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旋挖成孔泥漿護壁專項施工方案方案編制單位: 方案編制時間: 2012年10月21日一、工程情況本工程基礎形式采用旋挖機械成孔灌注樁,由于該地質為喀斯特地貌。回填區域回填深度不明,旋挖在施工時出現塌孔、縮徑、流砂等現象,且地下水較為豐富。根據以上特點一般可采用泥漿護壁進行施工。二、泥漿護壁施工1、施工準備、樁位放線、埋設護筒、成孔鉆進、成孔檢查同前。2、泥漿配置在鉆進過程中根據地層不同情況保持一定的靜水水頭壓力,按平衡鉆進原理指導泥漿管理工作,盡量利用地層粘土自然造漿。泥漿稠度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選擇造漿能力強、粘度大的粘性土進行造漿,以提高泥漿稠度,確保鉆進過程不塌孔、不縮孔。樁孔施工采用一次性全
2、面不間斷作業,施工中根據出渣情況判斷土層結構及時合理地調整泥漿性能指標,遇松散地層時適當增大泥漿相對密度和粘度,保持孔內水頭高度,盡量減輕沖液對孔壁的影響,同時降低轉速和鉆壓以滿足施工質量控制要求。在砂層等穩定性較差土層施工,人工造漿選用優質膨潤土,并摻入適量的純堿及纖維素,各種土層摻量配比及泥漿性能指標如下表。表2 各種摻量配比土層水摻量(kg)膨潤土摻量(kg)纖維素(kg)堿摻量(kg)粘性土10060.83粉砂層100150.83卵石層100150.81.8砂巖10080.83泥巖100100.81.8表3 工程泥漿性能指標表cm3土層泥漿比重(g/cm3)粘度/s含砂率%塑性指數粘性
3、土1.03-1.0518-2015粉砂層1.2-1.2525-2815卵石層1.2-1.2528-3015砂巖1.15-1.223-2815泥巖1.15-1.223-2515泥漿制備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嚴格按照施工配比拌制泥漿,拌制泥漿的時間不得少于10 min,拌制好的新漿必須在泥漿池中水化分解24 h后才能使用,放置期間必須用泥漿泵進行池內循環。鉆進時掌握好進尺速度,隨時注意觀察孔內情況,及時補加泥漿保持液面高度拌漿程序:開動拌漿機 加水 加純堿 拌和一分鐘 加膨潤土 拌和 加纖維素 指標合格 出漿泥漿護壁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埋輔樁監理校核鉆機就位安裝護筒監理復核鉆進成孔鉆進質量自檢
4、配置泥漿清孔移機吊放鋼筋籠吊放導管澆筑混凝土拔護筒孔底沉渣檢查驗收渣土外運鋼筋籠檢查導管檢查混凝土配比檢查3、清孔樁孔終孔后將鉆具提高2050cm,采用大泵量泵入性能指標符合要求的新泥漿并維持正循環30min 以上,直到清除孔底沉渣且使孔壁泥質、泥漿含砂量小于4%為止。工程樁孔因有較厚的松散易坍土層,清孔后不能立即終孔,而在孔內下入鋼筋籠、安裝好灌漿導管前施行二次清孔作業,砼澆灌前孔內成沉渣端承樁不大于50mm,摩擦樁不大于150mm。4、泥漿的循環使用與處理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設計現場泥漿池平面布置。每個泥漿池分循環池、儲漿池,中間設泥漿通道。在施工現場挖置容積30m3的總排污池,用以收集各鉆機排出的廢漿。在總泥漿池上裝置1臺22KW排污泵,通過排污管將廢漿排到沉淀、脫水。根據我們以往排污經驗,這種排污方法有確保現場泥漿及時排出,又不受施工期間天氣的影響,同時又可降底排污成本,泥漿泵安裝在沉池中供泥漿循環。施工的過程中,利用挖掘機及時清理,清理出來的沉碴運至蒸發池中,等到自然脫水固化后,外運,對于廢棄的泥漿水,沉降,從而達到泥水分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