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方開挖施工0 一、工程概況 宣城市銀橋灣一期工程48#樓,位于宣城市昭亭南路。工程總建筑面積為4475,基底面積為690。該工程按六度抗震設防,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本工程宣城銀橋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由宣城市建筑勘察設計研究院設計,宣城市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監理,宣城第三建筑有限公司承建。 本期工程48#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礎,本方案編制是在宣城市建筑勘察設計研究院的圍護設計下進行對挖土方案的補充。 二、地質條件及周圍環境情況 、 。 1、根據宣城市建筑勘察設計研究院提供的宣城銀橋灣住宅小區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資料顯示,場地內上部地層主要為
2、: 層素填土:灰褐色,主要由砂巖碎屑、含少量植物根須組成,新近堆積,松散、稍濕。該層分布于場地中北部,層厚約.0.27.70米。 層粘土:灰黃、褐紅色,含交多鐵錳結核及少量灰白高嶺土條紋,可塑更塑,稍濕,底部漸變為軟塑,中等壓縮性,高韌性,搖振無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高。該層場地分布廣泛,層底標高介于14.0528.75米,層厚介于0.3440米,層頂埋深0.25.8米。 粘土夾圓礫:黃褐色,由磨圓、砂巖、石英砂巖及塑狀粘土組成。中密密實,稍濕,夾圓礫,底中等壓縮性。該層分布交較廣泛,層頂標高介于0.73.60米,層厚介于0.202.70米,層底標高介于14.0423.64米。強風化泥質砂巖:
3、宗紅色,強風化近粘土性狀,硬塑,低壓縮性。遇水浸泡易較快軟化崩解。層頂標高介于1.508.10米,層厚介于0.402.80米,層底標高介于13.2528.15米。中風化泥質砂巖:磚紅色,中風化堅硬塊狀,礦物主要成分石英砂、云母夾有礫巖。遇水浸泡或干濕交替易較快軟化崩解。頂層埋深1.58.1米、頂層絕對高程為13.2528.15米。 根據地質勘察資料來看,基坑開挖主要層面強風化泥質砂巖層和中風化泥質砂巖層之間,該層土性硬度大,因此基坑開挖的難度將會增大。2、本工程東面為一期標段在建工程,西側為二期空地,南面為昭亭南路,北面為梅溪河。因此在開挖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基坑的變形,并密切監測圍護結構,工
4、程樁水平變位,土體和鄰近房屋道路及地表的變形,項目部對基坑進行圍護監測。 三、旌工準備部署及施工依據和進行計劃 1、認真做好施工放樣和施工技術交底,開挖前,根據業主提供的定位坐標控制點及總平面圖的要求,定角樁及軸線位置,并經業主及監理復核無誤后在場內選擇合適的位置控制主軸線位(即龍門樁,并做好保護工作),設置控制標高的水準點。根據施工圖紙及軸線位置測放場地開挖的邊線以及放坡開挖的上下口白灰線。 2、為防止現場和道路起塵污染環境,在出口處設置車輛沖洗坪。 3、因為施工現場場地不平整、欠硬實,運輸車輛很容易沉陷,因此在施工現場道路上鋪設塘渣。 4、在基坑坡度外側挖一條明溝,用于雨天集水和施工排水。
5、 5、對施工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保養。 6、認真審核施工方案和質量安全保證體系。7、基坑挖土主要機械設備編號機械設備規格數量用途1住友反斗挖掘機200型2臺土方開挖2小松反斗挖掘機1202臺土方開挖3自卸王15噸10輛土方外運4工程車1保潔專用5潛水1.5KW4臺基坑降水8、施工進度要求由于本工程的土方開挖量大,土方開挖期為15天(雨天另計)。為滿足質量要求及考慮到施工中的不可預見影響因素,計劃每天出土量為200-300立方米。四、施工方法及有關措施1、土方開挖土方開挖采用分段、分層開挖,具體詳見平面圖,分層開挖深度不大于15m。A、第一層土方開挖(1)工程土方開挖采用機械大開挖方法,第一層土方
6、為自然地面至1.5米深以上部分,用挖掘機直接裝車運輸。(2)挖深1.5米以上土方開挖,根據取土路線設置運土坡道。因為該部分土層主要為粘土,比較有利于開挖。該部分粘土利用場地內低處回填利用,其余部分運至場外堆放,其土方外運距離為1公里。(3)開挖時分兩個區順序進行,并做好基坑開挖面的排水工作,可采用集水井將水排至明溝內。(4)該層土方局部進入粘土夾圓礫層,挖土難度迅速加大,無論是開挖作業還是土方外運必須采用一定的措施,才能保證施工安全順利進行。(5)第一層土方根據實際情況分區開挖。每天下班前必須放出1:1:1.5坡度防止滑坡,機械能離坡度8米以上。(6)為達到土方開挖深度要求,保證運土車輛進入運
7、土道路的穩定,還會因坡道承重下沉造成下部淤泥的滑移,造成樁體傾斜嚴重后果,在上面鋪設路基板,避免損壞工程樁。(7)坡道兩側各設一個挖土平臺,利用大挖掘機定位裝車運上,實際挖土作業采用小挖掘機多平臺接力挖土,轉運到裝土作業平臺。B、第二層土方開挖(1)第二層土方開挖主要進入中風化泥質砂巖層,包括電梯井部分,必須由第一層挖出一定平面后集坑土由120挖機轉至第一層全部帶出。土方開挖順序從主樓基礎邊沿退挖,挖出一定的工作面后,安排主樓開挖的維護施工。由于本工程基底標高以下己施工完工程樁,嚴格控制標高,機械不宜開挖過深。(2)底板墊層在挖土清底結束后24小時完成施工,清底后進行標高復核和基底驗收,經驗收
8、合格后進行墊層鋪筑,并做好排水和安全監護工作,及時進行下道工序施工。(3)基坑四周不得堆載,以免影響圍護結構變形,危及基坑,基坑施工應做到“五邊”,即:邊挖、邊鑿管樁、邊鋪、邊澆、邊砌的施工方法,合格證基坑土體不長期暴露,確保穩定,此時間內同時進行各道工序驗收。(4)在開挖過程中施工測量人員嚴格控制設計標高,并每1平方米打入一根竹簽,并打好標高,作為挖土的控制依據。(5)土方工程一般不宜在雨天進行,如因工期需要確實要在雨天施工時,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完成,并應切實制定雨季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土方修整后應及時澆筑砼墊層,保證基土不受曝曬及浸泡。2、降排水措施根據地質資料顯示,本工程地下基
9、坑含水量不是很大,因此不做井點降水處理。在整個基坑開挖時,應在坑內四周設排水溝,做好坑內排水工作,排水系統主要由天溝、盲溝與集水井組成。濕土標高由監理、業主實際簽證為準。在基坑坡度頂部設置30x30排水天溝。排水天溝貫通基坑四周,因市政管井離基坑距離過無,因此在排水溝低處設置70x70x100集水井,由潛水泵負責將水抽至市政管井。 在基坑內,沿四周同樣設置排水地溝寬30,深20-40 。基坑底四周設置4個排水溝、集水井,用小型水泵將水抽至坑外。3、人工修土人工挖掘坑底300毫米之前,由施工組配合抄出距槽底300毫米平線,自東向西每隔2.5米打一個小木樁,挖至接近坑底標高時,用標尺隨時以小木樁上
10、的水平控制該坑底標高。最后由西側軸線或中心線引樁拉通線,由工長檢查坑邊尺寸,確定坑寬標準,據此修正槽磅,最后清除坑底浮土,修底鏟平。凡超挖部分或出現古墓或枯井之類,應清理干凈,用砂石回填夯實。為防止坑底土擾動,挖土至基坑坑底標高后24小時內應及時澆筑素砼墊層,工程樁樁頭可在墊層澆筑后處理。同時應抓緊施工基礎底版,盡量減少基坑暴露時間,以便有效控制圍護體變形。開挖放坡的土,按施工計算1:1.75坡度施工,先粗略開挖,再分層按坡度要求作出坡度線,沒每隔3米左右做一條,以次為準進行鏟坡。人工挖土的土方裝入手推車,運至指定地點堆放。4、基坑監測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密切監測護坡結構、工程樁水平變位、土體和
11、鄰周房屋道路及地表的變形,根據這些變形的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施工工藝,實行信息化施工,重點監測相鄰房屋部位的土體變形情況,并保護工程樁不受挖土影響其位移,以有效地指導基坑開挖和地下室工程施工的進行。監測內容:坑土體的水平位置及沉降觀察不請專業監測,由項目部會同監理單位共同監測。坑周圍地表土體的水平及豎向移(沉降)監測,邊坡上設置固定水平位移觀測點,在周圍道路和建筑物上設置沉降位移觀測點,觀測設備:水準儀和經緯儀。坑周圍道路和房屋的變形監測。觀測設備:水準儀和肉眼觀測。監測要求:項目部根據上述監測內容和現場地質條件,在基坑開挖施工之前布置好測點,并將測得的原始數據以及周圍的現狀記錄在案。在基坑開挖
12、過程中監測率為1次天。監測數據即時填入規定的記錄表格,并及時提供給建設、監理、施工和設計單位。報警值:原則上應執行國家規范性條文:即圍護結構變形及外土體位移不得大于開挖深度的1200或位移日速率不大于3mmD。對于本坑為擋墻頂水平位移為20mm或坑外土體位移30。5、應急加固措施(1)碎石、編織袋、松木樁必要時采用反壓。(2)立即局部回填,停止下步開挖,研究對策。(3)圍護結構發生較大位移,在坡頂或墻后土體中出現裂縫和沉降時,有條件的地段應先進行坑個卸土,無法卸土處應在墻前拋草袋裝碎石反壓。(4)發生較大整體位移,應立即用鋼管斜向支撐,斜撐上端頂住排樁圍檁,圍檁可用鋼管或大槽鋼臨時加設,下端立
13、于用砼墊層連結的數根工程樁上(經設計院同意),或采取對稱式加鋼管斜撐加固,使工程樁兩側對稱受力。五、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現場設有沖洗車輛設施,工地進出處鋪設草包,防止泥漿帶出現場,污染市區道路并派專人清掃路口。2、運土車進場前派專人檢查后門板是否搭鉤,土方裝上車后車廂板四圍余土專人清除,防止泥土撒落,污染市區道路。3、路口立醒目的警示牌。六、安全施工措施1、措施(1)建立專職與兼職結合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項目經理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安全員是安全生產全方位管理的負責人,各班組、作業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安全指導每個工種、每項作業及每個環節。(2)建立安全崗位責任制及安全獎罰制度,確保每個員工必須
14、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明確安全責任及安全目標。(3)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提出指令、要求、批評及表揚:堅持班前安全活動制度,簽定安全責任書。(4)貫徹三級教育,開工前進行安全員安全作業規范教育,施工前對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針對各專業組進行崗位安全責任教育。(5)定期對施工現場的各類設備、器材的配備、性能狀態、防護裝置、電纜的布設、架空及電器的二級漏電保護進行檢查。(6)制定文明生產崗位責任制及獎勵懲罰制度,開展定期檢查、驗收、評比活動。(7)加強全員法制觀念,定期進行法律、法規、制度、勞動紀律教育,規范各員工的行為。2、安全制度(1)施工人員服從現場管理,遵守當地政府法規。(2)文明施工,施工結束時做好現場清理工作。(3)嚴格遵守施工操作順序,嚴禁違章施工。(4)不準向基坑內拋擲工具、鋼筋(土釘)等重物。(5)安全用電,注意防火,防盜。(6)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不得赤膊、赤腳或穿拖穿拖鞋進入現場。(7)挖土時,不得在挖機工作面內施工,同時派專人負責安全工作。(8)特殊工程操作工人必須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