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建電訊綠化日常養護管理方案編制單位:惠州大亞灣芳園綠化有限公司如若我司有幸成為養護管理單位,將嚴格按此方案實施,不斷提高管理質量,使業主滿意針對中建電訊現有綠化養護的具體情況,根據廣東省城市綠地養護技術規范(DB44/T 268-2005)及城市綠地養護質量標準(DB44/T 269-2005)的標準規范中的一級養護標準要求,參照植物的生長生態特性及氣候的變化情況,我司特編制了本綠化日常養護管理方案,具體如下:一、一般性的日常養護管理方案和計劃1、清潔保潔方案與計劃在每天的 7:0019:00 內對管理范圍內的垃圾、樹葉進行清理,保持綠地清潔,無垃圾雜物,無石礫磚塊,無干枯枝葉,無糞便暴露,
2、無鼠洞和蚊蠅滋生地等。歸堆后的垃圾雜物和籮筐等器具擺放在隱蔽的地方,垃圾做到日產日清,不過夜,不焚燒。在不影響綠化景觀和植物生長的前提下,計劃將落葉歸堆后鋪撒到灌木地被下,使其自然分化達到改良土壤及增加肥力的目的。2、強臺風、大暴雨等自然災害對綠地損壞的處理方案與計劃1)、建立熱帶風暴防御緊急預案,在臺風季節來臨前做好防臺風準備工作,如抗臺風用的物資、加固綠地中的喬木等,并做好災后物資的儲備以應付緊急情況。2)、臺風來臨前做好充分準備,對淺根性、樹冠龐大、枝葉過密的園林植物,將采取疏枝、立柱、綁扎、培土等防御措施。3)、切留意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24 小時安排人員值班,保證所有的通信設備24
3、 小時暢通,發生緊急情況及時匯報并投入搶險,并服從甲方的統一調配。4)、臺風過后,組織所有員工上陣,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清理一些被臺風吹倒的,有妨礙人行和交通的樹木,首先保證交通恢復暢通;對倒伏、受損的樹木及時扶正、支撐;折短或劈裂的枝椏,將去除殘樁或修整斷(裂)口,較大的傷口作防腐處理;損傷嚴重的,立即清除并及時補植。3、凍害防護方案與計劃對易受寒害或凍害的園林植物,日常將加強管理,提高植物抗寒能力,計劃的措施為:加強栽培管理,在生長期適時適量施肥、灌水,促進苗木健壯生長,使樹體內積累較多的營養物質與糖分,可以增強樹體的抗寒能力。在秋季必須停止施肥,以免枝條徒長,枝梢來不及木質化而受凍害
4、。對易受寒害或凍害的園林植物,在寒潮來臨之前將做好防護措施,如在立冬前根據樹種的不同,分別采取控制晚秋新梢的萌發、剪除已萌發而未充分老熟的新梢、根際培土或覆草、主干包扎或覆蓋塑料薄膜架等措施進行防寒。用于植物的包扎或覆蓋物,宜在次年 3 月底前清除完畢。4、創傷修復方案與計劃樹木受到雷電風雨、人畜危害而受到創傷,會造成劈裂、折斷、腐枝、瘡痂、潰瘍、孔洞、剝皮、干枯等創傷。及時對創傷進行處理,首先加以清除、剪除或挖除,消除腐垢雜物后進行消毒和防腐處理。5、灌水與排水方案與計劃1)、灌溉方法:常用的澆灌方法有噴灌、用膠管澆灌和用水車運水澆灌三種。噴灌有經濟、高效、灑水面積較大而均勻,不會產生深層滲
5、漏,一定程度上可節約用水,若能配合施肥、噴藥及除草劑,可節省管理用工等優點。其不足之處:在風較大的情況下,難以做到灌水均勻,而且蒸發損失、地面流失都會較高;早春或夏季經常性的噴灌,對一些易感病的品種有加重白粉病和其他真菌性病害的可能。在區內多采用膠管澆灌,其可根據不同植物對水需要的不同有針對性的灌水,但它容易產生深層滲漏。水車運水是在未能預先埋設管道的綠地用,長期來說,成本過大,且對園林植物傷害較大。2)、澆水量:根據園林植物的需水量和蒸騰量來確定,某一植物在生長期間的蒸騰量,與其生長期間所生成干物質的重量之比稱為需水量。灌水量可從土壤質地、氣候和園林植物特性三方面加以考慮,并在實踐中靈活掌握
6、運用“見干見濕”和“灌飽澆透”這兩個原則進行適期、適量的澆灌,可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避免植物萎蔫。3)、澆水時間日澆灌的時間應根據季節與氣溫決定,并注意控制水溫與表土溫差不宜太大,以免造成根系傷害。計劃在夏秋高溫季節,避開中午烈日,在 10 時之前或 16時之后進行;冬季及早春,在 10 時至 16 時之間進行。用機械進行澆水時避開交通繁忙時段進行。4)、排水土壤出現積水時,如不及時排出,對植株生長會嚴重影響。這是因為積水過多時,土壤中嚴重缺氧,此時根系只能進行無氧呼吸,會產生和積累酒精,使細胞內的蛋白質凝固,引起死亡。土壤通氣不良,好氣性細菌活動受阻,嫌氣性細菌大量活動,會影響土壤內營養元素
7、的有效度。土壤缺氧時,還會產生毒害根系的還原性物質,造成植物生長緩慢甚至死亡。計劃對城市綠地中的排水設施在每年雨季來臨前全面清疏一次。在綠地中的低洼地,通過增設排水管道、雨水口回改良土壤的通透性等措施排除積水。暴雨后,及時排去種植穴、樹盤內或草坪上的積水。6、施肥方案與計劃施肥原則:1)、提倡應用平衡施肥技術,肥料的種類及數量應根據植物種類(品種)、生長發育階段及觀賞特性不同而確定。生長期應施氮肥為主的完全肥,發育期應增施磷、鉀肥。每次施肥量尚應考慮施肥方法。2)、施肥應以有機肥料為主,無機肥料為輔;不應長期在同一塊地施用同一種化學肥料,以免破壞土壤的理化性狀。3)、木本植物宜每年施肥24 次
8、。其中,觀花植物應分別在花芽分化前和開花后各施磷肥一次;觀果植物應在花前和果實膨大期各追鉀肥一次,必要時,可在果實生長后期追肥一次。4)、木本植物采用環溝施肥時,其環狀溝內徑宜與植物冠外緣線保持一致,深度和寬度均可為2530cm。5)、施肥應避免在雨天進行。其中,根外追肥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濃度一般不宜大于1.5。除根外追肥外,肥料不得觸及目的植物的葉片。6)、施肥方法:施肥方法可采用溝施、撒施或穴施;也可結合澆灌進行。干施肥料時,應用土層將肥料覆蓋,并進行一次澆灌。根據以上原則,計劃對施肥做以下安排:喬木每年施肥兩次,每次每株施放 1 公斤,灌木叢每年施肥兩次,每次每株施放0.5 公斤,喬灌
9、木的施肥時間為每年的3 月及 10 月,喬灌木的肥料按有機復合肥、磷肥、鉀費按比例配好后采用環溝施肥;地被每季度施肥一次,每次每平方米施放0.05 公斤的有機復合肥。7、中耕除草方案與計劃中耕是指采用人工方法促使土壤表層松動,從而增加土壤透氣性,提高土溫,促進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長。中耕還可切斷土壤表層毛細管,增加孔隙度,以減少水分蒸發和增加透水性,因此中耕是不澆水的灌溉。中耕安排在晴天或雨后2-3 天進行,花灌木一年內 4-5 次,小喬木一年至少 2-3 次,大喬木至少每年一次。夏季中耕同時結合除草一舉兩得,宜淺些;秋后中耕宜深些,且可結合施肥進行。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原則,結合
10、中耕進行除雜草,這是一項繁重的工作,一般用手拔除或用小鏟、鋤頭除草,春夏季每月進行 2-3 次,不讓雜草結籽。對雜草嚴重的地方采用化學除草劑除草。8、苗木整形與修剪方案與計劃園林植物整形修剪受植物自身和外界環境等諸多因制約,是一項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工作,而苗木整形與修剪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園林的景觀效果,因此作出以下計劃:1)、根據園林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生長發育階段、樹齡及景觀等要求的不同進行修剪與整形,選擇適當的方法和時期進行。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常年可進行,但大規模修剪在休眠期進行為好,以免傷流過多,影響樹勢。2)、遵循“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去弱留強,去老留新”的原則修剪進行,促使園林植
11、物枝序分布均勻、疏密得當,冠形完整、豐滿,樹形美觀。3)、頂端優勢強的植物,保留其頂芽;輪狀分枝的樹木,不短截其一級分枝;頂端優勢不強而萌發力強的,讓其形成自然樹形,或根據景觀需要修剪造型。4)、早春開花的觀花木本植物,在花后輕剪;夏季開花的落葉植物,在冬季休眠期或生長相對停滯期修剪;一年多次開花的,在花后及時輕剪。5)、觀果木本植物根據其開花結果習性進行修剪,以培養健壯的結果母枝和結果枝為主。6)、休眠期修剪以整形為主,可稍重剪;生長期修剪以調整樹勢為主,宜輕剪。有傷流的植物須避免雨期修剪,在休眠期修剪。7)、樹木的徒長枝、下垂枝、交叉枝、并生枝、病蟲枝、枯枝、殘枝、凋枯的葉片和花梗均安排及
12、時修剪,以促進生長保持美觀。修剪下的枝葉,在當天清運完畢。9、病蟲害防治方案與計劃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病蟲害防治方針,嚴格執行有關植物檢疫的法規和制度,防止檢疫性有害生物、病原菌及蟲害帶入本地區,防治計劃如下:1)、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制定科學的病蟲害防治預案,采用綜合防治措施,做到準確、及時、有效。2)、采用農業防治、物理機械防治或生物防治等方法,盡量少用化學防治,以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并避免殺死和影響天敵或有益生物的棲息、繁衍。3)、有必要采用化學防治時,選擇符合環保要求,以及對有益生物影響小的高效、低毒農藥;同時,掌握適當的濃度,避免發生藥害。對于同一種害蟲,避免長時間重復使用
13、同一種農藥。以免使病蟲害產生耐藥性,影響防治效果。4)、在開放性的綠地中噴藥時,選擇人流較少的時段進行;同時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避免危及人畜。5)、鼠害的防治:對綠地的鼠害采用綜合治理的對策,及時的清理鼠類隱蔽的場所和清除綠地中可提供鼠類食用的食物,減少綠地上鼠類種群的容納量。當害鼠種群密度較高時,采用對人畜安全的劑型化學殺鼠劑進行滅殺,并在夜間投放。對零星的鼠害,采用物理方法進行捕殺;之后,及時封堵鼠洞。10、補植與更換方案與計劃為在管理其間提高綠化的景觀效果,完善綠化的生態系統,特制訂以下計劃:1)、對于某些設計不合理,造成植物生長態勢不佳的,如陰生植物處無喬木遮陰的,將一些易于成活的園林
14、喬木移種至陰生植物處。2)、若有缺苗現象,及時補植。3)、有些草本植物長至一定時,會由于株量過多而枯死,如銀邊草,大葉紅草等,在保證花壇線條順暢的情況下,挖除部分草坪,將植物挖起分株再植。4)、對死亡的園林植物應及時清除并補植;發現因病蟲害致死的植物,先對土壤進行消毒,并更換種植穴內的土壤后再行補植;對生長環境不適應或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園林植物,將及時改植形狀、顏色相似的品種以保持原有景觀效果。5)、補植的植物選用與原植物種類(品種)一致,規格、形態相近的植株。6)、對種植有美人蕉的地段,每年重新進行一次深翻種植土消毒后更換種植,在10 月底前完成。二、喬木、灌木、地被、草坪等專項養護管理方案
15、與計劃1、喬木養護管理方案與計劃1)、通過修剪形成并保持喬木的樹形,做到主、側枝分布勻稱,內膛不空,通風透光,樹冠完整,樹形美觀。2)、對針葉類喬木進行疏剪,不短截主干或重剪側枝,并及時剪除影響人行或公共安全的下部枝條。3)、及時抹除闊葉類的喬木樹干上的不定芽,不得拉傷樹皮;及時清除根蘗枝,但應避免對樹木的主根造成傷害。4)、成形的闊葉類喬木,以及時疏剪過密枝、短截過長枝為主要工作,保持其自然形樹型和觀賞特性;造型喬木按照設計要求及時進行修剪。5)、棕櫚類喬木不應剪切頂梢,但及時剪除干枯的葉片。葉鞘自然脫落的棕櫚類,不宜人工割除葉鞘?;棵壬闹仓辏瑧鶕飳W特性和景觀要求,予以清除或保留。
16、6)、當喬木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的最小垂直距離接近CJJ 7597 規定的距離時,進行及時短截。7)、靠近快車道的行道樹,對主干3.0m 以下的分枝全部剪除。同一道路的行道樹,對生長較快的進行重剪,生長較慢的輕剪,以使樹冠的大小保持一致。8)、行道樹樹冠下緣線的高度宜保持一致,不抵于3.0 m;道路兩側樹冠的外緣線基本在一條直線上,并與路緣線相協調,頂部高度宜基本保持一致。9)、道路兩側行道樹完全郁閉時,剪除部分枝葉,以使道路中線垂直上方保留 100150cm的透光、透氣通道。10)、為保證行道樹高度、體量和形態基本均勻一致,對生長較差的增加施肥次數或進行土壤改良。11)、行道樹保持樹干直立,對
17、樹身傾斜的及時扶正。2、灌木與木本地被養護管理方案與計劃1)、對模紋花壇、綠籬和造型的灌木及時修剪,以保持圖案清晰,層次分明、面線平整、線條流暢,冠形豐滿。對自然生長的灌木,修剪以維持植物自然形態為原則。2)、綠籬的控制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滿足功能需要。3)、人行橫道和道路交叉口處3.5m以內分車綠化帶中的灌木或綠籬,其修剪或造型的控制高度不得超過70cm;道路中間分隔帶的綠籬,修剪高度宜保持在 60150cm。4)、木本類地被植物,根據起其生物學特性及景觀要求控制高度,一般不宜超過60cm。對于阻礙景觀透視線的大型灌木進行及時修剪,并要符合景觀要求。3、草本花卉養護管理方案與計劃1)、播種、
18、種植或翻種前,將種植地的土壤深翻2535cm,清除石礫、雜物;同時進行土壤消毒,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待57 天后再進行播種或種植。2)、一、二年生花卉的播種或種植技術作業,應符合CJJ/T 82 99的規定。3)、宿根或球根花卉根據其種類特性及生長狀況,每年或每隔12年于其休眠或相對休眠期,進行翻種更新,翻種時先將其地上部分剪去,并將老的根莖或母球去除。4)、澆灌采用滴灌或微噴灌的方式。人工澆水時,應控制水的流速和水量,避免沖刷花朵,并防止泥土濺到花卉、莖、葉上。5)、施足基肥,并視種類(品種)的不同,于生長期和開開花期適當追肥。追肥采用顆粒肥料,亦可采用水肥。必要時,可進行葉面追肥。6)、根據
19、種類(品種)和花期要求的不同,及時整形,分別采用摘心或疏枝措施,以促使其株型美觀、適時開花、著花整齊。7)、草本花卉的修剪不在雨后立即進行,殘花、枯萎的黃葉和花蒂(梗)或植株等及時清除。8)、成片種植的草本花卉,在未完全覆蓋地表前,及時中耕與除雜草,但不應損傷植物根系。4、草坪植物養護管理方案與計劃1)、視季節與天氣情況及時澆灌。澆灌宜采用噴灌方法,水滴宜細密均勻,并浸濕坪床以下810cm的土層。2)、施用肥料的種類和次數視目的草的種類(品種)、生長階段、生長勢以及景觀要求而確定。3)、干旱季節或地區,采取控制氮肥、增施鉀肥的措施,以減少澆灌及修剪次數。4)、修剪前先清除草坪上的石礫、樹枝等雜
20、物,以消除安全隱患。5)、修剪安排在 3 月中旬至 10 月下旬之間的非雨天進行。修剪的頻率根據草坪目的的草種類(品種)、生長勢、養護質量要求、當地氣候和坪床的土壤肥力等因素確定。6)、每次的修剪量不超過莖葉組織縱向高度的1/3。草坪控制高度及修剪留茬高度視目的草的種類、生長勢以及立地條件和季節的不同而確定。7)、手工拔草時將雜草連根清除,并壓實目的草?;瘜W除草應科學、合理,并需經小面積試驗后,方可大面積應用。5、竹類養護管理方案與計劃1)、及時澆灌或排澇,澆灌的水滲透至土表5cm以下;經常中耕和除雜草,松土深度一般為1520cm,但不能損傷竹鞭或竹筍,拔除的雜草覆蓋在植株周圍;在每年3 月上
21、中旬、6 月上旬、11 月中下旬各追肥一次,其中秋冬追肥施有機肥。2)、新栽植的竹林,進行及時疏筍、護筍,每株母株去除弱筍、病筍,保留 23 個健壯竹筍,并挖出筍末期的竹筍;對散生竹的邊筍和冬筍給予保留。3)、成年竹林在每年的46 月份施肥 12 次,肥料以有機肥為主。56 月為竹鞭快速生長期,將成片的散生竹林緣外23m范圍內的土壤深翻 3050cm,在林內空隙較大處深翻,將老鞭清除,施入有機肥。對叢生竹,則在竹叢內及周圍50100cm范圍內,覆蓋一層厚 2535 cm 的種植土,促進竹鞭的伸展與生長。4)、當竹林進入郁閉期,采取“砍劣留優、砍密留稀、去小留大”的原則,挖除初期筍、末期筍、弱筍
22、和病筍。培養健壯竹株,促使竹林的竹齡結構合理、密度得當。同時,將老的和已死亡的竹頭挖除,并用富含有機質的種植土填充空隙。6、藤本植物養護管理方案與計劃1)、藤本植物尚未到達棚頂或籬頂時,設立支撐物并作牽引,以利其攀纏。當以建筑物墻(柱)體為攀纏對象時,經常進行綁扎、整理。2)、藤本植物的修剪以促進分枝為主,加快覆蓋和攀纏的速度;同時,翦除徒長枝和下垂枝。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刪老弱藤蔓。3)、生長在沿街棚(籬)架或立交橋上的藤本植物,對其下垂藤蔓進行及時修剪,以免影響行車安全。三、安全作業管理方案與計劃1、園林機械的操作人員,在上崗前接受必要的崗前培訓。凡需持證上崗的,必須取得
23、相應的上崗證,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園林機械作業前,對施工現場進行圍合及標示。2、截除較大的樹枝、藤蔓或砍伐清除枯死的樹體時,預先制定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砍伐或清除枯死的樹體時嚴格依次按照先鋸除側枝和主枝,再分段鋸除主干、后挖除樹兜和回填種植土的操作程序作業。3、為每位養護工人購買意外傷亡保險。四、質量保證方案1、質量目標為做好貴司園林綠化的日常養護管理工作,我司將嚴格按照廣東省城市綠地養護技術規范(DB44/T 268-2005)及城市綠地養護質量標準(DB44/T 269-2005)的標準規范中的一級養護標準進行養護管理,并保證做到以下要求:1)、草坪植物葉片健壯、色
24、澤純正,無枯黃葉;其它植物的新梢粗壯、葉片健壯、葉色純正,無枯枝敗葉。2)、喬木樹冠完整、美觀,生長旺盛,開花結果正常;主側枝分布均勻,分枝點高度與樹種特性相適應,分枝不影響游覽和觀景。無死株、缺株。行道樹的體量、高度基本保持一致,下緣線和分枝點高度的控制符合 DB44/T 2682005 的規定,傾斜率小于3。3)、木本地被植物生長旺盛,覆蓋率達到99以上,無雜草,無死株、缺株。4)、花灌木生長旺盛,株型完整、豐滿,開花適時,花繁葉茂,花后修剪合理、及時。木本地被植物生長旺盛,覆蓋率達到99以上,無雜草,無死株、缺株。5)、花壇、花帶及綠籬輪廓清晰、層次分明,整齊美觀,無殘缺、無雜草,修剪及
25、時、得當。6)、造型植物修剪及時、得當,線條整齊、圓滑、流暢。規則式種植的造型植物,形狀或體量保持一致;自然式種植的,形狀和體量大小符合設計和景觀的要求。7)、草本花卉生長旺盛,株型均勻、完整美觀,開花適時,花繁、色正,開花時覆蓋率達到95以上,無雜草;花后需修剪的,修剪合理、及時。8)、草坪的綠色期不少于320 天,覆蓋率不小于99,雜草的覆蓋率不超過 1,無積水,修剪及時、合理。9)、保證綠地干凈整潔,及時清理綠地上的垃圾,修剪后的枝葉及時清理不過夜。2、質量保證措施1)、組建精干高效的項目養護管理小組,實行項目組長負責制。從公司里抽調經驗豐富,技術業務精通,事業心和責任感強的技術、管理人
26、員任組長,形成高度集中、統一指揮、內外協調、全面負責的強有力的團體。2)、抽調有經驗的管理技術人員,熟悉養護管理范圍的現場環境及管理的質量標準要求,做好養護管理的工序安排,嚴格按標準規范進行管理,保證管理治療達到標準要求。3)、公司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對管理效果進行內部檢查驗收,發現問題及時整改。4)、管理資料實行統一管理,認真做好各類資料及資料分類歸檔,并做好管理日志及各階段的管理總結。5)、認真實施綠化養護管理總體方案,嚴格按規范管理,明確分工,責任到人。一、管理模式及措施1、管理模式:2、管理措施:1)、組建一個強有力的項目部,增強技術力量的投入;2)、制訂完善的日常養護管理方案;3)、做足對突發應急事件的準備工作;4)、加強對員工的培訓,保證安全措施到位;6)、保證機械設施、人員到位;6)、項目的管理費做到專款專用,保證資金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