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方案核定表工程名稱:原料調配庫我單位已完成原料調配庫毛石砼施工方案編制,請批示。 編制人: 項目經理: 審核意見: 公司技術負責人: 建設單位意見: 建設單位負責人: 原料調配庫毛石砼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一、工程概況 原料調配庫為唐山冀東水泥三友有限公司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熟料水泥帶余熱發(fā)電項目建筑工程1標段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冀東三友場區(qū)88米平臺,緊鄰升壓水泵站東側。原料調配庫為筒倉結構,基礎為連續(xù)環(huán)形基礎,基礎底至持力層間用毛石砼進行換填。二、專項施工方案 按施工圖紙所示,原料調配及輸送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89.600,基礎底標高為-3.000,即:86.600
2、。按照設計圖紙要求:在基礎所在范圍內將灰?guī)r層以上雜填土全部清走,并且將灰?guī)r層表面鑿除150厚,用C15毛石素砼回填至基礎底標高。土方開挖達到灰?guī)r層后進行灰?guī)r層表面浮土清理、面層鑿除。由于持力層層為灰?guī)r,根據地堪報告,巖層表面不均勻高差大,使用傳統(tǒng)鋼模板或者竹膠板無法安裝、支護,采用磚模施工。砌120厚磚模(遇砌筑高度超過1.5M處,使用240厚磚模砌筑),砌至設計基底標高-3.000處,在磚模外圈回填土方用于磚模外圈支護。所有磚模砌筑高度超過2m部位,用腳手管、腳手板從磚模內側加固、頂牢,防止外圈填土將磚模擠倒,加固完畢后方可進行槽底清理。清理時人工將灰?guī)r面層殘留土、松動石塊等鏟除,遇松動石塊
3、但無法直接鏟除的,用風鎬進行剔除后,人工鏟除。遇巖縫等部位,用8#鉛絲制成爬爪,將面層土、碎石面等清理干凈,并用空壓機吹凈。清理鑿除土石方全部清至磚模外,鑿除巖層達到150厚后,清理干凈,用C15毛石砼回填至環(huán)基底標高。現場設JS500強制式攪拌機一臺,放置于原料調配庫東北角,用一臺輪式裝載機上砂石料。使用小型后翻式自卸運輸車兩輛,進行砼水平運輸。沿原料調配庫基礎外圈設置下料溜槽,由自卸運輸車將砼卸至槽內,砼通過溜槽流至基坑內。溜槽使用腳手管搭設,鋪腳手板并覆蓋1.2mm厚鐵皮面層,傾斜角度35度。下料溜槽布置見附圖。砼澆筑時先澆筑C15砼,鋪底厚度達到300mm后,人工加入粒徑300mm毛石
4、;毛石用量不超過毛石砼總量的20%,毛石間隙10cm,如相鄰毛石間距過近由人工進行調整;毛石按照要求間隙滿鋪后,再次澆筑C15砼,直至砼面層超出下一層毛石表面300mm后,再次加入毛石,如此往復施工。先澆筑深度較深部位,澆筑至與相鄰灰?guī)r層高度大致相等,為方便砼接茬在砼表面露出毛石棱角,之后由東向西進行砼澆筑。距磚模頂標高300mm時,停止使用毛石,直接用C15砼澆筑至頂。由于環(huán)基內含有獨立基礎,且獨立基礎底標高為-1.750高出環(huán)基底標高(毛石砼部分頂標高)-3.000,砼無法一次澆筑到頂。澆筑至-3.000處時,在有獨立基礎部位在砼表面露出毛石棱角,方便下次澆筑的搭茬施工。為保證連續(xù)施工不留
5、施工縫,現場下料溜槽程對稱布置,自東向西沿環(huán)基走向進行澆筑,相鄰兩車砼不從同一下料溜槽進行澆筑。為防止兩下料溜槽間距大砼下落后無法形成有效搭接,在下料后安排專人進行坑下作業(yè),人工平整、澆搗。三、質量保證措施成立工程質量控制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技術負責人、生產經理、質檢員等任組員。基槽處理完成后,報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地勘單位共同進行驗槽,對地基強度、標高等情況進行檢驗、分析,多方達成統(tǒng)一意見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攪拌機、配料機進場報監(jiān)理單位核對無誤后,進行安裝、調試。安裝、調試完畢經自驗無誤后,通知計量監(jiān)督部門對攪拌機進行計量檢驗,同時通知甲方、監(jiān)理現場共同認證計量檢測結果,待檢
6、測報告出具后,攪拌機方可使用。將砂、石、水泥等原材按照規(guī)范標準送實驗室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由規(guī)定實驗室按報送原材出具砼配合比通知單,根據實驗室出具配合比結合攪拌機實際生產水平,制作砼配合比標示牌掛于攪拌機電子計量器右側。由于使用袋裝水泥,在攪拌站旁用腳手管搭設水泥棚,面覆石棉瓦并綁扎牢固。水泥棚內砌240厚300高矮墻,間距2m,面滿鋪腳手板,并在腳手板上覆蓋厚塑料布,之后再將水泥卸至水泥棚內。砼澆筑前,首先核對確定C15砼配合比情況,并將砼需使用的各類原材送實驗室檢測,不合格材料絕不使用。加入毛石前必須對鋪底砼進行振搗,加入毛石后,振搗棒插入毛石間隙間進行二次振搗。提前訂制天氣預報,杜
7、絕雨天施工,如遇澆筑過程中遇雨,停止施工,對已澆筑砼進行分層錯茬處理,留置施工縫,并對已澆筑部位用苫布進行苫蓋,同時報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雨停后開工前,抽取現場砂石試樣,檢測現場實際含水率,適當調整砼配合比,保證砼攪拌質量。1.計量:砂、石計量自動上料時需調整好斗門關閉的提前量,以保證計量準確。砂、石計量的允許偏差應3%。水泥計量的允許偏差應2%。水計量:水必須盤盤計量,其允許偏差應2%。2.攪拌: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盤砼時,先加水使攪拌筒空轉數分鐘攪拌筒被充分濕潤后將剩余積水倒凈。攪拌第一盤時,由于砂漿粘筒壁而損失,因此石子的用量應按配合比減半。第二盤開始,按給定的配合比投料。3.檢查:每個工作
8、班至少兩次檢查原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和用量。和易性和塌落度及和易性每班至少兩次,當砼由于外界影響有變動時(如下雨或原材料有變化),應及時檢查調整。按規(guī)定留好試塊。砼振搗插點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遺漏,做到均勻振實,振搗直到砼不再下沉,不再形成氣泡,表面出漿呈水平狀態(tài)為止。砼養(yǎng)護:砼澆筑完后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如天氣炎熱可根據現場施工經驗提前進行覆蓋、養(yǎng)護),安排專人進行養(yǎng)護,澆水次數以能保持砼有足夠的濕潤狀態(tài)為準,養(yǎng)護期限不少于14d。砼澆筑施工完畢后,待砼表面出水再收水后,鋪腳手板做操作面,避免直接踩踏砼表面。如出水過多時,應及時將面層水量適當清除,用鐵抹子收面找平。四、安全控制
9、措施由于采用車輛場地內運輸,無法在基槽周邊搭設圍護欄桿,需要依靠現場管理人員的班前安全教育,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檢查,施工人員自身的素質及自我保護。所采用車輛為后翻卸料車輛,在溜槽上口下方留置防撞石,防止車輛倒車時落入坑中或碰撞下料溜槽。車輛進行運輸時,必須統(tǒng)一按照預定路線行進,服從現場值班人員統(tǒng)一管理,杜絕私自改變行車路線。砼工程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坑下作業(yè),坑下有作業(yè)人員時,禁止向坑內卸料,特別是毛石,卸料前由坑上管理人員統(tǒng)一進行指揮。由于砼施工方量大,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夜間施工,基坑周邊必須備有足夠的現場照明。五、進度控制措施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技術人員測量現場數據,提供至現場預算員計算出預計發(fā)生工程量,根據實驗室配合比,計算各類材料需求量,并報知材料員組織安排材料進場。各類材料在澆筑前兩天進場到位,水泥儲存量以滿足當天澆筑量為宜。砂、石等根據現場場地情況,最大限度的進行預存,并保證能隨時供應到位。提前將澆筑過程中需要使用的毛石準備至基坑周邊,保證供應需求,并在砼澆筑當天澆水潤濕。攪拌機旁設置1.5m3m1.5m鋼制水箱,砼施工前長期保持水箱內水量充足;并接獨立配電箱直接從主配電箱引致攪拌站附近,澆筑前提前2天通知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保證砼施工期間的用水、用電。澆筑前對攪拌機進行調試、檢查,同時檢查砼運輸車輛、上料用裝載機,確認能夠正常運轉后,方可開始進行砼施工。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