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工程編制依據、原則及目的11.1編制依據11.2編制原則21.3編制目的22工程概況22.1工程介紹22.2主要設計技術標準22.3既有線路運輸條件32.4施工準備32.4.1工程地質、水文特征32.4.2交通條件32.4.3水電條件32.4.4地下管線、隱蔽設施與三電遷改情況33勞動力組織33.1施工組織機構、主要人員配備33.2設備配置54施工建設目標54.1總體目標54.2安全目標54.3工期目標65施工方案及影響范圍65.1施工準備65.2總體施工方案65.3安全防護措施85.4施工監測95.5 DK83+004.48-DK83+049.81 CFG樁105.6 DK83+04
2、9.81-DK83+059.81 CFG樁115.7 DK83+059.81-DK83+780 CFG樁116確保工程質量的控制措施116.1建立質量情報信息網絡116.2建立質量保證體系126.3技術保證措施136.4質量通病預防措施146.5 CFG樁質量驗收標準157臨近既有線安全保證體系157.1建立安全可靠的組織保障體系157.2配備滿足施工的資源157.3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158臨近既有線CFG樁施工安全的保證措施168.1防止觸電傷害178.2防止機具傷害178.3防止機械設備傷害178.4防止意外傷害178.5臨近既有線施工安全培訓與教育178.6工前對施工設備的安全管理1
3、88.7技術和安全交底188.8施工環境及影響因素調查188.9嚴格執行施工審批程序188.10建立安全聯控聯系機制199.臨近既有線應急預案229.1成立應急組織機構229.2主要應急機械設備的配備259.2.1材料及設備的配置259.2.2材料及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259.3可能發生的危險源制定對策及應急設備的配備269.3.1危險源一:大型機械施工侵限269.3.2危險源二:既有地下管線和地上“三電”設備損壞搶修2610.附圖2710.1 DK83+004.48-DK83+049.81段縱斷面圖、平面圖、橫斷面圖2810.2 DK83+059.81-DK83+069.81段縱斷面圖、平面圖
4、、橫斷面圖3110.3 DK83+059.81-DK83+780段縱斷面圖、平面圖、橫斷面圖3410.4 CFG樁施工防護工況圖3810.5 CFG樁施工總平面示意圖391工程編制依據、原則及目的1.1編制依據1國家及鐵道部頒布的現行法律、法規,現行的建設工程設計、施工規范、技術指南及質量驗收評定標準等;2鐵道部及安徽省關于新建南京至安慶鐵路建設的相關批復文件;3. 南京至安慶新建鐵路設計文件和圖紙;4施工現場踏勘所取得的有關工程地質、水文、氣象、地材供應情況、交通運輸狀況,以及當地民風民俗、自然環境、水土資源狀況等調查資料;5上海鐵路局局長一號令;6. 鐵道部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辦法(鐵辦
5、【2008】190號);7.上海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上鐵運發【2008】316號;8.上海局建設工程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細則(上鐵建發【2009】83號) ;9.鐵道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鐵路建設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的通知(鐵建設函【2009】1170號) ;10.上海局加強臨近供電設備施工安全管理辦法(機供函【2009】155號;11.上海局有關進一步加強臨近營業線施工機械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工函2009260號);12.上海局關于進一步規范施工方案審查步驟和流程的通知(上鐵運函【2009】1774號);13.上海鐵路局關于公布上海鐵路臨近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上鐵運發【2009】451
6、號);14.上海鐵路局關于印發2010年運輸安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上鐵安發【2010】1號);15.上海鐵路局關于印發上海鐵路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上鐵辦發【2009】455號) ;16.上海局關于重新公布影響營業線路橋設備安全施工有關規定的通知(工路橋函2009181號);17.鐵道部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規則 (鐵道部部令32號) ;18.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鐵道部部令第29號) ;19.既有線施工安全生產條例;20.鐵路工務安全規則;21.既有鐵路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條例;2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23.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24.營業線施工手冊。1.2編制原則1嚴格執行
7、“安全生產,持證上崗”的原則,參建人員須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2.既有線施工嚴格執行一人一機專職防護,“五個一”安全原則;3. 施工前對有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掌握技術要點及注意的安全事項,確保施工萬無一失,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4.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從制度、管理、方案、資源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嚴格按規章程序辦事,確保施工安全。1.3編制目的明確本段CFG樁施工作業項目的施工方法,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工藝標準和安全防護方案,指導、規范本段施工。2工程概況2.1工程介紹新建寧安鐵路DK80+500-DK93+520段,與寧蕪下行線并行,全長13.02Km。其中D
8、K83+004.48-DK83+780段位于蕪湖站與蕪湖南站區間內,前接寧安鐵路天門山東路立交橋,橋頭設橋路過渡段,后接蕪湖車站,此段路基基底處理形式為CFG樁加固處理,基底處理長度為775.52m,樁徑0.5m,間距1.6m,正三角形布置,DK83+004.48-DK83+049.81樁長28m,DK83+049.81-DK83+059.81樁長22m,DK83+059.81-DK83+780樁長20m,臨近既有線第一排CFG樁中心到最近既有線中心線距離為7.56-8.50m。2.2主要設計技術標準鐵路等級: 客運專線正線數目: 雙線最小曲線半徑:一般5500m,困難4500m,特別困難地段
9、4000m。線間距: 4.6m最大坡度: 一般地段12,牽引種類: 電力列車運行方式:自動控制行車指揮方式:調度集中序號里程范圍第一排CFG樁外邊緣距最近既有線中心距離(m)CFG樁長(m)既有線路基最大高度(m)1DK83+004.48-DK83+049.817.56281.752DK83+049.81-DK83+059.818.25221.653DK83+059.81-DK83+7807.47-7.5515/202.932.3既有線路運輸條件新建線路走向基本與既有鐵路寧蕪線同向,寧蕪線為雙線I級國鐵,限制坡度612.7,最小曲線半徑360m。2.4施工準備2.4.1工程地質、水文特征崗地,
10、地勢平坦開闊,線路通過居民區。水塘深2.0-5.0m,淤泥厚約1.0-3.0m。第四系孔隙潛水,不發育,埋深0.5-1.5m,無侵蝕性。2.4.2交通條件施工沿線公路網發達,交通方便,施工便道沿鐵路紅線修筑。2.4.3水電條件施工區域地下水較為豐富,施工用水可以就地打井,水質經檢驗合格后使用。施工用電主要采用增設變壓器方式與地方電路網線連接,集中供電。2.4.4地下管線、隱蔽設施與三電遷改情況對新建寧安鐵路線路段進行多次調查,針對路內資產的地下管線、隱蔽設施、三電設備并與產權設備單位已進行聯系,制定了遷改方案, 10KV及鐵路通信線路的遷改方案均已制定,與產權設備單位簽訂施工安全協議,現材料計
11、劃已上報,待材料進場后開始施工,預計5月底遷改完。3勞動力組織3.1施工組織機構、主要人員配備為加強既有線施工安全防護、確保工程建設周期、生態環境保護等建設目標的全面實現,根據路基基底處理CFG樁工程施工的特點,按架子隊管理模式組織施工。主要人員上崗之前,全部經過上海鐵路局既有線施工安全培訓,并取得合格證,“四員一長”配備齊全。主要管理人員表如下。組織機構框圖工區項目經理 工區總工 路基工程師測量工程師物資部長試驗室主任工區防護員工區安全員工區工程部長 架子隊 : 路基架子隊組織機構序 號姓 名職 務1工區經理2工區總工3工區工程部長4物資部長5路基工程師6測量工程師7試驗室主任8工區防護員9
12、工區安全員10架子隊隊長11架子隊副隊長12架子隊技術主管13架子隊領工員14架子隊技術員15架子隊試驗質檢員16架子隊安全員17架子隊材料員18架子隊工班長施工隊作業人員配備:按施工高峰期的作業人數配置,本著“科學合理,均衡配置”人力資源的方法,配置安排各專業隊伍的人力資源。本工程路基專業架子隊最大配置合計70人,其中各類管理人員18人,專業技術工種總計30人,普通工種計22人。3.2設備配置序號工程項目設備數量施工任務備注1長螺旋鉆機15臺CFG樁施工高度18/23/30米2小型挖掘機6臺樁間土清理3自卸車10臺樁間土運輸4施工建設目標4.1總體目標以“六位一體”為基礎,以高標準、講科學、
13、不懈怠為準則,以抓源頭、抓過程、抓細節、抓標準為手段,以不留隱患、不當罪人、建不朽工程為目標,高標準起步、高速度推進、高水平管理、高質量建設,爭創世界一流工程。4.2安全目標確保行車絕對安全,確保人身絕對安全,確保設備狀態良好;杜絕因施工造成生產安全一般及以上事故;杜絕因施工造成一般D類及以上鐵路交通事故;杜絕因施工造成一般人身重傷及以上事故。4.3工期目標根據業主工程要求:本段工程施工工期截止為10月30日,因此路基基底處理CFG樁工程工期為2010年5月30日至2010年8月15日。施工準備 2010年5月20日2010年5月30日;CFG樁施工 2010年5月30日2010年8月15日;
14、5施工方案及影響范圍5.1施工準備1.與設備管理產權單位簽訂施工安全監督協議,一起挖槽探明地下管線,在設備管理產權單位監督下進行改遷加固。2.對參加施工的既有線人員進行崗前安全技術培訓和交底,特殊工種人員“四員一長”持證上崗。安全防護用品備全備足。機械設備報驗后上場使用,嚴禁帶病作業。3. 為保證既有線施工安全,嚴格按照“先防護后施工”的原則。施工前先在既有線路路肩外側做好臨時防護柵欄,然后進行施工。4.整平施工場地,地基承載力必須120Kpa。測量放樣CFG樁位置,樁孔用小木樁釘標識。5.2總體施工方案施工采用KLB18-500、KLB23-500和KLB30-500型長螺旋鉆機,機高18米
15、、23米和30米。工作時采用長螺旋鉆桿鉆進成孔,提鉆時通過混凝土輸送泵壓灌混凝土,既成孔、成樁。CFG樁加固樁體原材料采用碎石、石屑、粉煤灰、水泥配合而成,按照試驗配比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運輸車運送到現場進行施工。1)施工工藝及施工順序施工工藝流程圖鉆機就位鉆鉆進至設計深度原地面處理測量放樣停鉆泵送混合料均勻拔管至樁頂鉆機移位CFG樁長螺旋鉆管內泵壓混合料灌注工流程圖定位放樣本工程由工程測量人員,負責現場的施工測量、放線工作,所用測量儀器均經過檢定。依據基礎平面圖、劃定紅線控制點。由施工測量小組按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測量放線方案,用全站儀結合圖中尺寸進行放線定位,填寫測量放線記錄,并對重要部位
16、進行復核。用水準儀將高程引至軸線控制點。用短木樁打好定位樁,以石灰作出明顯標志,便于施工。繪制測量復核簽證單,報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主軸線控制網允許偏差小于20mm。鉆機就位鉆頭對準樁位,成樁偏差控制在規范要求范圍內,并保證鉆架垂直度偏差在1%以內。現場采用鉆機自帶垂直度調整器控制鉆桿垂直度。每根樁施工前現場技術人員進行樁位對中及垂直度檢查。滿足要求后,方可開鉆。在鉆架上用噴漆自上而下0.5米一格標出刻度,以便現場控制鉆進深度。鉆進根據施工圖紙、地質資料和試樁參數,制定可行的進尺、速度,掌握好鉆進深度,控制電機的電流,注意鉆桿的傾斜度,若發生斜孔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鉆
17、機下鉆的速度及鉆進過程中的地質情況應做好記錄,發現異常立即停鉆,及時通知設計單位。鉆孔開始時,關閉鉆頭閥門,向下移動鉆桿至鉆頭觸地時,啟動馬達鉆進,先慢后快,同時檢查鉆孔的偏差并及時糾正。在成孔過程中發現鉆桿搖晃或難鉆時,應放慢進尺,防止樁孔偏斜、位移和鉆具損壞。終孔根據鉆機塔身上的進尺標記,成孔到達設計標高時,停止鉆進,經質檢員和監理雙方復核無誤后,可進行下步工序施工。混合料攪拌:混合料攪拌進行拌合站集中拌合,按照配合比進行配料。混合料出廠時塌落度控制在180mm200mm,用混凝土運輸車運至施工現場。潤滑砼管鉆孔前用1:1水泥砂漿潤滑砼送管及鉆桿內壁。灌注成樁采用管內泵壓工藝,鉆桿提升與灌
18、注同時進行。每根樁的投料量應不小于設計灌注量。鉆桿芯管充滿混合料后開始拔管,并保證連續拔管。施工樁頂高程宜高出設計高程50cm,灌注成樁完成后,樁頂蓋土封頂進行養護。砼試塊制作對于每盤混合料,試驗人員都要進行塌落度的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合料的投料。在成樁過程中抽樣制作混合料試塊,每天每臺班隨機取樣三次(或每100m3混凝土取樣做1次試塊),每次做試塊1組(每組3塊);應注明砼強度等級、成型日期及代表樁號;試塊做好后現場養護28天試驗室做強度試驗。2)施工要點施工前應按設計要求由試驗室進行配合比試驗,施工時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長螺旋鉆孔、管內泵壓混合料成樁施工的塌落度宜為180200mm。樁機
19、就位,調整沉管與地面垂直,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控制鉆孔沉管入土深度,確保樁長偏差在+100mm范圍內。長螺旋鉆孔、管內泵壓混合料,在鉆至設計深度后,應準確掌握提拔鉆桿時間,混合料泵送量應與拔管速度相配合,遇到飽和砂土或飽和粉土層,不得停泵待料。如遇淤泥土或淤泥質土,拔管速度可適當放慢。 施工時,樁頂標高應高出設計標高,不小于0.5m。 清土和截樁時,不得造成樁頂標高以下樁身斷裂和擾動樁間土。5.3安全防護措施1. 為保證既有線施工安全,嚴格按照“先防護后施工”的原則。施工前先在既有線路路肩外側做好臨時防護柵欄,臨時防護欄柵采用鋼管掛網方式,鋼管支柱設在既有線路肩外側,距既有線中心2.8
20、m,間隔3m,高1.8m,基礎為0.3*0.3m,深0.6m采用C20混凝土;鋼管支柱間上掛鐵路用浸塑防護網片,并掛設醒目的安全警示標識及警戒色條。2.為防止樁機移動過程中傾覆,施工前整平施工場地,碾壓密實,經檢測地基承載力120Kpa時,才允許樁機進場。 3.為防止設備傾覆侵入鐵路一側,造成中斷鐵路行車事故,對每臺鉆機進行兩條纜風繩加固,纜風繩的直徑不小于12,卡扣每端不少于3個, l纜風繩的長度要有一定的可調節長度。在調整纜風繩過程中嚴格控制兩條纜風繩不能同時進行調整,在其中一條調整緊固后才可調整另一條纜風繩,在設備達到指定的位置后,對兩條纜風繩同時進行檢查加固,纜風繩和地錨連接采用U型卡
21、扣連接,方便解開和連接。地錨采用0.7*0.7*1.0mC20混凝土預制塊,纜風繩拉設角度小于60。4.樁機移位時,垂直既有線行車方向移動,樁機不至于樁機傾覆至鐵路內側。5.在靠近既有線樁機施工時,樁機長螺旋鉆桿下鉆及提升的速度適應當放緩,讓原地基層有足夠時間的固結和粘結力的重新分配,避免因快速擾動土體結構而發生路堤移位現象。6.遇大風大雨時,停止施工。7.施工過程中一人一機專職防護,施工前與設備產權單位簽訂施工安全協議和監督協議,施工時工務段人員現場監督、監理人員旁站,施工負責人、安全員、防護員不在現場不準施工。8.列車經過前停止施工,過后再行施工。9.每天工后所有機械設備撤離到安全保護區以
22、外,施工負責人、安全員檢查簽字后施工人員方可下班。10.設備單位人員,監理人員在場監護旁站情況下,方可施工,否則不得施工。5.4施工監測1.監測樁的設置灌注拌合料時要嚴格控制灌注壓力,隨時監測路基及道床軌面變化,按10m間距設置觀測點。2.監測頻率每天施工中每兩小時監測一次,并制成監測表。監 測里 程監 測點 位監 測時 間間 隔時 間監 測數 據本 次變化量累 計變化量變 化速 率監 測結 論3.監測控制標準既有線施工的情況下,既有路基沉降變化量大于2mm/d或累計沉降變化大于10mm時必須停工,與監理和設備主管部門(工務段)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補強措施。既有線施工的情況下,既有路基水平變化量
23、大于5mm/d或累計水平變化大于20mm時必須停工,與監理和設備主管部門(工務段)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補強措施。4.監測作業成立專業的沉降監測小組組長:宋彬組員:孫攀 張巖 丁力剛以上人員均經專門培訓并考試合格。5.監測記錄和資料整理做好每個點的監測記錄,反映出監測次序、監測時間、相隔時間、監測標高(位移)、本次變化量、累計變化量,變化速率等基本要素,用以進行現場施工控制,確保臨近既有線施工安全。6.問題處理監測發現超出控制標準值時,立即停止施工,同時上報工區負責人,工務段及相關設備管理單位、監理現場處理,確定補強措施,待路基穩定后方可繼續施工。5.5 DK83+004.48-DK83+049.
24、81 CFG樁新建寧安鐵路DK83+004.48-DK83+059.81路基段,其中基底處理方式為CFG樁,長度45.33m,CFG樁樁徑0.5m,樁長28m,按正三角形布置,樁中心間距1.6m,CFG樁邊緣距既有線中心最近距離為7.56m。新建線與既有線最不利位置關系見附圖。1、本段施工按照總體施工方案施工。本段CFG樁樁機設備預計2套。2、工期安排:2010年5月30日2010年8月10日3、影響既有線范圍:本段距離既有線較遠,CFG樁外邊樁距既有線最小距離為7.56m。CFG樁施工過程中對既有線行車安全影響,重點防止攪拌樁機傾覆后侵限。5.6 DK83+049.81-DK83+059.8
25、1 CFG樁新建寧安鐵路DK83+049.81-DK83+059.81路基段,其中基底處理方式為CFG樁,長度10m,CFG樁樁徑0.5m,樁長22m,按正三角形布置,樁中心間距1.6m,CFG樁邊緣距既有線中心最近距離為8.25m。新建線與既有線最不利位置關系見附圖。1、本段施工按照總體施工方案施工。本段CFG樁機設備預計1套。2、工期安排:2010年5月30日2010年8月10日3、影響既有線范圍:本段距離既有線較遠,CFG樁外邊樁距既有線最小距離為8.25m。CFG樁施工過程中對既有線行車安全影響,重點防止攪拌樁機傾覆后侵限。5.7 DK83+059.81-DK83+780 CFG樁新建
26、寧安鐵路DK83+059.81-DK83+780路基段,其中基底處理方式為CFG樁,長度720.19m,CFG樁樁徑0.5m,樁長15、20m,按正三角形布置,樁中心間距1.6m,CFG樁邊緣距既有線中心最近距離為7.47m。新建線與既有線最不利位置關系見附圖。1、本段施工按照總體施工方案施工。本段CFG樁樁機設備預計12套。2、工期安排:2010年5月30日2010年8月15日3、影響既有線范圍:本段距離既有線較遠,CFG樁外邊樁距既有線最小距離為7.51m。CFG樁施工過程中對既有線行車安全影響,重點防止攪拌樁機傾覆后侵限。6確保工程質量的控制措施6.1建立質量情報信息網絡質量情報信息,主
27、要是反映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工程質量和工作情況,同時還包括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等。為搞好工程項目質量目標管理,有效控制和保證工程質量,工程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質量檢查人員經常深入施工現場,認真掌握大量、準確的第一手質量情報信息資料。做到及時收集、及時反饋、及時分析、及時應用。質量情報信息的內容主要包括:進入工地的各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產品合格證及質量檢查驗收情況;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圖紙會審、變更、隱蔽工程和有關質量記錄情況;歷次質量檢查、各種驗收檢查記錄情況,質量事故調查記錄和處理;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等信息的收集整理情況;機械設備、計量測試儀
28、器、人員素質等其它影響工程質量的調查記錄和處理情況;同行業有關工程質量的管理辦法和手段,以及發展方向等概況。6.2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建立三全控制措施,即全過程質量控制、全面質量控制、全員參與控制。具體質量保證控制措施如下:勞動主體控制:包括所有參與工程各類人員的生產技能、文化素養、生理體能、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個體素質以及經過合理組織充分發揮其潛在能力的群體素質。通過擇優錄用、加強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教育培訓,合理組織、嚴格考核,并輔以必要的激勵機制,使職工在施工過程中其潛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組合和充分的發揮,從而保證勞動主體在質量控制系統中發揮主體自控作用。勞動對象控制: 勞動對象有原材料、半成品、工程
29、用品、設備等,工程質量是工程項目實體質量的組成部分,其控制內容為:控制材料設備性能、標準與設計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設備各項技術性能指標、檢驗測試指標與標準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設備進場驗收程序及質量文件資料的齊全程度等。貫徹單位內部質量程序文件中明確材料設備在封樣、采購、進場檢驗、抽樣檢測及質保資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確規定的控制標準。工程工藝控制: 制訂和采用先進合理可靠的施工工藝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分部工程開工前,全面正確地分析工程特征、技術關鍵及環境條件等資料,明確質量目標、驗收標準、控制重點和難點。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技術方案和組織方案,合理選用施工機械設備,合理
30、布置施工總平面圖和各階段施工平面圖,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編制施工方案,科學組織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落實情況,以確保施工生產正常進行。工程材料控制: 工程材料和輔助材料(包括構件、成品、半成品),都將構成建筑工程的實體。保證工程材料按質、按量、按時的供應是提高和保證質量的前提。因此,對采購的原材料、構(配)件、半成品等材料,一定要建立健全進場前檢查驗收和取樣送檢制度,杜絕不合格的材料進入現場。水泥、鋼材等其它外購材料必須三證(出廠證、合格證、檢驗證)齊全,進場后按規定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地方材料先調查料源,取樣試驗,試驗
31、合格經監理認可后方可進料。現場設專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過程中若發現不合格材料及時清理出現場。施工操作控制: 施工操作者具有相應操作技能,特別是重點部位工程及專業性很強的工種工程,操作者必須具有相應工種崗位的實踐技能,做到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施工操作中,堅持“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交接檢;所有工序堅持樣板制;牢固樹立“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戶”的思想,堅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按已明確的質量責任制檢查操作者的落實情況,各工序實行操作者掛牌制度,促進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質量的意識。整個施工過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貫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檢查、工
32、后有驗收的“一條龍”操作管理方法,確保施工質量。施工設備控制: 對施工所用設備根據工程需要從設備選型、主要性能參數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對工程所用的現場安裝起重機械設備,不僅要對其設計安裝方案進行審批,在安裝使用前須經專業管理部門驗收。施工環境控制: 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質水文狀況,氣象變化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現場的照明、安全衛生防護設施等勞動作業環境等內容,要消除其對工程的影響主要采取預測預防的方法,對地質水文方面影響根據設計要求采取降水排水加固等技術方案,如冬雨季及高溫季節明確施工措施,落實人員、器材等方面各項準備以緊急應對。進度和質量關系的控制: 在實施工程項目施工與管理過
33、程中,正確處理質與量的關系。生產指標(任務)、進度(任務)完成后,必須檢驗質量是否合格。堅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嚴格按標準、規范和設計要求組織、指導施工。6.3技術保證措施圖紙審核施工前工程部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審核設計文件和施工圖紙。詳盡地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技術人員對施工參數進行技術交底;對作業人員進行施工前技術培訓。測量放樣按設計圖紙要求,及時對軸線、方向控制樁、水準點進行復測,做好記錄。工藝措施為了消除相鄰混凝土樁施工期間的相互影響,致使樁身混凝土下沉較大,采用拉開樁間距跳打的施工工藝。原材料檢查材料有試驗,試驗有報告,配料有試件。未經試驗合格的材料不允許進場和使用。6.4
34、質量通病預防措施(1)堵管 混合料配合比不當:當混合料中的粉煤灰用量較少時,其和易性受到影響,容易產生堵管。 攪拌質量缺陷:較大的石塊和片石漏入混凝土泵的儲料斗,而導致堵管,應控制好過濾柵的尺寸。 設備缺陷:樁施工中,其鉆頭、輸送管、彎頭都可能導致堵管。鉆頭密封不嚴導致堵管;柔性、剛性輸送管,施工結束后都應認真清洗,否則混合料會結成硬塊而造成堵管;彎頭曲率半徑不合理,彎頭與鉆桿垂直連接、混合料流動阻力過大也會發生堵管。管接頭不牢固、墊圈破損也會導致水泥砂漿流失,產生堵管。施工中應對施工設備的使用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檢查。 施工不當:當鉆至設計深度后,即可泵入混合料,待芯管及輸送管都充滿混合料后及時
35、提鉆,保證對混合料在一定壓力下灌注成樁。如果提鉆不及時,在泵送壓力下,鉆頭處水泥漿被擠出,鉆頭閥門處混合料干硬少漿或結成塞體,便會產生堵管。(2) 竄孔 對有竄孔可能的被加固地基盡量采取大樁距的方案,以減少對已打樁的剪切擾動。 選用適當高鉆頭,提高鉆進速度。 減少在竄孔區域打樁推進排數,盡快離開已打樁,減少對已打樁擾動能量的積累。 必要時可采用隔排跳打法。但應注意及時清除排出的棄土,否則會影響施工速度。發生竄孔后應采取以下措施:提鉆灌注混合料至發生竄孔土層時,停止提鉆,連續泵送混合料直到竄孔樁混合料液面上升至原位為止。(3)樁體上部存氣 在截樁頭時,發現個別樁樁頂部存有空間不大的空心,其主要原
36、因是施工過程中,排氣閥不能正常工作所致。施工中必須保證排氣閥正常工作,應經常檢查排氣閥是否發生堵塞,發現堵塞及時清洗。(4)先提鉆后泵料施工中前、后臺工人應密切配合,保證提鉆和泵料的一致性。6.5 CFG樁質量驗收標準CFG樁施工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樁位(縱橫向)50mm按成樁總數的10%抽樣檢驗,且每檢驗批不少于5根經緯儀或鋼尺丈量2樁體垂直度1%經緯儀或吊線測鉆桿傾斜度3樁體有效直徑不小于設計值開挖50-100cm深后,鋼尺丈量7臨近既有線安全保證體系7.1建立安全可靠的組織保障體系為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按照寧安公司既有的安全組織保障
37、系統在CFG樁施工中設立分級安全保障系統,及指揮部、一工區經理部、架子隊、操作班組,并賦予相應的責任和權利,班組對架子隊負責,架子隊對一工區經理部負責,一工區對指揮部負責,指揮部對寧安公司負責,下一級對上一級負責,形成層層包保,安全不留死角。7.2配備滿足施工的資源為確保安全,在本工程配備經驗豐富、具有安全資質的安全工程師、安全員、防護員,施工選有長期從事鐵路施工的作業隊,從人力資源上保證。同時從物資設備、通信交通方面配備滿足施工需要。7.3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工區負責人是本工程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承擔本工程的安全生產領導責任,項目部各分部部室要尊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把安全生產納入
38、工作責任范疇;工區經理對本工程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工區總工在工區經理領導下管好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及技術工作;崗位工人在工區經理的領導下,對本崗位的安全負責。在施工中建立特殊工種持證上崗作業制度、安全技術措施制度、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安全防護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評比制度、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等各種安全制度。8臨近既有線CFG樁施工安全的保證措施臨近既有線施工必須嚴格執行上海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細則(上鐵運發【2008】316號) 、上海鐵路局上海鐵路局臨近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上鐵運發【2009】451號)和關于公布寧安鐵路建設工程營業線(臨近)施工安全聯合監控管理辦法的通知寧
39、安安發【2010】181號等相關的安全管理辦法和規定,嚴格履行有關申報手續,科學制定施工方案,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責任制,嚴格按照批準的方案組織施工,各類防護措施必須到位。1.施工中進行現場核對,若設計圖紙與現場地質情況不符時,及時通知設計單位,加強信息反饋。2.地基加固處理的各種機具進場前,先到施工現場了解周圍建筑物、電纜、高壓線、地下管線等分布情況,做好遷移與保護工作,確保施工時人員和機具安全。3.臨近既有線施工,作業人員和施工機械有可能侵入限界的處所,均設置醒目的隔離、警示標志(采用隔離欄柵隔離),不允許任何人員、設備不得進入行車限界以內。4.挖掘機、樁機等危險較大的施工機械在既有線來車時
40、必須停止作業,工地防護員要密切掌握既有線行車狀態,加大瞭望距離,增設遠端防護員,相鄰工點之間采用對講機聯絡,通報來車通知。CFG樁機械施工根據機械設備的回轉半徑、掉頭、高度、會車需要合理規劃場地布局,規定車輛走行路線、會車掉頭地點和機械設備的回轉方向、角度,并設專人指揮監護。現場挖掘機、樁機等施工機械在作業時,其行走方向應設置為垂直既有線方向,從而使其傾覆方向為非既有線位置。5.作業場地設明顯的安全警戒線和安全警示牌。大型設備、機具施工,必須做到“五個一”齊全,即一機、一人(專職防護)、一本(機械施工日志)、一牌(設備標識牌)、一證(施工操作證)齊全。施工現場設置應急處理明示牌,清晰著名機械類
41、別、危險源、安全責任人、應急處理措施、簡明應急程序和應急電話等信息。8.1防止觸電傷害施工用電必須規范,實行“三項五線制,一機一箱一閘一漏” ,插座漏電保護斷路器靈敏可靠,皮線絕緣應保護良好,雨天應暫停室外施工。工地的配電盒(箱)加門加鎖并不得在配電盒(箱)內放物品。嚴禁冒雨在室外使用發電機、連接電源的插座等,外接電源必須加保安器,嚴禁雷電時帶點作業。8.2防止機具傷害進入施工作業區按規定使用好安全帽等勞動保護用品。高出和雙層作業時不準向下方投擲料具,無隔離設備時,嚴禁雙層同時垂直作業。搬(抬)運長、大、重物體時,有專人指揮,互相照顧,動作協調,同起同落。8.3防止機械設備傷害各種機具操作人員
42、按制定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禁機具設備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各種安全防護裝置齊全良好。對機具設備要嚴格管理,經常維修,精心使用,動力機械必須由考試合格,獲得上崗證書的人員操作。操作者必須嚴格遵守各崗位的操作規程,以免損傷自身及其他人,對危險源作出相應的標志、信號、警戒等,以免現場人員遭受無意的傷害。8.4防止意外傷害雨季施工要制定相關措施,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雨季施工人員外出攜帶雨具,防止人身淋雨,雷雨天氣時應停止室外作業。野外作業遇雷雨時,作業人員應放下手中金屬器具,到安全地點避雨,嚴禁在大樹下、電桿旁、涵洞內避雨。施工現場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和可靠的防護措施,必要時設專人防護,工后未
43、經專職安檢員檢查許可,任何人不準擅自撤掉安全防護標志、設施和人員。8.5臨近既有線施工安全培訓與教育對參加施工的人員進行思想教育、臨近既有線施工常識的培訓,掌握應知應會的知識,同時樹立既有線施工的安全意識、確保既有線施工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安全教育和培訓貫穿于施工生產全過程,覆蓋全體從業人員,對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新進場工地人員實施三級安全教育,并進行安全考試,設立安全教育卡片,并及時做好記錄和被教育人簽名手續,以形成人人講安全、處處講安全、時時講安全的氛圍。特種作業人員如起重工、各種機械操作手、驛站聯絡員、電工等,按照規定進行專業培訓、要嚴把考試關,持證上崗。施工人員配備到位并經過鐵路既有線施
44、工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8.6工前對施工設備的安全管理由于CFG樁臨近營業線施工過程中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結合寧安公司相關文件精神,以及路局開展的“深入開展大反思、大檢查、大整改活動通知”要求,組織全體安全管理人員對發生的攪拌機事故進行剖析,針對采用的設備和施工工藝的特點,制定可控性、可操作性強的施工設備安全預控措施。8.7技術和安全交底開工前,工程部門針對各施工段落的具體情況,向參建施工人員(架子隊長、主管CFG樁生產的施工負責人、安全總監、安質部長、安全員、設備操作手、防護員等)進行施工工藝、質量標準及控制措施、既有線大型機械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等內容的技術和安全交底,并按照上海鐵路局
45、文件精神的要求,進行施工安全培訓和考核。8.8施工環境及影響因素調查施工前,調查、掌握架子隊施工地域內的地質情況、地下水位,針對軟地基層采取相應的技術應對方案及防護措施;了解施工周期內的惡劣天氣情況(如大風、大霧、雷雨天氣),從人力、物資上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護預案。詳細調查周邊的地下管線、架空電線等,與設備產權單位聯系,如需改移的,配合產權單位進行改移。不需改移的地下管線做好詳細醒目的標識,架空線下嚴控作業機械的運行范圍,防止機械誤觸誤撞;需要保護的光(電)纜等,詳細調查后,制定防護方案,確保施工過程中不損害。8.9嚴格執行施工審批程序 施工前與設備產權管理單位和行車組織單位分別簽訂施工安全協議
46、書,安全協議書的基本內容符合鐵路鐵道部鐵路營業線施工及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執行。同時主動接受設備管理單位對施工作業進行的全過程監督,自覺執行開通、提速檢查確認制度。 對施工范圍內的即有行車設備、地下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準備位置在工程施工前向設備管理單位提出核查要求,共同調查準確位置,并做好明顯的識別標志,并有醒目標識,在施工過程中,確保不影響“三電”設備的正常使用,不造成設備隱患。對邊界以內的電纜、架空電力線、通信線拆遷后再施工,對不能拆除的應先加固防護后再施工。 當無法提供準確位置時,請設計單位會同施工、設備管理單位共同探查、核實、規劃防護范圍。對規劃范圍內的即有設施制定可靠
47、的具體防護措施。當地下光電纜等設施位置不明顯時,必須采取“人工挖探”的方法,查明位置后,才可大面積開挖施工。8.10建立安全聯控聯系機制1.施工期間每日進行自查,安全員跟班作業,并將存在的問題向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匯報,召開施工協調會。2.工程項目開工前向建設單位和鐵路設備管理單位進行上報,將下階段施工內容及作業地點上報。3.針對鐵路設備管理單位日常檢查提出的施工安全問題及時組織召開施工安全會議,與有關單位溝通協調解決既有線施工安全問題。4.接受監理單位,建設單位,鐵路設備管理單位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及時將存在的問題解決。5.施工安全聯控網絡聯絡通訊電話。施 工 單 位序 號 號單位職務姓名聯系
48、方式備 注1五標指揮部總指揮李有業2五標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李新澤3五標指揮部副總指揮杜長山4五標指揮部副總指揮黃柯荻5五標指揮部總工程師李建勛6五標指揮部副總工程師顏炳仁7五標指揮部工程師馬記9五標指揮部調度王志忠10五標指揮部安質部部長任權11第一項目分部施工負責人郭勝英12第一項目分部安全總監徐茂華13第一項目分部技術負責人楊銳14第一項目分部安質部部長趙云龍建 設 單 位序號單 位職 務姓 名聯系方式備 注1寧安公司總經理孫健家2寧安公司副總經理汪水清3寧安公司安質部長丁維平4寧安公司安質副部長許興明5寧安公司工程部長朱壽驥6寧安公司調 度陳坤友行 車 設 備 管 理 單 位序 號單 位
49、職 務姓 名聯系方式備 注1蕪湖車務段安全科副科長張玉泉2蕪湖車務段安全員全昌榮3蕪湖車務段技術科長徐 宏4蕪湖東站副段長桂 溶5蕪湖東站技術科丁 平2824232 2824232 28242326蕪湖東站技統科長張燦東7蕪湖工務段副段長魯 虎8蕪湖工務段副段長湯 川9蕪湖工務段線路科長柯文柱10蕪湖工務段安全科長周更生11南京電務段安全科長湯松山12南京電務段安全科王曉華13南京電務段技術科許 威14南京電務段技術科張葉軍15南京電務段安全科長李錦龍16南京電務段安全科程良善17南京電務段技術科長洪樹濤18南京電務段技術科楊文威19上海通信段技術科諸葉剛20上海通信段安全科徐志朋041-22
50、97321上海通信段蕪湖車間主任楊躍盛22上海通信段蕪湖車間副主任張學文相 關 單 位調 度 電 話序 號單 位姓 名路 電聯系方式備 注1寧安公司陳坤友2586628258662蕪湖工務段 2235528223553蕪湖車務段 2230428223044南京電務段 049-204565南京給水公司 049-202836蕪湖站 0489-22442055328224427蕪湖東站0489-24302055328243028上海通信段 041-227569南京供電段 049-3523510合肥鐵通 0482-24526055-2124526監 理 單 位序號單 位職 務姓 名聯系方式備 注1北京
51、鐵城監理公司總 監張校冬2北京鐵城監理公司副總監楊柏林3北京鐵城監理公司監理工程師徐華4北京鐵城監理公司監理工程師吳桐5北京鐵城監理公司監理工程師馬榮生施工現場周邊可利用資源序號周邊資源聯系方示用 途備注1火警119火災報警救援2匪警110治安事件報警救援3查號臺114電話號碼查詢4急救中心120人員傷亡急救5道路事故122道路事故報警6蕪湖燃氣公司燃氣搶修7蕪湖自來水公司自來水搶修9.臨近既有線應急預案為確保在施工過程中不發生意外事故,或一旦發生意外事故而影響既有線行車安全時,能迅速有效的組織搶救和排除險情,本著處置有效、統一指揮、協同作戰,做到迅速及時,盡最大程度減少對既有線運營的影響,人
52、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并迅速平息事態,特制定本應急預案。本工程應急救援重點項目是:既有線的防護應急。9.1成立應急組織機構五標指揮部成立現場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織指揮部成立由五標指揮長為總指揮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五個應急救援組,各應急救援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事故現場,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 李有業1、現場搶修組組 長:李新澤副組長:郭勝英組 員:溫海港、趙云龍、崔西彬、宋彬、孫長城現場搶修組接到事故通知后,在組長要求的時間之內組織救援人員和設備到達事故現場,確認對既有線影響及現場人員傷亡情況,上報鐵路設備管理單位,待設備管理單位人員到場后或經設備管理單位人員電話指
53、示進行設備應急搶修,盡快恢復設備運行及將現場人員傷亡概率降到最低。序號姓 名職務聯系電話內部號碼1副總指揮2一分部經理3一分部副經理4一分部安質部長5架子隊隊長2、現場救援組組 長:杜長山副組長:金樁組 員:任泉、袁剛、王志忠、李本元、丁立剛、張君事故發生后,現場救援組在總指揮要求的時間之內趕赴事發現場,對發生的傷亡情況進行必要的現場救護或運送醫院緊急救治。序號姓 名職務聯系電話內部號碼1副總指揮2一分部副經理3局指安質部長4局指調度5一分部防護員6一分部防護員7一分部帶班人員3、現場維護組組 長:黃柯荻副組長:徐茂華組 員:尹旭輝、林志鵬、郝建亮、于維林接到事故通知后,現場維護組在總指揮要求
54、的時間之內之內趕到現場,根據實際情況對事故現場進行劃界維護,設置隔離帶,保證搶修組及救援組的順利工作。序號姓 名職務聯系電話內部號碼1副總指揮2一分部安全總監3一分部安全員4一分部安全員5一分部安全員6一分部帶班人員4、后勤保障組組 長:劉占武副組長:鐘萍組 員:武乃林、于泳、周航、林凱、趙立軍、尹力輝事故發生后,后勤保障組對應急所需的資金、物資、車輛及機械設備進行調配。序號姓 名職務聯系電話內部號碼1一分部書記2一分部辦公室主任3一分部物資部部長4一分部財務部部長5一分部計合部部長6一分部設備管理員7一分部材料員5、技術保障組組 長:李建勛副組長:楊銳組 員: 趙寧、田小力、劉孝恭、劉長波、
55、范承祥事故發生后,技術保障組對事故現場情況進行評估,對采取的措施提供技術保障。序號姓 名職務聯系電話內部號碼1總工程師2一分部總工3一分部副總工程師4一分部工程部長5一分部橋梁工程師6一分部路基工程師7一分部帶班人員9.2主要應急機械設備的配備9.2.1材料及設備的配置儲備一定數量的鋼管、黃沙、草袋、編織袋、方木、鋼支撐等材料及污水泵、注漿泵等設備。配備擔架、繃帶等急救醫療設備。起重機、吊車和類似設備均裝有超載報警裝置。現場將辦公區、生活區、倉庫設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并經消防部門的檢查認可,同時經常抽查,保證性能完好。現場配備抽水機和發電設備,以備搶險應急時用水用電的需要。提供足夠的空氣壓縮
56、機,以保證在壓縮空氣條件下的施工及搶險作業順利開展。9.2.2材料及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所有機械設備進場前進行驗收,并記錄在案,保證其安全使用。對進場的起重設備進行驗收,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安全環保部每月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并保存記錄,一旦發現故障,及時排除。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儲備表序號材料、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型號主要工作性能指標備注 1挖掘機輛1PC200斗容量1.6m3 2機動翻斗車輛2FC-1斗容0.75m33液壓汽車吊輛1QY-2525T4電焊機臺2BX5005卷揚機臺2JJ2-0.5拉力5T6對講機臺10GP88S7發電機臺175KW8急救車輛19物資運輸車輛210裝載機輛111擴放器支
57、212槽鋼噸20013紡織袋條100014黃沙噸20015鋼管噸5016枕木根10017起道機臺618道鎬把1519鴨嘴撬棍把3020簸箕個3021鐵鏟把3022十字耙把1023道尺把224道碴立方米10025切割機臺326A、B組填料方1009.3可能發生的危險源制定對策及應急設備的配備應急處理原則:本著“先防護、后處理、寧停勿撞”的原則,盡一切可能減少故障影響時間和范圍,減少故障造成的損失。盡快恢復行車設備的正常使用和列車正常運行。9.3.1危險源一:大型機械施工侵限既有線施工的大型機械發生傾覆侵入既有線限界,危機行車安全的故障時,現場負責人按立即使用手機通知出事地點兩端車站行車室扣車、進
58、入線路對軌道進行短路處理、立即通知兩端800m處防護員進行停車防護,設置響墩等停車信號的順序處置,保證能夠及時攔停列車,確保行車安全。同時立即通知工務、電務、供電等設備管理單位請求組織救援,并立即向本施工單位負責人、建設單位報告,請求組織配合救援人員、機具、材料趕赴現場,并報告路局、站段領導知道搶險救援工作。9.3.2危險源二:既有地下管線和地上“三電”設備損壞搶修應對措施:在施工中如若破壞既有地下管線和地上“三電”設備應立即上報蕪湖電務段、供電段及相關產權單位,由蕪湖電務段、供電段及相關產權單位負責技術指導、安全監管,統一指揮,我部負責安排各種應急搶修的物料、勞力配合損壞搶修。當施工過程中出
59、現設備故障事故后,首先要和蕪湖電務段、供電段、供水公司、鐵通、車站的協調人員進行聯系,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緊急研究搶修方案。同時告知車站工務段具體情況,并確定是否要進行區間封閉及時間,搶修隊按照搶修方案積極組織搶修,及時修復遭破壞的設備。10.附圖10.1 DK83+004.48-DK83+049.81段縱斷面圖、平面圖、橫斷面圖(單位以米計)DK83+004.48-DK83+049.81最不利橫斷面圖(DK83+004.48):10.2 DK83+059.81-DK83+069.81段縱斷面圖、平面圖、橫斷面圖(單位以米計)DK83+049.81-DK83+059.81最不利橫斷面圖(DK83+049.81):10.3 DK83+059.81-DK83+780段縱斷面圖、平面圖、橫斷面圖(單位以米計)DK83+059.81-DK83+780最不利橫斷面圖(DK83+750.69):10.4 CFG樁施工防護工況圖10.5 CFG樁施工總平面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