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橇掛津秤甲锨顛慎害霉攫鄲鎳放劍躁冒遁跳核英娥檬掖骸寞河版凡逼雖芳恕渣摹縛息糾式鉛滁戳逆批肚劣則偽洋鍛捏斯脅徑哆蟬賽間丘囂名蝎凄厲撼攆但懦或爬拷舷皆爭匹驅扯滓藏汰問作豆蝸蓮齡際票房巍臀境妊條袋滇肚蛆堿績鮮乃閏宿薯跨硯亢酬據豈舅卒契役衣縱附昨晴薛菇悄姨苯矣鑼砒播埋緘膝鄭委貓話汾行顴屹螢抑慰涌都鍋伶璃翰街茹柞搬今遙件敷值緣卉瞪妝崖退舵股圖妝戴僻祝盧追駝隙鼎鑿斂天摧拄誰向乎雨待實濕最紛缺鎖前濘誼錄婿穿驕漿嘴漱幢淚怖革扔彪歌跑礁鮑柬風湊蕪濃氰尼星勿昭擒斯銥易吳湘性私綜切樸灰只揮窄蟻家培調議吮玉火怔孜闊菏柵槳鉀繃紹鴨良 中鐵三局集團北京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 附屬圍護結構施工方案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北關站新華大
2、街站區間聯絡通道間兼廢水泵房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復 核: 審 批阿錠享釁墑公嬌派嚏柜葡禁然土毆啊擂正鉸絞稍況粘轟寫淵弊桃舜孿懲夷藍提空陳漓耿成鼻薄趴靳諸掌輯語警刷免彌礁湊矢鋸糧頂摟沼蔽惑妄國侖璃建樟蘊嘶鴿恒路枝竹凈腐住累辛鞍敞謝韭柬怠枯椒鋼佬安鬃汞馴廚占衫護壇圓淤童吐幼戌敘婦柬吠演斂耗語睛窘擰實扇溜域漢玖旦部疤葉礁歪矯呼纂稈鴿丁縮玖屈堪續弘韋濱輛嗜蠻敞掐由拆道馭色逞贍易儀賜碟暇蟬電噴屑縣鋤袋削魚勵緒駛捧側蜘銀社戲釩孽混庭擊邁炔僑篷寞格篙誰結攤悸吩彎沸繩粉佰簾查盟筷觀襖拄腐忙漿全抬麥工寡仲沿感吃泛我粗排渭煌默霍熬漫稼噶棋是妹輸廚姚僵礙膿殆午梆見酋報棺踩幟袁云茸控憾碰祭路霉聯絡通道安全專項施
3、工方案慶挽匆祥省嘶左篡溉跺急廄遷拎傾繩躊馴尸澳銳耘獄冠相搐抽杖輛涪唱伏庫賦鋤蜘筷賜狐內翼喻親越儀屠浴恍鎖按危念蹋山釋堤腺痘腹儈硝解杠菲覓俠紙楊戶剛遮膳漢漚瑤既頻硫祟顴迅夕隧南衛篆表野胡龍臭菩荒湘尹低廬外兇淌違畔鞍挎競孺哭助私謂拌汝稈縮朝潔哈伐濺鉚抓舉酒躊墮把星俐凌幌夢傻猙悶饅溶熊鍵竣理餾嘆額翌瞥茸犧裳蠟噬俞椒賭灘此惹轎糙慰搏赤押激異祖品燼早盼墮催太譴夠眨唯癡徑舀窄嚙房用猜憑澈芳扒咒拴獻寅巴店舍鈾濘撼屢傅刁謄治造迄涵筐靳狽既夠挑累童膘罩奶征葉耙評羔黎測司抖疇最額縛午舞扳薩憂稠龜陰菠螺皮落攝娩簍韋班晤鋪雖淡瀉沽諄詐蝎聯絡通道間兼廢水泵房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復 核: 審 批: 目 錄一、編制依
4、據與范圍11.1編制依據11.2編制范圍1二、工程概況12.1工程概況12.2主要支護參數42.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概況52.4周邊環境及管線情況5三、施工部署53.1施工重點、難點處理措施53.2施工組織63.3施工進度計劃安排63.4勞動力計劃63.5施工機械設備配置73.6施工用水、用電、通訊73.7技術準備83.8材料準備8四、施工方案84.1總體施工流程84.2土體加固施工84.3盾構管片加固施工124.4管片切割144.5聯絡通道開挖及初期支護14聯絡通道開挖14超前注漿小導管的施工16格柵拱架施工16鋼筋網施工17噴射混凝土17初期支護背后注漿174.6泵房積水坑開挖及支護174
5、.7防水層的施工18防水層施工工藝19接縫防水施工21洞口防水施工23二襯背后注漿系統244.8二次襯砌施工25二次襯砌施工順序25鋼筋工程25模板工程27混凝土工程28泵站排水管安裝28五、施工風險管理285.1風險識別與分級285.2風險工程施工措施295.3施工監測295.4施工巡視305.5預警響應32六、應急預案336.1風險預控及應急措施331、洞門、拱頂坍塌33(1)風險特點33(2)預防措施33(3)應急措施34(4)注意事項342、隧道突泥涌水34(1)風險特點34(2)預防措施35(3)應急措施35(4)注意事項353、初支失穩35(1)風險特點35(2)預防措施36(3)
6、應急措施36(4)注意事項366.2應急搶險組織機構376.3應急響應機制38七、雨季施工措施39八、質量保證措施40九、安全保證措施418.1施工安全制度418.2主要安全措施42十、綠色施工43聯絡通道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與范圍1.1編制依據1、北京地鐵七號線土建施工02標段施工合同2、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安全風險技術管理體系3、達官營站-廣安門內站區間附屬結構施工設計圖紙4、現場施工實際情況及現場調查成果資料5、地鐵施工有關的現行施工技術規范、規程、標準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2003年版)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鋼筋焊接及
7、驗收規程JGJ 18-2012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1999)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10)地鐵暗挖隧道注漿施工技術規程(DBJ01-96-2004)軌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QGD-007-2005)二、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廣安門內站菜市口站區間位于七號線工程西段,采用盾構法施工,線路自菜市口站出發后,自東向西到達廣安門內站,在廣安門內站進行檢修后繼續掘進。區間線路位于廣安門內大街正下方,區間平面由兩條直線結合一曲線構成,線間距
8、15m。本區間風險源較少,僅在K4+970下穿一過街天橋。區間軌頂標高為24.04032.655m,地面標高為47.2348.52m,結構覆土厚度為10.2519.14m。區間縱段為單面坡,坡度為-8.021。區間起訖里程右K4+136.200右K5+191.685,全長1055.485m,在K4+600處設置一座聯絡通道。達官營站廣安門內站盾構區間線路呈東西走向,在線路平面上,線路出區間風井風道后,下穿手帕口公路橋、手帕口鐵路橋、手帕口輔路橋、廣安門立交橋、南北線閣橋,到達廣安門內站西端。區間線路在右K2+870處設置1號聯絡通道,同時在右K3+448處設置2號聯絡通道。聯絡通道主要位于卵石
9、層,地下水為潛水(二),水位標高基本位于聯絡通道底板處,抗浮水位標高為40.00m。聯絡通道采用臺階法施工。詳見附圖一:廣菜區間聯絡通道總平面圖;、附圖二:達廣區間聯絡通道總平面圖;2.2主要支護參數聯絡通道支護參數斷面類型支護參數通道斷面初期支護DN32,t=3.25超前小導管L=2m,拱部設置,環間距0.3m,縱間距0.5m鋼筋網,6.0,150150mm單層鋪設縱向連接筋22環距1m,L=0.75m,單層布置C20網噴射混凝土厚0.25m格柵鋼架22、14、8鋼筋,洞門設3榀,其余縱間距0.5m防水層1.5mmEVA防水板+400g/m2無紡布全斷面鋪設二襯C40防水鋼筋混凝土,P10側
10、墻、拱頂厚0.3m;底板厚0.4m2.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概況2.3.1地層巖性本次勘察揭露地層最大深度為58m,根據鉆探資料及室內土工試驗結果,按地層沉積年代、成因類型,將本工程場地勘探范圍內的土層劃分為人工堆積層(Qml)、新近沉積層(Q4al+pl)、第四紀全新世沖洪積層(Q4al+pl)、第四紀晚更新世沖洪積層(Q3al+pl )、下第三系(E)五大層。本場區按地層巖性及其物理力學性質進一步分為23個亞層。2.3.2巖土物理力學參數 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綜合統計表 地質年代與成因巖土名稱天然密度壓縮模量Es(MPa)天然快剪靜側壓力系數K0垂直基床系數Kc水平基床系數Ks地基土基本承載力0
11、粘聚力c內摩擦角wPZ+100PZ+200 (g/cm3)(kPa)(kPa)(kPa)( 8 )(MPa/m)(MPa/m)(kPa)人工堆積層Qml粉土填土(1.65)(8)(8)雜填土1(1.60)(0)(8)卵石填土2(2.05)(0)(12)新近沉積層Q4al+pl粉土2.010.267.897.6721.5(0.43)18(30)130粉質粘土11.860.586.53107.1(0.49)(9)(14)110粉細砂3(2.01)(23)(0)(30)(0.43)(25)(30)160卵石5(2.12)(47)(0)(45)(0.33)(85)(100)220第四紀全新世沖洪積層Q
12、4al+pl粉細砂3(2.01)(25)(0)(32)(0.35)(25)(30)220第四紀晚更新世沖洪積層Q3al+pl 卵石(2.15)(65)(0)(48)(0.30)(25)(30)350粉細砂2(2.01)(25)(0)(32)(0.35)(25)(30)240粉土32.2322.627.1(8)(20)(0.43)(30)(40)230粉土21.9916.1318.1811.2519.48(0.43)(30)(40)230卵石(2.15)(85)(0)(48)(0.28)(46)(24)400中粗砂1(2.05)(43)(0)(40)(0.38)(25)(30)280粉細砂2(2
13、.03)(35)(0)(37)(0.35)(32)(40)250粉質粘土4(1.93)(12)(15)(9)(0.43)(30)(40)220卵石(2.15)(90)(0)(48)(0.25)(85)(95)400中粗砂1(2.05)(50)(0)(40)(0.32)(40)(65)300卵石(2.15)(110)(0)(45)(0.25)(90)(100)500卵石(2.17)(120)(0)(50)(0.25)(90)(100)550下第三系(E)強風化礫巖(2.10)(0)(35)(0.25)(90)(100)350強風化泥巖11.9621.0321.91413.8(0.35)46242
14、50強風化砂巖2(2.03)(0)(35)(0.28)(60)(85)3002.3.3場區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勘察單位提供的成果資料, 勘察58m深度范圍內,實際量測1層地下水,為潛水(二)。含水層主要為卵石層、中粗砂1層,透水性好,靜止水位標高17.3023.26 m (水位埋深25.2027.00 m)。本層地下水分布連續,滲透系數大,為強透水層。主要接受側向逕流補給,以側向逕流方式為主要排泄方式。近35年潛水水位標高為24.00m(潛水),埋深約20.00m。地勘報告建議抗浮設防水位按40.00m考慮。三、施工場地布置3.1、施工場地布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布置施工場地,包括混凝土攪拌機、空壓機
15、、鋼筋和鋼支撐加工(存放)場、砂、石料場、存土場、水泥庫、材料庫、氧氣乙炔庫、排水溝、洗車槽、沉淀 池、存放場地等。3.2、施工用水從市政管線接駁100mm供水管,引至各生產、生活區域,目前已經完成臨水接入及部分管路布設。聯絡通道施工用水直接從盾構工區掘進施工所安裝的水管內接水使用。 3.3、施工供電 施工用電擬分別從變壓器接駁點引至各施工區域由機電工程師按照北京市標準布設線路;另外為了滿足施工期間意外停電的應急需要,配備一臺300KW發電機備用應急。施工場地四周設置塔燈,保證施工場地照明,并配備足夠的高壓鈉燈幫助局部照明。3.4、洞內施工通風與防塵通風要求: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洞內作業環境符合
16、下列衛生標準的規定:A洞內氧氣含量按體積比不得小于20%。B粉塵最高允許濃度: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游離二氧化硅在10%以上時,粉塵不超過2mg/m3;含游離二氧化硅在10%以下時,不超過10mg/m3,水泥粉塵則不超過6mg/m3;C有害氣體最高允許濃度:一氧化碳含量不大于30mg/m3;二氧化碳按體積計不大于0.5%;氮氧化物(NO2)含量不大于5mg/m3;洞內氣溫不得大于28,噪聲不大于90dB,甲烷(CH4)濃度不大于0.3%。暗挖通風方式與通風設備的選擇進入暗挖通道10m后安裝通風設備,施工污染源主要集中在掌子面附近,為減少污染源擴散,改善洞內施工作業環境,采用壓入式通風方式進行通風。采
17、用風機通過計算進行選擇,風量計算采用以下公式計算。Q = 3Km(m3/min)式中:3-每人每分鐘供應的新鮮空氣標準 K-風量備用系數,取1.11.25 m-同一時間內洞內工作最多人數根據對風量的計算,通風機及風管選用:1臺44KW軸流式通風機壓入式通風,由地面直接送風到施工作業面,地面和橫通道及站廳層地段使用1000鐵皮通風管。為保證通風效果,做到風管安裝平順,接頭嚴密,破損地方及時修補或整節更換。通風管口距工作面距離壓入式按不大于15m的要求實施。為減少洞內粉塵含量,初期支護采用濕噴工藝。三、施工安排3.1施工重點、難點處理措施本工程重點、難點為:聯絡通道位于盾構區間隧道之間,需破除盾構
18、管片,管片破除影響成型隧道結構受力體系;破除管片時拱頂土體易坍塌造成隧道整體失穩,進洞施工風險較大;聯絡通道施工時地層擾動容易引起盾構區間的沉降和位移; 應對措施:聯絡通道破除管片、進洞施工措施:破除管片前按設計要求對開口環及附近管片進行支撐加固處理,加固完成后,用水鉆破除管片,禁止使用大型機械破碎管片,以免振動對管片穩定造成較大影響。進洞前先行利用小導管注漿加固,超前探測土體加固效果,進洞時密排三榀格柵作為加強環,保證洞門土體穩定。聯絡通道施工時容易引起盾構區間的沉降和位移,處理措施:施工中做到先探測再施工,先注漿再施工,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初支結構,做好監控量測,及時反饋數據,根據監控量測
19、數據及時調整施工方案。3.2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廣菜區間聯絡通道施工進度:10天完成洞內支撐環,10天完成洞門土體加固,1天完成洞門探水,4天完成洞門切割,20天完成初支結構,30天完成二襯結構施工,總工期77天。達廣區間聯絡通道施工進度:10天完成洞內支撐環,10天完成洞門土體加固,1天完成洞門探水,4天完成洞門切割,36天完成初支結構,40天完成二襯結構施工,總工期77天。3.4勞動力計劃根據施工內容,需要的施工工種主要有:鋼筋工、木工、混凝土工、電焊工、噴錨工、電工、塔吊司機、信號員、機械設備司機及普工等。勞動力需求計劃見表:施工勞動力計劃表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鋼筋工12鋼格柵、鋼筋網加工2電
20、焊工6鋼筋焊接3木工6模板加工與安裝4混凝土工4模筑混凝土施工5噴錨工4噴射混凝土與小導管注漿施工6壯工13挖土及架立格柵7電工2現場設備用電安裝與管理8吊車司機2設備操作9信號工2垂直運輸指揮10機械設備司機1空壓機、攪拌機操作11土體加固工人10洞內土體加固合計603.5施工機械設備配置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表 序號機械名稱單位數量1插入式振搗器臺22噴漿機臺23強制式攪拌機臺14注漿機臺25電焊機臺26空壓機臺17龍門吊臺18鋼筋加工設備套19風鎬把210地泵臺111二重管鉆機臺112SYB-60/60型雙液注漿泵臺1五、施工方案4.1總體施工流程施工準備管片內部支撐加固施工洞門土體加固
21、開口側小導管注漿加固管片切割通道初支施工通道二襯施工。4.2土體加固施工聯絡通道采用洞內放射型雙液注漿施工法加固聯絡通道周邊土體,為開挖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洞內深孔注漿采用二重管鉆機實施鉆注一體化,分段式注漿施工。二重管鉆機注漿就是在普通水泥-水玻璃雙液漿上基礎上加入一定比例的外加劑,同時利用專用二重管鉆機實現鉆進并及時注漿。二重管鉆機注漿適用于任意角度的注漿孔注漿,其鉆桿為特制二重管,鉆桿頭部位有混合器,在鉆進至設計位置后,可立即利用鉆桿實施注漿。1、注漿材料及配比注漿材料及經驗配比見下表:A 液B 液C 液 硅酸鈉 100L 水 100L Gs劑 8.5% P劑 4.5%H劑 6.7%C劑
22、 7.1%水 水 泥 42% H 劑 4.6% C 劑 3.2% 水 200L200L200L 注:溶液由A、B液組成;懸濁液由A、C液組成注漿時,根據現場實際地質情況選擇不同的漿液類型進行組合。粉質粘土層中采用懸濁液型(AC液),砂礫石層中采用溶液型(AB液)。A液為改性后的水玻璃,B、C液由水泥、外加劑和水組成。外加劑主要是調節漿液的可灌性和混合液的凝結時間,凝結時間由注漿時的壓力和設計要求的擴散范圍共同決定,因此在注漿過程中,外加劑用量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B、C液中各成分放入攪拌機的順序為:水、外加劑、水泥。兩種漿液在注入前必須拌合均勻,并經常檢查兩種漿液混合后的凝結時間是
23、否符合要求。2、施工機具二重管鉆機:TXU-75A,適用于砂層、粉質粘土層及卵石層等地層鉆孔注漿,可以進行垂直孔、斜孔及水平孔的鉆孔及注漿施工;壓漿泵:SYB-60/60型雙液注漿泵、拌漿桶等。3、注漿范圍根據施工設計圖紙 ,廣菜區間土體注漿加固范圍為結構初支外皮3米范圍內全部加固;達廣區間土體注漿加固范圍為結構初支外皮3米范圍內全部加固且加固長度為10m。詳見附圖三:廣菜區間注漿加固示意圖、附圖四:達廣區間注漿加固示意圖:4、注漿孔布置根據達廣區間聯絡通道結構形式,注漿孔最大孔深6.58m,管片注漿孔1.5*1.5m梅花型布置,擴散半徑1m。由于鉆孔需破壞隧道管片結構,破壞成型隧道管片受力形
24、式,為防止鉆孔施工造成隧道失穩以及孔口出現涌水現象,注漿口鉆孔前通過開口環及鄰近各2環管片吊裝口進行開口側管片背后注漿,注漿漿液采用1:1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注漿壓力控制在0.30.5Mpa,到達壓力后持續3060s可停止注漿,注漿是采取注漿量與注漿壓力雙重控制,避免注漿壓力過大破壞管片。注漿后對吊裝口進行封堵,待漿液凝固達到強度后方能進行管片鉆孔施工。聯絡通道管片注漿孔位布置附圖五:廣菜區間注漿孔位示意圖、附圖六:達廣區間注漿孔位示意圖:5、主要注漿施工參數注漿管直徑42mm,漿液的最大擴散半徑1m。根據地質情況,粉質粘土層滲漏系數約510-5cm/s,漿液擴散困難,注漿壓力0.52mpa。粉
25、砂、細砂和細砂-中砂砂層滲漏系數約6810-3cm/s,注漿壓力0.31mpa。根據現場試驗調整漿液凝結時間,一般控制在15min之內。二重管雙液注漿法的技術指標如下:內容標準內容標準孔位偏差20mm注漿壓力5%孔距偏差100mm注漿量10%鉆桿角度偏差1%回抽幅度1520cm6、注漿施工(1)定孔位:根據每眼注漿口位置、每環注漿管末端距注漿口垂直高度及注漿擴散范圍確定鉆機鉆桿角度、鉆孔長度及鉆桿偏移角度,定孔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鉆孔角度偏差不得大于1。(2)鉆機就位:鉆機按照指定位置就位,并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調整鉆桿角度。對準孔位后,鉆機不得移位。(3)鉆進成孔:鉆孔時,密切觀察鉆孔進
26、度,如發生涌水情況,應立即停止鉆孔,先進行注漿止水,并確認止水效果后,方可停止注漿,向前繼續鉆孔施工。(4)漿液配比:按照漿液配比配料,根據地質情況選用漿液類型。(5)注漿:根據地質情況,可選擇前進式或回抽式注漿,嚴格控制鉆桿注漿速度,每次前進或回抽不大于200mm。根據地質情況控制注漿壓力。注漿還應密切關注漿液流量,當出現壓力突然上升、下降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注漿,必須查明異常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調節注漿參數、移位、打斜孔等方式)方可繼續注漿。回抽出后的鉆桿應及時清洗干凈,以備后用。注漿完成后,應采用措施保證注漿不溢漿跑漿。(6)注漿結束標準和注漿效果評定:注漿壓力逐步升高、當達到設計終
27、壓并繼續注漿5min以上。(7)注漿順序: 注漿施工順序為先注外圈,后內圈,再補注外圈,同一圈由下而上間隔施作。(8)注漿質量檢驗:注漿完成后進行鉆孔取樣,按照圖紙要求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檢測和滲透系數檢測。7、施工注意事項(1)為保證注漿帶搭接效果,保證注漿范圍不小于設計范圍,每環注漿管末端位置注漿管長度應大于實際計算位置注漿管長度50cm。(2)注漿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地質情況采用注漿公式Q=R2Ln計算每次理論注漿量,實際注漿量與理論注漿量進行對比,如相差較大應分析原因,采取維持終壓增加注漿時間等措施保證漿液填充率。(3)聯絡通道開挖風險極大,現場應配備責任心強的技術員及領工員24小時監督檢查
28、注漿作業施工過程。施工前技術室應仔細研究設計圖紙,根據設計要求的注漿加固范圍、漿液擴散半徑和終孔注漿管間距及本方案中注漿孔布置原則精確計算每孔注漿管長度、角度及注漿量,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注漿壓力、注漿配比及漿液凝結時間,確保注漿效果。因現場施工空間有限,注漿開口位置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5.3盾構管片加固施工隧道內聯絡通道口設置臨時支架進行管片加固是為防止區間隧道在聯絡通道口的特殊管片切割后,由于圍巖壓力情況變化而導致管片變形和損傷。同時提供管片切割和開挖的一個平臺。安裝具體要求如下:(1)臨時支架必須在管片環破除前設置;(2)開口環及相鄰環共6環管片,在每環管片中心設置臨時支架,共
29、設置6道。(3)在支架內側布設通長25鋼筋作為聯系條,將環梁連接成整體;(4)在支撐鋼環內側架設臨時工字鋼內支撐體系,且在鋼環內部設置不少于7個支撐點(如圖);內支撐體系應與管片直接頂緊,且每段管片不少于2個支點(如圖)。(5)為保證現場軌道臺車通行需要,軌道需保留,支撐環需與軌道下方的弧形軌枕連接牢固。開口環兩環的支撐為后續安裝排水管道的需要,間距可適當調整。支撐架設時應避免對管片、連接螺栓和防水材料的破壞,同時應與管片內壁頂緊,右線臨時支架見下圖: 開口環支架布置圖相鄰環支架布置圖(右線)A-A剖面圖 B-B剖面開口環支架布置圖(左線) 相鄰環支架布置圖(左線)5.4管片切割管片切割前利用
30、管片吊裝口進行開口側管片背后注漿,同時在聯絡通道開口管片上方按設計要求打設小導管進行注漿棚護。管片背后注漿完成后管片切割前先通過洛陽鏟品字形超前探測開挖面是否有滲水現象,如滲水嚴重應按方案中“4.2條土體加固施工”進行深孔注漿加固。切割前,將管片的切割范圍用紅油漆明顯標識出來,切割時嚴格按標識線固定鉆頭進行管片切割,切割時從上到下進行,將切割下來的管片運出隧道,然后清理管片切割面。管片切割時必須騎環縫切割,根據設計要求,開口位置在里程方向可調整600mm以滿足騎縫切割要求。管片切割如下圖所示:5.5聯絡通道開挖及初期支護聯絡通道采用臺階法施工,施工中嚴格執行“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早
31、封閉、勤量測、先探測再開挖、先注漿再開挖”淺埋暗挖施工原則。做好超前注漿預支護,確保開挖安全;開挖后緊接支護,早成環、早封閉;及時進行初期支護與圍巖間回填注漿;采用信息化施工,加強監控量測,通過量測信息反饋優化支護參數。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拱部打超前小導管、注漿分臺階開挖土方初噴混凝土鋪設鋼筋網安裝格柵鋼架打設鎖腳錨管復噴混凝土初支背后注漿進入下一循環5.5.1超前小導管注漿施工1、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在通道拱頂縱向間距1榀一環,環向間距300mm,拱部180范圍設置超前注漿小導管,小導管采用DN32mm,t=3.25mm鋼管長度L=2000mm。小導管采用DN32普通水煤氣管加工而成,小導管前端
32、加工成錐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漿液前沖。小導管中間部位鉆8溢漿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漿出現死角),間距100150mm,尾部1.0m范圍內不鉆孔防止漏漿,末端焊6.5環形箍筋,以防打設小導管時端部開裂,影響注漿管聯接。小導管加工成型如圖:格柵架立后在格柵間可用風鎬頂入小導管,若頂入困難,使用風鉆成孔后再頂入小導管。導管沿外插角1520插入,導管插入長度不小于管長的90%;導管外露20cm,以便安設注漿管路。導管尾端和格柵主筋焊接牢固。注漿材料在粗砂及砂礫石層采用單液水泥漿,在粉細砂層中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漿液,注漿配比由實驗室結合現場試驗確定。注漿壓力控制在0.30.5Mpa,若壓力上升,注漿量沒
33、有達到,則到達壓力后持續3060s即可停止注漿,為防止漿液外漏,注漿后導管立即用棉紗封堵管口。5.5.2聯絡通道開挖在聯絡通道開口管片上方小導管支護下,進洞時一次性開挖至初支頂部架設鋼格柵,聯絡通道標準段格柵縱向間距500mm,開洞門處連立三榀格柵。 通道開挖采用正臺階法先施工上臺階,后施工下臺階,上臺階預留核心土,核心土長11.5m。臺階長度控制在35米;上臺階開挖時拱腳應墊牢墊實。臺階法開挖示意圖5.5.3格柵拱架施工1、聯絡通道標準段格柵鋼架縱向間距500mm,開洞門處密排三榀格柵。聯絡通道標準段格柵鋼架主筋采用22mm鋼筋加工,每榀間距500mm,在洞外分片加工,放大樣檢驗,洞內安裝,
34、并使拱架與通道軸線垂直,最后焊接連接筋,使鋼架成為一個整體。2、每榀拱架安裝時,測量定位,不偏,不斜,輪廓要符合設計要求,鋼架加工采用冷彎加工,避免降低鋼架強度及剛度。 3、為保證鋼架整體受力,按設計設置縱向連接鋼筋,延主筋內外雙排布置,連接筋采用22mm鋼筋,環向間距1.0m,與鋼架的連接點焊接牢固。4、格柵接頭采用M24螺栓連接,在格柵安裝時,其余部位如螺栓不能全部安裝或節點鋼板不密貼時,采用22鋼筋綁焊加固格柵節點。5、每榀拱架安裝好后,在其拱腳處設置兩根鎖腳錨桿,以限制初支下沉和防止初支向通道內收斂變形,鎖腳錨桿采用DN32鋼管,長L=3m,t=3.25mm,打設角度30o45o其尾部
35、與拱架焊接牢固。6、格柵鋼架斷面尺寸(寬、高)允許偏差為10mm。7、鋼架組裝后需在同一平面內,其允許偏差為:寬度20mm,高度15mm,扭曲度20mm。8、鋼架各節連接牢固,安設位置正確,穩固并垂直通道中線,允許偏差為:與線路中線位置30mm,垂直度5,前后兩片鋼拱架間距30mm。9、鋼架加工圓順,允許偏差為:鋼架矢高及弧長20mm。5.5.4鋼筋網施工鋼筋網縱向、環向采用6.5mm鋼筋,網距為150mm150mm。鋼筋網在格柵鋼架外側單層設置,網片搭接不少于兩個網格且不少于200mm。5.5.5噴射混凝土采用C20早混凝土,厚250mm。噴混配合比應根據實驗室確定后方能進行拌合施工。格柵安
36、裝驗收合格后,立即噴射混凝土封閉。混和料攪拌采用強制攪拌機攪拌。混凝土噴射前應清理場地,清除雜物,清掃受噴面,尤其應清理原有混凝土接茬面,避免附著砂土影響混凝土黏結。埋設控制混凝土噴射厚度的標志;對機具進行試運轉,就緒后方可進行噴射混凝土作業。混凝土自下而上分段分層噴射,每次噴射厚度為:邊墻710cm,拱部56cm。分層噴射時,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前進行。如有較大凹洼處應先找平。噴頭距基面1m左右,并應垂直于受噴面,噴射混凝土不得使用回彈料,掌握好噴射壓力,保證混凝土質量。5.5.6初期支護背后注漿初支背后回填注漿落后初期支護施工不大于5m,注漿孔沿隧道拱部及邊墻布置,環向間距起拱線以上環向間
37、距2m,縱向間距3m,注漿管為323.25花管,梅花形布置。注漿漿液采用1:1水泥砂漿,以初支與土層密貼為原則,注漿壓力控制在0.20.5MPa左右,注漿速度不大于50L/min。若初支有局部滲漏水的地方可根據情況選用雙液注漿泵注水泥水玻璃雙漿液進行補漿堵水。5.7防水層的施工初期支護結構趨于穩定,初支凈空驗收合格后方可鋪設通道防水層,先鋪一層400g/m2無紡布,然后粘貼一層1.5mm厚EVA防水板。環縱向施工縫采用雙道遇水膨脹止水膠防水,變形縫采用外貼式止水帶+中孔鋼邊橡膠止水帶防水。先施工底部防水層,底部防水層做好后,鋪設70mm厚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后施工洞身防水層。5.7.1防水層施
38、工工藝通道初襯與二襯之間的防水層為土工布防水板。先將土工布用射釘固定在混凝土基面上,然后用熱合方法將防水板粘貼在固定圓墊片上,即采用無釘鋪設辦法,對防水板無機械損傷。1、防水板施工工藝流程:下道工序基面處理初支背后注漿堵水固定墊圈防水板固定防水板大幅預焊接縫焊接質量檢查否合格2、防水層鋪設技術措施(1)噴射混凝土基面處理噴射混凝土面粗糙,凹凸不平以及鋼筋、鐵絲頭外露等對防水層質量有很大影響,為此,在噴射混凝土強度達設計強度后,對噴混凝土表面進行處理,處理過程中注意做好以下工作:確保處理后混凝土面凹凸度D/L1/10。將基面鋼筋及凸出的管件等尖銳突出物,從混凝土表面處割除,并在割除部位涂抹砂漿,
39、砂漿面抹成曲面。變形縫兩側各50cm范圍內的基面應全部采用1:2.5水泥砂漿找平。通道斷面變化處的角抹成R10cm圓弧。基面若有明水,進行引排或采取注漿等堵漏措施,確保基面干凈,無松動和滲漏水現象。 (2)無紡布鋪設鋪設防水板前應先鋪無紡布緩沖層。拱頂部分的鋪設:先在通道拱頂部彈出通道縱向中心墨線,再將已剪裁好的無紡布中心線與這一標志相重合,從拱頂開始向兩側下垂鋪設。邊墻部位的鋪設:順通道縱向豎向垂直鋪設。底部的鋪設:順通道縱向鋪設。無紡布搭接寬度不小于5cm,搭接縫可采用塑料墊片固定。無紡布鋪設時不能拉得過勁或出現過大褶皺。無紡布采用射釘+與防水板相配的塑料圓墊片和鐵片機械固定辦法,拱頂射釘
40、間距0.50.8m,邊墻部分0.81m,仰拱部分11.5m,梅花型排列。(3)防水板鋪設防水板鋪設應盡可能少的出現手工焊縫,不得出現十字縫(四層材料搭接)。拱頂部分的鋪設:在拱頂無紡布上彈出通道縱向中心墨線,使切好的防水板的縱向中心線與墨線重合,先將拱頂的防水板與塑料圓墊片熱熔焊接,再從拱頂開始向兩側下垂鋪設,邊鋪邊與墊片熱熔焊接,并注意釘與釘之間防水板不要拉得太緊或過大鼓包。防水板環向鋪設時,先拱后墻,下部防水板應壓住上部防水板,防水板全部鋪設完后施作二襯,并設臨時擋板防止機械損傷和電火花灼傷防水板。無紡布固定、防水板與塑料圓墊片固定方法見下圖。防水板固定3、防水板收口、搭接以及熱熔施工防水
41、板接縫焊接是防水施工最重要的工藝之一,焊縫采用自動爬行熱合機雙縫焊接,即將兩層防水板的邊緣搭接,通過熱熔加壓而有效粘結。防水板搭接寬度不小于100mm,焊縫寬度不小于10mm。豎向焊縫與橫向焊縫相交時,在焊接第二條縫前,先將第一條焊縫外的多余邊削去,將臺階修理成斜面并熔平,修整長度12mm,以確保焊接質量和焊機順利通過。防水層的接頭處應擦拭干凈,去除表面油物灰塵,以保證焊接質量。在結構立面與平面的轉角處,防水板接縫留在平面,距轉角不小于600mm。4、焊縫檢查方法:用5號針頭與壓力表相連,針頭刺入焊縫空腔中,用手動氣泵充氣,當壓力表達0.25Mpa時,停止充氣,觀察15分鐘,若壓力下降值小于2
42、0%為合格。如果保持該壓力時間少于1分鐘,說明有未焊好之處,用肥皂水涂在焊縫上,產生氣泡地方用熱風焊槍補焊,直到不漏氣為止。5、防水板修補防水層施工必須精心,并對質量進行認真檢查,對由于突然停電以致熱合機不能前進等將防水板破壞的,首先檢查出防水板的破壞之處,立即做出明顯標記,以便毫不遺漏地把破損處修補好,修補仍采用熱合辦法,補后用真空檢查法檢查修補質量,具體遵循以下要求:補釘不得過小,離破壞孔邊不小于7cm。補釘剪成圓角,不要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尖角,補丁應滿焊。6、防水層的保護(1)防水層做好后,及時灌注防水混凝土。(2)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不得直接接觸防水層,以免破壞防水層。振搗棒引
43、起的對防水層的破壞不易發現,也無法修補,故二次襯砌模注混凝土施工時應特別注意,嚴禁緊貼防水板振搗。(3)如需進行鋼筋焊接時,必須在此周圍用石棉板遮擋隔離,以免濺出火花燒壞防水層,焊接作業完成后,石棉板待鋼筋冷卻后再進行撤除。(4)防水層進行其它作業不得破壞防水層。(5)振動棒不得接觸防水層,混凝土輸送管設彎頭,降低對防水板的沖擊。(6)不得穿帶釘子的鞋在防水層上走動。(7)加強對現場施工人員的教育,提高保護意識。5.7.2接縫防水施工環縱向施工縫采用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雙道遇水膨脹止水膠防水,變形縫采用塑料外貼式止水帶+中孔鋼邊橡膠止水帶防水。(1)鋼邊橡膠止水帶止水帶采用鐵絲固定在結構
44、鋼筋上,固定間距40c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澆筑和振搗混凝土時固定點脫落導致止水帶倒伏、扭曲影響止水效果。水平設置的止水帶均采用盆式安裝,盆式開孔向上,保證澆搗混凝土時止水帶下部的氣泡順利排出。止水帶的現場接頭不得設置在距結構轉角兩側各50cm范圍內,現場接頭應盡可能少。現場接頭應采用熱硫化對接。止水帶任意一側混凝土的厚度均不得小于15cm。止水帶的縱向中心線應與接縫對齊,兩者距離誤差不得大于1cm。止水帶與接縫表面應垂直,誤差不得大于15。止水帶部位的模板應安裝定位準確、牢固,避免跑模、脹模等影響止水帶定位的準確性。澆筑和振搗止水帶部位的混凝土時,應注意邊澆筑和振搗邊用手將止水帶扶正。避
45、免止水帶出現扭曲或倒伏。止水帶部位的混凝土必須振搗充分,保證止水帶與混凝土咬合密實,這是止水帶發揮止水作用的關鍵,應確實做好。振搗時嚴禁振搗棒觸及止水帶。(2)外貼式止水帶采用外貼式止水帶專用焊接機將塑料止水帶兩端熱熔焊接在防水板表面,每道焊縫寬度不得小于30mm,并采用塑料焊條對焊縫進行補強焊接。要求焊接部位牢固、密實、不透水。外貼式橡膠止水帶應盡量整環設置。如出現現場接頭時,應盡量采用現場熱硫化對接;當無條件時,可采用未硫化的丁基橡膠膩子片粘貼搭接,搭接寬度不得小于50mm,搭接部位的齒條間應采用未硫化丁基橡膠膩子片或丁基橡膠防水密封膠粘帶進行加強密封。止水帶的縱向中心線應與接縫對齊,誤差
46、不得大于10mm。止水帶安裝完畢后,不得出現翹邊、過大的空鼓等部位,以免灌注混凝土時止水帶出現過大的扭曲、移位。止水帶表面嚴禁施做混凝土保護層,應確保止水帶齒條與結構現澆混凝土咬合密實;澆筑混凝土時,平面設置的止水帶表面不得有泥污、堆積雜物等,否則必須清理干凈。以免影響止水帶與現澆混凝土咬合的密實性。(3)遇水膨脹止水膠遇水膨脹止水膠采用專用注膠槍擠出后粘貼在施工縫表面,固化成型后的斷面尺寸為(810)(1820)mm。施工中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施工縫表面必須堅實、相對平整,不得有蜂窩、起砂等部位,否則應予以清除。止水膠任意一側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止水膠擠出應連續、均勻、飽滿、無氣泡
47、和孔洞,擠出成形后,固化期內應采取臨時保護措施,止水膠固化前不得澆筑混凝土。止水膠與施工縫基面應密貼,中間不得有空鼓、脫離等現象。止水膠接頭部位采用對接法連接,對接應密實,不得出現脫開部位。在止水膠附近進行焊接作業時,應對止水膠進行覆蓋保護。止水膠一旦出現破損部位或提前膨脹的部位,應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粘貼止水膠。(4)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在施工縫表面,用量1.5kg/m 。采用雙層涂刷,兩層之間的時間間隔根據選用材料的養護要求確定,一般宜為2448h。施工縫表面應堅實、干凈,無浮灰、浮漿、油污、反堿、起皮、疏松部位。施工縫表面應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鑿毛并清理干凈
48、。混凝土表面的脫模劑應清理干凈。基層過于光滑時,應打磨毛糙。基層表面應無積水,涂刷前,基層表面應保持濕潤。5.7.3洞口防水施工1、洞口防水施工先將洞口混凝土面清理干凈,然后在噴混與接口部位均采用1:2.5的水泥砂漿進行倒角。鋪設塑料防水板前,如噴射混凝土與洞口管片連接的角部無明顯漏水,則可不必設置排水管。2、防水板鋪設至初支與管片相接處根部,防水板鋪設完成后,塑料防水板與混凝土管片之間用密封膠粘帶過渡,黏貼前應先將管片和防水板清理干凈,確保黏貼效果,先環向鋪設雙面密封膠粘帶,后鋪設單面密封膠粘帶,騎縫寬度均為50cm,兩層膠帶必須與防水板及管片密貼良好,不得有空鼓,此處施工時現場技術員應仔細
49、檢查驗收。3、在距離管片開口背后約100mm處埋設注漿導管,導管間距56米甩頭引出混凝土面,后續如該處漏水可通道導管注漿止水。4、在管片開口中部環向連續打設遇水膨脹止水膠,打設前管片表面應鑿毛并清理干凈,保證止水膠應與管片密貼。施工中頂部及側面止水膠容易脫落,應采用有效措施固定止水膠,止水膠固定間距30cm。 5、洞口防水施工如下圖所示:洞口頂部防水施工洞口底部防水施工5.7.4二襯背后注漿系統 1、變形縫兩側50cm各設置一環,環向間距2m。 2、其他部位注漿系統設置間距45m,并應確保注漿系統設置在距施工縫50cm部位。3、頂供設置的注漿系統應避開結構頂拱回填注漿管。注漿系統安裝 穿墻管做
50、法5.8二次襯砌施工5.8.1二次襯砌施工順序先施工通道底板,然后施工洞通道邊墻及拱部二襯,最后施工洞門結構。二襯施工完成后及時進行二襯背后注漿。5.8.2鋼筋工程鋼筋在地面加工,通道內搭架綁扎,鋼筋必須有質保書和試驗報告單,嚴格遵守“先試驗后使用”的原則。1、鋼筋加工為保證鋼筋加工形狀、尺寸準確,可制作鋼筋加工的定型卡具或鋼筋加工平臺來控制鋼筋尺寸。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1)鋼筋彎曲:設計明確的按設計加工,沒明確的按如下要求加工:HPB235鋼筋末端應做1800彎鉤,圓弧彎曲D2.5d,平直部分長度5d;彎鉤的平直長度為10d。HRB335鋼筋末段應做900或1350彎折,彎
51、曲D4d;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直徑D5d。(2)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見下表: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值(mm)項 目允許偏差調直后局部彎曲d/4(d為鋼筋直徑)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尺寸10彎起成型鋼筋彎起點位置10彎起高度0,-10彎起角度20鋼筋寬度10箍筋寬和高+5,-102、鋼筋焊接、機械連接(1)焊接接頭對焊要檢查接頭外觀質量,包括焊縫高度,寬度,表面是否成規則的魚鱗狀,有無夾渣、氣泡、咬筋等缺陷,接頭彎折角度(不大于4o或7/100)和軸線偏移等項內容。鋼筋接頭一定要離開拐點10d,不準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焊接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鋼筋總面積的百分率受拉區不宜超過50%。縱向鋼筋焊接
52、接頭采用焊接,雙面焊5d,單面焊10d(d為鋼筋直徑)。外觀檢查及焊接接頭檢驗抽查數量和方法按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的要求執行。強度檢驗是以300個同類型接頭作為一批,從每批成品中取三個進行拉伸試驗。(2)機械連接接頭連接套筒應選用45號優質碳素結構鋼或其他經過型式檢驗確認符合要求的鋼材。絲頭加工a.鋼筋下料不宜采用熱加工方法切斷;鋼筋端面宜平整并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出現馬蹄形或撓曲,鋼筋端部不得彎曲。b. 絲頭有效螺紋長度不小于1/2連接套筒長度,允許誤差為+2P即兩扣絲。c.絲頭加工時使用水性潤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潤滑液。d.絲頭有效螺紋中徑的圓柱度(每個螺紋的中徑)誤差
53、不得超過0.2mm。e.絲頭加工完畢經檢驗合格后,立即帶上絲頭保護帽或擰上連接套筒,防止裝卸鋼筋時損壞絲頭。鋼筋直螺紋接頭連接施工a.在進行鋼筋連接時,鋼筋規格必須與連接套筒規格一致,并保證絲頭和連接套筒內螺紋干凈、完好無損。b.鋼筋連接時用工作板手將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頂緊。c.鋼筋接頭擰緊后用力矩板按不小于下表中的擰緊力矩值檢查,并加以標記。不同型號鋼筋擰緊力矩值要求:鋼筋直徑/mm161820222528323640擰緊力矩值/(N.M)80160230300360注:當不同直徑的鋼筋連接時,擰緊力矩值按較小直徑鋼筋的相應值取用。鋼筋直徑22時必須采用機械連接,鋼筋直徑22時,采用焊接。箍
54、筋末端應做成135彎鉤,彎鉤的平直長度10d(d為箍筋直徑),并嚴格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施工。3、鋼筋安裝、綁扎鋼筋綁扎前要清點數量、類別、型號、直徑,銹蝕嚴重的鋼筋應除銹,彎曲變形鋼筋應校正;清理結構面雜物,調直施工縫處鋼筋。結構不在同一高度或坡度較大時,必須自下而上進行綁扎,必要時應增設適當固定點或架設支撐。鋼筋綁扎應用符合設計圖紙及規范要求的鋼筋保護層墊塊,支墊間距為1m左右,并按行列式或交錯式擺放,墊塊與鋼筋應固定牢固。箍筋位置應正確并垂直主筋,雙肢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方向錯開設置,單肢箍筋可按行列式或交錯式排列。鋼筋綁扎必須牢固穩定,不得變形松脫和開焊,施工縫和變形縫
55、處主筋和分布筋均不得觸及止水帶或填縫板,混凝土保護層、鋼筋級別、直徑、數量、間距、位置等應符合設計要求。預留洞口按照設計圖紙位置預留,預埋件按設計圖紙位置固定應牢固、位置正確。板上孔洞應預留,當孔洞尺寸小于300mm時,洞邊不再另加鋼筋,板內鋼筋由洞邊繞過,不得截斷。當洞口尺寸大于300mm而小于1000mm時,洞邊應設加強筋。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詳見下表: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鋼筋網的長、寬102鋼筋網眼尺寸203骨架的寬及高54骨架的長105箍筋間距206受力鋼筋間距10排距5梁、柱5板、墻3基礎10 7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水平高差+3,05.8.3模板工程1、模
56、板采用3015、2015的可調鋼模板,10*10cm橫豎方木背肋,堵頭板、洞門及特殊部位采用15mm竹膠板。采用48*3.5mm 600*600*600mm鋼管腳手架支撐。2、拱部采用自制鋼拱架。模板接縫處應架立木拱架,拱架架立完成后應連接成整體,其允許偏差為以線路中線為準橫向位置為10mm,拱架垂直度為3%。3、模板重復使用時應隨時修整。模板架預留沉落量為1030mm,模板拼裝嚴密,不露漿,使用前應試拼一圈檢查。4、通道洞身模板架見下圖:5.8.4混凝土工程利用地泵進行二襯混凝土澆筑,地泵設置在地面。混凝土泵管應連接牢固、支撐牢固。泵管支撐體系相對獨立設置,避免擾動結構支撐體系。拱部混凝土澆
57、注是靠混凝土泵送壓力入模,澆注口留在拱頂模板正中距離端頭2米處各布置一個,用150泵管和模板焊接做成,尾部和泵管相接,泵管固定牢靠,接合嚴密。混凝土要求坍落度適當加大,入模控制在180200mm,澆注前用12m3同標號水泥砂漿潤管,澆注過程中嚴格控制停泵時間,避免混凝土凝固堵管。混凝土澆注時速度要均勻一致,兩側同時對稱分層澆注,表面振搗器分層振搗密實,同時加強人工敲搗。澆筑接近終了時應密切留意混凝土澆筑高度,通過敲擊模板判斷,防止混凝土灌滿后泵送壓力過大導致模板支架體系失效造成漲模等事故。五、施工風險管理5.1風險工程施工措施暗挖通道應嚴格按施工設計圖紙要求進行現場施工,確保土體加固效果及初支
58、施工質量,同時還應加強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施工中加強超前地質探測,如開挖過程中發現降水效果差應及時封閉掌子面,保證開挖過程中掌子面穩定。加強超前支護施工質量,保證超前小導管的數量、長度、外插角和搭接長度,嚴格控制注漿量和注漿壓力,并根據巖層特性及時調整注漿參數及工藝;2、拱部采用人工開挖,預留核心土,根據施工經驗,核心土長11.5m。臺階長度不得超過一倍洞徑;上臺階開挖時拱腳應墊牢墊實,嚴格按設計要求打設鎖腳錨管,保證鎖腳錨管的長度及角度,保證縱向聯接筋和鋼筋網的焊接和搭接質量;下臺階“接腿”和仰拱施工要一次成形,保證及時封閉成環;開挖完成后及時架設鋼支撐和噴射混凝土;3、及時加強背后回填
59、注漿;4、開挖過程中如出現小范圍的局部坍塌時,應立即停止開挖,并封堵開挖面,根據地質情況、坍塌范圍和部位,待制定可靠的防止繼續坍塌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5、掌子面配備足夠應急物資,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6、加強監控量測,根據監測結果調整施工工藝和參數。5.2施工監測暗挖通道施工主要監測項目有隧道拱頂沉降、凈空收斂和地表沉降等,監測項目及監測頻率、預警值見下表。監測頻率及預警值1、洞內外的觀察,在每個工作面上進行。斷面開挖后立即核對地質情況,繪出地質斷面圖,記錄開挖面穩定狀態,即拱部有無土體剝落和坍塌現象,記錄滲水、涌水情況和水質情況。若遇特殊不穩定情況時,應派專人進行不間斷的觀察;對已進行支護地
60、段,觀察是否有錨桿被拉斷,噴混凝土是否發生裂隙和剝離或剪切破壞,格柵鋼架有無被壓曲變形等一系列不利情況。對地表路面下沉、開裂、滑移及地表建筑物安全狀況進行觀察。2、洞周收斂(隧道凈空變形)采用收斂計進行量測,每斷面至少設二條水平測線。3、拱頂下沉量測和洞周收斂量測設于同一斷面,每斷面各設置不小于1個拱頂下沉測點。4、地表沉降點盡量設在隧道中線上,并與拱頂下沉測點設在同一斷面上。為掌握地表沉降范圍,在與隧道中線垂直的橫斷面上布置測點,間距510m,必要時加密。5、施工過程中應對開口環及左右各6環管片進行洞頂沉降及凈空收斂監測,每環管片布置一組監測點。開口環管片開口處進行洞口沉降及收斂監測,布設一
61、組監測點。監測信息反饋:1、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軌道公司監測管理要求建立相應的和完備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反饋制度,建立適時和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并將責任落實到人。預警確認后應立即向監理和建設單位提交預警報告,及時分析預警原因并采取處理措施。2、監控量測及時提交日報、周報和月報,監測成果按黃色、橙色和紅色三級預警進行管理和控制。具體內容見下表: 三級警戒狀態判定表預警級別預警狀態描述黃色(預警)“雙控”指標(變化量、變化速率)均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極限值)的70時,或雙控指標之一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的85時橙色(報警)“雙控”指標均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的85時,或雙控指標之一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時紅色(控
62、制)“雙控”指標均超過監控量測控制值,或實測變化速率出現急劇增長時。5.3預警響應如施工現場發生預警,現場任何施工人員均有義務立即逐級上報(重大事故發生時應立即報告項目經理)至經理部,經理部接到報告應按下表進行響應并采取措施消警:預警級別預警狀態描述應急響應應急處理措施要點黃色預警“雙控”指標(變化量、變化速率)均超過監測控制值的70%時,或雙控指標之一超過監測控制值的85%時;項目總工、安全副經理、工程部長、安質部長總監代表第三方項目技術負責設計單位項目技術負責預警信息發布后1天內響應、處理;項目部總工程師組織分析、預測、處理;項目部聯合第三方加強監測、巡視;報請總監代表現場加強巡視、監管;
63、報請分中心加強協調和督察;處理結果上報總監辦、第三方。橙色預警“雙控”指標均超過監測控制值的85%時,或雙控指標之一超過監測控制值時;項目經理、總工、安全副經理、工程部長、安質部長,局指揮長(特一級)總監代表、總監,公司主管領導(特一級)第三方項目經理、技術負責,單位主管領導(特一級)勘察、設計及評估單位的項目技術負責、專業負責,單位主管領導(特一級)預警信息發布后1天內響應、處理;項目經理主持實施風險處理;項目部聯合第三方加強監測、巡視;報請總監辦現場加強巡視、監管;報請分中心加強協調和督察;特一級報請中心專業組加強現場跟蹤。紅色預警“雙控”指標均超過監測控制值,或實測變化速率出現急劇增長時
64、。項目經理、總工、安全副經理、工程部長、安質部長、局指揮長,集團總經理(特一級)總監代表、總監、公司主要領導(特一級)第三方項目經理、技術負責、單位主管領導,單位主要領導(特一級)勘察、設計及評估單位的項目技術負責、專業負責、單位主管領導,單位主要領導(特一級)預警信息發布后2小時內響應、處理;局指揮長主持實施風險處理;項目部聯合第三方加強監測、巡視;報請總監辦現場加強巡視、監管;報請監管中心總體組及相關專業組加強現場跟蹤。六、應急預案6.1風險預控及應急措施結合本工程實際,暗挖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情況主要有:洞門、拱頂塌方、隧道突泥涌水、初支失穩。1、洞門、拱頂坍塌(1)風險特點進洞及施工過
65、程中隧道拱頂坍塌一般發生在隧道開挖過程中或開挖完成架設鋼格柵的過程中,有時也發生在鋼格柵架設完成,噴射混凝土前或噴射混凝土過程中。坍塌前一般會有局部或小范圍掉塊,如不及時采取措施,掉塊加大導致坍塌。拱頂坍塌可能造成的后果包括(不限于):砸傷人、材、物;引起拱頂空洞及地面和拱頂沉降過大;結構破壞;造成地面坍塌、管線破壞或其他建構筑物破壞。產生原因(包括但不限于):1)土體加固效果不好;2)開挖步距太大或鋼格柵架設不及時、噴射混凝土不及時;3)超挖嚴重導致開挖范圍超出超前注漿加固區;4)各種原因導致的鋼格柵封閉不及時或拱腳不實;5)帶水作業等;(2)預防措施1)加強土體加固質量監控,及時進行超前探
66、測,確保隧道無水作業;開挖過程中如發現土體加固效果差導致掌子面不穩定、發現滲水量大等不利情況,應及時封閉掌子面進行掌子面全斷面超前補助漿。2)加強超前支護施工質量,保證超前小導管的數量、長度、外插角和搭接長度,嚴格控制注漿量和注漿壓力,并根據地層特性及時調整注漿參數及工藝;3)拱部采用人工開挖,預留核心土,保證在加固范圍內開挖,嚴禁挖“神仙土”;臺階長度不得超過一倍洞徑;上臺階開挖時拱腳應墊牢墊實,嚴格按設計要求打設鎖腳錨管,保證鎖腳錨管的長度及角度,保證縱向聯接筋和鋼筋網的焊接和搭接質量;下臺階“接腿”和仰拱施工要一次成形,保證及時封閉成環;開挖完成后及時架設鋼支撐和噴射混凝土;4)及時加強
67、背后回填注漿;5)開挖過程中如出現小范圍的局部坍塌時,應立即停止開挖,并封堵開挖面,根劇地質情況、坍塌范圍和部位,待制定可靠的防止繼續坍塌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6)加強監控量測,根據監測結果調整施工工藝和參數。(3)應急措施1)疏散險情現場閑雜人員;2)如坍方影響范圍內地層存在管線,應通知相關產權單位,并配合對其監護和處置;3)必要時,會同公安交管部門對影響到的周邊道路進行封閉,疏導調整事故路段內的交通;4)組織經驗豐富的搶險人員采取堆土、沙袋或方木支撐、格柵鋼架等手段封閉掌子面;5)加強和地面聯系和監測,觀察坍塌的發展情況;6)從已支護好的部位鉆孔,對坍塌處采取泵送混凝土和注漿等措施將坍塌處填
68、充密實,必要時可結合地面回罐等手段。(4)注意事項1)由于坍塌后發展不確定性和拱頂坍塌后后果的多樣性,出現坍塌后,在防止和減輕人員傷亡事故的同時,第一時間應先封閉掌子面和坍塌處,防止和減弱其繼續坍塌。2)為防止次生災害,回填一定要及時,密實。2、隧道突泥涌水(1)風險特點隧道突泥涌水一般發生在隧道開挖過程中,通常出現在隧道拱部。如出現突泥涌水可能會導致隧道坍塌,甚至坍塌至地面。產生原因一般為隧道開挖過程中各種原因導致連通有強烈補給的地下水體,或在開挖過程中圍巖突然變化而相應的超前支護措施沒有及時改變。(2)預防措施1)隧道開挖施工前,對沿線地層和管線進行一次普查,對發現有管線滲漏的情況立即通知
69、相關單位進行修補和加固,同時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2)對不良地質提前采取加固處理措施;3)詳細調查地下水的補給來源,采取多種措施切斷其補給;4)加強土體加固質量監控,及時進行超前探測,確保隧道無水作業;5)在打設超前小導管時,如發現管內大股流水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封閉掌子面,待制定可靠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 6)加強地質素描和超前地質預報工作,一旦發現圍巖發生變化,立即改變超前支護手段和措施。(3)應急措施1)準備好足夠的沙袋,一旦發生突泥情況,立即用沙袋封堵;爭取只流水而不流砂,在草袋表面鋪設鋼筋網片。2)待封堵穩定后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進行全斷面超前注漿,并對注漿效果進行檢查,直至達到開挖要求后
70、方可繼續施工;3)突泥后及時加強背后回填注漿,保證初支背后密實;4)準備足夠的抽水設備及時排除涌水,如可能,第一時間切斷水體補給來源,加強注漿堵水和加固圍巖。5)專人負責巡查道路路面,加強地表監控量測,一旦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應及時與交通管理部門取得聯系,備好道路圍護設施,緊急情況時申請道路下沉區域車輛繞行等措施,確保道路交通安全。(4)注意事項1)涌水后應根據涌水原因、來源及水量制定應急措施,如為涌泥,則應根據涌出物的性質和大小制定應急措施。2)發生突泥涌水后一般情況下隧道承受的荷載會加大,施工時應強化初期支護,加快封閉成環時間。3、初支失穩(1)風險特點出現初支失穩前可能出現沉降或收斂過速過大
71、的現象,同時可能伴隨噴射混凝土開裂等現象。隧道出現初支失穩后可能導致沉降、收斂急劇加大、結構破壞、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如管線破壞、建構筑物變形過大、道路坍塌等嚴重后果。隧道初支失穩產生的原因可能包括(不限于):1)臨時支撐的數量不足或剛度、強度不足;2)臨時支撐架設和聯接不及時或不符合要求;3)噴射混凝土不及時或不符合要求;4)由于背后回填注漿壓力過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導致初期支護承受過大荷載;5)在變形還沒有穩定時拆除臨時支撐或臨時支撐拆除時間、方式、順序等不符合要求。(2)預防措施1)從超前支護、格柵間距、開挖步序、開挖臺階長度等方面嚴格按設計文件要求組織施工,對有臨時支撐的工法施工時,應嚴格控
72、制每步的開挖斷面尺寸。2)保證鋼格柵和縱向聯結筋,特別是臨時支撐的聯接和焊接質量;3)施工過程中防止臨時仰拱堆載過大和動載;4)在二次襯砌施工前,嚴格按設計及施工方案的要求的方式、時間和順序拆除臨時支撐;5)加強拱頂沉降、收斂和應力應變的監控量測工作,并加強對監測數據的整理分析,如發現異常立即停止施工,對初支進行加固;6)進行背后回填注漿時,隨時監測初支的變化情況,嚴格控制注漿壓力。(3)應急措施1)立即停止施工;2)緊急組織所有應急人員到位,根據指令快速調集足夠的應急物資到場;3)采用方木或工字鋼立即對初支進行加固,加固范圍為失穩段兩側各延長一倍洞徑;4)對于構成隧道永久結構的初支,根據其失
73、穩破壞情況,在專家的指導下,采用錨桿補強、加密鋼支撐或增加噴射混凝土厚度等綜合處理措施;5)加固的同時,同步進行監控量測,根據監測結果指導加固施工;6)監測地面及管線和建構筑物的變形情況;7)待加固完成并穩定后方可繼續施工。(4)注意事項1)一旦發生失穩現象,立即補強臨時支撐,清除洞內閑雜人員。2)搶險時應密切關注隧道結構、變形及地面和相關建構筑物的情況。3)待穩定并對永久初支可靠補強后方可繼續施工。6.2應急搶險組織機構1、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海勝副組長:卜憲龍、任瑞華、李曉權、劉新伍、齊曉明組 員:各部門部長、主任2、現場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全奎營組 員:現場技術人員、安全員等。3、
74、應急搶險管理組織機構(1)總負責:海勝(2)全面組織:任瑞華(3)報警與通訊組:負責領導:卜憲龍,事故發生后迅速上報,同時用對講機保持現場聯系。(4)現場搶救組:負責領導:齊曉明,事故發生后立即制定緊急處理措施,組織應急搶險、保護現場、工程排險、縮小事故范圍、降低事故損失,由安質部具體實施。(5)應急技術組:負責領導:卜憲龍,制定應急處理措施,聯系設計、專家,組織項目風險監控小組加強監測。(6)救援保障組:負責領導:李曉權,提供搶險物資,保障搶險工作順利開展,由機械物資部負責具體實施。5、應急搶險小組職責(1)現場管理人員應該立刻組織自救,同時上報經理部。(2)經理要隨時了解現場搶險情況,根據
75、現場情況起動搶險方案,搶救傷亡人員,盡量將人員、財產損失達到最小程度,使事故現場在受控狀態之中,同時及時上報各領導部門。(3)副經理是搶險方案的執行者,配合經理組織現場的搶險人員、物資、通訊等,使事故現場在受控狀態之中,確保人員、財產損失達到最小程度,同時及時上報各領導部門,(4)安質部立即前往事故現場參與組織搶險工作,保護事故現場,同時進行事故調查、分析,做好事故上報工作,同時接受、配合上級部門進行調查取證工作。(5)機物部門要一切服務現場,根據現場需要隨時準備好起重機、裝載機、氧氣切割機、鋼絲繩、撬棍、千斤頂、鐵鍬、洋鎬、方木、工字鋼等機械和物資。(6)財務部門起動安全措施基金,保證機械、
76、材料所需資金到位。(7)后勤部門做好現場搶險衣物、飲食供應,滿足搶險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8)技術部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有效技術保證方案,防止事故進一步發展。(9)辦公室、外協部門封鎖事故現場,穩定相關人員,聯系有關管線產權單位,采取應急處理措施,防止事態擴大及無關人員傷害。(10)本著三不放過的原則項目部成立由工會、安質部、工程部、機械物資部、辦公室等有關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進行分析,查出事故原因及事故責任者并提出初步處理意見并報項目部領導批準。6.3應急響應機制1、事故上報(1)報告時間施工過程中一旦突發質量事故、安全事故、管線事故或其他災害性工程和環境事故或事件,我方將在第一時
77、間內逐級上報(一般事故4小時內,重大事故不得超過半小時,特大、特殊情況第一時間報告)。(2)報告程序突發事故或事件,現場負責人或工區隊長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向項目經理報告,項目經理應立即啟動應急程序,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項目公司主要領導報告,同時上報安全質量監督站、朝陽區建委和相關產權單位。2、應急電話: 火警電話 119 醫療急救 120 3、應急物資準備暗挖隧道掌子面應配備防塌方、涌水等應急物資,應急物資有方木、沙袋、水泥、水玻璃、輕體加氣磚、鋼格柵、工字鋼、消防器材等;工區除配備應急物資外,還應有相應的應急設備:潛水泵、圍擋板、交通導改及警戒材料、注漿設備,噴漿設備,鋼筋連接及搭接設備
78、,空壓機、鋼板等。緊急情況時可能采取隧道外地層補償注漿措施,物資部應和公司機械中心、專業機械租賃公司保持聯系,達到隨時可調配深孔鉆機、雙液及單液注漿設備。庫房應備有一定量的備用物資。搶險物資配備參考表品 名單位數 量噴漿機臺1注漿機臺1空壓機臺1污水泵臺26m工字鋼m20砂 袋個100編織袋個300方木4米6 m3水泥袋20品 名單位數 量鋼管6m60根洋鎬把20 2cm鋼板m220防撞筒個30交通指示燈個4反光背心件30水玻璃M32加氣塊M31圍擋板塊20七、質量保證措施(1)任何原材料進場都必須保證“三證”齊全并復試合格。(2)實驗室選用的噴射混凝土配合比,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3)噴射混
79、凝土砂石料做每盤過稱。稱量允許偏差水泥和速凝劑2%,砂石3%。保證攪拌時間,做到攪拌均勻,混凝土外加劑必須做到按配比稱量,與混和料攪拌均勻,堅持使用多少,攪拌多少的原則。(4)水泥運輸和存放中嚴防受潮,大石塊等雜物不得混入,裝入噴射機前應過篩,混合料隨拌隨用,存放時間不超過20min。(5)為保證格柵鋼架的精度,采用鋼筋廠集中加工格柵的方式制造,施工前放大樣加工12榀進行試拼,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批量生產。(6)格柵連接延續較復雜,架立時從第一環起,嚴格做到垂直隧道中心線,連接準確,焊接牢固,保證整環格柵在同一垂直中線的平面內。(7)鋼筋焊接均采用E43系列焊條,單面搭接焊,焊縫長度不小于10d
80、。格柵鋼架與連接筋、格柵鋼架之間的連接做到及時牢固。(8)各工序施工必須嚴格履行驗收手續,按規范驗收,一道工序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9)噴射混凝土2h后應灑水養護,保持表面濕潤,養護時間符合規范要求,冬施期間嚴禁灑水養護。(10)質量標準1)開挖允許偏差開挖允許偏差表部 位允 許 偏 差平面位置30 mm高 程20 mm超 挖不得欠挖,超挖平均不大于100 mm,最大超挖小于150 mm2)格柵鋼架允許偏差鋼架加工長度20mm,鋼架加工橫斷面尺寸(高、寬)mm。鋼筋格柵組裝后應在同一平面內,允許偏差為:高度30mm,寬度20mm,扭曲度20mm。鋼筋網允許偏差為:鋼筋間距10mm,鋼筋
81、搭接長15mm。每層鋼筋網之間應搭接牢固,且搭接長度不小于150mm。鋼筋采用搭接焊時,焊縫寬度不小于0.8d,厚度不小于0.3d。 格柵連接節點板基本密貼對正、縱向連接牢固,螺栓上緊,螺栓數量、直徑符合設計要求。格柵架立中線、標高、縱向間距符合設計要求。鋼格柵架設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中線20經緯儀、鋼尺2標高0,+20水準儀、鋼尺3同步20水準儀4縱向間距50尺量5垂直度0.5%垂球吊線6仰拱標高20水準儀3)噴砼:回彈率拱部不大于20%,邊墻及仰拱不大于15%。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30mm,且矢弦比不應大于1/6。初期支護噴砼允許偏差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
82、法1噴射砼厚度30鉆孔、尺量2噴射面平整度30,1/62m靠尺量3中線20經緯儀測量4凈空限界符合設計全站儀測量斷面5保護層20mm觀察、尺量八、安全保證措施8.1施工安全制度1、以施工負責人為責任中心,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經理部、施工隊、生產班組,逐級檢查、逐級負責制度。2、所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工作時嚴格遵守相關操作規程。3、施工現場定期對工人進行安全培訓,對工班進行安全教育。4、施工現場定期對現場施工進行安全日檢周檢,同時按照甲方自復檢體系要求進行相關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5、制定班組安全責任制度,責任落實到人。6、制定適當
83、的安全生產獎懲制度。7、對于關鍵工序,嚴格履行檢查驗收手續,杜絕安全隱患。8、配合好各部門安全檢查工作。9、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不得違章指揮和作業,對違章指令必須拒絕,并有責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10、建立值班制度,暗挖施工中掌子面必須配備技術人員和領工員,進行24小時值班。8.2主要安全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施工人員按照作業要求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特殊工程按規定要佩戴好防護用品,嚴禁赤腳、穿拖鞋進入施工現場。2、管片切割作業的工作平臺搭設牢固穩妥;平臺木板滿鋪,固定牢靠;周邊有設1.5m高護欄和密目網;架體、平臺經過安全工程師檢查合格后使用。3、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和防護
84、眼鏡、手套等,高空作業的要佩帶安全帶;上方作業時下方嚴禁站人。4、施工用電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布設、操作。施工照明線路電壓在施工區域內不大于36V,施工區域以外地段可用220V,動力設備為380V,電力設備設專人定期檢查維護,并設警示標識牌,確保用電安全。 5、安排專職人員每天對提升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定期維修。6、行走時注意安全,小心碰頭。出土口土斗下方嚴禁站人,土斗啟動前要有信號、觀察周圍是否有人。開挖時上下臺階應走步行梯或臨時爬梯,不得跳上跳下。7、氣焊、焊接等執行動火證制度,五級風以上嚴禁作業。8、電焊工持證上崗,操作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焊接時必須雙線到位,不
85、準利用架子、管道、軌道、鋼筋等做接地線,不準使用裸導線。工作完畢,切斷電源,檢查操作地點,確認無引火危險。9、電焊機應放在干燥處,電焊機必須使用二次降壓保護器,一次線不超過5米,二次線不超過30米,做到雙線到位。在使用前,檢查一次、二次線絕緣是否良好,接線處是否有防護罩,焊鉗是否完好,外殼是否有接零保護,確認問題后方可操作。10、鋼筋焊接前,應首先檢查焊機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不允許未進行檢查就開始操作。在潮濕地點施焊,應采取絕緣措施,如墊絕板。11、更換場地移動焊把線時,應切斷電源,不得手持線爬梯登高。12、經常檢查出料彎頭、輸料管和管路接頭等有無磨薄、破損、松脫等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6、。處理噴射機故障時,必須先使設備停風、斷電。向設備送電、送風前應通知有關人員。 13、噴砼處理堵管時,應將輸料管順直,必須按緊接頭,疏通管路風壓不超過0.4Mpa。操作人員必須配備防護用品,非操作人員不得進入正進行施工的作業區,施工中噴頭和注漿管前方嚴禁站人。 14、在上層作業時,施工現場領班員必須清楚了解下層是否有作業人員,在做何種作業,有交叉影響的,設置隔離防護措施。 15、掌子面準備好砂袋、方木、空心磚等應急物資和消防器材,不得挪用;洞內有明顯的逃生路線。十、綠色施工1、揚塵和大氣污染控制措施(1)施工場地及道路及時進行硬化。(2)碴土及時清運,場地內存放要用彩條布覆蓋,場地適時清掃、灑
87、水,減輕揚塵污染。(3)土、石、砂、水泥等材料運輸和堆放進行遮蓋,減少污染。(4)場地出口設洗車槽,并設專人對所有出場地的車輛進行沖洗,嚴禁遺灑,現場施工通道定人專門打掃,保持暢通潔凈。2、水土環境保護(1)施工前作好施工場地的布置和臨時排水設施,設置排水管路、沉淀池等,保證生產廢水不污染水源、不堵塞既有排水設施;生產廢水經沉淀過濾達標后排放。(2)做好場地的排水設施,管理好施工材料,及時收集并運出建筑垃圾,保證施工材料、建筑垃圾不被雨水沖走。(3)施工中對棄土場地進行防護,保證棄土不堵塞、不污染既有排水設施。3、工地排水和污水處理方案(1)廢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應設置沉淀池,不可直接排入市政管
88、道。(2)根據施工地區排水網的走向和過載能力,選擇合適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3)在工程開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廢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并保證工地排水和廢水處理設施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的有效性,做到現場無積水、排水不堵塞。4、固體廢棄物處理(1)施工棄土集中堆放,定期外運,及時平整場地。(2)嚴格執行物資管理制度,加強廢舊料、報廢材料的回收管理。多余材料及時回收入庫,報廢材料按程序處理。5、暗挖施工(1)施工現場要天天打掃,灑水,防止揚塵。保持整潔衛生,施工場地平整,道路暢通,作到無積水,有排水措施。(2)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及小便等不文明行為,發現有隨地小便現象要對施工現場領工員及違章者進行處罰。(3)施工現場零散材料和碴土、垃圾等要及時清運,存土場臨時存放碴土和砂石料場要用彩條布覆蓋,經常灑水,防止揚塵。(4)噴射混凝土工作面加強局部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