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件產品B類拱形骨架護坡施工方案根據我標段的整體工作布署,決定將K119+768K119+824段左側拱形骨架護坡作為“首件工程”先行施工。其中K119+768K119+824段左側拱形骨架護坡全長56m,通過對首件拱形骨架護坡施工前的周密策劃,對人員、設備、技術、工藝合理組合,規范化施工,并通過檢查、總結、完善等手段達到預期的目標,同時將操作方法、工藝流程固定化、標準化,以便指導后續護坡的施工。一、編制依據1.霍州至永和關高速公路西段施工設計圖第二冊第二分冊;2.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xxxx);圈12級,對于填土高度大于4m的路段,邊坡采用拱型骨架防護。三、施工準備情況1、原材
2、料試驗已完成并通過審批。2、人員、機械已到位,滿足開工條件。目前K119+768K119+824段左側拱形骨架護坡的復測已全部完成,結果符合規范要求。為了能夠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工程,我項目部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和設備積極投入施工,具體情況見人員配備一覽表及主要機械設備表:人員配備一覽表序號責任類別1項目負責人2項目總工姓名劉研備注負責全面組織協調安排工作段久波技術總負責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1名稱挖掘機發電機小型攪拌機磅秤數量1備注卡特-xxxxKW0Kg四、拱形骨架護坡主要工程數量及技術要求4.1主要工程數量開挖土方:136.02方;拱形骨架:M7.5漿砌片石119.99方;護M7.5漿砌片石10.2
3、6方;基礎:M7.5漿砌片石12.83方;護坡道:M7.5漿砌片石20.90方;C20砼預制塊鑲邊石12.55方。4.2技術要求深0.15m。4.3材料要求1、片石:單塊片石厚度不得小于20cm,用作鑲面的片石應選擇表面平整、尺寸較大者,并加以修整,卵形或薄片、有裂紋、風化剝落、受腐蝕嚴重的石料不得使用。2、砂:采用中(粗)砂,產自永和關砂場,砂的粒徑不大于5mm,砂的含泥量應符合規范要求。3、水泥:每批水泥均應有生產廠家的出廠合格證,儲存期超過三個月的水泥應重新試驗確定標號。水泥儲存在通風良好處,并做好防潮防水措施,結塊的水泥嚴禁使用。4、拌合水:使用經化驗合格后的水或飲用水。堤頂部以內和護
4、坡基礎外加以固定。2、采用機械刷坡,人工配合清理開挖基礎,當刷坡厚度還剩20cm位置時,采用人工進行刷坡,防止破壞坡面。刷坡開挖過程按照設計要求放好邊坡度。3、護坡刷坡開挖時應始終保持良好地排水,施工期間,應維護好天然水道,并使地面排水暢通。坡面刷坡開挖達到設計高程后不宜長時間放置,應及時進行砌筑。5.2拱架施工1、布拱。為達到整體美觀效果,施工時要求沿線路方向拱的位置和高度基本一致,填方要求從路肩處向下開始布置拱的位置。不足一個完整拱時,路堤坡腳處采用半個拱或部分拱形補充。挖方要求從坡腳向上布拱,不足一個完整拱時,上部處采用半個拱或部分拱形補充。(1)片石一般采用爆破或楔劈法開采的石塊,厚度
5、不應小于20c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鑲面的片石,選擇表面較平整、尺寸較大者,并稍加修整。石料在使用前要澆水潤濕,表面有泥土、水銹等雜物時要清洗干凈。且進行試驗檢測,要求片石的飽和抗壓強度不得低于30Mpa,風化片石嚴禁使用,及時清除。(2)拌制砂漿時,必須按照試驗室提供的M7.5砂漿配合比進行配料,砂料采用中砂,砂的最大粒徑不大于5mm。砂漿的拌和采用機械拌和,配料采用磅稱稱重,控制拌和時間,拌和時間為35min。保證拌和出的砂漿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砂漿要隨拌隨用,保持適宜的稠度,一般在34h內使用完畢,氣溫超過30C時,在23h內使用完畢。已凝結的砂漿,不得使用。(3)砌體應自下而上
6、逐層砌筑。片石采用擠漿法施工,鋪砌時自下而上進行,砌塊不得大面鋪設,砂漿在砌體內必須飽滿、密實,不得(5)砌筑上層塊時,避免振動下層砌塊。砌筑工作中斷后恢復砌筑時,在已砌筑的砌層表面加以清掃和濕潤。(6)護坡外露部分選擇表面較平整及尺寸較大的塊石,并加以粗鑿,在沉降縫處所有的塊石,修鑿出規則的棱角線,確保沉降縫上下垂直貫通,長短相間的與里層砌塊咬接。(7)護坡每隔10m設置一道沉降縫,縫寬2cm,沉降縫要求上下垂直貫通,砌筑時要求沉降縫相對的2個面按照外露面要求進行砌筑,確保沉降縫寬度,拐角石必須選擇表面平整及尺寸較大的塊石砌筑,拐角處采用人工進行修鑿,保證拐角石有規則的棱角線;縫內填塞瀝青麻
7、筋,沿墻身內、外、頂三側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8)外露面應用M10水泥砂漿進行勾縫,勾縫采用凹縫。勾縫前,應先將松動和變形處修整完好,在砌體砌筑時留出2厘米深的空縫。砂漿凝固后,砌體表面全部刷干凈,使外貌整潔美觀,進行灑水養化,并保持平整,在預制過程中要保持場地的清潔,要有完整的防排水設施。2、模具:采用簡便高強塑料模具。3、混凝土:混凝土的設計標號C20,配合比采用試驗室選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合采用集中拌合,人工配合小型機械進行拌制,拌制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下料,試驗員每天要實測砂子及碎石的含水率,以便及時的調整施工配合比,現場檢測坍落度并要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運輸
8、采用手推車,每盤混凝土拌合完畢后應及時裝入推車運至預制場地,以免水分流失。4、預制:將模具放到振搗臺上,將砼裝入模具后開啟振搗臺振搗,以表面泛漿且振搗平實為準。5、養護:拆模后的預制塊要進行養護,要及時灑水以保證表面的濕潤,以免影響預制塊的外觀及強度。六、質量要求6.1預制塊1、混凝土的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每一工作班制取試件不小于2組。2、每盤混凝土在入模前做一次坍落度,且要符合設計要求。3、預制塊表面密實平整、顏色均勻,不得有蜂窩、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4、預制塊截面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允許超過20mm。5、預制塊強度未達到1.25MP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搬運、碼放。4、開挖基
9、礎時必須定出骨架基礎位置,并拉線,開挖時必須以拉線為參考,避免超挖和少挖。5、鑲邊預制塊在預制場地統一進行預制,預制砼由拌合站拌制砼罐車運至預制場地,混凝土運至現場時必須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時方可進行預制。(2)技術控制1、砂漿的拌和:根據批準的理論配合比和現場砂的含水量確定施工配合比,現場應采用磅砰稱重各種材料的重量。砂漿的拌制應采用機械集中拌和,拌和時間一般為3-5min。若砂漿用量較少,也可采用人工拌和,但計量應準確,必須保證拌和均勻,建議拌和34遍。砂漿的運輸機械應不漏水,避免砂漿在運輸過程中離析、泌水,如發現離析應重新拌和。為保證砂漿的一定的稠度和和易性,已拌和的砂漿應盡快用完,對于已凝結的砂漿,不準加水重新拌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