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灰碎石基層的施工方案一、底基層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即開始鋪筑二灰穩定碎石基層。(1)、所用各種材料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2)、準備下承層(A)下承層的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沒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軟弱地點。下承層的平整度和壓實度應符合規范要求。(B)底基層的壓實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凡驗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須采取措施使其達到標準要求后再進行下層施工。(3)、施工放樣(A)在底基層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每隔15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隔1015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設指示樁。(B)進行水平測量。在兩側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二灰穩定碎石基層的設計高程。(4)、備料(A)底基
2、層表面的雜物必須清除干凈。(B)路面所用石灰、粉煤灰和碎石等必須符合規范要求。(C)計算材料用量:根據試驗路段所測定的材料松鋪系數,計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集料數量。(D)嚴格掌握材料卸料距離。在卸料前應在下承層上先適量撒水。料堆每隔一定距離應留一缺口。運送集料只宜比攤鋪集料工序提前數天。(5)、拌和先用平地機結合人工將集料翻拌兩遍或使用穩定土專用拌和設備,使石灰和粉煤灰分布到集料中。第一遍由路中心向兩側開始,將混合料向外翻,機械應慢速前進。第二遍應是相反,從兩邊開始,將混合料向中間翻。至翻拌均勻為止。翻拌時如缺水應立即補充。(6)、攤鋪集料用穩定土專用攤鋪機均勻地將集料攤鋪在預定寬度上,表面應力
3、求平整,并有規定的路拱。攤鋪時,應將超尺寸的材料及雜物揀出。除灑水車外,其他車輛嚴禁在集料上通行。(7)、整型混合料機械攤鋪后,立即用人工初平。在直線段,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在平曲線上,由內側向外側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一遍。并注意彎道的超過及加寬的調型,在整型過程中,嚴禁車輛通行。(8)、碾壓整型后,當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立即用壓路機靜壓。在直線段,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在曲線段,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碾壓。碾壓時,應重疊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應在規定的時間內碾壓到要求的密實度。同時沒有輪跡。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
4、和急剎車。(9)、接縫的處理同日施工的兩工作段的銜接處,應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進行碾壓。第二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要再加部分水泥、石灰和粉煤灰重新拌和,并與第二段一起碾壓。二、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準備下承層施工放樣拌和集料和二灰(石灰和粉煤灰)攤鋪熟料整平和輕壓整型碾壓接縫和調頭處理養生三、養生及交通管制養生在碾壓成型后開始灑水養生,養生期為7d,且至上層結構層施工前。養生期內不開放交通。養生期完畢后,按要求對本施工層進行檢測驗收,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四、試驗與檢驗二灰碎石7d無側限抗壓強度為0.5Mpa,壓實度97%,竣工驗收彎沉值Ls=123.2(0.01mm)。按設計、規范和監理要求取樣試驗。3、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