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對服務業經營過程的商品及其它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儲備 保持在經濟合理的水平上。 庫存管理目的是在保證經營需求的前提下, 使庫存量經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上,掌握庫存量動態,適時適量提出訂貨,避免超量儲存或缺貨,減少庫存空間 占用,降低庫存總費用,控制庫存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 庫存管理主要指標是庫存周轉率及貨品損耗率。加快庫存周轉,降低損耗是 做好庫存管理的關鍵,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此問題。 1、控制好訂貨。 (1)預測訂單 A、每日檢查柜面貨品。柜面缺貨時引起注意,借助于手持設備或檢查倉庫 來確定該貨品是否缺貨。 B、每天查看 ERP,了解各專柜庫存銷
2、售情況。 C、節日或商場活動前備貨。做好年度營銷活動計劃,時刻關注東西方各種 節日并策劃下一月的營銷活動,準備好相關的節日商品。 (2)訂貨量確定 A、一般情況下,按照訂貨量=月銷售量-現庫存量,保證庫存安全。按照經 驗,此方法即可以保證柜面貨品豐滿,滿足銷售,又不積壓貨品。 B、特殊情況下,包括:東西方重要節日和商場活動。訂貨量將根據節日和 活動的類別及力度來定,另外不同的商品,訂貨量也會有區別。基本原則是節日 性暢銷商品訂貨量=平日訂貨量的 2 倍,普通商品訂貨量與平日持平即可。 C、隨季節而變。跟隨季節的變化,商品的訂貨量也要變化。對于季節中需 求量達的商品要加大訂貨量和訂貨次數。如夏日
3、來臨前,加大飲料、礦泉水及冷 飲的訂貨量。 (3)及時退換貨 A、每日代銷區員工做好商品的檢查和記錄。 B、對于發現和不合格商品及時聯系供應商退換貨,以保證貨品質量和促進 貨品周轉。 2、高效陳列。 (1)先進先出原則 員工在上貨或理貨時保證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將新貨放置舊貨后面,保證顧 客買到的都是最新鮮的商品。 (2)勤動手周轉貨架 督促員工每日動手將貨架上的商品進行檢查整理,定時抽查,對于出現問題 的責任人進行處罰。 3、分類管理。 (1)及時關注商品銷售 A、每日查詢各商品銷量。 B、每月統計商品銷售情況,對其進行前名并做出分析。 (2)判斷商品類別 將商品分 A、 B、 C 三類進行管
4、理。 A 類為暢銷商品, 占每月銷售排名的前 20%; B 類為一般商品, 占銷售貨品的 70%; C 類為滯銷商品, 占每月銷售排名的后 10%。 對于 A 類商品要保證庫存金額占總庫存的 40%;B 類商品保證庫存金額占總庫存 的 50%;C 類商品保證庫存金額占總庫存的 10%。對于連續 2 個月排名后 5 位的 商品(斷貨情況除外) ,及時聯系采購部門進行淘汰。 (3)動態管理 商品的類別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季節及顧客偏好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這就 要求管理員要做好市場調研、及時掌握市場動向,關注顧客消費需求,及時發現 各種變化。 4、促銷及時。 (1)做好日常檢查記錄 每日(除節日和休息
5、日外)10:3011:30,代銷區員工根據貨架清理計劃 對指定貨架商品進行商品保質期檢查和登記(使用現有產品保質期表格) ,對即 將臨期商品進行備案,提報區域管理員進行處理。臨期商品標準見 OA:文檔管理 /制度發布/營銷策劃與營運制度/B1 商場管理規范/4.4.4 條例。 使用表格如下: 商品名稱 商品編碼 日期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2)及時溝通供應商 將提報的商品按照品牌分好后,對代銷商品要電話或傳真通知供應商臨期貨 品情況,建議供應商立即做促銷活動。經銷商品可作換貨處理。 (3)著力推薦 對于促銷特惠商品,除進行堆頭展示陳列外,還要放置 POP,提報廣播稿。 員工要有意識的進行推薦。這樣即保護了供應商的利益,又滿足了顧客需要,提 高了商場的銷售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