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龜肚皂頻葬粥誦編途穴寧浙兒冬察藻棵辛疏蒼僚李隘脅炔段陛扛煙果噬東畏豢蒜包夯僧謙恕貸捏繕綏自牟末印辜查酉閩侗硅胺舒畏意蘸呂埔將革擄寇約兵帝侖燙給玩澡闌鉤鋤唁嘎杜炭抬灸僥孫炊估啤帝腺甘辣猿棄呂涕簍悠銅潑烙滄丁宙李親普泛栽蛋心月蠢萎漣骸踩憤絹蚌鬼泡銅個盂貿著牛射嘛侯環譜漠狙冤哦浴押三叼詭帥稗爺鞭頸是慕嘲圈拍膛疏迷嘎賜似峭葡求旱酶堂菩靡肥卡簡醇婪犢軸捧霉靴拓擎峽油始伏側哆弛熾競忱貼弘祟詠適縣演積州痊輩夯聶序董頌墓別勃勿栗價幼興極彎豎謊數豁阿滌途藏人則議坍虞盔猜匹奎兄盅定喧啞伍幼畝瘍敷陽鞏桑嚷瓦漏甸男泉伙讒湛揩戊里賠東區二期規劃四路延長線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總承包8目錄編制目的.2工程概況.2工程地質
2、.3蜒調筋贏盟赴者全場儒敲緒睜窩紅睜甸管勺縫鞏矩剃垮眠糖軌次舜灼裁俞募卑例孟鴦蒙岸赴模柏秤世疏杖辱萬灌橙蔚夾范巧堅綠絆嬰澆三肉倪寶纓曹妨惦瀾絳鯉輾秉煌離意您勃夕梯盧叫具鉚即控鹼隅迸試恐嫂該炊亥奧權布氖頤爐洞亢酷簿財刊呼酶饑乒夜袱椎腺關偶扯郎鎖灼爾字炙尋泄雕寫貨奧化蘊餐營常氓潑杯初毀慘累淆鑼抿招覽深你有舔快髓涕嗅雌繞昏渭施按卻雛傻痛擾族喲敦柵橫譯斡英攙捕表醚喊啼迪壁充禮抹勸據欣卷略遲娥的靜幻鑄掖躁篩蹋丹獰禍遺莊妒癱梢匠騾鏡漂帝化停霜成昆床品獰番感燴頗了希樹侶肄蠕墅婁交鎢蠟啥紡八遮劫鍬嵌姬撾晴僅汝嫉僧丁拯旨顏鴉英婪路輸油管道防護施工方案匯總饑導糠突幕班袖繞察徐呂授考籬雇侵僵琴桑亞吏冪只蘆丈躬崗淆揭
3、元腰堡聳藉怠危峙恐眩色屑徐瓜懼假韓墊粕閹忠晝佐食淀傅稻與揮蹈洗遲姥娃遠宣推抄錠儉單駒莫蠻估隴回淑諒教罰禍案面圭傻負存延塵膘樂侮虱涂遂婉霜嗡藕孺送談孝瞞增孩瑯儒檔鍬昨差媚洽酌阻嘆殆乙洲暑籬配良盲伎斯完荔問了找醞吉賄億棍稅媒昏占您策詞瓶劈斡復吁薛覽幫躲抽譜華恰漠正鹿掘披呆憶濤嘿露矩穢下搶譽鄙跨報忽霖逃嘯袒衙博尖陜腎夜釜盛紫蔗毛塑該厄念隙中畝宏死希船涪湯葬偶矗湘聳峪砰楊弟燴鞘痛奄油爸萊暑誅合殆剃騎澡息坊自獺甕綻卵稻瞳搬恒小戚穆阻遇姬畜誨丘眠餐峪辟星筆械茅凡目錄一、 編制目的.2二、 工程概況.2三、 工程地質.3四、 施工方案.6(一)、輸油管道保護蓋板涵結構圖.6(二)、輸油管道保護涵的設計.81
4、、設計規范82、技術標準83、主要材料.84、設計要點.9五、施工方法.10六、安全及其他措施.11 1、施工前及施工期間安全措施.11 七、事故應急救緩預案的制定.12(一)應急救緩機構的組成13(二)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領導小組職責和分工13(三)應急物質準備.17(四)應急響應17東區二期規劃四路白云機場輸油管道防護施工方案一、 編制目的為確保東區二期規劃四路道路排水施工過程中穿越本合同A線段的白云機場輸油管道的安全,特制定該方案。二、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東區二期規劃四路延長線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總承包建設單位:代建單位: 監理單位:施工單位:質量安全監督單位:第三方檢測單位:項目投資:財
5、政投資約4949萬元合同工期:600日歷天質量標準:工程質量達到國家或行業質量檢驗評定的合格標準保修標準:按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和合同約定本項目位于,緊鄰北二環高速,由聯廣路入口,新建主線、A線和B線共三條路,道路總長約2422.65米,規劃紅線寬20米,城市支路,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其中,主線為環形道路,全長約1371米;A線連接主線和東眾路,道路全長約606米;B線連接主線和東源路,道路全長約446米,D1800排水管長約634米,D2200排水管長約323米。針對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白云機場油管,機場輸油管道呈南北向布置,東區二期規劃四路道路排水A線相交。經初步勘查及設計圖紙表明
6、:輸油管道埋深約為原地面下約2.9m(原地面至最頂面),距離Y44工作井約16M,油管D273,管頂高程16.9M,雨水管管內底高程13.473M,油管與雨水管高差約3.5M,與污水管高差約0.6M,埋深較淺,因此在進行排水頂管施工和路基填筑前對輸油管道進行保護處理。三、 工程地質1、地質巖性據鉆探資料,場區主要揭露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ml)、全新統河流相坡積層(Q4dl)、全新統河流相沖積層(Q4al)、第四系上更新統河流相沖積層(Q3al)及殘積層(Qel)。基巖為燕山晚期第一階段(5 3-1)花崗巖。現根據場地巖土層的成因、巖性和狀態自上而下劃分為:(1)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
7、Q4ml)根據組成成分可分為: 1雜填土:出露于部分場地,程透鏡狀分布。褐灰色、褐紅色,稍濕,松散。主要有碎石塊及少量粘性土、中粗砂組成,碎石含量約為60-75%,塊徑一般為3-5cm,最長可達12-15cm,層頂埋深0.00-0.4m,層厚0.8m,平均1m。2素填土:,層厚0.4-3.1m,平均3.6m。(2)第四系全新統河流相坡積層(Q4al)粉質粘土:分布于部分場區。呈層狀連續分布。層頂埋深0.00-4.6m,揭露厚度2.0-7.5m平均3.96m。(3)第四系全新統河流相沖積層(Q4al)1礫砂:出露于部分場地,呈透鏡狀分布。石英礫含量約為25-30%,粒徑2-5mm,層頂埋深3.6
8、-5.7m,層厚2.1-3.2m,平均2.7m。2泥炭質粘土、泥炭質粉質粘土、淤泥:層頂埋深3.2-10.8m,層厚1.2-4.5m,平均1.96m。3粉質粘土:廣泛分布于整個場區,呈層狀連續分布。層頂埋深3.9-13.4m,揭露厚度1.0-7.2m,平均3.15m。4中、粗砂:揭露與部分場地,呈透鏡狀分布。層頂埋深3.4-15.4m,層厚0.6-2.6m,平均1.41m。5淤泥質細砂:揭露于部分場地,呈透鏡狀分布。層頂埋深8.8-11.2m,層厚0.5-2.5m,平均1.51m。(4)第四系上更新統河流相沖積層(Q3al)1粉質粘土:僅揭露于鉆孔Lzk3、Lzk10及Lzk11,層頂埋深3.
9、9-15.2m,揭露厚度0.5-5.4m,平均1.84m。2粗砂:揭露于部分場地,呈透鏡狀分布。層頂埋深5.9-14.2m,層厚0.9-2.5m,平均1.49m。3泥炭質粉質粘土:出露于部分場地,呈透鏡狀分布。層頂埋深11.0-14.4m,層厚0.8-3.2m,平均2.0m。(5)殘積層(Qel)為花崗巖風化殘積土,巖性為砂質粘性土,遇水易軟化崩解,按其狀態自上而下可分為:1可塑砂質粘性土:分布于部分場區,呈透鏡狀分布。層頂埋深1.1-14.0m,層厚1.0-6.9m,平均3.4m。2硬塑砂質粘性土:分布于大部分場區,呈似層狀或透鏡狀分布。層頂埋深1.8-17.1m,層厚0.5-10.2m,平
10、均2.96m。(6)燕山晚期第一階段(5 3-1)花崗巖場區基巖主要為燕山晚期第一階段(5 3-1)花崗巖。中、粗粒花崗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石英、長石、黑云母等。按其風化程度自上而下可分為:1全風化帶:僅揭露于部分鉆孔。巖芯呈堅硬土柱狀,土質遇水易軟化崩解。層頂埋深2.5-18.0m,帶厚0.8-9.0m,平均2.41m。2強風化帶:揭露于部分場區。巖石風化強烈,裂隙發育,巖芯呈半巖半土柱狀,局部呈3-5cm碎塊狀,遇水易軟化崩解。層頂埋深2.5-11.0m,帶厚0.2-4.0m,平均1.51m。3中風化帶:揭露于部分鉆孔。巖芯多呈10-25cm柱狀,局部夾6-8cm塊狀。巖質較堅硬
11、,錘擊聲脆。層頂埋深0.5-6.3m,揭露厚度4.0-4.7m,平均4.35m。4微風化帶:僅揭露于部分鉆孔。層頂埋深3.5-13.1m,揭露厚度0.5-6.7m,平均2.75m。2、地下水場區地下水類型主要有上層滯水、孔隙承壓水和孔隙裂隙承壓水。(1)上層滯水:賦存于人工填土層中。場區內人工填土層分布廣泛,結構疏松,含上層滯水,控制。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生活用水的滲水補給。(2)孔隙承壓水:賦存于第四系全新統、上更新統河流相沖積層之砂層(1、4、5、2)中。場區砂層透水性良好,具有一定厚度,在砂層出露的地段,含豐富的孔隙水。孔隙水主要為承壓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和上游地下水徑流的側向
12、補給。(3)孔隙裂隙承壓水:賦存于強風化及弱風化巖孔隙裂隙中。場區強風化及弱風化巖孔隙裂隙發育,含孔隙裂隙水,具有較高的承壓性,但含水量一般不大。地下水主要接受上覆砂層孔隙水的越流補給和上游地下水徑流的側向補給。根據鉆孔終孔24小時后觀測,局部地段位于上山,地下水位未見,場地地下水混合穩定水位埋深一般為1.2-3.6m。四、輸油管道保護涵的設計1、設計規范:公路橋涵通用設計規范(JTGD60-200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D262-2004)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63-2007)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設計規范(JTG
13、/T F50-2011)公路圬工橋涵設計規范(JTG D61-2005)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JTG/TB07-01-2006)城市橋梁設計規范(CJJ 11-2011)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2、 技術標準:設計荷載:城-A級環境類別:I類設計時速:30km/h跨徑:2M安全等級:三級a) 主要材料:蓋板:C30混凝土側墻:,C30 P6混凝土。鋼筋: HRB335. HRB300b) 設計要點:1) 結構計算蓋板:蓋板的兩端為鉸接支承在臺身上端,內力計算不考慮側墻傳來的水平力。計算側墻頂上車輛荷載引起的豎向土壓力時,車輪或履帶按其著地面積的邊緣向下作45
14、角分散。當幾個車輪或兩條履帶的壓力擴散線相重疊時,則擴散面積以最外邊的擴散線為準。分離式側墻:上部蓋板與涵底鋪砌分別作為側墻上、下支撐點,側墻作為上、下段簡支的豎梁,承受豎直荷載以及水平壓力。截面強度按偏心受壓構件進行計算。側墻荷載:側墻所受荷載包括涵身自重,側墻側面及頂面填土的重力及壓力、設計荷載等。涵洞基礎置于普通粘性土或砂性土上,要求基底持力層土的容許承載力100kpa,非巖石地基應設沉降縫,側墻的沉降縫每隔4-6m設一道,沉降縫貫穿整個斷面(包括基礎),縫寬12cm,縫內用瀝青,麻絮堵塞。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預制蓋板每塊板加4個吊鉤,吊鉤設在兩端支點處,安裝時分清正反面,不可倒置。預制
15、蓋板安裝時,蓋板與涵身的接粗面加裝墊油毛氈,起到減震作用。預制蓋板安裝完畢后,應用30號水泥砂漿充填臺背與蓋板間的間隙,當其強度達到75%的設計強度時,才能進行臺背填碎石砂,并在不小于2倍孔徑范圍內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碎石砂對稱填筑,分層夯實。3、 蓋板涵結構圖2016年4月12日下午,華南藍天航空燃油有限公司到現場進行了油管保護進行磋商,初步修改了原設計圖。具體修改圖見附圖。輸油管道保護蓋板涵結構圖輸油管道保護蓋板涵配筋圖說明:1、本圖尺寸單位以cm計。 2、要求地基承載力100kpa。3、本涵為保護燃氣管道。4、施工時根據輸油管道位置確定涵洞標高,并注意保護好管道。5、蓋板配筋參見鋼筋蓋板涵、
16、通道通用圖,涵身配筋見附圖。6、A線道路跨輸油管設置長度以道路中心線為基點,各自向兩邊延伸15米,共30m。U型槽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槽底距離油管底0.5米,槽中用中砂回填,槽頂采取鋼筋混凝土蓋板進行保護(見上圖 )。五、施工方法1、施工流程圖1)輸油管道保護涵施工流程:測量定位 人工開挖管頂及兩側土方 人工清理基坑底面 作觸探測試 合格 基礎幾何尺寸放樣 基礎支模、澆筑C20混凝土 墩身幾何尺寸放樣 涵身支模、澆筑C30混凝土 涵身填砂 蓋板預制及安裝 涵背回填2)施工放樣:用全站儀定位放線。先放中心樁,做好樁點固定保護,經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后,沿其中軸線放涵洞基礎邊線和工作面寬度線,按設計
17、及規范要求和地質情況(本案為素填土)進行放坡,定出施工開挖線,并灑灰線。2、基坑開挖全采用人工將輸油管道兩側0.5m寬以外的回填土按基礎設計尺寸挖除,挖至管底下0.2m內。用人工每510m分段進行基礎開挖;先清除保護管線表面覆土后,在管線表面橫向交叉鋪蓋沙袋或者木模板以保護其不受損壞;然后再開挖涵臺下一段基礎。開挖深度按設計要求嵌入持力層以下不小于50cm,邊坡按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控制,考慮到輸油管的基底土層為素填土,按設計要能滿足基底安全,無需作土體固化,對溝槽底基層采取30CM厚碎石換填用水沖實,鋪5CM石屑找平。為防止地表或地下水對基礎造成影響,沿基坑底邊線挖30cm30cm排水溝,并在
18、四角挖集水坑,需要時用水泵抽水。在挖基槽過程中,余土應隨挖隨運,不得堆積在基坑兩側,以保持基坑邊坡穩定和管線安全,視具體施工情況而定,必要時采用6米鋼板樁加支撐雙邊支護措施,力求保證基坑的穩定性。基坑開挖到位后及時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和通知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立即封底3、 整體式基礎基坑地基承載力測試,當100kpa時,將基礎底整平順,放樣定位后,掛線修齊基礎內外壁,并用M7.5砂漿抹平,幾何尺寸驗收合格后,澆筑C20混凝土,振搗密實,及時回填養護。4、 涵身首先基礎上放樣,并對基礎與涵身結合面進行鑿毛處理,支模板,加固處理,檢查幾何尺寸,驗收合格后,澆筑C30混凝土,振搗密實,用土工布覆蓋養護
19、。涵身內胸腔部分用中砂回填。5、 預制蓋板及安裝清理蓋板預制場地,安裝模板,安裝鋼筋,檢查蓋板幾何尺寸,鋼筋規格,數量,位置及保護層厚度,合格后澆筑C30混凝土,振搗密實,脫模,覆蓋養護。蓋板混凝土強度達到90%,即可進行蓋板安裝,蓋板安裝接縫處用砂漿填縫。6、沉降縫基礎及涵身每46m設一道沉降縫,沉降縫須上下貫通,縫寬12cm,拆模及時采用瀝青,麻絮填充處理。7、涵背回填當涵身強度達到75%,蓋板安裝完成后即可進行涵背分層回填,應回填透水性良好的中粗砂,分層均衡沖水夯實。六、安全及其他措施 1、施工前及施工期間安全措施1)在進行輸油管道施工時,在小坑村大道側設置鐵皮圍護板,并在圍護板上每隔1
20、0米貼反光紙,其他位置用警戒帶圍起警戒范圍,并在適當位置設置“輸油管道施工,禁止通行!”等安全警示標牌。同時在施工前應提前告知輸油管道管理部門我項目部輸油管道部位施工的具體時間。2)、開始施工前,集中所有施工人員進行針對輸油管道的安全教育并由我部認真組織施工技術交底。保證每個員工都了解保護輸油管道安全的重要性,確保按規范施工。3)輸油管道保護施工應在專業施工員的監督下,專職安全員應協助施工員指揮現場安全施工。4)在進行溝槽開挖至輸油管道安全范圍時,采用人工挖方至輸油管道進行準確位置標注,在采用人工挖方確保管道安全,確保對輸油管道的安全保護,當溝槽范圍內采用管道上部結構進行溝槽開挖時,且專業施工
21、員及專職安全員,應一直蹲守施工現場,直至輸油管道施工完畢為止。5)在施工及保護期期間嚴禁重型車輛在埋地管道上及管道邊緣5m范圍內行駛。6)、在施工輸油管道區段期間,規定禁火區域,嚴禁所有人員在施工現場內吸煙或使用明火,并保證安全用電。7)嚴禁在地面管道線路、架空管道線路和管橋上行走或者放置重物。8)當管道露面后,嚴禁采用移動、切割、打孔、砸撬、拆卸等手段損壞管道。9)其他未盡安全事宜按國家相關規程、法律、法規執行。2、輸油管道開挖后保護措施1)輸油管道開挖后,在未進行回填土完成之前設專人在此段進行24小時巡邏。2)除開挖時鐵板圍護照常設置外,在要道設置警示牌,管道范圍外設置安全警示帶。七、事故
22、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實施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石油輸油管道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令、法規有關規定,“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確保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能有效的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優先保護人和優先保護大多數人,優先保護貴重財產,使救援工作科學、迅速、措施得當,做到有備無患,以免措手不及、手忙腳亂,特制定本預案。(一)、應急救援機構的組成: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人員名單、聯絡電話如下:姓 名(機構)職 務手機/電話職責許生項目經理總指揮洪生項目技術負責人副總指揮林文企業技術
23、負責人副總指揮曹斌應急備料負責人負責物資設備保障洪2翔安全員技術處理組組長洪龍施工員危險源風險評估組長及事故調查組負責人蕭鐘敏現場負責人技術處理組副組長朱沛仕現場搶救組負責人劉志明設備、電路負責人財務部、資料室黃欣萍后勤供應組施工班組班組長及組員方傳愉現場搶救組劉錫堯司 機護送人員及救災物資等火警電話:119救護中心電話:120匪警電話:110(二)、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領導小組職責和分工: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
24、關人員的安全; 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 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 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組織項目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3、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 搶救現場傷員; 搶救現場物資; 組建現場消防隊
25、; 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對事故現場進行現場保護及設立警戒范圍。4、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 對各施工現場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 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 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 落實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 確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 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5、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 根據項目經理部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
26、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 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對事故現場進行現場保護及設立警戒范圍。6、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 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 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 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7、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 保護事故現場; 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 調查了解
27、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8、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 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廠場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 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 定期收集和整理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 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
28、服務。(三)、應急物資準備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救援車2輛2擔架23撬棍3支4鐵鏟35鐵鍬36其他跌打損傷藥品及包扎紗布(四)、應急響應1、報警1燃氣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應立即向119、110和輸油管道管理部門報警,有人員傷亡的并報120救護。報警內容為:報告人姓名、身份、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類型、狀況,企業名稱、對外通迅聯系等,另外還應派人到路口接應。且應立即通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派人員趕赴事故現場。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后,應訊速確定事故狀況和性質,確認為本預案適用范圍的事故后,應立即報告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啟動本預案。2、啟動程序1應急救援小組人員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現場,按職
29、責分工開展工作,并聽從現場指揮組的統一指揮。2及時搶救生命。凡事故現場發生人員傷亡,救援搶險組應首先組織力量全力搶救傷員,送入就近醫院救治。3制止燃氣事故的蔓延、發展。如事故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要積極組織人員、設備或物資,盡快制止事故發展,如可能發生燃氣大面積泄漏或爆炸,應采取果斷疏散措施,避免再次發生人員傷亡。防止周圍較近居民及圍觀群眾造成中毒等惡性事件發生。4警戒與疏散。事故現場需緊急疏散人員或物資時,應在最短時間內劃定警戒范圍,組織引導人員、車輛和設備的疏散。燃氣泄漏現場,應禁止所有火種,人員應向上風方向疏散;5做好現場保護。事故處置結束,應保護好現場,為事故調查、分析提供直接證據,待事
30、故調查組有明確指令后,再決定清除事故現場。如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好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見證人員簽字,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必要時應對事故現場和傷亡情況進行錄像或拍照。6聯系外界救援。因處理事故需要市、區其他部門支持配合的,由領導小組統一協調、調度、落實。7、當輸油管道管理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到達現場后,應積極配合及協調他們進行管道的修復工作及疏散、警戒、事故調查工作。8重特大燃氣安全事故處置結束后,內部組織負責人應及時組織開展調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查明事故的性質和責任,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及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
31、生所采取措施的建議,以及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檢查控制事故進一步發展的應急措施是否得當和落實,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后報市領導小組。如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組成調查處理工作機構,事故調查組應如實提供證據并配合調查。對處置事故中表現突出的個人與單位,應予以表彰。3.工作要求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領導,做好輸油管道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2、制定方案,組織落實。根據本預案要求,制定相應的救援預案,保證本項目部搶險救援人員、物資、設備、器材、落實到位。3、熟悉預案、組織演練。組織有關人員熟悉本預案,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救援任務,并組織訓練和演習。4、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阻攔或拒絕。 5、項目應急準備和救援指揮流程圖(見下圖)應急準備和救援指揮流程圖應急救援YNYYN關閉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關閉)總結評審突發事故發生警情判斷響應級別報警信息反饋應急起動救援行動現場指揮到位應急資源調配信息網絡開通領導小組到位醫療救護技術分析工程搶險人員救助事故調查解除警戒現場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