絕對的保證和相對的穩定。所有參加測量的人員都必須持證上崗,并建立測量
15、人員的崗位責任制。測量儀器定期校核和控制在使用有效期內,同時加強對測量儀器的管理。7.2測量工作堅持雙檢制,利用已知點進行引測、加密和施工放樣前,堅持先檢測后利用的原則,確定已知點無誤時方可使用。凡接樁復測、施工測量放樣、竣工測量等每次都進行雙檢復核;無論從測量監理接樁、業主測量隊交接樁,還是施工放樣及施工過程測量交接樁,都辦理書面記錄、雙方簽字,重點樁位需要有圖示說明。7.3所有結構施工放樣測量數據資料必須在專用本上計算、復核完畢,并畫出放樣示意圖,標注尺寸、標高和擬采用的控制樁位置、里程、坐標等必要全部數據。用于測量的圖紙、資料,應認真研究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7.4測量的原始記錄,必須在現場同步做出,嚴禁事后補記補繪,測量資料不允許涂改,不合格時進行補測或重測。7.5測量過程必須有可追溯的詳細文字記錄,內容包括文字測量儀器編號及名稱、人員分工、測量讀數、計算公式、過程、結果、控制樁等使用情況,氣候、日期、主測人、復核人等。7.6未盡事宜參照有關測量規范及測量規定執行。中鐵七局集團廣州市軌道交通六號線文化公園站項目經理部2006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