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鄉的古建筑美術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仙游師范附屬小學凌朝暉適用于六年段活動時間:一個月(共四周)一、活動背景:家鄉仙游位于福建沿海中部,這里山川如畫、氣候宜人;這里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孕育著朝氣蓬勃的現代文明,繁多的名勝古跡蘊涵著風格奇特的古老建筑,悠久的歷史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歷經千百年的古建筑仿佛時時刻刻昭示著家鄉的先人們創造了燦爛的建筑文化,那洪荒遠古的傳說,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記錄了下來,欣賞家鄉的古建筑,就好比翻開一部沉甸甸的史書,記載的千千萬萬勞動者的聰明才智,它給我們以審美享受,為研究歷史和科學提供實證,為新建筑設計和新藝術創作
2、提供借鑒。它不僅是家鄉文明發展的歷史見證,而且是一部極有價值的地方教科書。結合人教版美術教材六年級上冊第10 課保護古建筑的教學活動,我們特制定了家鄉的古建筑此與美術學科整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例。二、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家鄉古建筑的分布情況,增強保護古建筑的意識。 2 、通過學生走出校門進行古建筑寫生,培養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3、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家鄉古建筑的種類及與建筑物有關的知識。 4 、通過活動,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的意識。三、活動過程:(一)、活動準備:1、教師活動準備:( 1)、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資料。( 2)、拍攝到的家鄉古建筑的圖片資料。(
3、 4)、學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傳稿。2、學生活動準備:(1)、了解仙游古建筑分布情況,并收集數據。(2)、準備用于拍照的照相機,拍攝古建筑的照片資料。(3)、讓學生觀察古建筑,說說古建筑的特征,深入社會實踐了解古建筑分類的類型。(4)、結合美術課外寫生課,選擇古建筑作為寫生對象,收集寫生作品。(二)、第一階段(準備階段、):活動目的:(1)、了解當地古建筑分布情況,并收集數據,增強知識。(2)、通過實踐收集數據,培養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和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3)、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古建筑的種類,增強保護古建筑的意識,學習與古建筑有關的歷史知識。 1、學生主要活動:(1)、向家長了解仙游的古建筑
4、有多少?古建筑分布在哪些地方?這些建筑是什么時代建造的?(2)、向古建筑邊的居民了解古建筑的保護過程。(3)、學生向文物保護部門聯系,向他們了解準確的情況。(4)、制定活動方案:(課堂活動)交流:學生交流了解到的情況,匯報第一階段的材料。討論:提出問題、圍繞問題制定方案、帶著問題展開實踐。仙游這么多的古建筑,我們要重點了解哪些地方的古建筑?我們要分幾個小組?各小組帶著什么問題去展開實踐?分組制定小組活動計劃 2、教師指導重點:(1)、建議學生選擇實踐地點為方便的鄰近的古建筑。如:文廟、東門石坊。教師指導學生可以按實踐調查組、建筑物拍攝組、古建筑繪畫寫生組來開展活動。(2)、制定方案時要明確各組
5、的活動目標,大家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小組的集體智慧,各抒己見。(3)、做好每組人員的具體分工記錄。如:實踐調查組可以分為兩小組,即向社區調查小組、查資料小組。帶著文廟、石坊建造的時間,歷史典故、歷史文化,建筑風格等問題開展活動。要求家里有數碼相機的同學組成拍攝小組,對古建筑的整體外貌、局部結構拍成照片并附上文字說明。繪畫寫生組由班上畫畫能手組成,通過對古建筑的寫生,感受古建筑文化。(4)、交流方案時,每小組派一個同學做小組匯報發言。(5)、仙游古建筑的大致分類:仙游古代建筑,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古塔建筑。如仙游鳳山九座寺的唐代無塵塔、龍華萬壽寺的宋代雙塔、楓亭塔斗山上的宋代望海塔、賴
6、店明代東渡塔等。、古書院建筑。如度尾礪山境內的東山之顛的隋唐時期的東山書院、賴店羅峰宋代龍頭書院、度尾中岳明代的朝天書院、園莊宋代的慈云亭明代改名為莊山書院、楓亭塔斗山上明代的會心書院、鯉城金石山上清代的金石書院、游洋興山清代的興山書院等。、古牌坊建筑。如仙游城東清朝時期的石坊等。、古廟宇建筑。如自宋迄今,歷經千年的仙游文廟(孔廟)等。、古橋梁建筑。如楓亭鎮北宋年間的“太平橋”、古縣城迎薰門外南宋年間的“南門橋”、游洋鎮游洋街北面南宋的“惠政橋” 、蓋尾鎮石馬村北宋年間的“石馬橋”、 城東北三里清朝的“金鳳橋”等。(三)、第二階段(發展階段、):活動目的:(1)、各小組活動可以分期舉行,第二階
7、段主要是各組圍繞著自己的目標開展實踐活動,進一步了解本地區古建筑分布及種類,找出古建筑保護存在的問題。( 2)、鼓勵學生利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查閱古建筑的有關信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3)、拍攝古建筑的照片,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充分體驗,感受實踐活動的樂趣。1、學生主要活動:(1)、分組討論古建筑的分類,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分?(2)、學生利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查閱收集古建筑的有關信息。(3)、走訪當地社區,向居民了解當地古建筑的分類,寫出調查報告。(4)、進行反饋交流課外活動了解到的古建筑分類情況。(5)、拍攝古建筑的照片。仙游大濟三會寺仙游城東清朝時期的石坊度尾南潮宮龍柱2、教師指導
8、重點:2、教師指導重點:(1)、收集記錄信息的方法。(2)、提出課外活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注意事項。如:采訪時,對方不配合不理睬,應該怎么辦?(3)、指導學生寫調查報告(4)、組織學生課內活動,交流課外活動的成果。(四)、第三階段(研討階段、):活動目的:( 1)、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互相學習。( 2)、在探討的過程中,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美術寫生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社區、熱愛生活的情懷。1、學生主要活動:(1)、分組討論整理收集的資料。(2)、按小組準備匯報材料,寫出匯報稿。(3)、探討古建筑的文化內涵,通過古建筑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4)、舉行課外古建筑美術寫生
9、活動課。南宋年間的“南門橋”嚴雨鑫寫生古建筑“天王廟”何凱 寫生家鄉的橋國畫寫生嚴雨鑫 家鄉的古塔黎響作2、教師指導重點:(1)、指導學生對材料的整理。(2)、指導學生進行古建筑美術寫生。(3)、組織開展課堂匯報課,交流課外活動的成果。(五)、第四階段(總結交流階段、):活動目的:(1)、交流實踐活動成果。(2)、動員宣傳全校的同學,全社會的公民都參與到保護古建筑的行動中去。(3)、培養學生熱愛社區、熱愛生活的情感和保護古建筑的意識。1、學生主要活動:(1)、完成宣傳稿,舉辦展覽,宣傳家鄉古建筑建造時間、人文知識等。(2)、開展“讓家鄉古建筑變美麗、變整潔”的主題班隊活動。(3)、開展“家鄉古
10、建筑寫生作品展覽”活動。2、教師指導重點:(1)、指導學生與學校聯系確定展覽的地點。(2)、指導學生開展以“讓家鄉古建筑變美麗變整潔”的主題班隊活動。(3)、指導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創造小制作“古建筑”的方法。四、預期成果形式:調查報告、成果匯報稿、繪畫寫生作品、小制作。五、活動評價方式:1、學生自評:學生對照參加家鄉古建筑綜合實踐活動以來的前后變化,自我評價。2、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發明創造的物品,運用技巧的能力,給學生適當的評價。 3、學生小組評價: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小組根據組員的表現,對其進行適當的評價。六、注意事項:1、安全是社會實踐活動的首要大事,教育學生注意安全。其中,交通安全、對古建筑實踐時的考察安全等。 2、家鄉的古建筑大部分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古建筑的考察時,要注意保護文物的意識。 3、注意文明禮貌,向社區居民了解古建筑有關的歷史知識的時候,應該要注意禮貌言語。七、參考資源:文獻資料:仙游縣志 、 仙游古今 、 仙游風物網絡資料:仙游縣政府網站,莆田旅游網附:仙游師范附屬小學學生社會實踐調查表(見下頁)仙游師范附屬小學學生社會實踐調查表姓名性別年齡班級民族籍貫家庭住址實踐起止時間實踐地點實踐內容實踐體會完成情況家長簽章:年月日班主任鑒定班主任簽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