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物外部防雷系統有哪些部分組成?建筑物外部防雷系統有三個基本部分組成,它們共同構成了一條低阻抗通路,它們是:(1) 位于 屋頂和其他較高部位上的接閃器,它用于攔截雷電閃擊。(2) 引下線系統,它用于將雷電流從接閃器傳導至接地裝置。(3) 接地裝置系統,它用于將雷電流傳導及散流入地。對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安裝的接閃器有何要求?第一類防雷建筑的接閃器采用獨立裝設避雷針會架空避雷線(網)。避雷針是安裝在建筑物突出部位或獨立裝設的針形導體,通常采用鍍鋅圓鋼或鍍鋅鋼管制成。避雷線通常裝設在架空輸電線路上面的導線,一般采用截面積不小于35mm2的鍍鋅鋼絞線。架空避雷網相當于架設在屋面上空縱橫敷設的避雷帶組成
2、的網絡,如圖3.1所示。圖3.1 避雷網(1)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采用安裝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網),是被保護的建筑物及管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體均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架空避雷網的網格尺寸不應大于5.0m*5.0m或6.0m*4.0m. 獨立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處的距離應大于3m。當小于3m時,應采取均壓措施或者鋪設卵石或瀝青地面。獨立避雷針的接地裝置與建筑物接地網的地中距離不應小于3m。(2) 排放有爆炸危險的氣體、蒸汽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上空間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當有管帽時按表3-2確定;無管帽時,應為管口上方半徑5m的半球體,接閃
3、器與雷閃的接觸點應設在上述空間之外,也就是說,接閃器與雷閃的接觸點處于該空間點的正上方空間之外。表3-2 有管帽的管口外處于接閃器保護范圍內的空間裝置內的氣壓與周圍空氣壓的氣壓差(kPa)排放物的比重與空氣相比較管帽以上的垂直高度(m)距管口處的水平距離小于5重于空氣125到25重于空氣2.55小于等于25輕于空氣2.55大于25重或輕于空氣55 當排放有爆炸危險的氣體、蒸汽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排放物達不到爆炸濃度、長期點火燃燒、一點火燃燒時,以及發生事故時排放物擦達到爆炸物濃度的通風管、安全閥,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可以保護到管帽,無管帽時可以保護到管口。對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安裝的接閃
4、器有何要求?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接閃器采用避雷針或避雷線。(1) 避雷網(帶) 宜采用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其混合組成的接閃器作保護,避雷網(帶)應沿屋角、屋脊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并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網格,避雷針應與避雷帶互相連接。(2) 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風管、煙囪等物體,應按下列方式保護: 排放具有爆炸危險的氣體、蒸氣或粉塵的突出屋面的放散管、呼吸閥和排風管等管道應符合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第(2)條的要求。儲存可燃蒸氣或能夠釋放出可燃蒸氣的液體的地上常壓儲罐(頂蓋固定)具有鉚接、焊接或螺栓連接的頂蓋,有支撐或沒有支撐結構,用來存儲能夠釋放
5、出可燃蒸氣的液體的常壓儲如果滿足下列條件,則可以認為自身就是具有防雷保護能力的:(a) 鋼板之間的所有接縫都是鉚接、焊接或螺栓連接的;(b) 所有通進管體中的接管,在進入罐體的結合點上與罐體都是金屬連接的;(c) 所有氣體或蒸氣通口都是密封的,或當在存儲條件下罐內存放的液體能形成可燃蒸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時,有防火保護措施;(d) 罐體頂蓋的厚度最少為4mm; (e)罐體頂蓋是用鉚接、焊接或螺栓連接法與罐體連接在一起的。排放無爆炸危險的氣體、蒸氣或 粉塵的放氣管、煙囪1區、11區和2區爆炸危險場所的自然通風管等,裝有阻火器裝置的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管道除了應符合
6、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第(2)條的要求外,其防雷保護海英符合下列要求:(a) 金屬物體一般不裝接閃器,但應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b) 在屋面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外的非金屬物體則應裝接閃器病和屋面防雷裝置相連;(c) 自然接閃器的運用。 具體做法見下文哪些建筑材料可作為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自然接閃器?有何要求? 建筑物的以下部件可用作自然接閃器的: 1、覆蓋于需要防雷空間的金屬板。該金屬板應滿足下列要求:各金屬板間有可靠的電氣通路連接;當需要防止金屬板被雷擊穿(穿孔或熱斑)時金屬板厚度不小于表3-3給出的厚度值;當不需要考慮防止金屬板被雷電擊穿或引燃金屬板下方的易燃物時,金屬板的厚度不小于0.5mm;金屬
7、板無絕緣物覆蓋層;金屬板上或上方非金屬材料可以被排除于需防雷空間之外。 2、 當非金屬屋頂可以被排除于需防雷空間之外時,其下方的屋頂結構的金屬部件(如行架、互相連接的鋼筋網等)。 表3-3 用作接閃器的金屬板或金屬管的最小厚度材料厚度(mm)鋼鐵銅鋁457 3、建筑物的排水管、裝飾物、欄桿等金屬部件,當其截面不小于對標準接閃器部件所規定的截面。 4、厚度不小于2.5mm的金屬管 、金屬罐,且雷擊擊穿時不會發生危險或其他不可接受的情況。 5、厚度不小于表3-3所給出厚度值得金屬管、金屬罐且雷擊電內表面溫度升高不構成危險。對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安裝的接閃器有何要求? 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的接閃器 采用避雷
8、網(帶)或避雷針。 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接雷的措施,宜采用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這兩種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并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網格。平面屋的建筑物,當其寬度不大于20m時,可僅沿周邊敷設一圈避雷帶。 突出屋面的金屬物體和非金屬物體的保護方式應參照圖3.3所示方法。建筑物屋頂上裝有風機、熱泵、航空燈等電氣設備時,把設備外殼與避雷帶連成一體式通常做法,但有一點必須注意:這些設備的電源線未加防護不能直接與配電裝置相連接。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定(GB50169-1992)2.5.3作了如下規定:裝有避雷針和避雷線的構架上的照明燈電源線必須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帶金屬護層的電纜或穿入金屬管的導線。電纜的金屬護層或金屬管必須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長度應在10m以下,方可與配電裝置相連接。 要注意,與避雷裝置連成一體的電氣設備的外殼,如再與屋內的接地線相連會出現如下結果:因為屋頂遭受雷擊時,雷電流就會從避雷帶屋頂電氣設備外殼屋內電氣設備外殼,時屋內電氣設備外殼出現高電位,這是極其危險的,因此,屋頂電氣設備的外殼與避雷裝置連成一體后,若再與屋內接地線相連,必須在室內實行等電位連接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