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1 武漢建設監理規范用表施工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 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11號線東段工程 編號:致:上海建通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監理機構)我方已完成 光谷六路站高壓旋噴樁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和審批,請予以審查。附: 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施工項目經理部(蓋章)項目經理/技術總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簽字) 年 月 日 審核意見:項目監理機構(蓋章)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年 月 日注:本表一式三份,項目監理機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各一份武漢市軌道交通11號線東段工程二標段光谷六路站高壓旋噴樁施工方案批準:審核:校核:編制:中國電建武漢地鐵11號線二標段項目經
2、理部2015年09月武漢市軌道交通11號線東段工程二標段光谷六路站高壓旋噴樁施工方案中國電建武漢地鐵11號線二標段項目經理部2015年9月目 錄1、工程概況 11.1工程簡介 12、編制說明 12.1編制依據 12.2適用范圍 22.3編制原則 21.4編制目的 23、工程地質及水文條件 23.1工程地質 23.1.1不良地質與特殊巖土 43.2 水文地質條件 43.2.1地表水 43.2.2地下水 54、設計概況及加固范圍 54.1設計概況 54.2 加固范圍 65、工藝性試樁 75.1試樁目的 75.2試樁施工參數 76、施工部署 86.1工期目標 86.2施工用水 96.3施工用電 96
3、.4施工機械設備、人員配置 97、施工工藝流程及方法 107.1施工工藝流程 107.2樁位測放及鉆機定位 127.3鉆孔 137.4試管 137.5噴射注漿 137.6沖洗、鉆機移位 137.7、施工注意事項 148、成樁質量控制及檢測 158.1成樁質量控制 158.2樁檢測 158.3檢驗標準 169、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 169.1加固體強度不均、縮頸 169.2鉆孔沉管困難,偏斜、冒漿 179.3固結體頂部下凹 1810、安全、文明施、環保工保證措施 1810.1安全保證措施 1810.2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1910.3環境保護措施 191、工程概況1.1工程簡介光谷六路站為地鐵11號線
4、東段工程的第7個車站,位于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神墩一路與光谷六路交匯路口西側,沿神墩一路呈東西方向布置,神墩一路車站西側規劃道路寬56m,東側規劃道路寬40m,光谷六路規劃道路寬65m。車站四個象限現狀均為空地。東南、西南象限均為規劃商業用地,東北象限為規劃公交樞紐,西北象限為規劃商業用地,正北方向約200m處為中國十五冶及紐賓凱酒店。車站兩端盾構井,小里程端為盾構始發,大里程端為盾構接收。光谷六路站為地下兩層單柱雙跨島式車站,設置4個出入口,2組風亭,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為ZK48+722.000,車站起點里程為ZK48+558.150,終點里程為 ZK48+827.250,全長269.
5、1m。主體基坑標準段寬度21.1m,基坑深度17.79m,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主體基坑采用A12001500、A12001800鉆孔灌注樁、A1200臨時立柱樁+內支撐的支護形式。鉆孔樁樁徑1.2m,分別設有A、B、C、D、E五種型號。高壓旋噴樁采用A600雙重管旋噴樁,布置于圍護樁樁間,旋噴樁進入不透水層(粉質粘土或強風化泥巖)不小于1m??傆?78根。2、編制說明2.1編制依據 建筑地基處理規范 光谷六路站圍護結構施工圖紙 光谷六路站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 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20
6、03版) 建筑結構楚天杯工程質量評審標準(編號DBJ/T01-69-2003) 現行有關法規、標準、技術規范、定額以及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規;2.2適用范圍本施工方案適用于光谷六路站高壓旋噴樁施工。2.3編制原則(1)確保技術方案針對性強、操作性強;施工方案經濟、合理。堅持技術先進性、科學合理性、經濟適用性與實事求是相結合。根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周邊環境及工期要求等條件選擇最具實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機具設備。(2)技術可靠性原則根據本標段工程特點,依據武漢及其周邊地區類似工程施工經驗,選擇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強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施工。(3)經濟合理性原則針對工程的實際情況,本著可靠、經
7、濟、合理的原則比選施工方案,施工過程實施動態管理,從而使旋噴樁施工達到既經濟又優質的目的。(4)環保原則施工前充分調查了解工程周邊環境情況,緊密結合環境保護進行施工。施工中認真作好文明施工,減少空氣、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廢漿經沉淀并取得相關部門的批準后方可排放。施工過程實施ISO14000標準,進行環境管理。建設“綠色工地”,實施“環保施工”。1.4編制目的為保證基坑穩定并在基坑開挖過程中不因樁間滲透水影響基坑穩定性而影響基坑開挖施工。3、工程地質及水文條件3.1工程地質 覆蓋層場區覆蓋層以第四系人工填土及黏性土為主,覆蓋層厚度6.512.5m,最大厚度為12.5m。具體描述如下 雜填土(ml
8、)(1-1):灰、黃、黃褐、褐紅等雜色,主要由黏性土、磚渣、碎石、砼碎塊組成,碎石粒徑一般25cm,硬質物含量30%左右,均 勻性一般。堆積時間一般小于10年,主要分布于神墩一路上及其周邊輔道墊層,鉆孔揭示厚度在0.82.1m,埋深02.1m。 素填土(ml)(1-2):主要為褐黃、褐紅色粉質黏土。堆積時間一般小于10年,多處于欠固結松散狀態。主要分布于高新大道上及其周邊輔道墊層, 鉆孔揭示厚度在1.06.8m,埋深02.1m。 粉質黏土(Q3al+pl)(10-1):褐黃色,灰黃色、棕紅色等,硬塑堅硬狀態,局部可塑,中壓縮性,含氧化鐵,鐵錳質結核及少量條帶狀高嶺土, 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為工程場區主要土層之一,鉆孔揭示厚度在1.46.7m,埋深17.9m。 坡殘積土(Qel)(13-3):灰黃色、棕黃色,硬塑堅硬狀態,中偏低壓縮性,含氧化鐵,鐵錳質結核及團塊狀高嶺土,夾碎石及少量塊石,呈次棱角狀,粒徑1050mm,含量一般在1525%,無搖振反應,干強度高,韌性高。為工程場區主要土層之一,發育于覆蓋層底部,鉆孔揭示厚度在0.54.3m,埋深6.59.0m。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