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工程簡介 1二、工期安排 1三、施工準備 23.1 施工前準備工作 23.2 人員配置 2四、施工工藝 24.1 施工放樣 24.2 腳手架搭設 34.3 鋼筋加工及安裝 34.4 模板制作及安裝 34.5 混凝土澆注 44.6 混凝土養生 5五、質量檢驗 55.1 質量要求 55.2 質量標準 5六、質量保證措施 6七、安全保證措施 7八、環境保護和文明施工 88.1 文明施工 88.2 環境保護措施 9ZK15+319.6ZK15+610.6井后大橋柱式墩身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簡介井后大橋位于金谷鎮華蕓村,是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廈門至沙縣聯絡線-泉州安溪段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分離式
2、大橋。該橋為單線雙幅橋,左線起點樁號:ZK15+319.6,終點樁號:ZK15+319.6;右線起點樁號:YK15+369.5,終點樁號:YK15+618.5;左線里程291m,右線里程249m。井后大橋共有18根柱式墩身,分別位于左橋1#、2#、3#、5#、6#墩和右橋1#、2#、4#、5#墩。柱式墩身采用等截面形式,其中左橋:1#、2#、6#墩墩身直徑為1.8m,3#、5#墩墩身直徑為2.2m,右橋:1#、5#墩墩身直徑為1.8m,2#、4#墩墩身直徑為2.2m;井后大橋最高墩身高度37.95m,墩身采用C30砼。二、工期安排本橋墩身施工計劃2013年01月10日開始2013年03月29日
3、全部完成,具體安排如下如:部位計劃 數量2013年1月2012年2月2012年3月1020301020301020300#臺4根122m1#墩4根150m2#墩4根152m3#墩4根152m4#墩8根208m5#墩8根144m6#墩8根176m7#墩8根144m8#墩8根200m9#墩8根200m10#墩8根128m11#墩8根128m12#墩8根128m13#墩8根128m14#墩8根128m15#臺4根152m三、施工準備3.1 施工前準備工作1. 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熟悉施工圖紙、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 開挖前場地應完
4、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電纜、管線、舊建筑物、設備基礎等障礙物均已排除處理完畢。3. 組織測量隊對墩身進行精確定位。4. 施工前對施工機械進行統一檢修,做好進場機械設備的報驗工作,保證施工有條不紊的進行。5. 模板通過試拼裝、機具齊全,設備完好。6. 搞好現場布置,做好現場維護,進行標準化管理,實施文明施工。3.2 人員配置本次施工配備安全管理人員1人,電焊工 5人,鋼筋工10人,混凝土工人10人,機械操作手每機4人,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都具有豐富的施工經驗并經過崗位培訓。四、施工工藝圓柱墩身施工前,鑿除地系梁與墩身結合部位表層砂漿,并沖洗干凈,定出墩身位置,整修好連接鋼筋。4.1 施工放樣首先
5、根據全線測量控制網,確定橋位控制三角網基點樁和高程控制水準點樁,再采用全站儀在已完成的地系梁頂面,精確測量放出圓柱墩身的平面位置。墩身開工前通過樁中心點引出四個控制點,施工過程中利用控制點通過引線和卷尺對墩身位置進行校核,吊垂線檢測墩身中心,輔纜風繩校正。4.2 腳手架搭設腳手架采用483.5 mm鋼管搭設,所用鋼管和扣件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嚴禁采用嚴重銹蝕、彎曲變形或有裂紋的鋼管及脆裂、變形、滑絲的扣件。施工前清除組架范圍內的雜物,平整場地,做好排水處理,腳手架立桿的底腳應垂直穩放在砼墊塊或砼硬化地基上,并設縱、橫向掃地桿,搭設腳手架時豎向鋼管水平間距按1m設置,水平鋼管的豎向間距按1.5m設
6、置,各豎向鋼管采用對接接長,用對接扣件鎖緊,并確保立桿同橫桿、斜桿的連接接頭鎖緊。所搭設的腳手架在滿足剛度、強度和穩定性要求的情況下盡量方便施工操作。使用過程中應定期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嚴禁亂堆亂放,應及時清理各層堆積的雜物。4.3 鋼筋加工及安裝鋼材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每捆(盤)均應有標示牌,進場鋼材應按批號及直徑分批驗收,并按規定抽樣試驗,合格后方可入庫。不同批次、規格的鋼筋應立標簽或掛牌分區堆放,場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避免鋼筋銹蝕和污染。施工前接長已在地系梁砼內預埋好的豎向主鋼筋,按圖紙要求綁扎箍筋及其它鋼筋。下料前應對施工圖中各種規格的鋼筋長度和數量進行認真核對,對鋼筋進行調
7、直、除銹處理。鋼筋在下料切斷前,應遵循長短搭配、統籌排料和減少損耗的原則進行配料計算,并預先確定各種形狀鋼筋下料長度調整值。在成批進行鋼筋彎曲操作前,應做各種類型彎曲鋼筋段的樣板,試彎一根后檢查其彎曲形狀、尺寸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經過調整后作為標準件再進行批量生產。墩柱鋼筋在鋼筋生產區下料,現場綁扎機械連接成型,利用吊車吊裝到位,搭設鋼管腳手架為施工操作平臺,拼裝機械連接好后張拉上口纜風。鋼筋籠安裝完成后,報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4.4 模板制作及安裝圓柱墩身模板由專業廠家加工而成,采用定型鋼模板,模板由厚6mm的鋼板卷制而成,分兩個半圓形結構加工,每節高度為34.5m,
8、法蘭絲接。為提高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模板在現場試拼裝,清除鐵銹,用手持電砂輪將錯臺打平。模板每次安裝前必須用電動鋼絲刷打磨表面銹跡,達到光滑、明亮無污垢后,刷脫模劑,拼縫處夾薄橡膠帶,并用膩子刮平。已經涂抹脫模劑的模板應盡快使用,長時間沒使用的模板應清洗后重新涂刷脫模劑。無柱系梁圓柱墩一次澆注成型,圓柱模采用人工配合吊車安裝,模板安裝前,先準確測定出墩臺身中心和十字線,并為模板位置定四個點。設有柱系梁的墩身施工到該處時采用搭設支架的方法分節施工(詳見柱系梁施工方法)。安裝時要注意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模板安裝后,四周用纜風對拉,調節模板的垂直度,并保證模板的穩定性。安裝完成后用全站
9、儀檢測頂偏移、垂制度情況,報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4.5 混凝土澆注圓柱墩身采用攪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攪拌車運輸,采用吊車吊裝1.5m3料斗澆筑砼,拌和站開盤前應根據理論配合比和集料含水量計算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配料時,攪拌站各種衡器應保持準確,對骨料的含水量應經常進行檢測,雨天施工應增加測定次數,據以調整骨料和用水量,配料允許偏差為:水泥1%,粗、細骨料2%,水、外加劑1%。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根據混凝土的特性,最短攪拌時間為1.5分鐘,混凝土攪拌完成后應達到均勻、顏色一致,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象,坍落度符合要求。為適應混凝土的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的需要,使澆筑工作不間斷并使混凝土
10、運到澆筑地點時仍保持均勻性和規定的坍落度,混凝土運輸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輸。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模板、鋼筋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經核對符合設計要求后,開始砼施工。澆筑墩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采用以下措施:當砼自由傾落高度大于2米時,采用導管向模內傾倒,超過10米時采用減速裝置。混凝土采用分層澆注,按30cm一層逐層攤鋪,澆注時砼卸料斗必須與模板分離,作業過程中避免碰撞鋼筋。卸料斗作業時砼下落過程中注意采用定向筒導向,防止砼離析,并注意分散傾倒時滾落于一處的骨料,靠模板邊側不允許有集中大顆粒骨料。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振搗時振搗棒離模板不小于10cm,并盡量保持垂直,振搗時遵循快插慢拔、振
11、點等距離布置的原則,振搗至砼不再下沉、表面呈現平坦、無顯著氣泡上升、表面出現薄層水泥漿為止,避免早振、漏振、欠振和過振等造成的質量問題和外觀缺陷。混凝土高度應高出設計標高35cm,施工蓋梁時再將其鑿除。砼澆筑期間,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的穩固情況,發現松動、變形、移位時,及時處理。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后,方可脫側模。施工中應嚴格控制墩身的豎直度和澆筑處橋墩頂面的偏心。4.6 混凝土養生砼終凝后開始灑水養護,墩柱頂面蓋土工布以保持濕潤。砼達到拆模強度后,立即拆模,然后用塑料薄膜將墩身整體包裹,噴淋養生,并放置漏桶于墩柱頂部,保持濕度。五、質量檢驗5.1 質量要求1. 混凝
12、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摻劑及混合材料的質量和規格,必須符合有關技術規范的要求,按規定的配合比施工。2. 不得出現空洞和露筋現象。3. 混凝土表現平整,施工縫平順,棱角線平直,外露面色澤一致。4. 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面積積的0.5%。5.2 質量標準每個圓柱墩身施工完成后,按下表方法和標準進行質量檢驗。表5.1 柱式墩身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D檢查2相鄰間距(mm)20尺或全站儀測量: 檢查頂、中、底3處3豎直度(mm)0.3%H且不大于20吊垂線或經緯儀:測量2點4柱(墩順高程(mm)10水準儀:測量3處5軸線偏
13、位(mm)10全站儀或經緯儀: 縱、橫各測量2點6斷面尺寸(mm)15尺量:檢查3個斷面7節段間錯臺(mm)3尺量:每節檢查2-4處六、質量保證措施1. 組織保證措施人員保障成立項目經理部、施工區、專業作業隊三級管理機構,在全單位范圍內選拔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工人參與到本工程施工,保證本工程的施工質量。財務保障健全財務體制,配齊財務人員,完善財務制度,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全力保障資金用于工程和職工、勞工的工資發放上。物資保障成立設備物資部,依據施工進度計劃,保證材料按時到達,經檢驗合格并辦理相關手續后使用,杜絕劣質材料進場。設備保障在全公司范圍內抽調精良的設備投入到本工程的施工中來,并儲備一定數量的設備配件滿足正常保養和維修的需要,以保證本工程保質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