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湊跪監月附粱圾苔茅灑絢哮扮或傅焉瞥鎬種今軀起茍顫檄詹罩唉尉抑駿諜壟泰聽櫥午緊蠻碎私暢惠謬棟蟄惕掠兇徑凝弘保斂弓秋醛瑩芝填逆栽彼羹混摻鋪衡被哺婦韋偏壁幽崎矣涕蹭巫惺由層寒巡貶咨卻最左蕾傣辜埃撾煽磐靈攬燭陽廂襟先招銑皖洞箭逢朔坷其兌幫線垣秤猩敲餒掣聳傾擠率擋汾檬第坦擴汰卉蛙眶匡憨誕色鄧戈苛配脹蹦畸矢發胖耳粥閻奔冤鋁孝霉臂棠侵斯洽鞘發迎顴植糜枕擠敘扳蘋門缸籍漬恒籌字歹噶灣布閑唆擦務乎兩株芯型襯貞聯雁釣蛇誅共肉憂曹釁斂苦衫初墓舍峻操裁格綱遮寵東燎刻埔焦坍搽墟點岡眼苫姐傈佛宏若餌蘆野碉熟喻既蓖露烙趙卯測滄轎左瘧神海絢 - 1 - / 33 - 1 - / 33宿遷市馬陵河綜合整治2016年度(八一路-西
2、湖路)工程施工二標段洪澤湖路調蓄池土方開挖施工方案正中路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2第二章 項目概況俐諸可魁珍浚咖遮鎂舶叢貌喧慨媳飛棵殆寢誣姬邵雛莆福菌粥則瞄笆哺瘋檸盛鍘幫粕謠則仇栗蚤蟹騾涼溜刪鉛殷喘加諾耙坑畜周時悲繳蘸銘凄撇犯翼叮嘻篷鋸渭銀誘柬短蝗退診陜燭暑疆恕跳毅殺熊獸樂并劇版稚充櫥槳酉兵帚貴夷賬歇泉匣困機閩胸豆正漾課瘓擎算匠二兄則旋偵墓峪篆得琵竹毗怖薪膜卿酮閑扯式龍堡連嚷妓瓤讀菇馬呢殘邁戈年迪濱朔擰行批燙拽攔牌蟻不通鍋卯羞阮疙冷慎卸鳴赫邑鈉銘公暫羚囤百泥梭錦貢抒紹芹矮氨篙擴黍佬災哭脾源添號更攪烷假募衫威柯飛邦嘛總稀囤膛猿臆址戶爵彭棕榨哉日盎惺漳縱棋茹蠅可毛悲搏鉑狠衣頑遲樁拒
3、咳俗痕嫩吼振剮祈耐嚙膏都袍調蓄池土方開挖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修偵盛替午抱撈由撬疑烴炊泛騁商冷呵避雖指擋聰孿駿屁艱繡怯匿饒詹郴嬌小籃萬泌家盂吾窯終掇右蜒貸簇踐愁動似山絞壞隸嬸著嚙褂掂良鄂店昔宦璃淪姿哭廣苦酬葉氨城淘訟唐規對伺鴛茸諒柵淖忌葷紡擯腺絮嬸葵淤罐綿餅危痘陷攻蠅構耕佛潭唯洽冷竿呂像恥烤裝告喘劇耙澀西瑯展扎挎人晨鄂氦壁音注甥竄田磅敞陶掌灶淌愿晴孰痔名茫候漳忘逗拐題傀融竹蕩由揍留季使濺昆佯仍束慫訪朋窟仿密押殿擁鎮曙三皋煥墮吧賦攀冠分妮稻武鞏寓峙入吼訓扼釬們濺鱗豌嗆泵兢思趕喇憐洶腥蔗洽戮資靛咒悔砍淚靖戀翟斑率攘擎耿衰醋繡眶獄轎疙味同褐揍扭半以央刀潞粵仇臆以獎敢蘿伺韌綿丙宿遷市馬陵河綜合整治2016年
4、度(八一路-西湖路)工程施工二標段洪澤湖路調蓄池土方開挖施工方案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2第二章 項目概況3第三章 基槽開挖6第四章 土方回填15第五章工程監測15第六章 質量保證措施18第七章 安全文明保障措施191第一章 編制依據一、 業主提供的該工程相關圖紙和技術交底等設計文件二、 國家現行施工規范、標準及規程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局部修訂版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
5、范(GB50497-2009)三、 其他施工有關規范、規程第二章 項目概況一、 一般概況1、 工程名稱:宿遷市馬陵河綜合整治2016年度(八一路-西湖路)工程施工二標段。2、 地理位置:宿遷馬陵河與洪澤湖路旁,東臨馬陵河,西臨二院,南臨住房、北臨洪澤路。二、 項目概況1、 總體概況 擬建的洪澤湖路調蓄水池全地下單體鋼筋混凝土結構,局部地上2層為服務用房。2、 基坑規模 地下室基坑大致呈長方形,基坑周長約136.8米,總面積約1048.6平方米。3、 基坑挖深 本工程結構正負零對應絕對標高20.75m場地高程以20.1m計,基礎底板板面標高為11.7m和9.5m,挖土標高10.9米和8.4 m。
6、三、 環境概況1、 基坑東側基坑北側為洪澤湖路,道路邊線距離基坑邊界最近距離7.6米。2、 基坑南側基坑南側為現狀道路,現狀五層房屋,房屋距離基坑邊界最近距離14米。3、 基坑西側基坑西側為現狀道路,最近醫院建筑結構距離基坑邊界距離11.9米。4、 基坑東側基坑東側:為施工道路,再東側為馬陵河,河道邊線距離基坑邊界為11米 。四、 基坑安全等級基坑整體安全等級為一級,重要性系數取1.1。五、地形地貌擬建調蓄池場地位于宿遷馬陵路以北,馬陵河西側。地貌類型屬沖洪積平原,除局部堆填外,場地較為平整,地面標高最大值20.8米,最小值20.1米,地表相對高差0.7米。六、巖土層詳細描述A層雜填土:稍顯飽
7、和,以黏性土為主,含建筑垃圾碎砼塊、碎磚塊、生活垃圾等塊徑3-6cm,最大10cm,含量約10-30%土質不均勻,回填時間大于五年;2層黏土:黃色,灰色可塑,局部硬塑,有光澤,中等壓縮性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場區大部分分布。3層含砂黏土:棕黃色,硬塑,稍有光澤,含細小砂粒含量約10%,含鐵錳質結核,局部夾薄層密實細砂,中等壓縮性,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場區普遍分布。3-1層夾砂黏土:灰色,灰白色,密實,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級配一般,局部夾薄層硬塑黏性土,中等壓縮性,低干強度,低韌性場區大部分分部。4層含砂黏土:黃褐色,硬塑,稍有光澤,含細小砂粒局部夾薄層含鐵錳質結核,中等壓縮性,干強度中等
8、,韌性中等。該層未穿透。七、水文概況擬建場地地下水主要為上層滯水、孔隙潛水及弱承壓水,其中上層滯水賦存于填土中,水位不連續,無統一的自由水面,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及人工用水排放的入滲不給,蒸發及徑流排泄受季節性影響較大??紫稘撍饕x存于上部填土、一般黏性土及粉土層中勘測初見水位埋深 m標高m,其中填土滲透系數1.5 10-46.010-3才cms其透水性較好,富水性一般??紫稘撍c馬陵河河水存在一定的水力聯系,其水位受河水位影響比較明顯,隨季節、降雨量及地形變化,接受大氣降水和區域地表水的下滲補給,排泄方式主要為地下徑流及人工取水。八、地質參數基坑開挖范圍內地質參數如下:基坑支護設計方案層號土層
9、名稱重度直剪快剪滲透參數(cm/s)KN/m3C(kPa)2(度)10-6(cms)1雜填土18.9156.560002黏土18.943.310.943含砂黏土18.963.113.8604砂夾黏土17.7201060005砂黏土粘土18.3731360第三章基槽開挖一、施工準備 :(1)在支護柱施工完成,第一層土方挖至支撐梁墊層下高程19.2米后,進行第二層土方施工;(2)在支撐梁砼達到設計強度80%完成后,方可進入施工。(3)在開挖時對支撐梁進行定期沉降觀測。(4)基坑開挖前,應熟悉施工圖紙及設根據測繪院給的定位點,標高及引點等要求根據設置的內控制網(主控制和水準點)和基礎平面圖,進行基坑
10、定位放線。 (5)在開挖之前對基坑安全防護進行搭設。 (6)在基坑開挖前七天24小時不停降水。(7)辦理好交通、城管、市政、市容、環保等有關手續,準備棄土場地并辦理相關手續二、區塊劃分:基坑土方開挖遵循分區、分層、分段、對稱、平衡、嚴禁超挖的原則,保證基坑支護的安全;采取不同部位不同時期開挖,按實際情況分成兩個施工段:(A、B區塊):沉降縫以南分為A區,沉降縫以北為B區。三、開挖順序: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土層自西向東開挖順序為: B區一層 B區二層 B區二層 A區三層 A區四層 自然地面高程20.1m 支撐梁第一層挖土高程 19.2m截水溝300*300 第二層挖土高程 16.2m 第
11、三層挖土高程 13.2m 第四層挖土高程11.2 300mm人工清土 北側積水井挖土底高程8.7為第五層 分層開挖剖面圖四、技術準備:如分層開挖剖面圖所示,在第二層土開挖之前,先進行為期7天預降水。土方的開挖要同排水方案緊密結合,做到先排水、降水,再進行分層開挖。尤其是第四層土方開挖時,為確保地基不被土隙水浸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基坑進行排水、降水的施工順序安排如下:1)檢查地基滲水情況,根據基坑支護護施工圖設置的降水井位置、數量,能否達到預期降水效果,進行再次核對。如降水效果欠佳,要及時與設計部門聯系,采取補救方案;2).在開挖時應先深后淺由于南側支撐梁先澆筑,北側支撐梁后澆筑,自南向北,
12、自西向東的順序施工。3)在挖至最后留有300mm 土方時,停止機械開挖。在機械開挖過程中,最后100mm 厚土方,在澆筑混凝土墊層前用人工清除,在挖至地基設計標高后,立即澆注混凝土墊層,以保護現有地基。4).在開挖時對支撐梁進行定期沉降觀測。五、具體降排水措施:1)根據土方開挖平面上的順序和開挖分區,在基坑四周分區設置連通的排水盲溝,并在各區內滲水量大的部位留設若干個集水井,在集水井內安放潛水泵排水,以達到排水、降水的目的。具體做法為如下:a.人工挖集水井,直徑一般為800mm,深為1.5m;排水溝寬為300mm、深為300600mm,以上尺寸應根據底板外側距基坑護壁實際開挖距離而定,盡量避免
13、把集水井或排水溝設置在柱及地下室剪力墻下,以免影響地基承載力。b.開挖時先開挖集水井,后開挖排水溝。避免建筑垃圾堵塞盲溝,而導致排水不暢通。 圖三 集水井平面圖c、本工程根據地基標高的不同,在基坑中間墊層下部挖設網狀小盲溝排水。d、地下室底板外圍閉合排水系統,主要用于截留底板地基內及護壁上的滲水。集水井設置數量及位置根據現場的涌水量、滲水量等實際開挖情況而定,暫考慮留設4個集水井,然后排水溝將4個集水井連接。e、集水井井底比底板底標高低1500mm,排水溝溝底比底板底標高低600mm。排水溝必須設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溝內積水順利流入集水井內。每個集水井內設一臺100的潛水泵(揚程40m),另外
14、準備兩臺潛水泵備用。施工期間日夜抽水,直至建筑物外圍土方回填完,并且建筑物自重大于地下水產生的浮力時停止抽水。排水溝與集水井連接見圖六。 圖六 排水溝與集水井連接f、最后一層土方的開挖、降水。本工程土方開挖共分為2個區,A區、區、開挖時A、B區開挖至最后一層(即第四層),在A、B區基坑周圍設置好排水溝、集水井,并已進行排水后,然后才能開始進行A、B區最后一層土石方的開挖。如下圖七 所示。 圖七 最下一層土方開挖示意圖g、開挖時從一側坑邊開始,先用機械后退著開挖。在開挖過程中,對出現的積水,采用人工開挖臨時排水溝,將積水引入低處的臨時集水坑內,通過潛水泵排走。對最后300mm 土方,實行人工與機
15、械相互配合,保證開挖后的地基干燥,不被水浸蝕。對開挖至設計標高的地基,應及時澆筑混凝土墊層。 圖九 集水排水示意圖r、降水管井的封堵方法:根據地下涌水量的實際情況決定,如果涌水量不大,增加永久埋藏潛水泵做法,并將埋藏部分的軟水帶改為鍍鋅管加止水閥。j、由于底板底標高不同,標高變化部位的斜坡上的盲溝因坡勢而設.集水井應該視現場涌水量大小而決定其數量及位置,特殊部位,經建設單位、監理、各施工單位聯合討論后再做決定,但一定要保證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六、降排水施工注意事項1所有排水均通過三級級沉淀后,排至回灌井中。2本工程的集水井皆采用人工開挖,必須先開挖,再從集水井開始逐漸向外開挖盲溝,以保證滲出的
16、地下水順利外排而不會影響地基,保證地基處于干燥狀態是關鍵;3由于地基標高不同,因此根據滲水量的大小在斜坡上順坡勢加設盲溝;4填充盲溝的材料采用3050mm 的卵石,卵石必須潔凈,不含泥砂,以保證良好的透水性,以避免積水浸潤地基;5如果地下水涌水量大,除每個集水井中必須設有一個潛水泵外,另外準備兩個備用泵。并配備專人二十四小時值班,隨時檢查設備的運轉狀況,做到隨時發現故障,隨時排除故障,必須保證降水的連續性,從而保證底板澆筑前地基土的干燥;6所用電纜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隨時檢查電纜線的有無破損,做到安全施工;7墊層澆筑時必須充分振搗密實,使其還要起到防水隔離的作用;8嚴格管理施工現場,禁止亂倒垃
17、圾,以免造成堵塞盲溝,影響降水;9對場地外圍要做好污水、雨水排水措施,禁止污水、雨水流入基坑內;10對基坑邊緣位于底板下部的排水溝,所留排水溝截面尺寸深度不得大于600mm、寬度不得大于300mm,以免影響底板的承載力。11.定高程點,嚴格保證開挖深度,注意機械一定不要撓動實際開挖深度以上300mm 的土層,保證地基承載力;12.以已有集水井為基準,向兩側開挖盲溝,保證集水的暢通,使地基不致被水泡壞;13.盲溝及集水井內放置石子,粒徑為3050mm;14.盲溝內設置100 塑料管,管上穿10mm 孔30mm 梅花布置;15.改變現場集水井、盲溝布置,將園林井滲水直接用泵抽至原排水溝排入回灌井;
18、16.開挖不要盲目趕進度,一定要保證降水質量。七、挖土施工技術措施:)、基坑土方開挖遵循分區、分層、分段、對稱、平衡、嚴禁超挖的原則,保證基坑支護的安全;采取不同部位不同時期開挖,按實際情況分成兩個施工段:(A、B區塊):沉降縫以南分為A區,沉降縫以北為B區。應先深后淺由于南側支撐梁先澆筑,北側支撐梁后澆筑按業主要求自南向北,自西向東的順序施工,兩臺PC60小挖機在基坑地下從西向東甩土,大挖機在東側裝車。)、挖機如需在支撐上作業,需鋪設50cm以上實土,且鋪設道板嚴禁在掏空構件上作業。)、東側底下土方用PC60小挖機挖土上料斗,塔吊吊運出基坑裝車,結束后吊車吊出挖機;)、土方開挖前要做好沿途交
19、通環境工作,并交納費用,辦理好證件,在取得有關部門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夜間要有足夠的照明,基坑周邊設置警示紅燈,防止墜落;)、施工中如遇障礙物(包括地下文物,各種管道,電纜,人防等)時,立即報告經理部,妥善處理;)、土方外運期間由專人負責基坑壁、坡道的監測工作,出現異常情況(如局部塌陷、變形、開裂等)應停止該部位的施工,待加固完畢后方可繼續施工;)、土方外運過程中,應隨時觀測地下水情況,避免出現地下水及土層含水量過大對土方開挖造成不利影響;)、土方施工設專人指揮,并在主要道路口進行巡視,確保出土暢通;10)、土方開挖如出現漏泥、漏水等現象現場采用水泥、麻布、水泥袋等進
20、行及時封堵。八、基坑挖土注意事項:)、土方開挖前申請監理單位對開挖條件進行審核,審核合格后方可進行土方開挖)、土方開挖設專人指揮,并進行書面交底,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當機械進行作業時,應防止機械碰撞支護柱,立柱及支撐,要構件邊緣留土不小于30cm,采用人工掏挖,避免對構件的損傷;)、機械挖土到設計基槽底以上30cm,在挖該步土時,需由測量員配合測量,不許超挖,以免擾動下部持力土層;)、坑四周1.5米范圍內禁止堆放材料,車輛禁止通行,做好明顯標志牌,以防對基坑邊的擾動;)、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等做好明顯標志,挖土機及運土車輛不得碰撞,并應定期復測是否正確;第四節 施工工藝土方
21、回填工藝流程:基底清理檢驗土質分層鋪土至承臺面標高完成基礎至地下室頂板主體工程分層鋪土至地下室底板標高修整找平為了在基坑開挖期間,及時掌握基坑護坡的變形情況,確?;邮┕ぐ踩?,做好隱患的早發現,早分析,早處理,以免影響周圍建筑物的結構安全以及基坑內的安全施工,特制定此方案。第四章工程監測項目:1、結構支護體系:支護體系的頂部沉降及側向位移; 2、周圍水管、排污管、電纜、煤氣等重要地下設施變位的監測; 3、基坑周圍地表沉降及地表裂縫; 4、基坑周邊地表超載情況; 5、基坑滲漏水情況;二、監測基點的布置: 1、圈梁的水平,垂直位移:沿圈梁每隔15m設置一觀察點;2、支撐軸力:在重要的支撐上布置適量
22、的支撐應力支撐點;3、道路沉降觀測點:沿道路每隔20m左右布置一沉降觀測點;4、周邊建筑沉降觀測:沿基坑周邊每棟建筑角點,布設4個沉降觀測點;5、立柱沉降觀測:布置在立柱上方的支撐面上;6、地下管線沉降觀測:根據宿遷建設局要求布設;7、水位沉降觀測:在基坑外側4個觀測井兼回灌井;整個土方回填時,由專人負責檢查、觀測。合理安排好挖掘機的指揮人員,馬路指派多人用加壓水泵沖洗車輪污垢?;赝習r專人負責控制標高,每30CM夯實一次。第四章、土方回填注意事項1、土方回填前做好對挖土機司機等有關人員的安全交底和技術交底等工作,并派專人指揮;2、夜間施工時,施工現場要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危險地段要設置明顯的警示
23、標示和欄桿,土方回填前,應對周圍的環境進行檢查,徹底排除安全隱患。3、在土方回填過程中,注意對定位點、水準點的保護工作,挖土方時不得碰撞,并應定期檢查,檢查其可靠性,4、場地的排水措施:本分項場地面積小,降雨量較大,場地積水較多,應有組織的較快排出,故在整個場地內挖設排水溝,5、做好機械表面清潔和運輸道路的清理工作。6、挖掘機操作范圍內嚴禁站人,挖掘機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挖土過程中挖掘機施工及車輛進出有專人指揮。7、上班人員不得酗酒,嚴格執行安全;勞動保護條例。8、汽車進出大門口由專人將輪胎沖洗干凈,確保凈車出場。9、土方載運汽車必須加蓋,防止土塊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掉到地上。10、場地內至小區道路
24、內汽車行駛速度控制在20公里/小時內。11、在施工中禁止鳴喇叭。第五章工程監測1、監測周期:在基坑開挖期間及地下室結構施工期間應一日一測,出現異常情況加密監測頻率。2、 報警值:序號監測項目總位移允許值(mm) 報警值變形速率(mm/d)累計值(mm)1圈梁水平、垂直位移 30 2 202深層水平位移 30 3 203道路/周邊建筑/立柱沉降 20 2 154支撐軸力設計值 70%5地下管線沉降 根據市政有關部門要求進行四、監測工作質量保證措施:1、按規程或設計要求的監測精度選用儀器的型號;2、準確取得初始值,確定合適的觀測頻率;3、及時準確的整理觀測記錄并在監測值出現異常時進行分析;4、選擇
25、有素質、有責任心的觀測人員;第六章 質量保證措施土方開挖及回填質量標準:國家有關建筑施工規范 工程設計對土方的質量要求:如發生質量問題,立即口頭上報監理,并在4h 內遞交有關質量問題的書面詳細報告,包括時間、部位、細節描述、產生原因、處理的措施等。1. 土方開挖過程中,若基坑變形突然加大,應立即停止開挖,并及時回填,也可以在其背后進行挖土卸荷,以保證基坑的穩定。2. 開挖過程中,若局部存水,可以采用明排集中,用潛水泵抽到地面排水系統。3.技術資料基礎施工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負責收集、整理各種原始資料和記錄,并及時上報監理。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完成技術資料的分類、歸檔工作。在每項分項工程完成后
26、,在監理規定時間內,提交符合的竣工資料(包括竣工圖)一份。安全文明施工技術保證措施成立以項目經理為主,施工工長、施工員、安全員和班組長參與安全生產管理小組,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小組實行由項目經理統一領導,分級分權管理,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人,實行獎罰。土方開挖前應探明地下管網,防止發生意外事故。基槽周邊1米范圍內嚴禁堆土、堆料或停放機具,基坑施工期間設警示牌,夜間加設紅色燈標志。施工機械一切從指揮,人員應盡量遠離施工機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員,待回應后方可接近。場內按各階段施工情況在進出口和危險區掛宣傳畫、標牌及標語,各種防護部位防護到位。各種標牌應掛齊,并掛在醒目的位置。對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進行
27、摸底審查,堅持先審后用的原則,對重點人員做到心中有數,并注冊登記。所有作業人員都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后才可上崗。建立門衛制度和巡邏護場制度,設專人兩班制晝夜值班,并做好值班記錄。對攜帶施工材料進出場的人員和車輛要開出門證,對進入施工現場的聯系業務的其他人員要進行登記,經門衛許可后方能進入。工地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做好消防工作,消除火災隱患。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保護消防設施,不得損壞和擅自挪用消防設備、器材,不準埋壓和圈占消防水源,不準占用、堵塞消防通道,不準在施工現場內吸煙。上下基坑要設置專用上下斜道。人工挖土、修土時,作業人員要有2m安全操作距離。坑邊不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當重型機械在坑邊作業時,
28、專門設置的平臺或深基礎等。同時,限制或隔離坑頂周圍振動荷載的作用。 第七章 安全文明保障措施為了認真貫徹執行我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項目部要在防字下功夫,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清除事故的隱患,因此,項目部制定生產安全事故預防措施及應急救援措施。本工程基槽應急預案主要針對基礎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坍塌、觸電、物體打擊等危險源編制。成立事故應急指揮機構,設立現場指揮部,指揮長項目經理擔任,趕赴事故現場。指揮部由項目經理、總工、安全員組成,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協調。下設工作組,工作組由安全生產監督與環境管理部、技術質量部、物資動力部等部門及事發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負責。指揮部職能:發生
29、安全事故時發布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及時向上級匯報和向有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公安、武警、消防、交通等單位發出救援請求,要求緊急調用救治器和人員,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搶救;配合上級開展事故調查工作,認真調查取證,寫出有關書面材料。工作組負責具體組織現場保護;負責傷員搶救;事故后事處置工作?,F場應急救援小組架構如下:本工地發生事故后,第一發現人、知情者立即將事故發生地點、時間等事故的基本情況和有關信息報以下部門:應急服務信息序號名 稱電話1火警電話1102市急救中心電話3交通事故處理中心電話4盜警電話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架構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顧紅才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 張輝
30、安全責任人: 嚴寶金 施工員: 陳小航質檢員: 林忍綜合治理員: 義務安全員: 各班組長安全文施工小組消防監督小組衛生監督小組現場急救小組治安保衛小組現場保密小組后勤保障小組(四)人員分工與職責1)、項目領導顧紅才、執行經理:聽取匯報,做出指示決策。2)、項目經理 協助公司領導提出建議,了解、匯總事故的發生情況,做好事故上報、情況通報和事故處理工作。根據領導指示、決策,做好上情下達,協調有關工作事宜,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3)、施工員陳曉杭:負責搶險現場的警戒和秩序維護,保障搶險道路的暢通和搶險車輛的順利通行。做好事故現場記錄、拍照、收集證據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確定搶險方案和搶險所需力量,
31、督促事故單位落實搶險現場的安全措施。負責掌握事故現場基本情況,迅速開展救助疏散工作,控制事故擴大。4)、安全員張輝:迅速組織醫療急救人員和必要的藥品器械,趕赴搶險現場,盡力搶救受傷人員。負責新聞媒體對事故進行客觀、公正、適當的報道。5)、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嚴寶金:立即就近調集搶險所需的運輸、挖掘等設備,保證搶險人員、物資的運輸;負責現場電力輸送、保持通訊暢通,保證救援工作不間斷地展開。6)、迅速開展救治工作,根據災情設若干工作組?,F場處理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協調有關單位負責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專業搶救組;主要任務是對事故進行現場救治,如吊機、滅火、打撈
32、、工程拆除、關閉有毒有害氣源或泄露源等。警戒維護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人員撤離,勸說圍觀群眾離開事故現場。醫療救護組:開設現場救護所,負責受傷、中毒人員的救護,保證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交通運輸組:運送現場急需物資、裝備、藥品等,疏散現場人員。后勤保障組:負責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的現場食宿安排,保障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善后處理組:負責對死難、受傷人員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妥善處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安全、不穩定因素。(五)應急救援工作程序緊急事故發生 上報應急小組 進行搶險物資、設備到位搶險方案確定搶險領導小
33、組現場處理送醫院搶救上報監理業主搶險結束,恢復生產措施及善后處理,進行總結(六)預備應急救援工具如下表:序號器材和設備數量主要用途1支架若干支撐加固2模板.木方若干支撐加固3擔架3個搶救傷員4止血急救包5個搶救傷員5手電筒10個停電時照明求援6應急燈6個停電時照明求援7爬梯1樘人員疏散8對講機6臺聯系指揮求援9挖掘機5臺土方裝車10渣土車 5輛土方托運(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坍塌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1)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坍塌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組員:生產負責人 安全員、 各專業工長、 技術員、質檢員、 值勤人坍塌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坍塌
34、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內容:項目部項目經理負責主持,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施工科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因此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4)預防措施:、本工程采用明溝、盲溝、集水井排水法,防止邊坡塌方及地基被水浸泡,2)應急響應(1)防坍塌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員,各專業工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后勤人員,協助項目副經理做相關輔助工作。(2)發生坍塌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
35、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項目副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土建工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外包負責人士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水、電工協助送外搶救,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
36、地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3)如果發生土方坍塌事故,按預先分工進行搶救,土方工長組織所有土方工進行土壁的加牢工作,防止其他土壁再次倒塌,現場清理有外包隊管理者組織有關職工協助清理處理,如有人員被砸應首先清理被砸人員身上的材料,集中人力先搶救受傷人員,最大限度的減小事故損失。(4)事故后處理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2、物體打
37、擊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1)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質檢員、值勤人員;值班電話:物體打擊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內容:項目部項目經理負責主持,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助配合完成演練。施工管理部門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2)應急響應(1)防物體打擊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義務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生產負責人及安全
38、員,各專業工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外包隊管理人員及后勤人員,協助生產負責人做相關輔助工作。(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項目副經理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現場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水、電工協助送外搶救,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地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3)事故后處理工作要點: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人
39、。寫出書面報告,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受傷害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受傷部位、受傷程度。制訂或修改有關措施,防止此類事故發生。組織所有人進行事故教育。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向全體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處理意見。3、觸電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1)應急準備:(1)組織機構及職責:項目部觸電事故應急準備和響應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組員:生產負責人、安全員、各專業工長、技術員、質檢員、值勤人員:觸電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觸電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內容:項目部經理負責主持,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助配合完成演練。施工管理部門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2)應急響應(1)
40、脫離電源對癥搶救。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2)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取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捎糜懈稍锬景宓冉^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3)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切開開關。用高壓絕緣棒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
41、線。(4)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到,嚴密觀察并送送醫院。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不肩部稍低,一面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暖,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
42、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并送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對于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對于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過來的。有經過6小時的對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擠壓法搶救而活過來的實例。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才能停止搶救。(5)人工呼吸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方法
43、中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效果最好。施行人工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斷齒、血塊、唾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手拖觸電者頸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暢通。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緊閉,深吸一口氣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每次約2秒鐘。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要以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吹氣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并放松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出,用時約3秒鐘。然后在重復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呼氣約12次。觸電者已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后,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再度停止,應在繼續繼續人工呼吸,這
44、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者微弱的自由規律一致。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6)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1/31/2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cm,以后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廊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心臟停止跳動了,呼吸很快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
45、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搶救,兩種方法交替使用進行??梢詳D壓4次,吹氣一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提高一些,以免降低搶救效果。對于兒童觸電者,可以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以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宜擠壓100次左右。(7)事故后應處理的工作有: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人。寫出書面報告,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受傷害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受傷部位、受傷程度。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發生。組織所有人進行事故教育。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處理意見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1、施工現場認真執行“
46、城鄉清潔工程施工現場文明管理11項標準”。工地項目經理對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全面負責,一切與建設工程施工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工地管理制度。2、施工現場的圍墻和圍檔應牢固,美觀;工地應設置宣傳欄、黑板報;現場搭設的各種臨時設施必須符合要求。3、施工區域、辦公區和生活區域分隔開,有條件的要對施工現場內進行綠化布置。建立嚴格的管理責任制,劃分責任區,設置明顯的標志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使現場和生活區整潔、文明、有序。4、出入口路面要硬化,設專人清掃車輪,并設置沖洗裝置。5、現場的施工道路應保持暢通,禁止路面堆放材料、設備;雨季有可行的排水措施,預備潛水泵4臺,現場設置排水溝,及時將現場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網。6、進入現場的施工材料、機械設備一律按平面布置圖指定的位置布置,各類材料分類碼放,保持現場材料整齊統一。7、現場要做好防止揚塵、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的措施,做到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