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園路(興達路)道路工程 K1+340K1+520段水塘換填片石方案K1+340K1+520段水塘換填片石施工技術方案一、 工程概況:K1+340K1+520為水塘地段,全長180米,淤泥、軟土深度約1.7米,平均寬度為32米,由于水塘地下水位較高,地勢低洼長期積水無法自然排出,采用水泵抽干水,浮漿清除后,經檢測單位現場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根據觸探結果測得該水塘地段基底以下1.2m范圍內的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為保證路基質量,采用如下處理方案:對該水塘基底以下1.2m范圍內的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軟土、淤泥挖除,因地下水位高,運輸車輛無法通行,全幅路基平均寬32米,采用挖掘機甩運至路基右邊線裝
2、車,軟土、淤泥需平均甩運,水塘常水位線以下采用換填片石,常水位線以上換填級配砂礫至路床頂面標高。二、水塘清淤換填片石處理的工藝流程: 測量工作圍堰、抽水挖淤泥換填片石,分層夯實填筑級配砂礫層質量檢驗。三、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水塘路段,將淤泥、軟土層挖除后,采取換填措施,換填材料片石。換填夯實后路基成型。2、路基換填材料:路基換填材料,根據設計要求本地段采用換填片石1.2m,碾壓密實無明顯沉降后,再分層鋪筑級配砂礫至路床頂面標高。(1)測量工作淤泥、軟基處理前,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設計圖表、施工工藝和有關規定釘出軟基處理具體位置樁。在距軟基處理位置外邊線一定安全距離處建立控制樁,樁上標明軟
3、基處理位置挖高。(2)清淤根據該水塘的現場情況,由于地下水位較高,地勢低洼常年有水且無法自然排出,基底長時間被水浸泡,根據實際水塘內水量的情況,采用水泵抽水的方案,2臺或多臺出水口直徑100mm的污水泵進行進行24小時連續抽水,隨著水量減少,在塘邊最低處挖一深坑(集水井),采用水泵提水的方案進行抽水,排向石虎路邊的金田渠。然后用挖機先清除表面浮漿后,挖除水塘基底以下1.2m范圍內的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軟土、淤泥,因地下水位高,運輸車輛無法通行,全幅路基平均寬32米,采用挖掘機甩運至路基右邊線裝車,挖至基底合格后及時報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簽證,監理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道的工序。(3)換填片石
4、1)換填片石前,應抽干、清除基坑內的積水和有機雜物,然后用自卸車運輸合格的片石到現場,用挖機挖運到需要換填的地方(現場根據換填厚度確定方格網的尺寸),填平后用20t壓路機進行輾壓,輾壓遍數不少于6遍。片石換填完后,用一層細集料石進行找平、嵌縫,輾壓平整后,質檢員先進行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現場進行報檢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片石換填完成合格后,再分層鋪筑級配砂礫至路床頂面標高。所填材料在機械夯壓之前,先推平,使其表面平整。使用壓路機碾壓時,保證壓路機的碾壓速度在3km/小時。3)碾壓遍數以表面無壓痕為宜,然后檢驗沉降差,合格后報監理進行驗收。四、施工組織1、該水塘路段清淤換填
5、片石施工負責人:李明。2、施工機械及人員配置情況:(1)機械設備機械名稱型號數量挖掘機神岡2202臺推土機山推1601臺自卸汽車紅巖金鋼10輛壓路機20T1臺(2)人員配置:該水塘路段清淤換填片石將投入施工工人:6人,負責現場的具體的清理、擺放等工作;測量工程師1名;現場技術員1名;現場管理人員1名;試驗人員:1名。3、計劃工期:本段水塘路段清淤換填片石,計劃2015年5月1日開工,至2015年5月12日完工。五、檢測、質量檢驗標準1、高程檢測換填片石段高程檢測時,按照規范要求點位,用水準儀先測出原地面碾壓后的地面標高H,然后分別測出上料整平后未碾壓時的標高H1得出松鋪厚度H1-H。 2、數據
6、處理施工時由質檢、技術、試驗、測量人員現場監督,作好原始記錄工作。記錄包括:壓實設備類型、設備組合方式、碾壓遍數、碾壓速度、測量數據、試驗數據,然后根據這些數據確定施工工序、填料的最佳松鋪厚度等。六、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目標:合格率100%,優良率達到95%以上。2、質量保證體系本工程建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確立第一管理者全面負責,總工程師技術負責制,質檢工程師具體負責檢查、落實,實施目標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權責明確,賞罰分明的管理辦法,試驗工程師全過程檢查。3、自檢及報驗先自檢合格后,再報監理工程師檢查。首先,測量放樣設有專職測量人員認真進行計算、放樣、復核、并在具體施工前,由技術人員按
7、圖紙對測量人員放的樣再次進行復核,在我部現場技術人員及質檢工程師復核準確無誤后,方可將測設數據、樁、軸線一齊提交監理工程師檢查。其次在每道工序進行技術交底,講述操作規程,在每道工序完成后,工班之間進行互檢,互檢合格后,提交現場技術人員檢查,現場技術人員檢查合格后,提交質檢工程師檢查,質檢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提交給監理工程師檢查,在監理工程師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質量貫標 項目部將認真應用、執行相關文件中的施工過程控制程序將質量隱患、事故隱患消失于萌芽狀態之中。七、施工安全及環境保護措施1、設立專職安全員并建立旁站制度,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2、各類機械設備操作
8、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人員嚴禁上機操作。3、各種安全規章制度齊全,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定期組織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4、對機械設備、使用的工具要定期檢查、保養,保證安全使用。5、與當地交通隊配合,做好交通導流工作,方便居民出行,并在十字路口設置專人指揮交通。6、施工地區設立明顯標志,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場地。7、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有關環境污染的相關條例。施工時盡量將音量降低,不破壞施工范圍以外的花草樹木,對于運輸易起粉塵的施工材料采取遮蓋或適當灑水方法,降低粉塵對空氣的污染。施工時還需避免工地照明的強光照射居民住宅,對于施工期間各類設備和材料妥善保管。8、施工過程中,任何施工雜物及垃圾應及時清運至棄土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