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芻議新時期房屋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融入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造成的環境與能源危機日益加重,綠色建筑被認為是一種切實可行且持久的解決方法,而綠色建筑也因其節能環保的優點越來越受到地產商和購房者的青睞,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已深入到房屋設計方面。本文在闡述綠色建筑概念和內涵的基礎上,對綠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設計策略進行了探討。關鍵詞:房屋設計;綠色建筑;理念;環保面對當前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既滿足當代人又不損害后代人利益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時代發展的主題。人們越來越懂得注重保護環境和建造節能環保建筑,房屋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也深入人心,它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
2、大。1 綠色建筑概念及特征1.1 綠色建筑的概念綠色建筑即建筑與環境相協調發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建筑對環境資源所造成的負荷,在不破壞基本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建造節能環保的生態建筑,在做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同時,降低污染,做到資源與環境的和諧統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1.2 綠色建筑的特征與傳統建筑相比較,綠色建筑大大減少了建造過程中和建成后建筑本身的能耗,具有不浪費自然資源、不污染自然環境的特點。首先,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次,節約環保,將人類建筑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降到了最低;再次,健康舒適,為人類工作生活營造了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做到了節能環保與自然發展的統籌兼顧。2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3、的設計策略2.1 建筑的選址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經過對建筑所在地周圍地質環境等進行綜合分析,對所在地的環境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使建筑與周圍的生態環境協調統一,既充分利用了周圍的各種資源,又不損害自然環境,還要考慮到周邊的交通便捷,大量可利用的現代基礎設施等等,為綠色建筑的建造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2.2 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在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上,要重點加大對天陽能的利用,太陽能的運用有降低能耗的作用,可以減少建筑內二氧化碳的的排放,在太陽能的利用過程中,可以將其用來發電,熱水,以及近年來開發的太陽能制冷空調、太陽能采暖等等。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可以起到節能損耗的作用,可以構造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進而
4、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3 采光通風策略綠色建筑在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考慮自然光與自然風,將兩者運用到采光通風的設計,可以降低因人工照明等帶來的能源損耗,為建筑居住者提供舒適良好的生產生活空間,例如,在建筑的外墻方面,可以選擇運用透明度較高和傳熱導性能較低的石材裝飾,可以同時增加外墻板的熱反射和減少墻體對室內的熱輻射,具有良好的隔熱效果;在幕墻的選擇方面,可以采用干掛石材幕墻,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與外界的熱傳遞,減少因夏季大量使用空調造成的耗能,也可以減輕施工人員施工過程中的勞動負擔;在玻璃幕墻的運用上,可以選擇夾層玻璃,這種中空夾層玻璃技術可以增加熱絕緣性,起到良好的隔熱功效,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
5、標。2.4 水資源利用策略綠色建筑的節水方面的策略,可以通過收集雨水和處理回收利用污水來實現,將收集的雨水用于灌溉,加強了建筑的生態建設,污水回收利用特殊設備凈化后利用水泵提升到建筑樓頂水塔中用來沖廁,也可以用來噴灑路面、綠化等;在中水利用方面,可以將其收集起來處理為達標的中水,用于綠化灌溉、清洗車輛等,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2.5 地下空間利用策略地下空間可以作為公共場所,或者停車庫、儲藏室等等,在綠色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要鼓勵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建造,將綠色建筑的空間由水平方向向地下的垂直方向延伸。開發地下建筑時,可以將地下建筑的上部作為重要的商業、服務用地等與地上建筑部分相
6、聯系,再往下延伸就是布置對采光要求較低的停車場、儲藏室等,當地下部分地形高差較大時,可以設計建造不同高度的層級地下建筑與地上建筑相呼應,實現土地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2.6 綠化景觀的立體化設計策略在綠色建筑的設計以及建造過程中,綠化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調節碳氧平衡,可以減輕空氣污染,還可以降低噪聲、節約能耗、改善室內熱環境等等,是房屋綠色節能設計過程中的重點,應因地制宜建立立體綠化,使植物的綠化效果達到最大化。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可以進行房屋的頂層綠化,頂層綠化可以降低屋面的溫度,也可以大大減緩城市的熱島效應,對建筑的景觀美化和環境改善都有很大的作用;還可以利用墻體、陽臺進行綠化,墻面的
7、綠化可以遮陽隔熱,在現實操作中,可以種植藤蔓植物沿墻攀附來阻擋太陽輻射,也可以在陽臺種植花草,進行分層綠化,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2.7 建筑廢棄物處理策略建筑物居住者和使用者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在綠色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要摒棄傳統建筑周邊設置簡易垃圾臺或垃圾桶的那種做法,應考慮運用分類回收垃圾的垃圾箱,在建筑周圍的下風處放置,并在周圍種植大量綠色的植物用來凈化空氣。2.8 人性化道路設計策略道路設計關乎建筑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出行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應從滿足居民生活、利于消防的進行和與環境協調方面著手布局。建筑周圍的主道路路面應采用瀝青混凝土材質鋪設,由行車道和園路組成。在行車道的設
8、計過程中,要滿足消防的要求,使交通方便快捷,同時要考慮到殘疾人坡道,一般確定建筑周圍主要道路為6m,環形道路為7m,在園路的設計上,一般將游步道設計為1.22.0m,用水泥磚、卵石等鋪成,不但可以減少建筑成本,也可以起到環保、自然的效果。3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運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設計房屋的過程中,本文從需求要素、環境要素以及營建要素出發,從建筑設計方案的選址布局、對可再生資源的運用、采光通風、水資源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利用再到建筑廢氣物的處理以及人性化道路的設計方面進行了探討,使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深入運用到了建筑設計的全過程,為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提升人民生活質量,以及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提供了積極建議,使我國新時期的建筑事業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參考文獻1孫靜.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房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12:339.2竇晶.綠色建筑理念與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3杜文更.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建筑企業綠色化創新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