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涵管施工方案5.5.1涵管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土方開挖驗槽磚砌豎井安裝穿墻管涵管安裝灌水試驗回填土方交工驗收。5.5.2涵管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1測量放樣涵洞的測量定位放樣采用坐標法,沿涵洞的中心線和路基中心線各放設三點,確保位置準確,并報監理工程師審批。2土方開挖本項目工程涵管工程溝槽在路基拓寬開挖結束后進行。管槽開挖采用PCI60小型反鏟挖掘機挖溝,結合人工修整,由設計圖可知,其基槽深約2.0m左右,可用反鏟挖掘機單槽一次性開挖至距設計標高0.3m處,再由人工進行修底修坡。開挖時根據各條排水溝的走向,從排水溝的下游向上游挖進。施工中注意邊坡穩定,及時用潛水泵排除基槽積水,嚴禁基槽長期
2、泡水。在挖至設計標高時,應及時安排人員進行清除余土,排干溝槽積水,做到基槽一開挖立即進行涵溝砌石施工,不得使基底暴露過久,基底設計標高以上30cm厚,不得提前挖除,應在管基施工的同時方可挖除,若基底土壤已受擾動或超挖,用碎石砂夯實填平。基槽外1m以內不得堆土,同時堆土不得超過1.5m高。擬采用反鏟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開挖,自卸汽車配合挖裝運土,在接近基底20cm范圍內,由人工輔助開挖修坡、修底。3涵管施工1)運輸與裝卸涵管在運輸、裝卸過程中,應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節損壞或產生裂紋。涵管裝卸工作必須用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吊具進行;除非取得監理工程師的書面許可,不允許用滾板或斜板卸管。存放場地的位置
3、和裝卸的操作方法必須經監理工程師認可。2)施工要求(1)基礎開挖基礎開挖應符合圖紙要求。當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溝渠修筑時挖臨時過水通道保護好灌溉水流。基槽開挖后,應緊接著進行墊層鋪設、涵管敷設及基槽回填等作業。如果出現不可避免的耽誤,無論是何原因,在施工過程中應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基槽的外露面不致破壞。(2)墊層和基座砂石墊層應壓實到設計要求密實度,其壓實度應在90以上,按重型擊實法試驗測定,砂墊層應分層攤鋪壓實,不得有離析現象,否則要重新拌和鋪筑。(3)混凝土基座尺寸及沉降縫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沉降縫位置應與管節的接縫位置相一致。(4)管涵基礎應按圖紙所示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結合土質及路基填土高度
4、設置預留拱度。(5)鋼筋混凝土圓管涵成品質量管節端面應平整并與其軸線垂直;斜交管涵進出水口管節的外端面,應接斜交角度進行處理。管壁內外側表面應平直圓滑,如果缺陷小于下列規定時,應修補完善后方可使用;如果缺陷大于下列規定時,不予驗收,并應報監理工程師處理。每處蜂窩面積不得大于30mm30mm。其蜂窩深度不得超過10mm。蜂窩總面積不得超過全面積的1,并不得露筋。(6)管節混凝土強度應符合圖紙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拌和均應符合有關規范要求。(7)管節各部尺寸,不得超過有關規范規定值。3)圓管涵敷設施工(1)管節安裝從下游開始,使接頭面向上游;每節涵管應緊貼于墊層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勻;所有管節應按正
5、確的軸線和圖紙所示坡度敷設。如管壁厚度不同,應使內壁齊平。(2)在敷設過程中,應保持管內清潔無贓物、無多余的砂漿及其他雜物。(3)在軟基上修筑涵管時,應按圖紙和監理工程師指示對地基進行處理,當軟基處理達到圖紙要求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4)管節接縫本工程圓管管節采用承插式接縫,在承口端應先坐以干硬性水泥砂漿,在管口套接以后再在承口端的環形空隙內塞以砂漿,以使接頭部位緊密吻合,并將內壁表面抹平。本工程涵管為倒虹吸管,進出水口設置豎井。管節接頭及進出水口應按圖紙要求進行防水處理,不得漏水和滲水。在填土覆蓋前應按圖紙要求或監理工程師指示進行潛水試驗。5)端墻及出入口涵洞端墻采用石墻砌筑,(施工方法同橋墩漿砌石)6結構回填回填在構筑物達到一定強度并報監理工程師同意后進行,采用分層兩側對稱回填,分層厚度不大于25cm。地面以下采用汽夯并配合人工回填,地面及地面以上50cm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進行回填。為保證構筑物臺背與路基暢連接,臺背的壓實度控制在設計要求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