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通風空調設備安裝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3頁).doc

  • 資源ID:525297       資源大小:165.50KB        全文頁數:22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通風空調設備安裝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3頁).doc

1、通風空調設備安裝施工組織設計通風空調設備到現場必須進行開箱檢查。根據供貨合同和設備裝箱單清點數量,根據施工圖紙,核對設備的名稱、型號、機型、電機、傳動連接方式等,還應檢查外表是否有明顯變形或銹蝕、碰傷等。檢查核對數據應做好記錄,填寫設備開箱記錄表,并由建設單位代表、供貨商、施工方共同簽字,檢查資料作為竣工資料備用,應做好保存。設備開箱檢查完畢后,符合要求的設備做好保管或直接搬運至現場安裝。(一)、設備運輸方法 屋面主要冷水機組,具有體積大,質量大,不可拆卸的特點。冷凍設備的吊裝是本工程的重點難點,其吊裝運輸需編制詳細的吊裝方案,吊裝方案將由專業起重運輸工程師編寫,并報總工程師、建設單位及監理工

2、程師批準實施,實施人員由具有起重操作證的人員負責,施工過程將嚴格按照起重安全施工規程實施,確保吊裝人員、設備的安全。冷卻塔的吊裝運輸冷卻塔吊裝運輸為散件,現場組裝,采用塔吊進行垂直運輸。風柜、風機等設備運輸風柜、風機分布在大樓各層,其垂直運輸主要利用塔吊運輸,重量較小的利用樓梯人工進行搬運,水平運輸采用叉車或人工進行搬運。設備運輸,應注意搬運和吊裝的繩子不能捆在轉子、機殼和軸承蓋上,綁扎的繩索應固定在設備的吊裝孔(位)上。吊裝時應注意安裝方位及順序。(二)、冷凍機組、熱泵機組的安裝1、冷水機組、熱泵機組安裝工藝有以下幾點。安裝前準備工作(1)按照設計圖紙尺寸放出縱向和橫向安裝基準線;(2)由基

3、礎的幾何尺寸定出基礎中心線;(3)比較安裝基準線與基礎中心線的偏差,確定最后的安裝基準線。若安裝基準線與基礎中心線的偏差很少,則按基礎中心線作安裝基準線安裝;若偏差較大,則修改設備基礎以達到安裝基準線要求。(4)安裝基準線確定后,對設備底座位置進行定位,定出底座墊板的位置。(5)用水準儀測出底座墊板位的標高,確定安裝的標高基準。2.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后,按如下次序進行安裝:(1)底板位用水平儀最高點調水平,要求縱橫方向誤差11000;(2)設備就位;(3)用液壓千斤頂將設備頂至一定的高度;(4)安裝減振器(減震墊),減振器由設備供應商供應。(5)將設備放下,置于減振器(墊)上;(6)精調設備安裝

4、水平度和垂直度。用加減薄鋼片的方法進行調整,薄鋼片每組不超過3 塊,設備調平后用點焊固定。(三)、冷凍水泵、冷卻水泵、供暖循環泵的安裝本工程選用的水泵為整體出廠,整體安裝。安裝前準備工作:(1)按照設計圖紙尺寸放出縱向和橫向安裝基準線;(2)由基礎的幾何尺寸定出基礎中心線;(3)比較安裝基準線與基礎中心線的偏差,確定最后的安裝基準線。若安裝基準線與基礎中心線的偏差很少,則按基礎中心線作安裝基準線安裝;若偏差較大,則修改設備基礎以達到安裝基準線要求。(4)安裝基準線確定后,對設備底座位置定位,定出地腳螺栓(或底座墊板)的位置。(5)地腳螺栓(或底座墊板)處打麻面,要求盡可能平整。(6)用水準儀測

5、出地腳螺栓位(或底座墊板位)的標高,確定安裝的標高基準。2.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后,按如下次序進行安裝:(1)底板位用水平儀最高點調水平,要求縱橫方向誤差11000;(2)設備就位;(3)用液壓千斤頂將設備頂至一定的高度;(4)安裝橡膠減震墊。(5)將設備放下,置于減振墊上;(6).精調設備安裝水平度和垂直度。用加減薄鋼片的方法進行調整,薄鋼片每組不超過3 塊,設備調平后用點焊固定。3.水泵安裝及成品保護(1)泵進出口堵蓋在配管前不應拆除,以防雜物進入泵體;(2)泵配管時,管子及閥門內部和管端應清洗潔凈,清除雜物,管子重量不得直接承受在泵體上,相互連接的法蘭端面應平行。管道與泵連接后,應復檢泵的原

6、找正精度,當發現管道連接引起偏差時,應調整管道;(3)管道與泵連接后,不應在泵上進行焊接和氣割,當確實需要時,應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應防止焊渣進入泵內。(四)、冷卻塔的安裝冷卻塔安裝由廠家現場組裝,我們配合其施工。冷卻塔安裝應注意對冷卻塔各支撐及基礎進行找平找正,以保證各冷卻塔積水盤水位相同;布水器的孔眼不能堵塞和彎曲變形,旋轉部分必須靈活;噴水出口應水平、方向一致,不能垂直向下;拼接處平整、嚴密、牢固。(五)、空調機組的安裝工藝流程工藝流程為:設備基礎驗收空氣處理設備開箱檢查現場運輸分段式組對就位(整體式安裝就位)找平找正質量檢驗。安裝方法風柜安裝前先按設計圖紙的尺寸放縱橫安裝基準線

7、和基礎幾何中心線;如安裝基準線與基礎幾何中心線偏差不大,則按基礎幾何中心線進行設備就位;設備就位后,頂高至一定高度,安裝橡膠減震墊;減震墊安裝牢固后,用加減薄鋼片的方法精調水平度和垂直度,要求偏差0.11000。風柜吊裝安裝,吊桿用1016 圓鋼制作,吊裝牢固后,調整吊桿螺絲使風柜的安裝水平度、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安裝時盡量提高其標高,以免影響天花高度。成品保護空調機組安裝就位后,應在系統連通前做好外部防護措施,應不受損壞。防止雜物落入機組內。空調機組安裝就緒后未正式移交使用單位的情況下,空調機房應上鎖保護,防止損壞丟失零部件。(六)、風機盤管的安裝工藝流程預檢電機檢查試轉表冷器水壓檢驗放線吊

8、架制安風機盤管安裝連接配管檢驗操作工藝風機盤管在安裝前應檢查每臺電機殼體及表面交換器有無損傷、銹蝕等缺陷。風機盤管應每臺進行通電試驗檢查,機械部分不得摩擦,電氣部分不得漏電。風機盤管應逐臺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強度應為工作壓力的1.5 倍,定壓后觀察23min 不滲不漏。根據設計圖紙和裝修要求定出風機盤管縱橫方向安裝基準線和標高。臥式吊裝風機盤管,用4 支10 的圓鋼吊桿吊裝,吊架安裝平整牢固,位置正確。吊桿不應自由擺動,吊桿與托盤相聯應用雙螺母緊固找平正。用水平尺檢查風機盤管的水平度,并調整吊桿螺絲調水平,風機盤管水管應有排水坡度。冷凍水管與風機盤管連接采用風機盤管專用軟管,軟管長度不大于300

9、mm。凝結水管采用軟性連接,軟管長度不大于300mm,材質宜用透明膠管,并用喉箍緊固嚴禁滲漏,坡度應正確、凝結水應暢通地流到指定位置,水盤應無積水現象。風機盤管與冷凍水管,應在管道系統沖洗排污后再連接,以防堵塞熱交換器。暗裝的臥式風機盤管,吊頂應留有活動檢查門,便于機組能整體拆卸和維修。成品保護風機盤管運至現場后要采取措施,妥善保管,碼放整齊。應有防雨措施。冬期施工時,風機盤管水壓試驗后必須隨即將水排放干凈,以防凍壞設備。風機盤管安裝施工要隨運隨裝,與其他工種交叉作業時要注意成品保護,防止碰壞。(七)風機的安裝1.工藝流程基礎驗收開箱檢查搬運清洗安裝、找平、找正試運轉、檢查驗收2.風機安裝:(

10、1)風機設備安裝就位前,按設計圖紙并依據建筑物的軸線、邊線線及標高線放出安裝基準線。將設備基礎表面的油污、泥土雜物和地腳螺栓預留孔內的雜物清除干凈。(2)整體安裝的風機,搬運和吊裝的繩索不得捆縛在轉子、機殼或軸承蓋的吊環上。(3)整體安裝風機吊裝時直接放置在基礎上,用墊鐵找平找正,墊鐵一般應放在地腳螺栓兩側,斜墊鐵必須成對使用。設備安裝好后同一組墊鐵應點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時松動。(4)風機安裝在無減震器支架上,應墊上45mm 厚的橡膠板,找平找正后固定牢。(5) 風機安裝在有減震器的機座上時,地面要平整,各組減震器承受的荷載壓縮量應均勻,不偏心,安裝后采取保護措施,防止損壞。(6) 通風機的機

11、軸必須保持水平度,風機與電動機用聯軸節連接時,兩軸中心線應在同一直線上。(7)通風機與電動機用三角皮帶傳動時進行找正,以保證電動機與通風機的軸線互相平行,并使兩個皮帶輪的中心線相重合。三角皮帶拉緊程度一般可用手敲打已裝好的皮帶中間,以稍有彈跳為準。(8)通風機與電動機安裝皮帶輪時,操作者應緊密配合,防止將手碰傷。掛皮帶時不要把手指進入皮帶輪內,防止發生事故。(9)風機與電動機的傳動裝置外露部分應安裝防護罩,風機的吸入口或吸入管直通大氣時,應加裝保護網或其他安全裝置。(10)通風機出口的接出風管應順葉輪旋轉方向接出彎管。在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保證出口至彎管的直段距離大于或等于風口出口長邊尺寸

12、l.52.5 倍。如果受現場條件限制達不到要求,應在彎管內設導流葉片彌補。(11)風機試運轉:經過全面檢查手動盤車,供應電源順序正確后方可送電試運轉,運轉前必須加上適度的潤滑油;并檢查各項安全措施;葉輪旋轉方向必須正確;在額定轉速下試運轉時間不得少于2h。運轉后,再檢查風機減震基礎有無移位和損壞現象,做好記錄。3.成品保護(1)整體安裝的通風機在搬運和吊裝時,與機殼邊接觸的繩索,在棱角處應墊好柔軟的材料,防止磨損機殼及繩索被切斷。(2)通風機的進排氣管、閥件、調節裝置應設有單獨的支撐;各種管路與通風機連接時,法蘭面應對中貼平,不應硬拉使設備受力。風機安裝后,不應承受其他機件的重量。(八)、風管

13、及其部件的制作安裝風管及其部件采用加工場集中加工,再運至安裝現場進行安裝。風管的加工及制作分工應按流水作業法進行分工,即在加工場安排對風管加工技術精通的技術工人,專門從事風管的加工制作,施工員對加工人員進行制作交底,風管加工工人按要求制作風管及風管支架并檢驗直到合格,并對已做好符合要求的風管及支架標識進行保存。由技術管理人員向專門風管安裝的技術工人進行風管安裝技術交底,按施工圖及已標識制作完成的風管及支架通過材料運輸班搬運至施工現場進行安裝,安裝完成當日進行檢查,當一部分安裝完成后,由技術管理人員會同建設單位代表、監理單位進行驗收,并用相應表格記錄。一)、風管及其部件制作本工程空調風管采用47

14、5型玻璃棉超級風管,厚度25mm,外包鋁箔;通風管采用鍍鋅鋼板制作,鋼板厚度根據下表確定:風管邊長(mm)8032034063067010001120200025004000鋼板厚度(mm)0.50.60.81.01.2475型玻璃棉超級風管制作安裝:、運輸存放所有材料和/或制成管段和輔件道工地現場的運輸及存放必須保證干燥和安全,在制作安裝期間及之前,在工地現場需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以避免材料和制成品被灰塵、水汽等污染及物理損傷。、制作安裝流程管板開槽合管封邊加固處理風管修補管段連接風管吊裝a、管板開槽在預制工場或工地現場采用專用工具,在475系列管板上開槽,開槽可以利用手工開槽或機械開槽,專

15、用工具確保開槽后的平面管板能合成矩形風管,且合管后管壁間連接緊密(風管設計圖紙中所列的風管尺寸為風管內壁尺寸)。b、合管封邊開槽后的管板折合成管狀,在搭接紙口位上用扒釘針槍打上外扒釘針,再用密封膠帶密封,封邊可以手工操作,也可以采用機械操作。壓敏膠帶使用方便,特別適用于一切不規則表面及操作空間有限的表面。熱敏膠帶的使用需要熨斗的配合,但連接超強牢固,且對工作表面無較高要求,自動粘接指示點(ABI)又綠變黑,簡易顯示粘接是否到位。當使用熱敏膠帶機械封邊時,可省去外扒釘針。c、加固處理直接風管系統的直管和部件都應該根據風管生產廠家的具體要求進行加固處理,以防止風管的起鼓,塌陷或下垂。加固可以是金屬

16、龍骨加固,也可以是加強筋加固。根據風管管段的靜壓正負不同,加固的方式和材料也不同。d、風管修補如果風管內壁隔離介質在制作安裝過程中受到破損,可以使用專用風管修補液對受損的部位進行修補,保證風管內壁性能的發揮。如果風管外壁貼面、管面或管段在制作安裝或投入使用之前/期間受外部因素影響造成破損,均需要按照風管生產廠家的相關措施及要求進行修補。e、風管吊裝所有管段和部件必須根據風管生產廠家的要求,通過各種懸掛和支撐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結構上,確保其不會輕易的發生振動、移位等。所有與建筑結構連接的懸掛、支撐和附件都必須能夠承載預估荷載的三倍。由于直接風管系統的重量輕,風管吊裝更快捷,對材料強度要求更低。2、

17、鍍鋅鋼板風管制安、工藝流程工藝流程如下所示:展開下料剪切倒角咬口制作風管成型法蘭下料打眼沖孔找平找正檢驗成品噴漆翻邊鉚法蘭出廠、風管連接咬口風管采用鍍鋅鋼板制作,風管與風管的連接采用法蘭連接形式。(1)圓形法蘭的加工先將整根角鋼放在冷煨法蘭卷圓機上按所需法蘭直徑調整機械的可調零件,卷成螺旋形狀后取下。將卷好后的型鋼畫線割開,逐個放在平臺上找平找正。調整的各支法蘭進行焊接、鉆孔。圓法蘭用料規格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圓形風管法蘭及螺栓規格(mm)圓形風管直徑DD140140D280280D630630D12501250D2000法蘭規格角鋼204204253304404螺栓規格M6M6M6M8M8(2

18、)矩形法蘭的加工矩形法蘭由四根角鋼組焊而成,劃線下料時應注意焊成后的法蘭內徑不能小于風管的外經,用型鋼切割機按線切斷。下料調直后放在鉆床上鉆出鉚釘孔及螺栓孔、孔距不應大于150mm,宜120mm。鉆孔后的角鋼放在焊接平臺上進行焊接,焊接時按各規格模具卡緊。法蘭的四角應設置螺栓。矩形法蘭用料規格應符合下表的規定。矩形風管法蘭及螺栓規格(mm)矩形法蘭大邊長bb630630b15001500b25002500 1003L,最大60立管垂直度5L,最大25用直尺、線錘、拉線和盡量檢查成排管段間距15用直尺尺量檢查成排管段或成排閥門在同一平面上3用直尺、拉線和尺量檢查注:L管道的有效長度(mm)四)閥

19、門安裝管道上的蝶閥、止回閥、截止閥和電動閥、比例積分閥等閥門安裝程序為:閥門檢驗或試驗安裝定位放線管道下料法蘭焊接和扣絲閥門安裝及固定。閥門安裝時應注意:1.絲扣閥門應與管道連接緊密,重要部位的閥門為維修方便,應在閥前加鍍鋅活接頭。2.法蘭閥門與法蘭之間應加石棉橡膠墊片(對夾式蝶閥除外)。3.閥門的調節手柄應位于方便調節處,一般情況下,閥門(特別是電動閥門的電動執行機構)的操作手柄不得向下。4.閥門安裝位置應避開墻體或其他可能阻止閥門操作維修的地方。(五)管道支吊架制作安裝管道支架選用型鋼(角鋼、槽鋼)現場加工制作。管徑小于DN300 的用角鋼,管徑大于或等于300 的選用槽鋼。管道支吊架最大

20、間距要求如下表所示:管道支、吊架最大間距要求表管徑15202532405070保溫管道(m)1.52.02.02.53.03.04.0非保溫管道(m)2.53.03.54.04.55.06.0管徑80100125150200250300保溫管道(m)4.04.55.06.07.08.08.5非保溫管道(m)6.06.57.08.09.51112支吊架制作集中在加工場進行,以方便控制支架的制作質量。加工時要求用剪床或砂輪切割機開料,如支架較大,需用槽鋼制作,則可用氧割開料。支架的膨脹螺栓孔要用鉆床鉆孔,不能用氧割開孔。支吊架連接采用焊接方法,焊接要求應符合焊接的質量標準。對同一直線上要求支吊架采

21、用同一規格,對同層管道支吊架安裝時,除要求坡度外,支吊架底線保持同一平面。保溫管道支吊架應設置在保溫層外部,并在支吊架與管道之間鑲木碼。支吊架制作好后要進行除銹和刷漆處理并按要求刷面漆。(十)、空調水系統管道沖洗、試壓管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沖洗、試壓。管道系統安裝完畢,在與末端設備連接前,進出水管應進行分段、分區清洗,應與管道分段、分區試壓一起進行。整個系統安裝完畢后,應開啟冷凍、冷卻水泵進行冷凍、冷卻水管道系統沖洗。冷凍、冷卻水系統安裝完成后,應對管道以水為介質進行試壓,檢驗管道的強度及嚴密性;冷凝水管安裝后,應通水檢驗管道的嚴密性。管道的試壓先進行分段、分區試壓,待整個系統安裝完畢后,進行

22、系統試壓。本工程冷凍水管道的分段、分區試壓以每一層作為一個試壓區,每安裝完成一層管道后,在刷防銹漆工藝前(試壓不包括設備)進行試壓。一)冷凍水管道的分段分區沖洗、試壓1.管道試壓前先關閉末端設備(風柜、風機盤管等)閥門,斷開管道與末端設備的連接。2.在管道的最底點處安裝一條排污管(帶閥門),排污管連通建筑的排污管,以便排出試壓廢水,在管道系統兩端安裝兩個02.5MPa 的壓力表,在平層進口處安裝入水管及一臺電動試壓機。3.在管道中充滿水,打開排污管閥門,排盡管道中的水,如此反復多次,直至排盡管道中的污物及焊渣。4.沖洗干凈后,再加水試壓,用電動試壓泵打壓至壓力達到設計要求,本工程試驗壓力為1.

23、0MPa,持壓10min 壓力下降不大于20KPa,管道附件和接口未出現滲漏,然后把壓力下降到工作壓力,持壓1h 無泄漏,壓力不降為合格。持壓同時,應對整層管道各接口處進行檢查,確認沒有滲漏,如有滲漏現象,應立即卸壓,重新整改后再進行。5.試壓時,應注意試壓用水的收集,以免污染地面。二)管道系統試壓本工程管道系統分冷凍水、冷卻水二個系統進行試壓。1.試驗壓力本工程系統試驗壓力為1.0MPa,持壓10min 壓力下降不大于0.02MPa。2.試壓準備(1)編制試壓方案并已經審批,且已進行技術交底。(2)完成管道及閥門安裝并經質量檢驗合格。(3)管道上的膨脹節已設置了臨時約束裝置。(4)試驗用壓力

24、表已經校驗,并在周檢期內,其精度不得低于1.5 級,壓力表的刻度值應為02.5MPa,壓力表不得少于2 塊。(5)不參與系統試壓的設備及儀表已采取隔離措施,應加固的管道已加固。(6)進、排水臨時管道系統(含試壓泵)已敷設完畢并保持暢通。在管道的最底點處安裝一條排污管(帶閥門),排污管連通建筑的排污管,以便排出試壓廢水;在管道的最高點,安裝排氣閥。(7)試驗前將管道末端封堵。3.管道充滿水后,用電動試壓泵打壓至試驗壓力,持壓10min 壓力下降不大于20KPa,管道附件和接口未出現滲漏,然后把壓力下降到工作壓力,進行外觀檢查,持壓1h 無泄漏,壓力不降為合格。三)冷凝水管通水檢漏冷凝水安裝后保溫

25、前,應通水檢漏。其方法是直接在設備入口處灌水,檢查各接口,無泄漏為合格,并檢查管道是否暢通。四)管道系統沖洗空調水系統安裝完成后,應對整個系統進行沖洗,以清除管道系統中的污物,并檢驗水系統的連通情況,同時進行水量分配。1.系統沖洗前應具備的條件和準備工作在空調水系統管網試行沖洗前,必須具備如下條件和做好管網沖洗入水前的準備工作:(1)所有冷凍水、冷卻水管道試運行前必須經水壓強度試壓和嚴密性試壓合格。(2)試運行沖洗前,冷水機組和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和所有空調末端設備必須完成動力和控制接線,并整定完畢。(3)冷凍機房的準備:a.所有控制閥門應安裝完畢,冷水機組和水泵的所有進出水控制應關閉,

26、并臨時緊固操作手柄,以防非調試人員誤開。b.水泵前后的所有臨時盲板應全部拆除。c.所有橡膠軟接頭的限位拉桿螺絲伸縮間距應正確合理。d.自動放氣閥應安裝完畢,在放空時,應注意防止水淋濕設備和電控柜。e.排污閥應安裝完畢,排污應暢通無阻,排污閥應處于關閉狀態。f.壓力表安裝完畢,壓力表閥應開啟。溫度計暫不安裝。g.為了污水不進入主機循環,主機冷凍、冷卻系統主干管應增加連通管和閥門,并且處于開啟狀態。(4)冷卻塔的準備:a.冷卻塔的水盤和塔內的雜物、灰塵必須清理和清洗干凈。b.冷卻塔進、回水管道上的閥門應全部關閉,待冷卻水系統入水時再逐個打開。c.冷卻塔的平衡管、溢流管、排污管和補給水管及閥門應全部

27、安裝完畢,閥門應全部關閉。(5)空調末端設備的準備:a.所有風機盤管、風機和新風柜進回水管上的閥件應安裝完畢,管網入水前應確保設備進、回水管上的閥門已關閉。b.風柜和新風機的壓力表應安裝完畢,壓力表閥應開啟。溫度計暫不安裝。(6)系統主干管和分支管的準備:a.系統主干管上的閥門應開啟,各支干管與主干管連接的總閥門應關閉。b.各冷卻水管末端應盡量在進、回水管處設置23 個連通點(運行排污后必須拆除)。2.冷凍水系統試運行沖洗冷凍水系統試運行沖洗擬定分三階段進行:(1)第一階段:管網沖洗本階段試運行沖洗的特點為:只進行冷凍水主干管和各分支管的沖洗,水不能進入空調主機和所有的末端設備。本階段的試運行

28、沖洗步驟如下:a.灌水:冷凍水系統入水由膨脹水箱補給。b.主管網排污:待管網灌滿水后,關閉補給水管上的閥門,然后在主機房內開啟所有排污閥,排清管網內的水。重復灌水、排水,直到管網水干凈為止。c.支管網排污:主管網水干凈后,再進行支管網排污,步驟是開啟各層冷凍水管的總閥,然后灌水,直至管網灌滿水后關閉補給水管上的閥門及各平層總閥,再次排水;待主管排清水后再開啟各平層總閥排水,直至排清水為止。如此重復多次,直至主管網水干凈為止。d.沖洗:待管網水確認干凈后,再次灌滿水后,打開其中一臺冷凍水泵進、出水管上的閥門,然后啟動進行管網的循環沖洗。監視水泵進出口壓力表,當進出口壓力降低時,另開一臺水泵,然后

29、停止原運行水泵,并關閉閥門,清洗過濾網,如果是循環沖洗約2030min 后,停泵進行第一次排污。e.排污:打開所有冷凍水管上的排水閥進行排水,待水排清后,再拆出Y型過濾器的過濾網進行清洗。f.進行第一次排污后,按照上述灌水沖洗排污的步驟,循環進行管網沖洗。不定期再進行排污和拆洗Y 形過濾器過濾網。當拆洗過濾網時確認水質較干凈后,逐漸增開冷凍水泵。在確認管網內的水澄清后,可進行第二階段的試運行沖洗。(2)第二階段:管網連接空調末端設備進行沖洗(不入冷凍主機)本階段的試運行沖洗特點為:水進入風機盤管、風柜和新風柜與管網一起進行沖洗。在第一階段沖洗完成后,確認管網清潔后,進行本階段沖洗,其步驟如下:

30、a.風柜管路沖洗:按照第一階段管網入水的方法將管網灌滿水,開啟水泵,然后逐臺緩慢開啟風機盤管冷凍水進水閥門,并開啟風柜的放空閥門,待確認風柜內水滿后,關閉放空閥,然后開啟進水閥,再開啟排污閥,排至水質干凈為止。最后開啟回水閥,并不定期進行風柜排污。b.風機盤管管路沖洗:按照第一階段管網入水的方法將管網灌滿水,開啟水泵,然后逐臺緩慢開啟風機盤管冷凍水放空閥,再開啟回水閥門(二通閥也應開啟),直至放空閥門水質干凈后關閉回水閥,再開啟進水閥門,直至放空閥門水質干凈為止,關閉放空閥,再開啟回水閥,并清除水盤內的雜物。c.逐步關閉各平層的連通管,進行第三階段沖洗。(3)第三階段:管網連接冷水機組沖洗本階

31、段試運行沖洗的特點為:管網的主干管與冷水機組一道沖洗。其步驟如下:a.在風柜、風機盤管排污運行后,繼續進行運行排污工作,直至水質干凈為止。b.拆除冷水機組蒸發器進出水管上的盲板,并清除橡膠軟接頭內的所有雜物,重新接通管道,開啟閥門進行運行,并關閉連通閥。c.按照第一階段的沖洗和排污方法,啟動冷凍水泵進行循環沖洗,然后排污,反復按照灌水一沖洗一排污的步驟進行,直至管網沖洗干凈。d.沖洗工作到上階段已進入水運行正常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對沖洗過程中冷凍水泵等的運行情況、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測量的各項數據均需做好原始記錄,以供系統調試和運行時參考。3.冷卻水系統試運行沖洗冷卻水系統擬定分兩階段進行:(1)

32、第一階段:冷卻水管網沖洗本階段試運行沖洗的特點是:冷卻水管網和冷卻塔啟動聯合沖洗管網,水不進入冷水機組。具體步驟如下:a.灌水:選定一二臺冷卻塔,開啟冷卻塔進、回水管上的閥門和冷卻塔平衡管上的閥門。開啟供水管上的閥門向冷卻水管網灌水,直至管網灌滿水為止。然后關閉供水閥,在主機房進行排污,并清洗過濾網。如此進行多次,直至水質干凈為止。b.沖洗:待管網水確認干凈后,再次灌滿水后,打開其中一臺冷卻水泵進、出水管上的閥門,然后啟動進行管網的循環沖洗。監視水泵進出口壓力表,當進出口壓力降低時,另開一臺水泵,然后停止原運行水泵,并關閉閥門,清洗過濾網,如此循環沖洗約2030min 后,停泵進行第一次排污。

33、c.排污:打開所有冷卻塔水管上的排水閥進行排水,待水排清后,再拆出Y 形過濾器的過濾網進行清洗。d.進行第一次排污后,按照上述灌水沖洗排污的步驟,循環進行管網沖洗。不定期再進行排污和拆洗Y 形過濾器的過濾網,并同時清洗冷卻塔。當拆洗過網時確認水質較干凈后,逐漸增開冷卻水泵。在確認管網內的水澄清后,可進行第二階段的試運行沖洗。(2)第二階段:運行沖洗本階段試運行沖洗的特點為:管網與冷卻塔、冷水機組聯合運行沖洗。其步驟如下:a.拆除冷水機組冷凝器進出水管上的盲板,并清除橡膠軟接頭內的所有雜物,重新接通管道,開啟閥門進行運行,并關閉連通閥。b.逐臺打開冷水機組冷凝器進、出水管上的所有閥門,按照第一階

34、段入水的方法將管網灌滿水。c.按照第一階段的沖洗和排污方法,先后啟動冷卻水泵進行循環沖洗,然后排污,反復按照灌水沖洗排污的步驟進行,直至管網沖洗干凈。d.沖洗工作到上階段已進水運行正常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對沖洗過程冷卻水泵等的運行情況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測量的各項數據均需做好原始記錄,以供系統調試和運行時參考。(十一)、管道的保溫冷凍水管、冷凝水管的保溫采用橡塑鋁箔復合保溫材料進行保溫。保溫層厚度:冷凝水管采用15mm厚的管套保溫;冷凍水管DN50 采用25mm厚管套保溫,50DN100采用30mm厚的管套保溫,DN100采用35mm厚度的管套保溫,室外露明的冷凍水管均采用40mm厚的管套。1.保

35、溫準備工作(1)全面檢查管道與墻面及其他管道、設備間的距離,發現不夠保溫位置時,需整改的要整改。(2)清理管道表面的灰塵、泥砂等雜物。(3)選擇符合管徑要求的管套。(4)管道已經通過試壓,并且管道的油漆已經干燥(油漆已經過節24 小時以上),沒有退油現象。2.管道保溫的工序如下:(1)將保溫管套沿縱向剖輕輕拉開,套入水管后,用手進行緊逼,然后用膠水密封管套縱縫。(2)管套與管套之間連接時,必須在管套的端面(環縫)上涂上保溫膠水,管套的縱縫要求錯開,且縱縫一般不得垂直向下,管套與管套之間用膠水將接縫密封。(3)管套與木環之間連接時,必須在管套端面和木環端面,分別涂上保溫膠水,進行緊逼。3.管道保

36、溫應注意的事項如下:(1)管道的管件(三通、彎頭等)和部件(閥門等)保溫的厚度與直管相同。在現場按實物形狀加工,開料尺寸要準確,接縫不大于mm,且要用膠水進行填充黏合。絕對不允許有露空現象。(2)風機盤管進出口處的保溫,必須要把保溫材料包扎在水盤范圍內,以防冷凝水滴在天花上。(3)管道保溫工作必須在管道試壓合格和進行除油漆處理后方可進行。(4)安裝于室外的管道保溫層外應包鍍鋅薄鋼板。(5)管道及設備保溫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下表:管道及設備保溫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厚度+0.1d-0.05d用鋼針刺入(d為保溫層厚度)2表面平整度卷材5用2m靠尺和楔尺和楔形塞尺

37、檢查涂料10(十二)、系統調試和試運行通風空調系統安裝完畢后要進行系統調試,具體調試安排屆時將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調試方案。空調系統調試的基本程序及有關內容如下流程圖所示。準備工作空調電氣設備及其主要回路的檢查測試空調設備及附屬設備的試運轉、自動調節與檢測系統線路檢查風機性能的測定,系統風量測定與調整冷凍、冷卻水泵的試運轉調節器及檢測儀表的檢驗自動調節及檢測系統的聯動運行室內氣流組織的測定與調整室溫調節性能的實驗與調整系統綜合效果的測定調試資料的整理分析一)單機試運轉1.水泵的試運轉:水泵啟動應經一次啟動立即停止運轉,檢查葉輪與機殼有無摩擦及其他異常聲音,并觀察旋轉方向是否正確。若一切

38、正常可繼續試運轉。水泵啟動時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機啟動電流,待運轉正常后再測電機運轉電流,保證電機運轉電流不超過額定值。水泵運轉過程中應常用螺絲刀抵在軸承外套上,仔細傾聽軸承有無雜聲以判斷運轉狀態,測量軸承溫度不超過70,填料溫度正常,基本無滲漏現象,振動儀測定水泵的徑向振動符合技術文件要求,即振幅0.08mm(電機轉速為1450r/min),讀取水泵進、出口壓力表顯示值,應與水泵揚程相符。水泵運轉正常后可進行不少于2h 的連續運轉,若無問題,即水泵電機試運轉合格,填寫設備機組試車運轉記錄,若運轉中出現異常,應立即停車,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繼續試運轉直至合格。2.冷卻塔的試運轉: 試運轉時應檢查

39、風機運轉狀態及循環系統工作狀態,記錄運轉中的有關數據,如無異常,連續運行時間應不少于2h,檢查冷卻塔供、回水是否平衡,補給水及集水池水位是否符合要求,測量電機啟動及運轉電流,控制其不超過額定值。運轉完畢應清潔集水池,清掃沉積物。3.冷水機組的試運轉:冷水機組的試運轉工作由供貨商派工程師執行,因此我方配合工作。但運轉前應達到如下條件:(1)冷凍站內的送、排風系統已能正常運轉,并已調試符合設計要求。(2)冷凍水管道保溫工作已完成,并已交工驗收。(3)在確定供貨商來現場調試的具體日子前12 d,征得供貨商同意后,將冷水機組、柜式空調器、新風空調器、風機盤管的進、出水閥門都打開,管道充水,啟動冷凍(卻

40、)水泵運轉2h 后,停泵清洗Y 形過濾器濾芯,反復23 次,直至檢查合格。通過膨脹水箱對冷凍水系統充水加水,并加通過軟化器處理的水,充滿整個系統。(4)所有空調設備自控調節系統、供電系統均已安裝、調試完畢。4.通風機的試運轉:通風機的試運轉包括風機盤管、空調機組、離心風機、軸流風機的試運轉,主要都是試驗風機。(1)準備工作a.核對風機、電動機型號規格以及皮帶輪是否與設計相符。b.檢查軸承處是否有足夠的潤滑油。c.用手盤車,風機葉輪應無卡碰現象。d.檢查風機調節閥門啟閉是否靈活,定位裝置是否牢靠。e.檢查電動機、風機接地線連接是否可靠。f.送、回風口的調節閥,管道內的防火閥全部打開。(2)風機的

41、啟動與運轉:風機初次啟動應先經幾次點動運轉,檢查葉輪與機殼有無摩擦或不正常聲音,旋轉方向是否正確,確認無異常后方可試運轉。啟動時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機起動電流,待運轉正常后再測試運轉電流,若運轉電流超過額定值,應通過調節總風量調節閥,直至達到額定值為止。若運轉過程中發現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停車檢查,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再運轉。連續運轉時間不少于2h,并作好通風機試運轉與通風系統風量測量調整記錄,測量風機軸承溫升、最高溫度的參數。滑動軸承外殼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0,滾動軸承不得超過80。二)空調水系統的調試1.空調水系統的調試必須在管道試壓、沖洗、保溫完成后進行。2.水系統試運行開機程序為:冷卻水泵冷

42、卻塔冷凍水泵冷水機組。3.水系統試運行關機程序為:冷水機組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4.冷凍水系統試運行,應盡量使通過各臺冷水機組、冷凍水泵的水量接近相同,注意觀察壓力表、溫度計,調節閥門使通過各臺冷水機組、冷凍泵的水量、溫差保持在合理范圍。5.冷卻水系統試運行,應盡量使通過各臺冷水機組、冷卻水泵、冷卻塔的水量接近相同,注意觀察壓力表、溫度計,調節閥門使通過各臺冷水機組、冷凍泵、冷卻塔的水量、溫差保持在合理范圍。6.風柜(新風柜)、風機盤管的水系統試運行,按不同的設計工況進行試運行,測定與調整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使之符合設計規定參數,注意觀察壓力表、溫度計,調節閥門使通過各風柜、風機盤管的水量、溫

43、差保持在合理范圍。三)風系統的調試1.系統風量的調整:在進行通風機的試運轉及對其性能進行綜合測定之后,即可進行系統風量的測定和調整。目前國內使用的風量調整方法有流量等比分配法、基準風口調整法、逐段分支調整法及風口速比常法,具體根據實際確定。(1)新風空調器風量調整:采用基準風口調整方法,用風速儀粗測各風機盤管處新風管風量,計算各風管實測值與設計值之比進行列表,找出各支管最小比值風管。以此風管為基準,調節本系統其他新風管,使比值與設計比值基本相等。再調節三通調節閥,使得相鄰兩支管的實測值與設計比值近似相等。最后調節新風空調器吸入段的防火調節閥開度,使系統總風量與設計風量相等,再實測一遍各新風觀風

44、量,即為實際風量,作好記錄。(2)柜式空調器風量調整:調整方法同新風空調器,先調整各送風口風量(方形散流器調整人字閘,鋁線形散流器調節導流板,百葉風口調節導流板)比例合乎要求,再調各支管三通調節閥;最后調節各機房的新風防火閥開度,使新風量、會風量均等于設計值,即總風量與設計值相等,再實測一遍各送風口風量作為最后核實。在調整過程中必須注意機房門必須關好,嚴密不漏風為宜;用風速儀測新風口、回風口風速時應在距風閥5-10cm 處放風速儀,并使它與氣流流向垂直。由于風門開啟呈一定角度,氣流截面有所縮小,所以在計算風量時宜將風門外框乘以系數cos (其中為閥門葉片與水平線夾角)。2.室內正壓的測定和調整

45、空調房間一般需要保持正壓。由于無特殊要求,室內正壓宜5Pa 左右,當過度季節大量使用新風時,室內正壓不得大于5Pa(1)測定方法先實驗是否處于正壓狀態。將燃著的香煙放在微開啟的門縫處,若煙飄向室外,即為正壓。將微壓差計放在室內,其一端接橡皮管引至室外,讀取室內靜壓即為正壓值。(2)調整方法對于測量結果為負壓的房間,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新風量比排氣扇排風量少;二是門、窗滲漏比較嚴重。查出原因,進行調整即可。3.空調器性能的測定與調整(1)風量的測定空調器風量的測定與風機測定方法相同,并且在單機試運轉時已調整好,可不必再測。(2)送、回、新風干濕球溫度的測定送風干濕球溫度的測定可用干、濕球溫度計測送

46、風風口的干濕球溫度值作為空調器送風參數,回風干、濕球溫度可在回風口測定,至于新風干、濕球溫度即為室外參數。4.空調自動調節系統控制線路檢查(1)核實敏感元件、調節儀表或檢測儀表和調節執行機構的型號、規格和安裝的部位是否與設計圖紙要求相符。(2)根據接線圖紙,對控制盤下端子的接線(或接管)進行核對。(3)根據控制原理圖和盤內接線圖,對上端子的盤內接線進行核對。(4)對自動調節系統的聯鎖,信號,遠距離檢測和控制等裝置及調節環節核對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設計要求。(5)敏感元件和測量元件的裝設地點,應符合下列要求:a.要求全室性控制時,應放在不受局部熱源影響的區域內;局部區域要求嚴格時,應放在要求嚴格的

47、地點;室溫元件應放在空氣流通的地點。b.在風管內,宜放在氣流穩定的管段中心。c.“露點”溫度的敏感元件和測量元件宜放在擋水板后有代表性的位置,并應盡量避免二次回風的影響。不應受輻射熱、振動或水滴的直接影響。5.調節器及檢測儀表單體性能校驗(1)敏感元件的性能試驗,根據控制系統所選用的調節器或檢測儀表所要求的分度號必須配套,應進行刻度誤差校驗和動特性校驗,均應達到設計精度要求。(2)調節儀表和檢測儀表,應作刻度特性校驗,調節特性的校驗及動作試驗與調整,均應達到設計精度要求。(3)調節閥和其他執行機構的調節性能,全行程距離,全行程時間的測定,限位開關位置的調整,標出滿行程的分度值等均應達到設計精度

48、要求。6.自動調節系統及檢測儀表聯動校驗(1)自動調節系統在未正式投入聯動之前,應進行模擬試驗,以校驗系統的動作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無誤時,可投入自動調節運行。(2)自動調節系統投入運行后,應查明影響系統調節品質的因素,進行系統正常運行效果的分析,并判斷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3)自動調節系統各環節的運行調整,應使空調系統的“露點”、二次加熱器和室溫的各控制點經常保持所規定的空氣參數,符合設計精度要求。7.空調系統綜合效果測定:空調系統綜合效果測定是在各分項調試完成后,測定系統聯動運行的綜合指標是否滿足設計與生產工藝要求,如果達不到規定要求時,應在測定中作進一步調整。(1)確定經過空調器

49、處理后的空氣參數和空調房間工作區的空氣參數。(2)檢驗自動調節系統的效果,各調節元件設備經長時間的考核,應達到系統安全可靠地運行要求。(3)在自動調節系統投入運行條件下,確定空調房間工作區內可能維持的給定空氣參數的允許波動范圍和穩定性。(4)空調系統連續運轉時間,一般舒適性空調系統不得少于8h。(5)空調系統帶生產負荷的綜合效能試驗的測定與調整,應由建設單位負責,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配合進行。8.資料整理編制交工調試報告將測定和調整后的大量原始數據進行計算和整理,應包括下列內容:(1)通風或空調工程概況。(2)電氣設備及自動調節系統設備的單體試驗及檢測、信號,聯鎖保護裝置的試驗和調整數據。(3)空調處理性能測定結果。(4)系統風量調整結果。(5)房間氣流組織調試結果。(6)自動調節系統的整定參數。(7)綜合效果測定結果。(8)對空調系統做出結論性的評價和分析。


注意事項

本文(通風空調設備安裝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3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界首市| 伊通| 兴安盟| 福贡县| 叙永县| 深圳市| 铁岭县| 建平县| 高清| 余庆县| 抚远县| 汉源县| 云霄县| 马关县| 浮山县| 福建省| 娱乐| 南平市| 珠海市| 信宜市| 青河县| 慈利县| 五家渠市| 芮城县| 虞城县| 师宗县| 额济纳旗| 崇义县| 三台县| 永靖县| 阜城县| 胶南市| 宁乡县| 四川省| 永善县| 贺州市| 大渡口区| 贡嘎县| 敦煌市| 米泉市|