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拜占庭式的建筑區別(3頁).docx
-
資源ID:462467
資源大小:16.55KB
全文頁數:3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注冊后免費下載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拜占庭式的建筑區別(3頁).docx
1、哥特式藝術哥特(Gothic)藝術是指8世紀興起的一種藝術形式,包括文學、建筑、戲劇等。哥特(Gothic)建筑,中世紀教堂的建筑形式,以高大的梁柱和尖拱型的天花板為特色,飾以斑斕的彩色玻璃窗和宗教壁畫雕塑。是天主教神權的象征。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是其優秀代表。羅馬建筑羅馬建筑是指文藝復興建筑,這種建筑形式是在公元14世紀在意大利隨著文藝復興這個文化運動而誕生的建筑風格。基於對中世紀神權至上的批判和對人道主義的肯定,建筑師希望藉助古典的比例來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會的協調秩序。所以一般而言文藝復興的建筑是講究秩序和比例的,擁有嚴謹的立面和平面構圖以及從古典建筑中繼承下來的柱式系統。文藝復興建筑
2、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學習以古希臘古羅馬為代表古典風格,并且發展了柱式的概念。* 強調建筑的比例如同人的比例一樣,反映了宇宙的和諧於規律,這一點上很強烈地體現了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傳統的影響。* 使用對稱的形狀,集中式* 恢復自然,以尺規作圖制圖,以圓形和正方形為主* 反對哥特式建筑知名建筑師:伯魯乃列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布拉芒特(Donato Bramante)、帕拉蒂奧(Palladio)等。巴洛克藝術是指(16世紀)后期開始在歐洲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不僅在繪畫方面,巴洛克藝術代表整個藝術領域
3、,包括音樂、建筑、裝飾藝術等。巴洛克建筑是歐洲17世紀和18世紀初的巴洛克藝術風格中的一個層面。17世紀起源於意大利的羅馬,后傳至德、奧、法、英、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從語源學上講,巴洛克是一切雜亂、奇異、不規則、流於裝飾的代名詞。而這一時期的建筑也確實體現了這一點。它能用直觀的感召力給教堂、府邸的使用者以震撼,而這正是天主教教會的用意(讓更多的異教徒皈依)。知名建筑師:貝爾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博羅米尼(Borromini)、約翰巴塔薩紐曼(Johann Balthasar Neumann)知名建筑:圣保羅大教堂、圣安德烈阿爾奎亞納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無憂宮
4、、凡爾賽宮等。洛可可式洛可可(Rococo)時期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一開始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 演變而來,原意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制成的室內裝飾物。洛可可式建筑是巴羅克末期建筑風格的代表。它的主要特徵是將貝類、樹葉以極其豐富、半抽象的裝飾形式表現出來,并充滿了曲線花紋或漩渦花紋的裝飾。洛可可式室內家具也出現了相當獨特的宮廷式金編鑲嵌的風格。拜占庭式“拜占庭”原是古希臘的一個城堡,公元395年,顯赫一時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2個國家,西羅馬的首都仍在當時的羅馬,而東羅馬則將首都遷至拜占庭,其國家也就順其遷移被稱為拜占庭帝國。拜占
5、庭建筑,就是誕生于這一時期的拜占庭帝國的一種建筑文化。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繼承古羅馬建筑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由于地理關系,它又汲取了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等東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風格,并對后來的俄羅斯的教堂建筑、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筑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拜占庭建筑的特點,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屋頂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頂”。第二個特征是整體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構圖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體量既高又大的圓穹頂,往往成為整座建筑的構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部件,周圍又常常有序地設置一些與之協調的小部件。第三個特點是它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邊發券,在四個券之間砌筑以對角線為直徑的穹頂,仿佛一個完整的穹頂在四邊被發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個券承擔,從而使內部空間獲得了極大的自由。第四個特點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變化,又注意統一,使建筑內部空間與外部立面顯得燦爛奪目。如:哈爾濱的圣索非亞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