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體積混凝土垂直散熱管施工方案在大體積混凝土中預埋垂直散熱管,利用冷熱水自然循環的原理,降低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溫度差,使其溫差小于25。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溫度;中心溫度;溫度差25一、施工方法大體積砼垂直散熱管施工方法是在混凝土中預埋垂直散熱管,以水為介質利用冷熱水自然循環原理,置換大體積混凝土中心水化熱,使其表面溫度和中心溫度差小于25。其特點是施工簡單、方便、節能、效果較好,但因混凝土上表面蓄水下道工序須延遲。本施工方法是在混凝土內垂直預埋散熱鋼管及預留測溫孔,混凝土初凝后,在大體積混凝土上表面四周砌筑150mm高圍堤,(確保四周不漏水),然后開始注水上表面蓄水達100mm,用散熱管內的水
2、和混凝土表面水連為一體。1)、工藝流程散熱管設計原材料準備散熱管加工制作鋼筋綁扎散熱管、測溫孔安置就為混凝土澆筑基礎四周回填上表面砌筑圍堤蓄水注水換熱養護測溫水量調整降溫結束細石混凝土灌漿進入下道工序。2)、操作要點a、垂直散熱管的設置:本工程筏板基礎大體積砼強為C45抗滲混凝土,垂直散熱管的大小為直徑50鋼管及2M間距梅花點布置。垂直散熱管的長度確定散熱管上表面外露20-30mm,下端封堵,澆筑混凝土時上口用管帽對混凝土堵住。散熱管下端和下層鋼筋焊接固定,上端適當位置焊接支撐鋼筋,支撐鋼筋與上部鋼筋網焊接。當混凝土厚度過大,垂直散熱管不穩定時需增加支撐,確保垂直散熱管設置牢固。b、測溫孔的設
3、置:根據情況在代表性的位置設置3-5個測溫點,每個測溫點設上、中、下3個測溫孔,材料采用直徑15鋼管,測溫孔的鋼管下端封死,上端露出砼表面300mm,澆筑砼時,測溫孔管上塞嚴,以防止堵死。c、蓄水堤砌筑:大體積砼表面做一個封閉式的蓄水堤,蓄水堤高度150mm,蓄水堤采用水泥磚,采用m5水泥砂漿砌筑,并用水泥砂漿抹面確保不漏水,混凝土表面面積過大可分格。d、注水散熱:混凝土終凝后,開始注水,各垂直散熱管內全部注滿,并使混凝土上表面蓄水100mm,使管內水和混凝土表面水形成冷熱水循環。注水溫度為自來水的自然水溫。混凝土表面蓄水始終保持在100-150mm,如果表面蓄水蒸發過快,應及時補水。e、混凝土表面蓄水到要求位置開始測溫,前三天每隔4小時測溫一次,并做記錄,第3-7天每隔2小時測溫一次,以后每隔4小時測溫一次,測溫至第28天。做好記錄,繪溫度曲線圖。測溫時,溫度計位置放置準確。f、垂直散熱管注漿:散熱管換完畢后,抽出散熱管內水,用高于基礎混凝土強度一個等級的混凝土漿灌注密實,漿高出混凝土表面的鋼管切平。xx國際A1工程部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