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織鐵路某大橋百米薄壁高墩施工技術方案(2頁).doc
-
資源ID:486896
資源大小:12KB
全文頁數:2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黃織鐵路某大橋百米薄壁高墩施工技術方案(2頁).doc
1、黃織鐵路某大橋百米薄壁高墩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概況xx大橋位于xx省xx縣xx鄉xx寨以北100m處,為xx鐵路跨越xx而設;橋跨為2-24m+3-32m+(52+96+52)m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剛構+1-32m,橋梁全長392.62m;該橋黃桶端78.7m長度位于R1600m的緩和曲線上,其它位于直線上,全橋均在+11.2坡道上;該橋6#主墩高94m,矩形空心墩,基礎為嵌巖基礎;7#主墩墩高100米,矩形空心墩,基礎為嵌巖基礎。橋址區屬中山深切峽谷地貌,海拔在11651395m,相對高差230m.沿線地形起伏較大,橋位兩端地勢十分險峻,兩側山坡上植被稀少,生長有一般雜木和灌木叢。橋下DK3
2、4+241.5DK34+262.5段為xx,水流順暢,流速較快。橋址區域屬V型河谷,兩岸斜坡3060度,局部陡立。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巖裂隙水、溶巖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地表水與地下水有相互補關系。二、施工方案的選定由于橋址區屬中山深切峽谷地貌,地面起伏大,施工條件相對惡劣,這就要求施工方案必須解決垂直運輸、水平運輸、混凝土輸送、支架模板等問題。由于高度和地形的限制,無法修便道到達每一個墩臺。垂直運輸方面,因為全橋的橋墩高度高,其中1敦高16.6m、2敦高21.6m、3敦高41m、4敦高57m、5敦高58.7m、6敦高94m、7敦高100m、8敦高29.1m,混凝土、鋼筋用量
3、大,若采用井架或塔式吊機至少需要5臺,而且主墩承臺面積小,安裝塔式吊機仍要增加塔座基礎混凝土,增加安裝費用。另外,因橋址位置地形高峻陡峭,交通不便,采用履吊或汽車吊也難以移動。為滿足全橋材料運輸需要,沿全橋中線架設長428米、吊重15噸的纜索吊一套,即滿足主墩施工需要,又兼顧邊墩施工材料倒運的需要,這樣就解決了材料水平運輸的問題。施工中我們首先在河的西岸修通便道至7墩,在7墩下設置材料中轉平臺。人員的施工作業通道方面:6、7主墩采用兩臺SC200型工業電梯上下,其他墩身充分利用墩身內檢查設備進行上下,確保了人員的上下安全。混凝土的輸送采用一臺HBT60C-1816型拖式混凝土輸送泵。模板方面:在施工準備期間,擬定了滑模和纜索吊翻模兩種施工方案。滑模配套設備較多,施工機具投入大;模板剛度高,自重大;混凝土外觀質量差,施工糾偏困難;一旦開始施工,不得中斷,雨季施工質量難以保證。翻模配套設備較少,施工機具投入小;模板剛度要求低,自重小;混凝土外觀質量容易控制,施工糾偏容易,可以連續或間斷施工,故在施工中選擇了翻模施工。第 2 頁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