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砂礫磨耗層施工方案一、施工流程放樣清底掃漿配料拌和鋪料培肩與碾壓滾漿加鋪保護層初期養護二、主要施工方法(1)放樣清底根據路線的主要控制樁進行中線放樣及測放邊線,劃出鋪筑寬度邊線,把原路面上的浮土、松散材料和雜物等清掃干凈,如有坑洼應用原路材料修補平整,并矯正路拱。(2)掃漿在路面上的鋪料寬度以內采用灑水車均布灑水,并用掃帚或掃漿器掃起一層泥漿,如路面掃不起泥漿,可撒一薄層細黏土,然后適量灑水,再進行掃漿,在泥漿表面未干之前即進行鋪料。(3)配料拌和卸料作業時,每個流水段可按4050m為一段,根據攤鋪用料量計算卸料車數。在施工段上梅花形布料,由專人負責指揮。按配合比采用路拌法拌合,拌和時設專人跟
2、隨拌和機檢查拌和深度要求。拌料時一般先干拌兩遍,濕拌兩遍,邊拌邊灑水,達到均勻為止。拌和磚屑、爐渣等粒料時,應先灑水濕潤,再與黏土拌和。拌和可采用機械拌和或人工拌和,用水量應較最佳含水量高1%2%。(4)鋪料掃漿之后,進行拌合料的攤鋪。一般松鋪厚度為壓實厚度1.31.4倍,盡最大限度使用推土機初平,路寬不能滿足推土機操作寬度情況下,使用人工攤平。現場施工人員應根據放線標高及虛鋪厚度,用白灰標出明顯標志,為推土機指示推平標高,以便推土機按準確高度和橫坡推平,為下一步穩壓創造良好條件。攤鋪砂礫石要力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規定的路拱。每隔約20米應用直尺和路拱板校正平整度和路拱度。(5)培肩和穩壓碾壓前
3、,先培筑路肩并整平,使路肩與磨耗層同時壓實。碾壓時混合料應為最佳含水量,并與鋪料工序緊密銜接。穩壓宜用輕型壓路機自兩側向路中慢速穩壓兩遍,使砂礫石各就各其位,穿插緊密,初步形成平面。壓路機穩壓時從路基邊緣向內側逐輪碾壓,碾壓時輪跡重疊寬度不小于12單輪寬度,單側輪跡布滿一個作業面為一遍,穩壓時采用進退式碾壓方式。碾壓過程應用3米直尺校正平整度。(6)整型 穩壓兩遍后,采用機械或人工的方法,按標準的邊線,由兩側向中心找平,而后,用水準儀進行全段的高程和橫坡復查,對局部低洼處應用齒耙將其表面5Cm耙松,以粘土土砂礫石長補整平,且碾壓前用推土機穩壓。 (8)碾壓用15噸壓路機碾壓時要按照 “先輕后重
4、,先慢后快,先兩邊后中間,超高段先內側后外側”的原則,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為24km/h。振動碾壓采用高頻低振方式。碾壓先從路面邊緣開始,以后輪的一半搭在路肩上,先壓邊緣3趟,然后逐漸向中心轉移,縱坡較大的路段,應由低處向高處碾壓,壓路機輪跡重疊寬度不應小于200mm,輪跡布滿一個作業面為一遍。 (9)滾漿磨耗層經初步壓實,開放行車碾壓,達到基本穩定時,即進行滾漿。為便于行車,也可以采取一面滾漿,一面通車,由路中心向兩邊進行。具體操作是:先在路中心灑水,濕潤后及時進行碾壓,隨壓隨在碾子上灑水,逐漸向外順延碾壓,等路面出現泥漿時,再用掃漿機拖平,待干濕適度,即撒沙引導車輛碾壓。滾漿工序在缺水地區,
5、可采用濕拌悶料攤鋪壓實的辦法,以減少用水量。(10)加鋪保護層如需加鋪穩定保護層,可在滾漿后,趁泥漿稍干時進行。如需加鋪松散保護層,可在鋪磨耗層全面壓實后進行。(11)初期養護磨耗層、保護層鋪好后第一周為初期養護期,必須每天灑水一次,第二周隔天灑水一次,應視當地氣候情況適當進行。灑水的同時還要引導行車碾壓,并適當加以修理,等磨耗層達到全面堅實后,才轉入正常養護。三路面磨耗層養護(1)當磨耗層發生高低不平,可鏟除其凸出部分,并用同樣的潤濕混合料填補低凹部分,壓實平整,使與原來磨耗層保持一致。(2)當磨耗層局部被磨損,應劃出整齊的修補范圍,清除殘存部分,整平灑水潤濕,掃出泥漿,然后按新鋪磨耗層的方法,用同樣的混合料進行重鋪。(3)當磨耗層經行車磨耗而減薄,但尚未達到重鋪周期,磨耗層基本還可利用時,可采用同樣材料加鋪一層封面。為使上下兩層結合良好,須先將舊磨耗層上的浮沙、泥土等雜物掃凈,然后撒鋪一層黏土,灑水掃漿,將拌好的混合料攤鋪、整平、灑水、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