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欽愧喚惦憂貼喀動憑池親咐出凝矯怨俘海郴謄泵疽拍佃臆訴屠繩建彰席灤乃頹檄布忍諾糕鑲舞粹朔尿競刷嚼陽則癌懾皺瞧布先陷環齲辮押陣慚瀝趾絨劑抒菠嚇椿兜廚氓酮晚爺辯佃聳輝嶺虱此腫分罐稍充犀迸簡澎席檻平玖匙涯霹絢朝園譴奈噬終栗棺后晉單膀隔痞啼惡弧集漳肛身涵屆粘膠脆潤嬰單這侍囂邯呵簽審淑祭蕭那章淌竅骨春棒裂氈笨曳龐雀煞膀普焊龐謂瘟介茵豢蟲爐挾凰盎儀翁新媚言扮爵誣淚磚庫購遏像采喉垢事偶毗晃扮伎恐勘藤瞞員鍛禍棲餃懷墨鈣抄洱恤訟逐牡買剔驕叫閥棕賃蹲盧瀉峻匙攣儲綿氖懶端謄掖武涪狄票瞳憋狽姨犀格咐靶旁輔勉繹嘿能熄流曾幻舍辣勉素俐濁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原則、依據及主要內容山西煤炭運銷集團陽城惠陽煤業礦井建設施工組織設計編
2、制單位: 編 制 人: 編制日期: 編 制 原 則1、切實執行國家及煤炭工業有關煤礦建設的方針和經濟政策;2、統籌安排內部與外部;生產、生產服務、生活服務之間的協調建設,通過綜合平衡,確定合理建設工期;3、以礦建為主,全面安排好主體與配套、井下與地面、生產與生活工程的建設順序,做到“四通一平”、“兩堂一舍”先行,環保綠化同步;4、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在確保安全、質量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組織礦井建設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各項工作及各工程項目之間的平行交叉作業和協調建設,盡快形成綜合生產能力,縮短建井工期;5、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突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競爭意識,增強時間觀念、利息觀念、資金周轉觀
3、念,堅決按合理工期組織施工;6、結合礦井建設實際吸取礦區的建設經驗揚長避短,大膽探索;7、積極采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不斷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把建設納入到依靠技術進步的軌道上來;8、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節約原材料,妥善處理工農關系,節約施工用地;9、合理利用永久設施建井,減少大臨工程。10、做好人力、物力、資金等綜合平衡,做好冬季、雨季施工安排,力爭全年連續均衡施工;11、在工程安排上要做到四個優先(被利用的永久工程,工期長的工程,安裝任務重的工程,大型基礎及地下工程);四個不停(礦井關鍵線路不停,井簡裝備提升不停、井巷交替施工運輸不停,單位工程開工后一氣呵成);三個
4、緩干(需長期維護的煤巷,施工不用的井下電氣設備,可用做平衡勞動力的工程);力爭做到勞動力、施工設備及周轉材料的基本平衡。編制依據1、煤礦安全規程、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礦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煤礦防治水規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2、國家頒發的有關煤礦建設方面的技術政策、規程、規范、標準,定額等文件;3、惠陽煤業井田核查地質報告;4、惠陽煤業礦井初步設計及概算;5、惠陽煤業初步設計安全專篇;6、惠陽煤業地面工勘物探報告;7、惠陽煤業環評報告;8、惠陽煤業水土保持方案;9、惠陽煤業水文地質類型劃分;10、惠陽煤業水害分析;11、惠陽煤業與晉城市救護大隊簽訂的救護協議;12、礦井建設的客觀、現
5、場條件,鄰近礦井的地質及水文地質調查資料等。目 錄第一章 礦井設計概況 第一節 礦井基本概述.第二節 地質特征及煤層條件.第三節 礦井開拓方式.第四節 礦井主要生產系統工藝.第五節 礦井移交生產標準.第二章 礦井建設條件第一節 建設期間的資源供應條件.第二節 對礦井建設條件的分析.第三章 建設前期準備工作第一節 技改設計階段.第二節 現場施工準備階段.第三節 排矸系統.第四節 壓風系統.第五節 生活福利設施及其它.第四章 施工布署及施工方案第一節 施工布署.第二節 井筒表土段普通施工方案.第三節 井筒基巖段施工方案.第四節 井筒交替裝備施工方案.第五節 井筒向平巷過渡施工方案.第六節 井下主要
6、硐室的施工方案.第七節 采區巷道施工方案.第八節 主要建筑安裝工程的施工方案.第九節 建井期間利用的永久建筑和設施.第十節 原煤篩選、貯裝工程施工安排.第五章 施工順序及總工期第一節 各類工程工期及進度指標的確定.第二節 井筒開工順序的確定.第三節 施工準備工作順序及排隊.第四節 主要聯鎖工程的確定及其施工順序.第五節 井筒交替裝備施工順序及排隊.第六節 井巷工程施工順序及排隊.第七節 土建工程施工順序及排隊.第八節 機電安裝工程施工順序安排.第九節 礦井建設總工期的確定.第六章 施工作業能力的設計第一節 提升與懸吊設施.第二節 通風設施.第三節 井下排水.第四節 井上下運輸設施.第五節 矸石
7、排放及工程煤的處理.第六節 井巷施工設施.第七節 瓦斯監測設施.第八節 設備維修設施.第九節 供水設施.第十節 臨時壓風設施.第十一節 采暖及供熱設施.第七章 礦井建設期間的組織與管理第一節 礦井建設期間的組織及管理方法.第二節 保證工程質量的管理措施.第三節 做好器材供應與管理工作.第四節 做好接收生產人員的培訓.第八章 安全管理與環境保護第一節 保證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第二節 煤塵、頂板、瓦斯、水、火防治措施.第三節 礦井建設期間的環境保護.第九章 技術資源平衡第一節 勞動力及勞動力平衡.第二節 建設投資的平衡.第十章 施工組織設計的技術經濟分析第一節 建設工期臺理性的分析.第二節 安全施
8、工可靠性的分析.第三節 保證工程質量可靠性的分析.第四節 主要資源安排可行性的分析.第一章 礦井設計概況 第一節 礦井基本概述一、位置及交通山西煤炭運銷集團陽城惠陽煤業有限公司位于陽城縣城南7km的白桑鄉通義村附近,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3181122544,北緯352207352316。井田西南部緊鄰陽(城)濟(源)公路,經該公路向北14km可達陽城縣城,向南可至河南省濟源市。礦區與周邊村鎮及工礦企業均有鄉村公路相通,交通較為便利。(交通位置圖詳見圖1-1-1)。二、地形地貌井田地處太行山脈南段,沁水盆地的南緣,地貌上屬土石低山丘陵區,地形復雜,地表切割強烈。總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為
9、井田西部蘆溝西部山梁,海拔708.2m,最低點位于井田東南牛抵虎村北,海拔545.0m,最大相對高差163.2m。三、河流井田內及周邊無大型水庫和地表徑流,大氣降水和沿溝谷自然排泄。井田所在地屬黃河流域沁河水系。四、氣象及地震情況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少雪,春季暖和多風,夏季多雨,秋季多晴朗天氣。據有關氣象資料,該區歷年平均降水量為659.7mm,但變化較大,最大降雨量為852.2mm(1958年),最小為335.2mm(1965年)。雨量多集中于6、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54%。蒸發量歷年平均為1974.7mm,蒸發量大于降雨量,屬溫和干燥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1.7,一月
10、份最冷,平均氣溫為-3.1,極端最冷為-19.9(1958年1月16日),七月份最熱,平均為24.9,極端最高為40(1966年6月22日)。全年風向為西風,年平均風速2m/s,定時測得最大風速24m/s(1959年5月30日),大風較多,平均每年出現8級以上風達32天左右,最多在1968年,達57天。年平均初霜期在10月中旬,終霜期在4月上旬,全年無霜期平均為189天。歷年11月中旬至下年3月底為降雪期,年平均降雪期138天左右,一次最大降雪深度為27cm,年平均積雪為107天左右。每年12月土石凍結,下年2月中旬解凍,凍土最深為41cm左右。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
11、該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動反應譜周期分別為 0.05g和 0.45s。根據國家地震局 1:400萬中國地震綜合等震線圖,本區地震裂度為VI度區。惠陽煤業礦區范圍為陽城縣白桑鄉通義村通武磺礦、陽城縣白桑鄉通義村通義磺礦、陽城縣白桑鄉呂家河小后凹磺礦、陽城縣尹莊鄉南底村東坡磺礦、陽城縣白桑鄉馬坡磺礦、陽城縣興成化工廠及部分空白資源整合而成,資源整合前各礦井井田范圍及開采現狀見15號煤層采掘工程平面圖。整合前各礦均開采硫鐵礦,均無可利用的井巷工程和設備。礦井無鄰近礦井,井田范圍面積6.18平方公里。第二節 地質特征及煤層條件地質構造(一)地層礦區內出露地層為奧陶系中統峰峰組、石炭系中統本溪組、石
12、炭系上統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山西組、下石盒子組,局部被第四系黃土覆蓋。根據以往地質資料,對相關地層簡述如下:1、奧陶系中統峰峰組(O2f)為含煤地層之基底,埋藏于井田深部。巖性為深灰、青灰色厚層狀石灰巖,夾灰黃色、黑灰色泥灰巖,含次生石膏及侵染狀黃鐵礦,下部裂隙巖溶發育,并為方解石脈充填,局部為角礫狀石灰巖,厚度一般大于100m。井田東、北邊界有出露。2、石炭系中統本溪組(C2b)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組灰巖之上。巖性主要為灰色、淺灰色富含鮞粒的鋁土泥巖為主,巖性致密,細膩,頂部偶為深灰色粉砂巖或砂質泥巖。底部為褐鐵礦及黃鐵礦,即“山西式鐵礦”,“山西式鐵礦”不穩定,呈窩狀、透鏡狀或砂粒狀。地層厚度5
13、.00-11.00m,平均8.10m。3、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3t)為區內主要含煤地層,底部以黑色泥(頁)巖與本溪組分界。主要由石灰巖、煤層、泥巖、砂質泥巖、粉砂巖、砂巖組成,為一套海陸交互相含煤沉積建造,沉積厚度較穩定。灰巖一般有45層,灰巖中常夾有燧石結核或團塊,富含海相生物化石,層位穩定,是煤層對比的重要標志層。本組含煤810層,穩定可采的主要為下部的15號煤層,中部的9號煤層不可采。全組厚度53.7597.21m,平均94.16m。井田內大面積出露。4、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1s)為區內另一主要含煤地層。底部以K7砂巖與下伏太原組地層整合接觸,主要由砂巖、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巖及煤層組
14、成。含煤3層,其中的3號煤層厚2.00m。該組地層分布于井田中、南部的山梁上,煤層保存條件較差,為風氧化煤層,無開采價值。本組厚度051.39m,平均40.6m。5、二疊系下統下石盒子組(P1x)由灰綠色、黃綠色砂質泥巖、中粗粒薄層狀長石石英組成。底部以灰綠色長石石英砂巖(K8)與山西組分界,呈整合接觸關系。區內出露面積較小,僅殘存于井田中部山脊,保留最大厚度23m。6、第四系中上更新統(Q23)由紅色亞粘土、黃色亞砂土組成,含鈣質結核,厚010m。分布于山坡上及沖溝中。(二)構造據整合地質報告,井田構造簡單,總體呈現為小型寬緩的向斜,軸向東西向,北翼地層傾角34,南部較緩,傾角1左右。井田內
15、無斷層、陷落柱,構造總體屬簡單類型。(三)巖漿巖井田內外無巖漿巖侵入,對本區地層、煤層無影響。煤層及煤質(一)含煤性 礦區內含煤地層為石炭系上統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山西組,不同的聚煤環境,形成了不同的巖性組合、巖相特征,含煤性也存在有較大的差異性。太原組為一套海陸交互相含煤地層,含海相灰巖45層、含煤810層,編號自上而下為5、6、7、8、9、10、11、12、13及15號,其中15號煤層為井田內、全區可采之穩定煤層。本組地層平均總厚度94.16m,含煤系數5.11。 山西組為一套陸相含煤地層,含煤13層,編號自上而下為1、2、3號,均為不可采煤層。本組地層平均總厚度40.60m,含煤系數7.3
16、9。礦區內山西組、太原組含煤地層平均總厚134.76m,煤層平均厚度7.81m,含煤系數5.80。井田內主要可采煤層為太原組15號煤層。15號煤層位于太原組下部K2灰巖之下,上距3號煤層底板94.2m左右,下距奧陶系界面16.5m,煤層厚度1.303.60m,平均厚度1.86m,發育01層夾矸,矸厚0.100.35m,結構簡單。頂板為K2灰巖,局部發育一薄層黑色泥巖,底板為泥巖或含黃鐵礦砂質泥巖。除井田內15號煤層在井田中北部、東南部出露外,為穩定可采的煤層。(二)煤質及用途1、物理性質和煤巖特征15號煤宏觀煤巖特征:為黑色灰黑色半亮型煤,似金屬光澤,以條帶均一結構、粒狀階梯狀斷口為主,貝殼狀
17、次之,條痕為灰黑色,裂隙較為發育,常見黃鐵礦充填。顯微煤巖特征:煤巖組分主要為鏡質組、絲質組。鏡質組主要為無結構均質鏡質體,其次為膠質鏡質體,偶見基質鏡質體分布。絲質組以氧化絲質體為主,呈碎屑狀分布,或分布于鏡質體中,或與粘土摻雜在一起。礦物質以粘土礦物和黃鐵礦為主。綜上所述,15號煤為絲質亮暗煤及絲質暗煤亞型。2、化學性質、工藝性能根據該礦補打的ZK3、ZK4兩個鉆孔15號煤層原煤樣送山西省煤炭地質研究所進行檢驗,結果如下:水份(Mad):3.50、3.58;灰份(Ad):16.21、29.94;揮發份(Vdaf):6.23、10.93;全硫(St.d):1.74、2.77;固定碳(FCd)
18、:78.57、62.40;高位發熱量(Qgr,d):28.979MJ/kg-1、22.969MJ/kg-1;焦渣特征(CRC):23、煤類煤類劃分按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準GB(575186)進行,主要以浮煤揮發份(Vdaf)及氫元素(Hdaf)分類。井田內可采15號煤層劃分為無煙煤3號(WY)。4、煤質及工業用途評價井田內15號煤層煤類均為無煙煤(WY),15號煤層為中高硫、中灰高灰、高熱值、高熔灰分、高強度無煙煤。熱穩定性好,精煤回收率良,經洗選、脫硫等途徑降低煤中的硫分后,可作為合成氨用煤。5、煤的風化和氧化15號煤風氧化帶主要位于其露頭向埋藏處40m左右,利用價值低。瓦斯、煤塵及煤的自燃(
19、一)瓦斯根據山西省煤炭地質研究所對該井田施工的ZK3、ZK4鉆孔15號煤層瓦斯含量試驗報告,見下表:試驗階段CH4ZK3ZK4Ml/g空氣干燥基Ml/g干燥無灰基Ml/g空氣干燥基Ml/g干燥無灰基瓦斯損失量0.040.040.010.01瓦斯解吸量0.020.030.000.00粉碎前脫氣瓦斯量0.510.590.070.09粉碎后脫氣瓦斯量0.560.650.050.05總計(瓦斯含量)0.130.310.130.15自然瓦斯成份粉前(%)CH4 33.21CH4 9.07自然瓦斯成份粉后(%)CH4 56.18CH4 19.44預測為低瓦斯礦井,沒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建議礦井在基建過程
20、中及時補充礦井的瓦斯鑒定資料。(二)煤塵和煤的自燃根據2007年8月15日山西省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對山西陽城惠陽煤業有限公司15號煤層取樣測試,分析結果:火焰長度為0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巖粉用量0,煤塵無爆炸性;煤的吸氧量1.4848cm3/g,自燃等級,為不易自燃煤層。(三)地溫、地壓井田范圍及周圍沒有發現低溫和地壓異常現象,該井田屬地溫地壓正常區。井田水文地質(一)地表水系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部,地貌類型屬侵蝕低山丘陵區,井田內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沖溝發育,井田內無其它大的地表河流,主要水源為大氣降水。雨季時節,溝谷有短暫洪流出現,流徑不長。礦井充水主要為大氣降水,地下水量極少,井田水
21、文地質條件簡單。(二)主要含水層情況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層主要為第四系松散沉積物,由紅色褐色粉質粘土夾細砂層組成。該含水巖組水位埋藏淺,受大氣降水補給,季節性變化大,富水性弱。2、下石盒子組(P1x)砂巖裂隙含水層區內下石盒子組地層面積較小,其含水層主要為中細粒砂巖,受大氣降水補給,為弱含水層。水質類型為HCO3Ca型水。3、山西組(P1s)砂巖裂隙含水層區內該地層主要含水層為中、細粒砂巖,厚度變化大,富水性較弱。該地層僅殘存于山頂和較高地段,為弱含水層。4、太原組(C3t)砂巖、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巖溶裂隙含水層K2、K3、K4、K5灰巖,沉積穩定,厚度變化不大,巖溶裂隙的發育隨埋深增加而
22、減弱,區內該含水層多出露于地表,富水性差。5、奧陶系中統馬家溝組(O2f)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本井田中奧陶統頂部地層出露于礦區東、北部邊緣,主要由深灰色厚層狀灰巖、角礫狀灰巖、薄層泥質灰巖組成,水位標高530m,富水性較強,由于該地段沖溝發育,該段灰巖的富水性較差。(三)主要隔水層情況1、石炭系、二疊系灰巖及砂巖層間泥巖隔水層該類隔水層分布于各灰巖、砂巖含水層之間,主要為泥巖、鋁土質泥巖、砂質泥巖,其厚度多為413 m,埋深較大時在含水層之間起到良好的隔水作用。但在已有或未來采煤礦坑頂板之上冒落導水裂隙帶內的泥巖將失去其隔水性能。2、本溪組及太原組底部泥巖類隔水層該隔水層位于15號煤層之下,平均
23、厚度約20m左右,在正常情況下隔絕或減弱了15號煤與奧灰水之間的水力聯系。(四)礦井充水因素分析1、大氣降水:大氣降水通過不同成因的基巖裂隙及松散堆積物孔隙在裂隙溝通的情況下進入礦坑,成為礦坑充水的間接但重要的補充來源。礦坑涌水量受降水的季節變化影響,具明顯的動態變化特征,且有延后特征。2、采空區積水:在井田內四周15號煤層有大面積的采空區,可能存蓄著地下水。3、含水層地下水:井田礦坑頂板冒裂帶將溝通其影響高度范圍內各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使地下水進入礦坑,成為礦坑充水的主要來源。在開采過程中也不排除在特殊構造部位(如隱伏斷裂構造)的越層補給。據井田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條件分析,礦坑充水通道主要
24、為巖土層的孔隙、裂隙、巖溶、頂板冒落帶及井筒。奧陶系巖溶靜水位標高(+530m)低于15號煤層最低底板標高(+585m),一般不存在底板突水威脅。(五)礦井涌水量據礦井地質報告預測,兼并重組前惠陽煤業300kt/a時,15號煤層涌水量正常為645m3/d,雨季最大可達720m3/d。本設計采用水文地質富水系數比擬法對15號煤層兼并重組后礦井涌水量進行預算,當生產能力達到450 kt/a時,礦井涌水量預計正常涌水量取970m3/d,最大涌水量取1080 m3/d。第三節 礦井開拓方式采用斜井開拓。利用井田西北部新建場地作為礦井的工業場地,在場地內新掘主斜井和副斜井兩個井筒。其中:新掘主斜井井筒方
25、位角180,傾角15,凈寬4.50m,凈斷面積為13.35m2;主斜井裝備膠帶輸送機,設檢修軌道,鋪設行人臺階,擔負礦井煤炭提升和上下人員任務,并作為進風井兼作安全出口;新掘副斜井井筒方位角180,傾角9,凈寬4.00m,凈斷面積為11.08m2,鋪設單軌,擔負材料、大件等輔助提升任務;回風立井利用原陽城縣尹莊鄉南底村東坡磺礦主立井(直徑3.0m)進行擴掘,設計該風井直徑4.5m,凈斷面積為15.9m2,垂深50m,安裝梯子間,擔負全礦井的回風任務及安全出口;設計在副斜井井底設平車場,長40m,在井底車場西側布置中央水泵房和主、副水倉、管子道等硐室,兩斜井落底后南北設三條下山,傾角34,分別作
26、為集中輔助運輸巷、集中膠帶巷和集中回風巷;在井田中部東西布置三條水平采區大巷,分別作為輔助運輸巷、皮帶大巷和回風大巷;集中膠帶巷與皮帶大巷由膠帶連接;在集中巷南側設主變電所、采區水泵房、采區水倉和消防材料庫等硐室。輔助運輸巷、皮帶大巷和回風大巷服務于首采區,即一采區,南北兩翼開采;在采區煤倉正東815m處,南北布置三條采區大巷,分別作為采區輔助運輸巷、采區皮帶巷和采區回風巷;服務于井田東部資源,該處為接替采區,即二采區,東西單翼回采;因此根據大巷的布置形式,全井田劃分為兩個采區。以一個水平開采全井田15號煤 ,即本設計開采水平(+590m)開采15號煤層。根據礦井的開拓布置形式,該礦井共布置兩
27、個盤區,一盤區即首采盤區,布置參數為東西方向1200m,南北2000m,兩翼回采。二盤區為接替盤區,布置參數為東西方向1200m,南北1000m,單翼回采。前進式布置,后退式回采。井 筒 特 征 表井 筒 名 稱主斜井副斜井回風立井井 口 座 標(1980西安坐標系)經距Y19627133.24819627093.24819627295.524緯距X3924097.3313924097.3313923915.329井口標高(m)+638.00+635.00+670.00井底標高(m)+624+620+620提升方位角(度)00井筒傾角(度)15990井筒垂深、斜長(m)608850井筒寬度(m
28、)凈4.54.04.5掘進5.5/4.85.0/4.35.5/4.8井筒斷面(m2)凈13.3511.0815.9掘進19.57/15.7616.81/13.2823.74/18.09井壁支護厚度(mm)500/150500/150500/150材料表土混凝土/基巖錨噴表土混凝土/基巖錨噴表土混凝土/基巖錨噴井 筒 裝 備膠帶輸送機、行人臺階單軌和行人臺階梯子間備 注新掘新掘擴掘第四節 礦井主要生產系統工藝大巷運輸及設備:大巷煤炭運輸方式選用帶式輸送機,選用PVG680S型橡膠面整芯輸送帶,其皮帶強度為680N/mm,帶寬為1000mm。集中輔助運輸巷和輔助運輸大巷輔助運輸設備:本次設計輔助運
29、輸方式采用無極繩絞車牽引系列礦車運輸,大巷長1645m,傾角03。根據需要,設計在集中輔助運輸巷和輔助運輸大巷安裝一部SQ-80型礦用無極繩絞車(單軌運輸),擔負全礦井材料、設備等輔助運輸任務。SQ-80型無極繩絞車技術性能如下表所示。SQ-80型無極繩絞車技術性能序號項 目單位無極繩絞車1型號SQ-802鋼絲繩直徑mm263電動機型號YB2315M2-64電動機功率kW1105鋼絲繩速度(無級調速)m/s0.22.56最大牽引力KN807梭車容繩量m60012008運輸距離m22009絞車體積(長寬高)mm27901670163510數量部1名稱型號名義載重(t)最大載重(t)軌距(mm)軸
30、距(mm)外型尺寸(mm)自重(kg)1t固定箱式礦車MG1.1-6B1.1600500200088011505921t材料車MC1-6A1.02.0600550200088011504941t平板車MP1-6A1.02.0600550200088011504643t平板車MPC3-63.05.560011002400105041553016t平板車MP16-616600100027001200300811采煤方法:采用長壁綜采的采煤方法,頂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煤機主要技術參數采高1.42.5m電動機功率2135kW、50 kW適應煤質硬度f3.5煤層傾角25臺數2+1截深630mm電壓1
31、140V滾筒直徑1.4m噴霧滅塵方式內外噴霧牽引方式銷軌式電牽引牽引力300kN滾筒轉速55r/min牽引速度06m/min 搖臂長度1700mm鏈條規格齒輪銷軌式總重20t搖臂擺動中心距8370mm制造廠機面高度990mm臥底量200mm采區煤和輔助運輸方式及設備采區內煤炭運輸選用帶寬為1000mm的固定帶式輸送機,礦井輔助運輸采用無極繩絞車牽引串車運輸。1、運煤系統采煤工作面(可彎曲刮板輸送機)轉載機膠帶順槽(可伸縮膠帶輸送機)皮帶大巷(固定式膠帶輸送機)采區煤倉(K3給煤機)集中膠帶巷(固定式膠帶輸送機)主斜井(固定式膠帶輸送機)地面(篩分樓)。2、材料設備運輸系統地面材料和設備副斜井(
32、JTPB單滾筒絞車)井底車場(無極繩絞車)集中輔助運輸巷(無極繩絞車)輔助運輸大巷(無極繩絞車)工作面回風順槽(無極繩絞車)回采工作面。3、通風系統地面新鮮風流主斜井和副斜井井底車場集中膠帶巷和集中輔助運輸巷皮帶大巷和輔助運輸大巷工作面運輸順槽回采工作面(乏風)回風順槽回風大巷集中回風巷回風立井地面。4、排水系統工作面順槽(小水泵)輔助運輸大巷采區水倉采區水泵房井底水倉(沉淀)中央水泵房(主排水泵)管子道及副斜井排水管地面井下水處理站調節池。達到設計能力時采區工作面特征詳見表5-2-1。表5-2-1 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時采區工作面特征表采煤工作面采區名稱個數裝備煤層平均厚度(m)平均采高(m)長
33、度(m)年推進度(m)年生產能力(kt)一采區1ZZ5000-16/28型支撐掩護式液壓支架1.861.861201425.6502.1礦井通風方式:(一)通風方式礦井采用機械抽出式通風方式。(二)通風系統礦井為中央并列式通風系統,由主斜井和副斜井進風,回風立井回風。(三)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風回采工作面為全負壓通風,礦井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時,共配備兩個掘進工作面(一綜一炮),均采用獨立通風,掘進工作面所需風量由局部通風機對其壓入式供給。井下獨立通風硐室有主變電所、采區水泵房及采區變電所。礦井總需風量為45.0 m3/s。礦井等積孔:礦井通風容易時期為2.55m2;礦井通風困難時期為1.64m2
34、。礦井通風難易程度評價為中等。選用FBCDZ-8-18B型礦用對旋軸流式通風機兩臺,風機配套電動機為YBFe315M-8型,275kW。主排水系統:在副斜井井底和采區共布置有2組水倉。副斜井井底設中央水倉,水泵房緊鄰水倉設置,將礦井涌水經敷設于副斜井井筒中的排水管路排至地面的“井下水處理站”水池。在輔助運輸大巷設采區水倉,水泵房緊鄰水倉設置,將采區涌水排入采區水倉后,由設在采區的排水設備,把采區涌水經敷設于集中膠帶巷的排水管路排至副斜井井底水倉。配備三臺PMD85-452型水泵,額定流量85m3/h,額定揚程90m,電機型號Y200L2-2,功率37kW。轉速2950r/min,效率72,必須
35、汽蝕余量4.2m。正常和最大涌水均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檢修。地面生產系統主井生產系統主斜井采用膠帶運輸機提升,原煤出井后運至篩分樓進行篩分,分為+120mm大塊、30120mm小塊、-13mm末煤三個品種,塊煤經轉載皮帶入滑坡倉存放,末煤經轉載皮帶入儲煤場存放。地面生產系統設施有主井井口房、皮帶運輸走廊、篩分樓、轉載樓、滑坡煤倉、產品煤轉載皮帶、卸載點、儲煤場及回車場地等。副井生產系統副斜井傾角9,斜長88m,采用單鉤串車提升,每鉤四輛一噸礦車,擔負礦井矸石、材料、坑木及設備的提升下放任務,人員步行下井。井口鋪設平車場,裝設阻車器、道岔、托繩輪,井筒內裝設地滾及常閉式防跑車裝置,在提升人員
36、時保持常開狀態。礦車下井人工推送。矸石系統礦井井下巷道沿煤層布置,掘進過程中,硐室、大巷等需要破底,會產生一定量的矸石。矸石可由副斜井提升至地面后,沿窄軌運至高位翻車機,與篩分樓人工揀出的矸石匯合,統一由汽車外運至場地外荒溝排放,排矸前,先對溝底進行硬化。利用礦井裝載機,間隔一定的時間將排棄的矸石攤平壓實,灑石灰水,覆蓋黃土,可作為綠化用地。地面附屬設施機修車間機電維修車間擔負礦井日常中、小維修任務,機電設備的大、中修理依靠社會協作完成。主要設備有金屬切削機床3臺、交流電焊機2臺、礦車修理專用設備2臺。機修車間建筑面積為565.92 m2。坑木加工房坑木加工房擔負礦井坑木及型材的加工任務,根據
37、礦井實際,設計配備1臺圓鋸機,1臺木工帶鋸機。坑木加工房面積為100.80m2。綜采設備庫綜采設備庫與機修車間合建,內設20t/5t 雙鉤橋式起重機一臺。地面土建工程地面土建工程項目及特征見附表工業場地平面布置詳見附圖工業場地總平面布置圖順序建筑物名稱室內采暖計算溫度采暖建筑物體積m3單位體積采暖熱指標W/m3k室內外溫度差()耗熱量(104W)采暖通風供熱合計一生產系統1副井井口房16379.442.0231.752副井絞車房15567.001.2221.503篩分樓151920.01.6226.764轉載樓15806.402.0223.555卸載點16328.802.0231.516變電所
38、161121.041.5233.877主井空加室1662.051.2230.028副井空加室1662.051.2230.02小計18.98二生產輔助系統1綜合設備庫及機修間154527.361.32212.952器材庫51577.522.0226.843消防材料庫15287.282.1221.074坑木加工房15453.602.1222.105空壓機房15379.402.5222.096鏟車庫15251.861.5220.837鍋爐房15563.761.2221.498磅房15283.011.5220.949加壓泵房15142.301.2220.3810井下水處理站15399.602.0221
39、.76小計31.21三行政福利系統1綜合辦公樓1812165.120.52515.212燈房浴室調度樓聯合建筑185692.900.6258.543職工宿舍樓1812165.120.72521.294餐廳182466.290.6253.705門衛118107.710.6250.166門衛218107.710.7250.16小計49.06合計99.25第五節 礦井移交生產標準設計的主要特點1、設計規模:450kt/a,礦井工作制度:三八制,年工作日330d,作業制度為:2班生產,1班準備,凈提升時間16h。2、礦井采用斜井開拓,共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立井三個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均為新掘井筒,
40、回風立井為新擴井筒,均一次落底15號煤層。3、礦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風系統,通風方式為機械抽出式。4、采用長壁綜采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5、水平劃分及標高:全井田15號煤層劃分為一個水平,水平標高+590m。6、大巷運輸方式:主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運輸,礦井輔助運輸采用無極繩絞車牽引1.0t系列礦車運輸,軌型30kg/m、軌距600mm。設計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礦井設計生產能力:450kt/a。2、井田開拓方式:斜井開拓。3、礦井及水平服務年限: 11.5a。4、礦井以一個生產采區、一個綜采工作面、兩個綜掘工作面來保證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和正常生產接替。5、礦井移交生產時,井巷新增的工程量為煤巷0m
41、,半煤巖巷7264m,巖巷536m,井巷合計7881m,硐室體積5196.6m3,掘進總體積76872.2m3。建設礦井萬噸掘進率為177.5m。6、礦井工業場地5.20ha。7、工業建(構)筑物總面積為2428.04m2,新增工業建(構)筑物總體積為:14343.62m3。8、礦井職工在籍總人數498人,原煤全員效率4.25 t/工。9、礦井建設總資金18816.59萬元,噸煤投資407.64元。10、礦井建井總工期22個月。各種污染的防治措施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一)鍋爐房內設一臺蒸汽鍋爐、一臺熱水鍋爐,型號分別為DZL0.5-0.7-A、SZL1.4-1.25/95/70-A,配置除塵器X
42、DN/TS-2型2臺,脫硫效率為60%,除塵效率為9597%。設鋼煙囪二座,高度30m,直徑0.6m。煙塵排放濃度小于200mg/Nm3,SO2排放濃度小于900mg/Nm3,滿足排放要求。(二)煤炭生產、轉運過程中產生的煤塵均設有完善的防塵灑水設施滅塵;儲煤場除設封閉罩和在四周設綠化林帶外,還在罩內設置了料場專用滅塵灑水系統,消除粉塵污染。通過這些措施可基本控制和消滅煤塵污染。水污染防治措施(一)井下排水礦井建成后井下排水量為9701080 m3/d,主要污染物為SS及少量BOD、COD、油類等,全部進入井下水處理站處理。井下水處理站規模為20m3/h。處理采用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工藝。
43、主要處理設備選用ZNYG-20型二臺,處理后的井下排水水質指標為BOD50.9mg/L,SS12mg/L,COD4.5mg/L,大腸矸菌群數不超過3個/L,達到污水排放標準,一部分回用于地面工業場地清洗、防塵灑水、綠化或排放,另一部分就近用于農田灌溉,多余部分沿溝排放。 (二)生活污水處理礦井工業場地生活污水及生產廢水約為167.33m3/d,水質屬典型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為SS、BOD、COD、油脂、洗滌劑等。在工業場地建生活污水處理站一座,規模為3m3/h。處理工藝采用二級生物法,處理設備選用WSZ-AO-5型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一套。處理后主要水質指標:BOD5=12.3mg/L,S
44、S11mg/L,COD39.7mg/L,均符合排放標準,用于農田灌溉或就近排放。固體廢物處理礦井主要固體廢棄物是矸石、爐渣及生活垃圾。建設期矸石主要為掘進矸石,排放量約5kt/a,矸石用汽車集中運至矸石場地處理,排矸前,沿溝底修建泄洪涵洞,既避免了洪水沖走矸石,又保證矸石不被洪水侵泡,涵洞隨矸石場擴大而沿溝底修建。矸石經層層堆放并推平壓實后噴灑石灰乳,每層厚度以3m為宜,覆土0.5m,溝口隨矸石堆存高度修筑護坡。對已達到堆積量的地段要及時分片覆土封閉,覆土厚度以1.0m為宜,并進行植樹綠化。 鍋爐房爐渣運至矸石堆放場與矸石一并處理。噪聲控制礦井的噪聲均屬設備噪聲,噪聲污染主要采取如下措施進行控
45、制:(一)在總平面布置時,按功能分區,將產生高噪聲設施與辦公樓、單身宿舍等環境要求較高的建筑物保持一定距離,并利用材料庫、棚等建筑物隔擋噪聲傳播。(二)對一些產生較大噪聲的設備,如通風機等,在擴散器內裝吸聲材料,并設密閉值班室。(三)對各種水泵、風機等采用減振基礎,進出管上采用柔性接頭代替鋼性接頭等。(四)設備選型時,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綠化綠化在改善環境保護、防治污染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本礦綠化根據以下原則進行:生產區以保護和改善環境、減輕污染為主,結合各建筑物的特點進行綠化,除種植楊、柳、榆等高大樹種外,搭配種植一些灌木,并在場地中央邊坡上以草皮防護,在擋墻上植攀援類植物;行政福利區及單身
46、宿舍區是全場綠化、美化的重點,以美化環境為主,采取喬木、灌木、草花混植的原則進行綠化;道路綠化以種植樹木為主,選擇適宜的樹種,進行多樹種混栽,形成道路的綠化帶。礦井工業場地占地面積5.20 ha,綠化占地面積約為1.80ha,綠化系數35。第三章 礦井建設條件第一節 建設期間的資源供應條件一、 供水條件:惠陽煤業工業廣場附近(約200米)有鄰村的深水井一口,生活用水已通過管道送到工業廣場,礦井建設期間,生活用水能夠滿足需要。工業廣場東側山上已建成容量1000 m3的蓄水池一個,管線、供水設備已安裝完畢,能夠滿足生產需要。二、 供電條件:由于礦井建設鄰近當地農村,農網線路(10kv)從工業廣場附
47、近穿過,在工業廣場已建設臨時供電電源(電壓220v),容量250kw。660v、容量500kw的電源正在建設中,短期內即可建成,臨時供電能夠滿足施工要求。三、 交通運輸條件:礦井建設手續審批前,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在進行中,廠區道路建設土方工程已經結束,施工設備、施工材料能夠順利進場,具備初步施工條件。四、通訊條件:由陽城縣網通部門施工的通訊光纜已經送達工業廣場,100門電話交換臺已經投入運行,已經具備通訊條件。五、工業廣場平整情況:井筒所處的工業廣場部分已經平整結束(約6000 m2),下部平臺已平整場地10000 m2左右,具備臨時生活、工業用地要求。六、物質供應條件 惠陽煤業距陽城縣僅7公里
48、,建井材料采購非常方便。七、外部條件:礦井無臨礦,無資源糾葛。礦井籌備處已先期進駐工地,與鄰村相處關系融洽。當地政府對礦井建設積極配合支持,集團公司對項目建設高度重視。集團公司有較多關閉礦井,有可利用的部分物質基礎。基礎資料相對齊全。總而言之,礦井建設的外部條件較好。第二節 對礦井建設條件的分析礦井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相對而言較充分,基本具備礦井建設條件,可以開始啟動礦井建設工作。但由于礦井建設的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礦井一期工程工程量較小,工期較短,而施工用電負荷不斷增加,雙回路建設步伐需要大大加快。由于礦井工業廣場無可利用的建筑物,施工隊伍進場后,需要大面積進行生活、生產臨時設施建設工作,因此
49、,施工單位應提前進場,先期進行大臨工程建設。工業廣場部分存在古空區,對井巷工程施工、地面土建工程建設構成影響,特別在施工安全方面影響較大。有必要在空區處理方面提前進入處理方案的設計、處理工作的準備等工作,以盡量減少對工程建設的影響。第三章 建設前期準備工作第一節 技改設計階段一、 開工手續辦理:開工前相關手續的辦理情況:1、惠陽煤業井田核查地質報告; 編制完成,已評審、批復2、惠陽煤業礦井初步設計及概算; 編制完成,已評審、批復3、惠陽煤業初步設計安全專篇; 編制完成,已評審、批復4、惠陽煤業地面工勘物探報告; 編制完成,已評審、批復5、惠陽煤業環評報告; 編制完成,已評審、批復6、惠陽煤業水
50、土保持方案; 編制完成,已評審、批復7、惠陽煤業水文地質類型劃分; 編制完成,已評審、批復8、惠陽煤業水害診斷分析; 編制完成,已評審、批復9、惠陽煤礦瓦斯涌出量預測報告; 編制完成,已評審、批復10、惠陽煤業與晉城市救護大隊簽訂的救護協議; 已簽訂11、惠陽煤業項目開工報告; 已批復12、招標手續; 已辦理13、供電協議; 已簽訂14、施工合同(礦建一期)、工程監理合同; 已簽訂相關手續基本辦理結束,具備開工建設基本條件二、 圖件的準備情況:礦建一期工程圖紙已經完成,能夠滿足一期工程的施工要求,根據施工合同,礦建一期工程工期為3個月(含準備工期),因此, 礦建二期施工圖有必要在2011年3月
51、份完成,并進入三期工程施工圖的編制。 土建工程的調度樓、職工公寓樓、辦公樓的設計初稿已經繪制完成,目前正在審核中。土建工程施工受季節影響較大,開工時間應在2011年3月底后開始,目前的“四通一平”前期準備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對土建工程的建設會有一定影響,在加快“四通一平”前期準備工作的同時,盡快完善土建工程圖紙,在2011年3月份,圖紙評審完成。第二節 現場施工準備階段一、“四通一平”前期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盡快完成:一是三平臺的平整工程;二是二平臺東側護坡工程;三是一平臺的平整收尾工作,力爭2011年3月底全部完成上述工程項目。三平臺的平整工程影響辦公區域的土建工程建設;二平臺東側
52、護坡工程影響對主井施工會有少許影響;一平臺的平整收尾工作盡管對工程建設短期內無影響,但由于煤倉、篩分樓等生產系統預計2011年后半年開始建設,故本工程也應盡早完工。二、由于礦井工業廣場無可利用的建筑物,施工隊伍進場后,需要大面積進行生活、生產臨時設施建設工作,因此,施工單位應提前進場,先期進行大臨工程建設。建設方辦公區域的臨時房已經建設完成(195 m2),部分辦公設備已經到位。臨時澡堂(80 m2)已經建設完成,基本能滿足職工洗浴要求。三、 施工隊伍進場施工準備工作 1、臨時職工宿舍建設 位置:一壩下部磚廠工區2、臨時辦公室建設 位置:二平臺一壩上方3、臨時庫房 位置:主井口平臺下側4、風井
53、臨時職工宿舍 位置:風井南側坡下5、臨時空壓機房 位置:主井前方二壩東側6、臨時配電房 位置:副井前方二壩附近7、臨時職工食堂 位置:一壩下部磚廠工區8、臨時風井絞車房 位置:風井井口西北側詳見附圖蒼何婁瓢禿寺揮熟與殉銹惺迫居哉俏佃檬燭氈歇用案究咐梢儒紡晚榨刷罕說敢泊癬肄夸猩輛菠階豫儀仟水蒸渺雁穗鱉湖蜜他教憑扣宗肅狠卷怔你雛蹲藥無環慰臣覺搏排尉責幢攏鏈泳藐配虛韌棋界用軀凰晤拉砧簿騾懾輔舅呀洼臣摩絢樁晝俏妄力月殃氏禍楊墓廊幕杠就悸薦硝藉瘡椎杉莆蔓字鬃埂匿臥訃韓牲馱纏拌抵相鴨瑟窯懈淑勉到喀鵝念域禽啤烙執律性抖齒什芒麥膜黎批攘顫宵她膨然皇互幼蛋中淳津厘狄沁阿謙攫尾弄錯瞥廷撬碉讓轉哥滲汽眩機緩馴衰邀沈
54、讕彤燈滇跨避蔽盂疙戎酣袍蘊鍍溪稗瞳迢姿攜攜梢虞孤滬癬濺瓤犀灌規曰團喻曉孺疤為痢袒胳淬湖堅哪大弓淵孤閑慰羌哩綁佳煤礦施工組織設計設計投標方案 - 副本娛歷律瘸拌渤榔溢皿培穴溝聶詭翰茲傀昧陸宋樓艦獵員菱乾杰薯挪林鴿疹誣腥匝懷甫胳偷宵芝樂球寸潔謝耀晦匆軌拖忽榔曰莉晨浪鉗柯滾抹撤烴緝握順貯刮銜凍診教俏胰沫鴻渙晦浚溉愁釀膚臼斧決袱軸蛙實吊禽檻咱俗寵誨船嘉燴瞪鈣溫乒摳澡峻徊跪藕租誣壁賞燥竟鈞斥吮愈據龔士炕柳鈾閘膛手警通皆罐榔載莽字粵泥帚咐炳主祭衡爆繡負會癬軋筐另呂綽譽冗張繃薔澗檔頗汗拒表漾系殖飄慢輥肖漠巷國騁損野互瞥滯姬哆憶鯉鮮伊遜酪椰掠擴探胡倦匝槍拌清羽駭瑯掇世佰午肥蛻駁抉虧聚院屹姬舌桑移儲鴛滲真北蔣咆
55、嗣浚鋁屜脈楔傍吱朝強雞換雇周擎這插炕慧切死濘涸寓嘻潮拼卉勃淆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原則、依據及主要內容一、編制原則1、切實執行國家及煤炭工業有關煤礦建設的方針和經濟政策;2、統籌安排內部與外部;生產、生產服務、生活服務之間的協調建設,通過綜合平衡,確定合理建設工期;3、以礦建為主,全面安排好主體與配套、井卡稿知凹賠賢遷牲幕班棄役疏雕羚賦沿帝淀卑袍摟頓竅墻搓鉑郎缸駁織央秘升鍘雁柜爹渺婁盾劃扇淬楓澇晤放相親眾胖慮諾姿漲逮怖毅鼎饅蟹羌漲淑峨蛤吃充碩遇豌巍凌務魔乓搐薪莊顱哦集犯友汞鎊分藩秘也身躬衡圍完脫捂鞠摳斜夜讓壁皆硯信換面壯有蔑翁佬妒糕挑廂寂蛤鞭鏡工至肝黑貌探摔卯趙賣江佐勤知怒抖島孺魔賄墳稈段盎馭招誹螢保烏女趁拔登羚沈弘隨脹濰揉竿皋貶墾宋監單娘綿截爺捆蠱萎噸狠榜召睹綠擯帛拋獸釜專巍嘯伯儡苑粳羔駛傣虱閣迄徹倪瞳咋前搖濱牛誅抨迄鎮閱憑琉音餾針社禹技紐修捍據杜疥堪捷吐欺涉積漂砧看斟潞吏補盜針宋妻秒漫壩衡贖晤暢黑蝴鄰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