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工程概況326省道沭陽段路線起自舊路西南側約1.4km沭陽縣與漣水縣交界處,向西北延伸繞越沂濤鎮區后接舊326省道,沿舊路向西在古屯河西側約500m處與舊路分離,繼續向西沿馬廠鎮規劃鎮區南側布線,在蘆新河東側約600m處再次接舊路,利用舊路向前延伸至章集社區東西側張劉村,與舊路再次分離后在章集社區南側向西布線,在武河村與新205國道交叉,繼續向西依次跨越京滬高速公路、柴南河、柴米河以及老沭河,之后下穿新長鐵路至規劃松江路,繼續向西跨越淮沭河后至終點245省道。S2標起止老326省道八支渠東側附近,之后沿舊路向西在古屯河西側約500m處與舊路分離,繼續向西沿馬廠鎮規劃鎮區南側布線,于葛蕩村西
2、側附近結束,樁號范圍K6+500K13+200。二、舊路路面狀況總體評價本項目部分路段利用現狀326省道,326省道現有道路均為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寬度9m。1通過與地方養護單位溝通,326省道已進行過多次大中修改造。但到現在為止,路面整體狀況仍然較差,路面存在較多橫縱向裂縫及坑槽修補,修補后路面狀況并未得到有效改善。2通過全線的彎沉檢測結果看出,左幅路段代表彎沉均值41.3(0.01mm),右幅路段代表彎沉均值41.7(0.01mm),與新設計路段(路面彎沉值21.2)相比舊路總體彎沉較大,道路承載力較差。若采用加鋪改造,路面各層容易破裂,加鋪后極易形成反射裂縫,存在嚴重的病害隱患,無形中增
3、加了后期路面維護的費用,并對行車安全造成一定的潛在威脅。3.本項目舊路左側大部分為深排水溝,其溝底距舊路路面頂為35m。若在舊路基礎上采用加鋪改造方案,將使縱斷面進一步抬高,增加路基土方量。若將舊路路基路面挖除新建,開挖量可用于排水溝回填,同時將縱斷面優化設計,降低填土高度,可減少路基土方量,降低造價。同時,由于溝底距舊路路面頂高差較大,在現狀基礎上拼寬易引起新舊路基差異沉降,需采用特殊路基處理。若采用降低縱斷面新建方案,可減少新舊路基差異沉降,降低特殊路基處理費用。根據對以上路段路面情況的調研分析,為確保新建路面結構有較好的基礎,本次將舊路段路面均挖除后新建。三、舊路改造方案本項目K6+500K8+400路段存在舊路,為保證工程質量,舊路部分均考慮挖除后新建進行處理。路基填筑時,挖除舊路面后,下挖至新建路面底部以下110cm,原地面碾壓,壓實度不小于90%,其上分兩層填筑30cm5%石灰土,上層壓實度不小于94%,下層壓實度不小于92%;路床采用80cm6%石灰土填筑,壓實度不小于96%。舊路挖方量較大,根據本項目特點及其他項目棄方利用的經驗,對棄土方案做如下考慮:在舊路兩側存在縱向河溝的路段,舊路路面棄方進行壓碎等處治后可代替河塘段底部碎石土進行回填;舊路路基開挖土方綜合整治后,在滿足路基填料要求前提下,可作為路基填土進行利用。四、技術方案1.瀝青面層進行銑刨作業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