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建鋼構西部制造基地PHC管樁基礎工程施工方案編制單位:成都華建管樁有限公司編制時間:2014年12月15日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設單位:中建鋼構四川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勘察單位: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包單位:中建鋼構有限公司管樁施工單位:成都華建管樁有限公司工程地址:仁壽縣視高鎮騰飛大道三段東側云端辦公樓對面編制單位:成都華建管樁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顏振生審核人:張超編制人:衛勝泉目 錄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編制說明 1第一節 編制依據 1第二節 參考標準 1第三節 編制原則 1第二章 工程概況 2第一節 工程概況
2、 2第二節 設計概況 2第三章 管樁施工部署 2第一節 項目施工管理目標 2第二節 工程地質分析 3第三節 施工準備 3第四節 施工總平面圖布置 4第五節 施工用水、用電計劃 5第四章 施工方案和工藝 5第一節 錘擊樁施工工藝步驟 5第二節 施工工藝流程圖 7第三節 管樁質量及注意事項 8第四節 成品樁保護措施 9第五章 施工進度計劃 9第一節 項目組織機構 9第二節 主要管理人員職責 9第六章 施工順序及進度計劃 11第一節 施工總體部署 11第二節 施工進度計劃表 11第七章 確保工程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13第一節 施工安全保證體系 13第二節 安全保證措施及安全保障體系圖 14第三節 安全
3、交底 18第八章 確保工程工期的技術組織措施 18第一節 工期計劃安排 18第二節 保證工期的技術措施 19第3節 主要施工設備及數量 20第四節 勞動力配備 21第九章 雨季施工措施 21第一節 雨季施工技術措施 21第十章 資金需求保證措施 21第一節 資金管理 21第二節 工程核算 22第十一章 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 22第一章 文明施工措施 22第二節 環境保護措施 23第十二章 工程應急預案管理及措施 24第一節 機械性外傷應急方案 25第二節 創傷出血應急方案 25第三節 火災發生應急方案 25第四節 急性中毒應急預案 25第五節 電氣設備事故應急方案 26第六節 觸電事故應急方
4、案 26第七節 應急救援中心人員電話及車輛 26第十三章 常見質量事故分析及處理 27第一節 樁身上浮 27第二節 樁端封口不實 27第三節 施工中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 27HYPERLINK l _Toc15851 第十三章 竣工資料 31第1章 編制說明第1節 編制依據1、由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礎設計施工圖紙。2、由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國家現行施工規范、施工工藝操作規程及國家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標準。4、工程配合、交叉施工的要求。5、成都市及仁壽地區下發的施工現場管理有關文件和基本條例及相關文明工地的標準、要求。6、公司類似項目積
5、累的經驗,現有的技術裝備和施工機械及本公司的管理文件。7、相關招標文件。第2節 參考標準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GB/T502281996)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5、 HYPERLINK o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6、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7、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GB13479-2009) 8、中建鋼構四川鋼結構制造廠建設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9、中建鋼構四川鋼結構制造廠樁位平面布
6、置圖第三節 編制原則1、按招標單位提出的管樁施工工期要求、質量要求、安全要求、環境保護及其它要求,做到樣板引路,規范施工,一次成優。2、由專業施工隊伍施工,并提高機械化施工水平。3、認真執行工程建設程序。4、明確施工部署,保證重點,統籌安排。5、全面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遵循施工工藝及技術規律,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工序。6、充分利用現場有利資源,精心組織并提高機械化施工水平。第二章 工程概況第一節 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中建鋼構西部制造基地2、建設單位:中建鋼構四川有限公司3、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4、勘察單位: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5、總包
7、單位:中建鋼構有限公司6、管樁施工:成都華建管樁有限公司7、建設地點:成都仁壽縣視高鎮高新大道旁,騰飛大道三段東側云端辦公樓對面。8、工程規模:該工程主要廠房車間、宿舍里、辦公樓、倒班樓、等配套用房組成。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和鋼結構組成,場地等級和地基等級為二級,重要性等級為二級,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9、質量要求:合格。第二節 設計概況1、結構工程設計概況部分廠房車間、辦公樓及配套用房的基礎采用PHC-500AB125、PHC-400AB95預應力管樁,其中PHC-500AB125單樁承載力設計值為Ra=1000KN,PHC-400AB95單樁承載力設計值為Ra=650KN。2、承壓管樁的樁
8、端持力層為中風化泥巖,樁尖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500mm。3、管樁施工前均進行試樁,試樁數為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根?;蚋鶕F場實際情況確定試樁根數;試樁結束后進行載荷試驗,試驗合格后(達到要求的承載力)方可進行全面施工。4、沉樁以試樁確定的貫入度及地勘報告顯示的持力層為控制樁體打入深度。5、布樁根數詳見各建筑物平面布置圖。根據廠區設計標高0.000=489.600和生活用房設計標高0.000=481.300,地勘場地孔口介于(486.03-493.38),根據設計及地勘標高數據推算參考樁長為522米不等。 第三章 管樁施工部署第一節 項目施工管理目標1、工期進度目標:基礎管樁工期目標:在工作
9、面具備施工的條件下,根據合同約定工期要求,合理安排人力、機械數量、管樁材料,有效組織施工并在要求合同工期內完成施工。2、質量目標:對工程實行質量目標管理,加強施工質量的控制,確保工程質量按照國家頒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和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進行檢驗評定,工程質量達到合格標準。3、安全目標:嚴格執行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教育,積極做好危險區域、危險工種的安全防護工作,杜絕重大傷亡和火災事故,年度輕傷頻率控制在10左右,按照國家頒布的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執行。4、環境、文明施工目標:按照
10、有關規定,注意周邊環境保護,材料車輛進出口處設置洗車設備,做到周邊清潔干凈,力爭達到“標化工地”要求。5、成本控制目標:在各分部、分項施工過程中,做到“先計劃、后安排”,按已定的施工工藝、施工順序進行,密切進行現場跟蹤管理,做到“無返工、無浪費”現象。達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第二節 工程地質分析1、地質異常處理在打樁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打樁深度不滿足設計要求,主要表現在打樁深度樁端達不到持力層和遠超過持力層深度兩個方面,若該工程有類似現象應報告甲方、監理并會同相關單位共同協商處理方案,明確最終控制標準。建議以貫入度控制為主,地勘報告作為參考,工程樁檢測增加相應的檢測數量。2、地下水影響根據地勘報告
11、,場地地下水主要賦存于填土中,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含粘土卵石中,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該場地施工作業面高程均在水位高程以上,地下水對打樁影響不大。地下水質對混凝土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3、打樁順序分析按甲方的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應對該項目合理劃分流水施工段(詳后施工進度計劃),總體施工順序應從靠已建建筑物近的一側向較遠的一側施工,宜先深后淺,根據施工過程實際情況也可作合理調整,但應盡量避免同時向中間施打的順序。第三節 施工準備1、機械準備選擇樁錘時,必須充分考慮樁的形狀、尺寸、重量、入土長度、結構形式以及土質、氣象等條件,并掌握各種錘的特性,樁錘的夯擊能量必須克服樁的貫入阻力,
12、包括克服樁尖阻力、樁側摩阻力和樁的回彈產生的能量損失等。如果樁錘的能量不能滿足上述要求,則會引起樁頭部的局部壓曲,難以將樁打到設計標高,根據本工程持力層和管徑情況,計劃采用步履式和履帶式打樁機,錘重選用6.2T及5.0T兩種型號柴油錘進行工程施工,具體施工臺班數量根據招標文件及實際工程需要合理增減。2、施工場地準備任何形式的樁機均要求施工場地和道路不沉陷,地耐力不小于60噸。馬道應留在車輛進出容易的寬敞地段。若在開挖后進行工程樁施工,應根據實際情況考慮一定機械有效操作作業面滿足機械的行走和施工。開挖后基坑任何一條邊長度不應小于樁機的寬度(12米),至少保證樁機能可具操作性,在轉角處樁位距離要求一側保證2米,另外一側滿足3米的有效距離方可滿足樁機的正常施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