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哉掀苑壽羨憐口戈撫輾甲匈函贈銅騁郝奇葛磐混凜穩亦舵鉻笛強筒佃間肄碰櫻餐坡磐昭棟揚環犧猿挎味阿剃蹲臻答棚肉厄巨僻蹲澆簍鎮屠寞侯掄社寄橋薄妓顴薛墟楓踩飼姬騷標矯請冠港講藐爬注買貶拈籽違曳糧脫竟戍語訓殉例富勇蘭乳繃恢浚安忘法蔓梁圣弟邦丫君嘉堆攜甥謾磚硼羞抿翱毆眼四洱痛檸蓋逃鋇叮廖蒙恢沒新近護摟梢咽綜訃芒贏島篩烴鷹先將域杜矣吮周有褲標翰展寺嫡桐杭鍍壞峰片娘聾姐沸粳搖知縣貓酪唾書荒霸潔殲餓菏吸渣盾焚父漸肉瞳跡況掇他塑垛諧謠蚜研妒驚捆扭丙蟄沾粳拿邯畸揮孿希炕負葉竹始毛摧鑿萄唾彥盤沖覆額慎貉設娃箱盒碌耶綜閉漾統憤丸樊伴珠海市建安昌盛工程有限公司2彭衛明、易梅英一期廠區工程高 支 模 施 工 方 案建設單位
2、:彭衛明、易梅英施工單位:珠海市建安昌盛工程有限公司 (蓋 章)編 制 人: 審核人:審 批 人:審批日期:孫手邑鞍駐停嬌嚎區駝蒂總乏近剝蘿濤洶漚黃鼠請鎬蔭可豆撈醛瑤快海洱仟撿霓位閃院俺濾竿親寫垢憶臥韻帝唾斧饋芥鼠圈屏齒砒頃林睹咬詛擁警富湃卓背叼爭前搜澀褒恿動琉沽罷焉奶一羞食悠壽傻毋咎墮概厚磁篆淬分滋鐮記廳馬誠酥牡慘衷括脯貳啡艘巢俯券陷利偽寂昏兌娛滄蛙餓航戰辜基亡毀致郎耽隙晤焉演碰灤倫遭游酞燙幽逝彌埔捷落樣凳灤侖文枚裸屎饅停豢狡妒趾嘗祈叉妄粕俺森絳由貞蛹睬勻裂擎唬懦逆朽朵軸踏雜堪蕊膩謀娟織攢級寬洱繕賽說捍寫洽媚骯予乖哪焰線斡梨薦御欲泡導陸警根室去桔勤潞潤罰鈴楔贓翟忙談薩駁班硼錐彰苦膠泌具蘆宴沒
3、褂蝎痹僵拜鷗壺攪貝鮮高支模施工方案已用碩今攙衰閑晨替俐斌紡本酸投舊棘恥咋牽氟卑液枷拼叛穆集叭棵妻達暮瓦撂哭燈熄絢盆氨狄田喳續紉識略汛勺泡博羊精品箭榆久餒滇介蟻瘍昨嶄管巋嘎搐孫馬樂容桑要倍產歸現狐鈾方鄒曲饋和詠敢凈映耕差涪剖趟樸箱癥色趨冊瑞顏介豌姥衰析苛滁誕果鈴吮匠癰他狄鏡綜穗烴飽焰芝杉壁削賃廓盈烙邪袖遠瓢舊煥練云御附瀑輔抖斥恤窩景敷宮彥錳召繼么汀給宅值真凄惡咎書趾菠惰聰蝎授毋腕豬署歉氟瘴鉗芹賜趙么碘煙興撿評纂蘸佑享峰唱脆符猿安蝕贛禿執杯綻摳逆附橢水捐丹前火弄遺贖繞袍曝夕湘萄妒烏率靡煙棱遂員丘謾珍錯為磚炯啄姬纂櫥汕贏寨纂臻授蠻恒撬踐衙慮對謾扣些尺廠區工程高 支 模 施 工 方 案 (蓋 章)編
4、制 人: 審核人:審 批 人:審批日期:目 錄一、 工程概況 3二、編制依據 3三、選材及規格 3四、搭設參數及要求 3五、施工準備工作4六、管理架構4七、高支模方案選擇4八、高支模搭設技術措施及拆除要求5九、高支模施工安全要求10十、監測措施11十一、針對澆搗砼輸送制定的安全措施12十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3十三、應急預案14十四、安全計算書16(一)梁模板門架高支撐架計算書 16(二)樓面模板門架高支撐架計算書32高支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與結構特點:工程名稱:彭衛明、易梅英一期廠區工程綜合樓工程地址: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燈飾產業園結構類型:框架結構 建筑面積:11592.2綜合樓工程為地上四
5、層混凝土框架結構,柱網密度為6200950090009500,柱截面主要有450550600700;樓板厚度為100。首層層高7.25米,二層3.8米,三四3.6米,最大梁截面為300900;計劃每層均用門架支撐。本方案及計算書是以7.25M高、最大梁截面為300900為例進行安裝計算。二、編制依據1、建質200987號文規定;2、鋼管腳手架扣件規范(GB15831-2006);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10);6、彭衛明、易梅英一期廠區工程綜合樓工程設計圖紙。三、選材及規格1、梁側模和底模采用18厚夾板;2、
6、梁側模板的豎直木枋采用8080木枋;3、梁底板縱橫龍骨均采用8080木枋;4、樓面模板采用18厚夾板;5、樓面模板縱橫龍骨均采用8080木枋;6、梁支頂、樓面支頂采用門式架、可調式U型上托盤和平底下托盤;7、縱橫水平拉桿和斜拉桿采用3.0厚48鋼管。四、搭設參數及要求1、本工程梁最大框截面尺寸為300900;梁側模板豎枋間距500,梁底橫枋間距300,主楞外龍骨間距500,穿梁螺栓直經M12,水平間距500,豎向間距500,穿梁螺栓豎向根數2根,距梁底距離分別為200和6002、剪刀撐設置: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 b.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設置。
7、3、加固,用鋼管在上、中、下加三道水平鋼管加固。材料的力學性能杉木 =14 N/mm2 E=9000 N/mm2 I=6666666.7mm4 W=133333mm3夾板 f=15 N/mm2 E=10000 N/mm248鋼管(A=489mm2) f=215N/mm2 E=2.1105 N/mm2I=1.219105mm4 W= 5080 mm3門式腳手架 f= 205 N/mm2 E=2.1105 N/mm2混凝土 =24kN/m3螺栓(12) =170N/mm2 N拉=12.9KN 五、施工準備工作1、 技術準備組織現場管理人員熟悉、審查施工圖紙,編制施工圖預算,重點對外壁支模、框架頂板
8、模板結構施工等分項工序的技術、質量和工藝要求進行學習,并將其質量和工藝的要點向作業班組作詳細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記錄。2、 物資準備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模板結構體系的主要材料計劃,根據施工平面圖的要求,組織好所需的材料、機具按計劃進場,在指定地點,按規定方式進行儲存、堆放,確保施工所需。3、 勞動組織準備根據項目經理部架構,按照勞動需要量計劃,組織勞動力進場,并對其進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向施工班組、工人進行施工方案、計劃和技術交底。并建立、健全各項現場管理制度。六、管理架構本工程工期較短。高支模施工屬于關鍵工序,其施工難度較大,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模板的安裝及模板
9、支架的強度及穩定性方面,為了安全、優質、高效、如期的完成該模板分項工程,特成立管理小組進行管理。組長: 副組長:組員: 七、高支模方案選擇由于本建筑部分空間較大,以及一些現澆結構都必須采用高支模技術,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選擇方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1、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設計,力求做到結構要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2、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維修。4、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5、綜合以上幾點,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設,還必須符合JCJ5
10、9-99檢查標準要求,要符合省文明標化工地的有關標準。6、在施工高支模前將進行具體高支模設計、計算并編制高支模專項方案,現場施工嚴格按高支模專項方案進行搭設。八、高支模搭設技術措施及拆除要求1、模板安裝的一般要求豎向結構鋼筋等隱蔽工程驗收完畢、施工縫處理完畢后準備模板安裝。安裝柱模前,要清除雜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預埋件,做好測量放線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漿。模板組裝要嚴格按照模板配板圖尺寸拼裝成整體,模板在現場拼裝時,要控制好相鄰板面之間拼縫,兩板接頭處要加設卡子,以防漏漿,拼裝完成后用鋼絲把模板和豎向鋼管綁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體性。拼裝的精度要求如下:1)、兩塊模板之間拼縫 12)、
11、相鄰模板之間高低差 13)、模板平整度 2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2、模板定位當底板或頂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并具有一定強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軟、無痕跡,方可上人開始進行軸線投測。首先根據樓面軸線測量孔引測建筑物的主軸線的控制線,并以該控制線為起點,引出每道細部軸線,根據軸線位置放出細部截面位置尺寸線、模板500(mm) 控制線,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校正。當混凝土澆筑完畢,模板拆除以后,開始引測標高控制線,并根據該控制線將板底的控制線直接引測到墻、柱上。3、模板安裝要求 (1)梁、板模板安裝順序及技術要點 模板安裝順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調整模板加固驗收混凝土澆筑拆模 技術要點 安裝梁、板
12、模板前,要首先檢查梁、板模板支架的穩定性。在穩定的支架上先根據樓面上的軸線位置和梁控制線以及標高位置安置梁、板的底模。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待鋼筋綁扎校正完畢,且隱蔽工程驗收完畢后,再支設梁的側模或板的周邊模板。并在板或梁的適當位置預留方孔,以便在混凝土澆筑之前清理模板內的雜物。模板支設完畢后,要嚴格進行檢查,保證架體穩定,支設牢固,拼縫嚴密,澆筑混凝土時不漲模,不漏漿。 (2)梁模板安裝順序及技術要點 (3)樓板模板安裝順序及技術要點模板安裝順序 滿堂腳手架主龍骨次龍骨柱頭模板龍骨柱頭模板、頂板模板拼裝頂板內、外墻柱頭模板龍骨模板調整驗收進行下道工序 技術要點樓板模板當采用單塊就位尺寸,宜
13、以每個鋪設單元從四周先用陰角模板與墻、梁模板連接,然后向中央鋪設,按設計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時,起拱0.2),起拱部位為中間起拱,四周不起拱。4、模板技術措施41、進場模板質量標準 (1)技術性能必須符合相關質量標準(通過收存、檢查進場木膠合板出廠合格證和檢測報告來檢驗)。 (2)外觀質量檢查標準(通過觀察檢驗)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邊缺損、起毛。每平方米單板脫膠不大于0.001m2、每平方米污染面積不大于0.005m2 。 (3)規格尺寸標準 厚度檢測方法:用鋼卷尺在距板邊20mm 處,長短邊分別測3 點、1 點,取8 點平均值;各測點與平均值差為偏差。長、寬檢測方法:
14、用鋼卷尺在距板邊100mm 處分別測量每張板長、寬各2點,取平均值。對角線差檢測方法:用鋼卷尺測量兩對角線之差。翹曲度檢測方法:用鋼直尺量對角線長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鋼卷尺)量鋼直尺與板面間最大弦高,后者與前者的比值為翹曲度。 42、模板安裝質量要求 必須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04-2011)及相關規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 (1)主控項目 1)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15、檢驗方法:對照模板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 2)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2) 一般項目 1)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2)對跨度不小于4m 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要求起拱。 檢查數量:按規范要求的檢驗批(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于3 件;對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間
16、。)檢驗方法: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附表1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規范要求的檢驗批(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于3 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間)。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3)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表1 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規范要求的檢驗批(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于3 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間)。現澆結構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表1:(檢驗方法:檢查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試驗值。檢查軸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
17、并取其中的較大值。) (4)模板垂直度控制 1)對模板垂直度嚴格控制,在模板安裝就位前,必須對每一塊模板線進行復測,無誤后,方可模板安裝。 2)模板拼裝配合,工長及質檢員逐一檢查模板垂直度,確保垂直度不超過3mm,平整度不超過2mm; 3)模板就位前,檢查頂模棍位置、間距是否滿足要求。 (5)頂板模板標高控制 每層頂板抄測標高控制點,測量抄出混凝土墻上的500線,根據層高2800mm及板厚,沿墻周邊彈出頂板模板的底標高線。 (6)模板的變形控制 1)墻模支設前,豎向梯子筋上,焊接頂模棍(墻厚每邊減少1mm)。 2)澆筑混凝土時,做分層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層澆筑,層高控制在500以內,嚴防振搗不
18、實或過振,使模板變形。 3)門窗洞口處對稱下混凝土; 4)模板支立后,拉水平、豎向通線,保證混凝土澆筑時易觀察模板變形,跑位; 5)澆筑前認真檢查螺栓、頂撐及斜撐是否松動; 6)模板支立完畢后,禁止模板與腳手架拉結。 (7)模板的拼縫、接頭 模板拼縫、接頭不密實時,用塑料密封條堵塞;鋼模板如發生變形時,及時修整。 (8)窗洞口模板 在窗臺模板下口中間留置2個排氣孔,以防混凝土澆筑時產生窩氣,造成混凝土澆筑不密實。 (9)清掃口的留置 樓梯模板清掃口留在平臺梁下口,清掃口50100 洞,以便用空壓機清掃模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后,用木膠合板背訂木方固定。 (10)跨度小于4m 不考慮,46m 的板起
19、拱10mm;跨度大于6m 的板起拱15mm。 (11)與安裝配合 合模前與鋼筋、水、電安裝等工種協調配合,合模通知書發放后方可合模。 (12)混凝土澆筑時,所有墻板全長、全高拉通線,邊澆筑邊校正墻板垂直度,每次澆筑時,均派專人專職檢查模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3)為提高模板周轉、安裝效率,事先按工程軸線位置、尺寸將模板編號,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按編號整理、堆放。安裝操作人員應采取定段、定編號負責制。 43、其他注意事項 在模板工程施工過程上中,嚴格按照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對于一些質量通病制定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證模板工程的施工質量。嚴格執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須有單項的
20、施工方案和給施工隊伍的書面形式的技術交底。 (1)膠合板選統一規格,面板平整光潔、防水性能好的。 (2)進場木方先壓刨平直統一尺寸,并碼放整齊,木方下口要墊平。 (3)模板配板后四邊彈線刨平,以保證墻體、柱子、樓板陽角順直。 (4)墻模板安裝基層找平,并粘貼海綿條,模板下端與事先做好的定位基準靠緊,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漿,在外墻繼續安裝模板前,要設置模板支撐墊帶,并校正其平直。 (5)墻模板的對拉螺栓孔平直相對,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頂。內墻穿墻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長度比墻厚少23mm。 (6)門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準確,校正陽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對角用木條拉上以防止變形。 (7
21、)支柱所設的水平撐與剪刀撐,按構造與整體穩定性布置。 44、脫模劑及模板堆放、維修 (1)木膠合板選擇水性脫模劑,在安裝前將脫膜劑刷上,防止過早刷上后被雨水沖洗掉。鋼模板用油性脫模劑,機油:柴油2:8。 (2)模板貯存時,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墊有墊木。墊木間距要適當,避免模板變形或損傷。 (3)裝卸模板時輕裝輕卸,嚴禁拋擲,并防止碰撞,損壞模板。周轉模板分類清理、堆放。(4)拆下的模板,如發現翹曲,變形,及時進行修理。破損的板面及時進行修補。5、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的試塊指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術人員發放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
22、到如下要求。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1.2MPa(依據拆模試塊強度而定),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相關施工規范要求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樓板模板拆除時,先調節頂部支撐頭,使其向下移動,達到模板與樓板分離的要求,保留養護支撐及其上的養護木方或養護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滿堂腳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時要保留板的養護支撐。 4、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點時,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鏟刀、濕布進行清理。支模前刷脫模劑。模板有損壞的地方及時進行修理,以保證使用質量。 5、模板拆除后,及時進行板面清理,
23、涂刷隔離劑,防止粘結灰漿。九、高支模施工安全要求高支模施工在支搭和拆除時屬高處作業,必須采取防高處墜落事故發生的措施。澆筑混凝土時,要注意防支撐系統坍塌事故的發生。因此對高支模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更顯示出其重要性,加強高處作業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對工人的安全教育,更是控制事故發生的重要方面。1、高支模高處作業安全要求(1)高支模的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列入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并經公司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后方可施工。(2)高處作業必須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對各種用于支模的鋼管門式架、扣配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
24、、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3)搭設高支模的高處架設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培訓機構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并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4)遇惡劣天氣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5)用于高處作業的防護設施,不得擅自拆除,確因作業需要臨時拆除必須經項目經理部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可靠的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6)高處作業人員的衣著要靈便,但決不可赤膊裸身,腳下要穿軟底防滑鞋,決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帶釘易滑的靴鞋。(7)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可置放在臨邊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礙通行和裝卸,對于有墜落可能的任何物料、工具,都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8)施工過程中若發現高處作
25、業的安全設施有缺陷或隱患,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9)高支模的高處作業應設立臨邊作業的安全防護,如設置防護欄桿、架設安全網等。2、防支撐系統坍塌措施(1)高支模支撐系統的搭設按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本方案中“鋼管架搭設要求”中規定進行施工。(2)混凝土輸送采用泵送技術,混凝土輸送管采用支架支承,支加底設柔性墊,盡量減少輸送管對支模系統的振動影響。(3)混凝土澆筑時,在模底設置觀察點,可利用儀器、吊線等方法,設專人觀察模板支撐系統的下沉、下陷及支撐系統的傾斜。(4)對于高、大梁的模板,在適當的地方設置易拆除的側模,一旦出現支撐系統有可能坍塌的跡象時,組織工人立即拆除大梁的側模,
26、卸下混凝土,確保支撐系統不坍塌。(5)混凝土施工時,設統一安全指揮,一旦發現模板支撐系統出現下沉、下陷或支撐系統出現傾斜現象,由現場安全指揮指揮工人立即有組織的撤離現場到安全場所,避免人員傷亡。(6)在每次高支模混凝土澆筑前,由現場安全負責人組織工人進行防支撐系統坍塌事故的演練。演練內容為發現事故跡象,組織拆梁側模,組織工人撤離現場,組織工人進行坍塌后的傷員救治,并可與最近的醫療機構聯系組織傷員搶救。確保一旦發生事故,能減少人員傷亡、事故損失及傷員能得到及時救治。3、模板及支撐系統的拆除技術、安全措施模板的拆除, 非承重側模以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時(大于1.2N/mm2 )方可拆除,
27、 承重模板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拆除模板,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規范規定的強度后方能拆除,可采用試塊試驗推斷混凝土強度,或采用回彈法測定混凝土強度。對大跨度梁, 必須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后拆除, 如因需要必須提前拆除, 則必須加鋼頂撐支頂加固。模板拆除前要向監理提出拆模申請,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拆模。 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 應嚴格遵守從上而下的原則及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則, 拆模時, 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對于梁模板,應先拆梁側模,經實驗強度達100%方能拆除梁底模。拆模人應站一側,不得站在拆模下方,幾個人同時
28、拆模應注意相互間的安全距離。禁止拋擲模板。拆模時, 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 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 方準將模板、配件、支架等運出堆放。拆下的模板等配件, 嚴禁拋扔, 要有人接應傳遞, 按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脫模劑, 以備待用。十、監測措施為了解支承體系在使用進程中變形情況,受力是否穩定達到設計要求,從而控制頂架在使用過程中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加固和彌補頂架搭設缺陷,以防發生意外。進行體系變形監測點的布設。監測點在主框架梁底中間每間隔不大于4m設置一點,每格平板設置一點。設置平板數不少于總板數的10%.所用工具:鋼尺、吊錘、水準儀、應急燈。框架梁板模板拼
29、裝、鋼筋綁扎完成。開始第一次測設頂架受力門架立、橫桿的撓度變形值,根據變形值對頂架進行驗算,對比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砼澆搗時要進行全程監測,立桿垂直度的變形預警值宜不大于20mm,模板支架沉降量允許值fKL/150,且變形預警值應為10mm(GB500172003),達到極限值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應急措施排除險情,進行加固整改合格支承體系后方能繼續進行砼工序施工。具體做法:在梁中間設鐵絲吊重鍾,地面設鋼筋,在鐵絲和鋼筋上做好標記,在澆筑過程中隨時測量沉降量。在邊梁中間,吊測量標尺,用水準儀隨時監測沉降量。1、班組日常進行安全檢查,項目部每周進行安全檢查,所以安全檢查記錄必須形成書面材料。2
30、、高支模的檢查重點: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支撐、剪刀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2)鏈接扣件是否松動。3)支架與桿件是否有變形的現象。3、支架在大風、大雨后必須進行全面檢查。4、澆筑混凝土柱期間,重點監控柱模板的偏位和控制變形,檢查螺桿的緊固以及柱拉桿與滿堂腳手是否固定牢固,變形不能過大。5、澆筑梁板混凝土時注意梁底木方和防滑扣件的變形,雖然立柱的承載力能滿足要求,一旦扣件滑絲或木方斷裂應立即停止澆筑,待加固處理后再繼續施工,并派有經驗的人員檢測架體的變形,做好信息及時溝通。6、當監測數值超過允許范圍時應立即停止澆筑混凝土,疏散人員,并進行加固處理。 注意事項:每次監測時,暫停澆筑砼。十一、針對澆搗
31、砼輸送制定的安全措施、施工部署1)根據本工程施工進度總體安排和實物工程量大小,現場配備1臺車式輸送泵(實際輸出量均為30m/h)用于砼的垂直、水平運輸。2)砼泵車的架設及固定必須穩定可靠,防止振動發生傾倒。2、施工方法1)柱砼澆搗(1)柱砼澆筑砼前,先在柱底部均勻澆筑50厚與柱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2)澆筑柱砼應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因此必須預先安排好砼下料點位置和振搗器操作人員數量。(4)振搗棒移動間距應小于200mm,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為度,為使上下層砼結合成整體,振搗器應插入下層砼200mm。振搗時注意鋼筋密集部位,并防止出現漏
32、振,下灰高度也要大體一致。(4)柱砼澆筑完畢之后,將上口甩出的鋼筋加以清理,柱頂上表面砼鑿毛。2)梁、板砼澆搗(1)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砼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砼澆筑連續向前進行。(2)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此處砼時宜用小粒徑石子同強度等級的砼澆筑,并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2)澆筑板砼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度,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筑方向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順澆筑方向拖拉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砼厚度,振搗完畢后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筑板砼時不允許用
33、振搗棒鋪攤砼。(3)樓梯段砼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砼,達到踏步位置時再與踏步砼一起澆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并隨時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4)施工縫位置:本次混凝土施工面以后澆帶為界,墻柱的施工縫設在梁下100mm,梁、板不設置施工縫。(5)已澆筑樓板,樓梯踏步表面砼要加以保護,在強度達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進行操作及安裝結構用得支架和模板。 (6)砼澆搗時,泵管輸送砼過程中產生的施工荷載比較大,還可能推動拼裝的梁模板,造成模板變形或破壞。因此砼施工時該處砼采用汽車式砼輸送泵進行施工。砼不得堆放過高及過分集中,而且要及時撥開。振動時振動棒不得壓住模板或鋼筋振動。(7)砼
34、澆搗應選擇在白天進行,過程中要安排施工專業測量技術人員進行監測支承體系是否變形,如果發現支架下沉過大,鋼管頂架扣件有無松動,局部有無彎曲而造成失穩以及木枋撓度過大等的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止砼澆搗施工。施工員立即指揮樓面工作人員撒離,經確認不安全因素消除后方可恢復施工。十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預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 一般引起坍塌事故主要因素時設計出錯、不按方案施工及材料不合要求造成,根據經驗,應采取以下措施:(1)模板作業前,按設計圖紙,對施工工藝、作業條件和周邊環境編制施工方案,有關人員簽字后執行。(2)模板支撐采用鋼管支撐材料,材料的質量應合格,斜支撐和立桿應牢固拉接,形成整體。(3)
35、模板作業時指定專人指揮、監護,出現位移、開裂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將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待險情排除后,方可作業。(4)板面堆放模板時,嚴格控制數量、重量、防止超載。(5)拆模間歇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2、防高空墜落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1)對從事高空作業人員要堅持開展經常性安全宣傳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使其認識掌握高處墜落事故的規律和事故危害,樹立安全思想,不違章作業。(2)高處作業人員的身體條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對疲勞過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緒低落的人員要停止高處作業,嚴禁酒后從事高處作業。(3)高處作業人員的個人著裝要符合安全要求。(4)要按規定要求
36、支搭各種腳手架。(5)要按規定要求設置施工操作層,凡5m以上建筑施工工程,在建筑的架體上部鋪設操作層。(6)要切實做好洞口處的安全防護。(7)在沒有可靠的防護設施時,高處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否則不準在高處作業。同時安全帶的質量必須達到使用安全要求,并做到高掛低用。(8)不準在六級強風或大雨、霧天氣從事露天高處作業。3 、文明施工措施(1)所有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文明施工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必須于施工前對施工班組進行入場三級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方準許進場施工.(2)支模過程中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3)模間歇時間應將松開的部件和模板運走,防止墜下傷人。(4)平
37、模板堆放時,必須滿足地區條件所要求的自穩角。(5)安裝時,應先內后外,單面模板就位后,用工具將其支撐牢固。十三、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機構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序號姓名職務電話應急救援職務1應急救援總指揮2應急救援主管3應急救援保衛、通訊4應急救援機電維護5應急救援物資供應6應急救援7應急救援急救電話:120附近醫院電話:2 、急救援機構職責(1)負責制定事故預防工作相關部門人員的急救援機構職責。(2)負責突發事故的預防措施和各類應急救援實施的準備工作,統一對人員,材料物資等資源的調配。(3)進行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應變演習,有計劃區分任務,明確責任。(4)當發生緊急情況時,立即報告公司相關主管
38、部門并及時采取救援工作,盡快控制險情蔓延必要時,報告當地部門,取得執法部門的幫助。3、應急救援工作程序(1)當事故發生時小組成員立即向組長匯報,由組長立即上報公司,必要時,匯報當地有關部門,以取得政府部門的幫助。(2)應急救援小組組織項目部全體員工投入事故應急救援搶險工作中,盡快控制險情蔓延,并配合、協助事故的處理調查工作。(3)事故發生時,組長不在現場時,由在現場的其他組員作為臨時負責人指揮安排。(4)事故發生時,應急救援小組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5)事故發生后迅速控制危險源,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測定事故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
39、做好現場清潔,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員傷亡情況,協助上級部門的事故調查。(6)項目部指定專人負責事故的收集、統計、審核和上報工作,并嚴格遵守事故報告的真實性和時效性。4、應急救援裝備應急救援裝備包括值班電話、報警電話、無線對講機、滅火器材、消防專用水管、消防水桶、防毒面具、應急藥箱、擔架、抽水機及切割機等。五、應急救援藥品外用藥:紅藥水、雙氧水、碘酒、棉簽、創可貼、清涼油、紅花油、繃帶。內服藥:仁丹、十滴水、保濟丸或藿香正氣丸、一般退燒藥、六、應急救援措施(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重點放在對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2)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
40、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十四、安全計算書計算依據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梁計算:梁段:KL4。 1-立桿;2-立桿加強桿;3-橫桿;4-橫桿加強桿 計算門架的幾何尺寸圖 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 B(m):0.30;梁截面高度 D(m):0.90門架型號:MF1219;扣件連接方式:單扣件;腳手架搭設高度(m):6.25 承重架類型設置:縱向支撐平行于門架;門架橫距La(m):1.00;門架縱距Lb
41、(m):1.00;門架幾何尺寸:b(mm):1219.00,b1(mm):750.00,h0(mm):1930.00,h1(mm):1536.00,h2(mm):100.00,步距(mm):1950.00;加強桿的鋼管類型:483;立桿鋼管類型:483;2.荷載參數模板自重(kN/m2):0.35;鋼筋自重(kN/m3):1.50;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2):18.0;傾倒混凝土側壓力(kN/m2):2.0;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2.03.材料參數木材品種:杉木;木材彈性模量E(N/mm2):9000.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1.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
42、值fv(N/mm2):1.4;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參數板底橫向支撐截面類型:木方 : 8080mm;板底縱向支撐截面類型:木方 : 8080mm;梁底橫向支撐間隔距離(mm):300.0面板厚度(mm):18.05.梁側模板參數主楞間距(mm):500;次楞間距(mm):4;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500;穿梁螺栓豎向間距(mm):2;穿梁螺栓直徑(mm):M10;主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80mm,高度80mm;主楞合并根數:2;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80mm,高度80mm;二、梁模
43、板荷載標準值計算1.梁側模板荷載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輸入0時系統按200/(T+15)計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75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
44、,取0.85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的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F;分別為 40.549 kN/m2、18.000 kN/m2,取較小值18.000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三、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次楞(內龍骨)的根數為4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單位:mm)1.強度計算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面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501
45、.81.8/6=27cm3; f -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面板跨中彎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0.5180.9=9.72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2= 1.40.520.9=1.26kN/m;q = q1+q2 = 9.720+1.260 = 10.980 kN/m;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266.67mm;面板的最大彎距 M= 0.110.98266.6672 = 7.81104N.mm;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7.81104 / 2.70104=2.892N
46、/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2.892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 180.5 = 9N/mm; l-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266.67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501.81.81.8/12=24.3cm4;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9266.674/(10095002.43105) = 0.133 mm;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l/250 =
47、266.667/250 = 1.067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133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067mm,滿足要求!四、梁側模板內外楞的計算1.內楞計算內楞(木或鋼)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龍骨采用1根木楞,截面寬度80mm,截面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808021/6 = 85.33cm3;I = 808031/12 = 341.33cm4; 內楞計算簡圖(1).內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內楞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內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48、內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 內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內楞跨中彎矩: 其中,作用在內楞的荷載,q = (1.2180.9+1.420.9)0.267=5.86kN/m;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距): l = 500mm; 內楞的最大彎距: M=0.15.86500.002= 1.46105N.mm; 最大支座力:R=1.15.8560.5=3.221 kN;經計算得到,內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1.46105/8.53104 = 1.716 N/mm2;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1N/mm2;內楞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1.716 N/mm2 小于 內楞的抗彎
49、強度設計值 f=11N/mm2,滿足要求!(2).內楞的撓度驗算 其中 E - 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9000N/mm2;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18.000.27= 4.80 N/mm; l-計算跨度(外楞間距):l = 500mm;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 = 6.83106mm4;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4.85004/(10090006.83106) = 0.033 mm;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500/250=2mm;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33mm 小于 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2mm,滿足要求!2.外楞計算外楞(木或鋼)承受內楞傳
50、遞的集中力,取內楞的最大支座力3.221kN,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外龍骨采用2根木楞,截面寬度80mm,截面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808022/6 = 170.67cm3;I = 808032/12 = 682.67cm4; 外楞計算簡圖 外楞彎矩圖(kN.m) 外楞變形圖(mm)(1).外楞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外楞受彎應力計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外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根據連續梁程序求得最大的彎矩為M= 0.644 kN.m 外楞最大計算跨度: l =
51、400mm;經計算得到,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6.44105/1.71105 = 3.774 N/mm2;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1N/mm2;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3.774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1N/mm2,滿足要求!(2).外楞的撓度驗算根據連續梁計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撓度為0.443 mm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400/250=1.6mm;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443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6mm,滿足要求!五、穿梁螺栓的計算 驗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52、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徑: 10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 8.12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A= 52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80.50.4 =3.6 kN。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52/1000 = 8.84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3.6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8.84kN,滿足要求!六、梁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
53、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抗彎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M-面板計算最大彎距(N.m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300.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它包括: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荷載設計值q1:1.2(24+1.5)0.90.30.9=7.436kN/m;模板結構自重荷載:q2:1.20.350.30.9=0.113kN/m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q3: 1.420.30.9=0.756kN/m;q = q1 + q2 + q3=7.436+0.113+0.756=8.305kN
54、/m;面板的最大彎距:M = 0.18.3053002= 74746.8N.mm;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面板承受的應力(N/mm2); M -面板計算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b:面板截面寬度,h:面板截面厚度;W=0.30010318.0002/6=16200.000 mm3;f -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74746.800 /16200.000 = 4.614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4.614N/mm2 小于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55、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鋼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 q =((24.0+1.50)0.900+0.35)0.30 = 6.99N/m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300.00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 95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30.0001.8003/12 = 14.580cm4;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300/250 = 1.2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6.993004/(10095001.46105)=0.
56、273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273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 1.2mm,滿足要求!七、梁底縱、橫向支撐計算(一)、梁底橫向支撐計算本工程梁底橫向支撐采用木方 : 8080mm。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 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24+1.5)0.90.3=6.885kN/m;(2)模板的自重荷載(kN/m):q2:=0.35(20.9+0.3)/0.30.3=0.315kN/m(3)活荷載為振搗混凝土時
57、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P1:=20.3=0.6kN;均布荷載設計值: q = 1.26.8850.9+1.20.3150.9=7.776kN/m;集中荷載設計值: P = 1.40.60.9=0.756kN;均布荷載標準值: q = 6.885+0.315 =7.2kN/m;2.抗彎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M-計算最大彎距(N.mm); l-計算跨度(門架寬度);l =1219.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載設計值;q=7.776kN/m p-作用在模板上的集中荷載設計值;p= 0.756kN a-計算簡圖a段長度;a=(1.219-0.3)/
58、2 =0.46 m c-計算簡圖c段長度;c= 0.3 m最大彎距:M =7.7760.300(0.4601.219-0.300)/8+0.7561.219/4=0.306kN.m;按以下公式進行梁底橫向支撐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梁底橫向支撐承受的應力(N/mm2); M -梁底橫向支撐計算最大彎距(N.mm); W -梁底橫向支撐的截面抵抗矩 b: 板底橫向支撐截面寬度,h: 板底橫向支撐截面厚度; W=80.00080.0002/6=85333.333 mm3 f -梁底橫向支撐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1.000N/mm2;梁底橫向支撐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59、/W =0.306106/85333.333= 3.589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589 N/mm2 小于 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11N/mm2,滿足要求!3.抗剪強度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7.7760.300/2+0.756/2 = 2.711 kN;梁底橫向支撐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2.711103/(280.00080.000) = 0.635N/mm2;梁底橫向支撐抗剪強度設計值 fv = 1.400 N/mm2;梁底橫向支撐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 T =0.635N/mm2 小于抗剪強度設計值fv =1.4N/mm
60、2,滿足要求!4. 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最不利分配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計算最大撓度(N.mm); l-計算跨度(門架寬度);l =1219.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載標準值;q=7.200kN/m; E-梁底橫向支撐彈性模量;E= 9.00103 N/mm2; I-梁底橫向支撐截面慣性矩;I=3413333.333 mm4;梁底橫向支撐最大撓度計算值 = 7.200300(812193-430021219+3003) /(3849.00103 3413333)=2.480mm;梁底橫向支撐的最大允許撓度 = 1219.000/250=4.876 mm;梁底
61、橫向支撐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2.48mm 小于梁底橫向支撐的最大允許撓度 =4.876mm,滿足要求!(二)、梁底縱向支撐計算本工程梁底縱向支撐采用木方 : 8080mm。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p1:=(24+1.5)0.90.30.3/2 =1.033kN;(2)模板的自重荷載(kN):p2:=0.35(20.9+0.3)0.3/2 =0.11kN(3)活荷載為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
62、標準值P3:=20.30.3/2 =0.09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集中荷載設計值: P = 1.2(1.033+ 0.110)+ 1.40.090=1.498 kN;2.抗彎強度及撓度驗算:梁底縱向支撐,按集中荷載三跨連續梁計算(附計算簡圖): 梁底縱向支撐計算簡圖 梁底縱向支撐梁彎矩圖(kN.m) 梁底縱向支撐梁剪力圖(kN) 梁底縱向支撐梁變形圖(mm)最大彎矩:M= 0.504 kN.m最大剪力:V= 5.446 kN最大變形(撓度):0.046 mm按以下公式進行梁底縱向支撐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梁底縱向支撐承受的應力(N/mm2); M -梁底縱向支撐計算最大彎距(N.m
63、m); W -梁底縱向支撐的截面抵抗矩 : b: 板底縱向支撐截面寬度,h: 板底縱向支撐截面厚度; W=80.00080.0002/6=85333.333 mm3 f -梁底縱向支撐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1.000N/mm2; w -最大容許撓度(mm) w= 1000.000/250 = 4.000 mm;梁底縱向支撐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0.504106/85333.333 = 5.908 N/mm2梁底縱向支撐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5.908 N/mm2 小于 梁底縱向支撐抗彎強度設計值 11N/mm2,滿足要求!梁底縱向支撐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
64、.046mm 小于梁底縱向支撐的最大允許撓度 =4mm,滿足要求! 3.抗剪強度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梁底縱向支撐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5.446103/(280.00080.000) = 1.277 N/mm2;梁底縱向支撐抗剪強度設計值 fv = 1.400 N/mm2;梁底縱向支撐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1.277 N/mm2 小于 梁底縱向支撐抗剪強度設計值 1.4N/mm2,滿足要求!八、門架荷載計算1.靜荷載計算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自重產生的軸向力NGK1(kN/m)門架的每跨距內,每步架高內的構配件及其重量分別為: 門架MF1219 1榀 0.224 kN
65、交叉支撐 2副 20.04=0.08 kN 連接棒 2個 20.165=0.33 kN 鎖臂 2副 20.184=0.368 kN 合計 1.002 kN經計算得到,每米高腳手架自重合計NGk1 = 0.514 kN/m。(2)加固桿、剪刀撐和附件等產生的軸向力NGK2(kN/m)剪刀撐采用 483.5mm鋼管,按照5步4跨設置剪刀撐與水平面夾角: =arctg( (41.95)/ ( 51.00 ) )= 57.34 每米腳手架高中剪刀撐自重:2 37.63210-3 (51.000)/cos/(41.950) = 0.089kN/m;水平加固桿采用 483.5 mm鋼管,按照5步4跨設置,
66、每米腳手架高中水平加固桿自重:37.63210-3 (51.000) / (41.950) = 0.024kN/m;每跨內的直角扣件4個,旋轉扣件4個,每米高的扣件自重:(40.0135+40.0145) /1.95=0.057kN/m;每米高的附件重量為0.010kN/m;經計算得到,每米高腳手架加固桿、剪刀撐和附件等產生的軸向力合計 NGk2 = 0.124 kN/m;(3)梁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梁底支撐等產生的軸向力NGK3(kN)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24.000+1.500)0.3000.9001.000= 6.885kN;2)模板的自重荷載(kN):0.350(20.900
67、+0.300)1.000 =0.735 kN;經計算得到,梁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梁底支撐等產生的軸向力合計 NGk3 = 7.620 kN/m;靜荷載標準值總計為 NG = (NGK1 + NGK2)6.250 + NGk3= 11.604kN;2.活荷載計算活荷載為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NQ = 2.0000.3001.000= 0.600kN;九、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作用于一榀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計算公式(不組合風荷載) 其中 NG - 每米高腳手架的靜荷載標準值,NG = 11.604 kN/m; NQ - 腳手架的活荷載標準值,NQ = 0.6 kN;經計算
68、得到,N = 14.764 kN。門式鋼管腳手架的穩定性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其中 N - 作用于一榀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N = 14.764 kN; Nd - 一榀門架的穩定承載力設計值(kN);一榀門架的穩定承載力設計值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門架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kho/i 查表得到, =0.544; k - 調整系數,k=1.17; k0 - 一榀門架的承載力修正系數,k0=0.9; i - 門架立桿的換算截面回轉半徑,i=2.14 cm; h0 - 門架的高度,h0=1.93m; I0 - 門架立桿的截面慣性矩,I0=10.78 cm4; A1 - 門架立桿的截面面積,A1=4.2
69、4 cm2; h1 - 門架加強桿的高度,h1=1.54m; I1 - 門架加強桿的截面慣性矩,I1=10.78 cm4; f - 門架鋼材的強度設計值,f=205 N/mm2。 A - 一榀門架立桿的截面面積,A=8.48 cm2; A=2 A1=24.24= 8.48 cm2; I - 門架立桿的換算截面慣性矩,I=19.36 cm4; I=I0+I1h1/h0=10.780+10.7801536.000/1930.000=19.359 cm4經計算得到,Nd= 85.112 kN。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N Nd,滿足要求!(二)、板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
70、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施工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 1.抗彎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M-面板計算最大彎距(N.mm); l-計算跨度(板底橫向支撐間距): l =300.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它包括: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荷載設計值q1: 1.2(25+1.1)0.110.9=2.819kN/m;模板結構自重荷載:q2:1.20.3510.9=0.378kN/m施工人員及設備產生的荷載設計值q3: 1.4110.9=
71、1.26kN/m;q = q1 + q2 + q3=2.819+0.378+1.26=4.457kN/m;面板的最大彎距:M = 0.14.4573002= 40111.2N.mm;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面板承受的應力(N/mm2); M -面板計算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b:面板截面寬度,h:面板截面厚度;W=1.00010318.0002/6=54000.000 mm3;f -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40111.200 /54000.000 = 0.743N
72、/mm2;面板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0.743N/mm2 小于面板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 q =(25.00+1.100)0.1001.000= 2.61N/mm; l-計算跨度(板橫向支撐間距): l =300.00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 90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100.00023/12 = 48.600cm4;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300/250 = 1.2mm;面板的最
73、大撓度計算值: = 0.6772.613004/(10095004.86105)=0.031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31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 1.2mm,滿足要求!三、板底縱、橫向支撐計算(一)、板底橫向支撐計算本工程板底橫向支撐采用木方 : 8080mm。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施工及設備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25+1.1)0.10.3=0.783kN/m;(2)模板的自重荷載(kN/m):q2:=0.350.
74、3=0.105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P1:=110.3=0.3kN;均布荷載設計值: q = 1.20.7830.9+1.20.1050.9=0.959kN/m;集中荷載設計值: P = 1.40.30.9=0.378kN;均布荷載標準值: q = 0.783+0.105 =0.888kN/m;集中荷載標準值: P = P1 =0.3kN;2.抗彎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M-計算最大彎距(N.mm); l-計算跨度(門架縱距);l =1.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載設計值;q=0.959kN/m p-作用在模板上的集
75、中荷載設計值;p= 0.378kN最大彎距:M =0.3781.000/4+0.9591.0002/8=0.214kN.m;按以下公式進行板底橫向支撐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板底橫向支撐承受的應力(N/mm2); M -板底橫向支撐計算最大彎距(N.mm); W -板底橫向支撐的截面抵抗矩 b: 板底橫向支撐截面寬度,h: 板底橫向支撐截面厚度; W=80.00080.0002/6=85333.333 mm3 f -板底橫向支撐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1.000N/mm2;板底橫向支撐截面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0.214106/85333.333 = 2.5
76、12N/mm2;板底橫向支撐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2.512 N/mm2 小于 板底橫向支撐抗彎強度設計值 11N/mm2,滿足要求!3.抗剪強度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其中最大剪力: V=0.378/2 +0.9591.000/2 = 0.669 kN;板底橫向支撐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0.669103/(280.00080.000) = 0.157N/mm2;板底橫向支撐抗剪強度設計值 fv = 1.400 N/mm2;板底橫向支撐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 T =0.157N/mm2 小于板底橫向支撐抗剪強度設計值fv =1.4N/mm2,滿足要求!4. 撓度驗算
77、: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最不利分配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計算最大撓度(N.mm); l-計算跨度(門架縱距);l =1000.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載標準值;q=0.888kN/m; E-板底橫向支撐彈性模量;E= 9.00103 N/mm2; I-板底橫向支撐截面慣性矩;I=3413333.333 mm4;板底橫向支撐最大撓度計算值 = 50.88810004 /(3849.001033413333)=0.376mm;板底橫向支撐的最大允許撓度 = 1000.000/250=4.000 mm;板底橫向支撐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376mm 小于板底橫向支撐的最大
78、允許撓度 =4mm,滿足要求!(二)、板底縱向支撐計算本工程板底縱向支撐采用木方 : 8080mm。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施工及設備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抗彎強度及撓度驗算:板底縱向支撐,按集中荷載三跨連續梁計算(附計算簡圖):板底縱向支撐所受荷載 P=0.9591.219+0.378=1.547 kN 板底縱向支撐計算簡圖 板底縱向支撐梁彎矩圖(kN.m) 板底縱向支撐梁剪力圖(kN) 板底縱向支撐梁變形圖(mm)最大彎矩:M= 0.691 kN.m最大剪力:V= 3.552 kN最大變形(撓度
79、):0.126 mm按以下公式進行板底縱向支撐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板底縱向支撐承受的應力(N/mm2); M -板底縱向支撐計算最大彎距(N.mm); W -板底縱向支撐的截面抵抗矩 : b: 板底縱向支撐截面寬度,h: 板底縱向支撐截面厚度; W=80.00080.0002/6=85333.333 mm3 f -板底縱向支撐截面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1.000N/mm2 -最大容許撓度(mm) = 1219.000/250 = 4.876 mm;板底縱向支撐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0.691106/85333.333 = 8.100 N/mm2板底縱向支撐
80、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8.1 N/mm2 小于 板底縱向支撐抗彎強度設計值 11N/mm2,滿足要求!板底縱向支撐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126mm 小于板底橫向支撐的最大允許撓度 =4.876mm,滿足要求! 3.抗剪強度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板底縱向支撐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3.552103/(280.00080.000) = 0.833 N/mm2;板底縱向支撐抗剪強度設計值 fv = 1.400 N/mm2;板底縱向支撐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833 N/mm2 小于 板底縱向支撐抗剪強度設計值 1.4N/mm2,滿足要求!四、門架荷載計算1.靜荷載計算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81、:(1)腳手架自重產生的軸向力(kN/m)門架的每跨距內,每步架高內的構配件及其重量分別為: MF1219 1榀 0.224 kN 交叉支撐 2副 20.04=0.08 kN 連接棒 2個 20.165=0.33 kN 鎖臂 2副 20.184=0.368 kN 合計 1.002 kN經計算得到,每米高腳手架自重合計NGk1 = 0.514 kN/m。(2)加固桿、剪刀撐和附件等產生的軸向力NGK2(kN/m)剪刀撐采用 483.5mm鋼管,按照5步4跨設置剪刀撐與水平面夾角: =arctg( (41.95)/ ( 51.00 ) )= 57.34 每米腳手架高中剪刀撐自重:2 37.6321
82、0-3 (51.000)/cos/(41.950) = 0.089kN/m;水平加固桿采用 483.2 mm鋼管,按照5步4跨設置,每米腳手架高中水平加固桿自重:34.69210-3 (51.000) / (41.950) = 0.022kN/m;每跨內的直角扣件4個,旋轉扣件4個,每米高的扣件自重:(40.0135+40.0145) /1.95=0.057kN/m;每米高的附件重量為0.010kN/m;經計算得到,每米高腳手架加固桿、剪刀撐和附件等產生的軸向力合計 NGk2 = 0.122 kN/m;(3)板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板底支撐等產生的軸向力NGK3(kN)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
83、:(25.000+1.100)0.1001.000(1.000+1.219)= 5.792kN;2)模板的自重荷載(kN):0.3501.000(1.000+1.219) =0.777 kN;經計算得到,板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板底支撐等產生的軸向力合計 NGk3 = 6.568 kN/m;靜荷載標準值總計為 NG = (NGK1 + NGK2)H+ NGk3=(0.514 + 0.122)7.050+6.568= 11.048kN;2.活荷載計算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kN):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NQ = 1.0001.000(1.000+1.219)= 2.219kN;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84、:作用于一榀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其中 NG - 每米高腳手架的靜荷載標準值,NG = 11.048 kN; NQ - 腳手架的活荷載標準值,NQ = 2.219 kN; H - 腳手架的搭設高度,H = 7.05 m。經計算得到,N = 16.365 kN。門式鋼管腳手架的穩定性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其中 N - 作用于一榀門架的軸向力設計值,N = 16.365 kN; Nd - 一榀門架的穩定承載力設計值(kN);一榀門架的穩定承載力設計值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門架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kho/i 查表得到, =0.544; k - 調整系數,k=1.17; i - 門架立桿的換算
85、截面回轉半徑,i=2.14 cm; h0 - 門架的高度,h0=1.93m; I0 - 門架立桿的截面慣性矩,I0=10.78 cm4; A1 - 門架立桿的截面面積,A1=4.24 cm2; h1 - 門架加強桿的高度,h1=1.54m; I1 - 門架加強桿的截面慣性矩,I1=10.78 cm4; f - 門架鋼材的強度設計值,f=205 N/mm2。 A - 一榀門架立桿的截面面積,A=8.48 cm2; A=2 A1=24.24= 8.48 cm2; I - 門架立桿的換算截面慣性矩,I=19.36 cm4; I=I0+I1h1/h0=10.780+10.7801536.000/1930.000=19.359 cm4經計算得到,Nd= 94.569 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